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印跡的起源與形成
一、我國印文印文的歷史使用印章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自明朝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使用印章。《漢書春秋運斗書》記載“秦始皇年間,朱元璋寫了一張地圖,上寫了印章,稱為幸?;实鄣挠≌隆薄!痹凇洞呵锖险\圖》也曾寫道:“堯坐舟中與太尉舜臨觀,鳳凰負圖授堯,圖以赤兔為匣,其章曰:天赤帝符璽。”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關于印章的起源與形成自古就是中國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就現存的考古實物來看,目前已被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印章是商周時期印章,其圖形文字與商代青銅器銘文的風格相一致,被認為是我國印章的最早形態。至春秋戰國時期,印章已經開始被廣泛使用,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也對印章的稱呼、字體有了明確的規定,將天子印章獨稱為“璽”,官員百姓所用印章則統稱“印”,字體統一使用秦篆的“摹印篆”。秦代對印章的統一和規定成為印章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漢代是印章發展史上的一個鼎盛時期,此時的印章以其征信功能、實用價值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漢武帝時期規定丞相、大將軍、御史大夫等高官印文用“章”字代指,取其“彰顯”“彰著”之意,“印章”二字的使用由此開始并逐漸成為通稱。漢代印章種類繁多,與前代相比,更具有方正、質樸而又不失精致的風貌,為后世的篆刻藝術樹立了高超的審美典范,其自身的藝術性也為印畫的結合創造了條件。二、印刷與繪畫的結合的起源、發展和成熟1.當代藏書中的印文印和轉印與印章自身的發展相比,印章與書畫作品結合的出現則相對晚得多。促成印章與書畫作品結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由于魏晉之后,約在公元三到四世紀,紙張開始廣泛應用,簡牘封緘之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蘸有朱紅色的印泥逐漸代替封泥,這種印章使用方式的改變,為印章與書畫作品的融合創造了條件。其次,隋唐時期,官印和私印在形式風格和藝術要求上逐漸分化開來。作為權力象征而存在的官印,由于其作用的特殊性,其形式和印文進一步明確規定,風格樣式日趨僵化,藝術價值逐漸降低。此時私印逐步發展起來,除其自身的實用價值外,私印本身也成為被欣賞的對象和高雅的藝術品,逐漸引起文人雅士的興趣和廣泛關注。再者,唐宋以來,收藏鑒賞印的興盛成為印入書畫的重要切入點。這在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有記載:“前代御府,自晉宋至周隋,收據圖書,皆未行印記。”收藏鑒賞印已經逐步普及開來。播景鄭先生在《明清藏書家印鑒·序》中也有過此類論述:“官璽印之制,始于秦漢,官私往還,取以徽信。衍至店宋,流傳益廣。舉凡法書名畫,得藏家離目審定者,加蓋印記,留珍襲之證信于后世,印之為用益備矣?!笨梢姇嬍詹罔b賞的使用已經十分普及,當今在欣賞我國歷代優秀書畫作品我們可以看到大量鑒賞家的印章,其中既有如唐之“貞觀”“開元”,宋之“大觀”“宣和”等著名皇家用印,也有私人所用印章,其中不乏名人的鑒賞印章,如宋代歐陽修的“醉翁子孫其永保之”印,賈似道的“秋壑”印等。鑒賞印的出現應用作為印章與書畫作品結合的一種重要形式,使印章的使用由實用性向藝術性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欣賞現存的歷代作品,幾乎每件高端美術作品后都有琳瑯滿目種類繁多的“藏書印”,這些“藏書印”不僅在藝術品的鑒定研究上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有很多本身就是珍貴的藝術品。2.文人畫中印畫的審美取向特點宋朝時期,中國古代經濟、文化都進入一個高度發展和繁榮的階段,加之受宋徽宗、宋高宗兩位藝術造詣較高的皇帝的影響和書畫鑒藏印的廣泛應用,此時書畫款印作為印章與書畫結合的另一種形式也開始受到了重視。不少藝術家開始嘗試將款印大量的應用于書畫作品之上,著名的書畫家米芾曾說到“印文須細,圈須與文等”,可見其對印章的使用已經開始講究,在欣賞米芾的書畫作品時,也不難看出米芾對書畫用印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審美要求。歷史上著名的皇帝宋徽宗趙佶可謂是詩、書、畫、印全方面的大家,他的作品更是將詩詞、款識、印章與畫面很好地融合起來,將印章作為畫面構圖色彩補充的一部分,并將印章與書畫作品的結合提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不過宋代畫壇有一個奇怪現象,由于帝王的愛好,院體畫成為當時的時尚。院體畫以追求細致精巧、富麗堂皇、色彩艷麗著稱,同時忠于寫實也成為院畫的重要審美標準。當時的這種繪畫作品很多是為皇帝代筆,不能署自己的姓名,有些或許是審美取向的原因,作者本身不喜歡落款蓋印,總之,宋人書畫作品無款無印者非常多,院體畫為皇上制作的,皆是無款無印。如馬遠、夏圭的作品題款多于樹石之不顯眼處,以小楷記之。不難想象當時的書畫作品多不落款蓋印絕非偶然現象,恐書不精,有傷畫局也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應當歸咎于當時的社會背景和審美取向,可見宋代初期“詩、書、畫、印”的審美形式并沒有完全形成。宋代中期“閑章”開始出現,所謂“閑章”即是將閑語入印之意,“閑章”是除去“姓名章”之外的另一種重要的形式,從秦漢時代刻有吉祥祝福語的印章演變而來,賈似道被認為是“閑章”的開創者,他的一方“賢者而后樂此”的印章被認為是最早的“閑章”?!伴e章”的出現使書畫家可以更好地使印章與不同風格內容的藝術作品相融合,不僅起到調節畫面構圖、裝飾美化畫面的作用,也可以使欣賞者了解書畫家的內心真實情感,真正理解畫面內容。同時“閑章”的使用也擴寬了印章自身的藝術性與表現力,對印畫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更是研究品評書畫家真實內心、藝術素養和書畫作品本身價值的重要資料。隨著閑章的發展興盛,宋代文人書畫家開始嘗試畫面中印章的應用,其內容、形式、經營位置都十分講究,成為宋代文人畫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至北宋后期,印章成為書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文人畫家的藝術作品大多回避社會現實,不受世俗約束,寄情山水自然之間,注重畫面的精、氣、神,強調文學修養與精神追求。印章在文人畫家們的使用和發展下,超越了以往歷朝歷代,蘊含了更加豐厚的文化內涵與審美價值。到元代,文人畫逐漸發展成熟,“詩書畫印”一體的格局逐步確立。書畫大家趙孟,以小篆入印,開創了圓朱文印章,印章的線條更加富有神韻,充盈著濃烈的文人氣息和個人特色,由于趙孟本人既為篆刻大家,同時又是書畫大家,將印章和他的書畫作品相融合,這在推動詩、書、畫、印的融合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印章在書畫作品中的廣泛應用與它的材料選擇上的轉變也有很大關系。最早印章多選用金、銀、銅、玉制作,不分官、民,不講貧、富,各有所好,到秦漢時期,印章的質地曾是封建制度區別官階的憑證。在唐代,象牙、犀角、紫砂、瓷質也是用來制作印章的材料。元朝時期,由于石制印章易于受刃且取材方便價格便宜,開始被廣泛推廣應用。石章的風行使得印章不再僅僅是富商王公的專利,也能更好地在文人和普通百姓中得到普及和應用,使得從此之后的印章登堂入室深入民間,得以普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石章的應用推廣上最值得一提的是元末畫家王冕,他最早用青田花乳石制印,使得當時的文人和畫家紛紛效法,由于石章易于受刃,它逐步代替了堅硬粗澀的硬質印章,擺脫了書畫家對專業制印的刻工的依賴,讓篆刻帶有更加鮮明的書畫家的個性,為印與書畫作品的完整統一創造了條件。這也是印章史上的一大變革。目前使用的品質較好的印用石主要有福建省福州市壽山鄉的壽山石、浙江省青田縣一帶的青田石、浙江省臨安市昌化地區所產的昌化石以及內蒙古赤峰巴林地區的巴林石等。三、清中期阿斯塔科尼阿羅姆林清時期明清時期印章與書畫的融合趨向成熟。由于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出現,經濟的繁榮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和文人審美意識的提高,藝術形式呈現出豐富多樣、爭奇斗艷的景象。在篆刻方面,文彭、何震作為明清流派的實踐者和推導者,一改印壇上的俗匠之氣,追習秦漢開創了篆刻史上的又一昌盛局面。篆刻作為一項藝術成為文人的嗜好受到廣泛推崇,此時各類抒發情感的閑章小品也開始大量出現并廣泛應用,致使印章與書畫的融合呈現出繁榮的局面。觀察此階段的書畫作品,印章不僅在數量上有所增多,其內容、書體和形狀上也是百花齊放。石濤曾提出“書畫圖章本一體,精雄老丑貴傳神”的圖章理念,并創造了“苦瓜和尚”“清湘老人”“搜盡奇峰打草稿”等具有個人特色的印章。八大山人對印章的用法也是非常講究的,在構圖和色彩搭配上都已十分完善。他最具代表性的刻有“八大山人”的印章如同他的畫一樣線條奇特冷峻,極具個人特色,體現出鮮明的個人情感和創新精神。清末民國以來的篆刻藝術逐步呈現出鼎盛勢,不僅繼承了明清時期的繁盛局面,在形式上也更加創新,例如吳昌碩開創性地將篆書石鼓文的風格于印章之中,使印章中灌入了神氣和雄渾的壯美之氣;齊白石的印章簡約、質樸,體現出他獨特的書畫特色。其他還有鄧石如的剛健婀娜,趙之謙的茂密生動,徐三庚的飄逸婉轉,黃牧甫的光潔妍麗。以吳昌碩和齊白石先生為代表的一大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