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1謝謝觀賞2019-5-24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1謝謝觀賞2019-5-24【考點闡析】
本考點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兩點:一是“常見實詞”。這是考查范圍;二是“在文中的含義”,“在文中”這一限制成分是所給條件。綜合這兩點,再加上“理解含義”的具體要求,既是考查我們掌握文言實詞的情況,又是考查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所謂“常見實詞”,從詞的出現頻率上來講,“常用實詞”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詞和次常用詞;從詞義上看。考查的常用實詞應當是古今詞義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那一部分。2謝謝觀賞2019-5-24【考點闡析】本考點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兩點:一是“常見
所謂“在文中的含義”,實際上就是指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由于文言實詞絕大部分具有多義性。因而要確定某個實詞在特定的語境中究竟表示哪一個義項,這也就是一種能力。
文言實詞的復習一不要離開原文(語言環境),二不要離開課本,應該說我們高中三年的學習,在高考卷上最直接體現出來的,就是課內所學的文言文。大家一定要牢固掌握三年來課內學過的文言實詞,掌握它的常見義項、用法。三注意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差異。具體講就是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考綱規定的文言文實詞是120個(P092)3謝謝觀賞2019-5-24所謂“在文中的含義”,實際上就是指在具體語境中的文言文實詞1、單音詞和雙音詞2、古今異義4、詞類活用3、一詞多義5、通假字6、偏義復詞
4謝謝觀賞2019-5-24文言文實詞1、單音詞和雙音詞2、古今異義4、詞類活用3、一一、單音詞和雙音詞(一)文言單音詞與白話雙音詞的演變文言文以單音詞居多數,白話以雙音詞居多數,這是在詞匯方面的一個很大的變化,由文言單音詞發展為白話雙音詞。大致有三種情況:5謝謝觀賞2019-5-24一、單音詞和雙音詞(一)文言單音詞與白話雙音詞的演變5謝謝觀1、在原來的單音詞后面或前面加一個輔助成分(亦稱前綴、后綴)。
【例如】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師:老師,加前綴)②“止有剩骨。”《狼》(骨:骨頭,加后綴)6謝謝觀賞2019-5-241、在原來的單音詞后面或前面加一個輔助成分(亦稱前綴、后綴)【例如】2、在原來的單音詞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同義或近義詞,合成一個雙音詞(原來的詞作為語素之一)。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傳:流傳)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強:強健)7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2、在原來的單音詞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同義或近義詞,合成3、換為完全不同的另一個詞。【例如】①“學不可以已。”《勸學》(已:停止)②“圣益圣,愚益愚。”《師說》(益:更加)8謝謝觀賞2019-5-243、換為完全不同的另一個詞。【例如】①“學不可以已。”《(二)不要把文言的兩個單音詞誤認為白話的一個雙音詞
文言以單音詞為主,有時連用的兩個單音詞,在白話中變成一個雙音詞,初學文言的人往往用白話的詞義去解釋,結果就歪曲了原意。
【例如】“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中間”是兩個詞,“中”是其中的意思,“間”讀jiàn,夾雜的意思。)9謝謝觀賞2019-5-24(二)不要把文言的兩個單音詞誤認為白話的一個雙音詞(三)不要把雙音詞拆成單音詞來理解文言文中也有小部分雙音。其構成情況大致如下:雙音詞
1、單純的雙音詞
2、合成的雙音詞(1)聯綿詞
(2)音譯詞
(3)疊音詞
(1)變義復合詞
(2)偏義復合詞
10謝謝觀賞2019-5-24(三)不要把雙音詞拆成單音詞來理解文言文中也有小部分雙音。1、單純的雙音詞(1)聯綿詞A.雙聲聯綿詞。【例如】①《阿房宮賦》“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②《〈指南錄〉后序》:“……輾轉四明天臺,以至于永嘉。”③《孔雀東南飛》:“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B.疊韻聯綿詞。【例如】①《勸學》:“不如須臾之所學也。”②《孔雀東南飛》:“窈窕世無雙。”③《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④《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贏得倉皇北顧。”11謝謝觀賞2019-5-241、單純的雙音詞(1)聯綿詞A.雙聲聯綿詞。【例如】11謝(2)音譯詞
【例如】①《木蘭詩》:“可汗大點兵。”②《蘇武傳》:“因厚賂單于。”③《琵琶行》:“猶抱琵琶半遮面。”④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12謝謝觀賞2019-5-24(2)音譯詞【例如】①《木蘭詩》:“可汗大點兵。”12謝謝(3)疊音詞
【例如】①《孔雀東南飛》:“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②《岳陽樓記》:“若夫霪雨霏霏,連日不開。”③《孔雀東南飛》:“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13謝謝觀賞2019-5-24(3)疊音詞【例如】①《孔雀東南飛》:“奄奄黃昏后,寂寂人2、合成的雙音詞(1)變義復合詞
復合詞本是由兩個以上的單音詞復合而成的,因此有些復合詞的兩個以上的詞素會改變原來的意義。①“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秋水》“望洋”指仰視的樣子,不能理解為“看著大海”。②《五人墓碑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③《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例如】14謝謝觀賞2019-5-242、合成的雙音詞(1)變義復合詞復合詞本是由(2)偏義復合詞
就是一具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對或相反的語素構成,其中一個語素表示意義,另一個語素不表示意義,只作陪襯。A、兩個語素相對的。【例如】《孔雀東南飛》:“便可白公姥。”,“我有親父兄。”B、兩個語素意義相近的。【例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園圃,竊其桃李。”(園是種樹的地方,圃是種菜的地方。)C、兩個語素是相反的。【例如】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出入:偏義復詞,進入。)15謝謝觀賞2019-5-24(2)偏義復合詞就是一具詞由兩個意義相近、相二、文言詞匯的古今異義
所謂“古今異義”,就是指文言詞語或短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代漢語中書寫相同的詞語之間的意思不同的現象。
古今詞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也有少量的詞,幾千年來,詞義沒有什么變化。如“人”、“樹”、“牛”、“山”、“水”等等。這里我們要著重講講古今詞義發生變化的情況。16謝謝觀賞2019-5-24二、文言詞匯的古今異義所謂“古今異義”,就是指文1、詞義擴大
文言文中,某些詞的原有意義比較小,后來它的意義有了發展,應用范圍比原來廣泛了,這種現象叫詞義的擴大。詞義擴大的特點是:今義大于古義,古義又包括在今義之中。是概念外延的擴大,詞義由特指到泛指,由小到大,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或者應用范圍擴大。有以下四種類型:17謝謝觀賞2019-5-241、詞義擴大文言文中,某些詞的原有意義比較(1)原單指某事物的詞,擴大到兼指特征、性質或功能相似的事物。
【例如】①“雛”。《說文》:“雞子也。”本義指小雞。現在指幼小的動物或幼兒,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狀。如“雛鳥”、“雛形”等等。②“皮”。《說文》:“剝取獸革者謂之皮。”本義指“獸皮”。現指動植物體表面一層組織,以及包在外面的東西。如“樹皮”、“封皮”等等。18謝謝觀賞2019-5-24(1)原單指某事物的詞,擴大到兼指特征、性質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2)由感覺性質相通,從原意擴大到其它感情相似的意義。
①甘”。
《說文》:“美也。”“物之甘美者也,甜也。”現在常用的意義除了指味美,味道甜之外,還有心里樂意的意思,如“甘心情愿”。②“苦”。
《說文》:“苦,苓也。”“苓”是一種苦菜,表示味苦的意思。現在的“苦”,不僅有“甘苦”之“苦”義,還衍生出“辛苦”、“痛苦”等義。還有像“病”(重病——病)19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2)由感覺性質相通,從原意擴大到其它感情相似的意義(3)由專名擴大為通名。
【例如】①“江”、“河”。古代專指長江、黃河之名,后來擴大到河流的通名。②“好”。
原義指女子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質等。③“中國”。
原義指中原地區,現在指全中國。20謝謝觀賞2019-5-24(3)由專名擴大為通名。【例如】①“江”、“河”。20謝謝(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詞,擴大到表示這一事物的整體。
【例如】“秋”。
《說文》:“禾谷熟也。”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個季節擴大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21謝謝觀賞2019-5-24(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詞,擴大到表示這一事物的整體。2、詞義縮小
指詞的古義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逐漸變得狹小的現象。詞義的縮小有以下三類:22謝謝觀賞2019-5-242、詞義縮小指詞的古義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逐(1)詞義程度的減弱
【例如】①“餓”。古義指嚴重的饑餓,已達到受死亡威脅的程度。《孟子·告子篇》:“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即用“餓”的古義。今義的“餓”指一般的肚子餓,程度減弱了。②“怨”。古義指“恨”的意思。《屈原列傳》:“屈平作《離騷》,蓋自怨生也。”這個“怨”即是古義。今義的“怨”,由古義“恨”減弱為“不滿意,責備”的意思。如“從無怨言”、“任勞任怨”。23謝謝觀賞2019-5-24(1)詞義程度的減弱【例如】①“餓”。23謝謝觀賞2019【例如】(2)詞義的表示范圍的縮小
①“禽”:原是飛禽走獸的總稱。《華佗傳》:“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這里的“禽”,顯然是古義。今義的“禽”,詞義范圍縮小為專指鳥類。如“家禽”、“飛禽”。②“丈夫”:古義是男子的通稱。《觸龍說趙太后》:“丈夫變愛憐其子乎?”這里指成年男子。今義“丈夫”專指“女子的配偶”。③“子”:最初是孩子的總稱,不分男孩女孩都稱子。現在“子”只指“兒子”。④“臭”:古代泛指氣味。現在只指難聞的氣味。24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2)詞義的表示范圍的縮小①“禽”:原是飛禽走獸的【例如】(3)詞義義項的減少
①“勸”:古義常用義項有鼓勵、勸說、規勸。《勸學》之“勸”就是鼓勵的意思;《赤壁之戰》:“肅勸權如瑜還。”即“勸說”之意。今義中只剩下“勸說、規勸”這一義項。如“勸人改過”。②“遷”。古義常用義項有遷移、變換、調任、升職、貶謫、流放。《〈指南錄〉后序》:“戰、守、遷皆不及施。”(遷移);《張衡傳》:“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太史令。”(調任、升職);《屈原列傳》:“頃襄王怒而遷之。”(流放)。今義“遷”只剩下“遷移、變換”之義。如“遷居”。③“讓”:文言中既可表示辭讓、謙讓之意,又可表責備之意。現在只用前一意義。25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3)詞義義項的減少①“勸”:古義常用義項有鼓勵、3.詞義的轉移
古漢語中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展,由原來表示的對象,轉移為表示另外一種對象,這就叫詞義的轉移。詞義的轉移有以下四種:26謝謝觀賞2019-5-243.詞義的轉移古漢語中一些詞義,隨著歷史的發展,【例如】①“幣”:古義指禮物。“置幣遺單于”。今義已轉移為“錢”的意思。②“涕”:古義指眼淚。《促織》:“兒涕而去。”今義一般作“鼻涕”解。(1)由表示甲事物轉移到表示乙事物27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①“幣”:(1)由表示甲事物轉移到表示乙事物27謝謝【例如】(2)由表示甲動作轉移為表示乙動作
①“走”:古義為“跑”、“逃跑”。“竊計欲亡走燕”。今義的走是“步行”的意思。②“去”:古代指離開某地,現在則指到某地去。“去國懷鄉”。“念去去千里煙波”③“勤”:古義是“辛苦”,與“逸”相對。《肴之戰》中“勤而無所,必生悖心”的“勤”就是“辛苦”的意思。今義“勤”已沒有它的原義了。轉移為“做事盡力,不偷懶”的意思。28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2)由表示甲動作轉移為表示乙動作①“走”:28謝【例如】(3)由表示甲義的范圍轉移到表示乙義的范圍
“慢”:古義是“怠慢”的意思。今義的“慢”是速度緩慢,與“快”相對。古今詞義的范圍,從心理活動轉移到動作方面來。29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3)由表示甲義的范圍轉移到表示乙義的范圍“慢”:【例如】(4)由甲義轉移為乙義時,詞性也產生轉移
①犧牲:
古義指祭祀時用作祭品的牛、羊、豬等牲畜,屬名詞。《曹劌論戰》中“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犧牲”即是古義。今義轉移為:為了某種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權利,屬動詞。②“假”:
古義指“借”的意思,屬動詞。《勸學》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即是古義。后來“假”逐漸轉移為“假期”和“真假”的“假”,不僅古義消失了,詞性也由原來的動詞轉移為現在的名詞或形容詞。30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4)由甲義轉移為乙義時,詞性也產生轉移①犧牲:34、詞義弱化
所謂“詞義弱化”,就是指同樣的詞語,在古代時所表示的語義較強,而今天所表示的語義則較弱。【例如】①“很”:
古義是兇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現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②“怨”:古義表示仇恨、懷恨,現在表示埋怨、責備。31謝謝觀賞2019-5-244、詞義弱化所謂“詞義弱化”,就是指同樣的5、詞義強化
所謂“詞義強化”,就是指同樣的詞語在古代表示的意義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語義增強了。【例如】①“恨”:古代表示遺憾、不滿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懷恨。②“誅”:最初只是責備之意,后來強化為“殺戮”的意思。32謝謝觀賞2019-5-245、詞義強化所謂“詞義強化”,就是指同樣的6、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
古今詞義在演變的歷史過程中,褒貶意義相互轉化的現象,叫做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
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有以下四種。33謝謝觀賞2019-5-246、詞義感情色彩的變化古今詞義在演變的歷史過(1)褒義詞變化為貶義詞
【例如】①“明哲保身”:源出《詩經》:“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贊揚一個人聰明有智慧,善于適應環境。今義指不堅持原則,只顧自己的處世態度。②“衣冠禽獸”:原指官司服上繡的禽和獸的圖案,現在指穿在衣服戴帽子的畜牲。比喻道德敗壞、行為像畜牲一樣的人。34謝謝觀賞2019-5-24(1)褒義詞變化為貶義詞【例如】①“明哲保身”:34謝謝觀【例如】(2)貶義詞變化為褒義詞“乖”:古義指偏執、不馴服。《林黛玉進賈府》:“行為偏僻性乖張。”即是古義。今義是“聽話、安順”的意思。如“這孩子真乖。”35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2)貶義詞變化為褒義詞“乖”:35謝謝觀賞201【例如】(3)中性詞變為褒義詞或貶義詞
①“謗”:古義指議論、批評他人過失。《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能謗譏于市朝”即用古義,今義“謗”有惡意中傷的意思。②“祥”:古義指預兆、有吉有兇。《左傳·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兇焉在?”即是古義吉兇預兆的意思。今義多指吉兆,如“吉祥”。36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3)中性詞變為褒義詞或貶義詞①“謗”:36謝謝觀7、名稱說法的改變
①“足”改稱”腳”。②“甘“改稱“甜”。③“目”改稱“眼睛”。④“日”改稱“太陽”。⑤“寡”改稱“少”等。【例如】37謝謝觀賞2019-5-247、名稱說法的改變①“足”改稱”腳”。【例如】37謝謝觀賞8、單音詞變為復音詞
【例如】①“前”變為“前面”。②“敵”變為“敵人”等。38謝謝觀賞2019-5-248、單音詞變為復音詞【例如】①“前”變為“前面”。38謝謝三、一詞多義
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里是一個意義,在那個句子里又是另一個意義。一般地說,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
要求熟記、掌握,并能運用120個實詞的每個義項【概說】39謝謝觀賞2019-5-24三、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
①吃。《捕蛇者說》:“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②吃的東西,食物。《曹劌論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③專指飯。《隆中對》:“百姓孰敢不簞食(sì)壺漿以迎將軍乎?”④讀sì,喂。《馬說》:“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⑤通“蝕”,虧損。《易·豐》“月盈則食。”【例1】“食”:40謝謝觀賞2019-5-24①吃。《捕蛇者說》:“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例1】①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辜負,對不起)③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違背)④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使...承擔)⑤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背著)【例2】“負”41謝謝觀賞2019-5-24①秦貪,負其強(依仗,憑借)【例2】“負”41謝謝觀賞201【掌握一詞多義的方法】
理解時要以本義為基礎,一是要掌握一個詞的常見義項,注意與現代漢語的區別較大的義項;二是掌握聯系語境推斷的具體含義的方法;三是注意古義與一詞多義的交叉現象。
一詞多義是由本義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這樣,我們應該從理解一個詞的本義入手來理解和掌握它的各個引申義和假借義。42謝謝觀賞2019-5-24【掌握一詞多義的方法】理解時要以本義為基1、了解詞義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
詞的本義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就詞的來源說的,即該詞最初的意義。
【例】如“向”的最初意義是朝北的窗戶,“兵”的最初意義是兵器,“走”的最初意義為跑等。另一種理解是就詞的應用來說的。把最常用的那個意義算作詞的本義,也叫“基本意義”。如“兵”的基本意義是“兵士”,“走”的基本意義是“步行”。在現代漢語中所談的基本義是指后者。【例】(1)戰則請從[跟隨](2)后因伐木,始見此山[攻伐](3)范增數目項王[眼睛](4)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換取]【本義】43謝謝觀賞2019-5-241、了解詞義的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詞的本義有兩【引申義】
引申義是從基本義發展出來的,同基本義有相類似、相對立或相關聯的意義。【例如】“深”
基本義是從表面到底部或從外面到里面的距離大。如說:“這條河很深”、“這個院子很深”、“深山”、“深耕”。這幾個“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義。
從深的基本義發展出來以下這些引申義:①深奧,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②深厚,深刻。如:“友誼很深。”③時間久。如:“夜深人靜。”④濃,重。如:“顏色太深。”“深”的引申義和基本義的聯系是建立在相類似的基礎上的。44謝謝觀賞2019-5-24【引申義】引申義是從基本義發展出來的,同基本義【比喻義
】
也屬于由詞的本義的一種引申,就是詞的建立在比喻基礎上所產生的意義。但因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語言風格特殊,色彩鮮明,所以跟引申義并列,成為轉義的一種。它是由本義通過打比方面產生的新義。【例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
本義:比喻義:“頭和頸”。指“某個集團的領導人”。45謝謝觀賞2019-5-24【比喻義】也屬于由詞的本義的一種引申,就是詞(4)亂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壞名義。【練習】“地下”比喻隱藏在敵人勢力范圍內。(1)地下工作:(2)點滴經驗:“點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3)凍結資金“凍結”比喻阻止流動或變動。46謝謝觀賞2019-5-24(4)亂扣帽子:【練習】“地下”比喻隱藏在敵人勢力范圍內。(【假借義】
所謂詞的假借義,古文中常常出現通假字現象。所謂通假字,就是指本應用甲字,使用時借用與其意義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現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義。【例如】(1)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2)至莫夜月明(我們必須熟記初高中教材中出現過的通假字)47謝謝觀賞2019-5-24【假借義】所謂詞的假借義,古文中常常出現通假2、掌握一詞多義的方法(1)抓住詞的本義,進行推衍聯想。【例如】“亡”《說文解字》說:“亡,逃也”,可見“亡”字的本義是“逃跑”。
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②今復十余年,存亡不可知。③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④暮而果大亡其財。⑤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逃跑)(指人的死亡)(指國家的滅亡)(丟失、喪失)(通“無”,相當于“沒有”)。48謝謝觀賞2019-5-242、掌握一詞多義的方法(1)抓住詞的本義,進行推衍聯想。【例(2)抓住詞義引申的一般趨勢:①由具體到抽象【例如】“爪牙”
本指鳥獸用以自衛和謀生的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勸學》“引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即用其本義。后來,比喻得力的幫手與武士,用久了新的意義便固定了下來,不再是臨時的比喻手法了。《詩經·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49謝謝觀賞2019-5-24(2)抓住詞義引申的一般趨勢:①由具體到抽象【例如】“爪②由個別到一般【例如】“末”【例如】“果”
本義是樹梢,引申為末端,再引申為細小。③由實到虛由果實,引申為結局,再虛化為副詞、連詞。④因果引申【例如】“好”
女子得男子以為伴表示貌美。50謝謝觀賞2019-5-24②由個別到一般【例如】“末”【例如】“果”本義是樹梢,引【例如】“引”3、了解一詞多義演變的聯想方法。(1)類似聯想【例如】“兵”
【例如】“去”本義“開弓”—延引—牽引—引導
(2)接近聯想本義“兵器”—士兵—軍隊—軍事—戰爭(3)對比聯想本義“藏”—離開—廢除—舍棄51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引”3、了解一詞多義演變的聯想方法。(1)類似聯
偏義復詞由兩個字組成,只有一個字表示意義,另一個字只作陪襯。
四、偏義復詞【概說】
偏義復詞是文言實詞運用的一種特殊現象。偏義復詞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語境中,為了句式的整齊或行文的需要,在本應用一個的地方用上了偏義復詞。52謝謝觀賞2019-5-24偏義復詞由兩個字組成,只有一個字表示意義,另【例如】“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契闊”中的“契”是投合,“闊”是疏遠,在這里是偏義復詞,偏用“契”的意義。“契闊談宴”就是說兩情契合,在一處談心宴飲。53謝謝觀賞2019-5-24【例如】“契闊談宴,心念舊恩。”“契闊”中的“【掌握偏義復詞的方法】
一、對此類的詞的識別,主要是把它放入語境當中,聯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語境,符合邏輯關系。【例如】“晝夜勤作息”(《孔雀東南飛》)
這句話是用來描寫劉蘭芝的,劉蘭芝是一個知書達禮、勤勞善良、忠于愛情的婦女形象,所以不分晝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勞作,而非休息,故此處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襯,這樣既合語境又合邏輯。54謝謝觀賞2019-5-24【掌握偏義復詞的方法】一、對此類的詞的識別,
二、在辨別偏義復詞是一定要把兩個語素相近的偏義復詞與同義復詞區別開來。
偏義復詞的運用,按詞的構成關系來看,常見的有兩種形式:1、兩個語素意義相對或相反【例如】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石鐘山記》——“淺深”是反義詞,此處只取“深”的意義。2、兩個語素意義相近或相關【例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國家”是相關詞,此處只取“國”之意。55謝謝觀賞2019-5-24二、在辨別偏義復詞是一定要把兩個語素相近的偏義1、謹庠序之教,申之義孝悌之義。《齊桓晉文之事》——“庠序”,同義復詞,兩者都是學校,只是時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譯為“學校”。2、會不相從許。《孔雀東南飛》——“從許”,同義復詞,都有“答應”之意,故合譯為“答應或允許”。3、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廉頗藺相如列傳》——“恐懼”,同義復詞,都有“害怕”之意,故譯為“害怕或恐懼”。4、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過秦論》——“藩籬”,同義復詞,都有“籬笆”之意,故譯為“籬笆”,比喻邊境的屏障【同義復詞】56謝謝觀賞2019-5-241、謹庠序之教,申之義孝悌之義。《齊桓晉文之事》【同義復詞】【文言文中出現的偏義復詞】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義在“崩”,“殂”是襯字。2、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偏義在“騎”,“車”是襯字。3、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偏義在“入”,“出”是襯字。句意為:防備別的強盜進來和意外的變故。4、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偏義在“亡”,“存”是襯字。57謝謝觀賞2019-5-24【文言文中出現的偏義復詞】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55、其間衰老者或有代謝偏義在“謝”,“代”是襯字。6、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偏義在“母”,“父”是襯字;偏義在“兄”,“弟”是襯字。指劉蘭芝的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廠建設項目未來發展潛力分析報告
- 全球化趨勢下的跨境電商商業計劃書
- 聚醚醚酮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前景洞察
- 光電類專業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策略與實踐探索
- 武漢土豪離婚協議書
- 中山增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小班區域游戲活動實施計劃
- 提升客戶服務質量的措施計劃
- 人員培訓方案
- 年度計劃中的時間管理藝術
- 【MOOC】手把手教你學自控-《自動控制原理》要點剖析-蘇州城市學院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沿街商鋪、合用場所消防安全培訓課件
- 頸椎病針灸穴位治療
- 2025年中國汽車車燈行業市場現狀、前景分析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湯臣倍健營養品市場推廣方案
- 2024年湖北省中考語文真題(學生版+解析版)
- 告訴我地址 -從IPv4到IPv6的傳奇 課件 2024-2025學年清華大學版(2024)B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
- 醫學教程 《急性闌尾炎幻燈》
- 重型貨車整車運輸協議樣本
- 讀后續寫-期中真題匯編(原卷版)
- (部編版)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目錄(一至六年級上冊下冊齊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