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表達技巧分析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優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1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分析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優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2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分析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優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3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分析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優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4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分析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賽優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表示技巧分析1/30一、巧用修辭

二、表現手法

三、結構

四、熟悉古典詩詞鑒賞慣用名詞術語

2/30一、巧用修辭

1.比喻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意象愈加形象生動外,還可表達出意象情態特征。如:1.比喻2.隱語(諧音)、雙關蘭溪棹歌

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午夜鯉魚來上灘。到重視寫景3/30江上看山蘇軾船上看山走如馬,倏乎過去數百群。前山槎牙忽變態,后嶺雜沓如驚奔。仰看微徑斜回繞,上有行人高縹緲。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

4/302.隱語(諧音)、雙關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為了表示出一個委婉含蓄情感,往往采取隱語、雙關修辭手法,如:春思李白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5/30竹枝詞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6/30登岳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在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回主目錄7/30二、表現手法

(一)象征(二)托物言志(三)重視寫景(四)卒章顯志

回主目錄8/30二、表現手法

(一)象征象征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品德節操。如:以“梅”象征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征高潔、傲霜斗雪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征名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麗;等等。

9/30尋陸鴻漸不遇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10/30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象征義來表示個人胸懷心志一個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托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如:墨梅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二)托物言志11/30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于謙《石灰吟》陸游《卜算子·詠梅》張九齡《感遇》

12/30(三)重視寫景詩歌“貴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言恨,怎樣傳情達意?古人慣用手法便是借景達情了。

1.側面襯托2.以景襯情(景)

3.側重寫動、靜景或動靜景結合或動靜景相互映襯

4.塑造意境,渲染氣氛,抒發情感

5.虛實結合

13/30(三)重視寫景1.側面襯托詩人在寫景時,不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其相關側面景物入手,以對側面景物描寫來到達反應主題效果,即是側面襯托。如:

石頭城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14/30烏衣巷

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雙調]折桂令.中秋張養浩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發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怎樣?

15/30(三)重視寫景2.以景襯情(景)詩人在描摹細微婉曲、隱秘難言情感或濃情密意時,往往經過景物來渲染襯托,如:

[雙調]清江引

秋懷張可久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16/30鹿柴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到小目錄17/30(三)重視寫景3.側重寫動、靜景或動靜景結合或動靜景相互映襯只寫動景或靜景動靜景兼寫為寫靜景而以寫動景來襯托為寫動景而以寫靜景來襯托18/304.塑造意境,渲染氣氛,抒發情感古今詩歌中,先寫景后敘事抒情或全篇寫景詩作很多,詩人往往借助景物把氣氛渲染得濃濃,為下文抒情作鋪墊或融情入景中。依據景物性質可分為喜景和哀景。

①喜景襯喜情,哀景襯哀情“情樂則景樂,情哀則景哀”,詩人高妙之處就是把情融入景中,經過景傳達自己喜怒哀樂,做到情景交融。如:

19/30登高

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楓橋夜泊

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0/30②喜景襯哀情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如:絕句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21/305.虛實結合詩人在詩歌創作中,離不開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對表現詩歌主題能起到很好效果。但聯想與想像須有一定現實根基——現實客觀景物或事件。實景是詩人描寫現實客觀景物,虛景是詩人經過聯想或想像而虛擬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示出一個濃溢情思。如:塞上聽吹笛

高適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22/30(四)卒章顯志詩人往往在詩歌結尾表示自己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示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不為五斗米折腰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示實現理想豁達。

回表現手法23/30三、結構

(一)層層渲染、鋪墊

(二)首尾照應

(三)結構對比

24/30(一)層層渲染、鋪墊

江上看山蘇轍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頭,落日孤去靄新畫。前山更新色更深,誰知可愛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濃秀,依然不負遠來人。

25/30(二)首尾照應

在一些詩歌中,詩人往往采取今昔、他我、物我對照方式,來抒發自己或他人情感,如:

訴衷情陸游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26/30(三)結構對比

對比手法在詩歌中利用較多,因其含有層次性特點,結構性較強,如:

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里,不及人間自在啼。

27/30讀詩方法:1.借助題目、作者、注釋。

2、學會從內容上分類鑒賞。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