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消化系統科學大揭秘(一)民以食為天。人每天一日三餐地進食,吃進口、吞下肚的各種精美飲食,究竟通過何種變化才成了人體的營養?才使你有充沛的精力?這方面人們很少考慮,少有研究,知之甚少。
現在我們特聘醫學專家金文泉教授,連載《消化系統科學大揭秘》,以通俗生動的語言,介紹當代科普知識。讓讀者在消化系統中“遨游”之后,懂得科學地吃。
人體中最古老的系統
消化系統是人體內最古老的系統。早在人胚第3~4周時,就形成了頭尾方向的縱行“消化管”。第8周演變為前腸、中腸和后腸。其后,前腸演變成從口、咽、食管、胃,直到十二指腸的膽總管開口處,中腸最長,接前腸下端演變成空腸、回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右2/3,后腸演變成橫結腸左1/3、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到肛管、。
有趣的是胚胎發育中,腸生長很快,形成小腸曲,盤曲于腹腔之中,最后裝滿了整個腹腔。
人體最長最大的系統
有位醫學專家說,腸與“長”、“常”三字同音。也許祖先在賦音時并無特意,可現實都將三者緊密聯系。首先是“腸之冗長”足足有6米多(整個胃腸道加在一起,有9米多長),展開來之寬闊,幾乎超過幾個籃球場地,可謂人體內最長、最寬的器官;再就是“腸病之常見”,胃腸運動不佳可病,消化不好可病,吸收不良可病,排泄不暢可病……全身病可致胃腸病,胃口全無,胃腸病也可致全身病,營養不良。難怪有人說“一副正常的胃腸道,可比一個聰明的大腦更重要啊!”
其實,每天出入量最大的也數胃腸道,就以每人每天進食一斤糧,一斤蔬菜,一斤水果,喝1200毫升水、600毫升奶計,壽長80歲,一輩子大約要吃進30噸糧,30噸蔬菜,30噸水果,喝70立方米水和35立方米奶。如按體重120斤計算,這些食物總量將是體重的1000倍。人一輩子要吃進千倍于自己體重的食物,這是何等驚人!
為了滿足中國13億人的一張嘴,需要幾億農民和近1億的餐飲人員,終年辛勤地勞動。
腸腔與腹腔是絕對分開的,如發生了腸胃穿孔,其內容物一旦進入腹腔,那是馬上會致死的急癥。
消化道是肚子里的體外走廊
毫無疑問,人可以享用各種精美的食品,但是,要是消毒牛奶不經口喝,改為肌肉注射,其后果會很嚴重,5毫升的牛奶足以使你高燒39℃,達三天三夜之久。如果把消毒牛奶靜脈滴注,那就會立即死亡。這里表明一個深奧的道理,食物不經消化道消化,是不能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的。
生理解剖學家告訴我們,從口腔到的消化道管腔雖然在體內,卻是一個肚子里的體外走廊,消化道管腔完完全全屬于外環境。
任何精美食物都不能直接注射到血液內環境當中來。吃進胃腸道的食物必須消化分解成小分子才能通過消化道管腔與內環境的屏障――黏膜上皮細胞,完完全全地被吸收進血液循環中。食物營養才能從體外進入體內,真正進入了人體內環境。
各種各樣的食物都能被消化吸收
人類是雜食動物,可以吃一切可食的東西,并將其徹底消化吸收。人的消化能力是驚人的!如果把鐵釘浸泡在人的胃液中,也能被慢慢地消化掉。
消化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機械性消化,即通過消化道平滑肌的運動把食物磨碎、攪拌,使之與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不斷地把食物推送到消化道遠端,最后把食物殘渣以糞便形式排出體外;另一種是化學性消化,即通過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進行化學分解。消化液中有各種消化酶,能將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分別進行分解,使之成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及葡萄糖小分子。因此,不論你進食中餐或西餐,不管你吃進什么樣的食物,其中所含的營養都會在幾小時內被消化道徹徹底底地消化分解掉。
吸收是指食物被消化后的小分子產物通過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循環的過程。
消化系統是供應血液營養最大的后勤基地
從上到下,胃、空腸、回腸、大腸都有豐富的血液供應,來自腹主動脈的三大支動脈,即腹腔動脈、腸系膜上動脈和下動脈,將心輸出量的1/3的血液都運送到胃腸道和消化腺,以維持消化系統的消化功能。其中,小腸的血供尤為充盈,由腸系膜上動脈發出10~15支腸動脈,反復分支,相互吻合成動脈弓,再發出小動脈,進入腸管組織內,又穿過肌層,再三分支,管徑越變越細,最后形成毛細血管網。這樣,才能把消化了的小分子點點滴滴地吸收入血液循環之中。
因此,我們在餐后千萬不能進行劇烈運動,也不能忙于腦力勞動,以防削減了胃腸的血供,從而影響消化與吸收。
人要是發生休克,胃腸血供立即會頓減2/3以上,消化系統的微循環立即發生障礙而停滯,其中,最為嬌嫩、對缺血最為敏感的是胰腺。因此發生休克者,如不及時采取搶救措施,最后會死于胰腺的缺血性壞死。
血液循環就是要運輸各種營養物質,滿足全身60萬億的細胞所需。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等各種營養小分子,全來自消化系統,通過胃腸道的吸收,源源不斷地供應。消化系統是血液營養最大的后勤基地。
消化系統有自動調節的內臟腦
消化道的運動與分泌依靠神經體液調節。
中樞神經的內臟神經系統通過交感和副交感(主要是迷走神經)調節胃腸道功能。交感神經興奮,往往使消化系統的分泌與運動功能都受到抑制。在劇烈運動或心情過分激動興奮條件下,因交感神經興奮,往往胃腸功能受抑制。發脾氣、情緒激動時,人氣得吃不下飯。迷走神經則相反,可以促進胃腸道的功能。
胃腸道內外,有豐富的神經叢、神經纖維。其神經細胞的總數以億計,神經細胞和纖維組成叢、成網,而且有各種各樣的神經遞質,這就是內在神經系統。內在神經系統又稱內臟腦,有相當大的自主性,它們不受人精神意志的調控。即使是植物人,胃腸依然可在內在神經系統調節下,自動完成消化功能,維持生命。
人體最大的內分泌系統
人們對腎上腺、甲狀腺等內分泌系統比較熟悉,而對胃腸道的內分泌激素卻了解甚少。其實,生理學上第一個被發現的激素――促胰液素正是從腸子中分離來的。
隨著20世紀80年代的分子生物學和組織化學的發展,目前已分離出并純化了的胃腸道激素有40多種,如促胃液素、促胰液素、膽囊收縮素等等,分散在整個消化系統,雖然很分散,但細胞數目之多,遠遠超出人體的“正牌”內分泌器官,所以,胃腸道號稱人體最大的內分泌系統。
這些胃腸激素產生于胃腸的黏膜細胞,對胃腸道的運動、分泌功能自動調節,并對胃腸有營養作用。
中醫的健脾胃功能,據現代研究表明,不僅對胃腸本身功能有保健與促進作用,而且對胃腸激素的分泌也有明顯促進與調節作用。
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
胃腸道和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全身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進入胃腸道的食物,內含大量細菌、病毒及各種異體蛋白。這些“入侵者”如沒有經過處理就入侵人體,是會致命的。胃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的屏障是第一道防線。通過胃腸道周圍淋巴結、淋巴組織及胃腸道黏膜內淋巴組織中的T細胞、B細胞及M細胞們奮勇殺敵于前。T細胞吞噬各種細菌與病毒,B細胞與M細胞產生大量免疫球蛋白,阻抑病原微生物、溶解細菌、中和毒素、排除異己的體外抗原。肝臟是第二道防線,進一步消滅殘敵與漏網的“異己分子”,使整個胃腸道固若金湯。
通過消化道的免疫系統,阻止一切有害于人體的病原微生物及抗原物于人體之外。這個免疫系統一旦出了毛病,不僅會引起嚴重的炎癥與感染,有時還會導致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過敏性紫癜、紅斑狼瘡等等。
人體最辛苦、不怕臟、不怕臭的系統
消化系統是每天進出物質交換量最大的系統。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還有夜宵與零食。大量的食物、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履行合同能力保證書
- 施工現場的應急響應計劃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區域協調機制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流程優化的有效方法試題及答案
- 智慧城市概念市政學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與市政學應用領域試題及答案
- 數字經濟對鄉村振興的作用機制與影響研究
- 2025商業租賃合同
-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與趨勢試題及答案
- 《農產品市場與價格分析》課件
- 天津市各級醫療機構收費標準目錄doc-天津市各級醫療機構
- 人民幣教具正反面完美打印版
- 國際投標條款
- 6.1 根結、標本的上下關系
- GB/T 3301-1999日用陶瓷的容積、口徑誤差、高度誤差、重量誤差、缺陷尺寸的測定方法
- GB/T 13928-2002微型往復活塞空氣壓縮機
- GB/T 12224-2005鋼制閥門一般要求
- 偷影子的人-大學語文PPT
- GB/T 11022-2020高壓交流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準的共用技術要求
- 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計數
- 裝飾窗簾安裝內部驗收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