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ontentsPage目錄頁—2
—
04當代中國軍事思想01軍事思想概述02外國軍事思想03中國古代軍事思想TransitionPage過渡頁04當代中國軍事思想01軍事思想概述02外國軍事思想03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一、軍事思想的概念及特征軍事思想是關于戰爭、軍隊和國防等基本問題的理性認識,是人們長期從事軍事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軍事思想揭示的是戰爭的本質和基本規律,以及指導作戰和軍隊建設的基本理論和原則,從總體上反映了研究戰爭和軍事問題的成果。因此,軍事思想來源于人類的軍事實踐,同時又給人類的軍事實踐以理論指導,并在軍事實踐中接受檢驗,伴隨著戰爭和軍事實踐的發展而發展。(一)軍事思想的概念一、軍事思想的概念及特征(二)軍事思想的特征123明顯的繼承性鮮明的階級性強烈的時代性軍事思想來源于社會實踐,在階級社會中,人們為了各自階級的利益所奉行和推崇的軍事思想,必然要反映各個階級對戰爭和軍隊建設的認識和立場。軍事思想來源于戰爭實踐,不同歷史時期的戰爭有著不同的形態和戰略戰術,有著不同的軍隊組織原則和編制。歷史上所形成的具有規律性的軍事原則、概念和范疇被流傳下來為后人所用,并不斷地加以豐富和發展。二、軍事思想的發展歷程(一)軍事思想作為獨立的意識形態出現在奴隸社會(二)軍事思想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獲得了飛躍發展(三)封建社會軍事思想的發展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四)資產階級軍事思想的產生與發展(五)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軍事思想真正成為一門科學三、軍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軍事思想是各種軍事理論、軍事原則的理論基礎,對軍隊建設、作戰行動和國防建設起根本性的指導作用。(一)軍事思想為認知軍事問題提供基本觀點人們總是基于一定的思想觀念,去評判軍事問題的是非與價值,進而確定對其采取何種態度和行動。軍事思想提供的正是這種思想觀念。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去看待戰爭,能全面認識戰爭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正確判斷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堅持以正義的、進步的、革命的戰爭去反對非正義的、反動的、反革命的戰爭。如果用否定一切戰爭暴力的和平主義,或“強存弱汰”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之類的觀點來看待戰爭,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態度和行動。三、軍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二)軍事思想為進行軍事預測提供思想方法科學的軍事思想揭示了軍事領域各種矛盾運動的規律,為軍事預測提供了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恩格斯和列寧關于資本主義列強之間的爭奪將導致世界大戰的預見,毛澤東關于中國抗日戰爭進程與結局的論斷,都是科學地進行宏觀預測的范例。這種科學預測為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與被壓迫人民爭取自由和解放,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指出了革命的道路,堅定了同反動階級作斗爭的信心。非科學的軍事思想則不能揭示甚至歪曲軍事領域事物矛盾運動的規律,從而導致錯誤的預測結果。三、軍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三)軍事思想為從事各項軍事實踐活動提供全局性指導人們從事軍事實踐活動,離不開軍事思想的指導。軍事實踐的成敗,與軍事思想的科學與否關系甚大。以科學的軍事思想作指導,軍事實踐就能保持正確的方向,并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軍事思想之所以能對軍事實踐起指導作用,在于它是軍事實踐的能動的反映,是軍事實踐經驗的理論概括,并揭示了軍事理論的一般規律。毛澤東軍事思想,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條件下,從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發揮其能動的指導作用,使中國革命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TransitionPage過渡頁04當代中國軍事思想01軍事思想概述02外國軍事思想03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一、外國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外國古代軍事思想古代希臘最初實行部落軍事民主制度。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升,城邦國家迅速興起,彼此之間也因利益糾紛經常發生兼并戰爭。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已認識到戰爭的根源問題非偶然的沖突,而是利益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古代羅馬最早的王政時期也屬于軍事民主性質,此后奴隸制城邦國家出現,成立了由貴族專政的共和國。在長期的戰爭中,古羅馬形成了以軍團為特點的軍事組織,軍中紀律嚴格,賞罰嚴明。中世紀歐洲各主要國家在軍事上紛紛推出各類改革舉措,以使其自身適應王朝戰爭、爭霸戰爭、侵略戰爭等不同戰爭的需求,維護與加強自身的封建統治。一、外國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
(二)外國近代軍事思想外國近代軍事思想形成于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并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上半葉迅速發展。俄國蘇沃洛夫的《制勝的科學》,瑞士若米尼的《戰爭藝術概論》,普魯士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美國馬漢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海軍戰略》,意大利杜黑的《制空權》,英國富勒的《裝甲戰》,德國魯登道夫的《總體戰》等都在其列。
隨著歐洲工人運動的興起,無產階級作為一支新興力量登上了人類歷史舞臺。在革命形勢下,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取近代資產階級軍事理論家思想觀點的基礎上,創立了無產階級軍事理論,列寧、斯大林等人在此基礎上結合新的戰爭經驗和實踐進行了進一步的傳承與發展。一、外國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三)外國現代軍事思想在以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時代,外國軍事思想異彩紛呈,這些新穎的思想與當代戰爭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的大背景下探討了戰爭與和平問題,在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對未來戰爭進行了大膽預測,并指出:
“隨著戰爭形式的多樣化發展日趨加快,戰爭必然變得越來越復雜。?!倍砹_斯當代軍事思想家斯里普琴科的“第六代戰爭”理論伊拉克戰爭中,哈倫·厄爾曼博士創立的“震懾理論”經受了實戰的檢驗,其快速制勝的思路充分發揮了信息化的優勢二、外國軍事思想代表性著作(一)戰爭論在《戰爭論》中,克勞塞維茨揭示了戰爭從屬于政治的根本性質,認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指明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對于戰爭勝負的作用,認為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等是作戰的關鍵;闡述了戰爭的性質有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對民眾戰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御、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等理論?!稇馉幷摗繁蛔u為外國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是軍事思想史上自覺運用辯證法總結戰爭經驗的戰爭理論經典,為近代外國軍事思想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被譽為“戰略學的《圣經》”??藙谌S茨因此被視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鼻祖。二、外國軍事思想代表性著作(二)戰爭藝術概論《戰爭藝術概論》是瑞士軍事家安托萬·亨利·約米尼創作的軍事學著作,于1838年首次出版。《戰爭藝術概論》總結了法國大革命戰爭和拿破侖戰爭的經驗,指出了許多當時進行戰爭的先進方法和形式,提出了一些有指導意義的作戰原則?!稇馉幩囆g概論》關于戰爭問題的主要觀點是:研究戰爭理論,應以研究戰史為基礎;戰爭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種藝術;戰爭的確有幾條為數不多的必須遵循的基本原理;全部戰爭的關鍵都在于集中主力,攻擊敵軍的一翼或一點;戰略是進行戰爭的藝術,而大戰術和戰術則是進行交戰和戰斗的藝術。……TransitionPage過渡頁04當代中國軍事思想01軍事思想概述02外國軍事思想03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一、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內容1.崇尚道義的原則(一)義利兼顧的戰爭觀“以道取天下”這種取向強調對戰爭的性質加以區分,合乎道義的戰爭應該支持,反之則加以譴責和反對?!胺螋?,墳墓所在,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從古知兵非好戰”“尚武而不黷武”的軍事觀念即獲得肯定和弘揚,這是崇尚道義的戰爭觀的體現。一、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內容2.兵以利動的原則(一)義利兼顧的戰爭觀在戰爭問題上,孫子表現出理性冷峻的認識,謀戰必先謀利,“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是孫子兵學實用理性和精髓要義的集中體現。如何實現戰爭利益的最大化,孫子提出了“全勝”的戰略思想,其基本含義就是:“采取萬全之策,用最小的代價獲取使敵完整地屈服的理想勝利?!叭珓佟钡膽鹇运枷雽笫烙绊懢薮?,后世的諸多兵法及戰爭實踐都繼承和發展了這一戰略思想。一、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內容(二)文武并舉的國防觀在歷代決策者眼里,制定和實施安全戰略,不能單純就軍事而言軍事,而必須把它與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要素聯系在一起加以通盤考慮,做到文武并用,剛柔相濟。
在國防建設上,孔子主張文武并舉、相互倚重,強調“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
吳起在闡述治國之道時也提出“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的觀點。這種文武并舉的思想根源于民族文化傳統,亦是現實的政治需求,具有積極意義,得到后世的推崇和施行。一、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內容(三)德法并用的治軍觀治軍就是指對軍隊的管理和訓練。中國古代治軍的思想十分豐富,孫子是我國古代治軍理論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孫子的治軍思想主要包括嚴明賞罰、重視選將、嚴格訓練、統一號令、愛卒善俘等諸多方面,其核心精神就是剛柔相濟、恩威并施、文武兩手、德法并用。“師出以律,出律兇”,軍隊只有遵守軍規軍法,才可用于戰爭,才能增加取勝的幾率。另外,只有將卒能“居同樂,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則同故,戰則同強”,平時能“愛兵如子”,戰時才能做到“上下一心”“安危與共”。一、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內容(四)奇正結合的制勝觀在“奇”與“正”的對立統一中,中國兵法特別強調用奇的重要性。戰爭既是力量的爭鋒,也是智慧的博弈,“兵者詭道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爭沒有一成不變的法則,聰明的統帥必須善于用奇,出奇制勝。在古今中外的戰爭史上,許多妙計破敵、出奇制勝的戰例,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孫臏“圍魏救趙”、韓信“破趙之戰”等都是出奇制勝的典型戰例,這些戰例中所透射出的科學思維之光令人嘆服?!吧瞥銎嬲撸瑹o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p>
孫子二、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特點
我國有史可查的最早兵書大約始于西周,《周官》(《周禮》)中的《夏官司馬》就具有軍事著作的特征。其后,《左傳》中稱引的《軍志》,《孫子兵法》中稱引的《軍政》等著作,應是中國最早的兵書,其年代都可追溯到西周。這些兵書雖早已亡佚,僅存只言片語,但已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有關戰爭和戰爭指導的理性原則。舉世公認的世界最輝煌的古代兵法名著《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在2500多年前就閃耀出奪目的光彩,被公認為“世界第一兵書”。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著述浩繁,蔚為壯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歷代史籍所輯錄的兵書達3380部,23503卷;目前尚存兵書仍然多達2308部,18567卷。正因為此,中國贏得了“兵法之國”的美稱。(一)歷史久遠,著述浩繁,學術成就斐然二、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特點
文化底蘊深厚、富有思辨性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特征。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突出體現了這一特點。中國古代兵法著作大多談古論今,氣勢磅礴,筆不涉同,辭有異彩;其文學美感,常常令人傾倒。中國兵學著作,對戰爭與軍隊的認識飽含著精深獨到的見地,其哲學智慧和思想火花,既有鞭辟入理的深度,又有一覽群小的博大氣概和縱橫聯絡的系統思想,言兵卻不限于言兵,而是將軍事與政治、經濟、人文、自然、心理、藝術等有關因素系于一起,以欲明兵法先明方略,欲明方略先明史事的嚴肅的史實態度,從哲學高度觀察、評論、解釋戰爭,形成了“舍事言理”論述軍事問題的傳統,從而使中國軍事思想具有較強的哲學思辯性、較高的理論概括性和宏觀超前性等特點。這也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能夠歷久不衰、經遠彌燦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文化底蘊深厚,具有較強的哲學思辯性和高度的理論概括性二、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特點
早在先秦時期,兵家就把“止戈為武”作為思考戰爭問題的邏輯起點?!拔洹痹诠糯ㄖ惺潜取氨薄皯稹薄盃帯薄皺唷薄爸\”更高的戰爭范疇,蘊含著人們對戰爭問題的深層次領悟?!端抉R法》中指出:“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司馬法·仁本第一》)明確把“安人”“愛其民”“止戰”作為進行戰爭的目的。《孫子兵法》中則把“道”作為戰爭取勝的首要因素,把“不戰而屈人之兵”作為軍事戰略的最高境界。這些都是“崇尚道義,追求和平”價值取向的生動反映。這種傳統思想文化經過長期的積淀和升華,逐漸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傳統觀念,即“先王之道,以和為貴,貴和重人,不尚戰也”(《太白陰經·貴和篇第十二》)。這種傳統觀念代代相因,發揚光大,從而成為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一個特色。(三)崇尚道義、追求和平作為研究軍事問題的基本價值取向二、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特點
中國軍事謀略思想的產生和運用,可以追溯到遠古的戰爭。黃帝、炎帝聯盟與蚩尤琢鹿之戰,炎帝與黃帝阪泉之戰,已經孕育著軍事謀略思想的萌芽。商朝著名的鳴條之戰,就已運用了離間計。周朝著名的牧野之戰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翦商謀略,就是“軍事謀略的奠基人”姜尚的杰作。進入春秋戰國之后,“變詐之兵并作”,為軍事家開辟了施計用謀的廣闊舞臺。孫武及其他歷代兵學家,對千百年積累下來的戰爭經驗和重視謀略運用的傳統思維進行了系統的理論總結,《孫子兵法》中所提出的“十二詭道”,《百戰奇法》《三十六計》中所概括出的130多條戰爭法則,都是熔煉中國傳統謀略思想形成的純金屬結晶。這些人們耳熟能詳、出口能誦的奇法妙計,是中國傳統戰爭智慧得以存在并不斷深化的思想和社會基礎。(四)注重奇謀方略,力求以智取勝二、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特點在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孫臏兵法》《司馬法》《尉繚子》等一大批兵學巨著,而且也開創了中國古代非兵家論兵的優良傳統。像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管子、晏子等政治家、思想家,也都踴躍參與言兵議兵,正所謂“無子不言兵”,并且均有獨到見解,甚至就連中國古代的文人學士也以他們特有的方式——詩詞歌賦來闡述戰略、戰術,論述用兵得失。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經典《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等十三經,其中飽含著十分豐富的軍事內容,是研究春秋戰國時期軍事問題不可缺少的資料與儒學并肩而立的墨學創始人墨子,不僅通曉軍事,而且具有豐富的戰爭實踐經驗(五)百家爭鳴,具有非兵家論兵的傳統三、中國古代軍事著作(一)《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共13篇,分別是《計》《作戰》《謀攻》《形》《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這13篇主題不同,但都是緊緊圍繞著戰爭的準備和戰爭的實施這兩大問題來論述的。
主要內容三、中國古代軍事著作(一)《孫子兵法》孫武戰爭觀的要義可以總結為兩個字—“慎戰”?!秾O子兵法》開宗明義地指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卑褢馉幪嵘絿液桶傩丈来嫱龅母叨葋碚J識,要求人們必須慎重對待戰爭。戰爭觀慎戰備戰《孫子兵法》的杰出之處在于,它善于從全局出發,從事物的聯系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思維能力。三、中國古代軍事著作(二)《李衛公問對》
《李衛公問對》,亦稱《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或《唐李問對》,以唐太宗李世民和衛國公李靖關于軍事問題的問答形式編成,北宋神宗元豐元年年間(1078年)被列入《武經七書》。該書主要從“奇正”“虛實”“主客”“攻守”等方面著重探討爭取作戰主動權問題?!罢鄤?,奇亦勝”“攻是守之機,守是攻之策,同歸乎勝而已”。TransitionPage過渡頁04當代中國軍事思想01軍事思想概述02外國軍事思想03中國古代軍事思想一、毛澤東軍事思想0105040203科學含義是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戰爭、人民軍隊和國防建設以及軍事領域一般規律問題的科學理論體系;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戰爭和國防建設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及其軍隊長期軍事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軍隊建設、國防建設和反侵略戰爭的指導思想。(一)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科學含義一、毛澤東軍事思想戰爭觀與方法論揭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指導規律,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理論基礎。人民軍隊思想是人民軍隊建設的指南,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內容。人民戰爭思想是我軍從事戰爭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核心內容。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思想是進行人民戰爭的戰略原則和作戰方法,是人民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國防建設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在建國以后的重大發展和重要組成部分。(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一、毛澤東軍事思想科學完整地闡述了戰爭與政治的關系。精辟地闡述了戰爭的起源和根源。科學劃分了戰爭的性質。指出了人與武器的關系。指明了戰爭的最終目標與消滅戰爭的途徑。準確地說明了戰爭與經濟的關系。1無產階級的戰爭觀(1)
戰
爭
觀
與
方
法
論(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一、毛澤東軍事思想2研究和指導戰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1)
戰
爭
觀
與
方
法
論第一,主觀指導必須符合客觀實際。第二,著眼特點,著眼發展。第三,要立足全局,掌握重要環節。研究戰爭規律,既要研究戰爭的一般規律,更要研究戰爭的特殊規律。研究并認識戰爭規律的目的在于正確指導戰爭。戰爭指導者為了正確地指導戰爭,不但要研究戰爭的客觀規律,而且還必須研究基于客觀規律之上的戰爭指導規律。研究和指導戰爭必須認識和把握戰爭規律認識和把握戰爭規律的基本方法(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一、毛澤東軍事思想(2)確立中國共產黨對這支軍隊的絕對領導的地位。(1)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這支軍隊的唯一宗旨。(2)
人
民
軍
隊
思
想
12(5)永遠是一個戰斗隊,同時又是工作隊、生產隊。(4)實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制度。(3)具有服從于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紀律。345(7)強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6)采用一整套與人民戰爭相適應的戰略戰術。67(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一、毛澤東軍事思想(3)
人
民
戰
爭
思
想
人民戰爭是中國共產黨歷來堅持的指導戰爭的根本路線,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核心內容,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區別于其他軍事理論的主要標志。人民戰爭renminzhanzheng
人民戰爭,是指被壓迫階級或被壓迫民族為謀求自身的解放,發動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進行的戰爭。歷史上的戰爭,只有正義的和非正義的兩類。凡屬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有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正義戰爭,都是人民戰爭。人民戰爭既要有正義性,又要有群眾性。(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一、毛澤東軍事思想(3)
人
民
戰
爭
思
想
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基本含義正義性即人民戰爭是為了反抗階級壓迫或民族壓迫而進行的正義戰爭,而不是為了侵略或掠奪的非正義戰爭。正義性是人民戰爭的政治基礎。1群眾性即人民戰爭是廣大人民群眾為了解放自己而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的,不是靠少數人進行的,更不是由少數壓迫者、剝削者進行的。群眾性是人民戰爭的重要標志。2組織性即人民戰爭是有組織并武裝起來的人民群眾進行的,而不是烏合之眾或一盤散沙。組織性是人民戰爭的必要條件。3人民戰爭是指人民群眾為反抗階級壓迫或民族壓迫而組織和武裝起來進行的戰爭。屬于人民戰爭性質的戰爭必須同時具備下列三個基本特征:(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一、毛澤東軍事思想(3)
人
民
戰
爭
思
想
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基本含義基本內容包括以下6個方面。堅決依靠人民。革命戰爭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進行人民戰爭的堅實基礎,是戰爭勝敗的決定因素。中國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發動人民群眾武裝奪取政權。12實行主力兵團、地方兵團與游擊隊、民兵相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建立一支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軍隊。34在敵人統治力量薄弱而地形又有利的農村地區,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5運用適應于中國革命戰爭特點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實行正確的戰爭指導。65(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一、毛澤東軍事思想(4)
人
民
戰
爭
的
戰略
戰
術
思
想
12345(1)保存自己,消滅敵人。(2)堅持積極防御,反對消極防御。(3)力求實現殲滅戰。(4)采取恰當的作戰形式。(5)實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一、毛澤東軍事思想主要內容(1)動員全中國人民,保衛、建設新中國(2)國防不可不有,國防必須現代化(3)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4)建設現代化國防軍(5)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6)實行積極防御,保衛國家安全(二)毛澤東軍事思想的主要內容(5)
國
防
建
設
思
想
(7)充分發揮我們自己的優勢與國防威懾的重大作用。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一)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是馬列主義軍事理論、毛澤東軍事思想與新時期軍隊和國防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是新時期中國軍隊和國防建設實踐的科學總結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是以鄧小平為杰出代表的全黨全軍集體智慧的結晶(二)(三)(四)(一)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科學含義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
1.關于戰爭與和平問題的理論
2.新時期人民軍隊建設理論
3.中國特色的國防(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1)
關
于
戰
爭
與
和
平
問
題
的
理
論美蘇爭霸在特定條件下世界大戰是可以避免的。霸權主義是現代戰爭的主要根源。12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戰爭不是解決國家、民族、階級間利益矛盾的唯一手段。34(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2)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爭思想。積極防御思想。12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新時期常備軍和后備力量建設的思想。34新時期人民軍隊建設理論提高軍隊的戰斗力。5加強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6①保證人民軍隊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性質,保證我軍政治上永遠合格。②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新時期“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教育并統一全軍思想,把忠實維護國家建設和改革開放,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與“和平演變”作為政治工作的重點。③把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軍人列為政治工作的目標。④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發揮軍隊內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作為政治工作的核心內容。⑤樹立永遠是戰斗隊的觀念,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把發揚“五種革命精神”作為政治工作的著眼點。⑥在實踐中繼承和創新,把充分發揮政治工作的優勢作為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的動力。(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加強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6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3)中國特色的國防國防建設必須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12引進技術與自力更生相結合,發展國防科技軍民結合、平戰結合地發展國防工業34加強國防教育5(二)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一)(二)(三)(四)加強軍隊建設,增強國防實力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貫徹“五句話”的總體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全軍各項建設的首位政治合格作風優良保障有力軍事過硬紀律嚴明三、江澤民軍隊與國防建設思想(五)(六)(七)(八)確立新時期軍事
戰略方針實施“質量建軍”戰略實施“科技強軍”戰略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軍事人才三、江澤民軍隊與國防建設思想(九)(十)(十一)堅持“依法治軍”依靠人民建設軍隊、建設國防正確處理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三、江澤民軍隊與國防建設思想一、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和建
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四、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04030201(四)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三)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二)建立鞏固的國防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一)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四、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1.人民解放軍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
2.人民解放軍是捍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鋼鐵長城3.人民解放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一)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四、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0102031.按照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相統一的原則加強軍隊全面建設現代化
是軍隊建設的中心任務正規化
是軍隊建設的基礎(二)建立鞏固的國防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革命化
是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四、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2.貫徹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二)建立鞏固的國防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軍事戰略是指導武裝力量建設和運用的基本依據。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是中國革命戰爭的總的戰略方針,是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的主要內容,在中國革命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實行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從根本上講,是由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所決定的。實行積極防御的戰略方針,是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茖W技術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信息化成為現代戰爭的基本形態。面對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軍事技術革命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和緊迫感,四、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3.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二)建立鞏固的國防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04030201增強全民國防觀念積極探索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發展路子實現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使國防和軍隊發展戰略與國家發展戰略相適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把經濟搞上去,是解決包括國防建設在內的當代中國所有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四、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三)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一)為中國共產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二)(三)(四)四、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四)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積極創新發展軍事理論(一)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工程,培養高素質新型人才(二)繼續對我軍體制編制進行改革,使之更趨合理(三)圍繞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目標,加快機械化和信息化復合發展(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五)五、習近平強軍思想習近平強軍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人民軍隊聽誰指揮、怎樣鑄牢軍魂”“為什么強軍、怎樣強軍”“打什么仗、怎樣打勝仗”等基本問題,豐富發展了我們黨建軍治軍思想和方針原則,指引了人民軍隊的強軍新征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