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國論講課人:xxx1、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相關歷史,以及六國破滅、秦統一的因素條件2、了解政論文相關知識點,以及蘇洵創作的時代背景與目的3、掌握文章中出現的重點文言字詞與文言知識,增強學生文言素養4、體會文言表達效果與文章行文表達方式,感受語言的魅力教學目標掌握重點實詞、虛詞的含義及用法,理解特殊語法現象,理解本文嚴密論證的特點和借古諷今的手法。教學重難點1.破題入文六國論秦國以外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
是散文的一種文體,以論證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體現這種文體的特點。蘇洵(1009—1066),字明允,號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人稱“老蘇”。與兒子“大蘇”(蘇軾)“小蘇”(蘇轍)并稱“三蘇”。后人有詩稱贊:“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嵋共比高。”蘇洵少不喜學,27歲始發奮讀書,文學創作成就主要是散文。大多是針對社會現實而作,議論鋒利、結構嚴謹、見解精辟,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明快酣暢,縱橫捭闔,說服力強,以氣勢勝,頗有戰國縱橫家的雄辯之風。著有《嘉祐集》。作者蘇洵論,是古代散文的一種文體,以論證為主,要求善于析理。分為兩種:(1)政論:主要用于發表作者對于時政的見解和主張。(2)史論:通過評論歷史,總結歷史教訓,為當時統治者提供治國借鑒。“六國論”是一個省略式短語,實際上應是“六國破滅之論”,“六國論”是倒裝省略句,是“論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
關于論那么《六國論》屬于政論還是史論?北宋建國后,鑒于唐末藩鎮割據和五代軍人亂政,實行中央專制集權制度,將軍權完全收歸中央,造成了軍事上的衰勢。北宋建國往后一百年間,與契丹、西夏作戰60余次,敗多勝少,到蘇洵所處的時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納銀20萬兩,絹30萬匹;向西夏納銀10萬兩,絹10萬匹,茶3萬斤。這樣“陪鄰”的結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蘇洵正是針對這樣的現實撰寫了《六國論》。作者創作背景2.文本細讀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兵:武器利:鋒利善:好弊:弊端而:連詞,表因果關系虧:虧損道:道理,原因第一段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或:不定代詞,有人互:交互率:全都,一概以:因為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完:形—動,保全六國破滅
弊在賂秦正反故曰:弊在賂秦也總分總中心論點賂秦而力虧不賂者以賂者喪第二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國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以:憑借
邑:小城鎮取:取得
城:大城池則:就
所得:得到的土地而:連詞,表因果關系其實:它實際數量。“其”代秦之所得則:那么欲:欲望
患:憂患
固:本來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思:回想厥:代詞,他們的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古今異義,祖輩和父輩暴:通“曝”以:連詞,表示結果,“因而”“以至”視:看待
舉:拿芥:小草然后:古今異義,這以后寢:休息,睡覺而:可是,連詞,表轉折關系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然則:既然這樣,那么……厭:通“饜”,這里指滿足奉:獻,送彌、愈:更加判:確定,斷定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結果,“以致”顛覆:滅亡
宜:應當,應該以:拿,介詞事:侍奉,動詞得:得當,適宜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得難獻易有限無厭奉繁侵急不盡不滅賂秦力虧,破滅之道六國秦國分論點一第三段免:幸免
速:招致義:堅持正義。名--動斯:這以…為:把…作為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繼:隨著、跟隨遷滅:滅亡與:親附、親近既:已經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而:連詞,表并列關系再:兩次卻:使動用法,使……退卻洎:及,等到以:因為為:成為終:堅持到底革滅:消滅殆:幾乎,差不多智力:古今異義,智謀和力量誠:確實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向使:以前假如愛:吝惜,愛惜附:親附,依附不行:古今異義,不派出去數、理:天數,命運(互文:勝負存亡的命運)當:通“倘”或:或許量:判斷不賂者以賂者喪齊國燕國齊國與嬴而不助五國以荊卿為計洎牧以讒誅智力孤危蓋失強援不能獨完分論點二不賂者以賂者喪第四段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以:用
封:封賞事:侍奉
禮:禮遇。名--動并力:合力
勢:形勢為……所:被日、月:名--狀,一天天,一月月以:連詞,引出結果,以致
為1:治理無:通“毋”,不要
為2:被拒秦方略為國方略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談古論今承上啟下-談古論今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夫:句首發語詞勢1:勢力而1:卻可以:可以憑借勢2:形勢茍:如果以:憑借下:動詞,采取下策而2:表順承故事:古今異義,舊事是:這第五段收束全文-借古諷今六國秦國北宋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從六國破亡在六國下矣借古諷今弱于對宋王朝怯敵退讓敲警鐘,諷諫宋王朝要以六國為鑒,不要為遼和西夏“積威之所劫”,要奮起抵御外侮以維護其統治。3.鞏固提高探究一:文本脈絡梳理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第二部分(2、3):論證中心論點第2段:論述“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韓、魏、楚)第3段:論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齊、燕、趙)第三部分(4、5):作出結論第4段:總結歷史教訓(無使為積威之所劫)第5段:諷諫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轍)層層推進探究二:文本的論證特點①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②采用遞進式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③論證方法多樣:對比、引用、比喻、舉例、假設論證;④借古諷今,委婉含蓄的結尾;⑤語言態度鮮明,“暴秦之欲無厭”,一個“暴”字表明對秦國的厭惡。前人論史,往往取諸一端,所論不一定全面,但求持之有故而不及其余,以使言之成理。這種論證,無非是自圓其說。如六國中齊、燕距秦最遠,故秦用兵滅其國稍遲。滅六國及燕,都是統一大勢之必然。“以荊卿為計”只是作為導火索,加速了燕的被滅。蘇洵盡管不理解秦國當時已經具備了統一全中國的條件,不過他寫這篇文章借古諷今,向北宋統治者敲起警鐘,指出對敵人不用武力而只是一味屈膝求和,結果必然招致滅亡。今天看來仍然是正確的。我們應該說,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空泛的史論,它是明顯具有現實意義的。探究三:作者思考齊燕趙滅亡之因是否正確?1、《六國論》中,作者開門見山,提出全文中心論點的句子是“,
,
,”。
2、《六國論》中,作者之所以認為“不賂者以賂者喪”,是因為“,”。
3、《六國論》中,描寫六國諸侯的祖輩、父輩創業艱難的句子是“,”。
4、《六國論》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鋼筋加工承包合同
- 2025智能設備銷售的代理合同
- 2025二級建筑師房建聘用合同
- 2025新型環保材料研發與技術轉讓合同
- 2025停車位使用權轉讓合同范本
- 登山活動贊助合同協議
- 電纜架機租賃合同協議
- 生產設備拆除合同協議
- 環保勞務報酬合同協議
- 疆校服采購合同協議
- 潛水式排污泵檢驗報告(共8頁)
- 重慶市國家職業資格鑒定申報表(三、四、五級) - 重慶市職業技能鑒定
- 代付款協議(中英文對照版本)
- 半鋼子午胎培訓
- 消防中控考試題初級消防中控考試題題目(一)
- 紅外光譜解析
- GB31644-20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復合調味料
-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馬的遍歷
- 小學生美術課件-第3課-設計手抄報--冀美版(共24張PPT)ppt課件
- 藏外佛教文獻W06n0055 大黑天神道場儀
- 煤礦應急預案之-地震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報告23-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