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一 疾病分布指標的測量_第1頁
實習一 疾病分布指標的測量_第2頁
實習一 疾病分布指標的測量_第3頁
實習一 疾病分布指標的測量_第4頁
實習一 疾病分布指標的測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習一疾病分布指標的測量【目的】1、掌握流行病學常用疾病分布測量指標的概念、應用條件和計算方法。2、在實例分析中學會運用描述性流行病學的基本原理(時間、空間和人群)。運用恰當的表格或圖形來描述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并建立病因學假設?!緯r間】2~4學時【內容】課題一:某地各年齡組的人口數和惡性腫瘤死亡數已在下表中給出。請計算各年齡組的死亡構成比和死亡率,并將結果填入表中。試問當地哪個年齡組的人死于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最大,為什么?表1-1某地某年各年齡組惡性腫瘤死亡情況年齡組(歲)人口數死亡數死亡構成比(%)死亡率(1/10萬)0~356,9801115~232,5052230~205,03214250~121,38244370及以上20,047107合計935,946725課題二:某地1995年年常住人口為2528人,1995~1997年某病發病情況見圖1-1,期間無死亡、遷走或拒絕檢查者。Q發病

——病程1996Q發病

——病程1996"】J1997.1,1圖1-2某地1995~1997年某病發病情況問題:1、請計算該地區1995年1月1日、1996年1月1日、1997年1月1日的某病患病率。2、請計算該地區1995年、1996年、1997年的發病率。課題三:某市于199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抽樣調查城市及郊區人口腦卒中發病和死亡情況,共調查2018724人,其中市為1050292人,郊區為968432人,所獲資料見表1-3。表1-31998年某市城郊腦卒中發病與死亡情況人口數病例數發病率(1/10萬)死亡數死亡率(1/10萬)病死率(%)市區105029215881033郊區968432828739合計問題:請計算市區和郊區人群腦卒中發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將結果填入表中相應欄內,并進行比較。課題四:1998年某鎮新診斷200例糖尿病人,該鎮年初常住人口數為9500人,年末常住人口數為10500人,年初該鎮有800例糖尿病患者,在這一年中有40人死于糖尿病。問題:1、計算1998年該鎮糖尿病的發病率。2、計算1998年該鎮糖尿病的死亡率。3、計算1998年該鎮糖尿病的病死率。4、計算1998年1月1日該鎮糖尿病的患病率。課題五:1986年元旦前夕,某小學10天內在教職工中突然發生肺炎20例,占教職工總人數的42.6%(20/47),學生137人雖與教師接觸密切但未發現病例。病例均以癥狀和肺部異常為診斷標準,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爆發系一次暴露于共同致病因子所致。發病與接觸病人無關,與集體分購甘蔗時接觸并吸入所附塵埃有關。恢復期病人血清IgE增高顯著,甘蔗表面分離出以青霉菌,毛霉菌,紅酵母及酵母樣菌為優勢菌株。吸入霉塵可能是此次過敏性肺炎爆發的原因,資料見表1-4。表1-4購買甘蔗或在分購現場停留與肺炎發病之關系購買否分購時在現場否人數病例數罹患率(%)++2716+-153-+11--40合計4720問題:試計算上述四種情況下過敏性肺炎的罹患率,將結果填入表中.課題六:為加強對HBV母嬰傳播的研究,作者對某單位孕婦HBV感染情況進行連續4年的監測,結果見表1-5。表1-5某單位不同年份孕婦HBV標志物檢出情況比較年份檢測人數陽性人數感染率(%)1991463124199242015719934391971994368194合計1690672問題:請計算不同年份HBV感染率,并將結果填入表中?!緦嵗治觥磕峡_萊納州一起疾病流行的調查研究。數年以前,美國東南部一個內科醫生曾經報道過一種從沒被認識到的疾病的發生,但是由于此篇報道的閱讀人群只限于一個州,再者由于當時的衛生服務有限,因此導致這種疾病的發生率被完全的忽視了。關于這種疾病正在討論中的是,雖然這種疾病靠臨床癥狀可以輕易地被診斷,但當時病原學還不是很清楚。而且,發病機理、傳播方式、免疫性以及社會和環境因素等都尚在爭議中。關于這種疾病的不同原理和理論也很多。為了了解這種疾病的程度,我們將一份調查問卷寄給八個州的所有正在從事實際業務的醫生,讓其統計在過去五年里他們所見過的所有病例。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醫生有應答。據他們統計在過去一年里病例數從622增加到7017。接下來一年,一位美國公共衛生服務的流行病學專家被指定來調查這種疾病。在通過簡單的觀察之后,一次領域性的調查隨之開展來了解這種疾病的本質和程度。問題1:我們可以將流行性疾病的病因分為哪幾個范疇?調查工作在南卡羅萊納西北部的5個郡縣進行,正在那里流行該疾病。調查地區包括24個有磨坊的鄉鎮,人口為500-1500。這些村莊的衛生狀況差異比較大,有些地區有公共供應水系統,有些有污水處理系統,有些地區兩者皆有,而有些地區兩者都沒有。調查主要聚焦在單一種族的家庭。在每一個村莊,調查員每一年中有兩個星期前往各個戶去尋找病例。每個調查對象的姓名、年齡、性別和婚姻狀況均被記錄。通過回憶或體檢來確定疾病是否發生,若碰到有疑問的病例,可交于對診斷這種疾病有較多經驗的專家來判斷。問題2:你需要哪些信息來描述流行特征?問題3a:觀察表1資料并將其制圖。問題3b:觀察表2資料并將其制圖。

表124個村莊一年來該疾病的分月發病情況(總人口=22,653)月份發病數發病率(1/1000)100.0240.23281.241205.5531013.7643219.771546.88572.59281.310140.61100.01200.0注:每個月調整為31天,個別村莊發病高峰在不同的月份。表224個村莊一年來該疾病的分年齡、性別發病情況(總人口=22,653)年齡組(歲)人口數男性發病數率(1/1000)女性人口數發病數率(1/1000)<132700.36500.01?23328.620314.92?4083073.53651643.83?3682670.73312884.64?3483394.83213299.75?1,574193122.61,531174113.710?1,32913198.61,2769574.515?1,21243.31,5101711.320?1,05510.91,2805139.825?88211.19977575.230?77945.17204765.335?63946.36465178.940?4691021.34853470.145?372718.83431852.550?2631349.42631245.655?200525.0228626.360?164953.6153319.665?106437.7105219.1>7080675.0114217.5合計10,81248344.711,23866459.1

問題4問題4:通過看圖對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進行討論〔ir二??軀南卡羅萊納州24個村莊不明原因疾病年齡別、性別發病率表3該疾病的分年齡和婚姻狀況發病率年齡組(歲)人口數已婚女性未婚女性發病數率(1/1000)人口數發病數率(1/1000)16-291,9058946.71,4871610.730-491,6849858.2141428.4>50387410.32600合計3,97619148.01,6542012.1問題5:利用表3的資料,分析未婚女性和已婚女性發病率的差異問題6:利用表4的資料,計算以下各項的罹患率:(1)工廠工人和非工廠工人(不管性別)(2)女性工人和非工廠工人(3)男性工人和非工廠工人

表4該疾病的分職業、年齡和性別的發病率性別是否磨坊工人年齡組(歲)病例健康者合計罹患率(%)女性是<10000-10-1923303320.620-2941941982.030-44293952.145-540990.0>550550.0否<10285776054.610-1952002052.420-29122042165.630-44162202366.845-54491954.2>55192931.1男性是<10000-10-1933553580.820-2913613620.330-4433183210.945-54093930.0>55151521.9否<10236296523.510-1941611652.420-29112137.730-44010100.045-54114156.7>554263013.3表5南卡羅萊納7個村莊9個月內感染該疾病的人口數和家庭數總人口4,399?感染家庭的人口數424?非感染家庭的人口數3,975總病例數115?感染家庭的首發病例數.77?感染家庭的其他病例數.38(一個感染家庭中首發病例后出現的病例)總家庭數798

問題7a:利用表5的資料,計算在所有人群中總的罹患率。問題7b:以戶為單位的罹患率。問題7c:如果一個家庭中已有一個病例,那家庭中其他成員患同樣疾病的危險度是多少?問題7d:在感染和未感染家庭中,家庭平均人數是多少?問題7e:解釋上述的結果表624個村莊一年間該疾病分經濟狀況發病情況(總人口=22,653)家庭社會經濟狀況發病數人口數發病率(1/1000)層1(最低)99796124.4層22402,88883.1層32604,86853.4層41775.03535.2層51325,54923.8層6231,83212.6層7(最咼)27692.6合計93321,73742.9問題8a:利用表6的資料,描述社會經濟狀況和疾病發病的關系。問題8b:—般來說,與社會階層低相聯系的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疾病的發生?在本次調查中亦包括衛生情況的調查。在調查中,每一個村莊作為一個單位,對一般衛生質量、排泄物的處理和飲用水的供應進行評分。下面的圖形就利用—張散點圖來反應2了4個村莊的衛生評分和疾病發病率之間的關系(。在散點圖中,衛生質量評分高即代表衛生質量好)。120-110100-9(}(e=(e=二二)辭樂共70-60504030加m-_|I_|IIIl_102ft30405(]_|IIJI70RO901on南卡羅萊納24個村莊不明原因疾病發病率與衛生狀況的關系圖問題9:討論衛生質量和疾病發病率之間的關系。問題10:現在總結—下這種疾病的重要的流行病學特征。

為了研究飲食在這種疾病中發揮的作用,研究者們調查了7個村莊的所有家庭來比較各種食物的日平均消耗量。表8顯示在有病例和無病例家庭中四種食物的消費模式。表87個村莊中有病例家庭和無病例家庭的食物消費模式有病例家庭無病例家庭合計高消費量9208217鮮肉低消費量52472524合計61680741高消費量6275281鮮奶低消費量50396446合計56671727高消費量29289318咸肉低消費量29391420合計58680738高消費量18231249果汁低消費量40451491合計58682740問題11:你怎樣分析表8所示的數據?問題12:請分析表8所示的數據問題13:請解釋這些數據結果的意義表9根據疾病的流行病學特征應考慮的病因流行病學特征說明時間季節變化年齡、性別分布人群婚姻狀況社會經濟狀況職業時間季節變化年齡、性別分布人群婚姻狀況社會經濟狀況職業地點有病例的家庭夏季高峰沒有小于1歲的病例1-14歲兒童發病率增高20-50歲的婦女發病率增高大于50歲的男性發病率增高已婚婦女高危險度發病率與經濟狀況成反比非磨坊工人發病率增高病例的家庭成員發病率高通過皮疹鑒別;日光可使皮疹加重。(可能的解釋)母乳和牛奶喂養快速增長,營養需要量增加生育年齡,需要量增加:月經期、懷孕期、哺乳期;家庭中可能最少獲得營養。因沒有了工作,可能得不到足夠的食物婚姻生活、生育營養性食物比較貴磨坊提供補足食物相似的飲食結構實例閱讀】新疆1986~1988年一次戊型肝炎流行的流行病學研究【提要】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新疆南部地區的和田、喀什,克孜勒蘇三個地區(州)發生了一起戊型肝炎流行。波及23個縣市,持續20個月,經歷了兩個流行期,共發病119280例。罹患率為2.96%,死亡705人,病死率為0.59%;最高鄉罹患率為33.02%,病死率為0.53%。發病以青壯年為多。維吾爾族農民占絕大多數,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女性,特別是孕產婦的發病和病死率遠高于男性。潛伏期19~75天,平均42天。有同其他型急性肝炎相類似的癥狀和體征,呈較強的自限性。臨床型與亞臨床型感染的比為1:2.56,而9歲以下的兒童為1:13。兒童中的感染與成人無差異,但以亞臨床型為主,對糞便中排出病毒規律的研究表明,潛伏期末和急性早期排出大量病毒,病后兩周末檢出病毒,因而本病的隔離期為病后2-3周。本次流行為飲用水源遭受污染而引起,而健康人同病人的密切接觸在本病呈長期持續流行中起了重要作用。【戊型肝炎流行簡史】1955年12月1日至1956年1月20日,在印度新德里邦爆發了一起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此次流行為自來水水源被污染所引起。1980年,WongDC等通過血清學排除試驗,證實為流行性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1989年9月,在東京召開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和經血傳播疾病國際學術會議上,將該病及其病毒正式命名為戊型肝炎(HE)及戊型肝炎病毒(HEV)。印度新德里邦的流行,為世界范圍內本病流行的最早報告。迄今,已判明在世界許多國家有本病流行。主要在亞洲,包括蒙古、中國、阿富汗、印度支那半島、緬甸、泰國、印度、克什米爾尼泊爾、巴斯基坦、印度尼西亞、獨聯體的一些中亞共和國;其次在非洲,包括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埃塞俄比亞、蘇丹、索馬里、乍得和象牙海岸;中美洲至少在墨西哥發生過流行;在歐洲,于本世紀中期也發生過和本病相同特征的疾病流行,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也判明有散發病例發生。在中國,新疆南部地區1986~1988年發生了一次大規模流行,其流行強度、涉及地區、持續時間,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流行。1986年9月在和田地區洛浦縣開始流行,當時尚無特異性的實驗診斷方法,用血清學方法排除確立腸道傳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診斷后,全面開展了流行病學及防治工作。但由于尚無有效的預防性技術措施,病例迅速增多,流行不斷擴散,形成了涉及三個地區(州)23個縣市持續20個月的大規模流行。此外,在遼寧、吉林、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省(自治區)也發生了小規模的流行,大部分?。ㄗ灾螀^)判明有散發病例。【臨床學特征】(一)潛伏期調查在已被證實生活接觸為本病主要傳播途徑的流行區進行了本項調查研究。采用個案調查方法,對只有單一傳播可能因素的,且只接觸了一例正處于傳染期的病人(原發病例)的健康人(可能的續發病例)進行道蹤觀察。確認續發病例的標準是(1)發病前與處于傳染期的原發病例有肯定的日常生活接觸史;(2)排除有與原發病例同源感染的可能;(3)排除其他來源的感--#-染;(4)按原發病例相同的標準進行診斷。依此,自續發病病同原發病例接觸之日起,至續發病例的發病之日止,所經歷的天數被定為本病例的潛伏期。取各續發病例潛伏期的中位數,定為常見潛伏期,并以個例中最長和最短的天數定為本病的最長和最短潛伏期。結果表明,本病的常見潛伏期為42天,最長和最短潛伏期為19~75天。(二)臨床表現急性戊型肝炎的癥狀與體征,其出現率見表6-1。患者起病急,有同其他型急性肝炎的類似臨床特征。ALT升至峰值的時間平均為7.5天。ALT異常持續時間為3?48天,平均16.5天。血清膽紅素升至峰值的時間平均為9.13天。重癥肝炎占急性肝炎總數的1.67%。本病呈較強的自限性,經休息、加強營養和適當治療,大部分病例可痊愈。重癥肝炎的病死率高達61.5%~66.7%,未見慢性轉歸。表6-1急性期戊型肝炎患者主要臨床癥狀與體征出現率癥狀與體征出現率(%)癥狀與體征出現率(%)癥狀與體征出現率(%)食欲不振70.4右上腹痛23.2破膚瘙癢28.8厭油59.2疲倦乏力86.4發熱33.6惡心88.2肝區痛49.6畏寒14.4嘔吐44.8肝大81.6咳嗽5.6腹脹60.8肝區壓痛96.8咽痛14.4腹瀉11.2脾大23.5鼻塞7.2上腹不適53.6黃疸76.8關節痛8.8尿黃81.6皮疹0.8(三)亞臨床感染在戊型肝炎流行期間,對發病和非發病家庭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觀察。在所調查的人群中,臨床型與亞臨床型感染之比為1:2.56,而9歲以下的兒童為1:13。人群中臨床型的病例以青壯年為主,但兒童中的戊型肝炎感染與成人有差異,以亞臨床型為主,發病家庭亞臨床型感染明顯高于非發病家庭(表6-2,6-3)。說明兒童不僅對戊型肝炎易感,而且以亞臨床型居多,而臨床型的罹患率明顯低于成人。表6-2不同人群戊型肝炎感染頻率年齡分布年齡組HE發病家庭HE未發病家庭合計檢測人數抗-HEV陽性數%檢測人數抗-HEV陽性數%檢測人數抗-HEV陽性數%0~9555.66116.715640.05~11872.715533.3261350.010~13753.88337.5211047.615~543564.8441738.6985253.150~11545.511327.322836.4合計986061.2842934.31828948.9各年齡組之間x2=2.75P>0.05HE發病與非發病家庭的9歲以下兒童之間x2=5.47Pv0.05表6-3不同人群戊型肝炎感染頻率性別分布HE發病家庭HE未發病家庭合計性別檢測人數臨床型例數%亞臨床型例數%抗-陽性數HEV%檢測人數抗-HEV陽性數%檢測人數抗-HEV陽性數%男541935.21527.83463.0381642.1925054.3女44613.62045.52659.1461328.3903943.3合計982525.53535.76061.2842934.51828948.9男女之間HEV感染:x2=2.2P>0.05發病與非發病家庭之間:男性x2=3.91Pv0.05女性x2=8.70P<0.01(四)傳染期與隔離期選擇臨床癥狀典型的急性病例,采集其發病前后的系列糞便標本。用免疫電鏡檢查病毒顆粒的方法,研究患者從糞便中排出病毒顆粒的規律(表6-4)。每例病人排病毒顆粒的持續時間為3~12天不等。60份糞便中有17份排出病毒顆粒陽性,占28.3%。排病毒的高峰在發病前1~4天至病后1周,此后陽性檢出率隨病程而遞減,發病兩周后糞便中無病毒顆粒排出。據此,本病的傳染期為潛伏期末至病后兩周。其隔離期定為從發病之日起至病后2~3周為宜。采集標本時間天標本分數陽性分數率(%)發病前1~433100.0發病后1-310770.04~610440.07~98225.010~127114.313~242200.0合計-601728.3【流行病學特征】(一)流行強度與時間分布本次戊型肝炎流行,流行強度超過1955-1956年新德里的流行,為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1986年9月和田洛浦縣的肝炎病人數明顯增多,10月迅速上升,傳播至和田地區的7縣1市,1987年1月達高峰,2月開始下降,5月下旬病情基本控制,在此第一流行期中,罹患率為前一年度同期的34.8倍,為1978~1985年8年平均發病的19.47倍。1987年7月中旬開始了第二流行期。和田地區再度流行,且傳播至喀什與克孜勒蘇州,9月中旬達高峰,11月初開始下降,至1988年4月流行被控制(圖6-1)。本次流行的總罹患率為2.96%(新德里為1.63%),縣最高罹患率為14.93%,鄉最高罹患率為33.02%(新德里地區為3.54%)。病死率為0.57%,比國外其他流行(1~2%)為低,但高于新德里的病死率(0.21%)。此外,本病的青壯年(15~44歲)罹患率最高,為5.20%(新德里為2.9%),14歲以下兒童和45歲以上者較低,分別為0.87%和2.50%(新德里為1.3%和2.0%)。(二)地區分布本次流行波及了三個地區(州)的23個縣市。和田、喀什和克孜勒蘇的罹患率分別為6.28%、1.30%和2.35%。以農村為主,農村罹患率為4.08%,城鎮為0.03%。(三)人群分布1、年齡與性別分布本病以青壯年發病為多,兒童與老年人發病較少。最小發病年齡不足1歲,最大發病年齡為90歲。15~44歲發病人數占總發病人數的72.8%,罹患率為4.58?6.37%。男女性別比為1.25:l(u=9.4PvO.Ol)。病死率男女性別比為1:4.07(表6-5)。2、民族分布維吾爾族的罹患率最高,為6.46%;漢族為0.65%,回族為3.41%。三者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V0.01),維吾爾族罹患率為漢族的9.9倍,為回族的1.9倍,其發病例數占總病例數的99.66%,漢族占0.29%,回族占0.045%。3、職業分布農民的罹患率最高,為4.08%,占全部病例的93.78%。干部、工人和學生的罹患率較低,為0.03%,占全部病例的6.22%。4、育齡婦女及孕產婦分布婦女罹患率為2.63%,低于男性(3.29%),但女性病死率(1.18%)高于男性(0.29%)。育齡婦女的罹患率為9.31%,病死率為1.41%,其中20?30歲婦女肝炎死亡專率可達234.6/10萬,而同齡男性為25.3/10萬。孕產婦罹患率為23.8%,病死率為13.46%,以妊娠晚期的孕婦病死率較高,為20.96%;中期和早期分別為8.46%和1.50%。這是一組在防治上應予特別關注的高度危險人群。5、家庭分布對1571戶居民抽樣調查表明,共有發病戶422戶,每戶2~5例病人的發病戶有93戶,占總發病戶的21.8%,有明顯的家庭聚集性。家庭2代病例同首例病人的發病間隔時間為15~60大者占82.9%。

表6-5新疆南部地區119280例戊型肝炎年齡、性別分布年齡組人口數發病數發病率%男女合計男女合計男女合計0~2744072731935476001570106126310.570.390.485~2844072867035709111645154731920.580.540.5610~2586862447815034674131407882091.601.671.6315~189472195507384979103647287176515.473.734.5820~157621171664329285110129967209796.995.816.3725~15067916530731598587377703164405.804.665.2630~13434512974226408767815696124775.054.394.7235~10637410689321326766054774113796.214.475.3440~84731800701648024665330279675.514.124.8345~69827665601363873347199653434.793.003.9250~68193649701331632556188944453.752.913.3455~5880246095104897152277422962.591.682.1960~2043761553723597484143212862712.031.371.74合計20417201986857402857767078522021192803.292.632.96【流行因素】經水傳播對15~45歲的病例和相應的健康人進行了病例對照斫究,比較了4種暴露因素的作用(表6-6)。結果表明,經常飲生水者較不飲生水者的發病危險性高3.7倍,歸因危險性為6.99%(Pv0.01)。表6-615~45歲肝炎患者與相應健康人群暴露因素比較因素X2POR值95%可信區間戶外肝炎接觸史51.09<0.012.251.81~2.80經常趕集10.88v0.011.431.16~1.77經常吃把扎食品9.27v0.011.611.18~2.18經常飲生水14.68<0.013.701.90~4.21對飲用不同水源的人群調查表明(表6-7),飲澇壩水、河渠水者的罹患率(7.69%)遠高于飲井水者的罹患率(1.25%)。前者高發病的相對危險性比后者高2.67~14.25倍,平均高6.17倍。而對32個澇壩水水樣進行生物污染指標的檢查,大腸菌群與細菌總數超過允許標準者占78.13%,說明澇壩水源遭到了嚴重污染。新疆南部地區的綠洲,氣候干燥,降雨量少,而1986年7月1日和1987年6月10日卻降了兩場大暴雨,為10年來最大降雨,恰在地面形成大量經流,地面上包括糞便在內的污物隨雨水大量流入灌溉渠和澇壩等供水系統,使主要飲用水源——澇壩與水渠被污染。由于經濟與文化落后,當地維吾爾族農民仍保留有不衛生的習慣,大部分人習慣飲用未經煮沸的澇壩水。因而,在雨水的沖刷使澇壩和水渠遭糞便污染的l個潛伏期內,出現了大批肝炎病例而造成流行。因此,本次流行主要由于飲用水源遭糞便污染而引起。表6-7飲用不同類型水源人群戊型肝炎的發病比較飲水類型調查人數發病人數罹患率(%)澇壩、河渠水260207.69井水40151.25合計661253.78X2=17.85PvO.OlRR=6.17RR95%可信區間:2.67~14.25(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