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科學技術的成就)課件_第1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科學技術的成就)課件_第2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科學技術的成就)課件_第3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科學技術的成就)課件_第4頁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冊 (科學技術的成就)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8課科學技術的成就

學習目標1.識記“兩彈一星”與中國航天技術的巨大發展成果。2.了解袁隆平及秈型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廣、屠呦呦的巨大成就。知識網絡19641966東方紅一號1999楊利偉翟志剛袁隆平屠呦呦一、單項選擇題1.按照計劃,我國將于2020年左右實施空間站的建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將進入全新發展階段。回顧歷史,我國在空間技術領域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的標志是()A.嫦娥三號探測器發射成功B.東方紅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C.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D.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2.2016年9月1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T2運載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20世紀70年代,我國在同一領域取得的成就是()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B.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C.中近程地地導彈試驗成功D.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DB一、單項選擇題3.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報》以《看西北荒漠,萬里人罕見。蘑菇云突起,舉世皆驚!》為題報道了一則新聞。該新聞報道的內容是()A.嫦娥一號探測器發射成功B.神舟一號無人飛船發射成功C.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D.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試驗成功4.如何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40多年前,我國一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東方魔稻”就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A.鄧稼先B.袁隆平C.王進喜D.焦裕祿CB一、單項選擇題4.如何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40多年前,我國一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東方魔稻”就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為解決糧食短缺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A.鄧稼先B.袁隆平C.王進喜D.焦裕祿5.右圖是翟志剛在太空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的精彩瞬間。翟志剛所乘坐的飛船是()A.神舟一號飛船B.神舟五號飛船C.神舟七號飛船D.神舟八號飛船BC一、單項選擇題6.《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一書中寫道:“他在農業科學上的成就擊敗了饑餓的威脅。他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指()A.李四光B.袁隆平C.鄧稼先D.錢學森7.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的文化事業的發展呈現出()①文化事業進一步發展②各領域作品形式多樣③作品屢獲國際獎項④萬馬齊喑的局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BA一、單項選擇題8.張愛玲曾說:“歷史能供給卡通數不盡的偉大美麗的故事。”如果要給卡通《現代中國輝煌的科學》提供素材,可以選取的是()①“兩彈一星”②神舟五號載人飛船③秈型雜交水稻④侯氏制堿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會館的主題為“中國種子”,旨在向全世界宣傳雜交水稻。下列最適合擔任該會館形象大使的是()A.鄧稼先B.王進喜C.焦裕祿D.袁隆平AD一、單項選擇題10.某校八年級(2)班要出一期慶祝國慶節的板報,主題是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科技成就。下面可選的題材是()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乒乓外交”D.“兩彈一星”11.中國的科技人員為“兩彈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杰出代表有()①鄧稼先②錢學森③王進喜④楊利偉⑤李四光A.①②B.①⑤C.②④D.③④DA一、單項選擇題12.如今的中國正一步步地實現著中國夢。從神舟一號無人飛船到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證明了我國在下列哪一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A.原子能技術B.海洋技術C.生物工程D.航天技術13.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中國女藥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見右圖)。這主要是因為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發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__________。橫線處應填()A.青蒿素B.青鏈霉素C.羅紅霉素D.紅霉素DA一、單項選擇題14.有一個二維碼,其詞條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等。據此判斷該二維碼可能與下列哪一圖片有關?()C二、綜合題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二、綜合題(1)請寫出兩名為材料所述科技成就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對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有哪些重要作用?鄧稼先、袁隆平、錢學森、楊利偉等。(答出其中兩點即可)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等。(言之有理即可)二、綜合題16.觀察圖片,回答問題。(1)圖中在田間工作的這位科學家是誰?(2)他的主要貢獻是什么?(3)因為這項重大貢獻,他獲得的榮譽稱號是什么?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雜交水稻之父”。強化訓練1.要用行動,用一個個腳印,走向中國夢。要用行動,詮釋偉大的中國夢。下列人物詮釋了中國飛天夢的是()①楊利偉②袁隆平③屠呦呦④翟志剛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以下是對一位楷模的評價:他是一代巨匠,譜寫了中國的強國之夢;又是“兩彈元勛”,照亮了世界歷史的天空。刻苦鉆研敢探索,無私奉獻獨吃苦。他跨越國界,獻身事業,亮過千顆太陽。據此判斷,“他”是()A.鄧稼先B.王進喜C.雷鋒D.焦裕祿DA強化訓練3.“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這段話是《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組委會對下列哪一人物的評價?()B強化訓練4.下列科技成就中,屬于我國科技工作者在排除“文化大革命”錯誤路線的干擾下,堅持科學探索而取得的有()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②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③袁隆平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④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5.下列哪一組作品反映了人民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新面貌?()A.《紅巖》《東方紅》B.《大決戰》《平凡的世界》C.《茶館》《絲路花雨》D.《林則徐》《哥達巴赫猜想》DB史海拾貝航天精神航天員為了適應出艙進入太空飛行的外部真空惡劣環境,為了戰勝飛船飛行中可能出現的低壓和缺氧威脅,必須進入低壓艙鍛煉超強的耐受力。進入低壓艙,如同是在雪域高原登珠峰。低壓艙內可以模仿海拔5000—10000米的氧氣環境,但這種訓練卻與高原環境完全不同。因為在地面登山能夠從低逐步登高,有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但航天員進行低壓艙鍛煉,從進艙開始,在不戴氧氣面罩的情況下,立刻以相當于每秒15米的速度快速提升至海拔5000米高度,僅僅幾秒鐘時間便可發現艙里的航天員出現胸悶、頭痛、惡心的癥狀。然而他們盡管喘著粗氣仍然堅持著挑戰極限。低壓艙的高度6000米、7000米,一直繼續上升至10000米……進史海拾貝行一次低壓艙的訓練,絕對是一次生死經歷般的考驗!然而,他們就是這樣一個科目一個科目地向極限挑戰,就是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創造了新的自我,不斷向新的目標攀登。中國航天員有一句感人肺腑的話:“從加入航天員大隊那天起,我們就時刻準備著,把一個民族的飛行軌跡向大氣層外的茫茫太空延伸。”他們始終抱定一個信念:“登上飛船,我們是飛天勇士;走下飛船,我們是普通一兵。我們是一支特殊的隊伍,但是這支隊伍中不能有特殊的軍人!”第18課

科技文化成就

一、從“兩彈一星”到漫步太空1.“兩彈一星”(1)原子彈: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2)導彈:1966年,我國第一次成功進行了發射導彈核武器的試驗。我國有了可用于實戰的導彈。(3)氫彈: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4)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5)代表:錢學森、鄧稼先。(6)意義:①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②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2.載人航天工程(1)1999年11月,神舟一號無人飛船成功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2)2003年10月,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升入太空。(3)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完成出艙任務,實現了太空行走。二、雜交水稻與青蒿素1.雜交水稻(1)成就:20世紀70年代,農業科學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2)地位:袁隆平榮獲多項國際大獎,享有很高的國際聲望,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2.青蒿素(1)成就: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藥學家屠呦呦領導科研團隊,發現了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2)地位:由于對人類生命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三、文化事業的發展1.方針:1956年,毛澤東提出在科學文化工作中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即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2.發展(1)長篇小說《紅巖》《青春之歌》、話劇《茶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電影《英雄兒女》《林則徐》等。(2)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問題1】

原子彈是殺傷力極強的核武器,我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為什么還要研制原子彈?探究(1)原子彈是當時世界上殺傷力極強的核武器。美國在20世紀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彈,并在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前夕把原子彈投到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幾乎把這兩個城市毀滅了。(2)帝國主義國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彈、氫彈等核武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世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進行核威脅和核訛詐。(3)中國只有研制出自己的核武器,才能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粉碎核威脅,維護世界和平,人民才能過上安寧的生活。因此,為了自身的安全與世界和平,中國必須研制自己的原子彈。【問題2】

袁隆平的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有哪些意義?探究袁隆平通過自己的長期實踐提出了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為我國農業大幅度增產開辟了新途徑,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袁隆平的成果不僅為解決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未來世界性饑餓問題的法寶。西方媒體因此稱雜交水稻為“第二次綠色革命”。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使我國雜交水稻技術居于世界先進水平,同時證明了科學發展對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1.馬麗同學找到了一張舊報紙(右圖),上面報道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喜訊,但是上面的日期已經看不清楚了。這張舊報紙出版的時間應該是(

)A.1964年 B.1966年

C.1967年 D.1970年A

2.2016年4月24日,被確定為我國第一個航天日。40多年前的這一天,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是

(

)A.東方紅一號 B.神舟一號C.神舟五號 D.神舟六號3.2003年10月,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航天員楊利偉安全返回,中國人實現了飛向太空歷史性的跨越。這艘飛船是(

)A.東方紅一號 B.神舟五號C.亞洲一號 D.天宮一號A

B4.在雜交水稻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成果,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的是(

)A.袁隆平 B.鄧稼先C.李四光 D.錢學森5.我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獎,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A.世界上第一個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B.領導科研團隊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C.完成了人工合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