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廣東省中考歷史試題(原卷版)_第1頁
2021年廣東省中考歷史試題(原卷版)_第2頁
2021年廣東省中考歷史試題(原卷版)_第3頁
2021年廣東省中考歷史試題(原卷版)_第4頁
2021年廣東省中考歷史試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廣東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歷史本試卷共8頁,33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8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考古學者發(fā)現(xiàn),殷墟各遺址出土的商代人骨普遍有明顯跪坐姿勢形成的痕跡,且年齡越大越明顯。甲骨文中亦有眾多和跪坐姿勢相關的文字(圖)。據(jù)此推測,這種跪坐姿勢是A.禮儀規(guī)范的結果 B.狩獵生活的需要C.戰(zhàn)斗訓練的要求 D.刑罰殘酷的表現(xiàn)2.《史記》記載,胡亥是趙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詔而立,但北京大學收藏的西漢竹書《趙正書》卻記載,胡亥是秦始皇臨終前親自認可的繼承人。這表明A.《趙正書》缺乏史料價值 B.出土文獻更可信C.《史記》僅僅是一家之言 D.秦始皇剛愎自用3.東晉初期,大量避亂南遷的北方貴族定居浙東,他們主要參與制造業(yè)、商業(yè)和運輸業(yè)等經濟活動,很少涉足大土地農業(yè)經營。這表明北方貴族A.缺乏生產工具和技術 B.可支配的勞動力不足C.難以獲得廣闊的田地 D.排斥南方的本地貴族4.隋初有官員進表,稱:“竊見當今郡縣,倍多于古,或地無百里,數(shù)縣并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這說明當時A.分封制度盛行 B.全國戶口眾多 C.土地兼并嚴重 D.郡縣數(shù)量過多5.高士廉等奉命編寫《氏族志》時,以山東崔氏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極為不滿,要求按當朝官爵重新編定,遂以皇族為第一等,將山東崔氏降為第三等。這反映唐初A.貴族等第觀念猶存 B.君主權威面臨挑戰(zhàn)C.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均 D.科舉制度初見成效6.北宋時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專賣收入,經運河運至京師每年達四五百萬至一千余萬石匹貫,構成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這反映出A.人口南遷帶來大量勞動力 B.江南經濟地位逐漸提升C.南北方耕作技術差距很大 D.經濟重心南移已經完成7.下圖是漢、元兩代漢中地區(qū)的行政區(qū)域圖。漢代主要依據(jù)“山川形便”來劃分行政區(qū)劃;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則來劃分行省。元代此舉目的在于

A.加強對地方政治軍事控制 B.減輕地方財政經濟的負擔C.配合郡國制度設計的需要 D.保護漢中地區(qū)的風俗習慣8.徐光啟突破了狹隘的文化優(yōu)越感,主張?zhí)撔慕邮芪鞣娇茖W,并在此基礎上會通中西文化,最終超勝西方。據(jù)此可知,徐光啟A.全盤接受西方文化 B.反對“以夷制夷”策略C.固守中國傳統(tǒng)文化 D.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9.據(jù)統(tǒng)計,明代平民出身的進士約占總數(shù)50%,清代則減至37.2%;而父祖三代有秀才以上功名者,則由明代的50%,升至清代的62.8%。由此可見,自明至清A科舉取士難度降低 B.平民向上流動變難C.父祖身份無關緊要 D.社會等級差別縮小10.18世紀20年代,法國人皮埃爾對中國靠什么供養(yǎng)如此之多的人口感到好奇,結果發(fā)現(xiàn)訣竅在于給耕地合理施肥,翻耕土地到一定深度,在適當季節(jié)播種,將谷物與其他作物間作。在他看來,“訣竅”是A.政治開明社會安定 B.中國農業(yè)精耕細作C.政府大力扶持農業(yè) D.中國人民勤勞勇敢11.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清政府發(fā)現(xiàn)八旗軍隊缺乏戰(zhàn)斗力,真正能夠對抗太平軍的唯有湘軍、淮軍等漢族地主武裝,這個趨勢到洋務運動時期更加明顯。由此可知A.漢族官僚集團地位逐漸上升 B.八旗軍隊被地主武裝取代C.太平天國運動改變階級結構 D.洋務運動帶來了國富兵強12.1894年外國在華產業(yè)資本約為0.54億元,為中國產業(yè)資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國在華企業(yè)投資約為20億元,以高出數(shù)倍的絕對優(yōu)勢對中國資本形成巨大的壓力。由此可見A.中國經濟命脈被列強控制 B.民族資本主義舉步維艱C.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D.清朝對外貿易發(fā)展迅速13.下表可見A.民主共和觀念已深入人心 B.馬克思主義在廣東得到廣泛傳播C.革命團體在廣東開始建立 D.近代廣東思想先驅走在時代前列14.1927年秋,毛澤東在文家市前委會議上主張放棄攻打長沙;隨后主持三灣改編,確立黨的支部建在連隊上;之后決定工農革命軍主力在井岡山周圍打游擊。這說明A.建黨建軍原則的正式確立 B.毛澤東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確立C.國民革命取得決定性勝利 D.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拉開序幕15.晉察冀等抗日根據(jù)地政府采取發(fā)放農貸、支援牲畜、代制農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組、合作社等形式幫助群眾發(fā)展生產,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由此可見,抗日根據(jù)地建設A.形式不僅多樣并且重視實效 B.體現(xiàn)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C.借鑒蘇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D.為社會主義改造奠定基礎16.如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制定過程中,毛澤東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員參考以下文獻。這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A.沿襲了中國近代憲法精神 B.以東歐憲法為主要依據(jù)C.主要借鑒西方國家法制思想 D.體現(xiàn)了開放的國際視野17.1951年,中共中央決定把推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和訓練少數(shù)民族自己的干部,作為黨在少數(shù)民族中進行的兩項中心工作,隨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學院。這一舉措體現(xiàn)了中央A.確保“一五”計劃實施 B.工作重心從經濟轉向教育C.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 D.推動邊疆的興邊富民行動18.如圖,1950-1978年中國經濟增長總體趨勢是A.快速上升 B.曲折發(fā)展 C.緩降緩起 D.持續(xù)下滑19.在《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1990年中國只有1家國有企業(yè)上榜;到2018年達120家,其中國有企業(yè)有83家,約占70%。這表明A.中國國有資本的迅速壯大 B.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成效顯著C.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形成 D.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實現(xiàn)20.2018年,我國研究與實驗發(fā)展經費支出19657億元,比2012年增長90.9%,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8%,比2012年提高0.21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A.建成獨立自主工業(yè)體系 B.脫貧攻堅戰(zhàn)略取得突破C.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創(chuàng)新 D.實施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戰(zhàn)略21.亞歷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稱號;征服波斯后,他則以波斯帝國的繼承者自居。亞歷山大旨在A.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B.獲得更為廣泛的統(tǒng)治基礎C.提升馬其頓軍隊戰(zhàn)斗力 D.挑起被征服地區(qū)內部矛盾22.下圖是拉斐爾創(chuàng)作的圣母像,畫家不再呈現(xiàn)圣母頭上的光環(huán),卻賦予她純樸善良、和藹可親的形象,充滿了人間的愛。該作品表現(xiàn)了A.圣母的神圣威嚴 B.中世紀藝術風格C.人們的物質追求 D.世俗的人性光輝23.有學者認為,美洲人的生活原本以人與自然的互動為特點,而歐洲人的到來卻生硬地切斷了這種互動,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這一變化始于A.新航路的開辟 B.列強殖民擴張 C.宗教改革運動 D.世界市場形成24.長期以來,俄國是一個“冰封”的內陸帝國,渴望擁有自己的“溫水港”,不管通過哪一條路,它都要通向這個或那個海洋,但海洋全都在西方人特別是英國人的控制之下。據(jù)此推知A.奪取出海口是俄國對外擴張重要步驟 B.俄國是個封閉自守的國家C.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受到俄國的挑戰(zhàn) D.農奴制阻礙俄國海洋戰(zhàn)略25.蒸汽機不僅用于地下礦井抽水,而且還用于驅動地面車輛的設想于1825年變成現(xiàn)實,一條從礦井直達海岸的7英里鐵路問世了,這是人類第一條鐵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工業(yè)革命首先出現(xiàn)在煤炭業(yè) B.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確立C.鐵路運輸率先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 D.創(chuàng)新意識推動技術變革26.托馬斯·杰斐遜認為奴隸制一定會產生一種不幸影響,但又希望通過取得奴隸主同意而不是消滅他們的方式,為全面解放奴隸做好準備。這反映出杰斐遜A.在奴隸制問題上的保守與妥協(xié) B.宣揚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C.主張用革命方式解放黑人奴隸 D.對奴隸制的危害認識不足27.下表為日本政府頒布的部分法規(guī)及內容。可見,這一時期日本

A.天皇制度發(fā)生動搖 B.選舉權的范圍擴大C.女性權利受到限制 D.社會生活文明開化28.下表可知A.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fā)展極不平衡 B.軍備競賽促成兩大軍事集團形成C.爭奪世界霸權引發(fā)列強軍備競賽 D.兩大軍事集團國防預算相差無幾29.1921年,列寧曾就新經濟政策說過,如果不在工業(yè)和農業(yè)之間實行系統(tǒng)的商品交換,無產階級和農民就不可能建立正常的關系,就不可能在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建立十分鞏固的經濟聯(lián)盟。列寧強調的是A.加快農業(yè)集體化的緊迫性 B.鞏固工農聯(lián)盟的必要性C.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的可能性 D.建設社會主義的艱巨性30.1990年,《紐約時報》一篇關于美國中西部工業(yè)的文章說:“有些工廠中發(fā)生了好像原子彈爆炸一樣的變化,裝配生產線在全速運轉,并裁減了大部分操作工人。”由此可見A.美蘇兩國冷戰(zhàn)達到新高潮 B.美國推進西部大開發(fā)C.計算機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D.區(qū)域集團化趨勢加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小題10分,第32小題14分,第33小題16分,共40分。31.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是一部充滿互動與交融、從多元到-體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胡之名,初本專指匈奴,后為北族通稱,以其形貌相同,不可無以為別,故以方位冠之。烏丸、鮮卑之先,稱為東胡是也。其后循是例,施諸西北,則曰西胡,曰西域胡……其居地可以屢遷,俗尚亦易融合,惟形貌之異,卒不可泯,故匈奴、烏丸、鮮卑等,入中國后,胡名遂隱,惟西域人則始終蒙是稱焉。——摘編自呂思勉《讀史札記·胡考》(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稱“胡”的民族具體有哪些?分析“胡”由北族通稱變成僅指西域人的原因。材料二

(2)提取材料二中可以相互印證的歷史信息。材料三沙陀族建立的后唐、后晉與后漢王朝,并未帶來嚴重的種族歧視與壓迫,反而歷經摸爬滾打促成了各民族的融匯。恰恰在這一時期之后,所謂“蕃兵胡將”問題,河北、河東地區(qū)的“胡化”問題,不再成為納入士大夫視野的嚴重問題。活動在中原地區(qū)的沙陀、粟特、回鶻等民族,有許多就地融入了漢族社會。——摘編自鄧小南《論五代宋初“胡/漢”語境的消解》(3)根據(jù)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五代宋初“胡”“漢”觀念有何變化?32.中國共產黨組織開展的辛亥革命紀念活動,是中國共產黨表達其現(xiàn)實主張的重要策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不足之處,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毛澤東撰寫這兩篇文獻的時代背景。材料二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社論表達的共同主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