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_第1頁
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_第2頁
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_第3頁
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_第4頁
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建筑構造與識圖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建筑構造與識圖第十六章結構施工圖的識讀16.1基本知識

16.2基礎結構施工圖

16.3樓層結構平面圖

16.4樓梯結構詳圖

16.5鋼筋混凝土構件結構詳圖

16.6平法簡介

第十六章結構施工圖的識讀16.1基本知識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第一節基本知識

1.1結構施工圖概念

是根據建筑的要求,經過結構選型和構件布置以及力學計算,確定建筑各承重構件的形狀、材料、大小和內部構造等,把這些構件的位置、形狀、大小和連接方式繪制成圖樣,指導施工,這種圖樣稱為結構施工圖。第一節基本知識1.1結構施工圖概念1.2結構施工圖的作用

結構施工圖主要用來作為施工放線、挖基槽、支模板、綁扎鋼筋、設置預埋件、澆注混凝土,安裝梁、板、柱等構件,以及編制預算和施工組織等的依據。并表達結構設計的內容,

它是反映建筑物和承重構件(如基礎、承重墻、柱、梁、板、屋架)的布置、形式、大小、材料、構造及其相互關系的圖樣。

它還反映其他專業(如建筑、給排水、暖通、電氣等)對結構的要求。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一、結構設計說明1、主要設計依據

2、自然條件及使用條件

3、施工要求

4、材料的質量要求二、結構布置平面圖1、基礎平面圖2、樓層結構平面圖3、屋頂結構平面圖1.3結構施工圖的主要內容一、結構設計說明1、主要設計依據1.3結構施工圖三、構件詳圖1、梁、板、柱及基礎結構詳圖2、樓梯結構詳圖3、其它構件詳圖三、構件詳圖1、梁、板、柱及基礎結構詳圖常用構件代號

規定:將構件的名稱用代號表示。表示方法:用構件名稱的漢語拼音字母中的第一字母表示。

如:屋面板WB框架KJ現澆板XB常用構件代號

1.4結構施工圖的繪制方法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配筋圖的表示方法有三種:一、詳圖法

二、梁柱表法

三、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以下簡稱“平法”)

下面詳細解析這三種方法

1.4結構施工圖的繪制方法一、詳圖法它通過平、立、剖面圖將各構件(梁、柱、墻等)的結構尺寸、配筋規格等“逼真”地表示出來。用詳圖法繪圖的工作量非常大。二、梁柱表法它采用表格填寫方法將結構構件的結構尺寸和配筋規格用數字符號表達。此法比“詳圖法”要簡單方便得多,手工繪圖時,深受設計人員的歡迎。其不足之處是:同類構件的許多數據需多次填寫,容易出現錯漏,圖紙數量多。一、詳圖法

三、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以下簡稱“平法”)它把結構構件的截面型式、尺寸及所配鋼筋規格在構件的平面位置用數字和符號直接表示,再與相應的“結構設計總說明”和梁、柱、墻等構件的“構造通用圖及說明”配合使用。平法的優點是圖面簡潔、清楚、直觀性強,圖紙數量少,設計和施工人員都很歡迎。為了保證按平法設計的結構施工圖實現全國統一,建設部已將平法的制圖規則納入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詳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GJBT-51800G101)(以下簡稱《平法規則》)。“詳圖法”能加強繪圖基本功的訓練;“梁柱表法”目前還在廣泛應用;而“平法”則代表了一種發展方向。三、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以下簡稱“平法”)

1.5結構施工圖識讀的正確方法是:先看結構設計說明;再讀基礎平面圖、基礎結構詳圖;然后讀樓層結構平面布置圖、屋面結構平面布置圖;最后讀構件詳圖、鋼筋詳圖和鋼筋表。各種圖樣之間不是孤立的,應互相聯系進行閱讀。識讀施工圖時,應熟練運用投影關系、圖例符號、尺寸標注及比例,以達到讀懂整套結構施工圖。1.5結構施工圖識讀的正確方法是:1.6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本知識一、鋼筋混凝土構件和詳圖1、鋼筋混凝土構件由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組成。2、混凝土抗壓強度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分為C15~C80共14個等級,數字越大,表示混凝土抗壓強度越高。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較低,容易受拉而斷裂。3、鋼筋混凝土構件:用鋼筋混凝土制成的梁、板、柱、基礎等構件稱鋼筋混凝土構件。4、鋼筋混凝土結構:全部用鋼筋混凝土構件承重的結構稱為鋼筋混凝土結構。1.6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本知識一、鋼筋混凝土構件和詳圖二、構件受力狀況荷重鋼筋荷重受拉區受壓區中和軸支座圖16-1構件中沒有加鋼筋圖16-2構件中加了鋼筋二、構件受力狀況荷重鋼筋荷重受拉區受壓區中和軸支座圖16-1

1、受力筋:構件中承受拉應力和壓應力的鋼筋。用于梁、板、柱等各種鋼筋混凝土構件中。2、箍筋:構件中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剪應力),并固定縱向鋼筋的位置。用于梁和柱中。3、架立筋:與梁內受力筋、箍筋一起構成鋼筋的骨架。4、分布筋:與板內受力筋一起構成鋼筋的骨架,垂直于受力筋。5、構造筋:因構造要求和施工安裝需要配置的鋼筋。分布筋受力筋受力筋箍筋三、鋼筋的名稱和作用

架立筋彎起筋受力筋箍筋梁板柱1、受力筋:構件中承受拉應力和壓應力的鋼筋。用于梁、承受拉、壓等應力的鋼筋用以固定受力鋼筋位置,并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用以固定箍筋的位置,構成構件內鋼筋骨架用以固定受力鋼筋位置,使整體均勻受力,一般用于板中

鋼筋的保護層:為了使鋼筋在構件中不被銹蝕,加強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在各種構件中的受力筋外面,必須要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這層混凝土就被稱為保護層。承受拉、壓等應力的鋼筋用以固定受力鋼筋位置,并承受一部分斜拉四、鋼筋的彎鉤

1、標準的半圓彎鉤:一個彎鉤需增加長度為6.25d。例如:直徑為20的鋼筋彎鉤長度為6.25x20=125mm,一般取130mm。2、箍筋彎鉤:箍筋分為封閉式、開口式、抗扭式三種。封閉式和開口式箍筋的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同半圓彎鉤一樣取5d。抗扭式箍筋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按設計確定,一般取10d。鋼筋彎鉤形式如下圖:4.25d3.5d5d直角彎鉤封閉式

箍筋開口式

箍筋抗扭式

箍筋10d6.25d3d3.5d半圓彎鉤四、鋼筋的彎鉤4.25d3.5d5d直角彎鉤封閉式開平面圖上彎向上方或左方表示鋼筋位于底層。平面圖上彎向下方或右方表示鋼筋位于頂層。五、鋼筋的表示方法在板上皮在板下皮平面圖上彎向上方或左方表示鋼筋位于底層。平面圖上彎向下方

六、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圖示方法和尺寸注法

圖示方法:

鋼筋混凝土構件詳圖是加工制作鋼筋、澆筑混凝土的依據,其內容包括模板圖、配筋圖、鋼筋表和文字說明等。如下圖所示:

六、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圖示方法和尺寸注法1、模板圖:主要表示構件的外形、尺寸、標高以及預埋件的位置等,作為制作、安裝模板和預埋件的依據。2、配筋圖:主要用來表示構件內部鋼筋布置情況的圖樣。它分為立面圖、斷面圖和鋼筋詳圖。

立面圖:主要表示構件內鋼筋的形狀及其上下排列位置。斷面圖:主要表示構件內鋼筋的上下和前后配置情況以及箍筋形狀等。鋼筋詳圖:主要表示構件內鋼筋的形狀。1、模板圖:主要表示構件的外形、尺寸、標高以及預埋件的位置等

3、鋼筋表圖示的重點是鋼筋及其配置,而不是構件的形狀,為此,構件的可見輪廓線等以細實線繪制。3、鋼筋表圖示的重點是鋼筋及其配置,而不是構件的形

標注法:

1)標注鋼筋的根數和直徑

nФd

鋼筋的直徑(mm)

鋼筋等級直徑符號

鋼筋的根數

如:

2)標注鋼筋的種類、直徑和相鄰鋼筋的中心距離Ф

d

@s

鋼筋等級直徑符號鋼筋的直徑(mm)相鄰鋼筋的中心距離(mm)相等中心距離符號如:Ф6@2004Ф20標注法:鋼筋的直徑(mm)鋼筋等級直徑符號鋼筋的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符號一致

第二節基礎結構施工圖

基礎是地面以下承受房屋全部荷載的構件。基礎施工圖主要反映房屋在相對標高±0.000以下基礎結構的情況。它是施工時放灰線、開挖基坑、砌筑基礎的依據。符號一致第二節基礎結構施工圖基礎是地面以下條形基礎埋入地下的墻稱為基礎墻當采用磚墻和磚基礎時,在基礎墻和墊層之間做成階梯形的砌體,稱為大放腳基礎底下天然的或經過加固的土壤叫地基基坑(基槽)是為基礎施工而在地面上開挖的土坑坑底就是基礎的底面,基坑邊線就是放線的灰線防潮層是防止地下水對墻體侵蝕而鋪設的一層防潮材料,如圖1。條形基礎埋入地下的墻稱為基礎墻圖1基礎的組成圖1基礎的組成1、基礎平面圖的形成用一個假想的水平剖切平面沿房屋的地面與基礎之間將整幢房屋剖開,移去剖切平面以上的房屋和基礎回填土,向下作正投影所得到的水平投影圖,稱為基礎平面圖。

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2、基礎平面圖的圖示內容(1)繪出承重墻、柱網布置、縱橫軸線關系,基礎和基礎梁及其編號、柱號、地坑和設備基礎的平面位置、尺寸、標高、基礎底標高不同時的放坡示意圖。(2)表示出±0.000以下的預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標高。(3)樁基應表示出樁位平面布置、樁承臺的平面尺寸及承臺底標高。(4)附注說明:本工程±0.000相應的絕對標高,基礎埋置在地基中的位置及所在土層,基底處理措施,地基的承載能力及對施工的有關要求等。以上內容,根據實際工程情況進行取舍。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3、基礎平面圖的圖示方法

1)在基礎平面圖中,只畫出基礎墻、柱及基礎底面的輪廓線,基礎的細部輪廓(如大放腳)可省略不畫。2)凡被剖切到的基礎墻、柱輪廓線,應畫成粗實線,基礎底面的可見輪廓線應畫成中實線。3)基礎平面圖中采用的比例及材料圖例與建筑平面圖相同。4)基礎平面圖應注出與建筑平面圖相一致的定位軸線編號和軸線尺寸。5)當基礎墻上留有管洞時,應用虛線表示其位置,具體做法及尺寸另用詳圖表示。6)當基礎中設基礎梁和地圈梁時,用粗單點長畫線表示其中心線的位置。3、基礎平面圖的圖示方法1)在基礎平面圖中,只畫出基礎墻、4、基礎平面圖的尺寸標注基礎平面圖的尺寸標注分內部尺寸和外部尺寸兩部分。外部尺寸只標注定位軸線的間距和總尺寸。內部尺寸應標注各道墻的厚度、柱的斷面尺寸和基礎底面的寬度等。平面圖中的軸線編號、軸線尺寸均應與建筑平面圖相吻合。4、基礎平面圖的尺寸標注基礎平面圖的尺寸標注分內部尺寸和外構造柱尺寸基礎尺寸轉到基礎詳圖

構造柱尺寸基礎尺寸轉到基礎詳圖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基礎寬度基礎底面標高-2.100m基礎墊層100mm厚基礎底面配筋室內標高基礎寬度基礎底面標高-2.100m基礎墊層100mm厚基礎底5、基礎詳圖的表示方法

基礎斷面形狀的細部構造按正投影法繪制。基礎斷面除鋼筋混凝土材料外,其他材料宜畫出材料圖例符號。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除畫出基礎的斷面圖外,有時還要畫出基礎的平面圖,并在平面圖中采用局部剖面表達底板配筋。基礎詳圖的輪廓線用中實線表示,鋼筋符號用粗實線繪制。

圖2獨立基礎詳圖5、基礎詳圖的表示方法基礎斷面形狀的細部構造按正投影法繪制第三節樓層結構平面圖結構平面圖是表示房屋上部各層平面承重構件(如梁、板、柱等)布置的圖樣。它是施工時布置和安放各層承重構件的依據。結構平面圖一般包括樓面結構平面圖及屋面結構平面圖。第三節樓層結構平面圖結構平面圖是表示房屋上部各層平面承重構一、樓面結構平面圖1、樓面結構平面圖的形成用一個假想的水平剖切平面,在所要表明的結構層沒有抹灰時的上表面水平剖開后,向下作正投影而得到的水平投影圖,稱為樓面結構平面圖。2、樓面結構平面圖的圖示內容(1)繪出與建筑平面圖一致的軸線網及梁、柱、承重砌體墻等位置,并注明編號。(2)注明預制板的跨度方向、板號、數量,標出預留洞大小及位置。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3)現澆板沿斜線注明板號、板厚,配筋可布置在平面圖上,亦可另繪放大比例的配筋圖,注明板底標高。標出直徑≥300mm預留洞的大小和位置,繪出洞邊加強配筋。(4)有圈梁或門窗過梁時,應注明編號。(5)電梯間應繪制機房結構平面圖,注明梁板編號、板的配筋、預留孔洞位置、大小及板底標高等。(6)注出有關剖切符號或詳圖索引符號。(7)附注說明:選用預制構件的圖集代號,各種材料標號以及預制板支承長度及支座處找平做法等。(3)現澆板沿斜線注明板號、板厚,配筋可布置在平面圖上,亦可3、樓層結構平面圖的表示方法對于多層建筑,一般應分層繪制樓層結構平面圖。但如各層構件的類型、大小、數量、布置相同時,可只畫出標準層的樓層結構平面圖。如平面對稱,可采用對稱畫法,一半畫屋頂結構平面圖,另一半畫樓層結構平面圖。樓梯間和電梯間因另有詳圖,可在平面圖上用相交對角線表示(如教材附圖結施05所示)。當鋪設預制樓板時,可用細實線分塊畫出板的鋪設方向。3、樓層結構平面圖的表示方法對于多層建筑,一般應分層繪制樓當現澆板配筋簡單時,直接在結構平面圖中表明鋼筋的彎曲及配置情況,注明編號、規格、直徑、間距(如圖3)。當配筋復雜或不便表示時,用對角線表示現澆板的范圍。梁一般用單點粗點畫線表示其中心位置,并注明梁的代號(如結施05)。圈梁、門窗過梁等應編號注出,若結構平面圖中不能表達清楚時,則需另繪其平面布置圖。

當現澆板配筋簡單時,直接在結構平面圖中表明鋼筋的彎曲及配置情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樓層、屋頂結構平面圖的比例同建筑平面圖,一般采用1∶100或1∶200的比例繪制。樓層、屋頂結構平面圖中一般用中實線表示剖切到或可見的構件輪廓線,圖中虛線表示不可見構件的輪廓線。樓層結構平面圖的尺寸,一般只注開間、進深、總尺寸及個別地方容易弄錯的尺寸。定位軸線的畫法、尺寸及編號應與建筑平面圖一致。樓層、屋頂結構平面圖的比例同建筑平面圖,一般采用1∶100或預制板標號直徑8mm的鋼筋間距200mm布置鋼筋形狀及尺寸鋼筋編號

預制板標號直徑8mm的鋼筋間距200mm布置鋼筋形狀及尺寸鋼第四節樓梯結構詳圖樓梯的結構一般比較復雜,各部分的尺寸比較小,因此需要用較大比例如1:20畫出結構詳圖。樓梯結構詳圖由:1)結構平面圖2)結構剖面圖3)構件詳圖。

樓梯結構剖面圖示例第四節樓梯結構詳圖樓梯的結構一般比較復雜,各部分的尺寸比較1、樓梯結構平面圖樓梯結構平面圖與樓層結構平面圖一樣,表示樓梯板和樓梯梁的平面布置、代號、編號、尺寸及結構標高等,如教材附圖結施13所示。多層建筑應繪出底層樓梯結構平面圖、中間層結構平面圖、頂層結構平面圖。1、樓梯結構平面圖

樓梯結構平面圖中的軸線編號應與建筑施工圖一致,剖切符號只在底層樓梯結構平面圖中表示。鋼筋混凝土樓梯的不可見輪廓線用細虛線表示,可見輪廓線用細實線表示,剖到的墻體輪廓線用中實線表示。樓梯結構平面圖中的軸線編號應與建筑施工圖一致,剖切2、樓梯結構剖面圖圖16.9樓梯結構剖面圖示例2、樓梯結構剖面圖圖16.9樓梯結構剖面圖示例

樓梯結構剖面圖主要表示樓梯的承重構件的豎向布置、連接情況,以及各部分的標高。圖16.9的樓梯結構剖面圖,表示了剖到的梯段板、梯段梁、平臺梁、平臺板和未剖到的、可見的梯段板等。另外,還要表示樓梯間內的一些結構、構造。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3、樓梯配筋圖

在樓梯結構剖面圖中,不能詳細表示梯段板、梯段梁等的配筋時,應用較大的比例繪出配筋圖。樓梯配筋圖,其圖示方法及內容同構件配筋圖。3、樓梯配筋圖

1、鋼筋混凝土構件詳圖

鋼筋混凝土構件詳圖是加工制作鋼筋、澆筑混凝土的依據,其內容包括模板圖、配筋圖、鋼筋表和文字說明等。

第五節鋼筋混凝土構件結構詳圖1、鋼筋混凝土構件詳圖第五節鋼筋混凝土構件結1)模板圖:主要表示構件的外形、尺寸、標高以及預埋件的位置等,作為制作、安裝模板和預埋件的依據(見圖16.14中柱的模板圖)。2)配筋圖:主要用來表示構件內部鋼筋布置情況的圖樣。它分為立面圖、斷面圖和鋼筋詳圖。立面圖:主要表示構件內鋼筋的形狀及其上下排列位置。斷面圖:主要表示構件內鋼筋的上下和前后配置情況以及箍筋形狀等。

3)鋼筋詳圖:主要表示構件內鋼筋的形狀。4)鋼筋表鋼筋詳圖1)模板圖:主要表示構件的外形、尺寸、標高以及預埋件的位置等

鋼筋混凝土梁一般用立面圖和斷面圖來表示梁的外形和鋼筋配置。鋼筋的保護層:為保護鋼筋不被銹蝕,鋼筋不能裸露于構件外,要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作為保護層。保護層還起防火及增加混凝土對鋼筋的握裹力的作用。2、鋼筋混凝土梁的配筋圖

鋼筋混凝土梁一般用立面圖和斷面圖來表示梁的外形和鋼筋配置配筋圖示例

配筋圖示例如圖所示的現澆鋼筋混凝土雙向配筋板,便僅用了一個配筋平面圖來表達。圖中①、②號鋼筋是支座處的構造筋,直徑8mm,間距均為200mm;布置在板的上層,90°直鉤向下彎(平面圖上彎向下方或右方表示鋼筋位于頂層)。③、④號鋼筋是兩端帶有向上彎起的半圓彎鉤的I級鋼筋,③號鋼筋直徑為8mm,間距200mm;④號鋼筋直徑6mm,間距150mm。(平面圖上彎向上方或左方表示鋼筋位于底層)。對于鋼筋混凝土板,通常只用一個平面圖表示其配筋情況。如圖所示的現澆鋼筋混凝土雙向配筋板,便僅用了一個配筋平面圖來現澆混凝土板構造示意圖及其配筋平面圖現澆混凝土板構造示意圖及其配筋平面圖若是現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習慣上,在配筋平面圖中不畫出分布筋,原因是分布筋一般為直筋,其作用主要是固定受力筋和構造筋的位置,不需計算,施工時可根據具體情況放置,一般是φ4~φ6,@250~300。鋼筋混凝土板的配筋圖

若是現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習慣上,在配筋平面圖中不畫出分布筋鋼筋混凝土柱的配筋圖:一般用立面圖和斷面圖表示,較復雜的需畫出鋼筋詳圖。模板圖:主要表示柱的外形、尺寸、標高以及預埋件的位置等,作為制作、安裝模板和預埋件的依據。3、鋼筋混凝土柱結構詳圖鋼筋混凝土柱的配筋圖:一般用立面圖和斷面圖表示,較復雜的需畫鋼筋混凝土柱的配筋圖鋼筋混凝土柱的配筋圖第六節平法簡介

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以下簡稱平法)對我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的設計表示方法作了重大改革。平法是把結構構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方法的制圖規則,直接表達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并與標準構造詳圖相配合,形成一套表達順序與施工一致且利于施工質量檢查的結構設計。這就改變了傳統的那種將構件從結構平面布置圖中索引出來,再逐個繪制配筋詳圖的繁瑣方法。第六節平法簡介

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以1.梁的平法識讀梁平法施工圖是在梁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采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梁配筋圖。(1)平面注寫方式平面注寫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中各選一根梁,在其上注寫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體數值。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中的某項數值不適用于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項數值用原位標注。使用時,原位標注取值優先。1.梁的平法識讀梁平法施工圖是在梁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采用平集中標注可從梁的任意一跨引出。集中標注的內容,包括五項必注值和一項選注值。

五項必注值包括:梁編號、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長筋或架立筋配置、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配置;一項選注值為梁頂面標高高差。集中標注:集中標注可從梁的任意一跨引出。集中標注的內容,包括五項必注值1、梁編號

梁編號由梁類型、代號、序號、跨數及有無懸挑幾項組成。注:(××A)為一端懸挑,(××B)為兩端懸挑,懸挑不計入跨數。

例:KL2(2A)表示第2號框架梁,2跨,一端懸挑;

L9(7B)表示第9號非框架梁,7跨,兩端有懸挑。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2、梁截面尺寸等截面梁用b×h表示;加腋梁用b×h、yc1×yc2表示(其中c1為長,c2為高);懸挑梁當根部和端部不同時,用b×h1/h2表示(其中h1為根部高,h2為端部高)。懸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寫示意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寫示意2、梁截面尺寸懸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寫示意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寫3、梁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箍筋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不同間距及肢數需用斜線“/”分隔,箍筋肢數寫在括號內。箍筋加密區長度按相應抗震等級的標準構造詳圖采用。

例:10@100/200(2)表示Ⅰ級鋼筋、直徑10mm、加密區間距100mm、非加密區間距200mm,均為雙肢箍;

13Φ10@150/200(4)表示Ⅰ級鋼筋,直徑10mm,梁的兩端各有13個四肢箍,間距150mm,梁的中部間距200mm,四肢箍;

8@100(4)/150(2)表示Ⅰ級鋼筋、直徑8mm、加密區間距100mm為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mm為雙肢箍。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4、梁上部通長筋或架立筋配置

所注規格及根數應根據結構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數等構造要求而定。當同排縱筋中既有通長筋又有架立筋時,應用加號“+”將通長筋和架立筋相聯。注寫時須將角部縱筋寫在加號的前面,架立筋寫在加號后面的括號內,以示不同直徑及與通長筋的區別。

例:2Φ22用于雙肢箍;2Φ22+(4Φ12)用于6肢箍,其中

2Φ22為通長筋,4Φ12為架立筋。

當梁的上部縱筋和下部縱筋均為全跨相同,且多數跨配筋相同時,可加注下部縱筋的配筋值,用分號“;”將上部與下部縱筋的配筋值分隔。例:2Φ14;3Φ18表示梁的上部配置2Φ14的通長筋,下部配置3Φ18的通長筋。4、梁上部通長筋或架立筋配置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5、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配置

當梁腹板高度hw≥450mm時,須配置符合規范規定的縱向構造鋼筋。此項注寫值以大寫字母G打頭,注寫設置在梁兩個側面的總配筋值,且對稱配置。例:G4Φ12,表示梁的兩個側面共配置4Φ12的縱向構造鋼筋,兩側各配置2Φ12。

當梁側面需配置受扭縱向鋼筋時,此項注寫值以大寫字母N打頭,注寫配置在梁兩個側面的總配筋值,且對稱配置。例:N6Φ18,表示梁的兩個側面共配置6Φ18的受扭縱向鋼筋,兩側各配置3Φ18。

當配置受扭縱向鋼筋時,不再重復配置縱向構造鋼筋,但此時受扭縱向鋼筋應滿足規范對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的間距要求。5、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配置6、梁頂面標高高差此項為選注值當梁頂面標高不同于結構層樓面標高時,需要將梁頂面標高相對于結構層樓面標高的高差值注寫在括號內,無高差時不注。高于樓面為正值,低于樓面為負值。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原位標注:原位標注的內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縱筋、梁下部縱筋、附加箍筋或吊筋。1、梁支座上部縱筋

原位標注的梁支座上部縱筋應為包括集中標注的通長筋在內的所有鋼筋。多于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同排縱筋有兩種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且角部縱筋寫在前面。

例:6Φ254/2表示支座上部縱筋共兩排,上排4Φ25,下排2Φ25;2Φ25+2Φ22表示支座上部縱筋共四根一排放置,其中角部2Φ25,中間2Φ22;

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否則,須在兩邊分別標注。原位標注:原位標注的內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縱筋、梁下部縱筋、附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2、梁下部縱筋

與上部縱筋標注類似,多于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同排縱筋有兩種不同直徑時,用加號“+”將兩種直徑的縱筋相聯,且角部縱筋寫在前面。例:6Φ252/4表示下部縱筋共兩排,上排2Φ25,下排4Φ25,全部伸入支座。

當梁下部縱筋不全伸入支座時,將梁支座下部縱筋減少的數量寫在括號內。例:6Φ252(-2)/4表示上排縱筋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縱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2、梁下部縱筋3、附加箍筋或吊筋

直接畫在平面圖中的主梁上,用線引注總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數注在括號內。當多數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時,可在圖中統一說明,少數與統一說明不一致者,再原位引注。3、附加箍筋或吊筋(2).截面注寫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中各選擇一根梁,用剖面號引出配筋圖,并在其上注寫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值。

(2).截面注寫方式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懸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寫示意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寫示意懸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寫示意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寫示意第16章-結構施工圖課件2.板的平法識讀:1.板的平面表示方法(一)坐標方向的規定

當兩向軸網正交布置時,圖面從左至右為X方向,從下至上為Y方向;當軸網轉折時,局部坐標方向順軸網轉折角度做相應轉折;當軸網向心布置時,切向為X方向,徑向為Y方向。(二)板塊集中標注板塊集中標注的內容為:板塊編號、板厚、貫通縱筋以及當板面標高不同時的標高高差。對于普通樓面,兩向均以一跨為一塊板;對于密肋樓蓋,兩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為一塊板(非主梁密肋不計)。所有板塊應逐一編號,相同編號的板塊可擇其一做集中標注,其它僅注寫置于圓圈內的板編號,以及當板面標高不同時的標高高差。2.板的平法識讀:1.板的平面表示方法2、板厚

板厚注寫為h=××(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當懸挑板的端部改變截面厚度時,用斜線分隔根部與端部的高度值,注寫為h=××/××;當設計已在圖注中統一注明板厚時,此項可不注。

3、貫通縱筋

貫通縱筋按板塊的下部和上部分別注寫(當板塊上部不設貫通縱筋時則不注),并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與上部;X向貫通筋以X打頭,Y向貫通筋以Y打頭,兩向貫通筋配置相同時則以X&Y打頭。當為單向板時,另一向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