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管理發展過程中的代表人物_第1頁
質量管理發展過程中的代表人物_第2頁
質量管理發展過程中的代表人物_第3頁
質量管理發展過程中的代表人物_第4頁
質量管理發展過程中的代表人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質量管理發展過程中的代表人物質量管理發展過程20世紀初~40年代質量檢驗階段統計質量管理階段全面質量管理階段40年代~50年代60年代~至今一、質量檢驗階段20世紀前,產品質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藝水平和經驗來保證,屬于“操作者的質量管理”。

20世紀初,質量檢驗從加工制造中分離出來,質量管理的職能由操作者轉移給工長,是“工長的質量管理”。企業開始設置檢驗部門,有的直屬于廠長領導,這時是“檢驗員的質量管理”。操作者的質量管理

工長的質量管理

檢驗員的質量管理

泰勒科學管理之父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費雷德里克·泰勒是美國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創始人。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學管理原理》(1911)和《科學管理》(1912)。在兩部書中所闡述的科學管理理論,使人們認識到了管理是一門建立在明確的法規、條文和原則之上的科學,它適用于人類的各種活動,從最簡單的個人行為到經過充分組織安排的大公司的業務活動。泰勒的科學管理主要有兩大貢獻: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學;二是勞資雙方的精神革命。

“科學管理”理論的主要內容: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效率。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必須為工作挑選“第一流的工人”。要使工人掌握標準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標準化的工具、機器和材料,并使作業壞境標準化,這就是所謂的標準化原理。實行刺激性的計件工資報酬制度。工人和雇主兩方面都必須認識到提高效率對雙方都有利,都要來一次“精神革命”,相互協作,為共同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努力。把計劃職能同執行職能分開,變原來的經驗工作法為科學工作法。實行“職能工長制”。在組織機構的管理控制上實行例外原則。科學管理195850s40s19301925美國軍方制定了MIL-Q-8958A等系列軍用質量管理標準戴明不斷完善他的理論,最終形成了“戴明十四法則”美國貝爾電話公司應用統計質量控制技術取得成效道奇和羅明提出統計抽樣檢驗方法

休哈特提出統計過程控制(SPC)理論二、統計質量管理階段休哈特重要的著作是《產品生產的質量經濟控制》和《質量控制中的統計方法》。一生對質量管理最大的貢獻在于發展控制圖,他認為制造過程中的每一個層面均存在變異,這些變異均可透過統計方法及機率論加以探討和了解其行為和原因,從而消除其原因,使制程達到“統計管制狀態”,他也將變異原因分成機遇原因和非機遇原因,非機遇原因使得品質超出合理界限而需加以干預和消除。統計質量控制之父休哈特(Walter.A.Shewhart)

PDCA循環14條原則質量管理專家戴明(W.Edwards.Deming,1900-1993)◆P(Plan)--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計劃的制定;◆D(Do)--執行。執行就是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C(Check)--檢查。就是要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A(Action)--行動(或處理)。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標準化,或制定作業指導書,便于以后工作時遵循;對于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以免重現。對于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十四要點(Deming‘s14Points)”成為本世紀全面質量管理(TQM)的重要理論基礎。戴明學說的核心可以概括為:

高層管理的決心及參與;群策群力的團隊精神;通過教育來提高質量意識;質量改良的技術訓練;制定衡量質量的尺度標準;對質量量的世紀不斷改進活動;各級員工的參與。質量三部曲,指的是質量策劃、質量改進和質量控制,通過識別顧客的要求,開發出讓顧客滿意的產品,并使產品的特征最優化,同時優化產品的生產過程。這樣不但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也能滿足企業的需求。質量螺旋,就是要求我們首先去識別顧客的需求,開發出適合顧客需求的產品,然后生產和銷售這樣的產品,使顧客獲得滿意。顧客得到滿意之后又會產生新的需求,企業可以根據顧客的新需求進行新一輪的循環。現代質量管理的領軍人物朱蘭(Joseph.M.Juran,1904—2008)11朱蘭質量螺旋曲線質量環qualityloop(也稱為質量螺旋qualityspiral)朱蘭博士提出,為了獲得產品的合用性,需要進行一系列工作活動。也就是說,產品質量是在市場調查、開發、設計、計劃、采購、生產、控制、檢驗、銷售、服務、反饋等全過程中形成的,同時又在這個全過程的不斷循環中螺旋式提高,所以也稱為質量進展螺旋。代表人物:1、費根堡姆2、田口玄一3、赤尾洋二4、石川馨5、克勞斯比6、韋爾奇三、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費根堡姆是全面量控制的創始人。他主張用系統或者說全面的方法管理質量,在質量過程中要求所有職能部門參與,而不局限于生產部門。這一觀點要求在產品形成的早期就建立質量,而不是在既成事實后再做質量的檢驗和控制。一、全面質量管理創始人費根堡姆(Armand.Vallin.Feigenbaum)

質14全面質量管理1)全面質量控制是一個在公司內部使質量標準制定、維持和改進集成于一體的系統;2)質量控制的“控制”方面應該包括質量標準、評價與這些有關的行為,當沒有達到預定標準時采取糾正措施以及制定改進質量標準計劃。3)影響質量的因素可分為兩大類:技術的和人為的。4)質量成本可分為四類: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5)重要的是要控制源頭質量。TotalQualityControl《全面質量控制》田口方法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質量工程方法,它強調產品質量的提高不是通過檢驗,而是通過設計。其基本思想是把產品的穩健性設計到產品和制造過程中,通過控制源頭質量來抵御大量的下游生產或顧客使用中的噪聲或不可控因素的干擾,這些因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