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_第1頁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_第2頁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_第3頁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_第4頁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摘要:國家安全就是國家不存在危險或不存在對國家的威脅。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世界外部形勢的變化,國家安全包含不同的內容,我國面臨的安全形勢也發生著變化。經濟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在國家安全體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信息安全隨著網絡的出現也被提上日程,全球環境變化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關鍵字:國家安全國防經濟文化信息環境自國家誕生起,國家安全就是一個國家永恒的根本目標。一、國家安全的發展變化傳統安全觀以主權國家為基本安全單元,以解決軍事安全和政治安全為主要內容,以行使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為基礎,以加強軍備為手段。這種安全觀自主權國家誕生之日起出現,于兩極冷戰對峙時期為盛。傳統安全觀認為國際社會處于無政府狀態,國家是國際社會的主要行為體,國家的國際目標是謀取最高權力,國家安全也主要限于軍事領域,軍事實力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主要手段,國家的軍事力量越強大,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也越強。"冷戰"結束后,世界無論在政治、軍事、意識形態方面,還是在經濟、科技、文化領域,都開始出現許多以往沒有的新特征。后冷戰時期,蘇聯解體,世界向著多極化方向發展,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條件,但是,也使得使世界安全形勢變得更為復雜,國家之間的利益沖突,以及由此形成的暗中較量,已經不再局限于軍事、政治、意識形態等領域。在科技革命繼續迅速發展的推動下,在綜合國力競爭取代了軍備競賽的新時代,科技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等隨著出現并在在國家安全體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隨著信息網絡時代的來臨,網絡已經成為國家和軍隊的重要基礎設施,同時,這也給國家安全帶來了許多新的威脅。同時,工業社會幾百年發展積累下來的各種矛盾和遺患開始逐漸浮出水面,以及能源的過度消耗,各國之間能源的互相爭奪,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信息安全、生態安全以及能源安全。二、當前我國面臨的安全形勢在當今國與國之間互助合作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我國面臨的安全形勢也發生著變化。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突出地體現在國防、經濟、科技、文化及生態環境等方面。如經濟間諜,西方政治思潮和文化價值觀的滲透影響,計算機系統和信息網絡難以預料的"嚴重故障"、"有意破壞"和"突然失靈"等,都會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1、國防安全仍然是國家安全的支柱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家安全的內容發生著變化。但是,國防安全仍是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它包括國家的主權、領土不受侵犯。領土完整是國家獨立的重要標志,是國家主權、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領土主權是國家主權的核心,是國家政治安全和建立獨立平等的國際關系的基礎。所謂領土安全,其內涵是指領土與領土主權不受侵犯和威脅,領土不被占領、不被分裂、不被分割或兼并其外延包括國際法規定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自然資源所有權與管轄權不受侵犯和威脅。[1]目前,對我國主權、領土造成威脅的安全問題主要是分裂主義以及一些沿海問題。"三股勢力"的滲透問題嚴重影響了邊疆地區社會穩定,造成了巨大的災害,<2009年烏魯木齊7.5事件就導致156名無辜群眾死亡,1700多人受傷。[2]已構成我國邊疆民族地區最緊迫的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交織作用的問題。分裂主義對國家傳統安全的威脅是極其嚴重的,它對國家的領土、主權的完整、內外部的安全與穩定均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釣魚島爭端、南海問題等都嚴重影響了我國主權與領土完整。2、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經濟安全概念愈益復雜,結合同樣愈益復雜的國際環境,中國崛起遭遇空前挑戰,同樣也影響到每一個國人的未來發展。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亨廷頓說過"在一個大國之間不大可能發生戰爭的世界里,經濟力量將是決定一國是處于主導或相對優勢地位還是從屬地位的日益重要的因素。"對我國經濟安全的內涵,一些學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觀點。例如:"一國經濟在整體上主權獨立、基礎穩固、健康運行、穩健增長、持續發展;在國際經濟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衛力和競爭力"[3];"國家經濟安全是國家的根本經濟利益在不受傷害的條件下正常運行的態勢"[4];"把經濟安全的本質規定為經濟和政權機構的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國家利益的捍衛,政策的社會目標,足夠的國防能力,即使在內外環境均不利的條件下,都能夠得到保障"[5];等等。經濟安全實質上是國家利益、國防能力、政策目標等即使在內外環境均不利的條件下都能得到保障的這樣一種經濟和政權機構狀態。當前,威脅中國經濟安全的主要是激烈的經濟情報戰。后冷戰時代,世界主要國家的情報部門把工作重點從獲取政治、軍事情報轉向獵取經濟、金融和科技情報。經濟間諜是經濟安全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力拓"間諜案"讓中國的經濟安全問題成為關注焦點。力拓間諜事件給我國的鋼鐵產業造成了7000億元的損失。其最終影響就是威脅到我國鋼鐵產業的生存安全、產業發展戰略、重大經濟決策。它傷害到我們整個國家經濟中最核心的命脈的鋼鐵產業,對國家經濟結構、經濟發展、財富再分配、乃至對國家經濟決策權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國家經濟安全角度分析,力拓案具有對中國經濟支柱產業的戰略性間諜滲透,存在巨大的潛在威脅,具有刺探、竊取中國國家經濟發展戰略中機密信息的重大間諜行為的嫌疑。所以說力拓案它不是簡簡單單的商業間諜案,它直接威脅到了中國的經濟安全,威脅到了中國的國家安全。此案折射出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嚴峻形勢與挑戰。3、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前提文化生存是國家和民族生存的前提條件,文化的生存狀態不僅積淀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全部文化創造和文化成果,而且還蘊含著過去向未來的發展基因,一旦文化遭遇威脅,則必然要給民族和國家帶來文化危機和民族危機,從而也構成了國家文化安全的全部內容和意義。全球化不僅僅局限于經濟領域,而且還擴展到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擴展到人類的一切生活領域。戴維·赫爾德指出,"在全球化的諸多體現形式中,幾乎沒有什么像國際品牌、大眾文化偶像和工業品以及衛星向各大洲成千上萬的人現場直播重大事件那樣如此直觀,覆蓋面廣且滲透力強。全球化最大眾化的象征包括可口可樂、麥當娜和CNN<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新聞。無論這些現象有著怎樣的因果重要性和實際意義,也很少會有人懷疑,最直接感受到和經歷的全球化形式是文化全球化。"[6]文化全球化,主要是美國文化,借助于這些新的機制,成功地滲透到全球的每一塊地方,對本土文化造成緩慢的然而卻是重大的影響,從根本上起著重塑人們文化經驗、文化認同和生活方式的作用。因此,從后果方面來看,文化全球化明顯地是強勢文化主要是美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不斷擴展,而不是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與互動,以至于從總體上對國家文化安全構成了一種挑戰和威脅。正如薩義德所說,"在我們這個時代,直接的控制已經基本結束;我們將要看到,帝國主義像過去一樣,在具體的政治、意識形態、經濟和社會活動中,也在一般的文化領域中繼續存在。"[7]杜勒斯就明確地指出:"如果我們教會蘇聯的年輕人唱我們的歌曲并隨之舞蹈,那么我們遲早將教會他們按照我們所需要他們所采取的方法思考問題。"[8]20世紀80年代末蘇東事件的爆發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文化上長期對蘇聯及東歐共產主義國家實行滲透、宣傳和顛覆的"碩果"。當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的"三獨"勢力<"臺獨勢力"、"疆獨勢力"和"藏獨勢力"在圖謀分裂國家的戰略和策略上也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分裂主義。與主要訴諸極端文化本土化的"文化臺獨"不同,海內外的一些"疆獨勢力"和"藏獨勢力"主要選擇了極端的民族主義和文化原教旨主義作為解構和重塑廣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和XX自治區人民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思想武器。XX島內的"臺獨"勢力為了達到分裂祖國的目的,不斷地制造"文化臺獨"。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獨"分子在海外就出版了《XX人四百年史》這類宣傳品。4、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保障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耿雁生稱,當前網絡安全已經成為國際性問題,它不僅影響到社會領域,而且也影響到軍事領域,中國也是網絡攻擊的受害者。信息網絡時代獨特性質給許多反動團體、恐怖組織,甚至個人以破壞國家安全的機會。因此,信息網絡時代給人類生活和工作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對國家的安全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威脅。國家增強傳統國防力量取得至少可以與敵對方的力量均勢,這或許有可能使自己遠離硝煙彌漫的戰爭,但未必能夠避開軟武器———信息武器條件下更殘酷的戰爭。美國前陸軍參謀XX利文上將稱:"信息時代的出現將從根本上改變戰爭進行的方式。"這種戰爭方式就是信息戰。科索沃戰爭,是美國實施信息戰的一次試驗,證明了信息網絡已成為高技術戰爭的重要對抗領域。維護傳統國家要素安全的同時,特別注意維護信息這種新的國家要素的安全,在保護有形的國土確保金甌無缺的同時,更要構建一條"網絡長城",保護好自己的信息國土。5、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生態環境退化引發的自然災害對區域和國家安全的威脅,其危害的嚴重性不亞于戰爭的威脅或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威脅。國防安全、經濟安全、金融安全所受到的威脅,時間往往是較短暫的。但一次生態危機,其危害的時間卻往往持續許多年。今年日本地震中的核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絕不是幾年、幾十年就可以消除的。地球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威脅著每個國家和每個地球人,與每個國家都發生利益關系。當全球環境變化的不利影響達到足以改變社會政治文化平衡的程度時,就可能導致重大生命損失、社會矛盾的激化、社會秩序的破壞、區域沖突加劇,直接威脅到國家安全。目前,我國水、土地、能源、礦產等資源的開發利用潛力已接近極限,資源環境問題日趨嚴重,對國際資源市場的依存度越來越高,這些問題已經演變為威脅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9]。受復雜的自然環境條件影響,以類型多、頻率高、強度大為特征的自然災害自古至今一直是威脅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這種威脅將隨著全球環境變化的加劇而進一步增大[10]。同時,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將面臨能源結構性匱乏、礦產資源短缺、水危機、耕地與糧食風險及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等諸多挑戰,全球環境變化引起的資源和災害變化將使我國國家安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9]。三、結論在當今全球的大范圍中,應對全方位的安全挑戰,以國防為主導包括軍事、政治和社會的傳統安全仍然是國家安全的支柱;以經濟為中心包括科技與金融安全、石油安全、糧食安全等非傳統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必須堅守的精神陣地;信息安全、生態與環境安全也越來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國需要強化自己的主體文化和國家精神,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在汲取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同時,推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參考文獻[1]躍進.國家安全學[M],北京: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68頁.[2]《人民日報》2009年8月6日.[3]馬林,雷家骕.完善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制度與機制框架[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4]張士銓.國家經濟安全的整體研究[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3,<3。[5]宿景祥.現階段我國國家經濟安全的核心問題[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6,<1.[6]〔英〕戴維·赫爾德.全球大變革———全球化時代的政治、經濟與文化[M].楊雪東,等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第456頁.[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