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
有效提問玉峰街實驗小學程婷婷
有這么一個故事,講的是三對父子到公園游玩。孩子在花叢中追逐著漂亮的蝴蝶。這時候,飛來了一群蜜蜂,嗡嗡的聲音引發了孩子們的疑問,為什么蝴蝶飛起來沒有聲音,而蜜蜂飛起來卻有嗡嗡的聲音呢?回到家中,孩子們把疑問提到了各自的父親面前。三個父親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回答了孩子們的問題。
第一位父親說:管那么多干嗎,只要讀好書就行了;
第二位父親說:因為蜜蜂飛起來的時候翅膀抖動得飛快就發出了聲音。而蝴蝶飛起來的時候,翅膀抖動得不那么快,所以就發不出聲音;第三位父親并沒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而是拿出一張紙,先慢慢地抖動,紙并沒有發出聲音,然后逐漸加快,直到發出“嘩嘩”的聲音,隨后讓孩子試一試。孩子拿起紙做了同樣的試驗,又思考了一會,終于高興地叫了起來,”我知道了”,并把答案告訴了父親。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表面上看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都是老師每天要做到的,通過提問能得到更好的反饋信息,更希望教出的學生也能提問,然而,提問也有不容忽視的地方。
課堂提問現狀
答案被老師完全控制。問題的設計是為了教師好教,不是為教學服務,有時候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即使給了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但是仍然會很不放心地打斷學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個人的評價,左右學生個人想法的表達。
當學生的回答與教師預定答案不太符合,甚至相左時,教師應學會有效傾聽,千萬不要打斷學生的回答,叫另外一位學生回答或教師代為說出正確的答案,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不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還有的老師甚至把“提問”當作懲罰的手段。問題數量過多
提問“只顧數量,不求質量”。課堂中過多的一問一答,常常使學生缺少思維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表面上很熱鬧,但是實際上學生處于較低的認知和思維水平。課堂提問誤區例題:班級舉辦元旦晚會,用彩帶裝飾教室。一根彩帶長20米,用去了它的3/5,還剩下多少米?(1)誰來讀題?(2)這道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3)單位“1”的量是誰?(4)線段圖怎么畫?(5)用什么方法計算?(6)怎么列式?(7)等于多少?(8)為什么用乘法計算?(9)乘法的意義是什么?(10)你還有不同的解法嗎?(11)你是怎么想的?
點評:
11個小、細、碎、淺的問題使此題變得毫無張力。沒有能給學生留下回旋的空間,當然學生的思維也就缺少彈性空間。2.問題內容過淺
太簡單太膚淺的問題就如一碗清水,無滋無味,沒有任何思考的空間和余地。
粗放提問實效不高,拓展性、探究性問題、發現型、創造型問題等開放性問題比例太少。如果把提問視為簡單的一問一答,所提的問題低思維度,過于簡單,所提的問題幾乎只有一個標準答案,用一些過于瑣碎的無意義的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就沒有了自己,沒有了自己的方向。“6772”中,左邊的6讀什么?左邊第二位上的7讀什么?第三位上的7讀什么?4讀什么?這個數讀什么?6772這個數怎么讀?你是怎么想的?這兩個7的讀法有什么不同?為什么?二下……“你能發現什么”“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想法”“還能提出什么問題”“你們從圖中看到了什么”3.問題范圍過寬《認識乘法》片段出示了一個像動畫片一樣的精彩畫面——“動物園的一角”。教師讓學生觀察畫面并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學生經過觀察后紛紛發言。生1:我發現這兒真好玩!有小動物,有房子、大樹、白云、河流、小橋。生2:我發現小河的水還在不停地流動呢!生3:我發現小河里還有魚兒在游呢!生4:我發現小兔在開心地跳動著。生5:我發現小雞的頭還在一動一動的,它們在啄米呢,它們是在吃蟲子?生6:我發現小橋上有兩只小白兔,它們是要到橋這邊來呢,還是要過橋去?生7:那里的兩座房子,哪里是小雞家的,哪里是小兔家的?生8:遠處的白云在飄動著,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小朋友呢!……至此,十多分鐘過去了,學生不斷有新發現,教師在肯定中不斷提問“你還發現了什么?”于是,學生又不斷有新的發現。
4.問題難度過大
如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后,教師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16÷8的被除數加上32后,要使商不變,除數應加上幾?”5.問題候答過快
學生回答問題需要有醞釀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就叫停,學生的思維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狀態。
教師提問之后和學生回答之前的停頓即候答時間,候答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教學提問效果。
不少研究表明,很多教師的候答時間較短,平均不到3秒,甚至在提問1秒鐘后就要求學生回答。研究者通過實驗指出,將等待時間延長到3-7秒,會產生令人興奮的效果:學生給予更長的回答,回答“我不知道”的次數減少了,更多的學生參與回答,學生的回答更自信,而且紀律情況得到了改善。優化課堂提問策略
你認為什么樣的提問才是有效的?“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由此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有效提問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效的問題;二是有效的提問策略。為了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充分體現課堂提問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我們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點。231.給你三根小棒,你能圍出一個三角形嗎?
2.為什么有的組合就能圍成三角形,有的組合就不能?四下
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不僅本身要經得起推敲,同時還得強調組合的最優化,就是問題與問題之間有聯系、有層次,力爭使教師設計的每一個問題組成一個有機嚴密的整體。讓學生解答這些問題時,既理解和掌握知識,又得到嚴格的思維訓練。
1.你打算把梯形轉化為什么圖形?2.轉化后的圖形與梯形有什么關系?3.梯形的面積怎么計算?五上5.要學會傾聽,注意問題的生成性。教師往往并不愿意追究學生為什么會這么回答,是否應該從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回答出發,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的結論,教師應該學會有效傾聽,在這種傾聽的環境中,學生的回答應該成為教師進一步追問、引導的起點和階梯。
培養學生自身提問能力
“有問題的課堂是沒有問題的課堂,沒有問題的課堂才是有問題的課堂”
培養學生自身提問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提問的能力,讓他們敢于、樂于、善于提出問題呢?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根據自信心的形成特點,打破學生自卑心理和疑問狀態,激發“我能行,我提的問題真棒”等自信心的意識,從而樹立學生提問的自信心。
使學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促使下,激發問題興趣,從而養成提問的習慣,增強質疑意識,促習慣提問。良好的提問習慣是在日積月累的不斷質疑中形成的。在數學教學時要抓住學生好奇好問的心理,鼓勵學生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增強學生質疑意識,從而形成提問習慣。
③猜測提問。猜測提問-顧名思義就是憑借自己的想象、估計、推測出來的問題。這種猜測并不是漫無邊際的瞎猜,而是要根據數學的特點和規律來猜測。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和認知發展規律,針對性地設計具有知識過渡性的鋪墊,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結構上創造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液壓與液力技術在地質勘探設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派遣員工關系管理考核試卷
- 租賃設備選型與配置考核試卷
- 紡紗工藝對紗線柔軟性的調控考核試卷
- 上海高三語文各區作文題
- 毛皮制品的工傷保險制度考核試卷
- 毛皮制品加工車間布局設計考核試卷
- 有機化學原料的綠色化學標準制定考核試卷
- 電視設備智能安全防范技術考核試卷
- 胰島素皮下注射團體標準解讀
- 工程項目檔案歸檔方案
- 智慧教育下的小學生德育策略創新實踐案例分享
- 種植土施工方案
- 個人二手房買賣合同樣本與個人二手房買賣合同
- T-GDCKCJH 090-2024 微生物電化學法水質生物毒性在線自動監測技術規范
- 皮膚T細胞淋巴瘤病因介紹
- 2024配電網行波故障測距功能規范
- 自然保護地分類分級-知識培訓
- 管道支吊架調整施工方案
- 船舶運輸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 植被恢復合同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