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_第1頁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_第2頁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_第3頁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_第4頁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詞三首第三課時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課前預習】1.朗讀古詩至少3遍,自學課后的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在朗讀古詩的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詞語,建議借助注釋、查字典、結合圖片或者聯系上下文了解大意。3.自主查找辛棄疾的相關資料,了解生平。【教學目標】1.會寫“鵲”“蟬”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背誦詩文。2.通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3.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學習體會作者在詩句中蘊含思想感情。【教學難點】理解詩人所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教學用具】教師用具:多媒體課件學生用具:無【教學過程】導入1.課前,同學們已經背誦了不少詩詞。唐詩宋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今天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近宋詞,領略它獨特的魅力。(板書課題)2.讀題目,你有什么發現?詞牌、題目介紹。學生自由說。相機介紹黃沙嶺及作者:黃沙,地名,就是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面,那兒風景優美,農田水利條件好。本文作者辛棄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居士,\t"/item/%E8%BE%9B%E5%BC%83%E7%96%BE/_blank"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人。\t"/item/%E8%BE%9B%E5%BC%83%E7%96%BE/_blank"南宋官員、將領,\t"/item/%E8%BE%9B%E5%BC%83%E7%96%BE/_blank"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t"/item/%E8%BE%9B%E5%BC%83%E7%96%BE/_blank"蘇軾合稱“\t"/item/%E8%BE%9B%E5%BC%83%E7%96%BE/_blank"蘇辛”,與\t"/item/%E8%BE%9B%E5%BC%83%E7%96%BE/_blank"李清照并稱“\t"/item/%E8%BE%9B%E5%BC%83%E7%96%BE/_blank"濟南二安”。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

中,是南宋最卓越的愛國詩人。曾遭貶職,那兒多年閑居,對那一帶非常熟悉。設計意圖:從宋詞的特點引入,學習詞牌名和題目,了解作者生平,理解詩題。二、新授(一)探究一:品讀上闕,遇見豐年過渡:讀通詞是學好古詞的序幕,讀懂詞,讀出詞里所包含的意思,這才是學習詞的正式開始。詞就像一杯濃濃的咖啡,需要細心品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品味一下吧!1.提出初讀要求:(1)大聲朗讀古詩,讀準生字,讀通詩句。(2)再讀古詩,把詩讀流利,讀出詩里的節奏。2.仔細看課文品讀插圖,品味理解上闋。出示: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仔細看課文插圖,你看到了詩句的哪些景物?學生交流并圈畫理解:A:看到的:明月、別枝、驚鵲、鳴蟬、稻子學生不理解“別枝”,相機結合注釋理解:橫斜的樹枝。指名描繪自己的所見。“明月驚鵲”可以聯系“月落烏啼”來理解B:聞到的:稻花香體會豐收的景象。C:聽到的:蟬鳴、鵲啼、蛙聲、說豐年同學們,詞中說伴隨著清風吹佛,傳來陣陣稻花香和哇鳴聲,仿佛是青蛙們在爭說豐年,那它們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發揮想象,說一說,談一談。同桌試著演演說說;指名演演說說(豐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蟲子之類)。小結:同學們演得真是太好了,說得真是太好了!這兒的“說”字,是青蛙在說嗎?那是誰在說?(青蛙、農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對呀,作者聞著飄于黃沙嶺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個豐收年呀!(點紅:豐年)齊讀這兩句,體會詞人企盼之情。D: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靜謐。聯系學過的詩句,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體會以動寫靜的表現手法。3.再看插圖,結合上闕內容說說所讀到的月夜美景。學生自由描述,大致內容是: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鵲兒都驚醒了,撲棱棱地離開枝頭,飛起來了,引起樹枝搖曳,半夜里,清風徐徐地吹來,讓人感到真涼爽、舒服,風兒還送來一聲聲蟬的鳴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開了,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讓人感到神清氣爽。詞人辛棄疾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許多納涼的老農,都在說著“今年真是一個豐收年”,池塘里,傳來一片青蛙的叫聲,似乎也在爭說豐年。教師相機評價并指點:在古詩詞的學習中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才會感受得真真切切。4.感情朗讀,前一句讀出“幽”,后一句讀出“喜”。明亮的月光,驚醒的鵲兒,微微的涼風,鳴叫的蟬兒,清新的稻花香,這一切多么的美好,讓我們一起置身于這么美好寧靜的夜晚,感受著清風明月,輕輕地吟一吟吧——齊讀上闋。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詞人的心情怎樣?興奮、愉悅、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設計意圖: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關鍵處給予巧妙引導,充分把握詞的基本內容,然后通過品讀悟情,媒體煽情,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詞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與詞產生共鳴。(二)探究二:品讀下闕,入境悟情過渡:這么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真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著走著,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心境也隨之陡然變化。1.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結合課文注釋理解詞語,見:同“現”2.學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畫面,并繪制詩人的心情變化圖。詞人完全沉浸在展望豐收的巨大喜悅之中,渾然不覺天氣的悄然變化,他猛一抬頭,看到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樣?這首詞描繪了兩種不同的情景,一晴一雨,也反映了詞人心理的變化,請把每一句反映的情感加以概括。陶醉——喜悅——焦急——驚喜(利用一波三折的心情變化圖加以理解。)3.提出質疑: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邊,詞人為什么找不到了呢?出示選擇:[(1)道路非常的彎曲、林木茂盛;(2)更是因為詞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說豐人,聽取哇聲一片”的愉悅心境之中。]體會詞人可能因為天黑、心急、樹茂而沒發現,而后來路轉溪橋后忽然看見的喜出望外之情。陸游有一句詩,寫的也是這種峰回路轉的驚喜,你知道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想象作者在看到舊時茅店后的神態、動作、語言,感受作者的喜悅。指名讀,比賽讀。4.是啊,這就是生活的樂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很難體會得到的。讓我們再一起來體會體會——有感情齊讀下闋。5.大家知道辛棄疾的號是什么嗎?(稼軒)“稼”就是種植莊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農事,關心農民憂樂,這首詞就很鮮明地體現了這一點。讓我們再來讀全詞,體會作者夜行黃沙道中時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讀出詞獨有的韻味。設計意圖: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去感受和體驗詞的優美意境,體會詞人的心境,又通過美麗的畫面,創設出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的通過精彩紛呈的想象,有畫面的描述,聲情并茂的朗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趣,走進作者情感。(三)探究三:比較閱讀,體會風格1.比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1)相同點:都寫了月亮,都借月抒發感情。(2)不同點:抒發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發詩人旅途寂寞、孤獨之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抒發了詩人陶醉于黃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愛與興奮之情。2.體會作者寫作風格《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描寫的既不是出奇的名山勝水,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觀壯景,但是這支醉人的鄉間夜行曲卻讓我們得到了一種美的享受,喚起了我們對農村田野風光的熱愛,這源于詞人自然清新的語言,真摯樸實的情感,精湛的創作技法。我們學習古詩詞就是要從詩詞美妙的語言中領會作者細膩、真切的情感,學習他獨特的創作技法。3.遷移欣賞辛棄疾作品清平樂·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設計意圖:對比《宿建德江》,體會兩詩借“月”表達不同情感的方法,體會辛棄疾的寫詞風格,在本詩借景抒情的方法上加以融合貫通遷移學習,提升古詩詞欣賞水平。三、練習借助課文插圖背誦理解全詞設計意圖:鞏固所學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古詩,體會情感。小結這節課,在月亮的光影里,我們看到辛棄疾筆下的詞的背影如此美麗,月夜的風景讓詞人都陶醉,流連于“豐年”的喜悅之中,更流連于“路轉溪橋忽見”的喜出望外之中,讓我們再次帶著欣賞的目光,有感情地讀讀這首詞,感受詞人的真摯感情和匠心獨運。五、作業1.基礎作業:背誦理解本詩2.拓展作業:自行選擇欣賞學習辛棄疾的一首詩,感受詞人的愛國愛民情懷。設計意圖:從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拓展、延伸,鞏固生字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