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魏時期的荊州之市
學術界對漢代將領問題的研究取得了許多成果。一、關于開口的概念和打開制度的開始1.公府辟除軟件之意義關于開府,《中國歷史大辭典》定義為:“開府指開設府署,辟置僚屬。始于漢代,通常只許三公開府。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又許車騎將軍開府。魏、晉、南北朝時期,常以此作為對高級官員的優待。”漢獻帝之前兩漢史籍中之“開府”似不具有官制的含義,《中國歷史大辭典》等將漢代其他時期公府辟除掾史亦視為開府,嚴格意義上開府概念似與這種看法相左。其一,獻帝以前兩漢史籍中并無稱公府辟除掾史為開府者。其二,若以車騎將軍設府署、辟除掾史為開府之始,則這一情況至遲在西漢后期已存在,如《漢書·匡衡傳》:“會宣帝崩,元帝初即位,樂陵侯史高以外屬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辟衡為議曹史,薦衡于上。”開府似有廣、狹二義,狹義的開府是指東漢末年開始,一般將軍如車騎將軍、后將軍、右將軍等,取得與三公類似地位、設置官署、辟除掾史。強調辟除掾史對開府制度出現的重要作用,亦不能忽視將軍“位同三公”的重要性,這點可能正是制度史意義上的開府在東漢末年才出現之原因。東漢末年車騎將軍等相繼開府,取得與三公相近地位,所以后世也籠統地稱三公、大司馬大將軍等公府為開府,2.從“三司”到“三公”《通典》等以魏景初三年(239年)黃權任車騎將軍為開府之始;《三國志》等史料顯示黃權僅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并未開府。《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景初三年)“冬,十月,以鎮南將軍黃權為車騎將軍”;(正始元年)“夏,四月,車騎將軍黃權薨”。《中國歷史大辭典》《中國歷史大辭典·魏晉南北朝史卷》以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車騎將軍開府說,然未舉例證,張軍《漢魏晉軍府制度研究》舉李傕開府為例,以其為“‘開府’名目之最早見者”。(初平三年)夏四月辛巳,帝有疾,既瘳,大會群臣于未央殿。卓置衛,自其營至于掖門。士孫瑞使騎都尉李順將呂布親兵十人,偽著衛士服于掖門。卓將出,馬敗不進,卓怪之,欲還。布勸之,遂行。入門,衛士以戟刺之。卓衣內有鎧,不入,傷臂墜車,大呼曰:“呂布何在!”對曰:“在此。”布曰:“有詔。”趣兵斬之。卓罵曰:“庸狗,敢如是邪!”遂斬之……于是以呂布為奮武將軍,假節、開府,如三公。呂布奮武將軍開府事應在刺殺董卓后不久,應是對其功勞之褒獎。呂布所任之將軍,稱奮武將軍或奮威將軍。奮武將軍至遲西漢元帝時已設,范曄《后漢書》記作:“允以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同三司,封溫侯。”又呂布有平董卓之勛,開府如三司;魏黃初三年,黃權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自此始也……其中“開府如三司”,或可斷句為“開府,如三司”,三司即三公,這與《后漢紀》“開府,如三公”幾同,印證《后漢紀》所載當系實錄。值得注意的是,《唐六典》注文并未將李傕等開府舉出,而首舉呂布之開府,頗具卓識。關于初平三年(192年)車騎將軍李傕之開府,《后漢書·獻帝紀》載:(初平三年)五月丁酉,大赦天下。丁未,征西將軍皇甫嵩為車騎將軍。董卓部曲將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反,攻京師。六月戊午,陷長安城,太常種拂、太仆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并戰歿,吏民死者萬余人。李傕等并自為將軍。己未,大赦天下。李傕殺司隸校尉黃琬;甲子,殺司徒王允,皆滅其族。丙子,前將軍趙謙為司徒。(初平三年)九月,李傕自為車騎將軍,郭汜后將軍,樊稠右將軍,張濟鎮東將軍。濟出屯弘農。甲申,司空淳于嘉為司徒,光祿大夫楊彪為司空,并錄尚書事。又《后漢書·董卓傳》載:(初平三年)傕又遷車騎將軍,開府,(6)領司隸校尉,假節。汜后將軍,稠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并封列侯。傕、汜、稠共秉朝政。綜合比觀,知李傕當于初平三年九月由雜號將軍《后漢書集解》校補載黃山云:今案以儀同三司及開府名官,雖或如《晉志》自鄧騭、黃權始,而其事則已具見于前。蓋漢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亦名三司。司馬主兵,即太尉,又稱三府,掾屬皆得自辟召。至開府儀同三司,則將軍制也。前漢武帝亟用兵,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兼大司馬位。光武中興,吳漢亦以大將軍為大司馬,均在三司之中,故不另開府。及明帝以弟東平王蒼為驃騎大將軍輔政,置長史掾史員四十人,位在三公上,開東閣,延英雄。班固奏記說王:一則曰幕府新開,廣延群俊;再則曰宜及府開,以慰遠方,是為后漢開府之始。然儀凌三司,固不必下同三司也。章帝建初三年,令舅車騎將軍馬防與九卿絕席,班同三司,是又即為后漢儀同三司之始。既同三司,自得開府辟召,故明帝并令防置掾吏十人,歲舉吏二人。騭之以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明即用防故事。觀黃權雖實開府,而《蜀志·權傳》仍止云“遷車騎將軍、儀同三司”而已,固不待明言“開府”也。黃山以為,明帝時東平王蒼任驃騎大將軍為后漢開府之始,理由是之前大將軍等即為三公,無需另開一府。從漢明帝時驃騎大將軍東平王蒼,“以至親輔政,聲望日重”,“居宰相之位”,黃山按語又認為儀同三司亦標志開府制度出現:“既同三司,自得開府辟召”,《三國志·蜀書·黃權傳》“固不待明言‘開府’”。儀同三司有多種類似表現形式,如班同三府、班同三事、儀比三司,官屬依司空,官屬依太尉等,通過多種途徑,依照三公具有的禮儀制度,對高級官僚之禮遇進行適當安排。《通典》等皆將儀同三司起始時間分述,儀同三司在前,開府在后,二、東漢長帝之之現場開制度前輩學者對開府制度的研究,多為籠統概括敘述,以動態發展視角,系統梳理開府制度出現后如何變化和完善的論著則不甚充分。其實,漢魏開府制度的演變亦有較為豐富的內容待深入考察。東漢獻帝時期呂布等將軍相繼開府,而三國時代,魏蜀吳皆有開府者。在獻帝時期開府制度基礎上,有不少變化。魏蜀吳三國開府情況亦有所不同,其中一些特征為晉代及后世沿襲。1.設立之初開段《三國志·魏書·陳群傳》載:帝征孫權,至廣陵,使群領中領軍。帝還,假節,都督水軍。還許昌,以群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錄尚書事。帝寢疾,群與曹真、司馬宣王等并受遺詔輔政。明帝即位(黃初七年,226年),進封潁陰侯,增邑五百,并前千三百戶,與征東大將軍曹休、中軍大將軍曹真、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并開府。頃之,為司空,故錄尚書事。《三國志·魏書·明帝紀》又載:(黃初七年)十二月,以太尉鐘繇為太傅,征東大將軍曹休為大司馬,中軍大將軍曹真為大將軍,司徒華歆為太尉,司空王朗為司徒,鎮軍大將軍陳群為司空,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為驃騎大將軍。曹魏明帝時之開府,與東漢末之將軍開府有異。前為一般將軍,明帝即位之初(當在黃初七年五月之后不久,至該年十二月之間)短暫出現數種大將軍開府。遷轉之后,諸顧命大臣大司馬曹休、大將軍曹真、驃騎大將軍司馬懿等是否繼續開府,似尚無直接證據。按漢制,大將軍、大司馬等位在三公之上,具有類似公府結構。而鎮軍大將軍陳群遷至司空后,已成為公府,無需再言是否開府。當時蓋無開府之一般將軍。諸大將軍開府時間極短,所以《三國志》言鎮軍大將陳群升至司空用“頃之”一語。此時開府者為握有實權者,并非虛號。至于為何不另立公府(不自為三公,而假大將軍之名開府),當與西漢以來,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有一定關系。當時似并無虛封某人為開府之例,如后世追授開府之例,《三國志》等史料未有此類記載,這也表明三國時代(大部分時期)開府制度與后世有所差異。此時開府制極為重要,開府者皆為皇權授予,或假皇帝之名授予。皇權不愿過多將權力分與三公之外更多之人,如獻帝在權力被架空情況下,呂布、李傕等武將權臣相繼執政時出現開府,而當曹操這一有魄力而又握有實權的執政者出現時,并未記載開府之制。在明帝即位之后,皇帝幼弱,顧命大臣相繼開府,而又很快取消開府,應與皇權重振有一定關系。亦即在皇權強盛之時,開府者出現較少,或被抑制,而在皇權稍弱,如魏晉之際,再次出現開府,與酬褒功勞有關,更與此時皇權相對低落有聯系。開府之制,使一般將軍這類非常設機構制度化、常態化,此或即開府之意義所在。《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載:(甘露二年,257年)六月,乙巳,詔:“吳使持節都督夏口諸軍事鎮軍將軍沙羨侯孫壹,賊之枝屬,位為上將,畏天知命,深鑒禍福,翻然舉眾,遠歸大國。雖微子去殷,樂毅遁燕,無以加之。其以壹為侍中車騎將軍、假節交州牧吳侯、開府辟召儀同三司,依古侯伯八命之禮,袞冕赤舄,事從豐厚。”此蓋為曹魏開府辟召儀同三司之始見。其開府是對孫吳宗室降將之優待,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義。開府之制在初期是執政地位與辟除制并重,并非如后世所理解的,開府即為辟召,開府制設立初期(三國時代大部分時期),開府者具有近乎三公的權力,此點當不可忽視。如“依古侯伯八命之禮,袞冕赤舄”,盡管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在其中,但仍可見對開府者授予的極高禮遇。《晉書·阮籍傳》載:籍嘗隨叔父至東郡,兗州刺史王昶請與相見,終日不開一言,自以不能測。太尉蔣濟(6)聞其有雋才而辟之,籍詣都亭奏記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據上臺之位,英豪翹首,俊賢抗足。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屬;辟書始下,而下走為首……負薪疲病,足力不強,補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謬恩,以光清舉。”此似為曹魏較早稱太尉為開府者,然此文出于阮籍之口,奏記之文,非詔書稱謂,恐難作為確證。(2)第三,相異“初稱三公”蜀漢早期稱丞相開府,中后期大將軍開府,與曹魏相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載:建興元年(223),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蜀漢以丞相開府,當是較早稱三公為開府者。與后世廣義上對開府制度理解相似,但與漢獻帝時期、同期曹魏開府有異。然開府者在執政地位上,并無不同,蜀漢丞相諸葛亮是當然的執政者。稱丞相為開府,當對后世直接將三公稱為開府,具有一定關系。此時丞相諸葛亮是實際的執政者,所以會有“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且辟除諸多掾史。亮卒,以琬為尚書令,俄而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延熙元年,詔琬曰:“……君其治嚴,總帥諸軍屯住漢中,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又命琬開府,明年就加為大司馬。延熙元年(238年)蔣琬以大將軍開府,及稍后的費祎大將軍開府(3)“鎮軍將軍,授任服事。”《三國志·吳書·孫慮傳》載:(孫慮)黃武七年,封建昌侯。后二年(230),丞相雍等奏:“慮,性聰體達,所尚日新,比方近漢,宜進爵稱王。”權未許。久之,尚書仆射存上疏曰:“……輒與丞相雍等議,咸以慮宜為鎮軍大將軍,授任偏方,以光大業。”權乃許之,于是假節開府,治半州。孫吳開府者,似僅見此事例。鎮軍大將軍開府,與曹魏明帝初年一度的名號大將軍開府相類,且從裴注引《吳書》孫權詔“授(孫慮)以上將之位。至以殊特之榮,寵以兵馬之勢,委以偏方之任”2.封平侯國之含魏晉之際開府制度重要變化之一是,出現開府作為贈號。曹魏時期贈三公、大將軍者有之,然似未有贈開府者。《三國志》載:(陳群子陳泰)景元元年(260)薨,追贈司空,謚曰穆侯。是歲(景元二年,261)基薨,追贈司空,謚曰景侯。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于是飲藥而卒。咸熙二年(265),贈彧太尉。文帝踐阼,遣使即拜恭為車騎將軍、假節,封平郭侯;追贈(公孫)康大司馬。黃初六年(225),尚疾篤,還京都,帝數臨幸,執手涕泣。尚薨,謚曰悼侯。(裴注引《魏書》詔:“尚自少侍從,盡誠竭節,雖云異姓,其猶骨肉,是以入腹心,出當瓜牙。智略深敏,謀謨過人,不幸早殞,命也奈何!贈征南大將軍、昌陵侯印綬。”)至遲在晉武帝時已出現將開府贈予去世高官者,如《晉書·盧欽傳》:“(盧欽)入為尚書仆射,加侍中、奉車都尉,領吏部”,咸寧四年(278年)卒,詔曰:“欽履道清正,執德貞素。文武之稱,著于方夏。入躋機衡,惟允庶事。肆勤內外,有匪躬之節。不幸薨沒,朕甚悼心。其贈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追贈開府者,以生前重臣居多,如羊琇“累遷中護軍,加散騎常侍。琇在職十三年,典禁兵,豫機密,寵遇甚厚”,卒后“追贈輔國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2)光祿朝光祿朝光祿朝光祿朝光祿朝具體地位從現有史料看,開府制度在東漢獻帝時出現,開府者主要是部分高級武官———將軍,然在魏晉之際這一制度得到發展,文官如光祿大夫、尚書令仆等亦開府。尚書令仆與光祿大夫聯用開府,單獨開府者似少見。《漢書·百官公卿表》《續漢書·百官二》載光祿大夫秩級皆為比二千石,起初光祿大夫開府者同時為尚書令仆,之后,僅光祿大夫一職亦開府。《晉書·武帝紀》載:(咸熙二年,265)九月戊午,以魏司徒何曾為丞相,鎮南將軍王沈為御史大夫,中護軍賈充為衛將軍,議郎裴秀(13)為尚書令、光祿大夫,皆開府。又《晉書·裴秀傳》載:武帝既即王位,兩條史料可互相印證。《晉書·武陔傳》載:泰始初,拜尚書,掌吏部,遷左仆射、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這些例子中,開府的傳主既為尚書令仆同時又為光祿大夫。然之后不久,僅光祿大夫即開府。《晉書·張華傳》載:楚王瑋受密詔殺太宰汝南王亮、太保衛瓘等,內外兵擾,朝廷大恐,計無所出。華白帝以“瑋矯詔擅害二公,將士倉卒,謂是國家意,故從之耳。今可遣騶虞幡使外軍解嚴,理必風靡。”上從之,瑋兵果散。及瑋誅,王隱《晉書·張華傳》所載張華開府事略同:“華以建策,加華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固辭不受府。詔聽。”(3)征鎮質權之變遷魏晉之際部分常設將軍仍舊開府,名號大將軍開府比重增大,數量、類別上有超過前者趨勢。驃騎將軍開府之例較多,車騎將軍、征西將軍等都曾開府。(扶風武王駿)太康初,進拜驃騎將軍,開府、持節、都督如故。(秦獻王柬)及惠帝即位(290),來朝,拜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錄尚書事,進位大將軍。(淮南忠王允)會趙王倫廢賈后(301),詔遂以允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都督如故,領中護軍。允性沉毅,宿衛將士皆敬服之。至洛,拜撫軍大將軍,領左軍將軍。頃之,遷驃騎將軍、開府,復本國。及趙王倫起事……推崇旂為車騎將軍、開府。武帝受禪,封瑯邪郡王……及之國,行東中郎將、宣威將軍。咸寧中,改封于趙,遷平北將軍、督鄴城守事,進安北將軍。元康初,遷征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鎮關中。開府諸常設將軍亦多為諸王所執掌,而諸王中任將軍而未開府者,竭力為開府爭奪:《晉書·齊獻王攸》攸子蕤在齊王冏輔政時(永寧時期,301-302年),蜀漢時期費祎、蔣琬以大將軍開府,承襲丞相諸葛亮的開府,而權又加重。在魏晉之際興起眾多征鎮等名號大將軍,亦逐漸開府,進一步擴大開府者之群體。曹魏之初已出現名號大將軍開府。《三國志·魏書·陳群傳》:“帝征孫權,至廣陵,使群領中領軍。帝還,假節,都督水軍。還許昌,以群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錄尚書事。帝寢疾,群與曹真、司馬宣王等并受遺詔輔政。明帝即位(226年)……與征東大將軍曹休、中軍大將軍曹真、撫軍大將軍司馬宣王并開府。頃之,為司空,故錄尚書事。”晉國建(咸熙元年,264),立(司馬炎)為世子,拜撫軍大將軍,咸寧初,羌虜樹機能等叛,遣眾討之,斬三千余級。(扶風王駿)進位征西大將軍,開府辟召,儀同三司,持節、都督如故。(咸寧)三年(277),徙封汝南,出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開府、假節。瑯邪武王伷,字子將……入為尚書右仆射、撫軍將軍,出為鎮東大將軍、假節、徐州諸軍事,代衛瓘鎮下邳。平吳之役,率眾數萬出涂中,孫皓奉箋送璽綬,詣伷請降……頃之,并督青州諸軍事,加侍中之服。進拜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奮既舊臣,兼有椒房之助,甚見寵待。遷左仆射,倫誅,詔復(吳敬王)晏本封,拜上軍大將軍、開府,加侍中。倫篡(301),遷鎮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欲以寵安之。(新野王歆)趙王倫篡位,以為南中郎將。齊王冏舉義,移檄天下,歆未知所從。……以勛進封新野郡王,邑二萬戶。遷使持節、都督荊州諸軍事、鎮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趙王倫之篡也。進征北大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乃遷晞征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孝王略……懷帝即位(307),遷使持節、都督荊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尋進開府,加散騎常侍。永嘉三年(309)薨,追贈侍中、太尉。南陽王模……遷鎮東大將軍,鎮許昌。進爵南陽王。永嘉初,轉征西大將軍、開府,都督秦雍梁益諸軍事,代河間王颙鎮關中。這些名號大將軍多由司馬氏諸王所擔任,少數為外戚或重臣任職。多位尊權重,專制一方。三、余論:設立府府州府,設立署,及將服刑人員開除筆者在探討漢魏辟除制度問題時,注意到開府制度與辟除制度具有一定的關系,但將開府等同于置掾或辟除掾史是偏頗的。漢魏辟除制度,是指官僚機構主要負責人依據一定規則自主選任機構掾史的一種選官制度,其構成要素為辟除主體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曲線鋸條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塑化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木質框架及相關木制品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耐熱不銹鋼大型型鋼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雙金屬溫度計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養蠶機械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天燈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大蔥產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塑料加工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固定化產品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大班游戲活動案例《快樂沙池》
- 糖尿病飲食指導護理
- DB41T 1633-2018 排油煙設施清洗服務規范
- 連續梁線型控制技術交底
- 林業專業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高三英語語法填空專項訓練100(附答案)及解析
- T-CPQS C017-2024 鑒賞收藏用潮流玩偶衍生產品 樹脂類藝術品
- 網絡安全眾測服務要求
- 《茶學概論》課件
- 腸癌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 醫療器械經營安全培訓必備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