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師專項點撥-申論】特殊題型(講義)
啟智職教的店
一、題目展示
[2019年國考地市級】根據“給定資料1”,請概括小張家鄉出現的新變化。(15分)要
求:準確全面,條理清晰。不超過200字。
[2018年國考地市級】“給定資料1”和“給定資料2”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
土地承包政策的發展過程,請你概述這一發展過程。(10分)
要求(1)準確、全面,有條理;(2)不超過200字。
[2016國考副省級】某美術館正在策劃藝術家黎明的作品展,請根據”給定資料4”,
為這一作品展撰寫一則導言。(20分)
要求:(1)圍繞黎明的創作宗旨、作品材質及其藝術追求等方面作答;(2)內容具體、
層次分明、語言流暢;(3)不超過400字。
[2015年國考副省級】假設你是制博會組委會的工作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3”,就本屆
制博會的亮點,草擬一份備詢要點,供組委會領導在制博會開幕日的記者通氣會上使用。
(10分)
要求(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2)概括準確,分條表述;(3)不超過200字。
二、真題演練
例1(2019年聯考):
根據給定資料3,歸納提煉改革開放以來趙家村發生的變化。(15分)要求
(1)分條歸納概括;(2)表述準確完整;(3)字數不超過200字。
材料3:
豐收的季節,陜北高原到處是紅彤彤的蘋果。63歲的趙家村村民老趙看著果實,滿眼的
喜悅。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四十年來他用勞動創造了財富,改變了自己家的生活狀況,也
見證了他們村乃至黃土高原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常前胸貼后背,每天除了想吃還是想吃,餓得不行呀。”回憶起那時候的生活,打開
話匣子的老趙苦笑著。
苦菜、燒場卷、麻湯飯、酸菜現在作為特色飯菜招待遠方客人,可在老趙眼中,這些都是
有時代印記的飯菜,“那時候偶爾吃個玉米窩頭都幸福得不行。”老趙說。
那個年代人們主要是為吃穿發愁,孩子們盼望著正月有肉有餃子吃,條件好點的還能穿上
新衣服。“記得當時村里有一家買回來豬肉,還沒做熟就被孩子們吃得差不多了,日子過得太辛
酸了。”老趙感慨。
1978年,來自遠方的“包產到戶”消息傳遍了黃土高原的每個鄉間田野,大家都期待
的分田到戶,讓老趙看到了希望。“把地分到戶以后,村民干勁十足啊!天不亮全家有勞動力
的都上山勞動,直到晚上看不見才回家。山地上全部種的是小麥、高粱、谷子等糧食作物,平地上
家家戶戶都種白菜、蘿卜等時令蔬菜,不到第三個年頭,交過公糧后自家的糧倉再也沒有空過。”
老趙說,從那時起,孩提時代憧憬的頓頓吃的白面,成為了家常便飯。“早上吃白面饅頭,下午
吃白面面條,招待親戚客人再也不用問鄰居家借了,肉也不再是過年的奢侈品。”老趙回想著
過往脫口而出。
經過幾年勤勞奮斗,老趙家里吃的穿的都解決了,口袋里也有些余錢,他就開始著手住的
問題。在村里,蓋新房不止是老趙一家,在解決溫飽問題后,農村開始興建住所,改善居住環境。
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三轉一響”早已是陳年往事,冰箱、洗衣機、彩色電視機成了
普及品,網絡、汽車和智能設備走進農戶家中,生活水平發生了巨大變化。隨著改革開放的
不斷深入,黃土地上的農民也在感受著不一樣的社會氣息。老趙不斷從
報紙書刊上獲得社會變革的信息,而這些信息也一步一步改變著他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認識。在
政府的宣傳引導和自己思想轉變下,他開始放棄種植小麥轉而種植蘋果,這在當時引
起了不小的轟動。“不種麥子你吃啥呀?”“咱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的好把式,種蘋果能行嗎?”當
初許多村民勸他的聲音依舊耳旁環繞,然而“一根筋”的他并不為所動,堅持走自己的路。如今,
長得郁郁蔥蔥的果樹就是對他最好的回報,“你看看我這蘋果,個大皮薄有甜度,看見就有胃
口。”老趙笑著說。
“種蘋果也是辛苦,但是錢袋子鼓起來了呀!”老趙說,現在十畝蘋果每年可收入八九
萬元,嘗到種植蘋果甜頭的他繼續擴大種植規模,還添置了許多果園農業機械。他指著遠處的
山期說,那邊有他新建的十畝果園,等新園掛果,他的收入可以再翻一番,即使將來老的干不
動了,二十畝果園流轉給他人坐收流轉金,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站在老趙家門口,大門左右角上的兩只潔白陶瓷鴿子造型栩栩如生,棗紅色瓷磚上寫著“吉
祥如意步步高,一帆風順年年好,家和萬事興”。走進院內,硬化過的院落再也不怕雨天泥濘不
堪,水龍頭一擰白花花的自來水流個不停,干凈整潔的玻璃替代了過去糊窗用的麻紙,院子一旁
新建的果庫也即將投入使用,整個院內散發著勃勃生機。站在村口往村里看,一排排窯洞跟
城里的小區一樣,整整齊齊。
“真是沒想到我現在也能過上這樣的日子,”翻著老照片的老趙感慨道。“想跟老伙伴嘮幾
句,手機拿起來就打。想看看新鮮事,微信上多著吶。想到縣里買東西,村口一天有好幾輛班車。
村里還建了一個圖書室,擺上了科學種養殖的有關書籍。晚上,大伙自發集合在村民廣場,交流
交流各自的想法,也有了休閑的好去處。這兩年,大家還結成團,到北京、內蒙轉了轉,可開心
啦。”
“改革開放富百姓、黨的政策暖人心;發展是條致富路,奔向小康永不停。”這是老趙
經常念叨的一首打油詩,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年在黨的政策領導下群眾脫貧致富的心聲。
例2(2012年國考副省級)
2
“給定資料8”介紹了最近社會上涌現出的先進人物事跡,某單位黨委決定編印一期《內
部學習資料》,宣傳他們的事跡,號召本單位全體人員向先進人物學習。請你為這期《內部學習資
料》撰寫一則“編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準確,揭示各位先進人物的精神實質。不超過200字。
材料8:
2010年2月9日,臘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孫先生回到天津,原定與暫住在天
津的家人聚一天再回武漢,但他查看天氣預報后了解到,此后幾天,天津至武漢沿線的高速公
路,部分地區可能因雨雪封路。他決定趕在封路前趕回武漢,給先期回武漢的民工發放工錢。
春節前發放工錢,是他對民工的承諾。當晚,孫先生提取26萬元現金,帶著妻子和三個兒女
出發了。次日凌晨,他駕車駛至南蘭高速開封縣隴海鐵路段時,由于路面結冰,發生了重大車
禍,20多輛車連環追尾,孫先生一家五口全部遇難。第二天早上,弟弟打電話回家,發現
哥哥仍未到家,手機也聯系不上。預感不妙的弟弟開車沿途查找,結果在河南蘭考縣人民醫院
太平間發現了哥哥及家人的遺體。弟弟撬開撞得扭成一團的轎車后備箱,捆好的26萬元現金還
在。“我們家這個年是過不成了,但不能讓跟著哥哥辛苦一年的工友們也過不好年。”沉浸
在喪親之痛中的弟弟含淚決定,先替哥哥完成遺愿。臘月廿九,兩天未合眼、沒吃飯的弟弟趕回家
中,通知民工上門領錢。因為哥哥離世后,賬單多已不在,弟弟讓民工們憑著良心領工錢,人家
說多少錢,就給多少錢!錢不夠,弟弟就貼上了自己的6.6萬元和母親的1萬元。就這樣,在
新年來臨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領到了工錢,弟弟如釋重負。孫先生弟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包工頭也要講誠信,不能賺昧心錢,這是自己的良心
賬”。
徐先生是N市某希望小學教師,在婚檢時被查出患有嚴重的腎衰竭及尿毒癥。得知病情,他
毅然和未婚妻解除婚約,做出一個旁人想象不到的決定——回到講臺前,將自己的余生奉獻給教
育事業。多年來,他忍受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堅持自己在宿舍完成透析,堅守在教師崗位上。
2008年初大雪封山,他不顧病情嚴重,一次又一次護送山里的孩子回家;汶川大地震發生的
第二天,他就主動捐出了一個月工資寄往災區;多年來,他一直默默地從微薄的薪金中抽出錢
來資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即使在他病情危重時刻也從未間斷過。徐先生在日記中寫道:“我
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但我可以選擇對待命運的態度;我無法延伸生命的長度,但我卻可以拓展
生命的寬度!”
31歲的年輕母親吳女士有了一個她始終都有些不好意思接受的新名字一一“最美媽媽”。
2011年7月2日,某市一住宅小區,2歲女童妞妞從10樓的窗臺墜落。在樓下人們驚呼的一
刻,吳女士甩掉高跟鞋、伸開雙臂向妞妞掉落的位置沖去,在即將落地的一剎那,她接住了妞
妞。“事情發生在一瞬間,我根本來不及多想。我只知道她是一個孩子,我是一個母親,孩子是
母親的心頭肉,母親救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接孩子,吳女士左臂尺樓骨斷成了3截,可
她的臉上仍掛著明朗的微笑。在家人看來,吳女士能這樣做“既意外也不意外”。她丈夫說:“她
繼承了父母的樸實和善良,她今天所做的事情是平時養成的善良之心,關鍵時刻只是這種善良的習
慣性流露。”吳女士所在社區的居民們自發以系黃絲帶和點燃蠟燭的方式為吳女士和妞妞祈福。
該省省委書記也于第一時間前往病房探望。美聯社等歐美媒體贊揚她“勇敢”“無私”,是真正的
“守護天使”。
3
1名師專項點撥-申論】特殊題型(筆記)
一、題目展示
[2019年國考地市級】根據“給定資料1”,請概括小張家鄉出現的新變化。(15分)要
求:準確全面,條理清晰。不超過200字。
[2018年國考地市級】“給定資料1”和“給定資料2”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
土地承包政策的發展過程,請你概述這一發展過程。(10分)
要求:(1)準確、全面,有條理;(2)不超過200字。
【解讀】
1列舉近幾年特殊題型常考題目的例子,由于國考的命題水平最高,并且也是整個公務員
考試的風向標,出題也非常規范,為了展示近幾年申論考試的整體情況,就以上幾道國考題進行
展示。重點不是這幾道出自于哪,重點是看題目的問法,并且自己答題時如何處理特殊問法的
題目。
2第一題:為2019年國考地市級的真題,“根據'給定資料1'……請你概括小張家鄉
出現的新變化”。
(1)這兩年考查“變化”要素的概率不小,聯考、國考都會涉及這個詞,與傳統的“對策、
意義”要素不同。
⑵在申論考試中,如果遇到沒見過或者不常見的問法。
①一是在心理上大家不要怕,因為自己沒見過,別人也沒見過,大家與競爭對手一樣;
二是申論特別“講道理”,不可能一個詞在生活中一個意思,落在書面上是另一個意思,所以可
將問法當作日常用語進行理解,按照常識理解即可。
4
②例如問小王這兩年有什么變化,變化可能是皮膚變白了,個子變高了,更加有錢了,
女朋友換了幾個了,這些都屬于小王的變化。
③所以在生活中,變化是指跟過去不一樣的地方。
⑶以上是生活中的例子,變為申論的例子,變化可能是現在收入增加了,消費能力
增強了,閑暇時間增多了,娛樂生活豐富了,總之按照常識的理解去材料中找跟以前不一樣的
地方,所以本題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難。
3第二題:為2018年國考地市級的真題,“'給定資料1'和'給定資料2,……請你概
述這一發展過程"。
①常見的問法是“榭舌……對策、意義問題、影響”,但本題要求“榭旨??…過程”,遇到
沒有見過的問法,當作日常用語理解。
②例如請你概述粉筆公司的發展過程,發展過程可能是,首先建立了總部,然后描
述總部是怎么建立的,即在2014年張小龍創辦了公司等,這就是描述、概述總部發展建立
的過程;發展過程肯定不止一個階段,公司發展過程中,張小龍想多弄點錢,所以下一階段建
立一些分校,要寫清楚具體如何建立的分校,要將發展過程概述清楚,即2018年起在南京、
武漢、濟南、太原陸續建立了很多分校。這就是概括粉筆公司發展的過程。
③所以發展過程要寫到,先寫這個階段總體是什么,例如是建立總部,或者建立分
部,然后后面再具體描述是如何建立總部,或者如何建立分部。
④本題要求概括土地承包政策的發展過程,大家就按照以上的思路,到材料中找答
案,例如在80年代,土地承包政策是如何發展的,那時候可能出臺了很多政策,都是為了
確定土地承包權,然后再具體描述,如在80年前后,將土地使用權包產到戶,推行家庭聯
產承包責任制;之后可能還由確定土地承包權之后,包產到戶之后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所以
下一階段的發展過程就是確立承包的原則,要有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還要描述確立的是什
么原則,如90年代確立了減人不減地、增人不增地的原則等。這就是發展過程,即這個階段
在做什么,具體是如何做的。
4答疑:
(1)第一題中變化之后的肯定要寫,那么變化之前的是否需要詳細描述:申論沒有那
么死板,只要回答清楚問的問題即可,例如問某人這些年的變化,是某人變得有錢了,不需要
說是從窮鬼變成了富翁的。所以這不是必須寫,只要將變化說清楚即可。
(2)第二題發展過程的時間需要寫嗎:不用過于糾結,只要將每個歷程,每個階段做
了什么事、具體出現了什么政策說清楚即可,時間能寫得下就寫,寫不下就不寫,重點將發展
過程寫清楚即可。如果想讓答案更清晰,寫上時間可能會更保險。
5大家在考場上不要過于糾結那些細枝末節,只要將問題的核心意思表達出來即可。
[2016國考副省級】某美術館正在策劃藝術家黎明的作品展,請根據”給定資料4”,
為這一作品展撰寫一則導言。(20分)
要求:(1)圍繞黎明的創作宗旨、作品材質及其藝術追求等方面作答;(2)內容具體、
層次分明、語言流暢;(3)不超過400字。
5
[2015年國考副省級】假設你是制博會組委會的工作人員,請根據“給定資料3”,
就本屆制博會的亮點,草擬一份備詢要點,供組委會領導在制博會開幕日的記者通氣會上使用
(10分)
要求(1)內容具體,符合實際;(2)概括準確,分條表述;(3)不超過200字。
【解讀】
1.列舉了兩道公文題,看特殊問法的公文題如何作答.
2.第一題:為2016年國考副省級的真題,“某美術館正在策劃……為這一作品撰寫一則導
士,,
日。
(1)不是要求寫一篇宣傳稿/倡議書/公開信/評論,題目要寫一則導言,很多同學不知
道什么是導言,但這不影響大家做題,如果大家見到沒有看到過的問法,可以聯系日常生活實
際,看題目給大家設定的是什么場景。
⑵給藝術家黎明的作品展撰寫一則導言,“導”是引導的導,意味著導言要介紹作品
展有什么,引導別人去看,所以導言就是介紹這個作品展,到材料中找與作品展有關的所有內
容。
⑶很多同學不知道材料講什么,也不知道按照什么邏輯寫,注意公文題出現特殊問
法,通常在題干或者要求中給提示,例如要求中出現“圍繞黎明的創作宗旨、作品材質及其藝
術追求等方面作答”,這里說將艮清楚,導言可以圍繞黎明的作品找創作宗旨、作品材質、藝術追
求,材料有什么就寫什么。
⑷例如材料說到作品體現了中國元素,中國元素就屬于宗旨;再如材料說到作品藝
術水平高,以牛皮紙、冰塊為材料,這屬于作品材質;材料還可能說到作品展現了歷史文化、挖掘
歷史、體現民族精神,這也是黎明想要追求的,這些就屬于藝術追求。找出材料中的內容,要點
按照這三個部分對號入座即可。
3.第二題:為2015年國考副省級的真題,“假如你是制博會……草擬一份備詢備要點,供
組委會領導在制博會開幕日的記者通氣會上使用”。
(1)本題的問法是寫一份備詢要點,很多同學都蒙圈了,不知道備詢要點寫什么,本
題看上去是寫一份公文,但問法不常見,而特殊題型的題干或者要求中會出現提示。
(2)提示:“就本屆制博會的亮點,草擬一份備詢要點”,說明要找“亮點”,“亮點”是備
詢要點的核心,這是題干的提示。
(3)亮點:見到一個問法,想想在生活中“亮點”是什么意思即可,例如張三的亮點
是鼻梁很高,這就是亮點;車展的亮點是車很高檔。亮點就是與眾不同的、能吸引眼球的東西,
是特別突出、出眾的可以稱之為亮點,到材料中找好中之好的東西。
①例如材料中說到,世界最新研發的一臺機器,世界最新研發說明這就是亮點;再如設立
了3D打印區域,很多群眾可以免費體驗3D激光打印模型的樂趣,免費也是比較吸引眼球的地
方,免費體驗3D激光打印模型,這就是制博會的亮點。
②備詢要點的核心就是寫“亮點”,到材料中找與眾不同的地方,尤其要關注“最”“首
設”“首次”“免費”,吸引眼球的字眼,大家可以試想自己為游客,看到哪些東西會眼前一亮。
6
4.答疑:
(1)格式如何寫:
①對于特殊公文題的格式,大家在戰略上不用害怕,公文題中格式的占比不高,例如
20分的公文,格式為3分,10分的公文,格式為12分。
②如何寫格式,可以聯系現實生活實際,不用記夕版的套路。例如給作品展寫一則導言,就像
大家去旅游景點的小宮殿,門口都會設立牌子,上面的內容就是介紹這個景點,內容不會寫
“親愛的游客,……愛你的XX”,直接呈現標題(養心殿),之后介紹養心殿是皇帝的寢宮,
所以導言寫一個標題即可。
③再如寫一份備詢要點,供領導在通氣會上使用,領導將備詢要點放在自己面前,看著備
詢要點回答記者的問題,備詢要點根本不會給別人看,所以不用寫稱謂(親愛的記者培養)、落款。
④所以寫格式時,可以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得出以上兩道題不用寫格式,寫標題即可。
(2)實在不知道如何寫格式:公文題完整的格式為標題、稱謂、落款,如果實在不知
道怎么寫,在內容能夠寫完的前提下寫全,多寫不算錯;如果字數很緊張,格式分占比不高,格子
要留著寫內容。
(3)格式如何處理:
①可以根據常識結合題干設定的場景,判斷是否要寫格式。
②寫格式的時候,沒有常識的話,當成標題、稱謂、落款都有,這三個都寫。
③如果格子緊張,就只寫標題,有限的格子要留給內容。5.
總結:特殊題型的規律。
(1)意味著不問有固定問法,例如問”對策、問題”,出現有偶然性,并且變化多端。
(2)對于典型單一類的題目的問法,問的是什么,當作日常用語理解即可。
(3)如果是特殊的,大家沒有見過的公文題,注意題干或者要求都會給大家內容暗示,按
照提示寫即可。
二、真題演練
例1(2019年聯考):
根據給定資料3,歸納提煉改革開放以來趙家村發生的變化。(15分)要求
(1)分條歸納概括;(2)表述準確完整;(3)字數不超過200字。
【審題】
1本題是今年的聯考題目,問的是“變化”,這不是常規問法,是特殊問法。2019年國考、
聯考中好幾道題都出現了“變化”一詞,可能具有復制性,今后可能也會考到,所以接下來講
解針對“變化”該如何作答。
2審題三步走:審作答范圍(材料范圍,得出相關材料)、審主題和結構(圍繞什么話
題,寫什么的答案要點)、審要求(有無特殊的地方)。
(1)范圍:“根據給定資料3”,出現“根據、依據、閱讀”,說明材料范圍明確,即只看
資料3,
7
(2)主題和結構:
①主題:改革開放以來的趙家村。
②結構:
a圍繞主題,歸納提煉改革開放以來趙家村的變化。所謂的變化,就是跟以前不一樣的地
方,要圍繞改革開放以來的趙家村有哪些地方跟以前不一樣的地方,可能是錢多了、觀念轉變
了、環境更好了等。
b歸納提煉變化:歸納就像大家出門時將行李規整,將襪子放一起,口罩放一起,所以歸
納就是要將答案分類,為了讓大家今后申論拿到更高的分數,通常會建議大家,哪怕題目中沒
有“分類合理、層次分明、歸納”這些要求分類的字眼,也建議大家將答案的邏輯、類別盡可能
地梳理清楚,這樣答案顯得更清晰,閱卷人也看得更清楚。
c本題要求分類,理論上同類的東西要寫在一起,同類的東西也不能直接寫在一起,最好
讓別人一眼看出這一類說的是什么,在同類寫一起的基礎上,將其中更具有概括性的詞寫在前
面,如果材料中有概括性的詞,直接寫原詞,如果沒有,可以自己總結,這樣邏輯、條理性更
清楚。
d小結:主題為改革開放以來的趙家村,寫出變化并進行分類。有同學糾結變化到底是好還
是壞,正常情況下,變化包含好的變化、壞的變化,但本題的語境,不看材料,就知道改革開放
以來趙家村的變化肯定不是壞的,不能說改革開放以來將趙家村變成了趙家屯兒。
(3)要求:
①分條歸納概括:再次提示答案需要分類,標清序號“1.2.3.”,分條。
②表述準確完整:變化要表述準確,要材料原意,完整是指寫全要點,不要漏點。
③字數不超過200字:字數要求。
3到材料3中圍繞改革開放以來的趙家村,看看其跟以前到底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材料3:
豐收的季節,陜北高原到處是紅彤彤的蘋果。63歲的趙家村村民老趙看著果實,滿眼的
喜悅。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四十年來他用勞動創造了財富,改變了自己家的生活狀況,也
見證了他們村乃至黃土高原翻天覆地的變化。
材料3第一段:
L首先介紹背景,講述改革開放以來整體變好,怎樣變好,這段話說得既不清楚又不模糊,
只是講述這一年有財富、變得有錢了,可能后面不止一個地方提到有錢,因為有錢是最重要的。
2“改變了自己家的生活狀況,也見證了他們村乃至黃土高原翻天覆地的變化":到底
生活發生哪些變化、有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此處看不出來,只能說是背景段落,在考試時要
先有一個印象,估計基調往好的方向變,比如讓自己變得更有錢、生活狀況改變,如何改變不知
道,可能整體上生活水平提高、有錢、生活變好,大概是這個意思,但是材料講述不明確,繼
續看后文到底在哪些方面有不一樣的變化。
8
“經常前胸貼后背,每天除了想吃還是想吃,餓得不行呀。”回憶起那時候的生活,打開
話匣子的老趙苦笑著。
材料3第二段:回憶以前的生活,沒有體現現在是否真的有變化。
苦菜、燒場卷、麻湯飯、酸菜現在作為特色飯菜招待遠方客人,可在老趙眼中,這些都是
有時代印記的飯菜,“那時候偶爾吃個玉米窩頭都幸福得不行。”老趙說。
材料3第三段:
1“苦菜、燒場卷、麻湯飯、酸菜現在作為特色飯菜招待遠方客人”:現在是特色飯,
更換口味。
2"那個時候偶爾吃個玉米窩頭都幸福得不行”:依然在論述以前,沒有談到現在。
那個年代人們主要是為吃穿發愁,孩子們盼望著正月有肉有餃子吃,條件好點的還能穿上
新衣服。“記得當時村里有一家買回來豬肉,還沒做熟就被孩子們吃得差不多了,日子過得太辛
酸了。”老趙感慨。
材料3第四段:
1“那個年代”:依然在說以前。
2這三段都在講述以前日子過得不太好,本題主要找變化(與以前不一樣的地方),可
能這幾段都是鋪墊,繼續看后文,看到底在哪些方面有變化、是否有真正的變化。
1978年,來自遠方的“包產到戶”消息傳遍了黃土高原的每個鄉間田野,大家都期待
的分田到戶,讓老趙看到了希望。“把地分到戶以后,村民干勁十足啊!天不亮全家有勞動力
的都上山勞動,直到晚上看不見才回家。山地上全部種的是小麥、高粱、谷子等糧食作物,平地上
家家戶戶都種白菜、蘿卜等時令蔬菜,不到第三個年頭,交過公糧后自家的糧倉再也沒有空過。”
老趙說,從那時起,孩提時代憧憬的頓頓吃的白面,成為了家常便飯。“早上吃白面饅頭,下午
吃白面面條,招待親戚客人再也不用問鄰居家借了,肉也不再是過年的奢侈品。”老趙回想著
過往脫口而出。
材料3第五段:
1“1978年”:改革開放,扣住主題,即改革開放以后的趙家村。
2“來自遠方的‘包產到戶'消息傳遍了黃土高原的每個鄉間出野”:來自遠方的消息
傳到趙家村,注意要找變化(一定要找與以前不一樣的地方),這個消息傳過來,說明改革
開放以前沒有這個政策和消息,注意不要忽略一個小細節的變化,即“包產到戶”(關鍵詞,屬
于一個變化,改革開放前沒有)。繼續看后文,看有這個政策以后還有什么變化。
3”把地分到……十足”:
(1)村民干勁十足,每天都上山勞動,看不見的時候才回家。此處依然說明有變化,
以前不愿意干活,或者干完活掙的錢也不多,沒有吃的(反正也是餓著),現在有這個政策,
干勁十足,干完都是自己的,所以出現變化,即以前不樂意干的活現在愿意干,說明有積極性。
(2)變化:有了“包產到戶”的政策,生產積極性提高。
4"山地上……奢侈品”:論述有吃有喝,說明生活水平改善、提高,這就是變化。
5總結:
9
(1)有什么變化:
①有包產到戶的好政策,政策變化。
②有了政策之后,大家具有積極性。
③有積極性以后生活水平果然提高。
(2)層層遞進,共有這三個變化,很明顯順承前面的三小段材料進行鋪墊,即日子過得
越來越好,以前吃不上飯,現在能吃上,確實可以算得上是?類,但是本題要求歸納、分類。因
此,可以將概括性的信息前置,前面有一個總括詞,材料里有些內容是原詞,沒有原詞需要自己
提煉概括。但可以發現,此處有什么變化,也就是前邊說的有新政策、新干勁、新條件,誰也
不能包含誰。在考試時要多寫關鍵詞,如果材料沒有概括的內容,則需自己概括,所以材料整體
的變化,就像之前有同學所說,以前吃不飽、現在吃飽了,整體來講,變化就是解決了溫飽問題。
(3)有的同學可能會說,后面的干勁、生活水平提高就是解決溫飽,而且新出一個新
政策,好像只說包產到戶,感覺這個關鍵詞寫得也不全面(是否屬于溫飽本身),此時可以
把主旨句寫得更豐富一點,比如解決溫飽、土地政策改革/變化,然后具體寫小變化,即包
產到戶、積極性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等,不一定按照原詞寫,但是意思要寫到。
(4)從應試的角度而言,要盡可能多寫關鍵詞,通過梳理本段得到的要點是解決溫飽、土
地政策變化。具體有什么變化:包產到戶的土地政策、生產積極性提高、水平改善。通過解決
溫飽的變化得出這一段的要點。不一定每一個詞都有分,從應試的角度而言,盡可能寫多、寫
全。以上內容是這一段的要點,即變化。雖然變化這個詞不是常規要素,但其實并不難,就是
跟以前不一樣的地方(已經寫完),繼續看后文有何變化。
經過幾年勤勞奮斗,老趙家里吃的穿的都解決了,口袋里也有些余錢,他就開始著手住的
問題。在村里,蓋新房不止是老趙一家,在解決溫飽問題后,農村開始興建住所,改善居住環境。
手表、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三轉一響”早己是陳年往事,冰箱、洗衣機、彩色電視機成了
普及品,網絡、汽車和智能設備走進農戶家中,生活水平發生了巨大變化。
材料3第六段:
1”經過幾年……問題”:吃的問題解決了,還要解決住的問題,可以說解決住房問題,也
可以換個高大上的詞(解決什么問題、有什么變化),比如居住環境/人居環境變化、完善
(可能是這一段的基調)。居住環境方面是否真的發生變化,繼續看后文。
2"在村里……變化":印證前文的說法,改善人居環境這些都是居住環境(準確而言是
人居環境),不僅僅是房子的事,具體改善什么樣的居住環境,怎樣改善人居環境,三大件、
三小件已經改變,無非是縫紉機、收音機、冰箱、洗衣機、網絡、汽車等各種硬件(這些都是
設施),即生產設施、生活設施、硬件設施,寫到設施這個詞即可。
3總結:本段的邏輯很清楚,人在吃飽之后就要考慮居住問題。總之,本段談論改善人居
環境,屬于變化,具體而言哪些人居環境得以改變,即剛才提到的亂七八糟的東西、生產生活
設施得到完善。
材料3第六段梳理:
1.人居環境改善。
10
2.材料已經給出,無需自己概括。具體人居環境如何改善:首先生活/生產設施完善。
這條與前面那條相比略微有些短,但沒有關系,材料很多,繼續往后看,可能后邊也會談論環
境、生活設施的問題,到時候可以寫在一起。已經講述過吃飽和居住的問題,還有什么改變,
繼續看后文。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黃土地上的農民也在感受著不一樣的社會氣息。老趙不斷從報
紙書刊上獲得社會變革的信息,而這些信息也一步一步改變著他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認識。
材料3第七段:老趙一直說話,很多信息傳遞進來,然后他就有了新認識,說明認識、
思想、觀念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到底發生或體現在哪些方面,繼續看后文。
在政府的宣傳引導和自己思想轉變下,他開始放棄種植小麥轉而種植蘋果,這在當時引起
了不小的轟動。“不種麥子你吃啥呀?”“咱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的好把式,種蘋果能行嗎?”當初
許多村民勸他的聲音依舊耳旁環繞,然而“一根筋”的他并不為所動,堅持走自己的路。如今,
長得郁郁蔥蔥的果樹就是對他最好的回報,“你看看我這蘋果,個大皮薄有甜度,看見就有胃
口。”老趙笑著說。
材料3第八段:
1.“在政府的宣傳引導和自己思想轉變下”:又在談論認識、思想,最好寫到認識和思想,
即思想轉變、認識提高。關鍵是從哪里變化,繼續看材料。
2.“他開始……轟動”:
?“他開始放棄種植小麥轉而種植蘋果”:也就是想法改變,開始琢磨著種蘋果。
2"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說明不是自己家一畝三分地這種小地方種植,肯
定想擴大面積種植等等。
9思想認識轉變后,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的變化:
①比如說種植蘋果,估計是搞一些產業、專業等,可以表述為“推進產業化、專業化種植'
(這就是思想轉變后的行動)。
②注意:有同學提到“多樣化”。多樣化指什么都種植,但此處不是小麥和蘋果都種植,而是
轉而種植蘋果,其實就是專業化、產業化、商業化等,這些詞匯可以多寫,材料沒有原詞,可以
按照自己的理解多寫幾個詞。
3.不種麥子你吃啥呀’……笑著說”:
i“如今”:跟以前不一樣的地方,又提到變化。
2“長得郁郁蔥蔥的果樹就是對他最好的回報”:此處又一次提到有變化。
①“郁郁蔥蔥的果樹”:體現出前面的產業化、專業化種植不錯,長得很茂盛,說明生產
效率/效益提升,反正都比以前好。
②“就是對他最好的回報”:皮薄、個大、有胃口,意味著不只思想發生變化。反復談論
果樹種得好,產生回報,產品特別好,但并不僅僅是思想發生變化,他沒有在思想方面變成空
想家、每天做白日夢:現實也發生變化,即掙錢了,收入也變了。
9所以,對于本段材料,在考場上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
①第一種處理方式:認為這些都是在思想認識轉變的前提之下發生的一些具體變化,要跟
著思想認識轉變走,則可以跟著思想認識寫,這樣沒有任何問題,可以表述為“思想轉變、
II
認識提高”,然后接著寫“推進產業化、專業化、規模化種植,提升生產效益和增加生產收益”
(可以這樣寫)。
③第二種處理方式: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可以不歸到一起寫。
a看到思想認識有變化毫無疑問,同時也看到思想認識變化已經通過行為把蘋果種植起來,
但是種完以后,掙錢的事應該回應前面首段的致富,可以把掙錢這件事單獨寫一條(盡可能多
寫要點),重點不是這道題的答案是什么,本題不可能重新再考,我們要知道以后考試時怎
么辦,可以寫為一條,也可以分為兩條寫,說不定關鍵詞更多。
b如果分為兩條寫,除了前面這個變化(思想觀念轉變、認識提高),還可以寫收入增
加,這又是一個變化。具體收入如何增加,后面可以寫種植蘋果,還可以多寫點關鍵詞,這不
是傳統的糧食作物,蘋果和梨可以稱為經濟作物。具體有什么變化、怎么增加收入,即種植與
錢有關的經濟作物。“個大皮薄有甜度”即優化品種,東西好了以后才能掙到錢,這個變化就是
種植經濟作物、品種改良/優化品種,這樣才能多掙錢。“長得郁郁蔥蔥”可以寫為“規模擴
大”,反正就是多寫詞,其實就這兩件事而已。
“種蘋果也是辛苦,但是錢袋子鼓起來了呀!”老趙說,現在十畝蘋果每年可收入八九
萬元,嘗到種植蘋果甜頭的他繼續擴大種植規模,還添置了許多果園農業機械。他指著遠處的
山熨說,那邊有他新建的十畝果園,等新園掛果,他的收入可以再翻一番,即使將來老的干不
動了,二十畝果園流轉給他人坐收流轉金,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材料3第九段:
1.“種蘋果也是辛苦,但是錢袋子鼓起來了呀":印證剛才的選擇,最好寫兩條,因為前
面強調意識和思想,本段單獨強調錢,看到此處最好分開寫,即收入增加。
2.“老趙說……機械”:
(1)前面種植蘋果/經濟作物,個大皮薄、優化品種、擴大種植規模,說明現在的變化
是種植規模越來越大。
(2)“還添置了許多果園農業機械”:可以理解為思想觀念變化,推進了產業化、專業
化、機械化種植(可以寫到思想認識中,也可以寫到收入中,機械化種植效率更高)。
3.“他指著……收入”:
(1)將果園流轉出去是以前沒有的做法(現在有這種做法),即土地流轉,以前沒有,
現在有,符合主題一一變化。
(2)“二十畝果園流轉給他人坐收流轉金,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可以歸到主旨句中,
即收入增加。
①如何寫:可以寫土地流轉,拿土地轉讓租金當錢用屬于增加財產性收入。
②財產性收入:通過資本、資源產生的收入,比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獲得的收入,或者
將土地流轉獲得的收入,都是拿財產掙錢。可以跟著后面寫“土地流轉,財產性收入增加”。只要寫到
土地流轉就可能給分,但是最好多寫幾個詞。
4.在收入方面談到以上內容,跟以前相比產生了一些變化,這三段都在講述種蘋果的事,具
體來說,可以寫為兩條。
材料3第七到九段梳理:
12
1思想轉變,認識提高。推進產業化、專業化、機械化種植,生產效率提升(思想轉變,不
再種地,而是開始種植蘋果等經濟作物)。
2收入增加,收入方式多元。種植經濟作物,優化品種,規模擴大;土地流轉,財產性收
入增加。
3注意:
(1)只要看到與以前不一樣的變化,即符合題目要求,該寫則寫。
(2)寫答案時,只要表達出材料的核心意思即可,具體用哪個詞自己決定。比如思想轉
變,認識提高,如何轉變:“產業化、專業化、機械化種植”中可能只有專業化有分,另外兩個
詞沒分,表達出怎么轉變、種植的方式不再是傳統的小農經濟種植、有更高的效率、掙錢,只
要寫到收入增加即可。收入方式多元依然在論述收入,能寫則全寫上。具體而言,收入方式
有何變化:種植多元,品種好,規模大(種得好);土地流轉,玩得好,賺得好。表達出核心
意思即可,不用一字不差.
4有些同學認為這些內容存在交叉,這幾段都在論述種植蘋果這件事,讀材料時可以發現
主要談論兩方面的變化:一是想法變化,二是錢變多(寫出這兩個層次即可)。
站在老趙家門口,大門左右角上的兩只潔白陶瓷鴿子造型栩栩如生,棗紅色瓷磚上寫著''吉
祥如意步步高,一帆風順年年好,家和萬事興”。走進院內,硬化過的院落再也不怕雨天泥濘不
堪,水龍頭一擰白花花的自來水流個不停,干凈整潔的玻璃替代了過去糊窗用的麻紙,院子一旁
新建的果庫也即將投入使用,整個院內散發著勃勃生機。站在村口往村里看,一排排窯洞跟
城里的小區一樣,整整齊齊。
材料3第十段:
1.“站在……萬事興”:
i“站在老趙家門口”:不再論述種地的問題,前面談到溫飽解決、思想轉變、收入增
加、居住環境改善,本段開頭提到老趙家門口,話題可能與居住環境相關。
2"大門左右角……'家和萬事興'”:說明現在搞得栩栩如生,棗紅色的瓷磚上寫著吉
祥的話,一看就知道住得好,言外之意是以前住得不好。此處屬于變化,可能與居住環境相關,
“大門左右角上的兩只潔白陶瓷鴿子”可以表述為房屋整齊、美觀。
2.“走進院內……勃勃生機”:
J”走進院落……糊窗用的麻紙”:說明院落硬化過,不像以前的全是泥(這也是以
前沒有、現在更好的變化)。
2"院子一旁……生機”:說明有新建的果庫,以前沒有,也是一個變化。
3.“站在村口往村里看……整整齊齊”:依然說明房屋比較整齊、美觀。
4.本段主要論述房子與之前不同、出現變化,但是與之前分類的內容存在重復,依然是人
居環境。有些同學想到設施完善,總之就是環境好,可以將人居環境、設施完善寫到主旨句中,
后面詳細描述人居環境和設施如何改善,包括房屋整齊美觀,院落硬化、果庫新建、生產生活
設施改善,不一定有分,但是盡量多寫(總之是有錢、脫貧)。
材料3第十段梳理:
1人居環境與公共設施完善。房屋整齊美觀、院落硬化,新建果庫,生產生活設施改善。
13
2趙家村的變化:吃得飽了,想法跑了,錢賺多了,住得好了。
“真是沒想到我現在也能過上這樣的日子,”翻著老照片的老趙感慨道。“想跟老伙伴嘮幾
句,手機拿起來就打。想看看新鮮事,微信上多著吶。想到縣里買東西,村口一天有好幾輛班車。
村里還建了一個圖書室,擺上了科學種養殖的有關書籍。晚上,大伙自發集合在村民廣場,交流
交流各自的想法,也有了休閑的好去處。這兩年,大家還結成團,到北京、內蒙轉了轉,可開心
啦。”
材料3第十一段:
1.“真是……多著吶”:
(1)現在能過上這樣的日子,言外之意是以前過不上,此處又是一處變化。
(2)”手機拿起來就打。想看看新鮮事,微信上多著吶”:
①說明以前沒有手機,現在有手機,想拿起手機就可以打,變化為“手機普及”。
②”手機拿起來就打":說明方便。
③''想看看新鮮事,微信上多著吶”:說明資訊發達,總之,以前沒有條件,現在有條件。
可以提煉信息“手機普及、資訊發達,聯系方便”。除了這些變化,繼續看后文有什么變化。
2"想到縣里……書籍”:
5"村口一天有好幾輛班車”:說明是設施,前文已寫過,無需再寫。本段主要順承前
面精神層面的東西多一些。
2"村里還建了一個圖書室,擺上了科學種養殖的有關書籍”:此處出現變化,可以
表述為“增設圖書室”或“知識增加”,也可以寫“修建文化場所/文化場館”,只要寫到知識、
文化、圖書等詞匯即可(屬于變化)。
3"晚上……開心啦”:想上網可以上網、想學知識也可以,學完后人會感到累,可能想跳
廣場舞。除了前面說的手機普及、知識增加,娛樂方式和休閑活動增多(可以寫休閑、娛樂
等詞匯),這也是變化。通過梳理材料可以發現材料的邏輯很清晰,解決溫飽、掙錢等問題之
后(吃住問題解決),開始追求精神生活。上網、看書、旅游等活動,本段中的變化較散,有
上網又有活動等,不能互相概括,因此,需要自己總結概括性詞匯,這些都是精神方面的變化,
即精神文化生活豐富/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精神生活更加娛樂。
“改革開放富百姓、黨的政策暖人心;發展是條致富路,奔向小康永不停。”這是老趙
經常念叨的一首打油詩,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年在黨的政策領導下群眾脫貧致富的心聲。
材料3第十二段:進行總結,說明變化好,現在富裕、有錢,依然在論述致富,但是收入
增加、致富在前文已經寫過,此處沒有要點。
材料3第十一、十二段梳理:精神文化生活豐富。手機普及,資訊發達,聯系方便,知識
增加,休閑娛樂活動增多。
【思維導圖】
14
一能加腺甄0包產那掙秋雕翳生林平謔
[嬲殿用潮geJMK觸儂腳幅表懶
-n’蚣飄HM最元G加麟臧眥腳盤射尢iO,om
榔G-----------------------------------------------------------------
——人居礴與公共虢藕0熊妍瓢懿觥,颼辨,擰簾懶隨
翻雌輔0W(M,毓漉ffli?,?W
【梳理】
1.本題的邏輯相對而言較為清楚,改革開放以來趙家村有何變化/趙家村與以前有哪些不
一樣的地方:以前吃不飽,現在能吃飽;以前沒有想法,認為活著就行,現在想法變多,想
多搞一些東西;吃住、想法變化后收入增多,開始買房子;然后開始豐富精神生活。
2.按照材料的邏輯順序,一段材料或兩三段材料屬于一類內容,將溫飽、思想、收入、
居住、精神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歸類。
【參考答案】
1.解決溫飽,土地政策變化。包產到戶,生產積極性提高,生活水平改善。
2.思想轉變,認識提高。推進產業化、專業化、機械化種植,生產效率提升。
3.收入增加,收入方式多元。種植經濟作物,優化品種,規模擴大;土地流轉,財產性收
入增加。
4.人居環境與公共設施完善。房屋整齊美觀、院落硬化,新建果庫,生產生活設施改善。
5.精神文化生活豐富。手機普及,資訊發達,聯系方便,知識增加,休閑娛樂活動增多。
15
1.解決溫飽,土地政策變化.包產到戶,生產積極性
提高,生活水平改善.2.思想轉變,認識提高.推進產業
化、專業化、機械化種植,生產效率提升。3.收入增加,
收入方式多元.種植經濟作物,優化品種,規模擴大;±
地流轉,財產性收入增加.4.人居環境與公共設施完善.
房屋整齊美觀、院落硬化,新建果庫,生產生活設施改善.
5.精神文化生活豐富.手機普及,資訊發達,聯系方便.
知識增加,休閑娛樂活動增多..
【參考答案講解】
1依次羅列(1.2.3.4.5.),每一條中都有前面的總結句以及分要點,不是每個詞都有
分,但是這樣寫要點全面、邏輯相對而言比較清楚。
2如果方格紙寫不下,采用龍擺尾的形式書寫。
3以上內容就是考查的變化,以后在考場上遇到不認識的詞也無需害怕,可以當成日常用
語進行了解,就像變化一樣。由于變化有復考的可能性,再出現變化時只找與以前不一樣的地方,
如果題目沒有明說,多數情況下是由壞向好轉變。所以,只需看現在有什么好的狀態,只要現
在好,以前都不好,描述現在的狀態即可。
例2(2012年國考副省級)
“給定資料8”介紹了最近社會上涌現出的先進人物事跡,某單位黨委決定編印?期
《內部學習資料》,宣傳他們的事跡,號召本單位全體人員向先進人物學習。請你為這期《內部學
習資料》撰寫一則“編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準確,揭示各位先進人物的精神實質。不超過200字。
【審題】
L很多同學不知道什么是編者按,故選取本題進行講解。并且,本題需要寫很多關的精神
方面的詞,近一年來,很多地方考試(江蘇等省份)都要求概括精神品質,一些詞出現的概率
和頻率較高。
2審題三步走:
(1)作答范圍:本題雖然沒有要求根據“給定資料8",但是其他材料和主題(先進人
物事跡)無關,因此,只看資料8即可?
(2)主題和結構:核心的話題圍繞先進事跡展開。要求寫…則編者按,屬于“量詞+
文種”的形式,是公文題(涉及格式、內容、語言)。
①格式:
16
a編者按沒有固定的標題,有的“編者按”寫在自然段的開始,有的“編者按”作為標題
居中,格式不重要,采用哪種方式都可以。
b稱呼和落款無需寫,只有給特定群體寫文章并且需要表明身份時才需要寫,編者和讀者
之間本是陌生人,因此不需要寫。
②內容:
a公文題的主要得分點是內容,雖然同學們沒有寫過編者按,但也沒有關系,稍加分析即
可,“編者按”是編者寫給讀者的,編者和讀者之間沒有太多生活交集,唯一的交集就是書的內
容,即介紹書的核心內容。
b看上去比較特殊的公文題不會難為考生,會在題干給出提示。
c題干提示“宣傳他們的事跡,號召本單位全體人員向先進人物學習”,說明一定要介
紹事跡,并且進行號召。
d要求中提到“揭示各位先進人物的精神實質”,意味著編者按中還要有精神實質。e
看到特殊公文之后,題干會給出內容提示。一般情況下,號召放在結尾,前面的主體
部分宣傳事跡、揭示精神實質即可,可以先介紹一段事例,之后揭示精神實質,也可以把每個
事跡和精神實質分別連在一起寫。
③語言:題干中沒有太多要求。
(3)要求:
①“概括全面、準確,揭示各位先進人物的精神實質”:要把事跡和精神實質全面地概括
出來,“準確”即用材料中的內容描述清楚。
②不超過200字。
③沒有對語言的特殊要求。
3梳理:需要做的事情是到材料8中找到事跡、精神實質是什么,最后進行號召。
材料8:
2010年2月9日,臘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孫先生回到天津,原定與暫住在天
津的家人聚一天再回武漢,但他查看天氣預報后了解到,此后幾天,天津至武漢沿線的高速公
路,部分地區可能因雨雪封路。他決定趕在封路前趕回武漢,給先期回武漢的民工發放工錢。
春節前發放工錢,是他對民工的承諾。當晚,孫先生提取26萬元現金,帶著妻子和三個兒女
出發了。次日凌晨,他駕車駛至南蘭高速開封縣隴海鐵路段時,由于路面結冰,發生了重大車
禍,20多輛車連環追尾,孫先生一家五口全部遇難。第二天早上,弟弟打電話回家,發現
哥哥仍未到家,手機也聯系不上。預感不妙的弟弟開車沿途查找,結果在河南蘭考縣人民醫院
太平間發現了哥哥及家人的遺體。弟弟撬開撞得扭成一團的轎車后備箱,捆好的26萬元現金還
在。“我們家這個年是過不成了,但不能讓跟著哥哥辛苦一年的工友們也過不好年。”沉浸
在喪親之痛中的弟弟含淚決定,先替哥哥完成遺愿。臘月廿九,兩天未合眼、沒吃飯的弟弟趕回家
中,通知民工上門領錢。因為哥哥離世后,賬單多已不在,弟弟讓民工們憑著良心領工錢,人家
說多少錢,就給多少錢!錢不夠,弟弟就貼上了自己的6.6萬元和母親的1萬元。就這樣,在
新年來臨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領到了工錢,弟弟如釋重負。
17
孫先生弟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包工頭也要講誠信,
不能賺昧心錢,這是自己的良心賬”。
材料8第一段:
J對事跡的概括是總體描述,因此可以在讀材料時先提煉精神實質,之后再概括事例。
2“2010年2月9日……是他對民工的承諾”:孫先生人很好,體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裝配式建筑預制混凝土構件合同
- 環境監測練習題+參考答案
- 農業種植試驗與推廣合作協議
-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合作協議文本
- 2025黑龍江省旅游投資集團面向社會招聘1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河南西溝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招聘工作人員2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山東省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四川南充臨江東方發展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紡織品設計的可行性研究試題及答案
- 高二物理綜合試題及答案
- 2023年同等學力臨床醫學考試真題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湖南大學
- 第七講-信息技術與大數據倫理問題-副本
- (完整版)數字信號處理教案(東南大學)
- 公園EPC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的監理措施
- 祖暅原理的課件
- 保密警示教育課件
- 《神經系統的傳導通路》課件
- 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空氣的“力量”》教案及教學反思
- 青海省魚卡礦區魚卡二號井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提高大面積混凝土地面表面平整度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