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_第1頁
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_第2頁
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_第3頁
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_第4頁
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

英雄教材分析:

翻看歷史宏卷,有許多名垂千古的不朽形象支撐著整個浩瀚乾坤。英雄,以其博大的胸襟、豪邁的氣概和英武的舉措譜寫了人性中最壯麗的詩篇。了解英雄的光輝事跡,探索英雄的心路歷程,繼承英雄的浩然壯志。走進這片沃土,讓學生在崇高、偉岸、堅強、英勇中學會正視生命,忠于事業,靠近真理,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本單元五篇課文。有家喻戶曉的人物故事,有激蕩心漪的無名英雄;有為中國革命無畏無懼的英勇事跡,有為世界進程拋灑激情的高尚氣節;有古代兢兢業業的英雄,也有現代的卓而不凡的偉人,即包容了中外的無垠地域,又涉及了古今的廣袤空間。英雄的腳步崎嶇而坎坷,踏上去,感受高尚情懷,在美德中體會人性中卓越的深邃內涵。教學目的:

學習本單元應通過課文把歷史和現實結合起來,指導學生通過味字里行間所滲透的崇敬,感受英雄在歷史進程中不可忽視的作用。讓學生自主發現文章中細節所折射的人性光輝,提出問題,深入探究。能夠充分發揮間接資源作用,探索古今中外更多的英雄故事進行交流體會,從而蕩滌心靈,升華自我的價值觀。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味字里行間所滲透的崇敬,感受英雄在歷史進程中不可忽視的作用。讓學生自主發現文章中細節所折射的人性光輝,提出問題,深入探究。課時分配:

《你,浪花的一滴水》

2課時

《金色的魚鉤》

2課時

《白衣天使》

2課時

《蘇武牧羊》

1課時

《南沙衛士》

1課時

綜合活動

3課時

課題:你,浪花的一滴水教材分析:

這是一手歌頌雷鋒精神的現代詩,以飽蘸深情的筆墨抒發了對雷鋒同志的懷念與敬仰。詩句反復詠嘆了雷鋒用平凡、年輕的生命,為祖國、為人民、為革命建設事業建立下的不朽功勛。綜覽全詩,“你,浪花里的一滴水”這一標題引領我們一開始就進入一種“滴水藏深海”的意境中,體會著在平凡中孕育著不平凡的哲理。全詩七節。包括設疑、抒懷、詠嘆三部分。教學方法:教具準備:課前布置學生查找雷鋒的資料。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設計:一、激趣導入:

1.今天,在這里,我要唱一個人。他不是將軍,卻立下了無數功勛;他不是文豪,卻寫下不朽詩文;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輕,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卻滲透——億萬人的心!你們知道我要唱的人是誰嗎?(雷鋒)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首有關雷鋒的詩歌——《你,浪花的一滴水》。2.齊讀課題,揭示課題。(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說明雷鋒很普通,很平凡,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樣。)

二、出示目標:三、檢查預習:1.簡單介紹雷鋒生平資料。1.背誦詩歌。2.寫一寫身邊的好人好事。七、總結全文。同學們,雷鋒叔叔雖然走了,但是他的故事,他的精神,他的品質早已深入民心,早已生根發芽,一代又一代的“活雷鋒”涌現出來,他們如同璀璨的群星交相輝映,放射光芒。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寫出關于拓展延伸的話題(任選一題)。板書設計:教后反思:課題:金色的魚鉤教學內容: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敘述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為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自己卻犧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跡。教學方法:教具準備:課件、搜集長征的資料。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課文的題目是“金色的魚鉤”請你讀課文后想一想,這個魚鉤是金色的嗎?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為什么說它是“金色的”?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二、出示目標。三、檢查預習。1.師范讀課文,把自己讀錯的字標出來后,多讀幾遍。2.聯系課文說說新詞的意思。3.說說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當時的環境。四、探究新知。

1.默讀,邊讀邊思考:課文中幾次描寫了老班長的外貌,從課文中摘錄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語句。

板書:老班長

2.這幾次描寫老班長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

討論明確:

第一次: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馱,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明確:這時的炊事班長飽經風霜,然而可敬可親。

第二次:他那十分嚴峻的布滿紅絲的眼睛明確:日夜為小戰士們操勞,睡眠不足,老班長的眼里布滿了紅絲,但絲毫不影響他照顧小紅軍,表現了他對工作的高度負責。板書:照顧、三病號

(1)眉頭擰成了疙瘩。(2)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明確:(1)老班長看到三個小戰士不肯喝魚湯,生怕他們餓壞了身子,他又心疼,又著急,責怪自己沒能完成指導員交給的任務,因此眉毛擰成了疙瘩。(2)戰士們喝下了魚湯,他的眉頭舒展開,充分表現了他心中只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的高尚品質。

第二次: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明確:老班長歷盡艱辛,任勞任怨,像保姆一樣照顧小孩一樣,照顧三個年輕的病號。他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是自己已經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是高度的革命責任感,讓他把生的希望讓給了戰友,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板書:救

理解:“在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明確:這個魚鉤是老班長的遺物,有很大的紀念意義。老班長生前用這個魚鉤給三個小戰士釣魚補養身體,使他們能順利地走出草地,這個魚鉤挽救的是三個年輕戰士的生命。

從這個長滿紅繡的魚鉤上,我們可以看出老班長無限忠于黨,忠于人民,一心為同志,有著舍己救為人的高尚品質,這崇高的品質永放異彩,光芒萬丈。

板書:懷念過渡:從老班長的外貌變化,我們看出他是一個心中只有戰友,唯獨沒有自己的優秀共產黨員。你還能從什么地方看出這種品質。五、拓展升華。你能列舉老班長式的人物嗎?(“馬背上的小紅軍”“草塘中的老同志”“媽媽”“爸爸”……..)六、達標檢測。復述課文。七、總結全文。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作業設計:

1、感情朗讀課文,做書后練習題。

2、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板書設計:教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設計:一、激趣導入。課文寫了誰的事情?你對紅軍長征了解有多少?二、出示目標。三、檢查預習。1.聽寫詞語。2.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段。四、探究新知。(一)學習課文第1段。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生在1935年秋天,紅軍長征途中過草地的時候。)

2.老班長擔負著什么任務?(保護三個小病員過草地。)

3.把刻畫老班長外貌的句子畫出來。讀后說一說從老班長的外貌,我們可以知道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一個勤勞質樸的勞動人民。)

4、你感覺老班長怎樣?(飽經風霜,和藹可親)

5.齊讀課文第1段。小結段意:寫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老班長接受了保護三個小病員的任務。

(二)學習第2段。

默讀這一段。

思考:這一段寫了老班長的什么事?從中可以看出老班長怎樣?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

這一段先講了老班長釣魚、在講老班長自己從來不吃魚,最后講老班長鼓勵病號喝魚湯。從“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不合攏眼”,可以看出老班長擔心著我們的身體,心情沉重,這反映了老班長高度的責任感,他擔心病號走不出草地,完不成黨交給的任務。其他如:“總能”“我覺得好象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老班長看看我們吃完……沉重極了”都能說明老班長的精神感人至深。

小結第2段段意:寫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長想方設法釣魚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而他自己沒吃過一點兒魚。

(三)學習課文第3段。

讀第三段,思考:這段講老班長怎樣了,為什么會這樣?從這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老班長犧牲了,這實際上是他一天又一天的勞累、忍饑挨餓的必然結果,在他生命垂危時,仍然不肯喝魚湯,而在他倒下去之前,“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著我們”,這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在他臨犧牲的時候還說“沒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沒把你們照顧好”,這是多么感人的精神。

(四)學習課文第4段。

齊讀第4段。

1."擦干了眼淚,我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放在貼身的衣兜里。"小梁為什么要這樣做?(聯系上下文體會小梁當時的感情。)

2.為什么說"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因為這魚鉤是老班長用來鉤魚給他們吃的,讓他們維持生命走出草地的遺物;魚鉤雖然長滿了紅銹,但老班長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卻永遠放光芒。小梁把魚鉤小心地包起來,是為了讓子孫后代瞻仰革命前輩的遺物,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同時也表達了小梁自己永遠向者班長學習的決心。最后這句話點明了文章的主題。)小結第4段段意:寫小梁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保存起來。五、拓展延伸。1.出示最后一段話。思考:“我”為什么要把老班長留下的魚鉤小心地包起來?“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象征著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一個小小的魚鉤,象征著老班長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著千百萬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跡。所以,這篇課文要以“金色的魚鉤”為題。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句話。六、達標檢測。1.課文中前后一共出現八次“啊”字,找出帶有“啊”字的句子,練習朗讀,品悟情感。2.如果我們為老班長立碑,你會在碑上寫什么呢?(一心為公、舍己救人、永垂不朽……)七、總結全文。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輩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作業設計:

1、查找長征中具有高尚品質的英雄人物,并講述他們的故事。

2、體會“金色的魚鉤”的含義。板書設計:教后反思:課題:白衣天使教學內容:教材分析:《白衣天使》是北師大版十二冊“英雄”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一文通過講述南丁格爾開拓護理事業,建立完善的護理制度以及創立護士學校的曲折故事,向世人展現了一位執著堅毅、勇敢堅強、無畏無懼、用愛心和恒心默默為傷者送去福音的天使。教學時間:教學方法:教學準備: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同學們應該知道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那么知道這個節日時為誰而設立的么?(南丁格爾)是,她為護士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人們稱她為白衣天使,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這篇課文,了解這位偉大的白衣天使。2.板書:白衣天使二、出示目標。三、檢查預習。1.請同學們說說對護士的了解。2.認讀生字新詞。四、探究新知。1.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想想南丁格爾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2.邊讀邊畫出詞語,思考:課文講了有關南丁格爾的哪些內容?3.小組內互相交流學習,掃清不認識的字,理解字詞的意思。優裕:豐厚,充足。先驅:時間次序在前的,跟“后背”相對,前輩。4.說說課文主要內容。5.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第一段(1自然段):南丁格爾是現代護理專業的創始人。第二段(2--10自然段):沖破阻力當護士,奇跡地降低了死亡率。第三段(11--12自然段):創建護士訓練學校,培養學生。第四段(13自然段):為紀念,設立南丁格爾獎。五、拓展升華。教師簡介南丁格爾。六、達標檢測。比一比,再組詞:裕()珍()換()慰()訊()峪()診()喚()蔚()迅()七、總結全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南丁格爾的事跡,知道了“護士節”、“南丁格爾”獎都是為紀念南丁格爾設立的。那人們為什么稱她為“提燈女神”來贊美她,下節課繼續學習。布置作業: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板書設計:教后反思:第二課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南丁格爾不顧世俗的偏見和父母的反對,決定從事被人看做卑賤職業的護理工作,并為人類護理事業付出了畢生的精力。2、學生評價南丁格爾。二、出示目標。三、檢查預習。1.課文寫了關于南丁格爾的哪些事情?2.課文分成幾個部分,每個部分寫了哪些內容?3.聽寫課文中的字、詞。四、探究新知。1、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自己的體會。南丁格爾的哪些精神讓大家敬佩?2、學生讀句子,談體會。出示句子:課文第二自然段(1)讀了這段話后,你有何感受?(2)“毅然”是什么意思?從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3、出示課文3--8自然段(1)面對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傷員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二。南丁格爾是怎么做的?(奔赴前線)(2)她明知道當時戰地醫院不讓出現女護士,分明知道去前線可能···但她堅定的去了。(3)南丁格爾是怎么去前線的?用一個詞形容。(義無反顧、毫不遲疑、不假思索、毅然決然···)(4)此刻,我們感受到的是南丁格爾的?還有她對護理事業的?4、不僅要面對惡劣的條件,還要面對巨大的壓力。她關愛生命,追求人人平等。在前線戰場上,她做了哪些讓人敬佩的事?(1)讀課文9--19自然段回答。(第9自然段)(2)在黑夜里,那飄來的燈光,仿佛是永不熄滅的希望之光、生命之光。南丁格爾就是天使,她帶來了溫暖;南丁格爾就是女神,她帶來了希望。讓我們再次重溫這溫情的一幕,齊聲朗讀。(3)南丁格爾的到來,使野戰醫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課文中用哪個詞形容這種變化的?(大大改善)5、忙碌了一天的她,也許眼睛已經----(疲憊),雙手已經---(酸痛),雙腳已經---(腫脹),她應該---(休息),可她卻沒有。每夜她總是提燈巡房。6、了解南丁格爾偉大的成就。讀課文11--13自然段,你知道南丁格爾對護理事業作出了怎樣的貢獻?(···)南丁格爾的偉大不僅僅表現在她個人的成就上,更表現在僅憑自己的仁愛、執著就改寫了人們對護理事業的認識,從被人鄙視到讓人崇敬,她完成了歷史的跨越。五、拓展升華。人的一生何其短暫,在這蕓蕓眾生之中生命轉瞬即逝。1910年8月,南丁格爾在睡夢中溘然長逝。也許她真的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即使在生命的彌留之際,她雙目失明,卻依然堅持為護理事業作宣傳。我不知道南丁格爾的墓志銘上刻寫的是什么,但我想,學習了這篇課文后,由你們來為南丁格爾刻寫墓志銘。(我們可以站在世人的角度或站在南丁格爾的角度想想)六、達標檢測。寫一寫南丁格爾的事跡。(不超過300字)七、總結全文。40分鐘,我們跨越時空走進南丁格爾,她已經成為人類精神世界中永不熄滅的一盞明燈。愿南丁格爾這盞明燈永遠照亮你的心靈深處。布置作業:1、摘抄本課的生詞;2、熟讀課文。板書設計:教后反思:課題:蘇武牧羊教學內容:教材分析:

本文是《蘇武牧羊》曲的歌詞,約產生于1915年左右,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廣泛流傳。傳說作者是北京一位中學教師。內容采自古代歷史故事:漢武帝時,中郎將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貴族囚禁冰窟逼降,他飲雪吞氈,堅決不從。后來又把它遣送到北海邊上牧放公羊,說要等公羊生子之后才能放他回朝。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19年二終不屈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具準備:蘇武的資料、課件。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欣賞歌曲《蘇武牧羊》:

這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蘇武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蘇武歷盡艱辛,持節不屈,成為中華民族歷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現在,就讓我們走近蘇武,走進他充滿血淚而又輝煌無比的人生。二、出示目標。三、檢查預習:

1.檢查字詞認知情況。

2.學生講解蘇武牧羊的故事。

蘇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陜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早年以父蔭為郎,稍遷中廄監。天漢元年(前100)拜中郎將。當時中原地區的漢朝和西北少數民族政權匈奴的關系時好時壞。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權新單于即位,漢朝皇帝為了表示友好,派遣蘇武率領一百多人,帶了許多財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蘇武完成了出使任務,準備返回自己的國家時,匈奴上層發生了內亂,蘇武一行受到牽連,被扣留下來,并被要求背叛漢朝,臣服單于。

最初,單于派人向蘇武游說,許以豐厚的奉祿和高官,蘇武嚴辭拒絕了。匈奴見勸說沒有用,就決定用酷行。當時正值嚴冬,天上下著鵝毛大雪。單于命人把蘇武關入一個露天的大地窖,斷絕提供食品和水,希望這樣可以改變蘇武的信念。時間一天天過去,蘇武在地窖里受盡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餓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襖。過了好幾天,單于見瀕臨死亡的蘇武仍然沒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蘇武放出來了。單于知道無論軟的,還是硬的,勸說蘇武投降都沒有希望,但越發敬重蘇武的氣節,不忍心殺蘇武,又不想讓他返回自己的國家,于是決定把蘇武流放到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一帶,讓他去牧羊。臨行前,單于召見蘇武說:“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讓你去放羊,什么時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讓你回到中原去。”與他的同伴分開后,蘇武被流放到了人跡罕至的貝加爾湖邊。在這里,單憑個人的能力是無論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與蘇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漢朝的使節棒和一小群羊。蘇武每天拿著這根使節棒放羊,心想總有一天能夠拿著回到自己的國家。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使節棒上面的裝飾都掉光了,蘇武的頭發和胡須也都變白了。

在貝加爾湖,蘇武牧羊達十九年之久。十幾年來,當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單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蘇武的國家,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兒子繼任皇位。這時候,新單于執行與漢朝和好的政策,漢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蘇武接回自己的國家。

蘇武在漢朝京城受到熱烈歡迎,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向這位富有民族氣節的英雄表達敬意。兩千多年過去了,蘇武崇高的氣節成為中國倫理人格的榜樣,成為一種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四、探究新知:

1、師范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1)詞的上片和下片各寫了什么內容?《蘇武牧羊》展示一位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堅持信念,誓死不屈的古代英雄。

這是一首歌詞,共分兩部分。上片:交待了蘇武在匈奴19年的悲慘遭遇和心理壓力。突出了他性格堅韌,立場堅定,有民族氣節,有愛國思想的特點。下片:寫蘇武對家鄉祖國的思念,用堅定的立場,堅貞的意念使匈奴對漢朝拱手稱頌。全詩寫了蘇武在匈奴19年的悲慘經歷,經過無數次磨難,最終回國的事,表現了蘇武不顧威脅利誘,不怕艱苦折磨,誓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全詩運用環境的渲染烘托手法,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

(2)找出上片中用凄涼的環境描寫渲染氣氛,表現19年艱苦生活的句子。

(3)“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一句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現蘇武堅貞不移、效忠漢室的志向?

(4)寫出表現蘇武的堅定立場,體現他赤誠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句子。

(5)寫出親情的呼喚沒有使蘇武投降,更加忠貞漢王朝氣節的句子。五、拓展延伸。感悟蘇武“不變”的氣節。師:整整19年啊,19年,有228個月!有近7000日!饑食野草,渴飲雪水,蘇武倍受摧殘,飽受折磨。這19年使蘇武變成了滿頭白發的老人,這19年讓旌節脫光了羽毛,一切都變了,然而什么沒有變?1、交流(對祖國的忠誠、對祖國的熱愛、對使命的責任感、不屈的氣節??)2、是啊,對祖國赤誠的愛是蘇武19年不動搖的基石。3、學到這里,讓我們再來看看描寫蘇武回國的這段話,有哪些地方讓你深深感動呢?把打動你的句子好好讀讀,用朗讀把你的感動帶給大家。4、讓我們帶著欽佩、更是帶著感動一起來讀讀這段話。六、達標檢測。練習背誦課文。七、總結全文。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像蘇武那樣的民族英雄,有收復臺灣的鄭成功,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有血戰吳淞口的陳化成,還有誓死不投降的文天祥,我們不僅要敬佩他們,而且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忠誠祖國,報效祖國。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

2、基礎訓練。板書設計:教后反思:課題:南沙衛士教學內容:教材分析:

本文對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種種困難做詳細介紹:沒有固定地哨所,缺乏裝備,高鹽、高濕和高溫,嚴重缺乏淡水資源是人的生理機能面臨十分嚴酷的挑戰與世隔絕的孤獨使人們飽受精神上的痛苦。即便如此,戌守衛士那艱苦奮斗、追求作為的精神在南沙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種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鑄造了南沙的軍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具準備:南沙群島的資料。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祖國領土的最南端,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里煙波浩淼、一片汪洋,那里有豐富的漁業資源,那里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等礦藏,這片神奇的國土就是祖國的南疆——南沙群島。你們想欣賞一下它秀麗的景色嗎?同學們,你們可曾知道,這里以前沒有土壤也沒有生命,是日夜守衛的人民解放軍在這里創造了奇跡,是他們捍衛國家海洋權益,這節課我們就走進他們的生活,去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學習英雄中的第五課《南沙衛士》二、出示目標:三、檢查預習。1.默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不認識的詞,查字典,注字音。

煙波浩渺

蘊藏

礁石

消耗

脊梁

擦拭

潰爛

潰爛

恩賜

珊瑚

坍塌

湍急

呵護

肆虐

慷慨

袒露

2.解釋詞語。四、探究新知。二、提出主線:

(一)通過初讀課文,戰士們在駐守中遭受的種種困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餓印象,并被他們的精神所深深的感動,下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在戰勝困難的過程中,可以體現出戰士們具有哪些精神品質,結合課文的內容談一談。再有感情的讀一讀課文,看怎樣讀才能更好的體現戰士們的精神品質。最后在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

(二)匯報

1、缺淡水: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匯報。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難,戰士干活不穿軍裝,怕洗衣費水。

(3)洗澡難

戰士們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練習朗讀,體現戰士們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

南沙桑拿,主要體會南沙桑拿給戰士們帶來的餓困難,重點體會“烤箱”這一詞語。

何正會的遺體。重點體會“長癬、發炎、惟一”等詞語。

(4)自己蓄水

小結:

南沙群島地處赤道邊緣,高鹽、高濕、高溫,霧水是咸的,曬干后便是白白的鹽花,放在地上的溫度計,一兩分鐘便會曬爆。連以海為生的漁民都視其為生命的禁區。而勇敢的戰士們卻忍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戰士們不畏艱難的餓精神不正詮釋了英雄的真諦嗎?

2、缺蔬菜

出示句子,練習朗讀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應重讀

3、生活單調

訓練、放哨、巡邏、偵察,數星、望月、聽濤、思鄉,體會到什么?

(三)激情朗讀,帶著對戰士的敬佩朗讀最后一段。

五、拓展延伸。

通過搜集資料,你對南沙的現狀和戰士的餓生活還了解哪些?六、達標檢測。用一段話,寫寫你讀了這篇課文后的感受。七、總結全文。

文章通過細節描寫、動作描寫再現了英雄的本色,為了祖國人民的餓幸福。為了捍衛國家海洋權益。戰士們用自己的口號詮釋了英雄的真諦,那就是“吃苦不是標準,主動作為、艱苦奮斗、創造一流成績才是我們永恒的追求”。戰士們的精神將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種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鑄造了南沙的軍魂,他們不愧是祖國的餓英雄、不愧是南沙衛士。作業設計:準備綜合活動。板書設計:教后反思:綜合活動活動內容:

本單元的主題活動使辦“英雄”小報。通過學習本單元的課文使學生知道了英雄即指做出事驚天動地的人,也指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跡的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準備:尋找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了解他們的英雄事跡。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出示有關“英雄”的名人名言。二、出示目標。三、檢查預習。學生互相交流課外有關“英雄”的名人名言。四、探究新知。1.準備。

指導學生在學習本單元課文之前談談對“英雄”的理解,并列舉出,心目中不同時代的英雄:如董存瑞、羅盛教、雷鋒、張華、焦裕祿、楊利偉等等。

指導學生尋找有關英雄的資料,途徑:可以從報紙上剪下,可從書中摘抄,也可以上網查找,還可以自己親自采訪撰稿等等。

2.確定學生小報的主編,可以是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小組一塊編寫。

(1)知道學生小報的內容可以是反映一個人的英雄事跡,如:《學習雷鋒好榜樣》——整個版面都是介紹雷鋒的事跡,有雷鋒的故事,有雷鋒的日記,有評價雷鋒的詩句:還有讀雷鋒故事有感,歌唱雷鋒的歌詞等。也可以寫幾個人不同的事跡,如戰斗英雄: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王成……

(2)注意所選的文章體裁要力求不同,記敘文、詩歌、散文、格言、讀后感……,做到圖文并茂。不能圖多文少,也不能只有文章,沒有圖片。

(3)指導學生把所有查找的材料,根據小報主題、文體、字數進行篩選,做到版面設計活潑、新穎、主題突出。

3.交流。

(1)要求學生拿出自己辦的或幾個人辦的小報,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選出好的在班內交流,請大家評價。從版面設計、書寫、內容等不同角度來評價。

(2)注意學生在交流時可以講一個小報中的英雄人物的事跡。

五、拓展延伸。

把所有的小報張貼在教室四周的墻壁上,課下請同學們參觀、評價。可以請同學寫一個小片段,如《讀英雄人物有感》。六、達標檢測。背誦名言。七、總結全文。經過交流,我們知道了更多的英雄事跡。可以根據大家提的意見修改自己的小報。作業設計:以“英雄”為主題,出一份手抄報。板書設計:教后反思:作文:我心中的英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動筆實踐。教具準備:學生搜集有關英雄的資料,體會“英雄”的含義。教學時間: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習作指導一、激趣導入,引出話題展現課前的搜集,引發回憶。你們知道什么樣的人可以稱得上是“英雄”?二、出示目標。三、在課堂上舉行“我知道的英雄故事”交流會。(1)讓小組成員針對自己搜集的英雄故事或圖片等,交流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事跡。(你心中的英雄是誰?你是通過什么途徑認識他們的?你為什么敬仰他?)(2)每組派一人到講臺上交流故事,教師總結指導:作出驚天動的業績的人是英雄,為尋求真理而獻出生命的人是英雄,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跡的人更是英雄。(3)學生全班交流,各抒己見。(教師和學生隨時參與談話,進行評論。)四、嘗試寫作。(一)明確范圍,簡要指導1.如果要把這些英雄的故事寫下來,你認為該注意些什么?(學生各抒己見)2.教師簡要提示。(1)要選擇自己了解的、敬仰的英雄來寫,只有了解他,才會被他的事跡感動,才會產生敬佩之情。(2)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人物的行動、語言、心理、外貌等表現人物。(二)理清思路,討論寫法1.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先后順序。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2.引導學生列習作提綱,為習作做鋪墊。(三)說說自己的提綱,請其他同學評一評。(四)寫作練習(教師巡視,相機指導寫作)。附范文:我心中的英雄當我在電視機前觀看本屆殘奧會的開幕式時,中國殘奧會健兒在鳥巢點燃圣火的激動人心的場面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不禁向我心中的英雄默默地致意!開幕式前夕,隨著每一次五彩繽紛的禮花沖上天空,時間就離殘奧會開幕式更近了一步,終于只剩下十秒鐘了。這是鳥巢上空出現了禮花組成的數字,“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