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食小吃_第1頁
西安美食小吃_第2頁
西安美食小吃_第3頁
西安美食小吃_第4頁
西安美食小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安美食小吃

馬虎面馬虎面是陜西省西安市的一道傳統小吃,屬于陜菜系;該菜品是由面粉等食材制作而成。馬虎面馬虎面館是已有二十多年歷史,一直經營單一品種-----牛肉面,味道獨特,在廣大食客中名氣很大,經常是顧客盈門,吃馬虎面要趕在飯點前去,否則一定排隊。馬虎面都是先將密制牛肉醬料放入碗中,將熱面煮熟后蓋在料上,吃的時候自己動手拌,經過面的加熱,醬料的香味更能散發到面里,吃起來更有味道。面體粗而柔軟,外觀晶瑩、潔白,口感筋斗可以吃到小麥的甜香,配上佐料,十分爽口,很適合喜歡面食的朋友。馬虎面和西安的柳巷面感覺差不多,但柳巷面偏哨子面,而馬虎面屬于干拌面,且面里的牛肉超好吃,塊大,分量足。:火車站(西七路16號)。任何到火車站的車都可以坐大碗:13.00元小碗:12.貴妃餅貴妃餅是西安傳統名小吃,成品形如圓月、色澤乳白、皮薄餡足、酥脆松軟、咸中帶甜、油而不膩,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始于唐代的傳統名食。主要原料為面粉、煉大油、白砂糖、核桃仁、芝麻仁、棗泥等。原是驪宮御廚專為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制做的,很受楊貴妃的喜愛,后傳到民間,人們稱其為“貴妃餅”。富強粉1000克黃油(白脫)600克清水250克鵪鶉蛋40個雞蛋黃3個蓮籽500克白糖650克大油150克花生油75克沸水1000克堿水10克食用紅色素少許1.制皮:將富強粉500克在案上過羅開窩,加入清水、黃油(75克)、白糖(50克)。先將油水糖混合均勻后,摻入面粉擦勻、擦透,摔至光滑,放一旁餳置10分鐘備用。2.心面:富強粉500克在案上過羅,加入黃油525克,將油畫混合均勻后,用手擦勻擦透成面團,放一旁餳置備用。德懋恭水晶餅馳名中外的“德懋恭水晶餅”是陜西地區傳統美食之一,水晶餅小巧玲瓏,皮酥餡足,滋潤適口,層次分明,油多吃而不膩,糖重入口滲甜,且以其濃郁的玫瑰和橘餅清香使人見即想食。水晶餅面色金黃,四周雪白,素有“金底銀幫鼓鼓腔,紅色印章蓋中央”的贊譽,被稱為“秦點之首”。德懋恭水晶餅水晶餅源于宋代下邽(1978年下邽更名為下吉)。當時在關中一帶聲譽很高,曾與燕窩、銀耳、金華火腿齊名。元代已遠銷京、津各大城市清朝末年,渭南同義棧商行的張彩鳳大掌柜,對渭南水晶餅傳統配方加以改良,使得渭南水晶餅以”金面銀幫,起皮掉酥,涼舌滲齒,清香適口”而遠近馳名。當時,水晶餅使用造型精美的桐木方盒和硬紙盒兩種包裝,古樸大方,攜帶方便。約在19世紀后期,水晶餅的制作技藝傳入古城西安,在眾多面點師的共同努力下,其制作工藝得以不斷改進提高,成為秦式糕點之首。蜜餞張口酥餃蜜餞張口酥餃是陜西西安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因酥餃張口而得名,具有香酥甜美的特色。放入瓷壇內,存放一二月,令蜜糖逐漸滲入后再食,風味更佳。以面份為皮,白糖、黃桂醬、青紅絲、核桃仁、冰糖屑、白蜂蜜等為餡,包餃炸制而成。色澤金黃,酥香沁甜。放入瓷壇內,存放一二月,令蜜糖逐漸滲入后再食,風味更佳。面粉,白糖,黃桂醬,青紅絲,核桃仁,冰糖屑,白蜂蜜,菜籽油。1.將五成熱的菜籽油加入面粉中制成酥面。再將清水、菜籽油混合加入面粉中,反復揉搓制成皮面;2.取米粒狀核桃仁與冰糖屑、黃桂醬、青紅絲、白糖、蜂蜜攪拌成餡;三皮絲三皮絲是陜西一道特色的傳統名菜,始于唐代,原名剝豹皮,口感筋韌鮮脆,清爽利口,是一道佐酒風味佳肴,以雞皮或雞腿肉,熟豬肉皮,海蜇皮為主料。“三皮絲”是一道夏令時菜,它筋韌鮮脆,清爽利口,也是佐酒佳肴。雞皮(或雞腿肉)100克,熟豬肉皮100克,海蜇皮100克。三皮絲熟火腿細絲10克,水木耳細絲10克,綠色青菜細絲5克。姜末2克,花椒10粒,精鹽3克,醬油15克,醋15克,芝麻醬15克,芝麻油50克。(1)將熟豬油皮除凈皮下脂肪,片成薄片,切成5厘米長的細絲,熟雞皮、海蜇皮也切成5厘米長的細絲,即成“三絲”,裝在圓盤中,堆積成三個小塔;將火腿、木耳、綠菜絲分別放在三個塔頂上。(2)炒鍋內放芝麻油(25克),投入花椒用小火炸出椒香味,撈長安攪團長安攪團是陜西西安的一道小吃,屬于家常菜。攪團要好,攪上百攪,越多攪,做出來的就會越好吃。主要原料玉米面適量、精白粉少許玉米面適量、精白粉少許(即好麥子面,也可只用玉米面;加麥子面會相對比較勁道,兩種面的比例大約為4:1最好,當然也可只用小麥面),小米少許(也可不用)長安攪團1、鍋加水適量,點火燒開,如果有小米的話可以先將小米下鍋煮成小米粥;2、用玉米面均勻地攪拌于滾開水或小米粥的鍋中,左手抓玉米面一邊向鍋中慢慢撒下的同時,右手拿一根棍或勺子在鍋里使勁攪,記住要一個方面攪,且要攪得十分地均勻,不要讓面打成生面塊,也無一點疙瘩方可!玉米面玉米面撒完后,再同樣的方法撒上小麥面,俗話說:攪團要好,攪上百攪,越多攪,做出來的就會越好吃!3、在攪的過程中,用中火,如果是電磁爐,更要注意撐握火侯,必要時要提下鍋來,千萬不要讓鍋底著了。西安涼皮西安涼皮是陜西省西安市的一種特色小吃。西安市面上的涼皮大概分三種:岐山搟面皮、漢中熱面皮和秦鎮米面涼皮。其中以岐山搟面皮最受歡迎。因為搟面皮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其面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調味講究,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涼爽可口,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點。在古代,搟面皮乃是給宮里的御供食品,故西府人又稱搟面皮為“御京粉”。搟面皮流行于陜西、甘肅等地,尤以寶雞地區為最,寶雞岐山搟面皮2011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搟面皮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的特點,是關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也是西北最具民族風味的食品之一。岐山面皮,原名“御京粉”,顧名思義,跟皇上有關系的。相傳清朝康熙年間,岐山人王同江從北京皇宮帶回故鄉,傳徒授藝而來。粉魚蘭州叫漿水漏魚,西安叫漿水魚兒,甘肅叫魚兒粉。漿水,是甘肅和陜西等地的西北民間大眾化的地方傳統小吃,漏魚魚又是可以用豆類淀粉、蕎面、玉米面等等小雜糧做的風味小吃,也可以做漿水面條。有人這樣形容漿水小吃:滑、軟,進口待咬時卻順喉而下,有活吞之美感。易飽,亦易饑。所謂漿水,是用芹菜發酵后的一種白色液體,味道很酸,有防暑、降溫、降火之功效。名曰魚,其實并不似魚,酷如蝌蚪。外地人多不知做法,秦人有戲謔者夸口為手工一一捏制,遂使外人嘆為觀止。粉魚秦人老少皆能作,依涼水加白礬將豆粉搓成硬團,后以涼水和成粉糊,使其有韌性。鍋水開沸,粉糊徐徐倒入,攪,粉糊熟透,壓火,以木勺著底再攪,鍋離火,取漏勺,盛之下漏涼水盆內;“魚”,則生動也。漏勺先為葫蘆瓢作,火筷烙漏眼;后為瓦制;現多為鋁制品。漏魚可涼吃,滑、軟,進口待咬時卻順喉而下,有活吞之美感。鹵汁涼粉打鹵汁和涼粉一起吃的叫鹵汁涼粉。這種美食最初出處據說是陜西省長安縣。夏季炎熱正趕上農忙季節,農民無暇做飯,熱飯吃起來又占用時間,打一鍋鹵,切一點涼粉,佐以方便調料,泡一些饃,稀里嘩啦幾口一刨,一頓飯即了之,爽口愜意,美不勝言,這樣就逐漸形成了這個具有陜西特色的傳統風味小吃。涼粉的吃法一般有兩種:一是涼拌,二是煎粉。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稱北宋時汴梁已有“細索涼粉”。制作方法:將綠豆粉泡好攪成糊狀,水燒至將開,加入白礬并倒入已備好的綠豆糊,放涼即成。白色透明、呈水晶狀。鹵汁涼粉涼粉:豌豆粉加水攪成糊(水和粉比例要根據買的粉的種類決定,上流傳比較多的說法是一比六但我試了下太稀,可能是品種的關系),注意要攪勻不要有結塊。面糊加入鍋中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大火少煮一會兒就換小火,否則容易糊。枸杞燉銀耳枸杞燉銀耳是一道由銀耳和枸杞等食材制成的飲品。主要功效是枸杞有潤肺補腎,生津益氣之功;銀耳有滋陰潤肺、生津、提神、益腦、嫩膚之功效。此品紅裝素裹,羹汁濃稠,甘甜綿滑,易于吸收,滋補健身。主料:枸杞25克,水發銀耳150克。配料:冰糖25克,白糖50克。(1)將枸杞子、水發銀耳揀去雜質,洗凈,瀝干水分。(2)將銀耳、冰糖放入砂鍋,注入開水1000克,用小火煨燉。(3)將枸杞子、白糖放碗內,注入開水50克,上籠用旺火蒸20分鐘。(4)待銀耳燉至糊狀時,將蒸好的枸杞子連同湯汁一起倒入燉銀耳的砂鍋中攪勻,再燉片刻,出鍋裝入湯盆即成。銀耳營養功效:藍田高饌蒸饃藍田高饌蒸饃是麥面小吃,相傳為漢高祖劉邦所創,廣泛流傳于西安市藍田白鹿塬上。饃香四溢,筋道耐嚼,老少皆喜食之,被列入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高饌蒸饃饃質有層次,聞著發香,吃著發甜,筋道耐嚼,老少皆喜食之。這種蒸饃制作起來要下功夫,不能摻假,不能懶惰。它要經過制酵(用小酵、麩皮、小米飯、成粬加水發酵)、兌料(干面粉、酵面、堿面、水)、和面團、大杠壓、小杠壓(壓至面團均勻、光滑為止),搓條、揪劑、揉饃、排放、出汗(傷)、上籠、火候等十幾道工序。如果將蒸饃晾涼,再用烤爐烤黃,烤酥,掉在地上會發出清脆的聲音,而且立即會粉碎如沙。優質傳統手工磨制面粉、深井水、天然老酵頭。1.將深井水、老酵頭與面粉攪拌和面,恒溫20攝氏度發酵10小時;2.木磨絲木磨絲是陜西省傳統小吃之一。酸、辛二味出頭,滑潤利口,軟而脆嫩,清爽味美,宜于佐酒。酸、辛二味出頭,滑潤利口,軟而脆嫩,清爽味美,宜于佐酒。:1、豬耳朵切絲2、加入五色蔬菜、蛋絲、烹調料汁。1土豆胡蘿卜削皮切塊,四季豆摘好,把過長的掰斷.2先把土豆和胡蘿卜煎黃~3然后放四季豆,一起過下油~可以把豆角的生味去掉.4把全部材料都用油煎過后添水,沒過四季豆.5依次放醬油,雞精,五香粉,糖,蘑菇精,鹽,然后把蓋子蓋好繼續燉。待湯汁已經快要被收干后點些香油,最后收汁出鍋。口蘑桃仁汆雙脆口蘑桃仁氽雙脆又叫秦味氽雙脆、攛雙丞,是一道陜西的傳統美食,相傳初唐武則天時,當時工安某廚師以豬肚頭和鴨胗制成一道菜,名為“攛雙丞”,影射當權酷吏尚書左丞周興和御使中丞來俊臣。桃仁口蘑氽雙脆,又叫秦味氽雙脆、攛雙丞,是關中地區著名的傳統風味市肆宴席湯菜,也是官府宴席上的高級湯菜之一。桃仁口蘑氽雙脆成菜后形似朵朵梅花,紅白相間、脆嫩鮮香。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陜西風味菜肴“氽雙脆”與眾不同,采取的是滾水清氽的方法。氽雙脆來源于盛唐,名叫“攛(叫cuan)雙丞”,原是影射武則天的尚書左丞周興以及御史中丞來俊臣的。千百年來,經過廚師的不斷改進,“氽雙脆”的作法更為細膩。主料:豬肚頭150g,鮮雞肫150g;輔料:去皮核桃仁10g,水發口蘑10g,香菜15g;奶湯鍋子魚奶湯鍋子魚,是陜西長安一道歷史悠久的傳統名菜。奶湯咸鮮,味道獨特。此菜盛具為紫銅火鍋,有1300多年的歷史。自唐中宗李顯,大臣拜官,例要獻食天子,名曰:“燒尾宴”。取意“魚躍龍門”,前程遠大。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左仆射時,進獻的食單中有“乳釀魚”,奶湯鍋子魚即由乳釀魚發展演變而。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陜西十大經典名菜。奶湯鍋子魚“奶湯鍋子魚”是一味歷史悠久的長安傳統名菜,有1300多年歷史。自唐中宗李顯,大臣拜官,例要獻食天子,名曰:“燒尾宴”。取意“魚躍龍門”,前程遠大。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左仆射時,進獻的食單中有“乳釀魚”。“奶湯鍋子魚”即由“乳釀魚”發展演變而來;本菜以潼關黃河鯉魚為主料,初以“銅爨”(音竄)為炊具,后改用為火鍋,煨以其汁如乳的奶湯,上席后點燃酒精。賈三灌湯包子賈三灌湯包子是陜西省西安市的一道傳統小吃,屬于陜菜系。賈三灌湯包子,西安小吃。“賈三灌湯包子館”在西安有三家分店分別是土門店、回民街店、西羊市店。賈三是回民,西安的回民有著悠久的吃苦敬業、愛國愛教的傳統。賈三依靠著優秀的民族傳統和祖祖輩輩傳下的敬業精神,歷經三年初創,五年立基,十年的潛心發現,二十年的不斷出新,創制出了“灌湯”形式的、以“賈三”冠名的系列美食。黃桂柿子餅每當金風送爽,丹桂飄香的中秋季節來臨之時,古城西安就有一種秋冬令風味小吃——黃桂柿子餅上市了。黃桂柿子餅,也叫水晶柿子餅,是以火晶柿子和面制成的甜味食品,既可單獨食用,又可作酒宴席上的佳點。黃桂柿子餅黃桂柿子餅是一種陜西美食點心,用陜西臨潼縣特產火晶柿子為主料烙制而成,色澤金黃,入口粘甜芳香。元、明時期,關中一帶已有用柿子與面粉合制的糕餅。黃桂柿子餅的產生,在陜西關中地區民間流傳著一段與闖王李自成有關的軼聞。相傳,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以后,繼續進軍北京。起兵之時,關中正值災荒之年,糧食缺乏,臨潼的老百姓為了慰勞義軍,使用當地盛產的熟透了的火晶柿子,拌上一點面粉,烙成餅子,供起義軍上路作干糧吃。葫蘆頭葫蘆頭,陜西西安傳統特色小吃。源于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腸”。因豬大腸油脂較厚,形狀像葫蘆,因此叫葫蘆頭。葫蘆頭的基本原料是豬大腸和豬肚。吃時顧客先把饃掰成碎塊兒,廚師再把豬腸肚和雞肉、海參、魷魚等排列在碎饃塊兒上,用煮沸骨頭原湯泡三四次,然后加熟豬油和青菜等。吃時佐以糖蒜、辣醬等,鮮香滑嫩,肥而不膩。相傳,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將烹制豬腸肚的方法傳授給長安一家飲食店店主,并將一個藥葫蘆贈給店主調味。店主按照孫思邈的指點改進制作方法,長安“葫蘆頭”從此有名,千年流傳。到了20世紀30年代,葫蘆頭已由肉類發展到包括海味類的眾多品種,豬肉類葫蘆頭在用料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湯中增加了骨頭和雞,使湯味更加濃醇,質量提高,成為秋冬時節的風味小吃。葫蘆頭葫蘆頭歷史悠久。最早為唐代京城美食,至今仍是西安城內有名的風味食品。葫蘆雞葫蘆雞是陜西省西安市傳統風味名菜,始于唐代。葫蘆雞的制作分清煮、蒸籠、油炸三道工序。制作時先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凈血污,煮時用麻絲將雞捆好,以保持雞的整形,待鍋內涼水燒沸,投入雞,煮半小時取出,盛入盆內,添肉湯、料酒、精鹽、醬油、蔥、姜、八角、桂皮,入籠蒸透。油炸時,將菜籽油燒八成熱投入蒸好的整雞,用手勺撥動,至雞是金黃色時,用漏勺撈出,瀝油,隨即盛盤中,上桌時另帶小蝶花椒鹽佐食。色澤金紅,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筷到骨脫。含有豐富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飽和脂肪酸。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陜西十大經典名菜。葫蘆雞(5張)據傳始于唐代玄宗禮部尚書韋陟家宴名菜。據《酉陽雜俎》和《云仙雜記》記載:韋陟出身于官僚家庭,憑借父兄的蔭庇,貴為卿相,平步官場。此人錦衣玉食,窮奢極欲,對膳食極為講究,有“人欲不飯筋骨舒,夤緣須人郇公廚”(韋陟裘郇國公)之說。肉丸胡辣湯肉丸糊辣湯,西安本地名吃,多用于早膳,食時配以烙餅,既營養豐富,又果腹耐饑,西安街頭隨處可見。西安的糊辣湯有三種,肉丸糊辣湯,肉丁糊辣湯和素糊辣湯。吃肉丸糊辣湯要配陀陀饃;吃肉丁糊辣湯是和水煎包或油饃頭(類似油條,個頭較小)一起:而吃素糊辣湯才是吃油餅或油條。肉丸胡辣湯肉丸糊辣湯主要有鮮純筋道的牛肉丸配以馬鈴薯塊、連花白片、菜花、西葫蘆、蒜薹、胡蘿卜制作而成。調料為麻香咸鮮的花椒粉及多種天然香料。吃的時候淋上油潑辣子、香油,及手掰的坨坨饃,味道獨特1.先來牛丸制作,準備原料2.蔥姜泡成蔥姜水3.牛肉剁成餡兒4.加入花椒粉和五香粉各半小勺,鹽和雞精適量周至獼猴桃干周至特產獼猴桃干口味酸甜可口,軟糯適中,老少皆宜,情緒低落、常吃燒烤的人應食用獼猴桃。經常便秘者適合吃獼猴桃·獼猴桃干以中國陜西周至縣A級綠色食品獼猴桃為原料,經過精選、等多道工藝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精致而成,且成功的實現了獼猴桃鮮果營養品質的完整保留。該產品不含任何人工色素、香精及其他化學合成物質,具有豐富的營養,內含17種氨基酸和維C、B、E,以及鉀、鈣、鎂、磷、硒等礦物質。維C含量為250-420mg/100g是蘋果的20至80倍。譽稱“水果之王、維C之冠”、“食藥同源、藥膳兩用”之極品,不僅有滋補強身、清熱利尿、生津潤燥、驅風活血、散淤消腫、健胃、豐乳、生血的功能,而且對食欲不振、兒童智蒙、老人便秘、抗衰老、女性排毒、嫩化肌膚、提高免疫功能等均有較好的效果。臨潼醪糟臨潼醪糟是陜西臨潼的傳統小吃,糯米經發醉制成。使用驪山礦泉水煮沸而食。酸甜適度,味濃醇香有健胃、活血、止渴、提神之功效。糯米3000克,清水克,醪糟曲6克。1.選粒大而均勻的糯米,淘洗干凈,放入瓦缽內,加清水淹沒浸泡1小時,用筲箕瀝干。2.木甑放置蒸鍋上,待甑內上汽之后,將糯米均勻松散地舀入,加蓋用旺火蒸1.5小時。取出倒在大筲箕內攤開,用克清水從糯米上淋下過濾,使淋散瀝冷的糯米溫度保持在30~32℃。3.將蒸熟的糯米舀入瓦缽內,把醪糟曲碾成細粉,順著一個方向用手均勻地加入。然后用木棒抹平,中心處挖一個深、寬各2寸的圓洞。缽面遮以消毒布,蓋上木蓋,外面罩上麻袋,放入專制的發酵鍋內發酵,發酵溫度應保持30℃~32℃。發酵時間夏季一般24小時,冬季48小時,春秋季36小時。醪糟在發酵缽內浮起,呈竹葉色即成。翠峰饦饦翠峰饦饦是陜西周至的小吃,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唐貞觀年間,扶風索村一索姓姑娘因抗婚逃到翠峰山,過著自食其力的隱居生活,唐太宗李世民打獵到翠峰山,因馬驚迷途,闖入索姑住地,索姑娘以自己平時的主食饦饦相待,李世民食后贊不絕口,唐太宗深感其思,赦封索姑為“全貞娘娘”,并下旨保護其地,索姑去世后立廟奉祀,廟會由唐延襲,興盛不衰。此后,翠峰饦饦傳到宮廷作為御宴之品。也在西北地區廣為流傳,成為我國西部的美食佳肴。翠峰饦饦翠峰饦饦以“筋、光、薄、辣、香”五字特點享譽三秦。湯的主要佐料是翠峰鄉地產的辣子和醋烹制而成的,相當考究,還有底菜和漂花菜,一般選用紅蘿卜、蒜苗、黃花、黑木耳、鮮豆腐,取紅、黃、綠、黑、白之五色。所用面粉為翠峰地區的優質小麥加工面成,面是起硬撬軟,搓條盤到,純屬手工制作,自古有“手里撕著薄閃閃,下在鍋里蓮花轉,撈在碗里似銀盤、吃在肚里喜洋洋”之說。黑河烤魚黑河烤魚是周至的特色名小吃。周至青青的黑河水,膘肥體健的各種黑河冷水淡水魚,加上師傅們的精湛技藝,制作出了味道可口的黑河烤魚。黑河烤魚周至青青的黑河水,膘肥體健的各種黑河冷水淡水魚,加上師傅們的精湛技藝,制作出了味道可口的黑河烤魚。周至縣的馬召鎮黑河旁已經有多家烤魚店,黑河烤魚也由于味道鮮美,口感滑潤,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目前已經黑河烤魚發展成為了周至的美食招牌。秦鎮涼皮秦鎮米皮是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戶縣)的一道傳統小吃,屬于陜菜系;于據《長安縣志》和《留壩縣志》記載著這段文字,秦始皇在位時,南鄭今(漢中地區---十縣一區)有稻田十萬畝。有一年久旱不雨,稻田干枯,打下的稻谷盡是稻秕。碾出的大米質量太差,無法向皇帝納貢,農民們深恐欺君之罪,非常焦急恐慌。當時有位姓朱的農民,他將打下的新大米用水拌濕之后,用專門用來碾米的水磨碾子把大米碾成糊狀,然后傾倒在甄蓖上蒸熟切成條狀。名為大米皮子,大家嘗后個個稱奇他帶著面皮和納貢的人來到秦鎮,將面皮獻給秦始皇,皇帝吃了涼皮美味可口,倍加贊賞,并令今后漢中地區的貢物只能獻大米皮子。米皮制作便在秦鎮廣為流傳。米皮起源于漢中,發揚于秦鎮,輝煌于西安,在西安呈現出各種流派和品相的涼皮副產品。秦鎮米皮用產于鄠邑區灃河西岸的一種秈米制成。戶縣擺湯面戶縣擺湯面是陜西西安市戶縣(今鄠邑區)的一道特色風味面食,工藝獨特,調料精良,和“大肉辣子”同屬戶縣兩大著名風味小吃,并入選中華美食名小吃序列。戶縣擺湯面臊子湯戶縣擺湯面有點像過橋米線,最重要的就是那碗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戶縣的做法做的臊子,再配上戶縣的陳醋,放入炒好的豆腐,雞蛋餅絲,上面漂滿切碎的韭菜葉、蔥花。吃時,夾一小箸面條,放入湯里擺一擺,然后再吃,故名“擺湯面”。擺湯面面薄筋光,油汪湯煎,酸香適口。有民間順口溜: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里蓮花轉,撈到碗里象條線,吃到嘴里光又綿。戶縣擺湯面細面條、肉臊子、雞湯、豆腐丁、黃花菜、木耳、芝麻油、醬油、香醋、油潑辣子、香菜末、韭黃絲1.肉丸糊辣湯肉丸胡辣湯是西安回民清真小吃。西安人最受歡迎的早餐之一。吃的時候淋上油潑辣子及香油。及手掰的坨坨饃。味道獨特。肉丸胡辣湯肉丸胡辣湯源自西安,可以說是蔬菜牛肉丸子湯,或者說是牛肉丸燴菜,但是區別于外地的是湯要勾芡。湯里有渾圓的牛肉丸子,切成塊狀的土豆,蓮花白,胡籮卜,菜花、芹菜等。先用牛羊骨熬湯,下牛肉丸,燴菜,最后勾芡而成。說起容易,但是要做到菜不煮爛,適合可口可是有功夫的。吃前澆一勺店家精心熬制的紅艷艷的辣椒油,吃罷舌尖發麻(花椒惹得禍),微微冒汗,渾身舒坦。肉丸糊辣湯另有一個雅致的名字叫八珍湯,叫八珍自然夸張,不過這也說明糊辣湯“內容”很多。據說胡辣湯最早來自河南。河南糊辣湯西安也有,主要成分有面筋、海帶絲、粉絲、千張絲、花生米、香菜、姜末、榨菜、胡椒粉等,根據節令和地域的不同,還會有牛(羊)肉、黃豆、木耳、黃花菜、菠菜、蘿卜條、蔥花等。西安的胡辣湯有三種,肉丸胡辣湯,肉丁胡辣湯和素胡辣湯,就是河南胡辣湯。棗肉沫糊棗肉沫糊是陜西西安的傳統名小吃,起源于唐朝。以紅棗為主料。此品種被省、市政府命名為傳統名貴小吃,1997年被評為首屆“中華名小吃”。具有滋陰補氣之功,食后口有余甘,令人回味。棗肉沫糊,選用陜西大荔縣的紅棗為主料,精心烹制而成。這種棗外形橢圓,皮極薄,肉脆嫩,汁多味甜。用這種棗烹制棗肉沫糊,色紅味甜,滑潤可口,并有滋陰壯陽之功。是西安飯莊傳統名小吃。此品種被省、市政府命名為傳統名貴小吃,1997年被評為首屆“中華名小吃”。相傳,唐貞觀年間,同州有一位窮苦雇工,曾為財主家專門栽培棗樹,狠心的財主一天只供他一塊"蒸餅"食用。他餓得實在沒法,就把落在樹下的爛棗煮成糊糊來吃。繁忙的秋收季節過去了,這位雇工不僅體重增加,而且容顏煥發,體格健壯。第二年,雇工辭退了財主家的活,在同州城內開了個專賣棗肉沫糊的小店,果然生意興隆,顧客盈門。從此"棗肉沫糊"的聲譽也就不脛而走,逐漸傳到京城長安,至今延續不衰。葫蘆頭泡饃葫蘆頭泡饃是陜西西安特有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醇湯濃、饃筋肉嫩、肥而不膩聞名于國內外。其烹制工藝精細,合理使用多種調。最重要的是處理腸肚、熬湯、泡饃三道程序,其中原料腸肚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達到去污、去腥、去膩的要求,做出美味的葫蘆頭。葫蘆頭泡饃葫蘆頭,即豬大腸與小腸連接處的肥腸,因其熟后收縮狀似葫蘆頭,故名。葫蘆頭泡饃即以此段肥腸與掰碎的饦饦饃加其他輔料、調料用滾沸的肉湯泡(澆泡)制成。饃塊綿筋,湯鮮肉嫩,滋味濃香,食時佐糖蒜。以西安南院門春發生葫蘆頭泡饃館制作的為佳。《陜西省志·民俗志》葫蘆頭源遠流長,可追朔到唐代。相傳唐高宗龍朔元年(661),有一胡某在朱雀大街開設了一家“雜羔店”,專賣豬雜碎。甑糕甑糕(jinggāo),是西安、關中地區、晉南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用糯米、紅棗或蜜棗蒸制而成;有的會加紅豆、葡萄干等置鐵甑上蒸制而成。甑糕小吃歷史悠久。甑,是中國古代一種非常古老的蒸器,有陶制、銅制、木制、鐵制等,后經民間傳承,將鐵甑保留,而用之蒸制的粘糕也別有風味。甑糕甑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甑糕是從我國最古老的“粉糍”演變而來,唐代趨于定型。因為甑糕是用“甑”蒸成的糕,故謂之甑糕。甑糕是關中地區、晉南地區的風味小吃。陶甑蒸出來的質量最好。甑糕的原料是江米(傳統是無錫糯米)、大棗(以靈寶毛頭棗最好)其比例是每鍋江米10公斤,大棗3公斤泡米、裝甑、加水與火功等,都有嚴格要求。炒粉魚炒粉魚是一種形似小魚,狀如蝌蚪的食品。炒粉魚炒粉魚是西安市有名的風味小吃,也是夏令時節理想的消暑食品。其風味特點是滑潤綿軟、蔥花噴香、物美價廉。八寶甜飯八寶甜飯又名八寶飯,傳統小吃,以糯米為主料。配以紅棗、蓮子、百臺、白果、桂圓肉、青紅絲等,也可配以核桃仁、山楂糕、葡萄干、花生仁、玫瑰、櫻桃等蔬果。基本制作工藝是,將糯米淘洗干凈,置盆內加水,籠蒸后取出拌適量白糖、熟豬油。另取蒸碗,碗底抹一層油,或間隔鋪墊肥肉片,將各種果料按其需要的圖案平擺碗底,然后將蒸好的糯米裝入碗內,抹平,用筷子扎幾個孔,上籠蒸熟,扣入菜盤內上桌。糯米300克,豆沙200克,糖制冬瓜片25克,熟蓮子25克,柿餅25克,核桃仁25克,橘餅25克,紅綠櫻桃各3個〖輔料〗,白糖500克,蔥珠油15克,豬油150克(1)將糯米洗凈盛在碗里,加少許清水放進蒸籠炊20分鐘至熟,取出待用。藍田醋粉藍田醋粉屬于藍田特產,是地方非常有名的小吃。用上等面加醋鱉制成。成品味酸可口,有去火明目消暑功效,為夏季一美食藍田醋粉屬于藍田特產,是地方非常有名的小吃。藍田醋粉(2張)用上等面加醋鱉制成。成品味酸可口,有去火明目消暑功效,為夏季一美食。大肉鍋貼大肉鍋貼是陜西的特色小吃,大肉即豬肉,面皮柔軟,底皮酥脆,色黃味香。1、制餡:肉剁碎放盆里,加鹽、醬油、甜面醬、姜米、香油,攪拌均勻,待調料浸入肉餡時倒進切好的韭菜,攪勻。2、皮面:面粉2000克加水和好揉成面團,搓成條,揪20克重的面劑,搟成面皮,包入餡子,捏成蒸餃形(中間捏嚴,兩頭漏小口)。3、烙制:⑴、平底鍋里擦一層油,有次序的擺好鍋貼,鍋放火上燒熱后,順鍋周圍澆半碗熱水,蓋上鍋蓋,烙2分鐘后,再倒入少許熱水,過兩分鐘,揭蓋;⑵、順鍋貼周圍的空隙中,淋入少許油煎約2分鐘后,用鍋鏟移動調換位置,調正火色,再烙約5分鐘,翻過將底面朝上盛盤。面皮柔軟,底皮酥脆,色黃味香。西府面皮西府面皮是陜西寶雞古老的小吃。寶雞古稱西府。一把近米長鐵背大鍘刀,一頁油亮閃閃細米皮,擺攤婦人一用力,刀如雞啄米,三下五除二,將皮子切割成半厘米寬的條,抄一把放進碗里,蘸一筷油潑辣子,伴之鹽醋、蒜汁,輔以黃瓜絲、小豆芽,幾下搗騰,再看:齊整勻稱,白凈瑩亮的皮子靜臥碗中,紅椒油、綠瓜線,三色相映,香味撲鼻,好一碗誘人的涼皮。秦人喜羊肉泡饃天下皆知,而秦地女子卻喜那一碗涼皮,大姑娘小媳婦街頭攤前隨便一坐,吃得輕松,吃得自然,少了爺們飯桌上的壓抑,多了女子的嘻嘻哈哈,盡管被辣得直唏噓,還直說“香”。陜西涼皮種類繁多,做法各異,調拌時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同,在這里,僅舉出幾種與您共品。麻醬涼皮,一種典型的清真小吃。其做法較簡單,把面粉調成糊狀,盛入特制的金屬涼皮籮里,搖動涼皮籮使面糊平平地薄鋪在籮底,然后放入開水鍋內蒸制成熟。油酥餅油酥餅是陜西省西安市的一種特色小吃,其始創于唐代,有“西秦第一點”的美譽,其歷經千余年來,幾經戰亂,歷久不衰,一直流傳。油酥餅制作技藝精細,要經過制酥、和面、制餅、煎烤四道工序,成品后色澤明黃,口感酥脆。油酥餅小麥面粉500克、花生油150克、白砂糖100克、糖桂花10克、玫瑰花5克、梅脯10克。其色白似玉,酥層清晰,食時酥松香甜,油而不膩。1、取面粉1/3,加油拌勻、揉透,制成酥面;2、其余面粉加沸水110毫升,攪拌搓散成雪花狀的片,攤開冷卻;3、冷卻后,甩上冷水15毫升左右,加油,拌揉至柔軟光滑,調制成水油面;4、油酥面、水油面兩塊面團各摘成10個劑子;制作材料(12張)5、取水油面劑1個,按扁圓形,裹入酥面劑子1個宮廷香酥牛肉餅西安宮廷香酥牛肉餅也稱“千層牛肉餅”已經走過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在唐代,此餅曾為宮廷御點,安史之亂時,宮中御廚們流落到民間,在長安城內出售此餅大有名氣。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寄胡麻餅與楊萬州》一詩中寫道:“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饑饞楊大使,嘗香得似輔興無。”詩中的胡麻餅指的就是“香酥牛肉餅”。時代變遷,調料大師在繼承了祖先配方和制作工藝基礎上又有新的創新和突破,香酥牛肉餅口味又上一個新臺階,并新創品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品嘗到過去只有皇帝才有機會享用的香酥牛肉餅。香酥牛肉餅,所調出來的面晶瑩透亮,肉餡色澤鮮嫩。它以色澤金黃,口感外酥里嫩,油而不膩,口味獨特,香飄四溢而聞名。更重要的是它制作工藝非常具有觀賞性,真是面皮薄如紙,肉餡多又鮮特別是餅要出爐的時候,令人垂涎的香氣飛入尋常百姓家中,真是好聞好看又好吃!合并圖冊(3張)各個地方都有銷售,經常人多到排隊。疙瘩油茶疙瘩油茶以精面粉,熟羊油為主料制作的小吃。工藝:熬煮氽燉燴燜法精面粉6500克,熟羊油(或植物油)1000克,調料面50克,精鹽150克。酥香可口,是西安著名的風味小吃。1.面粉4000克與精鹽、調料面拌勻。鍋內放入羊油,用小火化開,油溫至60℃時,先放入面粉1000克炒勻,鍋里遇有大"油面塊"時,用手隨時掰小,要邊攪邊掰,待"油面塊"變小且較勻時,再將面粉4000克陸續放入,再繼續攪炒至面熟,出現櫻桃般的疙瘩時,用小火再炒少許時間,出鍋備用。2.鍋內加水1.75萬克燒開,放入面疙瘩燒開,將面粉1500克用30℃溫水和成稠糊,倒入鍋內,用小火燒至鍋內"油茶"出現汽泡時即成。1.炒面疙瘩時要用小火快速炒拌;樊記臘汁肉樊記臘汁肉是陜西省西安市的一種著名傳統小吃,該菜品由樊鳳祥父子倆創于1925年,已有近百年歷史;該菜品于1989年參加商業部“金鼎獎”評選活動,被評為部優產品;臘汁肉是一種用醬鍋鹵制的醬汁肉,但比一般醬肉酥爛,滋味鮮長。由于選料精細,調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有明顯的特色,人們稱贊它是:“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渣滿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爛,食后余香久不散。”樊記臘汁肉我國加工臘汁肉的歷史悠久。在《周禮》一書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漬”就是臘汁肉。戰國時代有“寒肉”,當時位于秦、晉、豫三角地帶的韓國已能制作;秦統一后,制作技藝傳到長安(今西安),并世代流傳下來。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的“腤肉”制法,與今天臘汁肉基本相同,只是現有的用料制法更為講究。清光緒年間(1904),祖籍陜西藍田的樊炳仁在西安南院門盧進士巷(今盧蕩巷)經營起臘汁肉,他繼承唐代傳統技法并加以改進,在諸多臘汁肉中獨樹一幟。藍田水晶餅藍田水晶餅是陜西名點,藍田縣食品生產,同西安德懋恭齊名,在群眾中享有盛譽。成品小巧別致,面色全黃四周雪白,皮酥餡足,潤香適口,油多而不膩,糖重而滲甜,具有濃郁的玫瑰芳香和橘餅清香。曾榮獲國家優質產品、免檢產品等多項榮譽稱號。藍田水晶餅清朝末年,渭南同義棧商行的張彩鳳大掌柜,對水晶餅傳統配方加以改良,使得水晶餅以”金面銀幫,起皮掉酥,涼舌滲齒,清香適口”而遠近馳名。當時,水晶餅使用造型精美的桐木方盒和硬紙盒兩種包裝,古樸大方,攜帶方便。約在19世紀后期,水晶餅的制作技藝傳入古城西安,在眾多面點師的共同努力下,其制作工藝得以不斷改進提高,成為秦式糕點之首。現在,水晶餅已成為渭南乃至陜西的名特糕點,贏得了海內外朋友的喜愛。藍田糍粑藍田糍粑是陜西藍田著名地方小吃,由優質土豆蒸熟去皮,錘打成粑狀,加入湯汁、酸菜即可食用。藍田糍粑(3張)藍田特產藍田糍粑,將優質土豆冼凈,蒸熟后去皮,放入石臼之中用木杵錘打,直至粘稠狀,取一塊入碗中,加入湯汁、酸菜等即可食用,目前已成為農家樂接待四方賓客的主打品種。陜西涼皮陜西涼皮為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多使用小麥面粉制作,也有米粉或其他淀粉制作。一般涼拌食用(但在漢中地區,熱食更為廣泛),種類繁多,制作方法各異,調拌也各具特色,口味不同。涼皮歷史久遠,涼皮傳說源于秦始皇時期,比較常見的種類有有麻醬涼皮、秦鎮米皮、漢中面皮、岐山搟面皮、面筋涼皮等。陜西涼皮種類繁多,做法各異,調拌時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同,在這里,僅舉出幾種。涼皮(15張)麻醬涼皮一種典型的清真吃法。其做法較簡單,把面粉調成糊狀,盛入特制的金屬涼皮鑼里面,搖支涼皮鑼使其平平地鋪在鑼底,然后放入開水鍋內蒸制成熟。吃時,把面皮切成半厘米寬的條,一般加輔料為黃瓜絲,調入鹽、醋、醬、芝麻醬、辣椒油等即可。秦鎮米皮以大米粉為原料制成,因產于戶縣的秦鎮,也叫秦鎮米皮貴妃雞翅貴妃雞翅是四川省的一道傳統名菜,屬于川菜系;用葡萄酒切雞翅團呈玫瑰色,具有貴妃醉酒之色韻,巨翅善飛,飛與妃音喻,故得名。菜色澤金黃發亮,鮮中略帶小荔枝味,質地柔糯,回味有葡萄酒的余香。。貴妃雞翅相傳,楊貴妃平生最喜食兩樣東西。這第一種是荔枝,第二種就是雞翅。楊玉環被封為貴妃后,曾一度失寵,京劇藝術家據此演義《貴妃醉酒》這出戲、該劇主要是表現楊玉環在宮內備受寵幸,偶爾尼疏,在百花亭獨飲,不覺沉醉而哀怨自傷。后來有廚師受到這些事情的啟發,創制了“貴妃雞翅”一菜。此案是用葡萄酒切雞翅團呈玫瑰色,具有貴妃醉酒之色韻,巨翅善飛,飛與妃音喻,故得名。貴妃雞翅屬于陜西傳統名菜,用雞翅膀制成,相傳以貴妃楊玉環嗜吃而得名,楊玉環有豐腴之美,在飲食上也極為講究,酷愛美食,最愛吃雞翅膀。御廚按其旨意,反復研究琢磨,選用鮮嫩的雞翅膀,配以多種調味品,采用先炸后蒸的方法烹制而成。其特點是:色澤金紅,口感筋柔,軟滑爽嫩,濃醇宜人,回味悠長。餃子宴餃子宴屬于傳統名小吃,它主要是由這種千姿百態的餃子組成的宴賓筵席,故稱之為"餃子宴"。是春節,元宵節等各種民俗節日的特色食品之一。餃子宴是北方人普遍喜歡吃的一種面食,餡有葷有素,佐以調料,食之味美。餃子宴餃子宴,是以餃子為主的宴席。一般有100多種餡料,根據食客多少,如果一桌人有七位,每碟只上七個餃子,一碟吃完上第二碟不同餡的餃子,直到吃不進為止,一頓飯決不會有相同餡的餃子。1、.二龍戲珠宴它的主籠是用若干餃子組成中國傳統的二龍戲珠圖案,并配以蝦球蒸餃、玉龍出宮、群龍鬧海、彩蝶飛舞等24種藝術餃。所有的餡料以魚蝦為主,突出海味。餃子宴一、打破了一般只用豬牛羊肉和蔬菜作餡的傳統,雞、鴨、魚肉、蛋、海味、山珍、鮮蔬、干菜、果品等等,凡好吃而又富營養的仿唐菜仿唐菜指的是仿制以中國唐代為主,兼及隋、五代時期的菜肴。是以史籍中對隋、唐、五代菜肴的記述和出土文物中發現的唐代食品資料為依據,結合當代人們的飲食習尚,選用唐代有現代也有的原料和烹調方法研制而成的。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黃金時期,中國飲食文化在這一時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特別是都城長安,飲食市場繁榮興旺,胡姬酒肆別開生面,珍饈佳肴千姿萬態,面點小吃豐富多彩,一時間使中國飲食文化呈現出爭奇斗艷的偉觀。“韋臣源”官拜尚書令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