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說》三年中考真題(原卷版)【2023·重慶中考模擬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馬說韓愈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故雖有名馬山不在高,有仙則名B.一食或盡粟一石食之不能盡其材C.策之不以其道不得志,獨行其道D.執策而臨之把酒臨風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其真無馬那?其真不知馬也!3.下列對文章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首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點出了千里馬與伯樂之間的關系,說明了伯樂對千里馬的重要性。B.千里馬“才美不外見”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駢死于槽櫪之間”。C.“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個“鳴”字寫盡了千里馬的無奈和悲憤,充分表現了它對“食馬者”的鄙視與反抗。D.本文以“說”這種體裁記敘了千里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千里馬的同情。4.選文和鏈接材料都圍繞人才問題發表了看法,請說出兩文作者的看法有何異同。(鏈接材料)辛未閏四月即事(節選)張九成①如聞失一士②,每食不下咽。人才何其鮮③,求一于百千。豈獨今世歟,自古皆已然。[注]①張九成:南宋人,曾任禮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職。②士:指人才。③鮮:讀作xiǎn。【2023·遼寧中考真題】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乙)景公問晏子曰:“蒞①國治民,善為國家者何如?”晏子對曰:“舉賢以臨國,官能②以敕民,則其道也。”公曰:“雖有賢能,吾庸③知乎?”晏子對曰:“賢而隱,庸為賢乎?吾君亦不務④乎是,故不知也。”公曰:“請問求賢?”對曰“觀之以其游⑤,說⑥之以其行。君無以靡曼⑦辯辭定其行,無以毀譽非議定其身。如此則不為行以揚聲⑧,不掩欲以榮⑨君。故通則視其所舉窮則視其所不為富則視其所分貧則視其所不取。夫上士難進而退也,其次易進易退也,其下易進難退也。以此數物者取人,其可乎!選自《晏子春秋》,有刪改)【注釋】①蒞:治理,下文的“臨”“敕”與此同義。②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職。③庸:怎么,哪里。④務:致力,專カ從事。⑤游:交游,交結的朋友。⑥說:評說,評論。⑦靡曼:指言辭華麗。⑧聲:名聲,聲譽。⑨榮:通“營”,迷惑。5.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食不飽,力不足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B.策之不以其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C.善為國家者何如弗學,不知其善也(《雖有嘉肴》)D.夫上土難進而易退也是進亦憂,退亦憂(《岳陽樓記》)6.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以此數物者取人,其可乎!7.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故通則視其所舉窮則視其所不為富則視其所分貧則視其所不取8.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小題。(1)(甲)文中“千里馬”喻指“伯樂”喻指。(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議的治國方法是“”(用原文回答)。(2)在對待“賢能”的問題上,景公與“食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2023·湖北荊門市·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題。(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鳴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馬說》)(乙)江寧之龍蟠,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或曰“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固也。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①直,刪密,鋤正,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梅之軟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癮明告鬻②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選自龔自珍《病梅館記》)(注釋)①斫:zhuó,砍削,②鬻:yù,賣。15.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養)以欹為美,正則無景(傾斜)B.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普通)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約束)C.策之不以其道(用馬鞭驅趕)以夭梅病梅為業以求錢也(使……成為病態)D.鳴之而不能通其意(溝通)遏其生氣(抑制)16.下列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判斷有誤的一項是()A.故雖有名馬(連詞,即使) B.是馬也(代詞,這,這樣)C.其真無馬邪?(代詞,它,指天下) D.梅以曲為美(介詞,憑借)17.下列關于(甲)(乙)兩文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乙兩文雖然文體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統治者肆意摧殘人才的社會現實。B.甲、乙兩文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馬”來比喻杰出人才,而乙文則用“病梅”來比喻因受摧殘而性格扭曲的統治階級御用人才。C.甲文揭示了“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D.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殘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畫士孤癖之癮”。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2)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2023·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題。甲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乙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栗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怒而飛怒:振奮,此指用力鼓動翅膀 B.志怪者也志:志向C.才美不外見見:同“現”,表現 D.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馬鞭驅趕20.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去以六月息者也不以物喜C.而伯樂不常有溫故而知新D.其真無馬邪帝感其誠21.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A.天空遼遠,是它真正的景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B.天空遼遠,難道是它真正的景色?難道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C.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D.天色湛藍,難道是它真正的顏色?難道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22.下列對選文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兩文同寫動物,形象迥異。甲文描繪了碩大無比、志存高遠的“大鵬”,乙文刻畫了不遇伯樂、屈辱而死的“千里馬”。B.兩文借物抒懷,情感有別。甲文借“大鵬”遷往南海展現了作者的恐懼,乙文以“千里馬”遭受屈辱表達了作者的憤懣不平。C.兩文語言精當,各具特色。甲文使用“三千里”“九萬里”等詞,用語夸張,想象雄奇;乙文連用“不字,言簡意賅,引人深思。D.兩文皆為經典,價值各異。甲文的“鯤鵬”超越現實,富有浪漫色彩,影響深遠;乙文論說“伯樂”與“千里馬”之關系,極具現實意義。【2023·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題】閱讀古文,回答問題。(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乙)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太守,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陳曰:“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世說新語》)(注釋)徐孺子,名稚,東漢豫章南昌人,是當時的名士,為人高潔。廨:官署。式:通“軾”,車前橫木,文中是扶著軾的意思。23.解釋加點的詞。①才美不外見_____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③登車攬轡_____④吾之禮賢_____24.翻譯下面的句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25.同樣是面對人才,(甲)(乙)兩文的情感態度有什么不同?【2023·四川資陽市·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選自《馬說》)(乙)龍噓氣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①,感②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③陵谷,云亦靈怪矣哉!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④不可坎!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云從龍。”既曰龍,云從之矣。(選自《龍說》)【注】:①景:通“影”。②感:撼動。③汩:淹沒。④信:確實、的確。26.下列各項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都相同的一組是()A.一食或盡粟一石而或長煙一空B.策之不以其道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C.然龍乘是氣屋舍儼然D.龍,云從之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7.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1)駢死于槽櫪之間(________)(2)執策而臨之(________)(3)薄日月(________)(4)汩陵谷(________)28.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29.(甲)(乙)兩文都體現了事物間的依存關系,這種依存關系各有什么不同?【2023·遼寧鞍山市·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列各題。(甲)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鳴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節選自《馬說》)(乙)顏淵侍坐魯定公于臺,東野畢御馬于臺下。定公曰:“善哉,東野畢之御也!”顏淵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①矣。”定公不悅,以告左右曰:“聞君子不譖人。君子亦譖②人乎?”顏淵退,俄而廄人③以東野畢馬佚聞矣。定公揭席④而起,曰:“趣⑤駕召顏淵。”顏淵至,定公曰:“鄉寡人曰:善哉,東野畢之御也!吾子曰:‘善則善矣,然則馬將矣。'不識吾子何以知之?”顏淵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⑥工于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極其馬。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俠馬也。今東野畢之上車執轡,銜體正矣;周旋步驟,朝禮⑦回畢矣;歷險致遠,馬力殫矣。然猶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節選自韓嬰《韓詩外傳﹒顏淵論御馬》)(注)①佚(yì):通“逸”,逃跑。②譖(zèn):說人壞話,誣陷別人。③廄(jiù)人:馬棚的差役。④揭席:離席,散席。⑤趣:同“促”。⑥造父:周穆王的車夫,駕車能手。⑦朝禮:指調服車馬的法度30.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鄉寡人日④是以舜無佚民31.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的畫線句子。①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②然猶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32.①甲文運用了_____的寫作手法,借千里馬被埋沒的現象,表達了作者_____的憤懣以及對封建統治階級不識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不滿和憤慨。(用自己的語言概括)②乙文運用_____方法進行推理推斷出東野畢駕馭的馬會逃跑的結論。【2023·遼寧營口市·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馬說》)(乙)①龍噓氣②成云,云固弗靈于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③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④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⑤陵谷,云亦靈怪矣哉!云,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云,無以神⑥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云從龍。”既曰:“龍,云從之矣。”(韓愈《龍說》)(注釋)①(乙)文題為《龍說》,是《馬說》的姊妹篇,文中的龍和云分別喻指君與臣。②噓氣:吐氣,呼氣。③茫洋:遼闊無邊際的樣子。④感:通“撼”,搖動,震動。⑤汩(gǔ):淹沒。⑥神:這里是顯示的意思。3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①一食或盡粟一石②執策而臨之③云固弗靈于龍也④乃其所自為也34.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則非云之所能使為靈也。35.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②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36.甲、乙兩文主要運用了什么共同的寫作手法?請結合乙文簡要分析。37.在現實生活中,想成為有用武之地的“千里馬”,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請談談你的看法。【2023·湖南邵陽市·中考真題】古詩文閱讀(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馬說》(乙)三閭祠①(清)查慎行平遠江山極目回,古祠漠漠②背城開。莫嫌舉世無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③猶動楚人哀!湘蘭沅芷年年綠,想見吟魂自往來。注釋:①三閭(lǘ)祠:位于潮南汩羅。②漠漠:這里形容荒涼寂寞。③歲時:節今。4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1)駢死于糟櫪之間(_______)(2)是馬也(_______)(3)鳴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4)湘蘭沅芷年年綠(______)43.翻譯句子。(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放逐肯消亡國恨?歲時猶動楚人京。44.用“/"劃分朗讀節奏(各劃1處)(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平江遠山極目回。45.下列各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例句: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A.問所從來,具答之。 B.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C.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D.孔子云:“何陋之有?”46.“英嫌舉世無知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嬰兒食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女童套裝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奢侈品租賃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供給需求與前景趨勢研究報告
- 核設施退役及放射性三廢處理處置工程設計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印刷出版企業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大數碼鋼琴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多色LED模塊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復合調味品市場消費趨勢與需求潛力預測研究報告版
- 2025-2030中國城市綠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潛力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地源熱泵行業市場發展分析與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聲屏障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院內VTE防控課件
- 汽車智能系統知識
- 2025溫州二模253溫州二模英語試卷
- 2025年離婚申請協議書模板電子版
- 人教版(2024)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100以內的筆算加、減法素養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國便利店行業發展前景及發展策略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25上海勞動合同樣本專業版(合同版本)
- 《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導則》(NB∕T 10096-2018)
- 土木工程CAD-終結性考核-國開(SC)-參考資料
- 醫院駕駛員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