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乙梅實驗室快速檢測_第1頁
愛乙梅實驗室快速檢測_第2頁
愛乙梅實驗室快速檢測_第3頁
愛乙梅實驗室快速檢測_第4頁
愛乙梅實驗室快速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愛乙梅實驗室快速檢測第1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目錄1.乙肝五項實驗室快速檢測。2.HIV實驗室快速檢測。3.梅毒螺旋體抗體非特異性反應檢測(TRUST)。4.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ELISA法)。5.乙肝人免疫球蛋白。第2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乙肝五項實驗室快速檢測

試劑名稱: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

檢測原理:HBsAg,HBeAg檢測試紙條采用雙抗體夾心法,試紙條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測試區(T)的多克隆抗體和控制區(C)的相應抗體。HBsAb檢測試紙條采用雙抗原夾心法,試紙條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測試區(T)的乙肝表面抗原和控制區(C)的相應抗體。測試時,血清/血漿標本滴入試劑板加樣處,隨之標本在毛細效應下向上層析。如標本中含有相應的待測物質,在測試區內(T)出現一條紅色條帶,則是陽性結果。如標本中不含有相應的待測物質,則測試區內(T)將沒有紅色條帶,則是陰性結果。無論相應的待測物質是否存在于標本中,一條紅色條帶都會出現在質控區內(C)。質控區內(C)所顯現的紅色條帶是判定是否有足夠標本,層析過程是否正常的標準,同時也作為試劑的內控標準。HBeAb,HBcAb檢測試紙條采用競爭抑制法,試紙條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測試區(T)的單克隆抗體和控制區(C)的相應抗體。測試時,血清/血漿標本滴入試劑板加樣處,隨之標本在毛細效應下向上層析。如標本中含有相應的抗體,則同膜上測試區(T)的單克隆抗體競爭與預包被在乳膠顆粒上的相應抗原反應。如標本中沒有相應的抗體,預包被在乳膠顆粒上的相應抗原則同膜上測試區(T)的單克隆抗體全部結合。強陽性標本,測試區內(T)將沒有紅色條帶,弱陽性標本,測試區內(T)將有一條非常弱的紅色條帶,陰性標本,測試區內(T)將會出現明顯的紅色條帶。無論相應的抗體是否存在于標本中,一條紅色條帶都會出現在質控區內(C)。質控區內(C)所顯現的紅色條帶是判定是否有足夠標本,層析過程是否正常的標準,同時也作為試劑的內控標準。第3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標本收集:標本收集后應盡快分離出血清或血漿以避免溶血。檢測時應盡量使用新鮮的標本。標本若不能及時送檢,可在2℃-8℃冷藏3天。長期保存需冷凍于-20℃,忌反復凍融。操作步驟:在進行測試前必須先完整閱讀使用說明書,使用前將試劑板和血樣標本恢復至室溫(20℃-30℃)。1.從原包裝鋁箔袋中取出試劑板,在小時內應盡快地使用。2.用吸管吸取血清/血漿標本,逐滴(每孔2-3滴)加入試劑板的五個加樣孔中。3.等待紅色條帶的出現,測試結果應在15分鐘時讀取。20分鐘后判定無效。檢驗結果判定:陽性(+):兩條紅色條帶出現,一條位于測試區(T)內,另一條位于質控區(C)。陽性結果表明:標本中含有待測物質。陰性(-):僅質控區(C)出現一條紅色條帶,在測試區(T)內無紅色條帶出現。陰性結果表明:標本中檢測不出待測物質。無效:質控區(C)未出現紅色條帶,表明不正確的操作過程或試紙條已變質損壞。在任何情況下,應重新測試。如果問題仍然存在,應立即停止使用此批號產品,并與當地供應商聯系。注意:測試區(T)內的紅色條帶可顯現出顏色深淺的現象。但是,在規定的觀察時間內,不論該色帶顏色深淺,即使只有非常弱的色帶也應判為陽性結果。

第4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強陽性(+):僅質控區(C)出現一條紅色條帶,在測試區(T)內無紅色條帶出現。陽性結果表明:標本中含有待測抗體。弱陽性(+):質控區(C)出現一條紅色條帶,在測試區(T)內有非常弱的紅色條帶出現。弱陽性結果表明:標本中含有少量待測抗體。陰性(-):兩條紅色條帶出現,一條位于測試區(T)內,另一條位于質控區(C)。陰性結果表明:標本中檢測不出待測抗體。無效:質控區(C)未出現紅色條帶,表明不正確的操作過程或試紙條已變質損壞。在任何情況下,應重新測試。如果問題仍然存在,應立即停止使用此批號產品,并與當地供應商聯系。第5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注意事項:1.乙肝兩對半血清/血漿檢測試劑板適用于測試血清/血漿標本。2.由于在技術上和操作上可能出現的失誤,同時也由于標本中存在干擾物,試劑結果有可能錯誤。對可疑結果應作相應的進一步檢測。3.乙肝兩對半血清/血漿檢測試劑板只是定性的篩選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的存在,但不能確定其在標本中的含量。4.測試結果應在15分鐘時讀取,20分鐘后判定無效。第6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HIV實驗室快速檢測試劑名稱:艾滋病毒1/2型抗體快速檢測(膠體金法)檢測原理:HIV1/2試劑盒采用高度特異性的抗體抗原反應及免疫層析分析技術來定性檢測血液中是否含有HIV1/2抗體,試劑盒中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測試區(T)的重組HIV抗原和質控區(C)的相應抗體。測試時,血標本滴入試劑盒加樣孔(S)內,血標本中的HIV1/2抗體與預包被在膜上的重組抗原-乳膠結合物反應。然后,混合物隨之在毛細效應下向上層析,在測試區(T)與固定在膜上的重組HIV抗原反應。如果血液中含有抗HIV-1或HIV-2抗體,在測試區內(T)會出現一條紅色條帶,表明是陽性結果。如果在測試區內(T)沒有出現紅色條帶,則血液中不含有抗HIV1/2抗體,表明是陰性結果。無論抗-HIV1/2抗體是否存在于血液中,混合物都會繼續向上層析至質控區(C),質控區的相應抗體與乳膠結合物反應出現一條紅色條帶。質控區內(C)所顯現的紅色條帶是判定層析過程是否正常的標準,同時也作為試劑的內控標準。第7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結果判定:陽性(+):兩條紅色條帶出現。一條位于測試區內(T),另一條位于質控區內(C)。陰性(-):僅質控區(C)出現一條紅色條帶,在測試區內(T)無紅色條帶出現。無效:質控區(C)未出現紅色條帶,表明不正確的操作過程或試劑盒已變質損壞。在任何情況下,應重新測試。如果問題仍然存在,應立即停止使用此批號產品,并與當地供應商聯系。注意:由于樣本中抗-HIV抗體滴度的不同,測試區(T)內的紅色條帶會顯現出不同深淺的顏色。但是,本試劑盒的測試結果不能做為判定樣本中抗體滴度高低的依據。

第8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標本收集:血標本的采集:指尖、耳垂末梢或靜脈標本采集后應盡可能立即使用,抗凝血應在24小時內使用以避免融血。血清/血漿標本的收集:血清/血漿標本由靜脈采血后離心獲得,標本在2-8℃可保存一周。如長期保存需冷凍。避免反復凍融。操作步驟:在進行任何測試前必須先完整閱讀使用說明,使用前將檢測試劑盒和全血/血清/血漿標本恢復至室溫(20-30℃),取出反應緩沖液并放置20分鐘使其恢復至室溫。1.從原包裝鋁箔袋中取出試劑盒(注意:在打開鋁箔袋前應先恢復至室溫)。在1小時內應盡快地使用,特別是在室溫高于30℃或是在高度潮濕的環境中應盡快地使用。在一小時內測試將會得到最佳效果。2.將試劑盒置于干凈平坦的臺面上,用吸管吸取指尖血或靜脈血后滴入1滴全血/血清/血漿(約25ul)于加樣孔S中,隨后加入1滴緩沖液于加樣孔S中。切勿將指尖血直接滴入加樣孔內。3.等待紅色條帶的出現,在15分鐘左右讀取測試結果。關鍵要注意,在紅色條帶出現以前,背景要清晰,特別當樣本中含有低滴度的抗-HIV1/2抗體,會導致出現的T線顏色很淡,此時更需注意背景要清晰。在20分鐘后讀取的結果無效。第9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注意事項:HIV1/2乳膠層析法檢測試劑盒僅用于體外診斷,并適用于檢測全血/血清/血漿樣本中的抗-HIV1/2抗體。這項測試僅表示樣本中抗-HIV1/2抗體的存在,而不能作為機體感染HIV-1或HIV-2的標準。為了確保結果的準確性,可對樣本用ELISA或WesternBlot作進一步的分析。同所有的診斷試劑一樣,檢測結果必須結合內科醫生得出的其它臨床癥狀進行診斷。如果測試結果呈陰性并有臨床癥狀存在,可建議使用其他臨床方法進行測試。陰性結果并不能排除感染HIV-1或HIV-2的可能性。第10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梅毒螺旋體抗體非特異性反應檢測(TRUST)檢測方法: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學試驗(TRUST)

實驗原理:采用性病研究所實驗室玻片試驗(VDRL)抗原重懸于含有特制的甲苯胺紅溶液中制成。將可溶性抗原先吸附于適當大小的顆粒性載體的表面,然后與相應抗體作用,在適當的電解質存在的條件下,出現凝集現象,既可定性檢測,又能半定量測定。該方法簡便,敏感度較高,在臨床檢驗中被廣泛應用。標本收集:用無抗凝管抽取靜脈血2-3ml,離心(1500-3000轉/分)分離出血清。不能立即測定的標本應保存于2-8℃的冰箱,于3內檢測,超過3天應分離出血清于2-8℃的冰箱,一周內檢測完畢。第11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操作步驟:1分別吸取50ul梅毒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均勻鋪加在紙片的兩個圓圈中。2取待檢血清50ul(不需滅活)置于紙片的另一圓圈中。3用專用滴管和吸頭垂直分別滴加TRUST試劑1滴于上述血清中。4按每分鐘100轉搖動8分鐘,肉眼觀察結果。結果判定:1陽性反應(+++~++++):可見中等或較大的紅色凝集物。2弱陽性反應(+~++):可見較小的紅色凝集物。3陰性反應(—):可見均勻的紅色抗原顆粒而無凝集物。第12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注意事項:1.操作前請仔細閱讀操作規程。2.試劑盒存放于2-8攝氏度環境中;使用前將試劑盒置于室溫下平衡,試驗應在室溫23-29℃條件下進行。3.批號不同的試劑盒不能混用。4.待測標本必須符合要求,溶血標本不能進行檢測。5.如做半定量試驗,可將待檢血清用生理鹽水作倍比稀釋,然后按上述定性方法進行試驗,以呈現明顯凝集反應的最高稀釋度作為該血清的凝集效價。6.本試驗系非特異性反應需結合臨床進行綜合分析,必要時作特異性密螺旋體試驗進行確認。7.使用后所有物品,應按傳染源處理。8.TRUST抗原在使用前必須充分搖勻。第13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檢測方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

實驗原理:雙抗原夾心法用精制的基因工程表達的酶毒螺旋體特異性抗原色被酶粒板及標記辣根過氧化酶,同時加入待測血清或血漿與酶標記抗原以TMB顯色。本方法適用于獻血員篩選,婚檢和臨床診斷梅毒螺旋體感染。標本收集:用肝素鋰抗凝管抽取靜脈血2-3ml,離心(1500-3000轉/分)15分鐘分離出血漿,不能立即測定的標本應保存于2-8℃于3日內檢測,超過3天應分離出血漿于2-8℃的冰箱內保存,一周內檢測完畢。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

(ELISA法)第14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操作步驟:1取出酶標板條固定于板架上,按順序編號,室溫平衡18-25℃備用。2加樣:分別在相應孔中加入100ul陰、陽性對照血清和待測樣本。3溫育:覆上封板模,置37℃溫育60分鐘。4洗滌:小心將封板膜揭掉,使用冼板機吸干孔內液體,用洗滌液充分洗滌6遍,最后一次盡量扣干。5加酶:分別在每孔中加入酶標記抗原100ul。6溫育:覆上封板模,置37℃溫育30分鐘。7顯色:每孔加顯色劑A、B各50ul,輕拍混勻37℃避光顯色30分鐘。8測定:每孔加終止液50ml,混勻,于450nm處,用空白孔調零的測定各孔OD值。第15頁,課件共19頁,創作于2023年2月結果判定:

樣本OD值S/C.o.≥1者為梅毒螺旋體抗體反應陽性。樣本OD值S/C.o.<1者為梅毒螺旋體抗體反應陰性。

陰性對照OD均值>0.1或陽性對照OD均值≤0.5時,實驗無效,應重新試驗。注意事項:

1加樣應將所加物加在板孔底部,避免加在孔壁上部,并注意不可濺出,不可產生氣泡.2保溫抗原抗體反應的完成需要一定溫度和時間。一般采用37℃使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