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大-射頻電路1-緒論_第1頁
南信大-射頻電路1-緒論_第2頁
南信大-射頻電路1-緒論_第3頁
南信大-射頻電路1-緒論_第4頁
南信大-射頻電路1-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波電路與天線

MicrowaveCircuitsandAntennas

第1講

緒論吳小虎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Email:xiaohu.wu@第1講內容射頻/微波的定義射頻/微波的特點常規電路元件的射頻特性射頻/微波的簡史課程內容設置本課程的要求與建議教材pp1-101.1RF/MW的定義

射頻(RadioFrequency)/微波(Microwave)

無線電頻譜中占據某一特殊頻段的電磁波。頻率3KHz30MHz3GHz3000GHz音頻視頻狹義射頻微波紅外100Km10m1m0.1mm波長300MHz0.1m廣義射頻頻段代號頻率(GHz)波長(cm)P0.23—1130—30L1—230—15S2—415—7.5C4—87.5—3.75X8—12.53.75—2.4Ku12.5—182.4—1.67K18—26.51.67—1.13Ka26.5—401.13—0.75毫米波40—3000.75—0.1亞毫米波300—30000.1—0.01RF/MW典型應用的頻譜應用范圍頻率范圍電視54MHz—890MHz移動電話900MHz—1800MHzGPS全球定位系統1227MHz(軍用)1575MHz(民用)微波爐2.45GHz美國UWB通信3.1—10.6GHz衛星通信C波段和Ku波段雷達L、S、X波段...RFID43MHz,900MHz,2.4GHz,5.4GHz1.2

RF/MW的特點頻率高通信系統中相對帶寬

f/f通常為一定值,所以頻率f越高,越容易實現更大的帶寬

f,從而信息的容量就越大。例如,對于1%的相對帶寬,600MHz頻率下寬帶為6MHz(一個電視頻道的帶寬),而60GHz頻率下帶寬為600MHz(100個電視頻道?。?。因此,RF/MW的一個最廣泛應用就是無線通信。無線通訊無線局域網(WLAN)電磁波蜂窩電話系統微波接力通信衛星通信波長短天線與RF電路的特性是與其電尺寸l/

相關的。在保持特性不變的前提下,波長

越短,天線和電路的尺寸l就越小,因此,波長短有利于電路的小型化。目標的雷達散射截面(RCS)也與目標的電尺寸成正比,因此在目標尺寸一定的情況下,波長越小,RCS就越大。這就是雷達系統通常工作在MW的原因。雷達大氣窗口地球大氣層中的電離層對大部分無線電波呈反射狀態(短波傳播的原理),但在MW波段存在若干窗口。因此,衛星通信、射頻天文通常采用微波波段。分子諧振各種分子、原子和原子核的諧振都發生在MW波段,這使得微波在基礎科學、醫學、遙感和加熱等領域有獨特的應用。射電天文望遠鏡微波爐微波治療儀上述特點使得RF/MW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真正使RF/MW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是因其具有一個獨特特點:

RF/MW的波長與自然界物體尺寸相比擬。在RF/MW相鄰低端以下的頻段,波長比物體尺寸長很多,可以采用集總模型研究。在RF/MW相鄰高端以上的頻段,波長比物體尺寸小很多,可以采用幾何光學研究。當波長與物體的尺寸相比擬時,電磁波波動性呈主流,因此必須采用電磁場理論和分布模型研究。1.3常規電路元件的射頻特性在常規交流電路中,最常用的電路元件是電阻R,電感L,電容C和連接這些元件的導線。在頻率較低時,電阻器,電感器和電容器分別對應于熱能,磁場能量和電場能量集中的區域,所以可以用“集總”元件表征。這時R,L,C基本為常數,不隨頻率變化,導線也相當于與頻率無關的短路線段。在RF/MW波段,由于導體的趨膚效應,介質損耗效應,電磁感應等的影響,器件區域不再是單純能量的集中區,而呈現分布特性。1.3.1

長線概念考慮導線上傳輸交變電流i,變化規律為

分別考慮

對應的波長于是在一段長為1米的導線上,照明電流幾乎不變化,GSM蜂窩電話電流有3.3個周期變化,而X波段雷達電流有33個周期變化。因此,對于照明電力系統,導線長幾米都不會有什么影響,而對于X波段雷達,導線那怕變化幾厘米,影響都很大。通常把RF/MW導線(傳輸線)稱為長線,傳統的電路理論已不適合長線。長線概念考慮一個半徑為a,長為l,電導率為s的圓柱導體,沿縱向流過的直流電流為I。由于直流電流均勻地分布在導體內,因此,直流電阻R和電流密度J為1.3.2

導體的趨膚效應laI對于交流電流,導體周圍產生磁場。交流磁場又產生電場。而電場形成與原電流相反的電流密度,在導體中心處,這種效應最強烈,致使導體中心的電流密度明顯減小,隨著頻率的增高,電流趨于導體表面,即趨膚效應。EHIi因此,高頻時,導體損耗會增大,并具有電感效應。高頻時,沿縱向的電流密度沿導體徑向的分布規律為高頻條件下,電阻和電感為

可見,高頻電阻與直流電阻之比恰好等于導體截面積與趨膚深度面積之比。高頻電感電抗等于高頻電阻值。-趨膚深度1.3.3

高頻電阻由于高頻效應,在高頻時電阻R將會出現引線電感,引線電阻,極間電容,引線間電容等。于是標稱值為R的電阻R的電阻的等效電路為通常趨膚效應引起電阻和引線間電容可以忽略。

【例】計算長為2.5cm,半徑為a=2.032x10-4m的銅導線連接的500

電阻的高頻電阻的阻抗特性,極間電容為5pF。平板電容是最常用的電容,對于面積為A,間距為d,填充介電常數為

的電介質的平板電容在低頻時為高頻時,除了引線電感和引線電容外,電介質變得有耗,產生高頻介質電導率,損耗電導為1.3.4

高頻電容于是,平板電容變成了C與電導的并聯,并聯導納

損耗角正切反映了位移與傳導電流的比例??紤]引線電感L,引線電阻Rs和介質損耗電導Ge,平板電容的等效電路為-損耗角正切【例】計算一個47pF平板電容器的高頻阻抗,設引線為長為1.25cm,半徑a=2.032x10-4m的銅線。1.3.5高頻電感電感通常是由導體線圈構成,在高頻,線圈除了具有電感外,還有高頻電阻和線圈導體間的寄生電容。因此,電感已變為RLC諧振器。1.4RF/MW發展簡史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J.C.Maxwell(1831-1879,48歲)發表了著名的麥克斯韋方程,從理論上預測電磁波的存在。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H.Hertz(1857-1894,37歲)實驗證實了麥克斯韋方程的預言。赫茲采用電火花間隙發射機和加載偶極天線演示電磁波的傳播.1900年,意大利發明家G.Marconi(1874-1937,63歲)首次實現了穿越大西洋的無線電通信。他的發射天線與地之間連接70KHz電火花發生器,接收天線與風箏支撐。1931年,英國與法國之間建立了第一條微波通信線線路。20世紀50-70年代,微波接力通信是電視信號遠距離傳輸的主要手段。大西洋1935年,英國的R.W.Watt開展了雷達的研究,(Radar=radiodetectingandranging無線電探測與定位),同年首次在試驗中測得飛機的回波。1938年,第一只調速管問世,1940年,英國的布特和蘭特爾研制出磁控管,這些微波電子管器件都是雷達不可缺少的源。1940年,第一臺10cm波長雷達問世。雷達的出現使微波得到了人們的根本認識。美國在MIT專門成立“輻射實驗室”,調集了大量頂尖科學家以戰時狀態對雷達進行大規模、全方位研究,極大地促進了雷達與微波技術的發展。1945年,雷神公司把磁控管用于微波加熱,誕生了微波爐,如今磁控管依然是微波爐的核心源。1963年,國際通信衛星組織發射了第一顆同步通信衛星。70年代,雷達、衛星通信、微波中繼通信成為RF/MW應用的主要領域,并迅速擴展到微波加熱和微波遙感等領域。同時,RFIC、MIC開始迅速發展。80-90年代,移動通信成為最耀眼的應用,如同二次大戰中雷達對RF/MW發展的促進作用一樣,移動通信,尤其是蜂窩移動通信給RF/MW帶來了第二次發展高潮。由于是民用,涉及千家萬戶,發展更為迅速,更為廣泛,甚至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如今,RF/MW應用幾乎深入了各類領域,我們身邊隨處可見:手機、藍牙、無線上網,衛星電視、GPS定位、RFID等。2000年908070605040302010190010電報廣播雷達衛星通信移動通信DBS商用GPS3G移動通信UWB通信DVB-HRFID4G移動通信1.5課程內容設置從典型RF系統看本課程內容設置Antenna無線通信系統原理框圖無線通信系統射頻前端原理框圖RF/MW系統通常由這樣幾類裝置組成:傳輸線:傳輸RF/MW信號的裝置。無源器件:完成微波信號和功率的分配、控制和濾波等功能的裝置,沒有進行微波能量與其他能量(如直流)的轉換,如濾波器,雙工器,耦合器等。有源器件:產生、放大、變換微波信號和功率的裝置,一般要將微波能量與其他能量進行轉換。天線:輻射或接收電磁波的裝置。正是上述裝置構成了本課程內容。無源器件:電容,電感,電阻,傳輸線濾波器,功分器,雙工器,阻抗匹配器,環形器,諧振器,天線有源器件:二極管,三極管,功放器,混頻器,震蕩器,多路復用器,速調管當然,RF/MW應用還涉及其他重要方面,如:電波傳播RF/MW測量RF/MW仿真與計算盡管很重要,由于課時有限,本課程不講授。1.6本課程要求與建議成績評定與作業要求作業30%,期未考試70%。每周交一次作業參考書籍[1]李緒益微波技術與微波電路,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教材,習題)[2]R.Ludwig,P.Bretchko,RFcircuitDesign–TheoryandApplications,電子工業出版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