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_第1頁
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_第2頁
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_第3頁
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_第4頁
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1第一節巴黎和會一、主要戰勝國對戰后世界的設想(一)主要戰勝國對戰后世界的共識要求戰敗國承擔發動戰爭的責任并進行賠償;蘇俄問題有限地承認民族自決權;建立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法和超國家的常設國際組織。第一節巴黎和會一、主要戰勝國對戰后世界的設想2(二)主要戰勝國的爭霸計劃1.爭奪世界霸權的美國—“十四點原則”2.企圖維護世界霸權并主宰歐洲的英國3.爭奪歐洲霸權的法國4.獲取東地中海支配地位的意大利5.獨占中國,稱霸亞太地區的日本(二)主要戰勝國的爭霸計劃1.爭奪世界霸權的美國—“十四點原3“十四點原則”(1)杜絕秘密外交,簽訂公開的合約(2)確保平時和戰時海上航行的絕對自由(3)取消一切經濟壁壘,建立貿易平等條件(4)裁減軍備(5)公正地處理殖民地問題時,既要顧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應考慮殖民政府的正當要求(6)外國軍隊撤出俄國,并保證俄國獨立決定其政治發展和國家政策,歡迎它在自己選擇的制度下,進入自由國家的社會。(7)德軍撤出比利時,并恢復其主權。“十四點原則”(1)杜絕秘密外交,簽訂公開的合約4(8)德軍撤出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9)根據民族分布情況,調整意大利疆界。(10)允許奧匈帝國境內各民族自治。(11)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的領土予以恢復。(12)承認奧斯曼帝國內的土耳其部分有穩固的主權,但土耳其統治的其他民族有在“自治”的基礎上不受干擾的發展機會,達達尼爾海峽在國際保證下永遠開放為自由航道。(13)重建獨立的擁有出海口的波蘭,以國際條約保證其政治經濟獨立和領土完整。(14)根據旨在國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證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的特別盟約,設立國際聯合機構。(8)德軍撤出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5二、巴黎和會與凡爾賽條約的簽訂(一)巴黎和會的召開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有32個國家的代表1000多人參加。地點:巴黎郊區的凡爾賽宮。蘇俄、戰敗國被排斥在外組織機構:最高委員會(十人會議)——“四人會議”——威爾遜、勞合·喬治、克里孟梭“三巨頭”。二、巴黎和會與凡爾賽條約的簽訂(一)巴黎和會的召開6凡爾賽宮外景凡爾賽宮外景7出席巴黎和會的各國代表出席巴黎和會的各國代表8巴黎和會開會場景巴黎和會開會場景9巴黎和會開會場景巴黎和會開會場景10

11巴黎和會“三巨頭克里孟梭(前排右二)、威爾遜(右一)、勞合·喬治(前排左二)巴黎和會“三巨頭克里孟梭(前排右二)、威爾遜(右一)、勞合·12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13美國總統威爾遜。此人原是大學教授,后來當了校長,又當了總統,人稱“百靈鳥”“十四點原則”插手歐洲奪取世界霸權美國總統威爾遜。此人原是大學教授,后來當了校長,又當了總統,14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被稱為“狡猾的狐貍”保持英國的優勢削弱德國維持歐洲大陸均勢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被稱為“狡猾的狐貍”保持英國的優勢15法國總理克里孟梭,78歲高齡,說話聲音沙啞,外號“老虎總理”。曾以18次倒閣成功而著稱。典型的復仇主義者復仇,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國重建在歐洲大陸的霸權法國總理克里孟梭,78歲高齡,說話聲音沙啞,外號“老虎總理”16顧維鈞:著名外交家,才氣縱橫,31歲任中國出席巴黎和會代表團全權代表,并向和會提出取消21條,要求收回山東權益,并拒簽和約。

“中國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穌······中國不能失去山東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顧維鈞:著名外交家,才氣縱橫,31歲任中國出席巴黎和會代表171.國際聯盟條約,簡稱“國聯盟約”。2.處置德國。第一,德國及其各盟國應承擔戰爭罪責第二,重劃德國疆界第三,瓜分德國殖民地。委任統治。把德國在山東的一切非法權益和膠州灣租借地全部移交給日本。第四,限制德國軍備第五,賠款與經濟條款。未確定賠款總額(二)凡爾賽條約(1919.6.28)1.國際聯盟條約,簡稱“國聯盟約”。(二)凡爾賽條約(19118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19波蘭波蘭20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21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22三、凡爾賽體系的建立(一)凡爾賽體系的構成對德《凡爾賽和約》對奧地利《圣日耳曼條約》對保加利亞《納伊條約》;對匈牙利《特里亞農條約》;對土耳其《色佛爾條約》及《洛桑條約》三、凡爾賽體系的建立(一)凡爾賽體系的構成23二、對凡爾賽體系的評價標志在歐洲、近東和非洲建立了戰后資本主義的新秩序。但內部包含的各種矛盾,必將使該體系崩潰不可避免。首先,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第二,中東歐的民族矛盾第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矛盾第四,宗主國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間的矛盾第五,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二、對凡爾賽體系的評價標志在歐洲、近東和非洲建立了戰后資本主24第二節華盛頓會議一、戰后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形勢(一)列強在亞太地區爭奪的新格局英、法、俄、德、日、美(戰前)——英、美、日(戰后)遠東:是一個歐洲中心的地理概念。從前一些歐洲人以歐洲為中心,東南歐、非洲東北為“近東”,西亞附近為“中東”,而更遠為“遠東”。是一個寬泛的地理(包括文化上的)概念第二節華盛頓會議一、戰后遠東、太平洋地區的形勢遠東:是一25(二)英、美、日關系的變化及矛盾美英日維持英日同盟,獨霸中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擴張,把英國在這里的傳統勢力趕走。為保住遠東帝國和在華權益,遏制日本。在華推行“門戶開放”,拆散英日同盟,排擠日本在華和遠東太平洋的勢力。尖銳對立。破壞美國門戶開放,獨霸中國,維持英日同盟,遏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擴張。拆散英日同盟,削弱其傳統勢力,更需要英國支持共同對付日本。支持門戶開放,借助美國遏制日本,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二)英、美、日關系的變化及矛盾美英日維持英日同盟,獨霸中國26(三)海軍軍備競賽美國:超英日本:“八·八艦隊”計劃,70%英國:“雙強標準”結果:遠東國際關系緊張化。(三)海軍軍備競賽美國:超英27

二、華盛頓會議

(一)背景各國財政支出力不從心,需要恢復,反戰情緒高漲;東方興起的民族解放運動;1921——1922年經濟危機;英美妥協接近。二、華盛頓會議(一)背景28(二)華盛頓會議的召開時間: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與會國: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國是一次公開的會議。在外交史上第一次允許記者出席大會采訪。

(二)華盛頓會議的召開是一次公開的會議。在外交史上第一次允許29(三)華盛頓會議的內容1.美英日法《四國條約》內容:保持現狀

;外交協商;英日同盟終止美國最大的勝利者,對英日產生雙重影響。2.美英日法意《五國海軍條約》主要內容:5∶5∶3∶1.75∶1.75英國海上優勢終結,日本擴軍計劃受到限制,美國外交的勝利。日本在戰略上的勝利。世界現代史上大國之間簽訂的第一個裁軍協議。(三)華盛頓會議的內容1.美英日法《四國條約》30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313.中國山東問題的解決《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約》:中國收回膠州灣租借地,膠濟鐵路由中國贖回。戰前德國在山東的工礦企業由中日合辦。日本放棄部分“二十一條”內容3.中國山東問題的解決《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約》:中國收32①1897年德國派艦隊強占膠州灣。清政府被迫同意將膠州灣租給德國,并允許德國在山東修筑鐵路、開采礦山等特權。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范圍。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日本借口對德宣戰,出兵山東,強占膠濟鐵路和青島。由于袁世凱幾乎全部承認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使得日本在山東的權利合法化。③1919年巴黎和會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要求,決定把德國原來在中國山東攫取的一切權利交給日本。帝國主義的強權政治引發了“五四運動”。在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下,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④1922年華盛頓會議期間,由于中國人民堅持斗爭和英美反對日本獨占中國而施加的壓力,日本與中國在會外簽訂了條約,日本歸還中國山東主權,膠濟鐵路由中國贖回。

山東問題由來與解決①1897年德國派艦隊強占膠州灣。清政府被迫同意將膠州灣租給334.《九國公約》主要內容:①保證中國的政治獨立、領土完整、主權不受侵犯,但沒有提出具體內容;②具體規定在中國實施“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的原則,任何國家不得在中國建立勢力范圍,中國必須給各國以公平的待遇。使美國“門戶開放”原則得以實現,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4.《九國公約》主要內容:①保證中國的政治獨立、領土完整、主34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35三、華盛頓體系及其實質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建立了一戰后亞太地區新的國際關系結構,即華盛頓體系。使英國在遠東的勢力受到削弱,美國在該地區的勢力進一步加強,美、英同日本的矛盾終歸不可調和。三、華盛頓體系及其實質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建立了一戰后亞太地區36第四章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課件37思考和討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和影響1,是帝國主義戰勝國在宰割戰敗國和弱小民族基礎上建立新秩序的體系,它的實質是掠奪。2,是暫時和平的體系,又是潛伏著戰爭危險的體系。思考和討論: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和影響38第三節國際聯盟一、國際聯盟的起源與成立(一)國際聯盟的起源思考:威爾遜是否是提出建立國際聯盟的第一人?“威爾遜是國際聯盟的真正創始人,卻未必是這種思想的最初提倡者。”——吳小安國際行業聯盟和非官方國際團體的建立。各國人民渴望和平。許多國家主張建立具有政治約束力的國際常設機構。威爾遜建立“國際聯盟”的方案得到各國的贊同。第三節國際聯盟一、國際聯盟的起源與成立39主要戰勝國對國際聯盟盟約的設想美國:利用其謀求世界領導權。英國:希望其成為仲裁糾紛的組織。法國:德國不得加入國聯;建立一支國際部隊。日本:種族平等。1919年4月28日,通過國聯盟約;1920年1月20日,國際聯盟正式成立。(二)國際聯盟的成立主要戰勝國對國際聯盟盟約的設想(二)國際聯盟的成立40(三)威爾遜與國際聯盟1.威爾遜提出建立國際聯盟的動機:第一種觀點,爭奪世界霸權。“要為世界其余地區做門羅主義為西半球世界所做的事情”,“門羅主義應用于全世界的邏輯的延伸。”第二種觀點,除了爭奪世界霸權這一根本目的之外,還有三個目的:拆散舊的各種同盟或協議;國聯問題反映了威爾遜的雙重性格,既有理想主義成分,也有通過國聯操縱世界的實用主義成分;國聯可以作為戰后歐洲秩序的保障,凡爾賽和約實施的保障。第三種觀點,也有反蘇反共的因素。“一定會代替共產黨人通過戰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建立新秩序的要求”(三)威爾遜與國際聯盟1.威爾遜提出建立國際聯盟的動機:41

422.威爾遜失敗的原因個人原因:威爾遜的性格和健康;親率代表團。黨派之爭:威爾遜和洛奇的恩怨美國人民對《凡爾賽和約》的態度:西部孤立主義者;德裔;意裔;愛爾蘭裔;華裔美國問鼎世界霸主的時機尚未成熟:國際,國內吳小安:《論國際聯盟的誕生與威爾遜的失敗》,《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3年第2期。2.威爾遜失敗的原因43二、國聯盟約的主要內容及其評價(一)內容主要機構:全體代表大會、行政院和常設秘書處。全體一致原則。主要目的和手段:“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安全。”二、國聯盟約的主要內容及其評價(一)內容44(二)評價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參加的政治性的國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