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基礎中級復習重點_第1頁
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基礎中級復習重點_第2頁
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基礎中級復習重點_第3頁
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基礎中級復習重點_第4頁
出版專業職業資格考試基礎中級復習重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典word整理文檔,僅參考,轉Word此處可刪除頁眉頁腳。本資料屬于網絡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3)科技讀物使人們形成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社會觀念。4.對文化發展的影響:三、我國出版工作的指導思想、方針、原則和主要任務。(一)出版工作的指導思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二)出版工作的方針原則:1.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雙為)2.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雙百雙用)3.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雙效)4.堅持質量第一二、出版活動與社會的關系。(三)我國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務,是促進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具體任務包括:1.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闡釋科學發展觀2.傳播和積累科學文化知識3.弘揚民族優秀文化4.促進國際文化交流5.豐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四、出版物的要素、種類和特殊性。(一)出版物必須具備三個要素:1.具有經過編輯加工的以文字、圖形、圖像、聲音或其他符號形式表現的精神文化內容,可供閱讀、欣賞。(二)出版物的種類有六大類:圖書、報紙、期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互聯網出版物。其中,圖書、報紙和期期刊。(三)出版物的特殊性:1.既是精神產品又是物質產品的兩重性,是出版物最重要的特殊性。4.與信息技術有天然的適應性5.事業和產業的有機統一五、出版資源的概念和特點。(一)出版資源的概念:(二)我國出版業的構成:1.出版單位:是從事出版活動的機構,包括圖書出版社、音像出版社、電子出版物出版社、期刊社和互聯網出版單位。(1)出版社可以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出版各種相應種類的出版物。(2)期刊社的編輯出版部門與期刊的主辦單位以及期刊登記機關必須位于相同的省級行政區域內。期刊社可以設立辦事處、聯絡處等派出機構或與廣告經營單位建立協辦關系,但派出機構和協辦單位不得從事采訪、編輯活動。新聞出版總署認定具有新聞采編業務的期刊社,可以在登記地以外的地區設立只從事采編活動的記者站,但必須報經擬設立機構所在地省級出版行政部門批準。2.制作單位:對精神生產內容進行技術加工處理,制成能夠據以批量復制出版物的、具有一定物質形式的“母版”的專門單位。設立出版物制作單位,必須按照法定程序履行報請審批或備案的手續。未取得合法資質者不得從事出版物制作經營業務。3.印刷復制單位:我國對印刷復制單位的設立實行許可制度。未經一定級別的出版行政部門審批許可,任何單位都不得經營出版物的印刷、復制業務。4.發行單位:我國對發行單位的設立實行許可制度。未經一定級別的出版行政部門審批許可,任何單位都不得經營出版物的發行業務。5.出版專業教育、科研單位。八、出版專業技術人員的類別、技術職務級別、職業資格要求和主要職責。(一)出版專業技術人員分為三大類:編輯類;技術編輯類;校對類。(二)技術職務級別:(2)二級校對:在一級校對的指導下,承擔一般書稿或復雜書稿的校對工作。(3)一級校對:●承擔各種書稿的校對工作。九、出版學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學科內容和相關學科。(一〕學科性質:出版學是研究出版活動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其目的是為出版活動提供理論指導。出版學是行業之學,領域之學,其學科性質屬于應用科學,不是基礎科學。(二)研究對象:出版活動及其發展規律.出版物、出版業和出版物市場是出版學研究的三個重要范疇。(三)學科內容:1.總體任務:在充分把握出版活動性質的基礎上,研究出版活動規律。2.具體任務(8(l)研究出坂物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的特點及關系(2)研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6)研究出版隊伍的建設(7)研究出版業的管理和經營(8)研究中外出版歷史3.相關學科:目錄學、版本學、校助學、文獻學、傳播學、新聞學、文化學、社會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等擇和加工作品的一種專業性的精神生產活動,是出版物復偉帥發行的前提。最早的編輯活動是書籍編輯活動?!癯袚鷷澹绕涫侵匾驈碗s書稿的技術設計工作?!裱芯窟x擇特殊書稿的設計方案?!窠鉀Q有關疑難問題,指導助理技術編輯、技術設計員進行工作。1.研究編輯活動與其他活動的關系2.研究編輯過程3.研究編輯與作者、讀者的關系4.研究編輯活動的創造性及其特點5.研究編輯隊伍的建設和管理6.研究編輯歷史第三章出版歷史知識一、文字與文獻載體的變遷.(一)文字的產生與演變:1.文字出現之前,記錄信息的方法:結繩記事、刻契記事、圖畫表意2.漢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陜西西安半坡文化,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了殷商時代甲骨文。3.漢字字體的演變分為三個階段:(l)從商周甲骨文、金文變為小篆(2)從小篆變為隸書一一最大的一次變化,標志著漢字由古文字階段進入了今文字階段.1.紙發明以前的文獻載體:甲骨、青銅器、石頭、簡犢、嫌帛.23.與簡犢有關的圖書術語:版框、行款、天頭、地腳,卷、冊、殺青、尺犢、版圖、書札、篇籍.4.紙張的發明不晚于西漢時期,西漢古紙:添橋紙、金關紙、馬圈灣紙。東漢時期,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制造出的“蔡侯紙”大大促進了紙張的晉及應用.二、印刷術的發明與發展.(一)雕版印刷:最早的雕版印刷品:西安市出土梵文陀羅尼經咒單頁,為唐初印刷品,不晚于公元690?699年.韓國慶州佛國寺發現的《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印本,是公元702?704年的唐武周刊本.(三)編輯的讀者工作:調查讀者、為讀者服務、認真處理讀者來信.(二)泥活字印刷: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術是宋代畢異發明的.泥活字印刷的圖書:編輯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從中國開始的.1949年出版.木活字印刷品:元代王禎,在公元1298印刷的文獻:元代王禎作《造活字印書法》一文。我國報紙用活字印刷的開端:明代(公元1638134種,主辦人金簡.金簡把這改印數活動寫成總結,名為《欽定元代:秘書監的興文署、藝文監的廣成局、太史院的印歷局、太醫院的廣惠局,以興文署刻本最著名;明代:國子監、司禮監的經廠,中央政府的各部院、都察院等機構也刻書;清代:武英殿。歷代地方官府也刻書:南宋的各地公使庫,元代各路濡學和書院,明代的藩王府,清今圖書其成》等,都是鴻篇巨制,非政府之力不能完成。(3)官刻本特點:書品考究,字大行疏、開本闊大、紙墨精良、裝演鋪陳.在內容上多以正經正史為主,強調教化功能.(4)??辟|量方面,不同時期與不同機構差別很大:五代、兩宋的監本,底本優良,校召賠湛.明代的監本多用前代舊版,字跡不免棋糊,質貢不高,南監印書有“大花臉本”之稱,北監本錯誤更多。明化經廠刻書,多出自太監之手,校勘不精,但明代藩府刻書則享有口碑,稱為“藩刻本”.2.私刻:士人學者以崇尚學問、文化推廠、知識傳播為目的進行刻書活動,不以贏利為動機,圖書質量較高。書籍的牌記多刊自家堂號、宅名或書齋名等.(l(2南宋,我國形成三大坊刻雕版中心:兩浙坊刻、福建坊刻、蜀中坊刻。南宋臨安書坊120卷.表明書坊已刊印大郁頭圖書.元代,坊刻集中在平陽、建陽.元代書坊刻印醫書開始增多,建陽余氏勤有堂刻了《太賣醫書.明代,書坊聚集地分布在建陽、南京、蘇州、吳興、徽州、杭州、北京.余象斗的三清代,坊刻集中在北京、南京、蘇州。北京的老二酉堂是歷經數百年的老店。①坊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書籍往往能迅速進入社會,廣泛流傳.例如:古人把坊刻中國古代的圖書裝幀,經千余年的歷史演變,最終統一為線裝形式.清末民初,鉛印本書刊的外部形式受到日本圖書的多方面影晌,而逐漸改線裝為平裝,面封和底封上還出現了各種圖畫裝飾.抗日戰爭期間,版畫工藝更能適應戰時的惡劣環境,被許多書籍設計者采用.七、我國近現代出版機構的種類。(一)早期傳教士創辦的出版機構:19世紀上半葉,外國傳教士出于傳教的需要,在中國沿海及附近的海外其他地區,開18141838年成立于新加坡的華英書院.1942年以后,外國傳教士以上海為中心,開辦了一批出版機構,例如:墨海書館、土匯編社、廣學會。曾國藩創辦金陵書局后,揚州的淮南官書局、蘇州的江蘇官書局、杭州的浙江官書局、武昌的崇文官書局、長沙的思賢官書局、福州的福州官書局、廣州的廣雅官書局、成都的存古官書局、北京的直隸官書局、濟南的山東皇華官書局、太原的陜西官書局、西安陜西官書局等先后興起.名家從事??倍|量精良,且價格像廉,流傳很廣.2.洋務派的出版機構:第一所官辦洋務學堂——京師同文館翻譯出版了大量西方書籍,其中,丁韙良的《萬中國晚清時期譯書最多、影響最大的翻譯機構: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翻譯館.其著名出2000余冊,上市即脫銷。2.革命派圖書大量涌現:生活書店由鄒韜奮創辦,讀書生活出版社由艾思奇等創辦;新知書店由錢俊瑞等多人創辦。三家出版機構于1948年合并,成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8721912年轉讓給史量才,1949年???。憐于1815年在馬六甲創辦,木版雕印,主要在南洋華僑中免費散發。國內最早創辦的具有現代含義的中文期刊,是1857年在上海創刊的教會刊物《六合叢18681874廣學會的機關刊物,是外國傳教士所創辦的最有影響力的一種刊物。中國第一種文藝刊物:18721896主的綜合性刊物。國人創辦的第一種自然科學雜志:19001904合性雜志。(三)圖書:種類主要有五種1、教科書與教育類圖書: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一些大型出版機構,均因教科書而崛起。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大量翻譯作品。晚清注明翻譯家嚴復和林紓都有大量作品在商務印包括百科全書、字典、詞典、年鑒、書目、索引等各種類型。5、叢書出版: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是民國出版史上最大的一套現代普及性綜合叢書。后期保障機制:圖書成批裝訂前樣書檢查制度,出書后評審機制,圖書樣本繳送制度社會輿論監督制度等圖書質量包括內容、編校、設計、印刷四項;分為合格、不合格兩個等級。四項均合格,其質量屬合格;若有一項不合格,則其質量為不合格。插圖及說明文字等。以《出版管理條例》相關規定為依據,凡符合第26、27條規定的圖書,內容合格,否則不合格。2、編校質量標準:以差錯率為依據:差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一,合格;應至少檢查10萬字,并以實際檢查字數作為計算基數。全書不足10萬字的,檢查全書。3、設計質量標準:圖書的整體設計和封面、扉頁、插圖等各項設計,全部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和規定,為合格;若有一項不符,則不合格。2、出版單位年檢登記制度:對不符合登記條件的予以緩期登記,被暫緩登記的出版單位,六個月內仍達不到年檢登記基本條件的,將被取消登記資格。3、國家對新聞出版行業的領導崗位實行持證上崗制度4、國家在圖書出版社、音像出版社、電子出版物出版社、互聯網出版單位和期刊社等出版單位,建立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出版專業職業資格12天或72學書名頁》4、印刷質量標準:必須符合《印刷產品質量評價和分等導則》有兩類:一、有目的有重點有針對性地組織審讀人員,隨機抽樣審讀轄區出版社出版的和市場上銷售的圖書;二、每年根據圖書質量標準對圖書進行抽樣檢查。后一種抽查的方式有兩種:第三節對出版單位業務活動的管理一、各出版社每年對自己所出圖書的質量至少分別進行兩次自查,然后將自查情況于次年1月31日前上報出版行政部門;在自查的基礎上,省級新聞出版局和出版社主管單位組織人員進行抽查。二、新聞出版總署根據全國圖書質量實際情況及讀者反映,每年選取部分出版社的圖書,進行質量抽查。行政處罰:依據情節嚴重程度,責令限期停業整頓,沒收出版物及違法所得,處以罰款,吊銷許可證刑事處罰:主要適用于情節嚴重而觸犯刑律的,有人民法院依法定罪量刑。號兩部分組成。主要用于報紙、期刊和連續型電子出版物。版號:全稱中國標準音像制品編碼,ISRC為前綴,主要用于音像制品【書號、刊號、版號不能相互替代使用;一個號只能用于相應出版物的一個品種,不【年新版圖書品種有10%以上質量不合格的出版單位,必須停業整頓】3、對不合格圖書直接責任者的處罰:八、出版物樣本繳送制度:出版單位發行其出版物前,必須向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版本圖書館、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免費繳送出版物樣本。第四節對出版物印刷復制活動的管理國家實行印刷經營許可制度。書刊出版單位在委托印刷書刊時,必須審核印刷企業是否屬于審定許可的印刷企業;印刷企業接受委托印刷書刊時,必須驗證并收存出版單位蓋章的印刷委托書,并在兩年內留存書刊樣本備查。國家實行音像制品復制經營許可制度。音像復制單位復制光盤,必須蝕刻新聞出版總署核發的SID碼。國家對電子出版物的復制實行許可制度。電子出版物復制單位復制光盤類電子出版物,必須蝕刻SID碼。SID碼:激光數碼儲存片來源識別碼,刻壓在光盤內圈表面。經過許可的企業,每一條光盤復制生產線,均具有新聞出版總署核發的全國統一編制的SID碼。涉及中共黨史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的選題涉及國民黨上層人物和其他上層統戰對象的選題涉及前蘇聯、東歐以及其他兄弟黨和國家重大事件和主要領導人的選題涉及中國國界的各類地圖選題1、實施保障、促進出版業發展與繁榮的經濟政策:主要包括投資政策、稅收政策、價格政策、分配政策等,基本內容是對出版業的支持和優惠。支持教科書的出版發行。人支付報酬等。4、對在特殊地區和農村發行的出版物實行優惠政策:縣及縣以下銷售出版物的增值稅實行先征后退等。二、對優秀出版物的獎勵:國家支持、鼓勵出版下列優秀的、重點的出版物:1、對闡述、傳播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有重大作用的2、對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弘揚社會功德、職業道德、(2)明確問題:出版社面臨的現實問題和目標遠景之間的差距(3)找出原因: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4)提出方案: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5)收集數據:為了對方案評估,首先要收集與方案有關的各種數據(6)方案評價和選優四、出版社管理的基本職能:1、領導職能2、組織職能3、計劃職能4、控制職能五、出版社管理的種類:1、按管理范圍劃分:整體管理、具體環節管理、項目管理2、按管理對象劃分:計劃管理、財務管理、生產管理、營銷管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著作權事務管理、行政管理等1、目標管理:是出版社以組織制訂和實現工作目標為內容的管理機制(1)宏觀層次的目標管理:以出版社為單位的目標管理(2)中觀層次的目標管理:以部門為單位的目標管理(3)微觀層次的目標管理:以個人或項目小組為單位的目標管理2、崗位責任管理:根據單位整體目標和任務,細化各項工作任務,用制度的形式把它科學地分解落實到各個崗位。(1)實施崗位責任制的關鍵是:科學、合理地定崗定員(2)相應的制度:以定量考核為主的制度:適用于發行和校對部門。?以職能考核為主的制度:適用于財務、勞動人事、行政、后勤、信息資料等部門。定性和定量考核結合的制度:適用于編輯和出版部門。3、項目管理:新的、充滿活力的管理機制,包括項目全過程管理和職能管理兩方面。(略,詳見教材P195)4、不同管理機制之間的關系:崗位責任管理和目標管理是目前出版社管理兩種基本機制,項目管理是正在興起的新的管理機制。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著眼于出版社的整體工作。三、出版社經營決策及其步驟(2)崗位責任管理為實現目標提供保證,強調的是員工在本崗位上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將目標落實到人,是目標管理的分解和細化。(3)項目管理是采用新管理模式,對重點出版項目的全程、全方位的管理。(2)當期不含稅銷售額:將當期含稅銷售額中所包含的增值稅稅款分離出去后所剩下的銷售收入部分,它是計算當期增值稅銷項稅額的依據。(4)當期增值稅進項稅額:這是指購進貨物或者接受應稅勞務時所負擔的增值稅額。(5)當期累計進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和此前未抵扣完而剩余的增值稅額之和。(6)當期應繳納增值稅稅額:當期增值稅銷項稅額扣除當期累計進項稅額后的差額。3、計算步驟:(1)當期不含稅銷售額=當期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率)(2)當期銷項稅額=當期不含稅銷售額×增值稅率(3)當期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累計進項稅額(如果值為負數,則當期不必繳納增值稅款,多于的進項稅額留待以后抵扣)×增值稅率-當期累計進項稅額(二)營業稅:對增值稅范圍以外的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所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出版社的稅率一般為5%應納營業稅額=有關營業收入額×稅率2、個人所得稅:出版社要對本社支出的各種稿酬依法履行代扣所得稅義務。所取得的稿酬的總收入為納稅基數。(2)稿酬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稿酬總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扣除800元的免稅額后,按20%的稅率計征,并減征稅款的30%2、投資3、剩余分配應納個人所得稅額=(稿酬總收入-800)×20%×(1-30%)稿酬總收入超過4000元(含400020%的免征額后,按20%的稅率計征,并減征稅款的30%(四)附加稅費:城市建設維護費和教育費附加,以當期實際繳納的增值稅額、營業稅額作為納稅基數計征。第四節圖書質量管理2、有明確的專業技術崗位職責要求3、高質量的圖書能夠體現出精神產品的豐富價值。1、個別流程管理信息系統:起步階段,個別流程信息化2、全社集成管理信息系統:出版社ERP3、優化流程高度集成管理信息系統三、建設管理信息系統應注意的問題1、社長親自組織和領導2、全社員工積極參與配合第一節出版物市場概述(了解)狹義的出版物市場,是指具有一定的場地和設施的出版物交易市場。廣義的出版物市場,是指出版物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包括出版物商品的供給者和需求者在實現出版物商品交換過程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種關系。把握:1、出版物市場,是出版物商品交換的場所。3、出版物市場,是出版物交換關系的總和。所謂交換關系的總和,是指與出版物交換相關聯的出版物商品的流通整體,反映了出版物商品流通的全局。二、出版物市場的構成要素1、出版物商品的供給者:出版單位、發行單位2、出版物商品:一,是商品而不是產品;二,數量足夠多。3、出版物商品需求者:就是出版物商品的消費者,對紙介質媒體而言就是讀者。需求者形成市場的條件:(1)有購買動機:也就是促使消費者選擇、購買某種出版物的種種心理因素。(2)有購買能力:即消費者購買出版物的貨幣支付能力。6、教育因素:教育規模的發展,導致學生和教師用書增長,這是直接影響;教育水平的增長,會對出版物產生新的需求,這是間接影響第三節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一、出版物市場細分的概念出版物市場細分,是指出版單位根據出版物市場需求的層次性和多樣性等特征和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差異性,把整個出版物市場劃分為若干個具有某種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子市場。或者說,出版物市場細分,就是把全部消費者根據不同的標準分別歸類,劃分為若干個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消費者群體。市場細分,是目標市場選擇的前提和基礎。二、市場細分的作用:1、有利于確立目標市場2、有利于提高競爭力:可以將精力集中在相對較小的目標市場范圍內3、有利于滿足消費者需求4、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第二節出版物市場需求(掌握)1、選定出版物的市場范圍:與出版單位的任務和經營目標相聯系的局部市場2、選定市場細分的基本杠桿:用于市場細分的消費者需求類別和發行商條件3、確定細分變量:杠桿的變量,如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性別,經濟收入等4、組織市場調查:取得與細分變量有關的數據和相關資料5、數據整理和分析:整理組合,分析研究,從而把市場細分出來6、對初步結果進行評估:看是否繼續進行細分,是否對變量進行調整7、測算、評估細分市場:測算、評估細分市場的規模、性質、競爭狀況、變化趨勢等(3)購買行為次數多:次數多,金額相對較小2、集體市場:各類社會組織或團體,使用集體經費,為滿足本單位職工或社會公眾的各類需要,而購買出版物的市場。特征:(1)交易方式集中:次數不多,但量大,常常一次性集中完成(2)購買力有波動:經費受單位年度總經費和國家規定的調整情況制約較大(3)需求內容穩定、連續:與本單位業務有關或相關的多卷(成套)的出版物(4)決策者、購買者與使用者分離(5)需求價格彈性?。褐饕磧热?,較少受價格影響(2)消費者數量與結構(1)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宏觀環境因素的調查(2)有關出版業的政策與法規、出版產業發展狀況、出版技術進步等中觀因素(3)與出版單位經營活動聯系更為密切的外部因素,如目標消費者、紙張等原材料供應商、發行商、競爭者等具有影響的微觀因素的調查3、出版物調查:對市場上某類出版物的有關情況進行調查研究(1)出版物的結構、內容、形式、價格、產品生命周期等(2)生產該類出版物的出版單位的數量、規模、特色及其市場競爭力等4、市場競爭調查:(1)市場競爭的一般情況:程度、范圍、內容、手段等(2)出版單位競爭對手構成狀況:競爭對手的數量、地域、規模、市場占有率二、市場調查的程序(掌握)1、市場調查目標的確定調查目標也稱調查主題,是指市場調查的基本方向,即市場調查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一般要經歷:提煉調查主題、確定調查項目、形成假設三個步驟2、市場調查的設計:對市場調查活動進行整體規劃,是對調查目的和任務的具體化,一般包括:3、市場調查計劃的執行(1)收集信息資料:第二手信息資料、原始信息資料(2)處理信息資料:審核、分類、整理(3)分析與綜合信息資料(1)市場需求預測:市場需求總量預測,細分市場需求量預測,消費者購買行為預測(2)出版物產品預測:一定時期內出版物內容、形式等的變化趨勢(3)價格預測:了解競爭對手或競爭產品的價格,了解不同價格水平對需求量的影響(4)銷售預測:行業銷售預測,市場占有率預測(4)滯銷期的特點及其營銷策略:銷量急劇下降,只有少數人購買,或無人購買。滯銷期營銷策略的核心是撤退,主動地結束這一出版物的市場壽命,把營銷資源轉移到其他出版物上。1、收益定價策略:根據預期收益水平的不同,常用的收益定價策略有三種:(1)撇脂定價策略:是一種高價格策略,即把出版物的價格定得較高,以便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獲得最大利潤。(2)滲透定價策略:這是一種低價格策略,把出版物的價格定得較低,使消費者容易接受,以便很快打開市場。(3)滿意定價策略:這是一種中間價格策略,把出版物的價格定在介于撇脂價格與滲透價格之間。2、心理定價策略:根據消費者的購買心理而制定定價的策略。(1)整數定價策略:把出版物的價格定成整數,不帶零頭。利于計算和找零,便于交易。(2)尾數定價策略:讓出版物的價格以零頭結尾,例如把價格25元的圖書定為24.8元。適應消費者愿意購買低價位出版物的心理。以8結尾居多,22.8、17.8等貨真價實的感覺。要以出版物的高質量做保證,否則會喪失出版單位和作者的聲望。出版物發行渠道,是指出版物從出版單位向消費者轉移時所需經歷的途徑。起點是出版單位,終點是消費者,中間環節包括各種出版物發行商和其他中介服務機構。1、渠道設計:出版單位對發行渠道的長短寬窄等變量進行合理化的安排和組合,以有效實現出版物營銷目標。渠道設計是整個渠道策略的核心,包括三個方面決策:(1)渠道長度決策:發行渠道的長短,依據介入流通過程的中間商環節的多少而定:零渠道又稱直銷,即直接發行渠道;短渠道只選擇一個環節的中間商;長渠道則選用一個以上環節的中間商。(2)渠道寬度決策:發行渠道的寬窄,以一定時期內可能流入消費領域的出版物的發行流量(數量和速度)的大小為標志。流量大稱為寬渠道,反之為窄渠道。寬渠道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把出版物大量推向市場;窄渠道可以有針對性地把出版物送達目標消費者。寬度決策就是決定采用哪種寬度的渠道,常見方案有三種:率,或快速進入和開辟一個新市場。選擇性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