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細胞生活的環境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公開課】細胞生活的環境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公開課】細胞生活的環境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公開課】細胞生活的環境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公開課】細胞生活的環境課件高二上學期生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1.1細胞生活的環境教學目標1.生命觀念(1)說明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等細胞外液共同構成機體細胞賴以生存的內環境。2.科學思維(1)說明內環境的理化性質;(2)闡明機體細胞生活在內環境中,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同時也參與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3)運用圖示和模型等方法闡釋內環境為機體細胞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并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新課導入下圖所示的各是什么細胞?它們分別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草履蟲生活在外界水環境中紅細胞生活在血漿中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的細胞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體液生物體內以水為基礎的液體統稱為體液。(教材P02)體液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組織液血漿淋巴液等存在于細胞內,約占2/3存在于細胞外,約占1/3注意:細胞外液主要是上述三種,但是不是只有這三種,例如腦脊液、關節滑液也屬于細胞外液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特別提醒1.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淚腺、汗腺、尿道等有孔道與外界環境相通,屬于外界環境,故其中的液體如消化液、淚液、汗液、尿液等不是體液,不屬于細胞外液。2.細胞內部的液體,例如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基質等,屬于細胞內液,也屬于體液,但是不屬于細胞外液;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1.血漿離心前離心后血漿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血漿是血細胞的直接生活環境有人說:“血液就是血漿”你認為這種說法恰當嗎?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2)血漿、血液、血紅蛋白、血漿蛋白之間的關系。血液血漿血細胞血漿蛋白含有屬于細胞外液成分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含有血紅蛋白屬于細胞內液成分

【關于血漿與血液的幾點易錯點撥】(1)血液≠血漿:血液包括血細胞和血漿。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2.組織液組織液:是存在于組織細胞間隙的液體,

又叫組織間隙液。血漿由毛細血管壁滲出組織液大部分物質被重吸收營養物質代謝物質絕大多數細胞都浸浴在組織液中組織液是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淋巴液組織液由毛細淋巴管壁進入淋巴管經淋巴結等器官匯入血漿淋巴液是淋巴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為什么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是單向關系?3.淋巴液毛細淋巴管的結構模式圖末端封閉單向的活瓣說出以下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①組織細胞(神經細胞、肌肉細胞)②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③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

吞噬細胞④毛細血管壁細胞⑤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組織液血漿血漿和淋巴液血漿和組織液淋巴和組織液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的關系思考·討論討論1.為什么說細胞外液是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提示:細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細胞外的體液,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等。血細胞直接生活在血漿中,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在組織液中,大量淋巴細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見,細胞外液是體內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組織細胞動脈靜脈組織液淋巴液血漿內環境細胞外液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的關系思考·討論討論2.組織液、血漿和淋巴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請依據下圖繪制出能反映三者關系的模式圖。提示:當血漿流經毛細血管時,水和一切能夠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可以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滲出,進入組織細胞間隙而成為組織液,絕大多數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又可以重新滲入血漿中。少量的組織液還可以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經淋巴循環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中。組織細胞動脈靜脈組織液淋巴液血漿內環境細胞外液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細胞外液各部分之間的轉化關系:

血漿、組織液、淋巴通過動態的有機聯系共同構成機體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叫做內環境。

(教材P04)血漿組織液淋巴液細胞內液外界環境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左右鎖骨下靜脈O2和營養物質CO2和代謝廢物O2和營養物質CO2和代謝廢物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之間的關系思考·討論討論3.能不能說全身的細胞外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提示:血漿流經毛細血管,水和能夠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在毛細血管動脈端滲出,進入組織細胞間隙而成為組織液,絕大多數的組織液在毛細血管靜脈端又可重新滲入血漿中。少量組織液還可滲入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經淋巴循環由左右鎖骨下靜脈匯入血漿。由此,全身的細胞外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組織細胞動脈靜脈組織液淋巴液血漿內環境細胞外液現學現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血漿組織液(組織細胞)細胞內液淋巴液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血漿淋巴液組織液生活在內環境中的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都是雙向的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靜脈注射(輸液)和肌肉注射(打針),藥物到達組織細胞發揮作用的運輸途徑有什么不同?靜脈注射(輸液):

藥→血漿→組織液→靶細胞(細胞內液);肌肉注射(打針):

藥→組織液(少數進入淋巴,淋巴又匯入血漿)→血漿→組織液→靶細胞(細胞內液)與生活的聯系體內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細胞外液的成分成分含量成分含量(m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9~60U/L總膽固醇3.1~5.2總蛋白65~85g/L鈉137~147總膽紅素5~21μmol/L鉀3.5~5.3堿性磷酸酶45~125U/L鈣2.2~2.65尿素2.8~7.2mmol/L磷0.81~1.45肌酐57~111μmol/L鎂0.73~1.06尿酸208.3~428.4μmol/L血清鐵11~30葡萄糖3.9~6.1mmol/L氯99~110乳酸脫氫酶140~271U/L碳酸氫鹽22~28三酰甘油0~1.7mmol/L總CO221~31.3血漿的化學組成思考·討論討論1.如何將表中物質按化學性質進行歸類?提示:表中的化學物質可分為無機物和有機物。無機物包括水和無機鹽離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機物包括糖類(如葡萄糖)、蛋白質(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纖維蛋白原等)、脂質(如各種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膽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細胞外液的成分成分含量成分含量(mmol/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9~60U/L總膽固醇3.1~5.2總蛋白65~85g/L鈉137~147總膽紅素5~21μmol/L鉀3.5~5.3堿性磷酸酶45~125U/L鈣2.2~2.65尿素2.8~7.2mmol/L磷0.81~1.45肌酐57~111μmol/L鎂0.73~1.06尿酸208.3~428.4μmol/L血清鐵11~30葡萄糖3.9~6.1mmol/L氯99~110乳酸脫氫酶140~271U/L碳酸氫鹽22~28三酰甘油0~1.7mmol/L總CO221~31.3血漿的化學組成思考·討論討論2.除表中所列成分外,血漿中還可能含有哪些物質?提示:還含有氣體分子(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調節生命活動的各種激素、其他有機物(如維生素)等。討論3.你能說出其中哪些物質在人體中的作用?提示:Na+、Cl-含量較多。它們的作用主要是維持血漿滲透壓。HCO3-、HPO42-維持血漿的酸堿平衡。細胞外液的成分血漿的化學組成思考·討論討論4.從葡萄糖、三酰甘油、尿素、鈉中任選一種成分,分析來源和去路,并說明這與人體的哪些系統有關。食物(運輸作用)循環系統物質殘渣(一直未進入體內)營養物質氣體呼吸系統O2(消化、吸收作用)消化系統CO2、少量水其余代謝終產物皮膚(排泄作用)泌尿系統

內環境

組織細胞O2、營養物質代謝終產物體外體外細胞外液的成分血漿中約90%為水;其余10%分別是:蛋白質(7%~9%)、無機鹽(約1%),以及血液運輸的其他物質包括各種營養物質(如葡萄糖)、激素、各種代謝廢物等。組織液、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與血漿相近,但組織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質含量很少。細胞外液類似于海水,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結論:細胞外液的成分思考:①人體代謝所需的O2從外界環境到達組織細胞被利用,至少穿過幾層生物膜?葡萄糖呢?②代謝產生的CO2從組織細胞排出到外界環境,至少穿過幾層生物膜?O2探究:物質跨膜層數細胞外液的成分探究:物質跨膜層數1.養料(如葡萄糖進入組織細胞)轉移途徑:消化→吸收→血液循環→組織液→組織細胞穿膜層數:進出小腸粘膜上皮細胞(2)+

進出毛細血管壁細胞(4)+

進入組織細胞(1)=7層2.氣體(如O2)轉移途徑:肺泡→肺毛細血管→血液循環→毛細血管→組織液→組織細胞穿膜層數:進出肺泡壁細胞(2)+

進毛細血管壁細胞(2)+

進出紅細胞(2)+

出毛細血管壁細胞(2)+

進組織細胞(1)=9層

若被利用,則9+進線粒體(2)=11層細胞外液的成分22思考: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內環境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1.氧氣2.血紅蛋白3.血漿蛋白4.載體蛋白5.有氧呼吸酶6.H+7.淚液8.消化酶2、4、5、7、8總結:內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判斷方法(四看法)一看是否是細胞內特有的物質,如血紅蛋白、胞內酶(呼吸酶、RNA聚入酶、解旋酶等)二看是否是細胞膜上的成分,如載體、受體等是否是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如纖維素、麥芽糖等是否是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質,如消化酶三看四看血液、血漿、血清血紅蛋白、血漿蛋白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問題討論:①生理鹽水的濃度是多少?醫生給病人輸液時為什么必須使用生理鹽水?②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放入不同濃度的氯化鈉溶液中,細胞形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③在健康人體的血漿中[HCO3-]約為[H2CO3]的20倍,如果[HCO3-]/[H2CO3]<15時,立即發生酸中毒,從而出現如惡心、嘔吐、血壓下降、頭痛、嗜睡、甚至昏迷、休克等癥狀。④2004年全國多地發生了“劣質奶粉”事件,為什么食用了“劣質奶粉”的嬰兒會變成“大頭娃娃”呢?內環境的理化性質蒸餾水生理鹽水高濃度溶液(1)滲透壓的概念:(2)滲透壓的大小: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①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越多溶液濃度越高

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②細胞外液滲透壓90%以上來源于Na+和Cl-分析下列3幅圖中細胞內液濃度與細胞外液濃度之間的大小關系:1.滲透壓內環境的理化性質1.組織水腫的定義:組織液過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體的一部分腫脹的癥狀稱為組織水腫,又稱浮腫。2.組織水腫原因:血漿滲透壓下降或組織液滲透壓升高3.影響組織水腫因素:

當血漿滲透壓低于正常值會導致水分滯留于

。組織液

組織液

滲透壓

高于

正常值,會導致水分滯留于

組織液

。滲透壓異常病實例-組織水腫內環境的理化性質

當血漿滲透壓低于正常值會導致水分滯留于

。組織液①嚴重營養不良(攝入蛋白質不足)②腎小球腎炎(血漿蛋白隨尿液排出體外)③肝功能受損(合成血漿蛋白減少)

組織液

滲透壓

高于

正常值,會導致水分滯留于

組織液

。①代謝產物增加a.局部組織細胞代謝旺盛b.花粉等引起的過敏,組織細胞釋放組織胺,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大c.毛細血管壁局部損傷,毛細血管壁破裂或通透性增大②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大量血漿蛋白進入組織液③組織液中的蛋白質等不能進入毛細淋巴管d.毛細淋巴管阻塞內環境的理化性質組織水腫血漿滲透壓下降組織液滲透壓升高血漿蛋白減少①嚴重營養不良②肝功能受損③腎小球腎炎代謝產物增加組織液蛋白質增多淋巴液形成受阻④局部組織細胞代謝旺盛⑤過敏反應⑥局部損傷⑦毛細淋巴管阻塞內環境的理化性質2.酸堿度和溫度酸堿度:(1)pH為7.35~7.45(2)平衡的維持:緩沖物質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內環境的理化性質2.酸堿度內環境的理化性質3.溫度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利于維持酶活性。相對穩定,在適宜范圍內有所變動。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細胞對口服阿司匹林利用過程細胞通過內環境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思考1:維持滲透壓的Na+和CI-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質是經過哪些途徑進人內環境的?提示:Na+和Cl-等直接來自于食物,可直接被吸收。糖類和蛋白質是兩類大分子物質,須經過消化系統的消化,分解為葡萄糖和氨基酸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