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產方案的擬定-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大豆栽培技術課件)_第1頁
大豆生產方案的擬定-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大豆栽培技術課件)_第2頁
大豆生產方案的擬定-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大豆栽培技術課件)_第3頁
大豆生產方案的擬定-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大豆栽培技術課件)_第4頁
大豆生產方案的擬定-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大豆栽培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目標掌握大豆“壟三”栽培技術的主體技術措施掌握大豆“壟三”栽培的配套技術措施“壟三”栽培技術所謂“壟三”,即指在壟作基礎上采用3種機械化關鍵技術:(1)一是壟體、壟溝分期間隔深松;(2)二是分層深施底肥;(3)三是壟上雙條精播。以上3項作業由機械一次完成。(1)土壤深松(2)分層深施肥(3)機械精量播種主體技術措施(1)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2)實行伏秋精細整地(3)適時播種,保證播種質量(4)搞好病蟲害防治(5)加強田間管理(6)配套耕播機具(7)適時收獲配套技術措施大豆“大壟密”田間豐產長相一、技

術簡介

“大壟密”栽培技術是目前黑龍江省墾區現代化大農業生產上主推的一項大豆栽培技術。該項技術是在引進消化美國“大豆平作窄行密植高產栽培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大豆壟作生產特點,將其嫁接到壟作上,所形成的“壟平結合、寬窄結合、旱澇綜防”栽培技術。該項技術適于我國階段性降雨較多的地區推廣應用,能夠解決該地區大豆生產過程中階段性降雨多和土壤庫容小,不能存放多余水等問題,比常規65cm壟作能夠增產20%以上,大豆每公頃產量可穩定保持在3000kg以上。二、技

術要點1.土壤耕作

選用地勢平坦、土壤疏松、地面干凈、較肥沃的地塊,要求地表秸稈少,地表秸稈長度在3~5厘米之間,采用以深松為主體的松、耙、旋、翻相結合的整地方法。無深翻、深松基礎的地塊,可采用伏秋翻同時深松或旋耕同時深松,或耙茬深松。2.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選擇稈強、抗倒伏的矮稈或半矮稈品種。由于機械精播對種子要求嚴格,所以種子在播種前要進行機械精選。種子質量標準,要求純度大于99%,凈度大于98%;芽率大于95%,水分小于13.5%,粒型均勻一致。精選后的種子要進行包衣,包衣要包全,包勻。二、技

術要點3.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以當地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5℃的80%保證率的日期作為當地始播期為宜。在適播期內,中晚熟品種應適當早播,以便保證它在霜前成熟;早熟品種應適當晚播,以便使花雨相遇,提高產量。4.播種方法與播種標準

秋季用專用大壟寬臺起壟機起壟,春季采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進行播種。二、技術要點5.種植密度

黑龍江每公頃33~36萬株,整地質量好、肥力水平高的地塊,要降低播量10%;整地質量差、肥力水平低的地塊,要增加播量10%。內蒙的東四盟和吉林的東部地區可參照這個密度,吉林和遼寧的其他地區公頃播種密度可在32~34萬株。6.施肥

施肥量:每公頃尿素為50公斤;二銨為150公斤;鉀肥100公斤;施肥方法:分層施肥,種下5厘米和12厘米;葉面肥:在大豆開花初期和結莢初期噴施,每公頃用尿素5~10公斤加磷酸二氫鉀2.5~4.5公斤。二、技術要點7.化學滅草

播前土壤處理:可選用速收、乙草胺或金都爾混用;播后苗前土壤處理:可選用乙草胺、金都爾與廣滅靈、速收等混用。8.化學調控

大豆植株生長旺盛時,可在分枝期與開花初期用多效唑、三碘苯甲酸等化控劑進行調控,控制大豆徒長,防止后期倒伏。9.收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