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實務金融資產復習資料_第1頁
中級會計實務金融資產復習資料_第2頁
中級會計實務金融資產復習資料_第3頁
中級會計實務金融資產復習資料_第4頁
中級會計實務金融資產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金融資產

第一節金融資產的分類

第二節金融資產的計量

第三節金融資產的減值

刖-百1—

金融資產這章非常重要,它不僅自成體系,可以單獨考大題,而且與長期股權投資、長

期負債等章節聯系緊密,它還是所得稅、合并報表等內容的基礎知識。這章的內容多、

難度大,應多花一點時間學習。

從近年考試情況來看,本章分值較高,2011年和2009年均考了14分,因此,本章比

較重要。

近5年考情分析

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計算題

1題1分1題12分

K融資產的重1題1分14

—可供出售股

債券實際利率的確定分

分類票的減值

1題1分1題2分

卜易費用的核1題1分

金融資產的重分—4分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的核算

1題1分1題12分

1題1分14

交易性金融資持有至到期

卜的核算金融資產的分類分

投資的核算

1題1分1題2分

可供出售金融持有至到期投資—3分

a產的核算

攤余成本的計算

1題1分1題2分2題2分

卜易性金融資5分

可供出售金融資金融資產的重分類;持有至到

片的初始計量產的核算期投資交易費用的確認

知識點1:金融資產的分類

第一節金融資產的分類

【思考題】什么是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包含哪些項目?銀行匯票、銀行本票是不是金融

資產?到底哪些是、哪些不是金融資產,界定的標準是什么?

【分析】可以從金融資產的名稱來分析,所謂金融,就是資金融通,就是籌資和投資,

金融資產就是資金融通活動中形成的資產,比如股票和債券,都是籌資和投資的工具,

對于買方來說,就形成了一項金融資產。所以,購買金融資產就是投資。

【金融資產的定義】

應收賬款也是一項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是在一定信用政策下產生的,“信用”這個詞就

代表一種金融行為。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信用卡,那就是銀行發行的。即應收賬款既是經

營活動,也是金融行為,具有雙重性質。

【金融資產的特征】金融資產的特征:具有活躍市

場或金額是可確定的。

(1)具有活躍市場。

活躍市場是交易對象同質、買賣雙方人數眾多、報價公開,比如證券市場就是活躍市場,

上市的股票和債券就屬于有活躍市場。

(2)無活躍市場,但具有金額確定的性質。所謂金額確定,是說資產的變現金額是

可確定的。比如,應收賬款應該收回多少錢非常明確,即金額確定;而存貨能賣到多

少錢,事先無法確定,得看行情,即金額不確定,故存貨不屬于金融資產。

【金融負債的定義】與金融資產類似,金融負債可定義為:是資金融通活動中形成的負債。

企業絕大多數的負債都是金融負債,比如短期借款、應付賬款等等;但是,預計負債和遞

延所得稅負債兩項負債,不屬卜金融負債,因為它們不是資金融通活動中形成的負債。

預計負債是未決訴訟、產品質量保證等產生的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應納稅暫時性差

異產生的負債。

【金融資產的分類】

1.從管理需要的角度,金融資產分為四類: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

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2.從內容來看,金融資產主要包括三項內容: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應收款項。

3.從性質來看,金融資產可分為兩個層次:基礎金融資產和衍生金融資產。

基礎的,就是傳統的;衍生的,就是新衍生變化出來的。

資金資產辨析表

概念來源或出處內容

貨幣資資產負債表項

貨幣資金(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金目

現金資第12章債務

卜貨幣資金

重組

現金流量表準(能隨時用于支付的)貨幣資金和部分交易性金融資產(現

現金

則金等價物)

貨幣資金、應收款項、持有至到期投資

貨幣性第7章非貨幣

(應收款項包括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應收利息、

資產性資產交換

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和長期應收款七個項目)

金融資第9章金融資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貨幣

產資金+七項應收款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產I

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特點:按公允價值進行

后續計量,公允價值的變動要確認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這類金融資產可以細

分為兩類: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有三種:

(1)為了近期出售的金融資產,主要就是準備短期持有的股票、債券和基金等;

(2)準備短期持有的金融資產組合;

(3)衍生金融資產。衍生工具有四種:期貨、期

權、遠期合同和互換。

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是指原本不符合公允價

值計量且變動計入損益的條件,但是出來某種特殊需要,直接將它指定為這類金融資產。

特殊情況有兩種:(1)為了確認計量相一致;(2)管理需要。

【注意】(1)第一類金融資產,都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

(2)衍生金融資產在分類上雖然屬于交易性金融資產,但鑒于它的特殊性,會計上單

獨設置“衍生工具”科目來核算,并不通過“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

【提示】(1)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內容,主要就是準備短期持有的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

(2)交易性金融資產不得與其他類金融資產之間進行重新分類。

[2007年考題?判斷題】企業在初始確認時將某項金融資產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

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后,視情況變化可以將其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

產。()

【正確答案】X

【答案解析】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按照準則規定不

能再劃分為其他類金融資產。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

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

【提示】強調到期日,股票沒有到期日,故該項資產只能是指債券;強調到期,一般是

指期限較長。

【小結】持有至到期投資,主要是指準備持有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但也包括準備持有

到期的短期債券投資,不過短期債券是極少數的情況。

教材對定義的解釋: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是指可以不考慮債券發行方不能償還的風險,

浮動利率債券也可以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

資。

(二)有明確意圖持有至到期有下

列情況表明不打算持有至到期:1.

期限不確定;

2.機會成本變化時將出售;

3.發行方可以低價清償:

4.發行方有權要求贖回。

(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下列情形

表明沒有能力持有至到期:1.沒有

資金支持;

2.受到法律限制;

3.其他情形。

【補充】1.債券的分類:債券按付息方式劃分,可分為一次付息債券和分期付息債券兩

類。一次付息債券是指到期日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分期付息債券是指分期付息、到期

日一次還本的債券。這兩類債券的會計核算存在一定的區別。

2.這種債券是指在證券市場公開交易的債券,換句話說,持有至到期投資應具有活躍市

場,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

三、貸款和應收款項

貸款和應收款項,是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非衍生金融資

產。

【注意】貸款和應收款項是四類金融資產中唯一一類沒有公允價值的。貸款,指的是

銀行的資產,制造型企業沒有“貸款”。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這類金融資產是指貨

幣資金和應收款項。貨幣資金是指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其中,其他

貨幣資金包括:銀行匯票、銀行本票、信用卡存款、信用證存款、外埠存款和存出投

資款等6項內容。

【提示】貸款和應收款項與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主要差別在于:前者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

價,并且在出售或重分類方面受到限制較少。

【2009年考題?判斷題】企業持有的證券投資基金通常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不

應劃分為貸款和應收款項。

()

【正確答案】V

【答案解析】企業所持證券投資基金或類似基金,通常具有活躍交易市場、公允價值能

夠可靠計量,且為了近期內交易而持有,因此,可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貸款和應收

款項是四類金融資產中唯一一類公允價值不能確定的,因此,證券投資基金不應劃分為

貸款和應收款項。

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1.特征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兩個特征:(1)有公允價值;(2)準備長期持有(不持有至到期

或持有意圖不明確)。

2.內容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主要是指兩類金融資產:(1)不準備持至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2)

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票投資。

【思考題】不準備持至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一一劃分為可供

出售金融資產準備持至到期的長期債券投資一一劃分為持有

至到期投資

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票投資,且存在活躍市場一一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無

重大影響、沒有活躍市場的長期股票(非上市)投資一一劃分為長期股權投資

有重大影響的長期股票投資一一劃分為長期股權投資

五、不同類金融資產之間的重分類金融資產重分類,主要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

售金融資產、貸款和應收款項等三類金融資產之間的重分類。任何情況下,交易性金融

資產不能重分類為其他金融資產,其他金融資產也不能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企業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到期前出售或重分類了一部分(較大比例),表明它違背了持有至到

期的最初意圖,那么,剩余部分也不能再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而應該重分類為可供出

售金融資產,并且在兩個完整會計年度內,不能把任何金融資產重分類為持有至

到期投資。這“兩年”的限制其實就是一種懲罰。兩年之后,符合條件的可供出售金融

資產可以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某些特殊情形,持有至到期投資出售或重分類之后的

剩余部分,可以不重分類:

(1)到期日較近(3個月);(2)初始本金已收回;(3)事項無法控制和預期。

事項無法控制和預期是指:①被投資方信用惡化;②改變了稅前扣息政策;③發生重大

合并或處置;④法律大幅調整對該投資的規定;⑤監管部門要求出售。

【2011年考題?單選題】企業部分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資使剩余部分不再適合劃分為持

有至到期投資的,應當將該剩余部分重分類為()。

A.長期股權投資B.貨款和應收款項

C.交易性金融資產D.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資因持有意圖或能力發生改變,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

金融資產。

【2010年考題?多選題】下列關于金融資產重分類的表

述中,正確的有()。

A.初始確認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不得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B.初始確認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不得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C.初始確認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不得重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D.初始確認為貸款和應收款項的,不得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任何情況下,交易性金融資產不能重分類為其他金融資產,其他金融資產

也不能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因此,選項A和B正確。金融資產重分類,主

要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貸款和應收款項等三類金融資產之間的

重分類,因此,選項C和D不正確。

知識點2:金融資產的計量

第二節金融資產的計量

一、金融資產的初始計量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沖減投資收益;其他三類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計入資

產成本。交易費用,是指直接增量費用,如傭金、手續費等,不包括間接的融資費用、

差旅費、內部管理費用等。

任何金融資產買價中包含的已到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應單獨確認為應收利息;買價中

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應單獨確認為應收股利o

二、公允價值的確定

公允價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

額。

(-)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存在活

躍市場的金融資產,活躍市場報價就是公允價值。

1.持有的資產,報價是現行出價(出手價):要購入的資產,報價是現行要價(要約價)。

2.如果是可抵銷市場風險的資產,可采用市場中間價確定風險頭寸的公允價值;同時,

用出價或要價作為確定凈敞口的公允價值。頭寸是指可以動用的資金數量。敞口是指

存在金融風險的部位以及受風險影響的程度。3.金融資產沒有現行報價,就采用最近

報價。

4.金融資產組合的公允價值,應按組內單項資產確定。

(二)不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確定不存在活躍

市場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應采用估值技術來確定。采用估值

技術確定公允價值的,最好是以市場交易價格為基礎。

債券的折現率,應根據當時的市場利率確定。債務人的信用風險和風險貼水發生變化的,

應調整折現率。采用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法的,應使用類似的市場收益率作為折現率。短期

應收款項不需要折現。沒有活躍市場的股票,如果其價值估計數變動區間很小,或估計數

的概率能夠確定,則表明公允價值能夠確定。

三、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

(-)后續計量原則

1.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應收

股利或應收利息確認為投資收益。

2.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計量,減值、

攤銷或終止確認時產生的利得或損失計入投資收益。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應收股利或

應收利息確認為投資收益。

(-)實際利率法及攤余成本

1.實際利率法

實際利率法的原理與財管中的內含報酬率法相同,初始投資成本即入賬價值(期初攤余

成本)等于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在預期存續期間或

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

利率。

實際利率法下:實際利息(投資收益)=期初攤

余成本X實際利率

溢折價攤銷額=票面利息一實際利息(計算結果為負數是折價攤銷額)

期末攤余成本(分期付息債券)=期初攤余成本一溢折價攤銷額

期末攤余成本(一次付息債券)=期初攤余成本一溢折價攤銷額+應計利息=期初攤余

成本+實際利息

上述公式依次向后代入,結果是:期末攤余成本(分期付息債券)=期初攤余成本X

(1+實際利率)一票面利息期

末攤余成本(一次付息債券)=期初攤余成本X(1+實際利率)注:期初攤余

成本X(1+實際利率),其實就是資本增長額,而分期付息債券支付利息發生現金

流出,應從資本增長額中扣除;一次付息債券不發生現金流出,不必扣除利息。

2.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入賬價值一已收回部分一累計攤銷額一減值準備(不含公允價值變動)

如果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相差很小,也可以采用名義利率進行后續計量。這是重要性要

求的體現。

【2008年考題?多選題】下列各項中,影響持有至到期投資攤

余成本因素的有()。

A.確認的減值準備

B.分期收回的本金

C.利息調整的累計攤銷額

D.對到期一次付息債券確認的票面利息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后的結果:

(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2)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

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于

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即是其賬面價值,因此四個選項均影響其攤余

成本。

四、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下設兩個明細科目: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成本”這個明細

科目用于核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初始投資成本,也就是入賬價值;“公允價值變動”這

個明細科目用于核算持有期間公允價值上漲或者下跌的金額。注:學習時掌握二級明細科

目即可,考試會有具體要求,但從未超過二級明細。交易性金融資產,賬務處理有四個環

節:(1)取得時;(2)宣告股利或計息:(3)

期末計價:(4)出售。

賬務處理環節

1.取得時j入賬價值,不含交易費用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成本J交易費用

投資u嫡--------

應收利息一=4已到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黑嬴已心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

2.宣告股利或計息股票持有期間,股票發行方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投資方應該確認: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持有分期付息債

券的期間,付息日:借: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3.期末計價

(1)公允價值>賬面余額借:交易

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公允價值〈賬面余額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公允價值變動

4.出售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v差額,此處假設在貸方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I

貸:投資收益

轉銷余額,假設價方余額

【例題11

20X9年5月20日,甲公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購入乙公司股票1000000股,占乙公

司有表決權股份的5%,支付價款合計5080000元,其中,證券交易稅等交易費用8000

元,已宣告發放現金股利72000元。甲公司沒有在乙公司董事會中派出代表,甲公司

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20義9年6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發放的20X8年現金股利72000元。

20義9年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5.20元。

20X9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持有乙公司股票;當日,乙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4.90

元。

2X10年4月20日,乙公司宣告發放20X9年現金股利2000000元。

2X10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發放的20X9年現金股利。

2X10年5月17日,甲公司以每股4.50元的價格將股票全部轉讓,同時支付證券交易

稅等交易費用7200元。假定不考慮其它因素,做出甲公司的賬務處理。

【正確答案】

本例要注意一頭一尾的會計處理,即第(1)步(購入)和第(7)步(出售)的分錄。

(1)2009年5月20日購入股票

2009年5月20日購入股票時,己宣告的現金股利72000元計入應收股利,交易費用8

000元沖減投資收益,要借記投資收益,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為500萬元。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成本5000000

應收股利72000

投資收益8000

貸:銀行存款5080000

(2)~(6)步處理省略。

(7)2X10年5月17日出售股票

(7)2X10年5月17日,出售乙公司股票1000000股f笑籟]

借:銀行存款(4.5X1000000-7200)4492800

投資收益407200^----------------.

0,“/t特觸《:

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公允價值變動1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成本5000000

借:投資收益10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000

處置解釋:

2010年5月17日股票出售時要注意的是,要轉銷“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余額,公允

價值變動損益是未實現損益,一旦資產處置,就變成了已實現損益,因此,要將其累計

金額轉入到投資收益。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處置前的余額是借方10萬元(20萬元―30萬元),因此,

從貸方轉銷,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萬元,借記“投資收益”10萬元。這筆分

錄容易遺忘。

[例題2]

20X9年1月1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購入丙公司債券,支付價款合計2060000元,

其中,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40000元,交易費用20000元。該債券面值2000

000元,剩余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4%,每半年末付息一次。甲公司將其劃分為交

易性金融資產。其它資料如下:

(1)20X9年1月10日,收到丙公司債券20X8年下半年利息40000元。

(2)20X9年6月30日,丙公司債券的公允價值為2300000元(不含利息)。

(3)20義9年7月10日,收到丙公司債券20X9年上半年利息。

(4)20X9年12月31日,丙公司債券的公允價值為2200000元(不含利息)。

(5)2義10年1月10日,收到丙公司債券20義9年下半年利息。

(6)2X10年6月20日,通過二級市場出售丙公司債券,取得價款2360000元。

假定不考慮其它因素,做出甲公司的賬務處理。

【正確答案】

本例也是要注意一頭一尾的會計處理,即(1)購入和(7)出售的分錄。

(1)20X9年1月1日,從二級市場購入丙公司債券

2009年1月1日購入債券時,已到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4萬元計入應收利息,交易費

用2萬元要沖減投資收益,要借記“投資收益”科目,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為

200萬元,入賬價值和債券面值相等。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成本2000000

應收利息40000

投資收益20000

貸:銀行存款2060000

溢折價問題:

假設,甲公司支付的價款不是206萬元,而是216萬元,那么,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入賬

價值是多少呢?

一應是210萬元。

成本210萬元高于面值200萬元的溢價10萬元,怎樣處理呢?后續計量是否需要攤銷

呢?

——直接把這210萬元全部記入“成本”明細科目,無需核算溢價,也無需攤銷。

(2)?(6)步處理省略。

(7)2X10年6月20日,通過二級市場出售丙公司債券

借:銀行存款236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一一成本2000000

一一公允價值變動200000

投資收益16000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0000

貸:投資收益200000

注:要記得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

【2009年考題?單選題】

2008年7月1日,甲公司從二級市場以2100萬元(含已到付息H但尚未領取的利息

100萬元)購入乙公司發行的債券,另發生交易費用10萬元,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當年12月31日,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為2200萬元。假定不考慮其它因素,

當日,甲公司應就該資產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萬元。

A.90

B.100

C.190

D.20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200-(2100

-100)=200(萬元)。注意交易性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沖減投資收益。如果題目

問2008年對損益的影響金額是多少,則應選Co

【2007年考題?單選題】

2007年2月2日,甲公司支付830萬元取得一項股權投資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核算,

支付價款中包括已宣告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20萬元,另支付交易費用5萬元。甲公司

該項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為()萬元。

A.810

B.815

C.830

D.835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的交易費用,沖減投資收益,不計入資產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入賬價值=830-20=810(萬元)。

五、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持有至到期投資,采用實際利

率法,按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

攤余成本=入賬價值一已收回部分一/+累計攤銷額一減值準備。攤余成本是做了修正

的歷史成本。

核算科目:

面值,即零面金頌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成本

未到期利息,

一一應計利息T欠付息債券

——利息調整

溢折價+交易費用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環節主要有三個:

1.購買債券時

2.期末:(1)計息;(2)減值

3.處置時

(1)到期收回;(2)出售;(3)重分類。債券分

為分期付息債券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兩種。1.購

買債券時

成本上畫

倩:持有至到期投可

應收利息已到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分期付息債券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應計利息、

未到期利息,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利息調整一次付息債券

費,銀行存款八

初始攤余成本(入瞇價值)差額=買價-面值-利息,利息調整

=銀行存款一應收利息的內容為溢折價和交易費用兩部分.

溢價(泛指)記借方,折價記貸方.J

溢折價析義:

債券的溢折價是由于債券的票面利率與市場利率不同而引起的。票面利率也稱為名義利

率,市場利率也稱為實際利率。若票面利率高于市場利率,投資者未來可以獲得更多的利

息,因此,購買時應支付額外的代價,即為溢價;若票面利率低于市場利率,投資者未

來將獲得更少的利息,因此,購買時支付的代價應低于名義成本,即為折價。

溢折價分錄

溢價發生記借方,即借記“利息調整”明細科目;折價發生記貸方,即貸記“利息調整”

明細科目。反過來說,持有至到期投資入賬時,“利息調整”借方發生額表示是溢價;入

賬時“利息調整”貸方發生額表示是折價。

溢價攤銷記貸方,即貸記“利息調整”明細科目;折價攤銷記借方,即借記“利息調

整”明細科目。

2.期末計息、計提減值

(1)期末計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應計利息-----------

貸:投資收益!實際利息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贊一一利息調整

溢價攤豐白記貸方,折價攤銷記借方.

(2)期末減值(第三節)

減值金額=賬面價值一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①發生激值________________

借:資產減值損失■初確定的螭M率折現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激值準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減值恢復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轉回金額不得超過原確認的減值損失;轉回后賺

面價值不得超過假定不計提減值的攤余成本.

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處置

(1)到期收回

一次付息債券

借:銀行存款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成本

一一應計利息

(2)出售

借;銀行存款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轉銷余韻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應計利息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借或貸:投資收益-

(3)重分類

[例題3]

200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價款1000000元(含交易費用)從上海證券交易所購

入某公司同日發行的5年期債券12500份,債券面值1250000元,票面利率4.72%,

于年末支付利息(即每年59000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約定,該債券的發行

方在遇到特定情況時可以將債券贖回,且不需要為提前贖回支付額外款項。甲公司在購

買該債券時,預計A公司不會提前贖回。甲公司有意圖也有能力將該債券持有至到期,

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不考慮所得稅、減值損失等因素。

【分析】注意:一是發行日,二是付息方式,三是買價。

【正確答案】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入

賤價值為100萬=一級

科目的金額(三個明

細合計)=成本125萬

、一軻息調:25萬

(1)2009年1月I日購入債卷一\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成本125萬

貸,銀行存款100萬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25萬

()年月日計息

220091231買價18一面值125=折價

應收利息=125萬X4.72%=5.9萬

投資收益=5.9萬應收、應計?分期|

投資收益=實際利息=投資成本X實際利率?,不嫌實際利率的計是

利用財管中的內含報酬率原理計算實際利率。

實際利率的計算(不考插值法)

00#的。。年末01年末02年末03年末也<末

“IIII

一100

5.95.95.95.95.9+125

100=5.9X(1+R)-+5.9X(1+R)-I+5.9X(1+R)-S+5.9X

(1+R)7+5.9X(1+R)-?4-125X(1+R)

100=5.9X

實際利率法的應用應用實

際利率法攤銷折價:

投資收益=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X實際利率=(第1年)1000000X10%=100000

(元)

溢折價攤銷額=票面利息一實際利息=(第1年)59000-1000000=-41000(元)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一溢折價攤銷額=(第1年)1000000-(-41000)=

1041000(元)。

利息調整計算表

計息日期票面利息實際利息折價攤攤余成本

汩質

?②二上期④X10%③:①一②④一③

2009年1月1日1000000

2009年12月31日59000100000-410001041000

2010年12月31日59000104100-451001086100

2011年12月31日59000108610—496101135710

201焊12月31日59000113571-545711190281

2013年12月31日59000118719*-597191250000

合計295000545000-25OOOO—

利息調整表說明

*為了消除小數尾數的影響,最后一年的實際利息應該用倒擠的方法計算,即,先計算出

溢折價攤銷額=期初攤余成本1190281-到期值1250000=-59719(元),實

際利息:票面利息59000—溢折價攤銷額(一59719)=118719(元)。

各年累計的折價攤銷額=41000+45100+49610+54571+59719=初始折價250000

(元)

累計實際利息545000=累計票面利息295000一累計折價攤銷額(-250000)

實際利率法實際利率法的原理與財管中的內含報酬率法相同,初始投資成本(即入賬

價值)就是期初攤余成本,等于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一般情況下,可按下列公式進行有關計算:

①實際利息(投資收益)二期初攤余成本義實際利率

②溢折價攤銷額=票面利息一實際利息(計算結果為負數是折價攤銷額)

③(分期付息債券)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一溢折價攤銷額=期初攤余成本X(1

+實際利率)一票面利息

④(一次付息債券)期末攤余成本二期初攤余成本一溢折價攤銷額+應計利息=期初攤

余成本+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X(1+實際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簡算法

上述三個公式依次向后代入,結果是:

期末攤余成本(分期付息債券)=期初攤余成本X(1+實際利率)一票面利息

期末攤余成本(一次付息債券)=期初攤余成本X(1+實際利率)

2009年12月31日計息的會計分錄

借:應收利息59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利息調整41000

貸:投資收益100000

注:每計算一年,對照表格做分錄,2010?2012年略。

(3)最后一年即2X13年的賬務處理為:

借:應收利息59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利息調整59719

貸:投資收益118719

做完這筆分錄之后,“利息調整”科目余額為0,即溢折價全部攤銷完畢。

借:銀行存款1250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成本1250000

折價購入情況下的例題小結

(1)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攤余成本;

(2)折價攤銷額欄5年累計數=購入債券時確認的折價總額250000元;

(3)債券到期值=債券面值=1250000,因為折價攤銷完了之后,分期付息債券的賬

面價值即攤余成本只包含面值;

(4)折價購入的債券,隨著折價逐年攤銷,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越來越大,見

表格各年攤余成本。

知識點2:金融資產的計量

?【例9-4]一次付息債券

沿用’[例9-4],假定債券不是分期付息,而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其它資料不變。分

析:未來現金流入就是5年后的一筆現金:5X59000+1250000,讓這筆現金的現

值等于初始投資成本1000000元的折現率,就是實際利率:

算出來R是9.05%o

100=(5.9+5.9+5.9+5.9+5.9+125)X(1+R)-5

100=(5.9+5.9+5.9+5.9+5.9+125)X(P/F,R,5)

一次付息債券確認實際利息收入

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折價:

投資收益=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X實際利率=(第1年)1000000X9.05%=90500

(元)

溢折價攤銷額=票面利息一實際利息=(第1年)59000-90500=-31500(元)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一溢折價攤銷額+應計利息=(第1年)1000000—(-

31500)+59000=1090500(元)

20X9年12月31日計息的會計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59000

——利息調整31500

貸:投資收益90500

一次付息的攤銷一次付息債券的應計利息,是其賬面價值即攤余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因此,計算期末攤余成本時,應把它包含在內。這是一次付息債券與分期付息債券的主

要區別。賬務處理上,分期付息債券的利息記為應收利息,一次付息債券的利息記為

“持有至到期投資

—應計利息”科目。上面三個公式形成下表。教材表9-2中沒有折價攤銷額的數據,

不便于做分錄。重制表格

(2X10?2X12年分錄見教材,略)一次付息債券利

息調整計算表(教材表9-2改編)

——姆-實際利息攤余

計息日期

利息9.05%攤銷額成本

2009年1月1日1000000

2009年12月31日5900090500-315001090500

2010年12月31日5900098690.25-39690.251189190.25

2011年12月31日59000107621.72-48621.721296811.97

2012年12月31日59000117361.48-58361.481414173.45

2013年12月31日59000130826.55-71826.551545000

合計295000545000一250000—

最后一年即2義13年12月31日的會計分錄

2X13年12月31日計息的會計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應計利息59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利息調整71826.55

貸:投資收益130826.55

做完最后這筆分錄,“利息調整”科目余額為0,“應計利息”科目余額為295000(59

000X5)?

借:銀行存款1545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成本125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應計利息295000

一次付息債券小結

(1)一次付息債券到期值=面值+應計利息=1250000+59000X5=1545000(元);

(2)一次付息債券的賬面價值即攤余成本包括面值、利息調整和應計利息三項,而分

期付息債券的攤余成本不含利息。

X【例題?計算題】(根據【例9—4】改編之溢價)2009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

價款1300000元購入某公司2008年1月1日發行的債券,另外支付手續費等139000

元。2009年1月5日,收到上年度利息59000元。其它資料與[例9-4](分期付息)

相同。

用插值法計算得:實際利率R=2%,計算過程略。

59000X(P/A,2%4)+1250000X(P/F,2%4)380000[注:(P/A,2%

4)=3.8077,(P/F,2%,4)=0.9238,1380000=1439000-59000]

【答案】讀題注意三點:一是發行日,二是付息方式,三是買價。債券到期日為2012

年12月31日,持有期間為4年。不是當天發行的債券,買價中包含利息。交易費用是

買價的一部分,也構成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成本。

溢價:

(1)2009年1月1日購入債券

利息調整(溢價)=買價1439000(含交易費用139000)一面值1250000一利息

59000=130000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成本1250000

應收利息59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利息調整130000

貸:銀行存款1439000

入賬價值=明細合計=成本1250000+利息調整130000=1380000

2009年1月5日收到利息:

借:銀行存款59000

貸:應收利息59000

(2)2009年12fj31日計息

應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溢價:

投資收益=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X實際利率=(第1年)1380000X2%=27600

溢價攤銷額;票面利息一實際利息=(第1年)59000-27600=31400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一溢價攤銷額=(第1年)1380000—31400=1348600

把上面三個公式做成表格形式,可得下表。

溢價攤銷計算表

計息日期票面利息實際利息溢價攤銷額攤余成本

①②二上期出義2%QKD—②④二上期④一③

2009年1月1日1380000

2009年12月31日5900027600314001348600

2010年12月31日5900026972320281316572

2011年12月31日5900026331.4432668.661283903.44

2012年12月31日5900025096.563^03^441250000

_______

合計236000

溢價:

2009年12月31日計息的賬務處理:

借:應收利息59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利息調整31400

投資收益27600

2010~2011年的賬務處理略。

(3)最后一年即2012年12月31日的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利息590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一一利息調整33903.44

投資收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