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學基礎-第十二章 內分泌系統_第1頁
解剖生理學基礎-第十二章 內分泌系統_第2頁
解剖生理學基礎-第十二章 內分泌系統_第3頁
解剖生理學基礎-第十二章 內分泌系統_第4頁
解剖生理學基礎-第十二章 內分泌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內分泌系統學習目標1.激素的概念及其作用特點。2.生長素、催乳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和胰島素的生物學作用。3.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碘代謝及其在血中存在的形式。4.甲狀旁腺素、降鈣素、鹽皮質激素的分泌部位及生物學作用。第一節概述1902年,英國生理學家Bayliis和Starlling在實驗中,證實了一個可引起胰液分泌的化學物質。并且創用了源于希臘文的“hormone”即“激素”一詞。他們的發現宣告了內分泌學的誕生。一、內分泌系統、內分泌和激素的概念內分泌系統由內分泌腺和內分泌細胞所組成。其分泌物直接進入血液或其他體液,故稱內分泌液體激素是指由內分泌腺和散在的內分泌細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質。二、激素的化學本質以及作用原理(一)激素的分類1.非類固醇激素(含氮類)(不宜口服)(1)蛋白質激素(含肽類):胰島素、降鈣素(2)氨基酸(胺類)激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2.類固醇激素(可口服)由腎上腺皮質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質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激素的作用的機制(一)含氮類激素作用原理(第二信使學說)(二)類固醇激素作用原理(基因調節學說)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相對特異性激素與組織細胞是廣泛接觸,特異作用,關鍵取決于靶細胞的特異受體。2.高效能生物放大

如l毫克的甲狀腺激素可使機體增加產熱量約4200000J(焦耳)。3.生物信息傳遞

激素只是將信息傳遞給靶細胞,調節其固有的生理生化反應。

4.拮抗與協同作用

生長素→[血糖↑]←糖皮質激素

胰島素→↓[血糖]↑←胰高血糖素第二節下丘腦與垂體

垂體又稱腦垂體位于顱中窩蝶骨體上的垂體窩內(最復雜)

分為腺垂體和神經垂體下丘腦N垂體下丘腦垂體束下丘腦腺垂體垂體門脈視上核室旁核漏斗核腺垂體神經垂體腺垂體由腺上皮組成,腺細胞可分三種嗜酸性細胞分泌生長素;嗜堿性細胞分泌促甲狀腺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嫌色細胞功能不詳

垂體促××激素釋放激素下丘腦通過對

活動的調節來影響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垂體下丘腦促××激素

××腺體××激素

調節和管理其他某些內分泌腺。垂體二、下丘腦與垂體的聯系三、腺垂體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生長激素

生理作用

*促進生長:骨、軟骨、肌肉、內臟等分泌異常:幼年分泌過多—巨人癥

分泌過少—侏儒癥

成人分泌過多—肢端肥大癥

*促進代謝:蛋白質合成↑(正氮平衡);脂肪分解↑;糖利用↓;血糖↑(過多→糖尿)*

參與免疫反應:↑胸腺基質細胞分泌胸腺素18世紀西班牙畫家委拉斯凱茲的名畫:宮廷中的侏儒弄臣(2)催乳素(PRL)

生理作用

*對乳腺的作用促進乳腺發育(青春期協同雌、孕激素等)

發動和維持泌乳(哺乳期)

*對性腺的調節作用調節卵巢內LH數量,刺激LH受體生成促黃體形成,促進、維持P分泌(非哺乳期)

在卵巢水平抑制GTH發揮作用(哺乳期)*其他:參與應激反應、免疫調節作用3.促黑激素(MSH)促使黑色素細胞合成黑色素—使皮膚和毛發的顏色變深①促甲狀腺激素細胞促甲狀腺激素TSH促進甲狀腺發育和甲狀腺H的合成與分泌。②促性腺激素細胞卵泡刺激素FSH女性:促排卵及黃體形成男性:刺激睪丸間質細胞分泌雄激素

女性:促進卵泡發育男性:刺激支持細胞合成雄激素結合蛋白黃體生成素LH③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作用于脂肪細胞,使其產生脂肪酸。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促進腎上腺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和性激素。促脂解素LPH4.促激素(一)血管升壓素(VP)主要作用是促進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二)催產素(OXT)①分娩時的作用:促進子宮收縮。②哺乳時的作用:使乳腺腺泡周圍的肌上皮細胞收縮,從而使乳汁排出。四、神經垂體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甲狀腺是人體內最大的內分泌腺,略呈“H”形,由左右兩個側葉和中間的甲狀腺峽部組成,側葉呈錐體型,上端可達甲狀軟骨中部,下端可達第6氣管軟骨環高度第三節甲狀腺(二)甲狀腺的組織結構1.甲狀腺濾泡甲狀腺激素2.濾泡旁細胞降鈣素—降低血鈣的作用甲狀腺激素主要有:四碘甲腺原氨酸(T4)-又稱甲狀腺素,三碘甲腺原氨酸(T3),逆三碘甲腺原氨酸(rT3)。在腺體或血液中T4的含量占絕大多數,但T3的活性比T4強約10倍。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甲狀腺激素是以碘和酪氨酸為原料在甲狀腺腺泡細胞內合成的。

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步驟:①腺泡聚碘;②I--活化;③酪氨酸碘化;④碘化酪氨酸的偶聯(縮合)。I(一)對代謝的作用

1.對能量代謝的調節

2.對物質代謝的調節:①蛋白質代謝②糖代謝③脂類代謝(二)對生長發育的作用對嬰兒腦和骨骼的發育尤為重要,呆小癥(克汀病)。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狀腺激素由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合成,主要作用是促進代謝,促進生長發育。碘主要來自食物(三)其他作用

1.對神經系統活動的影響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甲亢:情緒易激動,興奮失眠,可出現手指震顫等甲低: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表情淡漠,嗜睡等

2.對心血管活動的影響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心排出量增多,故甲亢時患者表現為心動過速。3.對胃腸活動的影響增強胃腸道運動三、甲狀腺功能的調節(一)下丘腦-腺垂體-甲狀腺軸的調節(二)甲狀腺的自身調節缺乏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脖子病”食物中缺碘,易患大脖子病分泌不足時--新陳代謝率下降,生長和發育都將受到影響,精神和智力及生殖器的發育都受影響。發生在幼年表現為呆小癥。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引起的病變

分泌過盛時--新陳代謝率增高,消瘦、血壓高、心搏快、情緒激動、有顫抖等癥狀,表現為甲亢。另眼球凸出,

稱凸眼癥。甲狀腺激素分泌異常引起的病變成年狗摘除甲狀腺身體臃腫精神萎靡行動呆笨食欲不振未成年狗摘除甲狀腺身體發育停止甲狀腺激素有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體內物質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促進生長發育.——摘除法如何研究甲狀腺激素的作用?

第四節甲狀旁腺和甲狀腺“C”細胞

甲狀旁腺合成、分泌甲狀旁腺激素(PTH),甲狀腺C細胞合成、分泌降鈣素(CT),以及1,25-二羥維生素D3共同調節鈣磷代謝,維持血鈣、血磷的正常水平。

PTH具有升高血鈣、降低血磷的作用。

CT具有降低血鈣、血磷的作用。

1,25-(OH)2-D3

具有升高血鈣和血磷的作用。

一、甲狀旁腺激素的作用

(一)促進骨鈣入血,升高血鈣1.快速效應:骨液中Ca2+的泵入血。

2.延緩效應:破骨細胞溶骨作用的Ca2+入血。

(二)促進腎小管重吸收鈣:

PTH促進遠曲小管重吸收鈣,升高血鈣;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磷,降低血磷。(三)促1,25-(OH)2-D3生成,升高血鈣:PTH激活腎1α-羥化酶,促進25-OH-D3轉變為有活性的1,25-(OH)2-D3:①促進腸粘膜重吸收鈣磷;②調節骨鈣的沉積和釋放,升高血鈣。三、甲狀腺“C”細胞和降鈣素

(一)抑制骨鈣入血,降低血鈣和血磷

1.抑制破骨細胞的數量和溶骨作用

2.增進成骨細胞的成骨作用

(二)抑制腎小管對鈣、磷、鈉、氯的重吸收和胃酸的分泌。

(三)抑制1,25-(OH)2-D3生成,降低血鈣。PTH激活腎1α-羥化酶,促進25-OH-D3轉變為有活性的1,25-(OH)2-D3,其作用:①促進腸粘膜重吸收鈣和磷;②調節骨鈣的沉積和釋放:維生素D3也稱膽鈣化醇,主要源自皮膚和動物性食物。皮膚在紫外線的作用下,轉化成維生素D3,再經過羥化酶合成活性很高的1,25-(OH)2-D3。1,25-(OH)2-D3,可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促進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缺乏1,25-(OH)2-D3,可導致兒童佝僂病或成人骨質疏松第五節腎上腺一、腎上腺的位置和形態呈灰黃色,位于腎上端內上方,與腎共同包在腎筋膜內,但有獨立的纖維囊和脂肪囊,故不會隨下垂的腎下降。左右各一,左側呈半月形,右側呈三角形。二、腎上腺皮質的內分泌(一)皮質激素的種類、運輸和滅活

1.種類腎上腺皮質由三層上皮細胞組成,從外向內依次為:球狀帶、束狀帶和網狀帶。球狀帶:鹽皮質激素(醛固酮)束狀帶:糖皮質激素(皮質醇)網狀帶:性皮質激素(少量的雄性激素和微量的雌二醇,亦可分泌皮質醇)。

這三類激素都是固醇衍生物,故統稱為甾體激素。(二)糖皮質激素的生理作用

→血糖濃度↑

1.對物質代謝的作用

(1)糖:

促進肝糖原異生抑制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外周組織對糖的攝取和利用↓)糖皮質激素具有抗胰島素的作用。糖皮質激素分泌不足時,可出現糖原減少和低血糖;分泌過多則血糖升高,甚至能引起類固醇性糖尿。(2)蛋白質:促進肝外組織(特別肌肉)

蛋白質分解,抑制蛋白質合成。

皮質醇分泌過多,則會引起生長停滯,肌肉消瘦,皮膚變薄,骨質疏松,淋巴組織萎縮及創口愈合延緩等現象。(3)脂肪:

促進脂肪的分解,增強脂肪酸在肝內氧化過程,有利于糖異生。皮質醇分泌過多,動員脂肪重新分布→“滿月臉”“向心性肥胖”

2.對水鹽代謝的作用:

糖皮質激素對水鹽代謝的影響類似醛固酮(活性只有醛固酮的1/400);糖皮質激素能抑制ADH的分泌和增加腎小球濾過率(GFR)。

腎上腺皮質機能低下,腎排水非常緩慢,甚至發生水中毒。3.對其他組織器官的作用

(1)血細胞:能增強骨髓造血功能→紅細胞↑、血小板↑。當糖皮質激素增多時,病人紅細胞↑,加上皮膚菲薄,常有多血質外貌。能抑制淋巴細胞的有絲分裂和促進淋巴細胞的凋亡→淋巴細胞↓。通過促進附著血管壁的中性粒細胞進入血液循環→中性粒細胞↑。通過增加肺和脾對嗜酸性粒細胞的貯留→嗜酸性粒細胞↓。還能使嗜堿性粒細胞↓。

(3)心血管系統:糖皮質激素能增強血管平滑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允許作用),有利于提高血管的緊張性和維持血壓。糖皮質激素對離體心臟有加強作用,對在體心臟的作用不明顯。腎上腺皮質機能低下,可出現低血壓。

(4)神經系統:糖皮質激素具有提高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的作用。小劑量可引起欣快感,大劑量則引起思維不能集中、煩燥不安和失眠等癥狀。

(2)胃粘膜屏障:

糖皮質激素促進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粘液分泌,加速胃上皮細胞脫落。

4.抗炎癥和抗過敏作用:

糖皮質激素增強白細胞溶酶體膜的穩定性,減少蛋白水解酶進入組織液,減輕對組織的損傷和炎癥局部的滲出+抑制結締組織成纖維細胞的增生→抗炎癥。糖皮質激素抑制漿細胞抗體的生成和組胺的生成→抗過敏。

5.應激反應中的作用

機體遭受有害刺激(如感染、中毒、創傷、失血、手術、冷凍、饑餓、疼痛、驚恐等)時:

導致垂體-腎上腺皮質軸活動增強,使機體一系列適應性、耐受性的反應稱為應激反應而緊急情況時,導致交感-腎上腺髓質軸活動增強,稱為應急反應

在面臨有害刺激時,二種反應是相輔相成,共同提高機體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應激反應是以ACTH、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為主,多種激素參與的非特異性反應。有害刺激:疼痛寒冷、創傷、缺氧

CRH

腺垂體

ACTH

腎上腺皮質糖皮質激素長負反饋—

下丘腦—下丘腦-腺垂體-腎上腺皮質軸1.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的作用促進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與分泌。臨床上,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