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形態構成論_第1頁
農學形態構成論_第2頁
農學形態構成論_第3頁
農學形態構成論_第4頁
農學形態構成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形態學的研究,首先出現在生物學域.生物形態學是研究有機體結構形態的科學.在藝術學研究中,德國藝術批評家赫爾德首先從心理學和發生學的角度提出了對于藝術形態的劃分.他在

批評萊辛的《拉奧孔》一書中指出,對于繪畫和詩的區分,關鍵不是在空間結構和時間結構的差別上,而是在人的感知方上.另一方面,赫爾德把藝術看作是人的知識和技能的統一體,他指出,所謂自由的藝術,就是能確立和保障人的實際生活自由的那種創造性勞動形式,它們是效用與美、功利意圖與審美意向的有機統一.第1頁/共67頁第一節自然形態與人工形態第2頁/共67頁1、自然形態的情感內涵與功能啟示

對于自然形態的功能機制具有的啟示作用:例如建筑師受到熱帶植物王蓮葉子的啟示,設計出具有薄膜結構的建筑造型.仿生學.對照著作為自然的現實形態,去表現它,去摹仿它,去利用它,而創造出新的人工的現實形態.例如利用蜻蜓和蜜蜂的復眼,制成了光學測速儀.利用蝦的足部結構進行電插座設計,這種設計改變了傳統方式,有更可靠的安全和使用效果.2、人工形態的構成

人工形態是指人工制作物這一形態類型,它是由天然形態的物質材料經過人的有目的的加工而制成.自然形態與人造形態的構成基礎無論是自然形態的東西還是人造形態的東西,都有自身的物質特性,并且服從于一定的自然規律。因此,物質性是這兩種形態取得統一的基礎,它們都是占有一定時間和空間而存在的物質實體。第3頁/共67頁觀賞昆蟲--蝴蝶的保護色和擬態

對于寄生性天敵,蝴蝶是無力抵抗的,

只能靠增加繁殖數量

來補償損失的種群。

對于捕食性天敵,蝴

蝶則常常采取積極的

防御措施,有著各種

各樣的防范機制。使

自己的形態、斑紋、

顏色等跟周圍自然界

的物體相似,借以保

護自己,就是一種好

辦法。如枯葉蛺蝶是

世界著名的擬態昆蟲。它的前后翅合起來,

極像闊葉樹的枯葉,

翅上的斑紋,更像一

張枯葉上的主脈,支

脈和真菌的斑點。枯第4頁/共67頁第5頁/共67頁第6頁/共67頁第7頁/共67頁王蓮水晶宮第8頁/共67頁對自然形態向人造形態演繹方式將自然形態的要素運用到設計形態中,有三種最基本的方法:一是直接運用即直接模仿,即將自然形態直接用于人造形態的設計中.花卉形態直接運用第9頁/共67頁二是間接模仿或抽象模仿,在形態學中稱為“模擬”,即對自然形態進行加工整理,將自然形態中各種具象的形態抽象化,或者取其中的某個部分、細節加以運用,或者將其轉化為更加適應的形態動物形態作為家具的局部第10頁/共67頁三是對自然形態的提煉與加工,"仿生"是最基本和最常見的手法。第11頁/共67頁模仿納。簡單模仿和抽象模仿可一并歸為“模仿”。“模仿”是造型設計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對自然界中的各種形態、現象進行模仿利用模仿的手法具有再現自然的意義。模仿沙丘形態的沙發造型第12頁/共67頁一應簡模仿自然形態的方式有下列三種:是以自然形態為基本題材,為了適某種使用功能和人體的尺度而進行化和提煉。對自然形態的沙發造型第13頁/共67頁二是將自然形態作為人造形態的局部裝飾,如家具的各種腳型就是源于此第14頁/共67頁三是將自然形態作為一種圖案直接用于家具的裝飾上自然形態的圖案在家具中的運用第15頁/共67頁仿生學

出現于20世紀60年代.它將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特性、能量轉換和信息過程中獲得的知識,

用來改善和

創新產品的技術功能和結構原理,

這是一種生物模擬的方法。從生物現象和過程中抽取出適用于技術系統的原理和結構,作為發展新技術的重要途徑之一。第16頁/共67頁昆蟲的復眼光學測速儀第17頁/共67頁海豚現代核潛艇第18頁/共67頁進造

從自然形態中受到啟發,在原理上進行研究,然后在理解的基礎上行模仿,將其合理的原理應用到人形態的創造上。例如殼體結構是生物存在的一種典型的合理結構,它具有抵抗外力的非凡能力,設計師應用這一原理以塑料材料為元素塑造了一系列的殼體家具形態充氣家具是設計師采納了某些生命體中的具有充氣功能的形態而設計的第19頁/共67頁

板式家具中“蜂窩板”部件的結構是根據“蜂房”奇異的六面體結構而設計的,不僅質量輕,而且強度高、造型規整,堪稱家具板式部件結構的一次革命。“海星”腳是眾多辦公椅的典型特征它源出于海洋生物“海星”,這種結構的座椅,不但旋轉和任意方向移動自如,家具的“海星腳”第20頁/共67頁人工形態與自然形態的不同之處表現在三方面:第21頁/共67頁?首先,人工形態的東西是人們有目的的勞動成果,自然形態的東西知識一種符合自然演化的“目的性”.?其次,作為人的勞動成果,人工形態必然打上勞動主體-----人的烙印。?再次,人工制品具有一定的社會性,成為特定社會文化的產物。自然形態向人造形態轉化的設計要素第22頁/共67頁人工產品的構成要素:材料

材料是結構的基礎。自然材料是指未經人為加工而直接使用的材料(如木材、竹材、藤材、天然石材等),這些材料樸素的質感更有利于使人感受自然形態的美感。人工合成材料是由天然材料加工提煉或復合而成的,它吸收和凝聚了天然材料優良的品格特性,因而更加適合設計。當代家具產品設計在材料的運用上有三種不同的傾向:一是返樸歸真;二是逼肖自然;三是舍其質感,突出形式。第23頁/共67頁原木家具第24頁/共67頁第25頁/共67頁結構

產品中各種材料的相互聯系和作用方式稱為結構。產品的結構一般具有層次性、有序性和穩定性的特點。第26頁/共67頁第27頁/共67頁形式

產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結構的外在表現,

即由一定形體、色彩、質地等產品外觀的物質要素所構成,它可以直接為人所感知。第28頁/共67頁功能

產品的功能是指產品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對人發揮的作用。第29頁/共67頁第二節

人的感知特性與完型理論第30頁/共67頁1、感知覺與感受性感覺是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它是由外界的刺激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引起神經沖動,由感覺神經傳導到腦的相應部位而產生的。知覺以感覺為基礎,它是由感官刺激引發的、經過組織化的個人經驗,形成對客觀事物的總體屬性和各屬性之間相互聯系的整體反映。感覺的模式在人的同一個感官中,由外界刺激形成人的統一經驗時,其中各種刺激之間相互會發生作用。由此形成了感知的刺激模式,其中包括時間模式和空間模式。第31頁/共67頁當連續的刺激先后作用于感官時,便形成刺激的時間模式,它包括以下三種作用:⑴累計作用:⑵融合作用:⑶適應現象:第32頁/共67頁當感官各部分同時受到不同刺激時,便產生出刺激的空間模式,它也存在三種不同的作用:⑴空間的累積和擴散:一個光點若要使人能看到,需要在視網膜上有一定數量的刺激點,這稱為空間的累積.第33頁/共67頁⑵空間融合:不同色塊的接近程度影響對視覺得刺激狀態,當觀察距離加大時,不同的顏色會在一起.(點彩派)這種點彩技巧是將幾種原料并列,但并非直接在調色板上調色,而是利用人的直覺經由大腦所轉換的多種顏色的基點,在觀賞者眼中呈現出某種色彩。第34頁/共67頁⑶同時對比:同一個灰色圓環,在暗的背景下顯得亮,而在亮的背景下顯得暗,這是由于對比產生的相對感覺.第35頁/共67頁感受性由物理的能量刺激如光、音響、作用力等,可以引起人的感覺經驗。心理物理學便是研究刺激能量形式與人的感覺經驗之間的關系。K(常數)log

=K(常數)第36頁/共67頁感覺恒常性與異向性第37頁/共67頁視覺空間產生的一種明顯作用便是知覺的恒常性.知覺恒常性是隨著人在環境中的活動形成的.視覺空間的異向性由知覺恒常性引出,即視覺空間根據方向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質.2、人對產品的感知方式第38頁/共67頁在人與環境的關系中,存在不同類型的感覺。可以區分出三種空間感覺類型:第一類:行為空間的感覺第二類:愉悅空間的感覺第三類:含意空間的感覺第39頁/共67頁3、完形理論第40頁/共67頁圖地反轉第41頁/共67頁人所知覺的事物可能是由不同的刺激物構成的,它們之間的組合一般依據以下原則:1、接近原則:2、相似組合:3、良好圖形組合:4、組合中的競爭與聯合:組合之間的競爭造成新的圖像。左邊為接近組合,右邊卻變為趨向組合。第42頁/共67頁參照系對知覺的影響第43頁/共67頁5、整體與部分的關系:6、參照系的影響:7、知覺定勢:同形論:經驗到的空間秩序在結構上總是和作為基礎的大腦過程分布的技能秩序是同一的第44頁/共67頁技術和藝術,分別從屬于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不同領域.設計對象的特征處于技術對象與藝術對象之間。德國美學家本澤曾經把物質對象區分為四種類型:自然對象、技術對象、設計對象和藝術對象。固有性:是指自然天成的;確定性:是指依據某種客觀規律來制作和發揮效用的;預期性:是指事先對其功能效用有明確預期和規劃。不同物質對象特征表第45頁/共67頁1.技術的產生和發展

技術,作為物質生產的手段,它的形成和發展必然與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相平行。一、遵循自然規律。二、產生于社會性生產活動中。1、在古代,技術是人的手藝、技巧、技藝和技能的總稱。2、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把技術看作是制作的智慧。3、德國技術哲學家德蘇瓦爾從蘇格拉底的技術概念中引伸出技術的六種特性:①某種自然知識為先導;②依據人的目標選定的;③首先產生出活動結果的表象和意念;④實現某一目標而從事技術活動,便可獲得成果;⑤成果的取得是按某種客觀規律進行的;⑥技術具有適應于目標的目的性和價第4值6頁/。共67頁4、技術曾經推動了科學的形成和發展。5、技術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相互滲透和結合,使科學技術趨于一體化。6、技術作為人們的行為和肢體的延伸,是實現人的目的的一種手段。第47頁/共67頁2、藝術的形成過程拉阿爾塔米洞窟壁畫第48頁/共67頁威廉多夫的維納斯第49頁/共67頁繪有舞蹈形象的彩陶盆第50頁/共67頁3、技術與藝術的異同第51頁/共67頁技術與藝術都是具有生產形態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所謂實踐活動,是把主觀觀念的東西轉化為客觀物質的對象化過程,它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并且是在社會關系中完成的。)1、技術和藝術在于滿足人的不同需要。2、技術和藝術都包含知識的成分。3、技術能力和藝術技巧之間有某種相通之處。第四節產品形式的構成與意境第52頁/共67頁

純粹的技術形態,是依據某種物質的自然規律構成的,它的目的是充分發揮特

定的技術效能,并不考慮物與人的關系;而純粹的藝術形態卻是從人的感受出發,依據藝術家內心的意象構成的。它的目的是產生特定的精神效應,并不考慮科技的物質功能。1、技術規定性與形式自由度

產品作為一種功能形態的東西,它要以人的需要為目標,將科學技術成果變成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物品。這是一個將理性的科技內容轉化為適應于人的感性活動對象的過程。第53頁/共67頁與產品相關的技術包括不同的三個方面,即產品技術、生產技術和操作技術。第54頁/共67頁2、功能形態與幾何造型第55頁/共67頁

產品是以功能效用的發揮作為核心和目的的。從這種意義上說,產品是依據功能造型的,所以它屬于功能形態。幾何造型具有抽象性,它是以數為基礎的,構成了不同的數量比例關系。埃及的金字塔第56頁/共67頁古希臘的神殿第57頁/共67頁羅馬的拱頂第58頁/共67頁雅典巴特農神廟第59頁/共67頁第60頁/共67頁幾何造型進入繪畫領域康定斯基------現代抽象藝術他寫道:“色彩就是鍵盤,眼睛就是弦,靈魂便是擁有眾多琴弦的鋼琴;所謂藝術家就是它的演奏者,觸碰著琴鍵,令靈魂在冥冥之中產生震動。”第61頁/共67頁產品的幾何造型,離不開點、線、面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