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濕地景觀設計研究_第1頁
居住區濕地景觀設計研究_第2頁
居住區濕地景觀設計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居住區濕地景觀設計研究

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生態環保理念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由于日常生活的快速生活,城市居民與自然親近的可能性越來越少。然而,如果將人工景觀濕地概念應用到居住區的水生景觀設計中,將居住區景觀與生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創造出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滿足人們的自然感受。1居住區的濕地景觀1.1環境效應的美濕地景觀的設置能充分利用濕地的滲透性與蓄水作用,降解大氣污染,收集雨水,調節小氣候及區域性水平衡,美化城市的環境。1.2休閑空間的營造濕地景觀為居住區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給予繁忙勞累的人們一個親近自然的休憩空間,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僅能使人們了解保護濕地,乃至整個自然環境的重要性,而且在環保和美學教育上都有著重要的社會效益1.3降低住宅建設成本利用濕地生態系統的自我凈化能力,不僅可減少殺蟲劑和除草劑等化學藥劑的使用,而且降低居民區的日常維護成本2大雁湖濕地公園項目荷塘月色居住區位于昆明市北市區煙草二號路,毗鄰月牙塘公園(圖1)。居住區占地面積達120827㎡,綠化率高達50%,大雁湖為居住區2km的景觀水系提供水源。濕地景觀結合了江南水鄉與昆明本土文化的靈致,通過自然與建筑巧妙搭建,營造了小橋流水、清荷依依的恬靜意境。居住區道路組織合理,休閑設施完善,社區主流健康向上,社區風氣良好,鄰里關系和諧,給居民提供了自然、舒適的人居環境。該居住區分區規劃合理,戶型選擇豐富,居住實用率高,是昆明市最具特色的居住區之一。2.2濕地景觀的構成荷塘月色濕地景觀居住區規劃秉承“生態、人、水”為主題,以水為設計主線來打造高端濱水景觀(圖2)。2.2.1一線。即大雁湖水體。以水體為整個居住區的主題景觀軸線,景伴水而生,水依景而活2.2.2三區。即濕地自然式駁岸、人工式駁岸、混合式駁岸3個景觀區。通過居住區的不同地形結合濕地植物配置,用不同形式的駁岸景觀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形成一個完整、循環的綠色生態防護屏障,確保整個居住區的生態穩定性和安全性。2.2.3多點。即居住區內眾多圍繞水體景觀的節點。景觀節點的設置不僅保證了人們在景點的停留時間,而且能引導群眾視線的聚焦,能更好的突出水體景觀,并成為人們親水活動的固定場地。2.3自然式景觀區設計整體結構要保持傳統的曲線。根據具體的景觀分居住區設計者在進行水系設計的同時,對水體形態進行了仔細的考量,以求使整體輪廓保持較為平滑的曲線,避免出現方形、圓形等過于規整的形式,影響自然式景觀的整體結構。整個居住區水體基本為靜水與活水相結合的構建模式,為增加水體的動感,設計者加強了居住區的核心景觀區域的層次感,同時在駁岸邊人工堆砌了部分景石,并引用大雁湖湖水作為居住區濕地的景觀水源(圖3)。2.4自然式駁岸結構荷塘月色居住區總體坡面平緩,部分地區落差較大,所以設計者采用了自然式結合人工式硬質駁岸的設計手法,使生態駁岸與人工駁岸完美的銜接起來。居住區的自然式駁岸結構穩定,景觀自然,水生植物與濕生植物豐富且疏密得當,不僅保持了水陸生態結構和邊際效應,而且增加了人們親水行為的發生(圖4)。人工式駁岸由混凝土和漿砌石塊構成,主要分布在水面與陸地高差較大,且坡度較陡的地區,能抵抗較強的水流沖蝕,保證了居住區水體景觀的穩定(圖5)。混合式駁岸是自然式駁岸與人工式硬質駁岸的完美結合,通過景石、樹樁、硬質材料配合濕生植物固著成岸,表現出了顯著的生態特性(圖6)。2.5-aquatira-rortiachipygarachichi在,numsp.針對荷塘月色濕地景觀居住區不同的駁岸特點,將其分為自然式駁岸區、人工式駁岸區、混合式駁岸區三個部分。這幾個部分濕生、水生、花卉、地被等鄉土植物的應用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空間。自然式駁岸區以自然鄉土景觀的植物為主,主要是垂柳(Salixbabylonic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楓楊(Pterocaryastenoptera)、黃花槐(Sophoraxanthantha)、細葉芒(Miscanthussinensiscv.)、旱傘草(Cyperusalternifolius)、雙莢決明(Cassiabicapsularis)、澤瀉(Alismaplantago-aquatica)、矮慈姑(Sagittariapygmaea)、茭白(Zizanialatifolia)、蘆葦(Phragmitesaustralis)、香蒲(Typhaorientalis)、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荇菜(Nymphoidespeltata)、梭魚草(Pontederiacordata)、睡蓮(Nymphaea)等。人工式駁岸區以具有較好觀賞價值的水生植物、岸邊濕生植物為主,主要是河柳(Salixmatsudana)、云南黃馨(Jasminummesnyi)、貼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迎春花(Jasminumnudiflorum)、美人蕉(Cannaindica)、常綠萱草(Hemerocallisfulvavar.aurantiaca)、黃菖蒲(Irispseudacorus)、金邊闊葉麥冬(Liriopemuscaricv.variegata)、紫葉珊瑚鐘(Heucheramicrantha‘PalacePurple’)、黃睡蓮(Nymphaeamexicana)、萍蓬草(Nupharpumilum)、金魚藻(Ceratophyllum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verticillatum)等混合式駁岸區以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主題,選用易于與人互動的植物為主,主要是:狗牙根(Cynodondactylon)、蒲葦(Cortaderiaselloana)、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萬年青(Rohdeajaponica)、荸薺(Heleocharisdulcis)、水芹(Oenanthejavanica)、水蔥(Scirpusvalidus)、茭白(Zizanialatifolia)、莼菜(Braseniaschreberi)、蓮花(Nelumbonucifera)、細葉芒(Miscanthussinensiscv.)、蘆葦(Phragmitesaustralis)、雨久花(Monochoriakorsako-wii)等2.6親水木設施2.6.1親水木平臺。荷塘月色濕地景觀居住區的親水木平臺一般設置在重要的景觀節點附近,其周圍用景觀石及植物作為點綴,注重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親水木平臺一般高于濕地最高水位0.5~1m,為增加安全性,均設置了木質護欄。親水木平臺用磚砌體構筑木平臺的立柱,然后在立柱上鋪設防腐木龍骨和面板形成親水木平臺(圖7)。2.6.2景觀橋。景觀橋不僅是連接水陸交通的媒介,還是人們休閑、觀景、親水的場所。不同材質、形態的景觀橋與整個環境融為一體,植物從橋身外側懸挑,或從石縫中長出,與水共同構成“小橋流水”的優美意境(圖8)。2.6.3功能性設施。由于荷塘月色居住區是一個濕地景觀居住區,所以還特意配備了滅蚊燈等驅蟲設施,其利用蚊蟲趨光、隨氣流飄動、對溫度敏感、喜群聚等特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