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志字讀音志意思_第1頁
【志】-志字讀音志意思_第2頁
【志】-志字讀音志意思_第3頁
【志】-志字讀音志意思_第4頁
【志】-志字讀音志意思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志】_志字的讀音|志的意思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志

(②③④誌)

zhìㄓˋ

1.意向:~愿。~氣。~趣(志向和愛好)。~士(有堅決意志和高尚節(jié)操的人)。~學(xué)。

2.記在心里:~喜。~哀。永~不忘。

3.記載的文字:雜~。~怪(記載怪異的事)。

4.記號:標(biāo)~。

5.〈方〉稱輕重,量長短、多少:~子。用碗~~。

6.姓。

具體解析

具體字義

◎志zhì

〈名〉

(1)(形聲。從心,士聲。戰(zhàn)國文字,從心之,之亦聲。意為心愿所往。本義:志氣,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來的長遠而大的準(zhǔn)備)

(2)同本義[will]

志,意也。——《說文》

志,德義之府也。——《國語·晉語》

夫志,氣之帥也。——《孟子》

在心為志。——《毛詩序》

思慮為志。——《春秋·說題辭》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陰府》

詩言志,歌永言。——《書·舜典》

父在觀其志。——《論語·學(xué)而》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后漢書·班超傳》

又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宋·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身將老孤獨?????,志欲死閑暇。——唐·韓愈《縣齋有懷》

(3)又如:志志誠誠(真心實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頑強);志意(意志);志堅如鋼;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與才分);志慮(志向思慮);志抱(志向和理想);志尚(志向;抱負);志況(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氣謀略);志局(志氣器量);志介(志氣和節(jié)操);志高氣揚(志氣昂揚而得意)

(4)記事的文章[record;annals]。如:風(fēng)土志;志乘(志書)

(5)心情[frameofmind]

志不行滿,樂不行極。——《禮記·曲禮上》

(6)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識(思想意識;見解);志度(氣度);志思(情志,懷抱)

(7)神志[consciousness]

罔兮不樂,悵然失志。——《神女賦》

(8)通“幟”。旗幟[flag]

衛(wèi)宮設(shè)兵張旗志。——《史記·叔孫通傳》

沛公以周昌為職志。——《史記·張丞相傳》。索隱:“志,旗幟也。”

不用麾志,舉矛為行伍。——《華陽國志》

(9)皮膚上生的班痕。后作“痣”[nevus]

約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書》

詞性變化

◎志zhì

〈動〉

(1)有志;立志;用心[devote]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論語·為政》

(2)又如:志于學(xué)(用心求學(xué));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篤信古道)

(3)記著[keepinmind]

疆志而用命。——《國語·晉語七》

一經(jīng)目輒志于心。——《新唐書·褚亮傳》

博聞彊志。(學(xué)問廣博,記誦的事多。聞,學(xué)識。彊,同“強”。志,記。)——《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4)又如:永志不忘

(5)向慕[admire]

老生惜歲月,烈士志功名。——陸游《感秋》

(6)記載,記錄[record]

《齊諧》者,志怪者也。——《莊子·逍遙游》。釋文:“志,記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周禮·春官·保章氏》

就是張華的《博物志》,也不過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7)又如:志書(記事的書);志乘(記載歷史的書);雜志

(8)敘述[narrate]

汝將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堯問》

◎志

誌zhì

〈動〉

(1)(形聲。言形志聲。本義:記憶)

(2)同本義[remember;recall]

誌,記誌也。——《說文新附》

誌,記也。——《字詁》

亮少警敏,博見圖史,一經(jīng)目輒志于心。——《新唐書》

(3)又如:志而不忘(牢記心中,永久不會忘記)

(4)記錄[takenotes;record]

太古之事滅矣,孰志之哉?——《列子》

(5)又如:志異(記載奇異之事);志怪(記載怪異之事);志記(史書中的志和記)

(6)做記號[mark]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處志之。——晉·陶潛《桃花源記》

(7)又

尋向所志。

◎志

誌zhì

〈名〉

(1)標(biāo)記;記號[sign;mark]

襄陽土俗,鄰居種桑樹于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