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脊軒志》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項脊軒志》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項脊軒志》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項脊軒志》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項脊軒志》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脊軒志歸有光01020304學習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礎知識;思維發展與提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審美鑒賞與創造:探究細節描寫的精妙,理解融情于景、事細情深的特點;文化傳承與理解:增進對眷戀家園這一民族心理的理解。課時安排:2.5課時

導讀入情梁啟超,《莊子?人世間》: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表達自己內心之憂慮焦灼。清代散文家姚鼐,常于寫作之余,到自然松林中優雅清靜之處,散步觀景,尤以兩手合抱樹干,惜抱就是得名于此,含有抱元守中、愛惜身體的意思。飲冰室惜抱軒書齋雅趣

導讀入情歸有光。一是說它屋小,如在項脊之間;二是因為作者的遠祖歸道隆曾在江蘇太倉縣的項脊涇住過,有“懷宗追遠”之意;三項脊是撐起一個人的重要部位,歸有光也立下了通過讀書撐起家族榮耀的志愿。項脊軒書齋雅趣歸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世稱“震川先生”。歸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風格樸實,感情真摯,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與唐順之、王慎中并稱為“嘉靖三大家”,又與胡友信齊名,世稱“歸、胡”。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吳水利錄》等。作者簡介“志”是“記”的意思,是一種記事抒情的文體;如<<寒花葬志>>;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碑記、游記、雜記等。文體知識《項脊軒志》是歸有光散文的代表作,被稱為“明文第一”。姚鼐《古文辭類纂》:“此太仆最勝之文,然亦苦太多。”

誦讀明情項脊軒

庖呱呱而泣老嫗迨

先妣象笏爨姊妹扃牖jǐ

páo

dài

cuàn

zǐjiōngyǒu

一讀課文:大聲誦讀課文,初步感受文中所敘之事與所抒之情。二讀課文:翻譯課文,把握文言字詞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shèn)漉(lù),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shǔn),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dài)諸父異爨(cuàn),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yú)庖(páo)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yù),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眿炗衷唬骸叭赕ⅲ▃ǐ)在吾懷,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舊:原來的,以前的。首句:判斷句僅:只有方丈:一丈見方。項脊軒,就是以前的那間南閣子。面積只有一丈見方,可以容得下一個人居住。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皟H方丈”“容一人居”寫項脊軒之狹小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下:向下。名作狀。案:書桌顧:環顧無可:沒有、不能這間歷經百年的老屋,灰塵泥土向下滲漏,雨水直往下滴。每當挪動一下桌子,環顧四周也沒有可以安置的地方。寫項脊軒之破舊狹小又北向,不能得日①,日②過午已昏。北向:向北日①:陽光日②:天,一天(屋子)又是朝北的,照不到陽光,一過中午室內就昏暗了。寫項脊軒之陰暗,渲染其衰敗、陰冷的氛圍修葺前的項脊軒:老舊、狹小、破漏、陰暗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上:名詞做狀語,從上面前:名詞做狀語,在前面垣墻:筑起圍墻,名詞做動詞當:擋住,阻擋。洞然:明亮的樣子我稍微給(它)修補,使(它)上面不再漏雨。在前面開辟四扇窗,用矮墻把庭院四周圍上,用來擋住南面射來的陽光,太陽的影子反射,室內才明亮起來。經過修葺后,項脊軒“不漏”、“得日”、“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shǔn),亦遂增勝。于:在,狀語后置句勝:美、美景又在庭院中錯雜栽種了蘭花、桂花、竹子、樹木,舊時的欄桿也因而增添了光彩。項脊軒清靜優美、極富情致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偃仰:安居、休息嘯歌:長嘯歌吟冥然:安靜的樣子兀:獨自、自己萬籟有聲: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都能聽見寂寂:寂靜的樣子去:離開以動襯靜借來的書放滿了書架,我安居室內,高聲放歌,大聲吟誦,有時則靜默地自己端坐在院中,自然界各種各樣的聲音都能聽到。庭院臺階也顯得特別寂靜,小鳥不時飛來啄食,有人來它也不飛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勤奮好學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三五:農歷每月十五,又稱望。【十六:既望】【初一:朔】【最后一天:晦】明月半墻:明亮的月光照著半個墻面。班駁:紛雜錯落。珊珊:樹影搖動的樣子。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半墻上,桂樹的影子紛雜錯落,微風吹拂,桂影移動,舒緩輕盈,美好可愛。夜幕中的項脊軒清幽寧靜、恬淡安謐,表現了作者對項脊軒的喜愛之情。修葺后的項脊軒:不漏、明亮、幽靜、雅致。前葺修老舊百年老屋。狹小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破漏塵泥滲漉,雨澤下注。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陰暗后葺修前辟四窗,垣墻周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稍為修葺,使不上漏不漏幽靜雅致雜植蘭桂,亦遂增勝萬籟有聲,庭階寂寂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志趣高尚怡然自得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然:但是,表轉折。先是:在此以前,原先。迨(dài):等到。爨(cuàn):燒火做飯。往往而是:到處都是。承上啟下但是我住在這里,有許多值得高興的事,也有許多可悲的事。在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為一體。等到伯父叔父們分了家,室內外設置了許多小門和圍墻,到處都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①。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西:名詞做狀語,向西。庖:廚房。宴:吃飯。①狀語后置句。已:不久后。凡:總共。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客人得越過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里棲息。庭院中開始是用籬笆隔開,不久又砌成了墻,一共變了兩次。一悲:叔伯分家,大家族零落衰變家有老嫗,嘗居于此①。嫗,先大母婢也②,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①狀語后置句。先大母:去世的祖母。②判斷句。乳:喂奶、哺育。先妣:去世的母親。撫:愛護、對待。家中有個老婆婆,曾經在這里居住過。這個老婆婆,是我趣事祖母的婢女,給兩代人喂過奶,先母對她很好。室西連于中閨①,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予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庇冢汉?。①狀語后置句。每:常常。而:你。茲:這、這里。房子的西邊和內室相連,先母曾曾經來過。老婆婆常對我說:“這里,你母親曾經站在這里?!眿炗衷唬骸叭赕⒃谖釕眩蛇啥?;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老婆婆又說:“你姐姐小時候在我懷中,呱呱地哭泣;你母親用手指敲著房門說:‘孩子冷嗎?想吃東西嗎?’我從門外一一向你母親作回答?!痹掃€沒有說完,我就哭起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淚。二悲:乳母的深情回憶和指點引發“我”對亡母的思念為何不直接寫母親的音容笑貌,而要通過老嫗之口?歸有光8歲喪母,對于母親的音容笑貌沒有什么印象,故而無法直接寫。而對于一個日漸長大的孩子來說,想象和懷念母親的感情會一天比一天濃厚,乃至于成為一種陰影籠罩在心頭。所以從老嫗的角度寫母親,不僅能通過他人敘述突出母親的溫婉慈愛,也更顯真實自然。思考問題余自束發,讀書軒中①,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①省略句、狀語后置句。過:探望。若:你、你的。竟日:整日。大類:很像。我從十五歲起就在軒內讀書,有一天,祖母來看我,說:“我的孩子,好久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這里,真像個女孩子呀?”親切詼諧的語氣,傳遞出祖母的關切與疼愛。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比:及,等到。闔(hé):關閉。效:奏效,指獲取功名。等到離開時,用手關上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們家讀書長久沒有得到功名了,這孩子取得成功,那是可以期待的吧!”祖母對我的殷切期望與信任。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頃之:不久。他日:日后,將來。不一會,拿著一個象牙制的笏過來,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間拿著去朝見皇帝用的,以后你會用到它!”“持象笏至”表現祖母對我的勉勵。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瞻顧:瞻仰回顧。遺跡:先人留下的舊物。長號:大哭。瞻仰回顧先人留下的舊物,(所有事情)就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真讓人忍不住放聲大哭。三悲:祖母的關切、期盼、勉勵猶歷歷在目,“我”卻讀書久不效,自覺辜負祖母。第二段寫項脊軒的變遷并回憶與家人的往事,以事為主,以“悲”貫穿。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內容與情感是否一致?不一致。

第一段寫項脊軒修葺前后的不同,以景為主,以“喜”貫穿。思考問題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jiōnɡ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①,殆有神護者。扃牖:關上窗戶。以:憑借、根據。項脊軒的東邊以前曾是廚房,人們到那里去,要從軒前經過。我關上窗子住在里面,時間長了,能夠根據腳步聲辨別是誰。項脊軒一共遭過四次火災,能夠不被焚毀,大概是有神靈在保護的緣故吧。①被動句。殆:恐怕、可能。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既:已經。歸,女子出嫁。憑:靠著、伏。書:寫字。我已經寫完了這篇志,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她時常來項脊軒中,向我詢問以前的事情,有時靠著桌子學寫字?!皬挠鄦柟攀拢驊{幾學書?!眱杉∈?,從正面寫出夫妻二人的融洽情深。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家省親。述:轉述。且:那么。我妻子回娘家省親,回來后轉述她小妹們的話:“聽說姐姐家有閣子,那么什么叫閣子呢?”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小軒破敗了也沒有修理。四悲:妻子去世后的作者百無聊賴、心情凄涼慘淡,對亡妻十分思念。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①。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此后兩年,我長期臥病在床,心情無聊,就叫人再次修理了這間南閣子,它的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此后我常出門在外,不常住在這里。于:與,和。①狀語后置句。然:這。物是人非,蘊含滄桑之感。目的在于以昔日之喜襯今日之悲。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手:親手。亭亭:聳立的樣子。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樹,是我的妻子去世的那一年親手栽種的,現在已經高高挺立著,枝葉繁茂像傘一樣了。融情于景,睹物懷人。作者寫到一家幾代的哪幾位親人?圍繞著項脊軒,作者記敘了哪些事情?行文中那一句話,概括了作者在項脊軒中的生活的感受?哪些事情悲,哪些事情喜?一家三代,母親、祖母、妻子。修葺項脊軒;叔父異爨、老嫗憶母、大母勵志、回憶亡妻?!叭挥嗑佑诖?,多可喜,亦多可悲?!保ㄗ饔茫撼猩蠁⑾拢┫病掭蓓椉管帲槐甯府愳?、老嫗憶母、大母勵志、回憶亡妻。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披文入情

走進小屋,體會喜情“項脊軒”是怎樣的一間屋子?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作者的生活是怎樣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狹小

破舊陰暗修葺前明亮幽靜雅致修葺后逍遙愜意、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心靈的港灣,精神的居所。第一二組探究諸父異爨。第三四組探究老嫗憶母。第五六組探究大母勵志。

披文入情第七八組探究回憶亡妻。分析細節,體悟悲情

合作探究:在對諸父、先妣、祖母、亡妻的追憶敘述中,有很多細節;細節可以與人、事、物、情相關。請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其中的細節探究其描寫的妙處。提示:誦讀、細節、分析情感(細節的動人之處往往在于,它是人的最不經意之處、事的最不宏大之處、情的最不熱烈之處、景的最不起眼之處)。

諸父異爨這一事件中有一處細節: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從中我們讀到了,一個大家族分家之后門墻林立的凌亂之景,這些門墻客觀上意味著諸父之間生活的分離,但在情感上,卻意味著彼此間的隔閡與淡漠。從中,我看到了歸有光面對家族分崩離析的無奈與悲涼。

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諸父異爨

借老嫗之口來緬懷去世的母親,有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歸有光的姐姐在襁褓之中呱呱哭泣,娘親此時在屋子西面的內室不能見到孩兒,但卻急切地手扣門扉對女兒噓寒問暖——是冷了,還是餓了?我們從中看到了一個關愛兒女的慈愛母親形象,傳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歸有光的母親一生為多子所苦,后為節育,聽信奴仆偏方,喝下了田螺水,竟自此失聲。聽聞老嫗說到母親對兒女的噓寒問暖,思及母親失聲后欲關愛兒女而不得,再加上多年對母親的思念,內心該是何等的悲痛!

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老嫗憶母

歸有光8歲喪母:“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指歸有光之母)卒。諸兒見家人泣,則隨之泣。然猶以為母寢也,傷哉!于是家人延畫工畫,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畫有光,鼻以下畫大姊。以二子肖母也?!?/p>

——《先妣事略》

“孺人死十六年而有婦,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撫愛之,益念孺人。中夜與其婦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則茫然矣?!薄断儒侣浴?歲,是最需要母親關愛的年紀,可母親卻驟然離世;8歲,還是一個不能領會生死的年紀,所以年少的他竟以為母親是睡著了。寫下這些文字時,歸有光18歲。從8歲到18歲,“母親”二字,也許他早已在心中千回次的咀嚼回味;從8歲到18歲,十年冷暖無人知;從8歲到18歲,夜半衾寒有誰問。而今聽到老嫗之言,對母親的記憶從茫然無著變得漸次清晰。娘以指叩門扉,娘對兒噓寒問暖,娘曾承受失語之痛,可我已十年不曾見得娘親容顏,也再不能得見。

敘述祖母到軒中看望我一事,有語言,有動作。第一處語言描寫—“孩兒,許久不見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呆在這里,像個女娃娃一樣?”話語親切、有趣,表面上是責備,實則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年邁的祖母對孫兒的疼愛、關懷?!耙允株H門”,動作輕微,生怕打擾到孫兒。從祖母的“自語”、手持象笏至的動作、離去前的再三叮嚀中,我們讀出了她對歸有光苦讀的贊許,更有對他的殷殷期盼和勉勵。三處語言、兩處動作,細膩平凡,但卻把一位慈愛的祖母對孫兒的疼愛、贊許、期盼和勉勵寫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

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大母勵志

資料鏈接:知人論世,深味悲情:歸有光自幼苦讀,8歲喪母,9歲能文,15歲束發讀書于項脊軒中,20歲中秀才,23歲娶妻魏氏,29歲喪妻,35歲中舉人,后連續八次考進士不第。后遷居至上海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講學二十余年,世稱震川先生。60歲中進士,授縣令職,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歸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獨w有光《家譜記》

細節還可以是從情的角度而言: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大母勵志

歸有光幼年喪母,祖母是陪伴照料他最多的人,這“長號”中自有對祖母的深切思念之情。但同時,歸有光身上還肩負著振興家族、光耀門楣的重擔,祖母的殷殷期盼正在于此。祖母已逝,而歸有光依舊科場不第,思及祖母,如何不“長號不自禁”!這長號中既飽含著歸有光仕途、人生失意的慨嘆,更包含他自覺有負祖母重托的悲慟。

在描寫與亡妻軒中共處的生活場景中,我們讀到夫妻二人和諧恩愛、琴瑟和鳴、伉儷情深。也許在妻去世后的無數個無眠的夜晚,他就在這樹下獨自回味兩人曾經共度的美好時光,愁苦、相思、離情,百般滋味涌上心頭。這樹是他對妻子情感的化身。樹愈繁茂,人離去愈久。時間愈久,思念愈深。樹在人亡!物是人非!睹物思人,借景抒情,托物寄情,“不言情而情無限,言有盡而意無窮?!?/p>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貞浲銎?/p>

這個時年三十一歲的叫歸有光的讀書人,含蓄內斂,對于亡妻始終沒有說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