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潮汕地區婚姻家庭觀念剖析作者:咕咚已被分享3次復制鏈接提要:潮汕地區地處中國大陸東南部,廣東最東端,素有“省尾國角”之稱。而且,潮汕地區三面環山,面朝大海,這樣一個封閉的地域造就了潮汕人與中原一脈相承又有其獨特方面的婚姻家庭觀。也正因為潮汕地區的封閉,導致了外人對其的諸多猜測和誤解了。寫作本文目的便在于使外人更客觀更全面地理解潮汕地區的婚姻家庭觀,消除誤解,客觀看待潮汕人的長處與短處。關鍵詞:潮汕地區潮人婚姻家庭觀一、關于潮汕以及潮人潮汕地區理論上而言,主要涵蓋潮州、汕頭、揭陽三市,包括汕尾市某些以潮汕方言為主的地區。潮汕地區地處歐亞大陸東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段,中國大陸東南部,廣東省最東端,毗鄰福建,北回歸線橫貫其中,素有“省尾國角”之稱。潮汕地區總面積10346平方公里,在秦朝便已設置行政,屬南海郡;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置潮州,屬州郡建制。潮汕方言(簡稱“潮語”),漢語方言之一,為潮汕地區之母語。由于潮語保留著很多古漢語的發音以及語法特點,所以有學著稱之為“語言的活化石”。在粵東本土,大約有1370萬人講潮汕方言。加上港澳臺潮籍同胞及海外華僑、華人,估計會講潮汕話的人口在2000萬左右。潮汕人,簡稱“潮人”,英文稱謂為“Teochew”。潮人是以“民系”為劃分標準,歸屬于漢人的一個群體。潮汕文化是一種以母語潮汕話以及血緣為基礎的群體文化,而非地域文化。所以,潮人所涵蓋的范圍不僅僅指居住于潮汕本土的潮汕人,而且應當包括海內外的眾多潮汕移民。潮人的足跡遍及全球,其中,以潮商最為令世人贊賞,天生為商業而生存,賺取了無盡的財富。華人首富是潮州人李嘉誠;大陸首富是汕頭潮陽人黃光裕。著名的《財富》雜志評出的2004年亞洲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界領袖有三位潮人,分別是排名第三的李嘉誠、排名第11的謝國民和排名22位的羅康瑞。中國青春產業的領軍人物、QQ總裁馬化騰也是潮人,汕頭潮陽人。因此,潮人也被世稱為“東方猶太人”。韓愈夕貶潮州之前,潮人由于三面環山、面朝大海等封閉性的地理環境,與世隔絕,所以性格較野蠻,被鄙稱為“六甲荒”。但也正因為這種封閉保守的環境造就了潮人民不畏死、率性而為、情理重于法度、著眼現實等性格特點;進一步造就了與中原文化截然相反的“商農并重”觀念。可是,在家庭婚姻方面,潮汕人卻嚴格恪守儒家學說,守護中國的禮教傳統,有著嚴重的家族觀念。這其中的利弊,也便是本文將要加以分析的重點所在。二、潮汕人的婚姻家庭觀念剖析
分析潮汕人的家庭婚姻觀并非輕而易舉之事,筆者認為其中的困難便是,潮汕人分居世界各地,各地區的潮人有其各自的特點;其二,即使以潮汕本土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也存在時代的差異,新時代的新潮人,與舊時代的傳統潮人,其婚姻家庭觀也存在一定差異。就筆者而言,將近20年的時間都是生活在潮汕本土,對于海外潮人的婚姻家庭狀況不甚了解,所以,本文主要還是以潮汕本土作為研究對象,而海外潮人的狀況則是通過文獻以及書籍做穿插和簡單的介紹。但是,無論如何,潮汕人即使在空間上有分居的差異;在時間上,有時代的不同,但其婚姻家庭觀念還是存在著極多的共性。而這些共性主要的源頭在哪里呢?一是中國傳統的儒家學說。二是潮汕本土在其封閉的歷史和地理環境下漸漸形成的文化認識。兩者的結合即構成了潮汕婚姻家庭文化與中國其他群體具有顯著區別和特征的個性文化。這些個性文化,歷來存在很大的爭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褒揚者有之,謫貶者更有之。而筆者個人認為,存在即合理,其自有其合理和可取以及值得推崇之處,盡管弊端也多。下文便是筆者對潮汕婚姻家庭觀念的剖析,包括闡明事實、追究根源、分析利弊一1.傳統潮汕人婚姻家庭觀念的本質特點(1)最基本的特征:恪守儒家學說,完整保留中國傳統的婚俗習慣以及家庭倫理道德以儒家學說為主流的中國古代文化中,婚姻的基礎和最高宗旨是“合二姓之好,則天之道”,以及“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后世”。就實際而言,婚姻也承擔著“孝養父母,供養祖先,養育后代”三大任務。對此,潮汕地區繼承了古代婚姻的宗旨以及任務,而且將其發揚光大。即使在改革開放以后,價值取向逐漸多元化,但是作為潮汕子弟,很多人都仍然恪守這樣的信念。為什么潮汕人在時代歷經那么多變革和改革的歷史潮流中仍然巋然不動地堅持中國傳統的婚俗習慣以及家庭倫理道德呢?有很多學者將其解釋為是因為潮汕地區與外界的地理隔絕較大,新思想難以入侵。可是,這似乎無法解釋改革開放20多年來,各種思想隨著網絡、電視等多媒體方式傳入潮汕地區,而婚姻觀卻依然改變不大;也無法解釋移居海外的潮人,身處更為開放、自由的環境,但其婚姻觀與潮汕本土的潮人依然大同小異。筆者個人認為,地理環境與外界的隔絕只是潮汕人婚姻觀千百年來不變的一個原因,而且是次要的原因。而其根本的原因而在于潮汕人的性格使然。務實是四海潮人的第一性格。考慮現實利益,注重現實意義是潮汕人的做事著眼點。即使觀念再多,價值取向再多么紛繁,潮汕人還是可以從中選擇最務實的那一種觀念來為自己的生活做指向。所以,當整個中國破四舊、“廢孔學”、斥禮教的時候,當改革開放的新思想像洪水一樣涌入潮汕平原的時候,潮汕人依然不隨波逐流,選擇其中最適合潮汕人自己、選擇其中最務實的中國傳統的婚姻觀念來組建家庭。潮汕人深深知道,中國傳統的家庭婚姻觀念并非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一文不值,而深信要想家庭和睦、夫妻和弦,選擇中國傳統婚姻觀念是沒有錯的。而家庭和睦、夫妻和弦又是保證物質生產順利進行的最基本保證,也是最節省資源、提高效率的前提。另一方面,千百年來恪守的信念也難以使潮汕人轉變觀念,不是潮汕人的惰性,不是懶得去轉變,古代包括近現代的潮汕人靠海吃海,出海為生,為海洋文化所熏陶,所以也有其敢為人先的性格特征。但潮汕人的敢為人先不是盲目的敢為人先,而是一種務實為基礎、以劃算為度量的冒險和開拓行為。因此,當很多人認為潮汕人的婚姻觀保守和落后的時候,潮汕人卻以此為豪,并自覺地恪守儒家的傳統學說,將倫理道德、孝道等道德標準自覺地提高到最高層次。正是潮汕人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婚姻家庭觀再與本土文化結合,便衍生了一系列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全面的婚姻家庭觀。譬如說,夫妻從一而終,注重家庭,家庭以男權為中心等等。(2)最顯著的特征:極少與“非潮人”通婚這是潮汕人極為顯著的一個婚姻特點。而且,比較普遍的現象還有,即使是潮汕人本群體內部,也很少跨市結婚的,大多是隔壁村之間的通婚,或者隔壁鎮之間的通婚。為什么會出現這兩種情況呢?筆者認為,極少與“非潮人”通婚的原因,在于以往交通閉塞,潮汕地區與外界隔絕較大,于是便在本群體內相互通婚。其二,由于語言習慣不相同。世界各地的潮人家庭,大多仍是以潮語作為主要的交流語言。而且,潮語有八個韻調,對于外界人而言,是一門難學的“外語”。所以,外人一般很難融入潮汕家庭的生活。但更主要的還是因為,潮汕人的生活習俗以及文化心態與外界的人有較大差異。最明顯的差異是,古代中原人重農輕商,他們鄙視潮人經商;而潮人歷來商農并重,于是便造成了文化心態上的不認同。筆者個人認為,文化心態對于夫妻和睦、以及家庭幸福是具有很大現實意義的。潮人大多是現實主義者,于是他們必然選擇在文化認同以及價值取向趨于一致的潮汕本地人。至于潮汕本群體內,很少跨市結婚,筆者覺得這是由于潮汕語言本聲所具有的特殊性起影響的。潮汕話,雖然發音大致相同,但是在語音、語調、口音上,卻由于東西南北各區域的不同而各有特色。潮汕話各種口音的分布,以汕頭灣、潮陽西臚和關埠間的丘陵沿大北山脈走向一直延伸到普寧中部橫斷的山嶺地帶一線為界,可分為兩大次支,以北為“北潮語”,以南為“南潮語”。這兩個次語支的代表核心,竟就是同為汕頭市左臂右膀的澄海跟潮陽。而更為細致的劃分,又可將潮語分為韓江流域語調、榕江流域語調、練江流域語調以及海陸豐區域語調。更有“潮汕十八縣,縣縣有語”之說。所以,這種因河流、山脈隔離導致的多口音化潮語分布,也養成了潮汕本土不同地方不同的語言習慣,使婚姻也因為語調、口音的不同而降低了通婚的可能性。從一而終,一夫一妻,全國離婚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在我目前所收集到的資料中,沒有什么比較權威的資料可以顯示潮汕地區是全國離婚率最低的地區。但是,就我們潮汕人在當地的生活經驗便明顯可以感到潮汕地區的離婚率的確很低。低離婚率的潮汕地區究其原因,在于:其一,潮汕人認為婚姻的宗旨在于“結二姓之好”,若離婚,便是“結二姓之怨”。在家族觀念濃厚的潮汕地區,結二姓或二家之怨的事,是很不希望發生的,所以,當潮汕家庭感情出現危機的時候,無論是婆家,還是娘家,都會盡力規勸雙方合好,以和為貴。其二,潮汕女子很強的忍耐性。不得不承認,就潮汕地區來說,婚姻出現問題的根源大多來源自男方。面對丈夫的過錯,大多潮汕女性都睜只眼閉只眼,而且認為:“婚姻就是兩口子過日子,無論好與壞都要過下去。所以無論什么樣的原因,她們不希望離婚,也不會同意丈夫離婚的。”其三,潮汕父母有很強的家庭責任感,離婚意味著是個人的解脫,但更多的是,離婚意味著下代人的痛苦。所以,為了下一代,潮汕父母都從心靈底處拒絕離婚。這便是潮汕人重情理之處。另外,對于離婚,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大多都認為是丟人的事,會受到社會輿論的廣泛批評,有損公婆、父母以及家族的聲譽。而且,潮汕人法制觀念淡薄,所謂的淡薄,不是因為不懂法,很多人都知道“想離婚找法院”這樣一個道理,可是,出于對對簿公堂的厭煩,一般潮汕人都會尋求社會道德規范下的私力救濟方式來調解矛盾,而不愿進行離婚訴訟,這也跟潮汕人與生俱來的對公權力的不信任有關。另外,從一而終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不僅體現在妻從一夫而終,也體現在夫從一妻而終。也就是說,潮汕地區除了地位顯赫和有道德瑕疵的極少數人,大多是堅持一夫一妻制的,即使在古代也是這樣;在當地,就更不用說。最奇怪的一個特點:盲婚啞嫁時代,夫妻感情從無到有,從壞到好在以往,潮汕人的結婚大多是盲婚啞嫁的。當然,現在隨著改革開放思想解放,盲婚啞嫁的情況已經大大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以自由戀愛為主流。很多人都在批評潮汕地區以往那種盲婚啞嫁的弊端和害處,但是,盲婚啞嫁就不一定不幸福。他們對婚姻的滿足感,是我等身為子女所有目共睹的。而且,這樣的家庭也非僅僅是我家所獨有,相反,很多家庭都是這樣,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之前結婚的人。在眾人眼中看來是毒瘤的盲婚啞嫁,卻在潮汕人這里找到了生長的土壤,并也為潮汕人所認同。而且,更令外人感到驚訝的是,在這些通過盲婚啞嫁而組建起來的潮汕家庭,夫妻之間的感情是從無到有,或者從壞到好,呈良性發展趨勢的。生活的時間越長,他們的感情會更為加深。這不得不說與潮汕人以家庭為重的家庭觀緊密相連,家庭觀影響婚姻觀,也便使雙方對自己的婚姻越來越滿意。即使在婚姻的初期,雙方對對方都沒有感情或者不甚滿意,但是隨著生兒育女,隨著贍養父母或公婆,雙方便漸漸將愛轉移到子女身上,繼而將愛的高度提高到整個家庭。雙方也會隨著家庭的溫馨而漸漸愛上對方,從而使這種感情隨著生活的柴米油鹽而愈來愈真實,愈來愈濃。所以,歸根到底,是家庭責任感催生了真情與愛。濃厚的家族以及家庭責任感,孝道為重,子女為貴前文已經提及潮人婚姻家庭觀的最基本特征是恪守儒家學說,保留中國傳統的婚姻習俗以及家庭道德倫理。這對于潮汕家庭的直接影響便是,使潮汕人具有非常濃厚的家族以及家庭責任感,孝道為重,子女為貴。潮汕人一般都會將家族的榮耀放在至上的位置,待人處事是否有辱祖宗,是否有辱門楣,是否傷風敗俗,都是潮汕人考量的標準。另外,中國傳統儒學對潮汕人的影響還體現在:“父母在,不遠行,行必有方”。雖然在海外的潮人占總潮人的1/3,但是,在以前,潮人并非很愿意便漂游海外的,而是的確受生活所迫。當然,改革開放后,離家創業的潮人也很多,這是新的氣象。而一旦在外地或海外闖天下的潮人,他們同樣肩負著整個家族的使命感和榮譽感。他們在外奮斗并非為個人而奮斗,而是為家族,為家庭,為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子女。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以香港亞洲衛視永遠名譽主席林百欣先生為原型而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我來自潮州》,三個年輕人鄭琛、李乃強及朱潤為擺脫農村艱苦生活,肩負著家庭的責任感,從潮州來到香港掙扎求生的故事。所以,一般在外的潮汕人都會認為,離家在外而一無所成,是很恥辱的事。接著,家族觀念以及家庭觀也會隨著感情的加深而漸漸地升華為愛鄉愛國的高尚品質。很多事業有成的潮汕人不僅僅回饋父母、盡孝道,而且,更會心懷桑梓,無私地回報家鄉。海外的潮人而回饋祖國,捐財捐物,心系國家安危。譬如李嘉誠、李光隆、林百欣、陳弼臣之輩。這種愛鄉愛國的情懷,便是來自潮人骨子里濃厚的家庭責任感和使命感。而這種家庭責任感則是源于以血緣為基礎的孝道和愛子愛女之心。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釋為什么在外地以及海外的潮人可以功成名就、衣錦還鄉,而潮汕本土的潮人卻平庸過生活。離鄉在外的潮人,家中有父母,有子女,但他們無須直接操辦家庭的柴米油鹽,而將時間和精力奉獻給自己的事業,為家庭、為家族名譽以及出人頭地而奮斗;而本土潮人,卻過著那種得過且過,不追求飛黃騰達,只求有能力養育父母、養育子女的生活即可,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家庭生活,使父母安享晚年,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顧和教養。盡管這樣滋長了本土潮人的惰性,但也從可以看出潮人濃厚的家庭責任感。家庭中的男權主義和“重男輕女”意識潮汕家庭男權主義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和客觀原因。從歷史原因來說,這與傳統儒家學說緊密相連;從客觀原因來說,潮汕地區自古封閉,三面環山,一面向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或者闖蕩海外謀生,便是潮汕人的出路。而出海、上山這些高危性勞作自然難以由女人勝任,而只有由男人來承擔。女人則只能在家料理家務,或者幫忙做一些充當助手的勞作。這就決定了男人在潮汕家庭的日益重要性,一旦一個家庭失去了男人也便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了經濟基礎。所以,潮汕家庭的男權主義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經濟基礎以及后天環境所客觀形成的。而這種客觀形成的男權主義又隨著歷史的遷移而在潮人的思想中加深。所以,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潮汕地區“重男輕女”以及“多子多福”思想的盛行。歸根到底是“多子”意味著經濟基礎的牢靠,而且潮汕地區的農村領域,女人出嫁后按風俗可以不承擔贍養娘家的義務。因此,計劃生育降低了潮汕家庭的“出丁率”,也就動搖了潮汕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的經濟基礎。所以,在潮汕地區的一些農村領域,農民是很反對計劃生育的。他們無法接受在政府沒有做好社會養老以及社會保障的前提下,使家庭的經濟基礎得到動搖。所以,國家從1983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20多年來,潮汕家庭依然子孫滿堂。然而,家庭觀念中這種男權主義以及“重男輕女”思想所導致的負面、消極以及卑劣的一面便是對女性基本人權的漠視,甚至踐踏。這是事實,我們不得不承認。顯而易見的便是,對于一個貧困的家庭,如果家中有男有女,往往是犧牲女兒的教育權,而用以供兒子繼續上學,即使兒子比女兒笨。在工廠里,也常常看到女工,甚至女童工,她們低于16周歲,她們僅僅受過低年級的教育;她們從事著任務繁重、甚至危險的工作(譬如手裝火機,隨時有漏氣爆炸的危險);她們的工作時間大多超過規定的時長,她們沒有節假日。去年2006年潮陽谷饒的5?19大火,死傷者全是女子。這些都不得不令我們沉思,我們的社會需要什么樣的男女分工?我們的家庭該怎樣確保男女之間的和睦與平衡發展?我們潮汕人的觀念該如何轉變?該如何尊重女性?家庭內部實行“家長制度下的共同共有財產制度”和講究“長幼平均的家產繼承制度”就目前而言,整個中國大體上都是實行共同共有財產制度,但是,潮汕地區的特殊性在于該共同共有制度是建立在家長制度的前提下,而非完全以夫妻為核心。所以,這種財產制不僅僅局限于夫妻之間,而且廣泛地存在于已經結了婚的兄弟之間。只要兄弟還沒有分家,無論結婚與否,家庭的財政大權仍然掌握在以父母為代表的家長手中,家庭實行公有制財產制度。在分家之前,無論兄弟謀生的能力高低,無論他們各自賺多少錢,除了留有一小部分作為自己平時開銷所用,大部分都應上交給父母,由父母統一管理和支配家庭資金的運轉。當然,整個家庭的日常開支也同樣由父母統一劃撥。財政大權、經濟基礎由家長掌管,自然而然就確立了潮汕家庭嚴厲的家長制度。在近現代以來,家長制一直為社會所詬病。但是,筆者認為,家長制有利有弊,甚至對于情況特殊的潮汕家庭來說,卻是利大于弊。這主要是因為潮汕家庭大多不是獨生子女家庭,而是多子家庭。多子家庭會出現兩個矛盾,一是子女間的和睦程度;二是,子女間年齡的差距。由于在傳統的潮汕家庭,一般排斥女兒的財產繼承權。所以,該段,筆者就以“多子間的和睦程度”以及“多子間的年齡差距”這兩個普遍存在于潮汕家庭的矛盾來講:第一,若多子不和,將會導致家庭離心,因此,嚴格的家長制度可以用以遏制這種情況的發生,也便于引導和規范家庭成員的合心合力。第二,多子家庭,勢必會有兄弟間年齡的較大差別。因此,你可以在潮汕看到這樣的家庭:兄長已結婚生子從事勞動或工作,而弟者卻仍稚氣未脫或仍在校就讀。所以,若是家庭沒有實行公有制度,而是讓兄者自食其力,弟者也自食其力,這顯然苛求了為弟者。尤其對于父母年事已高,是無能力靠勞作養活家中的幼子的。所以,家長制集權下采取的公有制財產制,有利于保護幼子、保護弱者的生存和生活利益,符合情理。所以,家長制對于某些時代某個地域來說,其實是一種好東西,也是保證社會穩定的最基本構成。要不然,兄弟操戈,兄者富甲一方、弟者餓死荒山的情況或許會更頻繁的發生。相對于古代嫡長子繼承制,潮汕家庭實行的是比較平均的分配制度。體現在,家中財產一般按兒子數量平均分配,而不是按長幼地位高低。當然,由于一般情況下,長子對家中貢獻往往是最多的,所以長子一般有優先選擇權。該種優先選擇權不是體現在財產份額的優先選擇,而是體現于:在堅持財產份額平等的條件下,對財產份別的優先選擇。通俗舉一個例子,便是,某家有兩座同等價值的房屋剛好繼承給兩個兒子,兩座同等價值的房屋,一座在北片,一座在南片。面對該種情況,長子便有優先選擇北片之房或南片之房。當然,有些時候,對于一些相當和睦的家庭,長子往往也放棄或者讓渡這種優先權,讓家弟優先選擇,或者通過抓鬮的形式繼承家產。永遠不忘卻的潮汕話:潮汕家庭成員交流的重要語言四海潮人,有潮水的地方便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便有潮語。在眾多的海內外潮人家庭中,潮汕話依然是交流的重要語言之一。無論走在哪里,無論在什么樣的語言環境下,潮人家庭,都一定會攜帶自己的語言前行,并將語言流傳給下一代。所以,在例如新加坡、泰國曼谷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法國巴黎的唐人街、柬埔寨、越南,都可以聽到潮語。在新加坡、泰國、中國香港等地區還開辦有潮汕話課程班以及潮人學校。新加坡拍攝的家庭教育電視劇《小孩不笨》,其原聲碟便融合三種語言——英語、普通話以及潮汕話,這真實地體現了潮汕話仍然是海外潮人家庭用以交通的重要語言,他們仍然沒有忘卻潮汕話。這也便是潮人對家庭以及家族的另一種解讀,他們雖然遠離家族,遠離故鄉,但他們念本,他們不忘根,不忘家族。即使子輩生于海外,依然教養他們銘記自己是華夏兒女,潮汕子弟。2.新時代潮汕人婚姻觀念的特點在上文中提及到的是潮汕地區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但是,盡管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改革開放以及日益多元化的社會,新時代潮人基本上仍然是恪守傳統潮人所恪守的理念,譬如說“孝道為重,子女為貴”、“以和為貴,夫妻和弦、從一而終”、“不忘本不忘根”、“堅守倫理道德”等大原則是依然不變的。但是,新時代潮人,相比較于老一代潮人,在觀念方面是更為理性化、開明化、科學化的,他們創造了新老觀念的融合,在依然保持低離婚率的同時,也更加促進了家庭的和睦、平等以及民主。所以,現在的你,可以常常看到那些在影樓穿著西式婚紗的潮汕新婚夫婦,但也遵照潮汕傳統,結婚之日,依然在家里拜“五谷母”。理性化新時代潮人很理性地認識到真正的屬于潮汕文化中婚姻家庭觀念的根是源于舊時代傳統潮人的恪守,而非來自新時代的潮人。而且,也認識到,潮汕傳統的婚姻家庭觀是基本符合潮汕人的實際,但也存在諸多弊端和不足,甚至有卑劣之處。因此,新時代的潮人都很自覺地對傳統潮人的家庭婚姻觀做進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使其更適合社會發展。具體表現在:沒有完全顛覆傳統潮人本身在家庭婚姻方面所保留下來的優良傳統,譬如說盡力保持家庭圓滿、夫妻和諧。當然,一切的繼承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樓房買賣合同(17篇)
- 吊車租賃合同集合(16篇)
- 耕牛保險保險單(5篇)
- 先進教師演講稿(14篇)
- 2025年酒店辭職報告(15篇)
- 五年級下冊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第9課 完善視頻齊欣賞 電子工業版(安徽)
- 欠款分期還款合同范本(16篇)
- 醫院實習生個人總結(4篇)
- 《悲慘世界》讀書心得400字(20篇)
- 商業街門面店鋪轉讓協議(7篇)
- 《公司財務決算報表》課件
- 2025年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軍戀對象申請書表
- 2025年山東省港口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木材干燥學的課程設計
- 2025屆河北省部分重點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社區關愛老人志愿服務活動
- 泰坦尼克號Titanic(中英對白)
- 安全生產警示教育
- 人民醫院病房樓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JGJ-T188-2009施工現場臨時建筑物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