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工作設計與工作測量課件_第1頁
第6章-工作設計與工作測量課件_第2頁
第6章-工作設計與工作測量課件_第3頁
第6章-工作設計與工作測量課件_第4頁
第6章-工作設計與工作測量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章工作設計與工作測量第6章工作設計與工作測量2本章內容第一節引言第二節工作設計第三節工作測量第四節人機工程課后習題講解2本章內容第一節引言3第一節引言一、生產率與人的行為(一)生產率及其影響因素3第一節引言一、生產率與人的行為4一、生產率與人的行為(一)生產率及其影響因素影響生產率的兩大類因素技術因素——硬因素操作者行為因素——軟因素4一、生產率與人的行為(一)生產率及其影響因素5(二)生產管理中人的行為因素生產率工作的物理環境職工的工作績效激勵職工的工作能力5(二)生產管理中人的行為因素生產率工作的物理環境職工的工作6二、工作設計與工作測量工作——一個工人承擔的一組任務或活動的總稱工作設計——確定具體的任務和責任、工作環境、以及完成任務以實現生產管理目標的方法工作測量——各種時間測定技術的總稱6二、工作設計與工作測量工作——一個工人承擔的一組任務或活動7第二節工作設計思想發展一、工作設計的主要內容WHATWHYHOWWHOWHEREWHEN工作系統結構7第二節工作設計思想發展一、工作設計的主要內容WHATWH8工作設計思想演進勞動分工1890年以前科學管理1900年人體工程學1950年行為主義方法1970年授權1980年團隊作業1990年柔性作業2000年8工作設計思想演進91890190019501970198019902000勞動分工工作設計發展團隊作業授權行為主義人機工程科學管理柔性作業91890190019101、勞動分工

1746亞當·斯密《國富論》查爾斯·巴貝奇優點:提高效率加快員工學習過程容易實現自動化減少非生產性工作缺點:違背人性操作單調影響健康工作剛性穩定性差101、勞動分工缺點:違背人性112、科學管理泰羅的科學管理原則用科學方法對工作進行全方位研究,以確定最佳工作模式的方式、方法、規則、程序、原則。研究式工作設計的目的是計算“FairDay’sWork”。科學、系統地招聘、培訓和發展工人管理者進行工作設計、工人負責按標準完成,合作與分享。112、科學管理12作業研究:考察各種情況下人類作業,系統研究影響考察對象工作效率和經濟性的所有因素,尋求改善途徑。方法研究:對工作方法進行研究與改善。作業測定:合格工人按照一個標準績效水平完成一項特定工作所需的時間。12作業研究:方法研究:作業測定:132、科學管理對“泰羅制”的批判1915美國勞資關系委員會一個“精心設計的更多更快榨取工人血汗的系統”助長了“自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的愈演愈列的工作專業化”將工人推向了“由單調重復工作編制成的牢籠”為雇主“獻上了無數可以更放肆迫害工人的信息與方法”增加了許多“毫無必要的管理制度與條例”導致了企業“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的一味追求產量”

高度標準化與高度分工挑戰性工作與例行工作分離132、科學管理142、科學管理

回歸泰羅?下放工作設計的決策權不可否認其方法與技術的實用性142、科學管理153、人體工程學工作場所三要素:人-機-環境人體測量:體格、神經、人機設計場所環境:對工人生理方面的影響因素物理因素:桌子、椅子、計算機、工作臺……環境因素:聲、光、氣、濕、溫、味……153、人體工程學164、工作設計中的行為主義方法

與過去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該方法引入了一個新的變量→動機。其研究分兩步:(1)研究工作特征對員工動機的影響(2)確定動機如何影響工作績效164、工作設計中的行為主義方法17社會技術理論由英格蘭的EricTrist及其研究小組首先提出來技術工作設計社會因素設計技術與社會因素最佳結合技術約束因素社會約束因素17社會技術理論由英格蘭的EricTrist及其研究小組首18工作設計中的行為理論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18工作設計中的行為理論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赫茲伯格(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保健因素——不滿意因素激勵因素——滿意因素19赫茲伯格(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1920崗位擴大(JobEnlargement):工作內容水平方向的擴大,由單純加工零件的某道工序到完成整個零件、甚至產品崗位豐富(JobEnrichment):工作內容垂直方向的擴大,如進行事前的計劃、事后的檢查崗位輪換(JobRotation)20崗位擴大(JobEnlargement):工作內容水平215、授權

“員工自主”是指賦予員工改變自己工作方式的權力和能力。

“授權”是指是指賦予員工改變工作本身及工作的完成方式。有三種不同的程度:“建議參與”:過程與方法“工作參與”:工作本身“高度參與”:績效與戰略優點:提高雇員熱情與滿意度、提高顧客相應速度……缺點:員工選擇與培訓成本增加、公平服務問題、員工失控……

215、授權22授權的適用范圍

影響因素非授權工作設計授權工作設計基本組織戰略低成本、大批量差別化、定制化、個性化與顧客關系交易、維持時間短關系、維持時間長技術程式化、比較簡單非程式化、比較復雜經營環境可以預期、少意外情況不可預期、經常出現意外員工類型獨斷專制式管理、員工要求低、社交需求和人際交往弱員工高發展需求、社交需求和人際交往強22授權的適用范圍影響因素非授權工作設計授權工作設計基本組織236、團隊作業日益普及受重視團隊(Teamwork)工作方式是指,與以往每個人只負責一項完整工作的一部分(如一道工序、一項業務的某一程序等)不同,由多個不同職能和專業的人組成一個小組,共同完成一項完整的工作基本思想是全員參與,從而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團隊有一定的決策權236、團隊作業日益普及受重視243種常見的團隊工作方式解決問題式團隊——非正式組織特定目標式團隊——主要為了完成一次性任務自我管理式團隊員工授權組織重構243種常見的團隊工作方式257、柔性作業環境、技術、顧客、員工、競爭等變革引發的作業觀念變革。主要類型有:技能柔性:一專多能、多面手、適應多種任務的工作隊伍運作發展的趨勢:JIT,柔性作業時間柔性:柔時作業系統,“核心”工作時間地點柔性:遠程作業、居家作業、網絡作業、虛擬辦公、流動辦公、替代性工作場所。

達文波特的四階段遠程作業臨時性遠程辦公→“旅店式”遠程辦公→居家辦公→完全流動辦公257、柔性作業267、柔性作業柔性作業的問題意會性知識、隱性知識的傳播溝通不暢,缺乏情景、碰撞、爭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問題寂寞與孤獨

……267、柔性作業27第三節工作測量工作測量(WorkMeasurement):運用技術和方法來測定合格工人完成一項特定任務必須消耗的時間(“時間標準”、“工作標準”或“生產標準”,簡稱“標準”),如單位產量所需的時間,或單位時間內的產量時間標準用途:編制計劃控制計算成本27第三節工作測量工作測量(WorkMeasuremen28制定標準所采用的方法時間研究(Timestudy)標準資料(StandardData)預定動作時間(PredeterminedMotionTimes)歷史記錄(HistoricalTimemeasurement)工作抽樣(WorkSampling)28制定標準所采用的方法29一、生產時間消耗結構及工時定額(一)生產產品時間消耗的結構產品的基本工作時間設計缺陷的工時消耗工藝過程缺陷的工時消耗管理不善而產生的無效時間工人因素引起的無效時間29一、生產時間消耗結構及工時定額(一)生產產品時間消耗的結301.產品的基本工作時間產品總時間工作時間基本工作時間產品設計缺陷工藝過程缺陷無效時間管理不善工人因素301.產品的基本工作時間產品總時間工作時間基本工作時間產品基本作業時間=作業時間+寬放時間31基本作業時間=作業時間+寬放時間3132寬放時間——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因為工作需要、休息與生理需要,需要作業時間給與補償的時間32寬放時間——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因為工作需要、休息與生理分析面條制作的時間消耗結構33分析面條制作的時間消耗結構3334工作研究

流程名稱:制作面條分析員:孫悟空日期:2003年11月28日

步驟符號備注1、將面條置與于儲藏架2、將面條拿到廚房3、下鍋煮熟4、撈到碗里5、送到水池邊搬運重物6、過水7、送到操作臺搬運重物8、分裝入盤9、加肉末、作料、調料6個重復動作10、將盤子送至加熱器6個重復動作11、保溫12、送到出售臺6個重復動作

面條制作流程圖(現狀)34工作研究流程名稱:制作面條分析員:孫35基本工作時間?產品設計缺陷?工藝過程缺陷?35基本工作時間?產品設計缺陷?工藝過程缺陷?36工作研究

流程名稱:制作面條分析員:孫悟空日期:2003年11月30日

步驟符號備注1、將面條置與于儲藏架2、將面條拿到廚房3、下鍋煮熟4、撈到碗里5、送到水池邊搬運重物6、過水7、送到操作臺搬運重物8、分裝入盤9、加肉末、作料、調料6個重復動作10、將盤子送至加熱器6個重復動作11、保溫12、送到出售臺6個重復動作

面條制作流程圖(分析)36工作研究流程名稱:制作面條分析員:孫37工作研究

流程名稱:制作面條分析員:孫悟空日期:2003年11月30日

步驟符號備注1、將面條置與于儲藏架2、將面條拿到廚房3、下鍋煮熟4、撈到碗里5、在鍋臺過水增加一個鍋臺邊水龍頭6、加肉末、作料、調料7、保溫8、分裝入盤6個重復動作9、送到出售臺6個重復動作

面條制作流程圖(改進)37工作研究流程名稱:制作面條分析員:孫382.無效時間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人控制范圍內的原因,而造成的人力設備的窩工閑置的時間生產過剩、停工等待、搬運、加工、動作、制造過程種產生的廢品382.無效時間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人控制范圍內的原因,而造成的思考在上述面條制作的流程中,假如出現哪些操作的時間應該算成無效時間?39思考在上述面條制作的流程中,假如出現哪些操作的時間應該算成無40(二)工時定額又稱標準工作時間在標準的工作條件下,操作人員完成單位特定工作所需時間以方法研究和標準工作方法的制定為前提40(二)工時定額又稱標準工作時間41二、測時法又稱直接時間研究,用秒表和其他的一些計時工具,來實際測量完成一件工作所需要的實際時間41二、測時法又稱直接時間研究,用秒表和其他的一些計時工具,42基本過程(1)選擇觀測對象(2)劃分作業操作要素(3)記錄觀察時間(4)計算作業的觀察時間42基本過程43(5)效率評定,計算正常作業時間43(5)效率評定,計算正常作業時間44(6)考慮寬放時間比率,確定標準作業時間44(6)考慮寬放時間比率,確定標準作業時間45三、預定時間標準法Predeterminedtimestandard,PTS常見的幾種方法工作要素法標準時間測量法——用得較多基本動作時間研究法45三、預定時間標準法Predeterminedtime46四、模特法四大類動作移動動作終止動作身體動作其他動作MOD法以MOD為時間單位:1MOD=0.129秒,1秒=7.75MOD,1分=465MOD1MOD為以手指移動2.5厘米為基本單位,以人最小能耗為原在,其他任何動作時間都是他的倍數。46四、模特法四大類動作474748MOD法舉例螺絲刀插入螺釘槽:M2G1M2P5M2:手移動2MODG1:簡單抓取1MODM2:手第二次移動2MODP5:螺絲刀“特別注意”放下插入螺釘槽5MOD動作時間值為:(2+1+2+5)*0.129=1.29秒48MOD法舉例49五、工作抽樣法又稱間接時間研究特點是采取間斷性觀測原理:并不關心具體動作所耗費的時間,而是估計人或機器在某種行為中所占用的時間比例49五、工作抽樣法又稱間接時間研究50(一)樣本法的應用步驟(1)設計觀測方式(2)決定觀測的時間長度(3)決定最初的樣本數--初步估計被觀測行為所占的時間比例50(一)樣本法的應用步驟(1)設計觀測方式51假設用抽樣法處理的現象接近正態分布,當置信度取為95.45%時,工作抽樣的范圍在51假設用抽樣法處理的現象接近正態分布,當置信度取為95.45252535354抽樣法應用于作業改進目的:對圖書館借書處館員的工作進行調查分析,為改進館員的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具體考察館員上班時間空暇與工作時間比率調研方式:由大學管理學院的運作管理教授領導一群學生進行跟蹤調查54抽樣法應用于作業改進目的:對圖書館借書處館員的工作進行調55決定觀測次數與觀測時間根據了解和過去的資料,初步做估計:工作時間:80%空閑:20%規定置信度為95%,絕對精度為3%總觀測次數為n=4*0.8(1-0.8)/0.032=711以一個星期為代表,進行觀測。每天進行的觀測次數為711/5=142次現有工作人員四個,所以一次觀測可以取4個觀察值,每天需要安排142/4=35次55決定觀測次數與觀測時間56決定觀測的時間圖書館工作時間8:00-12:0014:00-18:00采用隨機起點等距離間隔法,設亂數列為12,18,21,06,39,25觀測時間間隔為(480-12)/35=13第一天的觀測時間為8:12,8:25,8:38……56決定觀測的時間57觀測結果與分析觀測日期每天觀測次數工作次數空閑次數工作比率周一1421103277.5%周二1421251788.0%周三1421004270.4%周四1421063674.6%周五1431103377.5%總計71155116077.5%57觀測結果與分析觀測日期每天觀測次數工作次數空閑次數工作比58例7.158例7.159例7.359例7.360第四節人機工程一、人-機-環境系統二、工作環境研究與設計60第四節人機工程一、人-機-環境系統61一、人—機—環境系統人-機工程正是以人-機系統為對象,研究其內部相互作用與結合的規律,使設計的機器和環境系統更適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達到在生產中具有安全、健康、舒適和高效率的目的。人-機工程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稱呼,英國稱其為Egonomics,可譯作人類工程學,美國稱其為HumanEngineering,“人-機工程”實際由此轉譯而來,日本稱其為人間工學,在我國也有人根據其目的直稱為工效學。61一、人—機—環境系統人-機工程正是以人-機系統為對象,研62對于人的方面,形成人因工程(HumanFactorEngineering)的專門分支;對于機器方面,人-機工程主要結合人的特性探討了機器顯示、控制、空間布置、作業地設計等方面的專門問題。62對于人的方面,形成人因工程(HumanFactorE63工作環境是指人操縱機器設備或利用各種工具進行勞動生產時在工作地周圍的物理環境因素,它們主要包括氣候狀況、照明與色彩狀況、噪聲與振動狀況三大類影響因素。63工作環境是指人操縱機器設備或利用各種工具進行勞動生產時在64氣候狀況的影響溫度對人勞動的影響:最佳溫度不是某一固定的數值,美國的統計資料規定的最佳溫度范圍是腦力勞動為60~65°F(相當于15.5~18.3℃),輕勞動55~65°F(相當于12.7~18.3℃);體力勞動50~62.5°F(相當于10~16.9℃)。空氣流通對人勞動的影響:空氣流動的最佳速度估計約為0.3m/s,在擁擠的房間中約為0.4米/秒,而當室內溫度、濕度都很高,空氣流速應最好達到1~2m/s。空氣污染對人勞動的影響64氣候狀況的影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