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綠色有機稻谷生產課件_第1頁
清新綠色有機稻谷生產課件_第2頁
清新綠色有機稻谷生產課件_第3頁
清新綠色有機稻谷生產課件_第4頁
清新綠色有機稻谷生產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新綠色、有機稻谷生產生物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古德祥1標題添加點擊此處輸入相關文本內容點擊此處輸入相關文本內容前言點擊此處輸入相關文本內容標題添加點擊此處輸入相關文本內容2市場經濟,需求優質大米所謂“優質”,除了要好吃,并要無毒、無害的綠色大米、有機大米。優質大米,特別是有機大米,無農藥殘留,3年不施用化學農藥,不用化肥,才能申請有機大米標志。優質大米,優質優價345廣東委、省政府實施《十項民心工程》,提出建立高標準的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基地。從“環境—收獲—貯運—加工”的全程監控措施,確保綠色(有機)食品質量。整體推進我省綠色(有機)食品基地的建設規模,擴大本省綠色(有機)食品的生產總量,帶動本省農產品安全水平的提高,保障人們食用農產品的安全。(羊城晚報,2003.10.19A6)農業要出產優質的A級、AA級產品;農田環境的改善,向良性方向發展,要解決化學農藥的污染問題;6施用農藥農作物大氣土壤(農田)地下水農產品地表水水生物畜禽人體飄浮殘留吸收飼料食用食用飲用食用飲用水吸入濕沉降吸收滲入農藥進入人體的途徑7

不用農藥如何對付水稻各種病蟲?水稻主要病蟲;每年的病蟲從何來?實施水稻病蟲的綜合防治,達到綠色稻谷、有機稻谷的要求8水稻害蟲有624種(何俊華,1992)。水稻主要害蟲有: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包括褐飛虱、白背飛虱、還有粘蟲。常見的害蟲有稻癭蚊、稻薊馬、稻螟蛉、黑腹蝽、黑尾葉蟬、小白翅葉蟬、稻蝗等。主要病害:稻瘟病、白葉枯病和紋枯病。各種害蟲取食水稻不同部位,9三化螟10三化螟

Tryporyzaincertulas(Walker)在廣東一年發生4~5代,以第四代幼蟲在禾頭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羽化。第2、4代是為害早、晚稻的主要世代。第一代三化螟為害早稻秧苗至分蘗期禾苗,造成青枯和枯心苗。分蘗盛期前的主莖被害,水稻本身有分蘗補償,對產量損失影響較小。第二、四代三化螟幼蟲分別為害早稻和晚稻后期禾苗,造成死胎和白穗,對產量損失影響較大。第五代發生數量較小,幼蟲不能越冬,因此是一個不完全的世代。11表三化螟成蟲各世代發生期(廣東)

世代發生期盛發期13月中旬~4月中旬3月中旬~4月中旬25月中旬~6月中旬5月下旬~6月初36月下旬~7月下旬7月上、中旬48月中旬~9月下旬8月底~9月中旬59月下旬~10月下旬10月上、中旬12三化螟的防治:提早漚田,壓低三化螟越冬基數;播種小塊秧地,誘殺三化螟;第一代三化螟不防治;第二代挑治枯心群或不防治;第三代,直播小塊秧地,誘殺三化螟;第四代挑治枯心群或不防治13稻縱卷葉螟14稻縱卷葉螟

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ée

稻縱卷葉螟是遷飛性的害蟲。在廣東每年發生6~7個世代。

15稻縱卷葉螟長距離遷飛的證據1977~1980年稻縱卷葉螟遷飛研究協作組,安排設立29個染色標放點,共組織了300余個單位參加回收。4年來共標放39.5萬頭,異地回收標本500余頭,經過協作組鑒定,確認的標放有色蛾6頭。這是稻縱卷葉螟長距離遷飛的有力證據。情況如下:(1)浙江象山縣病蟲測報站在預測燈下回收到1頭雄蛾(1977,7,19),翅上有明顯的紫色標記,確認為廣西桂林地區靈川縣1977年7月15日標放的,從標放至回收,相距時間為5天,直線距離為1100公里。(2)江蘇省金壇縣病蟲測報站的燈下,收到兩頭翅足有紅色標記的稻縱卷葉螟,雌雄各一(1977,8,3),確認為湖南郴州地區標放的。相距900公里,時間11天。16(3)江蘇省贛榆縣病蟲測報站在金屬鹵化物燈下,收到有紅色標記的雌蛾1頭(1977,8,3),確認是湖南郴州標放的稻縱卷葉螟,相距1100公里,時間11天。(4)1979年6月10日,廣西農科院(南寧)回收到1頭紫色標記的雌蛾,經薄層分析鑒定,確認為廣西合浦標放的稻縱卷葉螟,相隔時間3天,距離160公里。(5)1980年8月1日,江蘇邳縣植保站在測燈下收到綠色標記的雌蛾1頭,經薄層分析鑒定,確認為湖南常德地區標放的稻縱卷葉螟。相隔時間6天,距離800公里。上述結果充分證明了稻縱卷葉螟具有遠距離遷飛特性,驗證了我國東部稻縱卷葉螟自南向北的部分遷飛區段。17經三年驗證,每年春夏季從南向北有5個代次的北遷;秋季自北向南有3次回遷。18我國東半部稻縱卷葉螟遷飛途徑(1977)

Ⅰ終年危害區;Ⅱ嶺南6~8代區;Ⅲ江嶺5~6代區,嶺北亞區,江南亞區;Ⅳ江淮4~5代區;Ⅴ北方2~3代區。M1~M2各次北遷(月/旬)19每年8月底至11月有三次明顯的回遷過程:第一次回遷: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由北方區和江淮區北部中稻地區向江嶺區和嶺南區遷入,有些地區僅過境停留。第二次回遷: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三次回遷:10月中下旬;自9月下旬起,長江以南遷出,隨副熱帶高壓南退,藉助高空的東到東北風,南移至大陸以外,也有過境降落在南方的現象。20表稻縱卷葉螟各世代發生期(廣東)第1代3月上旬~4月下旬在游草和早播秧苗24月中旬~5月下旬早稻秧苗、早稻分蘗期35月下旬~6月中旬圓稈至抽穗期,主害代46月中旬~7月下旬為害遲熟品種和晚稻秧苗58月上旬~9月上旬晚稻分蘗期69月上旬~10月中旬晚稻主要為害代710月下旬~在水稻上不能完成21稻縱卷葉螟的綜合治理農業防治:三類禾(生長最差的禾苗)追施肥,會使禾苗特別濃綠,引誘稻縱卷葉螟集中產卵,此類稻田稻縱卷葉螟為害特重。為避免這類情況發生,水稻生長前期要施足基肥。保護利用天敵,合理使用農藥:在水稻生長中期,為保護天敵,達到防治指標的田塊,最好施用蘇云金稈菌,有利于天敵群落重建,以控制中后期發生的稻飛虱。22稻飛虱為害水稻的飛虱主要有褐飛虱和白背飛虱,是遷飛性大害蟲。23褐飛虱NilaparvatalugensSt?l24褐飛虱成蟲若蟲25白背飛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26褐飛虱是遷飛性大害蟲。第二代于5月上旬起,長翅型成蟲從外地遷入,主要蟲源來自中南半島(越南中部、泰國、老撾等地)。第三代是大發生代,短翅型成蟲大量產卵,若蟲數量激增;首先嚴重為害早插田,早熟種,繼而為害中熟種。第四代長翅型成蟲大量遷出,若蟲盛期在7月上、中旬,為害中熟和遲熟田水稻。第六代成蟲于9月上旬大量進入晚稻本田,經過這一代的增殖,第七代成為晚稻的大發生代。

27

稻飛虱遷飛(migration)的研究褐飛虱和白背飛虱是長距離遷飛的重要害蟲。經多年越冬調查,褐色飛虱只能在南方沿海和海南島的落谷稻、冬季制種的稻田越冬。我國東半部廣闊的稻產區的稻飛虱蟲源,是從中國境外和南方遷入的。各地病蟲測報站通過燈誘、田間調查時,發現稻飛虱種群在一定地理區域內有明顯“同期突發”現象。(見下2圖:程遐年褐飛虱P71,圖5-2;P73圖5-4)2820世紀70~80年代,全國稻飛虱遷飛研究協作組通過高山網捕、空中航捕、海上航捕、異地標記釋放結合燈誘,雷達觀測,廣泛收集到飛虱長距離遷飛的大量數據和證據。29標記地點經緯度標記日期標記顏色總標記頭數回收結果直線距離(km)地點經緯度蟲種及數日期廣東東莞N23o00’E113o46’6.25~7.5(1978)紅690000郴州N25o56’E113o11’褐16.27320廣東曲江N24o40’E113o35’10.18~10.24(78)綠350000廣州N23o06’E113o16’褐110.25184廣東新興N22o42’E112o14’7.2~7.10(1979)綠8370000郴州N25o56’E113o11’褐27.2360湖南郴州N25o56’E13o11’7.15~7.25(79)紅3530000崇安N27o40’E118o01’白17.21540廣西永福N25o00’E110o00’7.15~7.25(79)綠850000南昌N28o40’E115o56’褐17.26720

表褐飛虱、白背飛虱標記回收實驗結果

(南京農學院植保系等,1981)30編號蟲種標記地點回收地點明標記顏色暗標記—熒光素層析結果Rf值(標記)Rf值(對照)1褐飛虱新興郴州綠0.6250.6252褐飛虱新興郴州綠0.3510.6623白背飛虱郴州崇安紅0.7440.7444褐飛虱悶福南昌綠0.5710.571

表回收標記飛虱熒光分析結果(南京農學院植保,1981)31中國東半部地區春夏季褐飛虱向北遷飛的途徑M1第1次北遷(4/中~5/上);M2第2次北遷(5/中~6/上);M3第3次北遷(6/中、下~7/初);M4第4次北遷(7/上、中);M5第5次北遷(7/下~8/上)32世代全世代發生期成蟲盛期若蟲盛期13月下旬~4月上旬不明顯不明顯24月下旬~5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35月下旬~7月上旬6月上旬6月中旬下旬46月下旬~7月底7月上旬7月中旬57月下旬~9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下旬69月上旬~10月上旬9月上旬9月中旬79月下旬~10月下旬9月底~10月初10月上旬810月中旬~11月中旬10月中旬10月下旬~11月上旬表褐飛虱各世代發生期(廣東)33稻飛虱對水稻的為害:1、直接剌吸為害:成蟲若蟲群集于稻叢基部,剌吸莖葉組織汁液,消耗稻株養分,使谷粒不飽滿,千粒重減輕,癟谷率增加。稻飛虱取食時,分泌凝固性唾液,形成“口針鞘”,阻礙稻株體內水分和養分輸導。蟲量多、受害重時,稻株下部變黑、腐爛,上部枯黃,稱為“穿頂”、“虱燒”(hopperburns),導致嚴重減產或失收。2、產卵為害:產卵時剌傷稻莖組織,形成大量的傷口,促使水分向外散失,同時破壞輸導組織,加速稻株倒癱。3、傳播或誘發水稻病害:褐飛虱是傳播水稻病毒病的蟲媒,能傳播草狀叢矮病(GrassStunt)和齒葉矮縮?。≧aggedStunt);剌吸和產卵的傷口,有得于紋枯病、小球菌核病的侵染為害;排泄的“蜜露”,易招致煤煙病的孳生。34褐飛虱為害狀—飛虱燒,“穿頂”3536稻飛虱的綜合治理:(一)推廣應用抗蟲品種。如廣東推廣抗褐飛虱的秈稻品種有七桂早25、三黃占、新惠占、玻惠占、晚四早、新油占、桂青野、粵優占、豐華占等;推廣的雜交稻品種有汕優桂34、汕優桂44、汕優6161-8、汕優3550、西優56等。(二)保護區利用天敵,控制飛虱為害冬種黑麥草,有利于天敵越冬,為早稻田貯存和提供更多的天敵移居者;水稻插植后,30~40天內不使用化學農藥,有利于天敵群落重建,利用天敵對水稻中、后期發生的稻飛虱進行有效的控制。37(三)水稻中、后期,對褐飛虱、白背飛虱達到防治標準的田塊,使用昆蟲生長調節劑,進行防治或挑治。生長調節劑如幾丁質合成抑制劑--撲飛靈,英文通用名Buprofezin,又名噻嗪酮、稻虱凈、優樂得、Applaud。對褐飛虱有很高的觸殺和胃毒作用,殘效期長。但對稻田蜘蛛、黑肩綠盲蝽和多種寄生蜂的毒性低,影響小。38處理(每666.7m2)施藥后天數(d)成蟲轉化率(%)6d14d21d30d25%撲虱靈20g79.995.191.885.04.025%撲虱靈25g83.192.994.185.03.525%撲虱靈30g85.995.395.792.72.525%撲虱靈100g54.837.052.43.924.3表25%撲虱靈可濕性粉劑防治褐飛虱效果(%)(江蘇省太倉縣植物保護站)39粘蟲LeucaniaseparataWalker40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從稻田生態系統著眼,以農業防治為基礎,貫徹生物防治各項措施,協調使用化學農藥,保護天敵,發揮天敵對害蟲的控制作用,把主要害蟲控制在經濟損失許可的范圍內[螟害率在1%以下,飛虱密度百叢禾200頭以下,不出現飛虱燒(不枯黃“穿頂”);稻縱卷葉螟的卷葉率在2%以下]。41害蟲綜合防治要建立幾個觀念:分清益蟲與害蟲,不要見蟲就施藥;容許少量害蟲存在,它也能為天敵提供食物,使益蟲與害蟲在低密度下共存。保護天敵,發揮天敵對害蟲的控制作用;化學農藥只作為應急措施,必要時(在害蟲達到或超過防治指標)才應用;生產無公害、綠色稻谷,盡可能用生物農藥、昆蟲生長調節劑;42水稻主要害蟲的天敵據統計,水稻害蟲有624種(何俊華,1992)水稻主要害蟲的天敵:

三化螟的寄生性、捕食性天敵約有20種;

稻縱卷葉螟天敵,寄生性天敵24種,捕食性天敵近60種;

稻飛虱的天敵有40多種,其中寄生蜂17種,

蜘蛛27種,捕食性天敵15種。43三化螟主要天敵擬水狼蛛擬環紋豹蛛隱翅蟲嗜水新園蛛步甲菱頭蛛三化螟抱緣姬蜂稻螟赤眼蜂長腹黑卵蜂等腹黑卵蜂螟黃足絨繭蜂八斑鞘蛛44主要天敵稻縱卷葉螟擬水狼蛛菱頭蛛肖蛸步甲隱翅蟲嗜水新園蛛稻螟赤眼蜂縱卷葉螟絨繭蜂廣黑點瘤姬蜂菲島抱緣姬蜂螟蛉絨繭蜂廣大腿小蜂無脊大腿小蜂45主要天敵稻飛虱擬環紋豹蛛稻紅瓢蟲黑肩綠盲蝽四點高亮蛛擬水狼蛛隱翅蟲稻虱螯蜂稻虱螯蜂寄生的稻飛虱稻虱螯蜂蛹稻虱赤眼蜂稻虱纓小蜂粽管巢蛛461、冬種黑麥草,保護天敵越冬,有利于天敵群落重建黑麥草47黑麥草田抽樣調查冬種黑麥草48冬閑田抽樣調查黑麥草田調查49

黑麥草田冬閑田捕食性天敵蜘蛛111.347.8其他7.48寄生性天敵7.71.4植食性昆蟲78.723.9中性昆蟲16851表黑麥草田與冬閑田節肢動物比較(頭/m2)(2002.2.22廣東清新)502、適當保留田埂和非稻田生境,有利于天敵輾轉遷移513、應用抗性品種,如豐華占,能抗稻瘟病和稻飛虱,減少病蟲發生。種抗性品種豐華占的稻田524、天敵群落重建期的保護:水稻插植后30~40在內不使用農藥,保護天敵群落重建的起步階段。5、以生物防治為主要手段,發揮天敵對害蟲的控制作用。如水稻生長中期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采用Bt等生物農藥,保護蜘蛛等天敵控制中、后期發生的稻飛虱。對主要害蟲的防治:防治三化螟:提早漚田、播小面積誘殺秧田、挑治枯心群。防治稻縱卷葉螟:水稻中期使用蘇云金桿菌。防治稻飛虱:發揮蜘蛛等天敵對飛虱的控制作用,對超過防治指標的田塊,使用生長調節劑如撲虱靈等,加井崗霉素,兼治紋枯病。

整個水稻生育期,最多施用蘇云金菌1次,撲虱靈+井崗霉素1次,確保水稻生長至收割無農藥殘留,達到無公害要求。53

圖黑麥草—水稻輪作田(左)與冬閑田—水稻對照田(右)蜘蛛與稻飛虱的數量動態(2002年月~6月)54

6、黑麥草—水稻輪作,可促進綠色、有機稻谷的生產冬種黑麥草,可增加一造收入,同時也能保護天敵越冬,加快水稻插植后天敵群落重建的速度,發揮天敵對害蟲的控制作用。冬種黑麥草,增加土壤有機質,可減少化學肥料的施用。55草種子、肥料黑麥草田增加土壤有機物質;改變土壤結構收割黑麥草4-6次收益:1200元/畝黑麥草養草魚、養鵝、養牛等保護天敵越冬(蜘蛛、隱翅蟲、瓢蟲、寄生蜂等)早稻本田天敵遷入稻田,加快天敵群落重建,控制害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的發生數量增加本田有機肥減少化肥的用量不用或少用農藥生產綠色稻谷綠色大米,有機大米黑麥草—水稻輪作,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綠色食品生產模式56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三個層次,標準不同,質量不同。無公害食品,農藥殘留不超標,達到國家食品容許的水平。綠色食品,不使用化學農藥,生產環境無污染,產品達到國家A級標準。有機食品,不使用化學農藥,不使用化肥,水源清潔,環境無污染,產品達到國家雙A標準。57綠色稻米(A級)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綠色稻谷生產基地建設基地選擇要考慮如下因素:周圍沒有明顯或潛在的污染源,尤其是沒有化工廠、塑料廠、水泥廠、石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