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九月份月考教學課件_第1頁
高二語文九月份月考教學課件_第2頁
高二語文九月份月考教學課件_第3頁
高二語文九月份月考教學課件_第4頁
高二語文九月份月考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下列詞語中畫線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酩酊(dǐng)瀕臨(bīn)

一幢樓(dòng)

天崩地坼(chè)B.荸薺(bó)整飭(chì)瞅一眼(chǒu)

矯揉造作(jiǎo)C.租賃(lìn)

阜盛(fù)捋胡子(lǚ)

煢煢(qónɡ)孑立D.洗涮(shuàn)諗知(shěn)卡介苗(kǎ)

陳摶老祖(tuán)(A一幢樓zhuàngB荸薺bíC煢煢(qiónɡ)孑立)

√1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胡謅

滑稽

屠戮

笑咪咪

命途多舛

B.泅水

嚙齒

寥落

兜圈子叨陪鯉對

C.車蓬

錙銖

沐浴

發祥地

安然無恙

D.盤桓

央浼

睇眄家具店

隕身不恤(A笑瞇瞇C車篷D殞身不恤)

√2

3.下列各句中,畫線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王勃在滕王閣盛會上,當眾揮筆而書,率爾成章,于是《滕王閣序》噴薄而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熠熠生輝。B.當人們在某些方面遇到困惑時,總希望聽聽專家的指導和建議,而專家也確實起到了解惑答疑的作用,長此以往,專家和公眾就形成了較為牢固的的信賴關系。C.陽春三月,一位老人在龍湖岸邊展示他高超的拳腳功夫,引來許多行人側目觀賞。D.一年前歌星藏天朔帶頭簽署了《演藝人社會責任自律宣言》,但墨跡未干,他卻因“涉惡”嫌疑被警方帶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議。(A率爾成章

率爾:不經思索,隨意地。不假思索,下筆成文。形容寫文章粗疏草率,不認真。B長此以往

指時間久了會有不好的結果,用于對將來不好的情況的假設,不可以用于陳述已有事實。C“側目”形容對對方敬畏或者憤恨,此處用來形容人們欣賞的狀態是不對的。D判若云泥

高低差別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樣懸殊。)√3確認意象特點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中俄關系已進入互相提供重要發展機遇、互為主要優先合作伙伴。在發展雙邊關系、處理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兩國的契合點很多,合作共贏的機會很多。

B.美國《預防》雜志刊文指出,年齡在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如果每天買菜、煮飯、干家務活的時間在一小時以上,他們的身體會更健康。

C.山東省在全國率先打破高考戶籍限制,從2019年起,凡在山東省高中階段有完整學習經歷的非山東戶籍的考生均可在山東省就地報名參加高考。

D.新落成的高鐵車站的配套設施較以前的普通車站有了明顯改善,高清大屏幕24小時不間斷地提醒旅客警惕防騙防盜。

(A.成分殘缺,“進入”缺少賓語,可以補上“新階段”。B.“買菜、煮飯、干家務活”不合邏輯,分類不當。D.“警惕防騙防盜”否定不當,意思弄反了。)

√45、下列語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新鮮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潔,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飯清香可口。

B.銀發族希望能住到人口相對密集的城市空間里,那里有圖書館、學校和大型的購物中心,這些既能滿足他們再學習的需求,也有助于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讓人感到安全。C.清代西北史地學的奠基者祁韻士,像其他謫貶到伊犁的人一樣,最后也喜歡上了伊犁,他在《天山》一詩中寫道:“中原多少青山脈,鼻祖還看就此分。”D.西班牙詩人梅洛鼓勵那些處在失望中的人們:命運的盾牌一面是失意、困惑;另一面是幸福、快樂。(A項,把“(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放到“腹白”后面,解釋成份要緊貼在被解釋的詞后面。B項,“交流”后的頓號應改為逗號;D項,分號應改為逗號。)√√56、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的時候,竟投了賈母、鳳姐等人的緣。她們留劉姥姥參加了宴會、游園,把她當著“玩物”來取樂。劉姥姥也有意哄老太太開心,丑態百出,令黛玉等人笑得喊肚子痛。B.《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說,其中“伏龍”指諸葛亮,“鳳雛”指徐庶。徐庶后雖被曹操用老母換取,但終生不曾為曹操設一謀,因此后有“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歇后語。C.巴金的《家》細致刻畫了鳴鳳臨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無門的痛苦,既表現了鳴鳳對罪惡世界的恨,又表現了她對覺慧的真摯的愛。(《家》)D.弗羅洛得知弗比斯將要與愛斯梅拉達幽會,就身穿黑衣,跟蹤這對年輕人,直到他們幽會的小旅店。他先是藏在閣樓里,然后手握著一把匕首破門而入,刺殺弗比斯。(《巴黎圣母院》)(“鳳雛”應是龐統而非徐庶。)√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元畫與宋畫有極大不同,有很多差異。然而最重要的差異應是由社會急劇變化帶來的審美趣味的變異。蒙古族進據中原和江南,嚴重破壞了生產力,大量漢族知識分子也蒙受了極大的屈辱和壓迫,其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愿放棄“學優則仕”的傳統道路,把時間、精力和情感思想寄托在文學藝術上。山水畫也成為這種寄托的方式之一。院體畫隨著趙宋王朝的覆滅而衰落、消失,而隨著社會條件的變異,山水畫的領導權和審美趣味落到了元代的在野士大夫知識分子手中。“文人畫”正式確立。盡管后人總愛把它的源頭追溯到蘇軾,而南宋時期大概也確有一些已經失傳的不同于院體的文人畫,但從歷史整體情況和現存作品實際看,文人畫作為一種體現時代精神的潮流出現在繪畫藝術上,似仍應從元——并且是元四家算起。

7“文人畫”的基本特征,就是文學趣味的異常突出。宋畫是形似與神似、寫實與詩意的融合統一,矛盾雙方處在和諧狀態。但形與神、對象(境)與主觀(意)這對矛盾繼續發展,在元代這種社會氛圍和文人心理的影響下,神與主觀絕對壓倒形與對象而直接表露,走到與宋畫不同的境地:形似與寫實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而主觀的意興心緒得到了極力強調。《藝苑卮言》說:“人物以形模力先,氣韻超乎其表;山水以氣韻為主,形模寓于其中。”這就也把“形模”在山水畫中的地位和意義放在非常次要以至附屬的地位,與北宋初年那樣講究寫真形似,形成了鮮明對比。元代著名畫家倪云林說:“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

8與文學趣味相平行,并具體體現這一趣味構成元畫特色的,是對筆墨的突出強調。這是中國繪畫藝術又一次創造性的發展,而元畫也因此才獲得了它所獨有的審美成就。也就是說,在文人畫家看來,繪畫的美不僅在于描繪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畫本身的線條、色彩亦即所謂筆墨本身。筆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現對象(景物)的相對獨立的美。它不僅是一種形式美、結構美,而且在這形式結構中能傳達出人的種種主觀精神境界、氣韻、興味。

9正是這時,書法與繪畫密切結合起來。從元畫開始,強調筆墨、重視書法趣味成為繪畫的一大特色。線條自身的流動轉折,墨色自身的濃淡、位置,它們所傳達出來的情感、力量、氣勢、時空感,構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任何逼真的攝影之所以不能替代繪畫,其實正在于后者有筆墨本身的審美意義在。筆墨所蘊含的美是自然界所不具有的,而是由人們長期提煉、概括、創造出來的美。元代名畫家名書法家趙孟頫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畫家、書法家兼詩人,一身三任焉,自茲成為中國山水畫家的一種基本追求和理想。

10與此相輔而行,從元畫大興的另一種中國畫的獨有現象,是在畫上題字作詩,以詩文來直接配合畫面,使兩者相互補充,這是唐、宋和外國都少有和不可能有的。唐人絕少題詩書款,宋人題詩書款常藏于石隙樹根處,一般不使之過分侵占畫面,以免影響對畫面的欣賞。元人則大不同,畫面上的題詩寫字有時多達百字十數行,占據了很大畫面,而元人有意識地使它成為整個構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方面使書、畫兩者以同樣的線條美來彼此配合呼應,另一方面,通過文字所明確表述的含義,來加重畫面的文學趣味和詩情畫意(選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改動)

117.下列關于“文人畫”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代文人畫在繪畫藝術上體現了時代精神的潮流,而后人總愛把文人畫的源頭追溯到南宋。

B.元代文人畫的形成結構中能傳達出人的種種主觀精神境界、氣韻、興味。C.元代文人畫與宋畫風格不同,極力強調主觀意興心緒。

D.元代文人畫是是一種寄托當時社會變化時期一些漢族知識分子的情感的方式。(“而后人總愛把文人畫的源頭追溯到南宋”應為“北宋”,對應第一段原文“盡管后人總愛把它的源頭追溯到蘇軾”)

√12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元朝取代宋朝,社會發生了急劇變化,這種變化使得人們的審美趣味也發生了變化,這就使元畫與宋畫有極大不同。

B.宋畫是形似與神似、寫實與詩意的融合統一,這種矛盾在元畫中得到了解決。

C.畫面上寫字題詩是元畫的獨有現象,畫面上的寫字題詩常常占據了很大畫面,成為了整個構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D.在文人畫家看來,繪畫的美不在于描繪自然,而在于或更在于描畫本身的線條、色彩亦即所謂筆墨本身。

(B這種矛盾得到了解決錯誤,C項根據原文“唐人絕少題詩”可知“畫面上寫字題詩是元畫的獨有現象”錯誤;D項原文是“不僅、而且”的關系)

√139.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元代文人畫的基本特征就是文學趣味的異常突出和對筆墨的突出強調。其中前者是在元代社會氛圍和文人心理的影響下形成的。

B.元畫流動轉折的線條,濃淡的墨色能傳達情感、力量、意興等,構成重要的美的境界,這使得任何逼真的攝影都比不上繪畫。

C.元畫中的寫字題詩既可以使書、畫兩者以同樣的線條來彼此配合呼應,又可以加重畫面的文學趣味和詩情畫意。

D.元畫獨有的審美成就就在于元代文人畫家在繪畫時不僅注重描繪自然的美,更注重描畫本身的線條、色彩。“這使得任何逼真的攝影都比不上繪畫”表述錯誤,文中只是說任何逼真的攝影“不能代替繪畫”)

√14三、(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文,完成10—12題。周必大傳周必大,字子充,號平園老叟。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親督課之。紹興二十年,第進士,授徽州戶曹。中博學宏詞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學錄,召試館職,高宗讀其策,曰:“掌制手也。”

孝宗踐祚,除起居郎。侍經筵,嘗論邊事,上以蜀為憂,對曰:“蜀民久困,愿詔撫諭,事定宜寬其賦,則安矣。”應詔上十事,皆切時弊。

權給事中,繳駁不辟權幸。金索講和時舊禮,必大條奏,請正敵國之名,金為之屈。曾覿、龍大淵得幸,臺諫交彈之,并遷知閣門事,必大與金安節不書黃,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從,欲罷則罷,欲貶則貶,獨于二人委曲遷就,恐人言紛紛未止也。”明日宣手詔,謂:“給舍為人鼓扇,太上時小事,安敢爾!”必大入謝曰:“審爾,則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舉職,但欲破朋黨、明紀綱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請辭去。

15

久之,差知南劍州,改提點福建刑獄。除秘書少監,兼直學士院,兼領史職。未幾,辭直學士院。張說再除簽書樞密院。必大奏曰:“昨舉朝以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誤而止之矣。曾未周歲,此命復出。貴戚預政,公私兩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國門,除建寧府。必大至豐城稱疾而歸。后必大三請辭,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閣待制兼侍讀、兼權兵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上勞之曰:“卿不迎合,無附麗,朕所倚重。”

除兵部侍郎,尋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儲才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儲才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氣,卒致裔夷之禍。秦檜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儲才于閑暇之日。”上日御球場,必大直諫之。久雨,奏請減后宮給使,寬浙郡積逋,命省部議優恤。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慶元四年薨,謚文忠。有《平園集》。

(《宋史·列傳第一百五十》)注:①踐祚:即位,登基。

16【參考譯文】周必大,字子充,號平園老叟。父親叫利建,周必大年輕時英俊奇偉,父早故,由外祖母家撫養,母親親自督促他勤奮讀書。紹興二十年,周必大中進士,授官徽州戶曹。后又中博學宏詞科,任建康府學館的教授。不久,周必大被調到太學任職,宋高宗閱讀了周必大起草的策文后,說道:“真是大手筆啊!”

宋孝宗即位以后,被任命為起居郎。(一次),侍奉宋孝宗講經,孝宗對蜀地的情況頗為擔憂,周必大回答道:“蜀地的人民長期困頓,希望陛下頒詔對他們安撫勸諭,事情安定后應當寬限他們的租賦,這樣,蜀地就可以安定了。”應詔上書列了十件事,都切中時弊。

17暫代給事中之職,他上奏辯駁,不避權貴。金索要議和時厚禮,周必大分條上奏,請求確定敵國的名稱,金國因此屈服。曾覿.龍大淵得到孝宗的寵幸,眾多大臣紛紛上書彈劾他們。(孝宗不僅沒有接受大家的意見,)反而晉升兩人的職務。詔旨下達后,周必大和金安節拒絕在上面簽署同意的意見,并且上奏孝宗:“陛下對于政府中官員,欲罷則罷,欲貶則貶,惟獨對于曾.龍二人委曲遷就,多加重用,恐怕眾人會議論紛紛啊!”第二天,孝宗宣布了自己提升曾.龍的手詔,并對周必大呵斥道:“你的官職只不過是為人君鼓扇而已,在先皇帝時位卑事微,如今怎敢抗命!”周必大進入宮廷向皇帝謝罪,但他仍然堅持已見:“我知道了,那么為臣也就不以侍奉先皇帝的態度來侍奉陛下了。”說完,周必大退至一邊,等待處罰。孝宗(看到周必大的態度堅決,)說道:“我知道你忠貞事國,舉薦官員時極力破除朋黨.嚴明綱紀。”十天以后,孝宗重申以前的命令,周必大仍然拒不奉命。不久,他辭去了給事中的職務。

18

過了很長時間,周必大先后擔任南劍州知府,福建刑獄提點官。以后又升任秘書少監,同時在直學士院任職,兼任史職。不久,辭去直學士院職。張說又命擔任簽書樞密院。周必大諫道:“(關于此人的任用,)以前曾經在朝廷上議論過,大家都認為不可,陛下也覺得這個決定不妥而改變了自己的想法。現在沒過多長時間,又作出這樣的命令,使貴戚干預朝政,于公于私都是缺失,臣下不敢起草詔書。”結果,周必大被罷去京官,調任建寧府。他到了豐城便稱病回到京城。后來周必大屢次辭官不就,由此名聲更重。過了一段時間,又擔任了敷文閣待制兼侍讀.兼權兵部侍郎.兼直學士院。連孝宗也由衷感嘆道:“你不迎合別人,也無所依附,正是我最器重的。”

周必大擔任兵部侍郎,不久兼太子詹事。上奏說:“太宗儲才為了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儲才為了治平.元佑之用。自從章.蔡京以來挫傷士人志氣,最終導致“自取滅亡”。秦檜忌妒刻薄,排擠人才,流弊至今。希望陛下在平日儲蓄人才。”皇帝沉迷于球場,必大直言勸諫。江浙久雨,上奏請求減少后宮的開支,免去江浙郡縣拖欠的稅收,命令省部注重撫恤。

淳熙十四年,周必大任右丞相。十六年,任左丞相。慶元四年,周必大去世,被朝廷謚為“文忠”。有著作《平園集》。1910.對下列句子中畫線的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繳駁不辟權幸

辟:避開

B.朕知卿舉職

舉職:盡職

C.自章、蔡沮士氣

沮:沮喪

D.逐人才,流弊至今

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

(沮:使……沮喪,挫傷。)

√2011.下列各組句子中,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嘗論邊事,上以蜀為憂/旦日饗士卒,為我擊破沛公軍B.則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C.愿陛下儲才于閑暇之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D.必大至豐城稱疾而歸/(亞父)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就,連詞,表順承

(A.作為,動詞/替,給,介詞:B.用,介詞/因為,介詞;C.的,結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助詞。)

√2112.下列各組句中,能直接表明周必大不善逢迎,剛正不阿的選項是(

①高宗讀其策,曰:“掌制手也。”

②必大與金安節不書黃③金索講和時舊禮,必大條奏,請正敵國之名,金為之屈④審爾,則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⑤貴戚預政,公私兩失,臣不敢具草⑥后必大三請辭,以此名益重

⑦卿不迎合,無附麗,朕所倚重⑧上日御球場,必大直諫之。

A②⑤⑦⑧

B①②③⑦

C②③⑤⑦

D④⑥⑦⑧

(①是說周必大的策寫得好;③是說外交應付自如;④是周必大對皇帝的諷刺;⑥是說皇帝器重周必大)

√2213.翻譯下面句子(12分)(1)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親督課之。

(2)給舍為人鼓扇,太上時小事,安敢爾!

(3)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請辭去。

周必大年輕時英俊奇偉,父早故,由外祖母家撫養,母親親自督促他勤奮讀書。(關鍵字詞:鞠:撫養;母家:外祖母家;課:督促)

你的官職只不過是為人君鼓扇而已,在先皇帝時位卑事微,如今怎敢抗命!(關鍵字詞:給舍:所當的官職;太上:先帝;安敢:怎敢抗命)

十天以后,孝宗重申以前的命令,周必大仍然拒不奉命。不久,他辭去了給事中的職務。

(關鍵字詞:旬:十日;申:重申;格:抗拒)

2314、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8分)

浣溪紗①納蘭性德(清)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②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③,當時只道是尋常。

【注】①本詞為納蘭懷念其早逝的妻子盧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賭書潑茶:用李清照、趙明誠典,形容伉儷情深,志趣相投。納蘭性德(1655-1685),滿族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是清代最為著名的詞人之一。他的詩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以“納蘭詞”在詞壇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滿漢融合的時期,其貴族家庭之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他雖侍從帝王,卻向往平淡的經歷。這一特殊的生活環境與背景,加之他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的創作呈現獨特的個性特征和鮮明的藝術風格。24【補充注釋】蕭蕭:意比黃葉簌簌落下的樣子。疏窗:是有花紋鏤空的窗子,較之閨閣繡窗花紋會比較古樸。沉思:一句,語自五代李洵的《浣溪沙》:“暗思往事立殘陽”。容若翻作“沉”字,更有追念的意味。那些往事是心絮沾淚,竟自沉沉不去。“賭書消得潑茶香”用的是李清照賭書潑茶的典故。李清照《金石錄后序》謂自己常與丈夫趙明誠比賽看誰的記性好,比記住某事載于某書某卷某頁某行。經查原書,勝者可飲茶以示慶賀,有時太過高興,不覺讓茶水潑濕衣裳。納蘭用此典表示自己和盧氏也曾如此志趣相投,互親互愛。恩愛情景宛然若現。25納蘭性德與他的妻子:1674年,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賜淑人。是年盧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孌,性本端莊”。成婚后,夫妻恩愛,感情篤深,新婚美滿生活激發他的詩詞創作。但是僅三年,盧氏因難產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譯文:獨自在西風中,誰知道我的凄涼感傷呢?不忍心面對滿眼的蕭蕭落葉,所以關上了疏窗。我佇立在殘陽中,深思往事。(回憶當初)因為春日酒醉,她不忍心驚動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經有過賭書潑花的閨房樂趣。只是那時把與她相處的美好時光當做尋常情境。26賞析: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開篇“西風”便已奠定了整首詞哀傷的基調。詞人明知已是“獨自涼”,無人念及,卻偏要生出“誰念”的詰問。僅此起首一句,便已傷人心髓,后人讀來不禁與之同悲。而“涼”字描寫的絕不只是天氣,更是詞人的心境。次句平接,面對蕭蕭黃葉,又生無限感傷,“傷心人”哪堪重負?納蘭或許只有一閉“疏窗”,設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內心短時的平靜。“西風”、“黃葉”、“疏窗”、“殘陽”、“沉思往事”的詞人,到這里,詞所列出的意向仿佛推出了一個定格鏡頭,長久地鍥入我們的腦海,讓我們為之深深感動。幾百年后,我們似乎依然可以看到納蘭孑立的身影,衣袂飄飄,“殘陽”下,陷入無限的哀思。27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這是格式較為工整的對仗句。“被酒”即醉酒。春日醉酒,酣甜入眠,滿是生活的情趣,而睡意正濃時最緊要的是無人打擾。“莫驚”二字正寫出了盧氏不驚擾他的睡眠,對他體貼入微、關愛備至。出句寫平常生活,對句更進一層。詞人在此借用了趙明誠、李清照夫婦“賭書潑茶”的典故。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夫婦倆都同樣喜好讀書藏書,李清照的記憶力又強,所以每次飯后一起烹茶的時候,就用比賽的方式決定飲茶先后。一人問某典故是出自哪本書哪一卷的第幾頁第幾行,對方答中先喝。可是贏者往往因為太過開心,反而將茶水灑了一身。成為流傳至今的千古佳話。

納蘭以趙明誠、李清照夫婦比自己與盧氏,意在表明自己對盧氏的深深愛戀以及喪失這么一位才情并茂的妻子的無限哀傷。納蘭畢竟是個癡情的人,已是“生死兩茫茫”,天人相隔,而他仍割舍不下這份情感,性情中人讀來不禁潸然。28整首詞寫了兩種不同的生活圖景,一是和妻子一起的美好。一是眼前自己的孤單,兩相對照,越發顯出眼前的凄涼,越發突出對亡妻的思念。比起納蘭,李義山算是幸運得多,當他問出“何當共剪西窗燭”時,是自知有“卻話巴山夜雨時”的;而我們這位傷心的納蘭明知無法挽回一切,他只有把所有的哀思與無奈化為最后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這七個字我們讀來尚且為之心痛,何況詞人自己,更是字字皆血淚。當時只是尋常情景,在盧氏逝世后卻成了納蘭心中美好的追憶。大凡美好的事物,只有失去它之后我們才懂得珍惜,而美好的事物又往往稍縱即逝,恍若曇花一現。29(1)詞的上闋刻畫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畫的?請簡要分析(4分)(2)你認為“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句有何深意?請簡要分析。(4分)一個形單影只、陷入對亡妻無限哀思的詞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寫,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風”中獨自悲傷奠定一種感傷的基調,繼而以蕭瑟的“黃葉”、緊閉的“疏窗”和即將墜落的“殘陽”與之呼應,渲染懷念之苦。當時只是尋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卻再也無法挽回,表現了作者的傷心與無奈。這一句字字含淚,深刻表現了亡妻之痛。3015.古詩文填空(5題限選4題)(8分)(1)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2)

,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

。(3)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4)千古江山,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5)但以劉日薄西山,

,朝不慮夕。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披繡闥,

川澤紆其駭矚。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氣息奄奄,人命危淺31五、(21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6—19題爺爺的氈靴(俄)普里什文我記得很清楚,爺爺那雙氈靴已經穿了十來個年頭。而在有我之前他還穿了多少年,可就說不上了。有好多次,他忽然間看看自己的腳說:“氈靴又穿破啦,得打個掌啦。”于是他從集上買來一小片毛氈,剪成靴掌,上上——結果氈靴又能穿了,跟嶄新的一般。好幾個年頭就這么過去了,我不禁思忖著:世間萬物都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永世長存。

不料,爺爺的一雙腿得了嚴重的酸痛病。爺爺從沒鬧過病,如今卻呻喚不舒服起來,甚至還請了醫生。“你這是冷水引起的,”醫生說,“你應該停止打魚。”“我全靠打魚過日子呀,”爺爺回答道,“腳不沾水我可辦不到。”“不沾水辦不到么,”醫士給他出了個主意,“那就在下水的時候把氈靴穿上吧。”

32這個主意可幫了爺爺的大忙:腿痛病好啦。只是打這以后爺爺嬌氣起來了,定要穿上氈靴才下河,靴子當然就一個勁兒地盡在水底的石頭子兒上打磨。這一來氈靴可損壞得厲害啦,不光是底子,就連底子往上拐彎兒的地方,全都出現了裂紋。

我心想:世上萬物總歸有個盡頭,氈靴也不可能給爺爺用個沒完沒了——這不,它快完啦。

人們紛紛指著氈靴,對爺爺說:“老爺子,也該叫你的這氈靴退休啦,該送給烏鴉造窩兒去啦。”

才不是那么回事兒呢!爺爺為了不讓雪鉆進裂縫,把氈靴往水里浸了浸,再往冰天雪地里一放。大冷的天,不消說氈靴縫里的水一下子就上了凍,冰把縫子封得牢牢的。接著爺爺又把氈靴往水里浸了一遍,結果整個氈靴面子上全蒙了一層冰。瞧吧,這下子氈靴變得可暖和結實了:我親自穿過爺爺的那氈靴,在一片冬天不封凍的水草灘里來回淌,啥事兒也沒有……于是我重又產生了那種想法:說不定,爺爺的氈靴就是永遠不會完結。

33但是有一次,我爺爺不巧生了病。他非得出去上廁所不可,就在門道里穿上氈靴;可他回來的時候,忘了原樣脫在門道里讓它晾著,而是穿著冰凍的氈靴爬到了燙燙的爐臺上。當然,糟糕的并不是氈靴化出的水從爐臺上流下來淌進了牛奶桶——這算啥!

倒霉的是,那雙長生不老的氈靴這回可就壽終正寢啦。要知道,如果把瓶子裝上水放到冰天雪地里,水就會變成冰,冰一脹,瓶子就得炸。氈靴縫子里的冰當然也一樣,這時已經把氈毛脹得松散開來,冰一消融,毛也全成了渣兒……我那爺爺可倔啦,病剛好,又試著把氈靴凍了一次,甚至還穿了一陣子。可是不久春天就到了,放在門道里的氈靴消了開來,一下子散成了一攤兒。

爺爺憤憤地說:“嘿,是它該呆在烏鴉窩里歇著的時候啦!”他一氣之下,提起一只氈靴,從高高的河岸上扔到了一堆牛蒡草里,當時我正在那兒逮金翅雀之類的鳥兒。“干嗎光把氈靴給烏鴉呢?”我說,“不管什么鳥兒,春天都喜歡往窩里叨些毛毛草草的”。

34

我問爺爺這話的時候,他正揮動另一只氈靴準備扔。“真的,”爺爺表示同意,“不只是鳥兒造窩需要毛,就是野獸啦,耗子啦,松鼠啦,也都這當兒,爺爺想起了我們認識的一位獵手,記得那人曾經向他提過氈靴的事兒,說早該拿給他當填藥塞兒。結果第二只氈靴就沒扔,他叫我送給那位獵手了。

轉眼間,鳥兒活動的時節到了。各種各樣的春禽紛紛落到河邊的牛蒡草上,它們啄食牛蒡尖兒的時候,發現了爺爺的氈靴,一到造窩那會兒,它們從早到晚全來剝啄這只氈靴,把它啄成了碎片兒。一星期左右,整只氈靴竟給鳥兒們一片片全叨去筑了窩兒,然后各就各位,產卵、孵化,接著是雛鳥啁瞅。在氈靴的溫馨之中,鳥兒們出生、成長;冷天即將來臨時,便成群結隊飛往暖和的地方。春日它們又都重新歸來,在各自的樹穴中的舊巢里,還會再次覓得爺爺那只氈靴的殘余。那些筑在地上和樹枝上的巢窠同樣不會消逝:枝頭的散落到地面,小耗子又會在地上發現它們,將氈靴的殘毛搬進自己地下的窩中。

我一生中經常在莽林間漫游,每當有緣覓得一處以氈毛鋪襯的小小鳥巢時,總要象兒時那般思忖著:“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

3516.聯系小說內容,簡要分析作者采用第一人稱敘述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17.結合故事,分析概括“爺爺”的性格特點。(6分)

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我”既是故事的敘述者,也是故事的參與者、見證人,故事更顯真實可信。由于采用第一人稱,使“我對爺爺的氈靴的描述、議論、抒情得以運用自如,從而引導讀者更深的領悟爺爺的優秀品格。

爺爺是一位普通的漁民,他卻具有許多高尚的品格。儉樸。一雙氈靴他穿了十多個年頭,修修補補,總是舍不得扔掉。勤勞。盡管他年邁,雙腿酸疼,但仍然堅持捕魚。有愛心。爺爺讓自己的一只氈靴成為鳥窩,溫暖動物。重友情。爺爺將另一只破氈靴送給了自己的獵手朋友。

3618.小說標題是“爺爺的氈靴”,如果以“我的爺爺”為標題,你覺得是否合適?請結合全文說明理由。(7分)

以“我的爺爺”為題不合適,不如“爺爺的氈靴”好。

“爺爺的氈靴”是作者行文的線索,貫穿故事的始終,使結構趨于嚴謹。“爺爺的氈靴”是表現人物性格的道具,借氈靴表現爺爺的純樸、勤勞、善良的品格。“爺爺的氈靴”是抒情的需要。借氈靴表達對爺爺生活片斷的追憶和對其品格的贊揚。

以“我的爺爺”為題合適。

爺爺是小說的主要人物,作者的寫作目的是表現爺爺的優秀品質,抒發對爺爺的深厚情感,以此為題切合文章主題。雖然小說用許多筆墨寫爺爺的氈靴,但這些筆墨最終是為表現爺爺的品格服務的,因此以此為題更切合小說的內容。“爺爺的氈靴”是小說的線索,但不是唯一的線索,還有爺爺的生活、我的情感也可以視為小說的線索,并且這兩條線索,對抒發感情起到了更為直接的作用。

3719.下列對這篇小說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A.小說以“氈靴”為依托,記述爺爺的生活片斷,表現爺爺的優秀品質以及對自己的影響,選材時間跨度較大,卻無結構松散之感。

B.“爺爺”是受到“我”極力贊揚的人物,但是對“爺爺”的一些做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