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外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手術基本操作_第1頁
口腔頜面外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手術基本操作_第2頁
口腔頜面外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手術基本操作_第3頁
口腔頜面外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手術基本操作_第4頁
口腔頜面外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手術基本操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組織切開組織切開(一)切口設計:為保證手術效果和減少術后搬痕畸形,必須全面、綜合地加以考慮。

1、解剖:神經、血管、腮腺導管。

2、部位:皮紋方向一致。

3、長短組織切開(二)體位氣管切開頸外動脈結扎(三)照明術中止血止血止血:減少失血、保持術野清晰、防止重要組織損傷、保證手術安全。請結合自身知識,談談如何在術中進行止血。壓迫止血鉗夾、結扎止血阻斷止血藥物止血其他:電凝止血

低溫止血

降壓止血止血(一)壓迫止血

指壓

填充

填塞壓迫止血

(二)鉗夾、結扎止血

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對于較大的出血點,則需在鉗夾后用絲線予以結扎,縫合止血

止血(二)鉗夾、結扎止血

對血運循環十分豐富但又不宜使用止血鉗鉗夾結扎止血的手術部位,例如舌、頭皮等部位,可在創口的近心端采用圈式縫扎等方式達到區域阻斷止血的方法。止血(三)藥物止血使用藥物止血,可分為全身和局部用藥兩類。1.全身用藥止血:主要用于凝血機制障礙的患者,以增強凝血機制,常用的藥物有止血芳酸、止血敏(酚磺乙胺)等。止血(三)藥物止血

2.局部用藥止血:術中滲血可使用明膠海綿、淀粉海綿、止血粉等藥物。使用時先將上述藥物敷貼于出血面上,再以生理鹽水紗布輕壓片刻,即可取得止血效果。止血為減少術中出血,還可局部注射含有l:1000腎上腺素的普魯卡因或生理鹽水,也可用腎上腺素紗條直接壓迫止血。(三)藥物止血

2.局部用藥止血止血(四)電凝止血(熱凝止血,淺表部位廣泛出血點,傷口污染者禁用)(五)低溫止血(低溫麻醉,體溫降至32℃)(六)降壓止血(不易超過30分鐘,心血管病禁忌)止血打結主要用于結扎血管和縫合。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以單手打結和持針鉗打結為常用。打結主要用于結扎血管和縫合。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以單手打結和持針鉗打結為常用。避免滑結,防止術后滑脫打結縫合(一)縫合的方法(二)縫合的目的(三)縫合的原則(四)縫合的要求縫合(一)縫合的方法1.創口原位縫合2.張力窗口縫合3.特定情況下的縫合縫合(一)縫合的方法1.創口原位縫合

1.1間斷縫合縫合(一)縫合的方法1.創口原位縫合

1.2水平褥式縫合(一)縫合的方法1.創口原位縫合

1.3垂直褥式縫合(一)縫合的方法1.創口原位縫合

1.4交叉縫合縫合(一)縫合的方法1.創口原位縫合

1.5角部縫合縫合(一)縫合的方法1.創口原位縫合

1.6連續縫合縫合單純連續縫合鎖邊縫合(一)縫合的方法2.張力窗口縫合(1)潛行分離適用于張力較小的創口,即在創口兩側行銳性潛行分離,使其在無張力的狀態下拉攏縫合。縫合(一)縫合的方法2.張力創口縫合(2)輔助減張法潛行分離后仍感有一定張力,即可采取此法,常用的有蝶形膠布粘貼減張法等。縫合輔助減張法(非面部)蝶形膠布(不常用)(一)縫合的方法2.張力窗口縫合(3)附加切口減張法組織缺損過多、廣泛潛行分離后仍感張力很大時

皮瓣轉移縫合(一)縫合的方法3.特定情況下的縫合

(1)組織內死腔縫合法:分層對位縫合,就進轉移組織、閉合無效腔。縫合(一)縫合的方法3.特定情況下的縫合

(2)三角形皮瓣間斷縫合法:三角前尖角大于90°者,可直接進行間斷縫合。小于90°者采用皮膚-皮下-皮膚環式縫合方法。縫合(一)縫合的方法3.特定情況下的縫合

(3)兩側創緣長度不等、薄厚不均的縫合方法:長度不等的創口縫至端時出現小的皮膚迭起,俗稱“貓耳朵”。可向長的一側做一斜形切口剪除三角形皮膚一塊,可使創緣對齊,縫合。縫合(一)縫合的方法3.特定情況下的縫合

(3)兩側創緣長度不等、薄厚不均的縫合方法:長度不等的創口縫至端時出現小的皮膚迭起,俗稱“貓耳朵”。可向長的一側做一斜形切口剪除三角形皮膚一塊,可使創緣對齊,縫合。縫合(一)縫合的方法3.特定情況下的縫合

(4)薄厚不均的創口,薄低組織要多而深縫,厚、高組織要少而淺縫。縫合(一)縫合的方法3.特定情況下的縫合

縫合(5)三角形、圓形創面縫合。(二)縫合的目的縫合使手術解剖分離開的組織或切除病變后的剩余組織重新對位,以期達到促進創口一期愈合的目的。(三)縫合的原則縫合在徹底止血的基礎上,自深而淺逐層進行嚴密而正確的對位縫合,以期達到一期愈合的目的。縫合(1)正確對位,接觸良好,分層縫合,避免留死腔。(2)無張力或最小張力下縫合,免創口裂開瘢痕過粗。(3)縫合順序是先游離,后固定側,反之易撕裂組織。(4)縫頸面部皮膚,應全層縫合,垂直皮膚進針,兩側進針間距等于或略小于皮下間距,防止創緣內卷或過渡外翻。皮膚間距大于皮下間距——創緣內卷皮膚間距小于皮下間距——創緣外翻(四)縫合的要求縫合(5)皮膚縫合邊距和針距一般整復手術縫合邊距2~3mm,針距3~5mm,頸部手術邊距3mm,針距5mm為宜。易撕裂組織邊距和間距應增至5mm。(6)組織之間不能夾有其它組織,以免影響愈合。(7)打結松緊要適宜。(四)縫合的要求縫合(8)功能部位要避免過長的直線縫合,否則愈合后瘢痕直線收縮,導致器官移位。對較長切口常采用對偶三角瓣換位縫合。呈z型。(9)張力過大的創口,行減張或潛行縫合。常用0、000、1號線縫合。(四)縫合的要求外科引流引流目的目的:使創口和術區組織間隙內的滲出物、血液、分泌物或膿液及時排除體外,保證創口的愈合。適應癥:

感染或污染傷口。留有死腔的創口。滲液較多的創口。止血不全的傷口。引流常用方法:片狀引流用于創口小量滲出的引流。紗條引流主要用于膿性引流。有油紗條和碘仿紗條。管狀引流用于面頸部較大創口和膿腔的引流。可沖洗、注藥,引流作用強。負壓引流是一種閉式引流,主要用于頜面、頸部較大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