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激素與協調作用-第八章激素與協調作用第
1
節植物激素第
2
節動物的內分泌系統第
3
節神經內分泌-生物細胞一個開放的體系為了和外界及細胞內做訊息交換,擁有偵測環境變化的構造,並接收細胞內外不同的訊號接受訊號→轉變訊息→判斷訊號→如何反應-細胞大多利用化學物質來做細胞間的訊息傳遞調節生物個體各部位的功能使各部位成為一個複雜並且有整合能力的有機體-激素與協調作用人類的訊息傳遞及溝通協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植物無此類系統的特化植物仍能分泌植物激素以調節生長及發育,並對環境的變化產生反應-第1節植物激素-植物激素體內產生的微量有機物質不作為植物的能量來源由體內某處細胞產生的訊息分子,可以影響目標細胞的生理活動作用機制與動物激素作用類似-植物激素與受體結合引起細胞內訊息的傳遞,活化細胞內的生理生化反應,調節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植物激素一般在極低的濃度下,就可引起目標細胞的反應同一種激素在不同目標細胞甚至有不同的功能,即一種激素在植物體內可能具有多樣性的功能-不同的細胞對激素濃度的反應也不相同在適宜的濃度範圍內,細胞對激素的反應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加大濃度太高反而對細胞有負面的影響濃度太低對細胞也不能發揮其應有的生理功能-植物激素種類繁多:生長素吉貝素細胞分裂素離層素乙烯-其他種類的植物激素油菜素內酯茉莉酸水楊酸多胺類等類型在植物的訊息傳導及對抗逆境功能上具有顯著的影響-8-1.1
生長素、吉貝素、細胞分裂素等激素對植物生長與發育的調節-植物激素彼此間可能具有加成促進作用有些則是彼此互相拮抗抑制-生長素(auxin)泛指一群功能相近的有機物質最早發現:乙酸(indole-aceticacid;IAA)-生長素促進細胞延長增大的機制生長素刺激細胞膜上的氫離子幫浦,利用耗能的方式將氫離子釋出至細胞壁中,激活細胞壁內的蛋白質,使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間非共價結合鏈斷裂,使延長性增加-細胞吸水產生膨壓,使細胞壁延長促使細胞壁的合成,以增大細胞體積細胞的加大是一種不可逆的現象,是一種生長現象-生長素:與植物的向光性及向地性等有關植物向性:植物接受環境刺激時,生長素在植株上分布不平均所引起的生長運動-2,4-D作為雙子葉植物的除草劑的機制莖葉吸收後運輸到植物體內可能引起組織異常分裂生長、阻礙葉綠素的形成、擾亂呼吸作用,而使植物枯死詳細機制目前尚不清楚-頂芽:植株合成生長素的地方頂芽優勢:頂芽存在時,下方的側芽生長就受到抑制此種優勢隨著頂芽與側芽之間距離的延長而減弱-生長素具有促進莖基部不定根形成,以增加繁殖的效力園藝上常用人工合成的生長調節劑如乙酸(NAA)來處理不容易生根的插枝,以促進不定根的生長-生長素促進維管束形成層的細胞分裂,使莖部受傷部位的維管束具有再生的能力,以利植物的嫁接作用抑制離層的形成,可抑制果實的掉落種子產生的生長素會促進果實發育成熟-吉貝素(gibberellins;GA)吉貝素和生長素一樣是泛指一群結構相似的有機分子-吉貝素研究1926年,日本學者黑澤英一(EiichiKurosawa):抽取笨苗癥水稻的濾出物,發現其具有刺激莖延長,並有抑制葉綠素形成和根的生長作用1935年,日本學者藪田貞治郎(TeijiroYabuta,1888~1977):從感染水稻的真菌中分離出一種化學物質,正式命名為吉貝素-1956年,美國科學家從菜豆(Phaseolusvulgaris)分離出植物的吉貝素吉貝素:目前約有130幾種普遍存在於植物、真菌和細菌-吉貝素生理作用促進細胞伸長,從而促進植株或器官的縱向生長對矮生植株的伸長效果尤為明顯,而對於同種植物之正常植株的效果較小矮生植株的性狀是由於某些基因的突變而引起,其體內缺少合成吉貝素的酵素-吉貝素的作用不能正常進行時,外加吉貝素就能使其明顯增高-植物增加的高度與施加吉貝素濃度有關-有些二年生植物(如芹菜、胡蘿蔔),如未經春化處理,則呈蓮花座狀態不開花用吉貝素處理,則可代替春化作用,使其當年抽苔並促進開花-吉貝素破除芽及種子的休眠,促進萌發例如:以吉貝素處理馬鈴薯塊莖,可以打破休眠,促進芽萌發-吉貝素調節禾穀類植物種子的萌發可刺激糊粉層細胞分泌澱粉分解,有助種子內澱粉物質的分解,提供種子萌芽所需的養分-吉貝素(農業應用)促進瓜類雄花的分化以達到保種的目的誘導單性結果,促進未受精的子房膨大,發育成無籽果實(如葡萄、草莓、番茄和辣椒等)阻止花柄和果柄離層的形成,防止花、果脫落(如棉花和葡萄),此功能和生長素類似-單性結果的機制單性結果:有些植物未經過正常受精過程,而靠低溫、強光或植物激素施加等人為因素誘發結果胚珠並未受精,所以產生的果實裡面沒有種子-細胞分裂素(cytokinin;CK)一群結構相似、功能相近的有機分子這類激素促進植物細胞分裂,與植物的發育密切相關植物組織培養技術中,除了生長素之外,細胞分裂素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1957年史酷(F.K.Skoog,1908~2001)和米勒(C.O.Miller)進行菸草的組織培養,發現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的相互作用控制著癒合組織之根、芽的形成--當培養基中細胞分裂素含量高時,癒合組織會有芽或莖的分化當其含量多時,癒合組織會形成根透過調整兩者濃度的比值,可誘導癒合組織形成完整的植株-細胞分裂素具有促進側芽生長的功能,植株在頂芽優勢的情況下,在側芽施加細胞分裂素,側芽便會開始生長可拮抗因生長素所引起的頂芽優勢-細胞分裂素有延緩細胞老化的特性如在離體葉片上之局部塗以此激素,則在葉片其餘部位變黃衰老時,塗抹部位仍保持鮮綠原因:延緩葉綠素和蛋白質的分解速度促進了物質的累積-萵苣和菸草等需光型種子在黑暗中不能萌發,用細胞分裂素可代替光照,打破這類種子的休眠,促進其萌發-離層素(abscisicacid;ABA)抑制生長及促進休眠在環境不佳情況下產生:逆境激素在缺水的條件下,葉片內累積的離層素便會大量增加,促使保衛細胞釋出鉀離子,導致氣孔關閉,減少植物蒸散作用喪失的水分-離層素的含量與種子成熟有關種子發育初期:生長素及吉貝素濃度較高而離層素含量較低種子發育成熟時:離層素含量升高而生長素及吉貝素含量趨於減少◎激素含量變化可抑制種子於胚尚未完全成熟前發芽-大多數位於溫帶地區的植物夏末或初秋:開始停止生長,頂芽及腋芽也開始進入生理休眠狀態,可測知離層素濃度隨著氣溫的下降而逐漸增加冬季:芽內的離層素濃度也是最高的時候,芽的休眠狀態達到高峰期冬末及早春:芽恢復生長,離層素濃度也就開始下降-氣溫下降,離層素濃度升高,與芽的休眠狀態有密切關係,有利於植物存活芽的休眠誘導可能也與日照長短的改變有關-離層素一種抑制物質在種子萌發上與吉貝素具有拮抗作用,也會消除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作用,促使細胞老化-乙烯唯一以氣體狀態存在的激素可以促進果實成熟果實成熟激素-「一顆爛蘋果破壞整箱好蘋果」植物體的各部分都能產生乙烯,成熟的組織中含量比較高乙烯是揮發性氣體,所以當一大堆果實中,有一個成熟的果實產生乙烯,便能引起鄰近果實也產生乙烯,而使得鄰近果實成熟-乙烯一種老化激素,會促進花朵的凋謝促使離層產生,加速器官脫落-當葉片或果實成熟老化時,植物產生的生長素逐漸減少,而葉柄或果柄基部細胞內的乙烯產量則逐漸增加乙烯加速水解的形成,可促使離層區細胞的胞壁被水解而變薄,所以容易裂開而促使葉或果實脫落-生物科技的進展使用遺傳工程的技術減少植物激素對植物生理現象的負面影響加強植物激素對植物生理現象的正面作用
-將乙烯不敏感受體基因轉殖入番茄(Lycoperisconesculentum)所產生的果實(處理組)即使採收後100天仍保持新鮮對照組的番茄果實,在100天後則變成深紅色並開始腐爛-植物激素的種類及功能-第2節動物的內分泌系統-動物的內分泌系統面對外界環境或內部環境的刺激動物除了以神經系統產生反應之外,也可透過內分泌系統來達成協調與神經系統比較,內分泌系統的作用雖較緩慢,但廣泛而持久-動物的內分泌系統主要包括:一系列的腺體這些腺體不具有特定的導管來運送其所分泌的化學物質,也不將這些化學物質分泌到體外內分泌腺(endocrinegland),又稱為無管腺-8-2.1動物的激素20世紀初英國生理學家史達林(ErnestStarling,1866~1927)和貝李斯(WilliamMaddockBayliss,1860~1924)以狗進行實驗時發現,當食物一進入小腸時,十二指腸黏膜細胞就會受刺激而分泌一種有機物,經由血液循環,送至胰腺而促使其分泌胰液,他們稱這種物質為激素(hormone),但也有人將之音譯為賀爾蒙。-激素的特徵腺體內分泌或神經內分泌,兩者皆可分泌激素兩者所分泌的激素皆為有機物,並藉血液循環送到目標細胞(targetcell)才產生作用目標細胞具有專一性的受體(receptor),激素必須與受體結合才會發生作用激素對不具專一受體的組織細胞並無直接的影響-動物血液中的激素濃度,通常極微量即具有生理作用任何一種激素的分泌量必須適中,過多或過少都有可能會影響生理作用甚至引發疾病-激素的種類激素由有機物所組成胺類激素(amine)多肽類(peptide)及蛋白質類(protein)醣蛋白類(glycoprotein)脂類(lipid)-1.胺類激素(amine)構造最簡單的激素,由胺基酸衍生而來如甲狀腺素(T3,T4)是由胺基酸加上碘原子的衍生物所組成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和褪黑激素-2.多肽類(peptide)及蛋白質類(protein)有些激素是由數個胺基酸分子相連而成多肽類激素抗利尿激素由九個胺基酸組成促腎上腺皮質素(ACTH)副甲狀腺素蛋白質類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3.醣蛋白類(glycoprotein)多肽類的分子上再加上醣分子而成促濾泡成熟激素(FSH)黃體成長激素(LH)-4.脂類(lipid)膽固醇衍生而來的稱為固醇類激素睪固酮動情素葡萄糖皮質素前列腺素-激素的作用與原理激素必須與目標細胞的受體結合,才能影響細胞的生理作用目標細胞具有與激素結合的受體,有些則分布在:細胞表面細胞質內-第一類激素作用的機制第一類激素不能通過細胞膜,而是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例如:多肽類、蛋白質類及醣蛋白類所組成的激素-有些此類激素與細胞膜的受體結合後,可激活酵素的活動,促使膜內的ATP分解,釋出一個焦磷酸,並轉變為環狀的構造即為cAMP-cAMP能引發細胞內一連串的生理反應-這類激素本身稱為「第一傳訊者」(firstmessenger)cAMP
這類的化學物質則稱為「第二傳訊者」(secondmessenger)-激素作用後導致細胞產生的「第二傳訊者」,不只是cAMP一種而已有些激素與膜結合時,會導致某些化學作用發生,例如胞內鈣離子濃度上升等,也都會調節細胞的生理作用--第二類激素作用的機制第二類激素,如脂類激素等分子可通過細胞膜,故可直接進入細胞內,再與細胞質內的受體結合,不需要第二傳訊者的作用-在細胞質內,激素與受體在細胞質先結合形成複合體後,再進入細胞核活化特定的基因,使之發生轉錄作用,到細胞質中再轉譯出蛋白質-這種蛋白質為酵素,用以影響細胞的生理活動或新陳代謝如睪固酮會活化基因,轉錄轉譯出鬍鬚蛋白-兩類激素作用原理的比較上述兩類激素的作用除了受體所在位置的不同外,其調節作用的時間長短也不同-第一類激素的作用主要是藉由第二傳訊者來影響細胞的功能cAMP等只是活化細胞內已有的某些酵素,而cAMP及其他具有第二傳訊者功能的物質卻都很容易被分解,而喪失其作用-第二類激素的作用影響基因的表現作用時間與持續時間可能比較長-8-2.2動物的內分泌腺-動物的內分泌腺在史達林和貝李斯之後科學家陸陸續續的發現其他的內分泌腺及激素-內分泌腺分泌部位:腺體內分泌:腺體細胞來製造激素如部分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神經內分泌:非由腺體細胞,而是由神經內分泌細胞來分泌激素如下視丘內的神經內分泌細胞可分泌血管加壓素(抗利尿激素,ADH)-人體重要內分泌腺下視丘腦垂腺甲狀腺副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島生殖腺松果腺胸腺--下視丘(hypothalamus)位於間腦底部,屬於神經組織,亦有分泌激素的功能,為神經內分泌腦垂腺位於下視丘的下方,可分為前葉與後葉-腦垂腺的分葉在胎兒發育的期間,腦垂腺的前葉和後葉之間會出現一個狹窄的區域,稱為間葉間葉能產生促黑色素激素(MSH)以調節黑色素的形成魚類、兩生類及爬蟲類等脊椎動物,間葉在成體仍有活躍的作用人體胎兒期間即開始退化,出生後僅剩一點點痕跡-下視丘所分泌的激素與腦垂腺功能的關係密切,大體上可分為兩類:釋放激素(releasinghormone)與抑制激素(realease-inhibitinghormone),可影響腦垂腺前葉的分泌分泌催產素(oxytocin)及血管加壓素(抗利尿激素,ADH),藉由神經纖維的運送,而儲存於腦垂腺後葉--腦垂腺腦垂腺前葉可分泌多種激素:生長激素(growthhormone;GH)催乳激素(prolactin;PRL)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chormone,FSH和LH)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促腎上腺皮質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腦垂腺後葉可儲存及釋放催產素及血管加壓素-生長激素可以促進醣類、脂質的分解及蛋白質的合成,促進生長幼年時:若分泌過多:巨人癥(gigantism)若分泌過少:侏儒癥(dwarfism)-末端肥大癥(acromegaly)若在成人時分泌過多,因身高不能再增加,僅在身體末端加大,如指尖、鼻端及耳垂等處肥大-生長激素可促使骨骼蛋白質的合成及骨細胞的分裂,因而使人的身高增加-人的長骨(如大腿骨等)兩端各有一個稱為骨骺板(epiphysealdisk)的部位青春期之後,骨骼的增長會使骨板逐漸消失,而使人不再長高-醫學治療觀點若是X光片檢視出一個人尚有骨骺板,但身高卻較一般人矮得許多時,醫生可能會考慮給予生長激素的補充,以使其身高增高-催乳激素及促性腺激素催乳激素(prolectin;PRL):可以促進乳腺的發育和乳汁的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濾泡成熟激素(FSH)黃體成長激素(LH)-促濾泡成熟激素:可促使女性卵巢中的濾泡生長,也能與黃體成長激素共同作用,刺激濾泡分泌動情素黃體成長激素:促使濾泡成熟破裂而排卵,也能促進黃體的成長,使黃體分泌動情素與黃體激素-◎促性腺激素也能影響男性的生理作用FSH:刺激睪丸和細精管的生長,影響精子形成LH:刺激睪丸內部的管間細胞,使其分泌雄性激素-促甲狀腺激素(TSH)及促腎上腺皮質素(ACTH)促甲狀腺激素可刺激甲狀腺的發育,並促使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促腎上腺皮質素可促使腎上腺的皮質生長,並使其分泌腎上腺皮質素。-催產素會刺激乳腺周圍細胞的收縮,使乳汁流入乳房腺泡並擠入大導管而流出乳頭,也會促進內臟平滑肌的收縮例如:生產時子宮肌肉的收縮-抗利尿激素可增進小動脈平滑肌的收縮,使血壓升高當其作用於遠曲小管及集尿管時,會使其增進對水分的再吸收稱為血管加壓素-甲狀腺(thyroidgland)位於喉下方氣管甲狀軟骨兩側,分為左右兩葉,兩葉間有峽部相連分泌的激素有兩類甲狀腺素(thyroxin)降鈣素(calcitonin)-甲狀腺素有兩種形式:三碘甲狀腺素(T3)四碘甲狀腺素(T4)兩者的差異在於碘原子的個數,其中生理功能較強的是T3
-甲狀腺素的功能促進細胞的代謝,為身體正常生長及發育所需,故體內甲狀腺素的需求量,隨年齡而不同甲狀腺素隨血液循流到全身:一方面作用於全身細胞,引起代謝率增加另一方面則隨血流到達下視丘及腦垂腺的分泌細胞-血液中的甲狀腺素濃度過高時,以負迴饋控制抑制其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及促甲狀腺激素(TSH),使血液中的甲狀腺素濃度降至正常-過低時,促進腦垂腺前葉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使血液中的甲狀腺素的濃度維持在正常的濃度範圍內血液中的甲狀腺素濃度-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分泌過多的甲狀腺素:使體內儲藏的醣類及脂肪因代謝加速而超常消耗,造成體重減輕、肌肉變弱、神經過敏極易疲勞但又不能入眠及雙手顫抖等癥狀伴有眼球突出的癥狀,則稱為突眼性甲狀腺腫-甲狀腺機能低落黏液性水腫(myxedema):新陳代謝率降低,體溫下降,常伴隨有脂肪堆積及皮下積水的癥狀缺碘性甲狀腺腫(endemicgoiter):當食物中含碘量不足,致使甲狀腺腫大-呆小癥(cretinism)有的幼兒在四歲前因甲狀腺素分泌不足,致使身體發育不良,大腦的神經細胞亦不能正常生長-降鈣素甲狀腺也能分泌降鈣素可促使血鈣進入骨骼中堆積成骨質,使血鈣濃度下降降低腎臟與腸道對鈣離子的再吸收,但作用較不顯著-副甲狀腺(parathyroidgland)包埋在甲狀腺內之背面,共有四顆分泌副甲狀腺素(parathyroidhormone)-副甲狀腺素可以調節血液中鈣及磷的濃度,促使骨骼中的鈣離子釋放入血液中,並使小腸細胞增加對鈣的吸收、降低腎臟對鈣離子的排泄增加磷在尿中之排除,以維持血液中鈣與磷的適當濃度血液中鈣和磷的離子濃度常維持在平衡的狀態,當鈣的量多時,磷便減少,反之亦然-血液中鈣離子的濃度可直接作用於副甲狀腺而控制其分泌:血鈣濃度高時,會抑制副甲狀腺的分泌血鈣降低時,副甲狀腺的分泌便增加-血液中鈣離子的濃度對副甲狀腺的分泌,也具有迴饋控制(feedbackcontrol)的作用-胰島胰臟同時含有:內分泌腺的胰島外分泌腺的胰腺細胞胰島分泌的激素:胰島素(insulin)昇糖素(glucagon)-胰島素和昇糖素胰島素:可促使身體細胞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胺基酸和脂肪酸,並促使肌肉和肝臟的細胞將吸入的葡萄糖轉變為肝醣儲存起來胰島素對肝臟和肌肉以外的細胞,則可促使其將葡萄糖分解以作為能量的來源
-昇糖素可促進肝醣分解為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量少:血液中的葡萄糖便不易進入細胞被利用,因此血糖增高血液循流至腎臟時,多餘的血糖便被濾出,而出現於尿液中→糖尿?。╠iabetesmellitus)-分泌過多:血液中的葡萄糖被細胞吸收利用的也較多因而血糖降低,當其低至某一程度(50mg/100mL)時,便會引起心悸、飢餓、神經緊張及痙攣等癥狀-人體血糖濃度恆定的維持主要是以胰島素和昇糖素的分泌量來調節當血糖上升超過調控點(約90mg/100mL)時,會刺激胰島中分泌胰島素的細胞,使胰島素分泌量增加,血糖因而降低血糖低於調控點時,會刺激胰島中分泌昇糖素的細胞,使昇糖素分泌量增加,血糖濃度因而上升--腎上腺(adrenalgland)位於腎臟的上方:外層是皮質內部是髓質兩者的細胞來源不同,所分泌的激素也不同-腎上腺(adrenalgland)腎上腺髓質:腎上腺素(epinephr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腎上腺皮質:葡萄糖皮質素(glucocorticoid)礦物性皮質素(mineralcorticoid)少量的雄性激素(androgen)-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髓質分泌的腎上腺素:可促進肝臟及肌肉中的肝醣分解為葡萄糖,具有類似交感神經的作用如使心搏、呼吸加快及胃腸運動變慢這些反應有助於人體提高應付緊急事件的能力-正腎上腺素刺激小動脈,使其管壁內的肌肉收縮,導致血壓升高-腎上腺對抗生理壓力(stress)人體面臨短期壓力時,腎上腺髓質所分泌的激素,可在短暫期間內使血糖上升,也能有類似交感神經的作用,以應付緊急事件當人體面臨長期壓力時,腦垂腺前葉的ACTH維持高分泌量,促使腎上腺皮質分泌更多的激素,如此能持續不斷地使胺基酸轉變為血糖,或使脂肪酸供應能量,以應付長期壓力的需求-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平時儲存於髓質中當緊張或發生緊急狀況時,神經衝動經由交感神經傳導至髓質,始將激素釋出,經血液循環至目標細胞,使生理產生改變以應付緊急狀況-皮質激素◎皮質分泌的激素有三類:葡萄糖皮質素礦物性皮質素(又稱醛固酮)雄性激素-1.葡萄糖皮質素可促進蛋白質和脂質轉變為葡萄糖,增加血糖濃度,可補充昇糖素之不足尚有抑制發炎和抗過敏的作用-2.礦物性皮質素(又稱醛固酮)◎可調節體內鈉、鉀等離子及水分的平衡-3.雄性激素分泌量很少但若該部位發生腫瘤,會導致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在女性則會出現男性性徵如鬍鬚等癥狀-葡萄糖皮質素因有抑制發炎的作用,故常被濫用,它可以由皮膚或由口攝入後進入血液中當血液中達到身體所需的量,就會迴饋抑制腦垂腺前葉與下視丘,使之不分泌促腎上腺皮質素(ACTH)及促腎上腺皮質素釋放激素(CRH)-腎上腺皮質因長期由外來進入的皮質素過多,沒有分泌作用而萎縮,嚴重萎縮是不可逆的,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皮質萎縮的人:體內的鈉會流失,水分、醣類及蛋白質的代謝等都不正常,皮膚普遍變黑並有點狀色素沉澱,低血壓,最後甚至會導致休克而死皮質素分泌過多:造成滿月臉、臉色紅潤、高血壓、骨質疏鬆、心智不正常且伴有糖尿病等癥狀-葡萄糖皮質素抑制發炎的原理◎葡萄糖皮質素常被用來抑制發炎,其最主要的原理如下:1.穩定溶體的膜,使水解酵素不易釋出2.降低微血管通透性,使組織液不致太多而腫賬3.減少淋巴球的增生4.減少細胞激素的釋出-性腺睪丸:男性的性腺卵巢:女性的性腺兩者所分泌的激素成分都屬於類固醇,且均會影響個體的生長與發育,並會調節生殖週期與行為的表現-睪丸分泌的激素睪丸分泌多量的雄性激素及少量的雌性激素雄性激素中以睪固酮(testosterone)為主,分泌量多且作用最強,雄性激素會促使男性第二性徵及生殖系統的發育和維持在男性胚胎要有足夠的雄性激素才會使男性的生殖系統正常發育-卵巢分泌的激素卵巢分泌多量的雌性激素、黃體素(progesterone)及少量的雄性激素雌性激素主要是指動情素(estrogen),其功能是促使女性第二性徵及生殖系統的發育和維持黃體素主要功能是促進子宮內膜的生長及維持,以為受精卵著床而準備-雄性激素及雌性激素的分泌受腦垂腺前葉的促性腺激素(FSH、LH)之調控FSH、LH的分泌又受下視丘所分泌的釋放激素控制◎以迴饋作用方式的調節-週期化促使雌性哺乳動物體內的激素量成週期性的變化卵巢因而有週期性排卵的卵巢週期子宮內膜也因而有週期性的增厚、剝落之月經週期現象-男女性徵的改變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醫師處方用藥有一些健身舉重選手或其他運動員,為了某種目的私自服用,此種類固醇激素可促進肌肉或其他器官蛋白質的合成-常使用此種激素的男性肝臟等器官會把雄性激素轉變為雌性激素其胸部逐漸發育為女性型乳房、睪丸萎縮,並可能造成不孕-常服用此激素的女性逐漸表現出男性的第二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12冊數學復習計劃
- 夏日安全主題課件
- 幼兒園新建項目市場需求與發展前景分析
- 天然氣管網項目發展前景與可行性分析
- 數智化驅動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
- 汽車座椅行業的未來發展和趨勢解析
- 攜手并肩再創佳績計劃
- 如何有效分配生產資源計劃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競賽策略試題及答案
- 前臺工作環境的美化建議計劃
- 夏季換季護膚知識培訓課件
- 大學美育(第二版) 課件 第九單元:雕塑藝術 課件
- 冰雪運動場所的危險源識別與風險評估
- 外傷引起失血性休克護理查房課件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一覽表(建辦質〔2018〕31號)
- 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臨床路徑方案(完整版)
- 關羽單刀赴會
- JCT2110-2012 室內空氣離子濃度測試方法
- 網絡巡檢報告模板
- 血液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診斷與治療
- 九宮格數獨附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