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1頁
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2頁
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3頁
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4頁
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環境影響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0100-04-01-638218人V6;核桃村~鐵佛π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核桃村側(起點:103度秒,30度37分21.846秒),鐵佛側(起點103度58分16.433秒,30度37分度58分31.119秒,30度37分21.846秒)。(m2)/長度(km)新建電纜線路總長度4.7km(新建0.04km排管敷設,□□□□□目(選填)項目審批(核準/成發改核準[2021]20號2環保投資占比(%)0.84%施工工期是否開工建設?否□是:專項評價設置情況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HJ24-2020)“B.2.1專題評價”,本報告表設置了電磁環境影響專題評價。規劃情況根據《成都武侯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2017年),規劃區分為南北兩個片區,北片區為原武侯科技園,位于武侯大道順江段以北,西三環路二段以西,金興中路以東,武青西四路和武青西五路以南,規劃面積3.29km2;南片區為原鞋都工業園,位于七里路、金履二路以南,鞋都南三路以西至武侯大道鐵佛段,規劃區面積1.22km2。規劃總用地面積4.51km2,以電子信息、醫藥、機電、高端新材料、化妝品為主。本項目位于成都武侯工業園區北片區(原武侯科技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情況2005年8月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侯科技園管理委員會委托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編制完成《成都武侯科技園區區域環境影響報告書》,同年10月12日四川省環境保護局以“川環建函[2005]387號”文對該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批復。2006年4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具《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批準設立成都武侯工業園區的批復》(川府函[2006]77號)文件,文件中提出將原成都武侯科技園區和原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整合為成都武侯工業園,并設立為省級開發區。2017年6月成都武侯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委托四川眾望安全環保技術咨詢有限公司編制完成《成都武侯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并于2017年7月17日取得了四川省環境保護廳出具的《關于印發成都武侯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審查意見的函》(川環建函[2017]56號)。原武侯科技園評價面積從3.5km2調整為3.29km2,調出部分為原武侯科技園東面的居住、商業區(園區合并時調出工業園區)。規劃及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1、與武侯工業園區的規劃符合性分析3合性分析本工程屬于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與園區產業規劃不沖突,根據成都武侯工業園區土地利用圖,擬建的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為規劃的變電站用地,已建的潮音110kV變電站為變電站用地,輸電線路采用電纜敷設方式,符合武侯工業園區規劃要求。2、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符合性分析成都武侯工業園區位于成都市主城區西南部三環路與繞城高速公路之間,是成都市委、市政府批準的《成都市工業發展布局綱要(2003年-2020年)》中規劃重點發展制藥業(原料藥除外)、電子及信息業的工業集中發展區,武侯工業園區是經省政府批準、由原武侯科技園與中國女鞋之都工業園整合而成,屬《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保留開發區有關問題的通知》(辦函(2004)48號)確定保留的47個開發區之一,并納入國家級或省級開發區管理,符合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開發區名稱為成都武侯工業園區,規劃面積480公頃,四至范圍為東臨成都三環路,西至草金路,南到川藏路、北至武青四路。成都武侯工業園區合并時將原武侯科技園區東面的居住、商住區調出工業園區,現成都武侯科技園區規劃范圍為3.29km2。根據《成都武侯工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及四川省環境保護廳審查批復(川環建函[2017]56號),跟蹤評價提出的入園企業負面清單及環境準入條件,本工程屬于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符合規劃要求。其他一、與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項目為電網改造及建設工程,屬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9年第29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及2021年第49號令《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修改<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2019年本)>的決定》中第一類鼓勵類(四、電力——10、電網改造與建設,增量配電網建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二、與當地電網規劃符合性分析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關于印發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復核評審意見的通知》(經研評審[2021]610號),對本項目方案進行了答復,確定了本項目建設內容及4規模(附件3)。本項目的建設符合當地電網規劃。三、與當地城鄉建設規劃符合性分析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關于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核準的批復》(成發改核準[2021]20號)對本項目方案進行了核準,確定了本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附件2)。電纜線路已取得成都市武侯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關于征求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線路路徑方案意見的復函》(附件4),該路徑方案復核規劃,原則同意該方案;成都市武侯區新經濟和科技局文件《關于征求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線路路徑方案意見的復函》(附件5)原則同意該項目路徑方案。綜上,本項目建設符合武侯區總體規劃。四、與《輸變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1113-2020)符合性分析《輸變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1113-2020)規定了輸變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的選址選線、設計、施工、運行各階段電磁、聲、生態、水、大氣等要素的環境保護要求。本工程目前處于設計階段,與《輸變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1113-2020)中基本規定、選址選線及設計等主要技術要求符合性分析見表1-1。表1-1與“HJ1113-2020”主要技術要求符合性分析“HJ1113-2020”主要技術要求本工程情況是否符合輸變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應堅持保護損害擔責的原則,對可能產生的電磁、聲、生態、水、大氣等不利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進行防治,在確保滿足各項環境標準的基礎上持續不斷改善環境質量本工程正在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階段將依法依規進行信息公開。落實本報告表提出的措施,對可能產生的電磁、聲、生態、水、大氣等不利環境影響和環境風險能起到防治作用是輸變電建設項目在開工建設前應依法依規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正在開展是加強建設項目及其環境保護工作的公開、透明,依法依規進行信息公開審批階段將依法依規進行信息公開是5輸變電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應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要求,避讓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確實因自然條件等因素限制無法避讓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的輸電線路,應在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及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對線路方案進行唯一性論證,并采取無害化方式通過本項目不涉及是同一走廊內的多回輸電線路,宜采取同塔多回架設、并行架設等形式,減少新開辟走廊,優化線路走廊間距,降低環境影響本工程新建電纜線路總長度4.7km(新建0.04km排管敷設,其余利用已建或擬建電纜通道敷設)是輸電線路宜避讓集中林區,以減少林木砍伐保護生態環境本工程新建線路位于武侯區城區內,采用地下電纜敷設,不涉及林區及林木砍伐是改建、擴建輸變電建設項目應采取措施,治理與該項目有關的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根據現狀調查與監測,本項目沒有原有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是新建城市電力線路在市中心地區、高層建筑群區、市區主干路、人口密集區、繁華街道等區域應采用地下電纜,減少電磁環境影響。本工程新建線路采用地下電纜敷設是工程設計應對產生的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直流合成電場等電磁環境影響因子進行驗算,采取相應防護措施,確保電磁環境影響滿足國家標準要求本工程產生的電磁環境影響能滿足國家標準要求是根據表1-1,本工程建設符合《輸變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技術要求》(HJ1113-2020)中相關規定。五、與《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電網建設的實施意見》(成辦[2018]16號)要求的符合性分析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電網建設的實施意見》 (成辦發[2018]16號)要求,五環路以內的規劃建設區(含外側綠化帶)及成都天府新城區“一城一帶一區”范圍內的電力通道應采用地下電力通道方式實施建設,其他區域可采用架空電力通道方式實施建設。根據項目地理位置圖,本項目位于武侯區境內,110kV輸電線路采用地下電纜形式敷設,符合實施意見要求。六、項目建設與“三線一單”符合性分析6本項目屬于生態影響類項目,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川府發(2020)9號)、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成府發(2021)8號)、成都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2022年版),與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辦公室關于印發《產業園區規劃環評“三線一單”符合性分析技術要點(試行)》和《項目環評“三線一單”符合性分析技術要點(試行)》的通知(川環辦函[2021]469號),需對項目建設與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空間、自然保護地位置關系進行分析,從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開發效率四個維度分析項目建設與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的符合性。(1)生態保護紅線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成府發[2021]8號),本工程評價范圍內均不涉及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敏感脆弱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及其他應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的區域,本工程與生態紅線保護區相對位置關系見圖1-2。同時本項目不涉及成都市一般生態空間。本項目位本項目位置7圖1-1本項目與成都市生態保護紅線位置關系圖(2)環境質量底線環境質量底線是國家和地方設置的大氣、水和土壤環境質量目標,也是改善環境質量的基準線。本項目所在區域武侯工業園區涉及水環境工業污染重點管控區(YS510107221001)、水環境城鎮生活污染重點管控區 (YS510107222003)、大氣環境受體敏感重點管控區(YS5101072340023)。本項目位于武侯區,武侯區水系屬岷江水系都江堰灌溉區,地表水環境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水域標準;大氣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本工程位于成都市武侯區,根據《成都市武侯區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成武府發[2020]13號),本項目110kV潮音變電站廠界、220kV黃忠大道變電站110kV標準,武侯大道兩側40m范圍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a類標準,其余區域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電磁環境執行《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本項目為輸變電工程,項目營運期不產生大氣污染物,對大氣環境無影響;項目施工期生處理廠。根據現狀監測及本次環評預測結果,項目所經區域的聲環境、電磁環境現狀及營運期的聲環境、電磁環境影響均滿足相應標準要求。因此,本項目的建設未突破區域的環境質量底線。(3)資源利用上限資源利用上限是各地區能源、水、土地等資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本項目所在區域屬于武侯區水資源一般管控區(YS5101073510004)、武侯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YS5101072540001)。本項目為輸變電項目,不消耗能源、水,輸電線路為電纜線路不新增占地,符合資源利用上限要求。(4)環境準入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8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成府發[2021]8號)及《成都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2022版),本工程所在區域不涉及優先保護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但涉及武侯區城鎮重點管控單元(管控單元編碼:ZH51010720001)、武侯區工業重點管控單元 (ZH51010720002),該區域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管控、資源開發效率符合性分析對照情況見表1-2。本項目圖1-2本工程與成都市綜合環境管控單元關系圖綜上所述,本項目不涉及成都市生態保護紅線,項目不新增占地,符合資源利用上限要求,根據現場監測和預測分析,項目建設運行滿足環境質量底線要求,符合該區域要素重點管控單元準入清單要求。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成都市“三線一單”管控要求。9表1-2本項目與“三線一單”相關要求的符合性分析要點“三線一單”的具體要求項目對應情況介紹符合性分析類別對應管控要求武侯區中心城區-城鎮重點管控單元(ZH51010720001)普適性清單管控要求空間布局約束禁止開發建設活動要求(1)原則上禁止新建生產性企業。(2)嚴禁在人口聚集區新建涉及重金屬排放的項目。(3)城鎮建設和發展不得違法違規侵占河道、湖面、灘地(4)環城生態區嚴格執行《成都市環城生態區保護條例X(5)禁止在本市規劃已確定的通風廊道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工業項目。(6)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樓以及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7)繞城高速(G4202)以內區域,禁止新建大型物流地、物流集散中心或商品批發市場。(8)繞城高速公路(G4202)以內禁止新建、擴建混凝(砂漿)、瀝青攪拌站。(9)禁止新增采用開啟式干洗機干洗經營項目。(1)本項目屬于輸電線路工程,不屬于禁止開發建設活動所列的生產性企業、涉及重金屬排放的項目、餐飲服務項目、物流基地和商品批發市場、混凝土和瀝青攪拌站、干洗經營項目。(2)本項目不屬于產生大氣污染物的工業項目。符合限制開發建設活動要求1、現有工業企業原則上限制發展,污染物排放只降不增,允許以提升安全、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為目的的改建;2、其余執行城鎮重點管控單元普適性管控要求本項目為輸電線路工程,不屬于工業企業生產項目。符合不符合空間布局要求活動的退出要求1、現有污染重、耗能高、技術落后的產業企業應當依法限期遷出或關閉2、其余執行城鎮重點管控單元普適性管控要求本項目運行期不產生污染物,為輸變電線路工程。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現有源提標升級改造1、持續加強加油站、干洗等作業場所有機廢氣防治。2、嚴格施工揚塵監管,開展綠色標桿工地打造。3、其余執行城鎮重點管控單元普適性管控要求。(1)本項目為輸電線路工程,不會產生有機廢氣。(2)項目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就近利用既有市政設施處理,排入市政污水管網。(3)本項目施工期運輸車輛行駛會產生一定揚塵,在采取揚塵防治措施后,能滿足《四川省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DB51/2682-2020)的要求。符合新增源等量或倍量替代參照《關于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區域削減措施監督管理的通知》(環辦環評[2020]36號)執行。本項目不屬于環辦環評規定 ([2020]36號)的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石化、煤化工、燃煤發電(含熱電)、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制漿造紙行業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設項目。符合新增源排放標準嚴格執行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等國家、行業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本項目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等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符合污染物排放績效水平準入要求執行城鎮重點管控單元普適性管控要求不涉及符合允許排放量要求水污染物允許排放量2025年COD:2517.86噸、氨氮:181.69噸、總磷:42.66噸不涉及符合環境風險防控用地環境風險防控要求1、現有涉及五類重金屬的企業,不得新增污染物排放,限期退城入園或關停。2、執行城鎮重點管控單元普適性管控要求。本項目不屬于重金屬污染項目。符合企業環境風險防控要求1、工業企業退出用地,須經評估、修復滿足相應用地功能后,方可改變用途。2、執行城鎮重點管控單元普適性管控要求本項目為輸電線路工程,不屬于工業企業生產項目。符合資源開發利用效率水資源利用效率要求(1)到2035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71億m3以內。(2)到2035年,中心城區、東部城市新區的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60%以上區域中心城的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50%以上。(3)到2022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較2015年降低30%。本項目施工期主要為生活污水和施工廢水,用水量較小,運營期無需消耗水資源。綜上,本項目建設對水資源消耗較少。符合地下水開采要求執行城鎮重點管控單元普適性管控要求不涉及符合能源利用效率要求1、禁止新建、改建(已有鍋爐配套治理設施升級改造除外)、擴建燃煤、生物質鍋爐。2、新建、擴建帶壓熱水鍋爐或蒸汽鍋爐、700-2800KW常壓熱水鍋爐應全面使用電鍋爐。新建、擴建700KW以下常壓熱水鍋爐優先采用電鍋爐。3、加快發展太陽能、氫能等清潔能源,持續推進“以電代煤”“以氣代煤”。不涉及符合武侯工業園-工業重點管控單元(ZH51010單元級清單管控要空間布局約束禁止開發建設活動要求(1)禁止引入不符合國家行業準入條件的項目以及列入產業結構指導目錄禁止類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項目。(2)禁止在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涉磷、造紙、印染、制革等項目,現有上本項目屬于輸電線路工程,不屬于禁止類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項目。符合720002)求述項目可進行節能環保等升級改造,但必須滿足區域減排與環境質量改善要求。(3)禁止在長江干支流1公里范圍內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4)禁止在合規園區外新建、擴建鋼鐵、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高污染項目。(5)禁止生產高VOCs含量有機溶劑型涂料、油墨和膠黏劑的新、擴建項目。(6)禁止新建、擴建使用燃煤設施的工業項目。(7)禁止在本市規劃已確定的通風廊道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大氣污染物的工業項目。(8)繞城高速公路(G4202)以內禁止新建、擴建混凝土(砂漿)、瀝青攪拌站。(9)繞城高速公路(G4202)以內區域,禁止新建大型物流基地、物流集散中心或者商品批發市場。限制開發建設活動要求(1)嚴控列入產業結構指導目錄限制類行業的項目。(2)控制水泥、平板玻璃、日用玻璃、涂料、鑄造、磚瓦等行業產能。(3)嚴控列入國家產能過剩的項目,繼續化解過剩產能,嚴禁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新增產能,對確有必要新建的必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本項目為輸電線路工程,不屬于限制類行業的項目符合不符合空間布局要求活動的退出要求(1)現有屬于禁止引入產業門類的企業,原則上限制發展,污染物排放只降不增,允許以提升安全、生態環境保護水平為目的的改建,引導企業結合產業升級等適時搬遷。本項目為電力基礎設施項目,符合間布局要求符合(2)加快布局分散的企業向園區集中,鼓勵現有工業項目、化工項目分別搬入工業集聚區、化工產業集聚區。(3)工業生產中可能產生惡臭氣體但未按要求設置合理防護距離的排污單位,引導企業適時搬遷。(4)建立發現一起,整治一起長效機制,實現“散亂污”經營主體動態清零。污染物排放管控現有源提標升級改造(1)污水收集處理率達100%,排放標準根據流域及其水質現狀等提出相應標準。岷江、沱江流域見有及擴建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執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16)。(2)加快推進鋼鐵、平板玻璃、水泥等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進涉揮發性有機物重點行業深度治理。(3)推廣低(無)VOCs含量原輔材料。進一步提高木質家具制造、包裝印刷、醫藥化工等行業低VOCs原輔材料替代率。(4)全面推進在用鍋爐提標改造,按期執行《成都市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672-2020)要求。項目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就近利用既有市政設施處理,排入市政污水管網。符合新增源等量或倍量替代參照《關于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區域削減措施監督管理的通知》(環辦環評[2020]36號)執行。不涉及符合新增源排放標準嚴格執行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等國家、行業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不涉及符合允許排放要求水污染物允許排放量2025年COD:60.72噸、氨氮:2.53噸、總磷:0.2噸不涉及符合(1)電子信息行業、汽車制造行業應分別參考執行成都市電不涉及符合污染物排放績效水平準入要求子信息行業資源環境績效指標、汽車制造行業資源環境績效指標。工業固體廢棄物利用處置率達100%,危險廢物處置率(3)推進老舊燃氣鍋爐和成型生物質鍋爐低氮燃燒改造或改電工作。(4)推進低(無)VOCs含量源頭替代。聚焦工業和服務業、溶劑使用源等VOCs重點來源,出臺源頭替代實施方案,重點推廣水性、高固含量、無溶劑、低VOCs含量型的涂料、膠粘劑和油墨產品的生產。推進低VOCs含量、低反應活性等環境友好型原輔材料和產品的替代。環境風險防控用地環境風險防控要求(1)化工、電鍍等行業企業拆除生產設施設備、構筑物和污染治理設施,要事先制定殘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處置方案,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安全處理處置,防范拆除活動污染土壤。(2)已污染地塊,應當依法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治理與修復,符合相關土壤環境質量要求后,方可進入用地程序。(3)重有色金屬冶煉行業、金屬表面處理及熱處理加工行業、皮革及其制品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鉛酸蓄電池制造行業等應滿足重點重金屬排放行業污染治理相關要求,重金屬重點行業清潔生產總體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重金屬重點排污企業達標排放率達100%。不涉及符合(1)園區風險防控體系要求:構建三級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強化危化品泄漏應急處置措施,確保風險可控。不涉及符合園區環境風險防控要求(2)針對化工園區建立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建立區域、流域聯動應急響應體系,實行聯防聯控。企業環境風險防控要求(1)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新建、改、擴建項目,嚴控準入要求。(2)嚴格涉重金屬(鉛、汞、鎘、鉻、砷)企業和園區環境準入管理,新(改、擴)建重點行業建設項目應遵循重金屬污染物“減量置換”或“等量替代”的原則。不涉及符合資源開發利用效率水資源利用效率要求(1)到2022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降低30%和28%。(2)鼓勵引導新建、改建、擴建工業園區按照有關要求統籌建設工業廢水集中處理和回用設施,適時推進企業間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實現水循環梯級優化利用和廢水集中處理回用,創建節水型工業園區。(3)鼓勵火力發電、紡織、造紙、化工、食品和發酵等高耗水企業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回用,降低單位產品耗水量。火電、有色、造紙、印染等高耗水行業項目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但未有效利用的,要嚴格控制新增取水許可。不涉及符合地下水開采要求執行工業重點管控單元普適性管控要求不涉及符合能源利用效率要求1、禁止新建、改建(已有鍋爐配套治理設施升級改造除外)、擴建燃煤、生物質鍋爐。2、新建、擴建帶壓熱水鍋爐或蒸汽鍋爐、700-2800KW常壓熱水鍋爐應全面使用電鍋爐。新建、擴建700KW以下常壓熱水鍋爐優先采用電鍋爐。不涉及符合二、建設內容本項目線路全線均位于成都市武侯區境內。本項目地理位置見附圖1。一、項目由來及建設必要性(1)項目由來本項目為330kV以下送電線路工程,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年版)》(生態環境部第16號令),確定本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文件的形式為環境影響報告表。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HJ24-2020),本項目電磁部分須進行專項評價。因此,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供電公司委托四川省核工業輻射測試防護院(四川省核應急技術支持中心)對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環境影響評。(2)建設必要性分析目前片區主要由武侯(2×240MVA)220kV變電站和核桃村(3×180MVA)220kV變電站供電。2020年武侯站、核桃村站最大負荷分別為405MW、503MW,負載率分別為84%、93%,均重載運行。2020年武侯區最大負荷94.1MW,近5年年均負荷增長率8.2%,為滿足片區供電需求,規劃建設黃忠大道(2×240MVA)220kV變電站。本工程將七里灣(2×63MVA)110kV變電站、潮音(2×63MVA)110kV變電站和鐵佛(2×63MVA)110kV變電站從武侯站、核桃村站供區納入黃忠大道站供電范圍,預計2022年分別轉移武侯站、核桃村站供電負荷約150MW、90MW,減輕武侯站和核桃村站的供電壓力。目前片區電網結構比較薄弱,本工程通過新建黃忠大道-潮音110kV單回線路,縮短110kV線路供電距離,提高供電可靠性。通過將核桃村-鐵佛110kV線路π入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形成黃忠大道-核桃村110kV聯絡線,為后續雙星大道110kV變電站接入系統提供條件。因此,為優化片區電網結構,減輕武侯站和核桃村站的供電壓力,提高供電可靠性,結合成都電網發展規劃,2022年建成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是必要的。二、建設內容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包括4個單項工程:1、核桃村、鐵佛、潮音、七里灣110kV變電站保護改造工程核桃村、鐵佛、潮音、七里灣變原110kV線路保護1套分別完成升級改造,在潮音、鐵佛變已有地區網SDH光傳輸設備上各增加2.5Gb/s光接口板2塊。本次對核桃村、鐵佛、潮音、七里灣變原110kV線路保護1套分別完成升級改造,在潮音、鐵佛變已有地區網SDH光傳輸設備上各增加2.5Gb/s光接口板2塊,本次升級改造工程不增加電磁環境、聲環境影響,對環境影響小。核桃村220千伏變電站擴建工程(川環審批[2013]835號)、鐵佛110kV變電站擴建工程(川環建函[2006]360號)、潮音110kV變電站(原武侯科技園110kV變電站) (川環建函[2007]1608號)、七里灣110kV變電站(原成都涼水井110kV變電站)(川環審批[2011]397號)均已按終期規模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因此本次不對核桃村220千伏變電站、鐵佛110kV變電站、七里灣110kV變電站進行評價。由于本次新建黃忠大道~潮音110kV線路利用1號間隔,原侯潮一、二線分別改至三號變和二號變間隔。間隔調整后潮音110kV變電站規模不變,間隔電纜出線回數不變,不改變總平面布置方式,因此,本次對潮音110kV變電站按現狀進行評價。2、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本工程線路起于110kV武侯-潮音一線T接七里灣支線(后文簡稱侯潮里支線)武侯大道改接點,止于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新建電纜路徑長約1.2km,采用單回敷設,電纜采用銅芯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型號為ZC-YJLW02-Z64/1101×800mm2,設計最大輸送電流為661A。本工程將侯潮里支線開斷,七里灣側改接入黃忠大道,改接后形成黃忠大道-七里灣110kV電纜線路4.7km。本工程需拆除原110kV侯潮里支線原T接點—改接點段電纜線路,拆除電纜路徑長度約3.148km,拆除電纜由國網成都公司回收處理。3、黃忠大道~潮音110kV線路工程本工程新建黃忠大道~潮音110kV線路,線路起于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止于64/1101×800mm2銅芯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設計最大輸送電流為661A。在潮音110kV變電站內,本次新建黃忠大道~潮音110kV線路進原侯潮一線間隔,原候潮一線改接至3號主變,原候潮二線由3號變改接至2號變(原T接至2號變的T接段線路拆除)。將候潮二線進線段電纜更換,更換段電纜路徑長度為0.6km,電纜選用ZC-YJLW03-Z64/1101×630mm2交聯聚乙烯電力電纜。間隔調整后潮音110kV變電站規模不變,間隔電纜出線回數不變,不改變總平面布置方式,因此,本次對潮音110kV變電站按現狀進行評價。本工程需拆除原武侯—潮音二線T接2號變T接段線路,拆除電纜路徑長度約0.02km;需拆除原候潮二線潮音變進線段電纜,拆除電纜路徑長度約0.58km,拆除電纜由國網成都公司回收處理。4、核桃村~鐵佛π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本工程線路由核桃村—鐵佛110k線路(后文簡稱110kV核佛線)開π接入黃忠大道變電站,新建電纜路徑長2×1.1km,采用雙回敷設,電纜采用銅芯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型號為ZC-YJLW02-Z64/1101×800mm2,設計最大輸送電流為661A。線路開π后核桃村側形成110kV黃忠大道-核桃村單回線路14.35km,鐵佛側形成110kV黃忠大道-鐵佛單回線路4km。2-1本項目接入系統圖二、本工程評價內容1、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按照本次建設規模進行評價。2、黃忠大道~潮音110kV線路工程:線路工程按照本次建設規模進行評價,潮音110kV變電站按照現狀進行評價。3、核桃村~鐵佛π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按照本次建設規模進行評價。三、項目組成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組成及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詳見表表2-1項目組成及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名稱建設內容及規模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施工期營運期核桃村、鐵佛、潮站保護改造工程核桃村、鐵佛、潮音、七里灣變原110kV線路保護各1套分別完成升級改造,在潮音、鐵佛變已有地區網SDH光傳輸設備上各增加2.5Gb/s光接口板2塊。噪聲、生活污水、揚塵、固體廢物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線路工程主體工程本工程線路起于110kV侯潮里支線武侯大道改接點,止于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新建電纜路徑長約1.2km,采用單回敷設,電纜采用銅芯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型號為ZC-YJLW02-Z64/1101×800mm2,設計最大輸送電流為661A。噪聲、生活污水、揚塵、固體廢物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臨時工程200m2。/環保工程無//黃忠大道~潮110kV線路工程主體工程本工程新建黃忠大道~潮音110kV線路,線路起于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止于潮音110kV變電站,新建電纜路徑長約1.3km,采×800mm2銅芯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設計最大輸送電流為661A。噪聲、生活污水、揚塵、固體廢物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臨時工程200m2。該線路排管開挖臨時占地約400m2。/環保工程無//核桃村~鐵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主體工程本工程線路由110kV核佛線開π接入黃忠大道變電站,新建電纜路徑長2×1.1km,采用雙回敷設,電纜采用銅芯交聯聚乙烯絕緣電mm設計最大輸送電流為661A。噪聲、生活污水、揚塵、固體廢物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感應強度臨時工程200m2。/環保工程無//四、原有環保設施依托情況分析(1)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110kV線路:依托已建武侯大道排管通道0.1km,依托已建智遠大道及已建武侯大道電纜隧道敷設0.96km;依托擬建黃忠大道進站電纜隧km設。武侯大道和智遠大道電纜隧道均由政府統一建設,已建設完成,不納入本次的建設內容。擬建黃忠大道進站電纜隧道環境影響評價包含在《成都黃忠大道220千伏輸20變電工程》中,目前正在進行中,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供電公司建設,不納入根據現場踏勘,武侯大道和智遠大道電纜通道上方已恢復為綠化帶,無遺留生態環境保護問題。(2)黃忠大道~潮音110kV線路:依托擬建黃忠大道進站電纜隧道0.04km,還未開工建設;依托已建智遠大道電纜隧道0.81km;依托已建原侯潮里支線電力排管原侯潮里支線電力排管、電纜溝已建設完成,其環境影響評價包含在110kV武侯-潮音一線T接七里灣支線(即110kV侯潮線T接涼水井支線)在《成都涼水井110千伏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中進行了評價,批復文號為(川環審批[2011]397號)。根據現場踏勘,已建電纜通道上方上方已恢復為綠化帶,無遺留生態環境保護問題。(3)核桃村~鐵佛π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依托擬建排管長度0.05km,依托已建智遠大道電纜隧道1.01km;依托擬建黃忠大道進站電纜隧道0.04km,還未開工建設。擬建排管0.05km屬于110kV核佛線遷改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包含在《110kV核佛線遷改工程》中,目前正在進行中,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供電公司建設,不納入本次的建設內容,不對其進行評價。綜上,本工程依托擬建、已建的電纜隧道、排管、淺溝敷設4.66km,本次僅新建電纜排管0.04km。待本項目依托的電纜通道建設完成后,進行本項目的電纜敷設。21一、線路概況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快電網建設的實施意見(成辦發[2018]16號)中,明確要求五環路以內的規劃建設區(含外側綠化帶)及成都天府新區“一城一帶一區”范圍內的電力通道應采用地下電力通道方式實施建設。本項目新建線路位于成都市三環外、五環以內的規劃建設區內,輸電線路須采用電纜敷設方式。電纜線路路徑方案為規劃指定方案,路徑通道唯一。(1)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線路起于侯潮一線T接點處,將原110kV侯潮里支線電纜位于武侯大道將其側電纜對接,新建電纜沿原排管通道(B×H=2.3m×2.1m,mBC敷設0.5km至黃忠大道變電站附近,電纜線路右轉沿進站隧道(雙倉隧道,線路路徑在附圖2路徑示意圖上為:AB段+BC段+CD+DE段。(2)黃忠大道~潮音110kV線路工程本工程線路起于220kV黃忠大道變電站,電纜沿站內通道(雙倉隧道,BHmmAB.04km至智遠大道電纜隧道,沿智遠大道電BHmmBF敷設0.81km至武科西四kmBHm.8m,附圖3中FN段)kmNG,大道~潮音110kV線路進原侯潮一線間隔,原候潮一線改接至3號主變,原候潮二線由3號變改接至2號變(原T接至2號變的T接段線路拆除)。將候潮二線進線段電纜更換,更換段電纜路徑長度為0.6km。線路路徑在附圖3路徑示意圖上為:AB段+BF段+FN段+NG段+GH段。(3)核桃村~鐵佛π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22本工程線路由核桃村—鐵佛110k線路(后文簡稱110kV核佛線)開π接入黃忠大道變電站,新建電纜路徑長2×1.1km,采用雙回敷設。道電纜隧道(雙倉隧道,B×H=2.3m×2.1m,附圖4中BK段)向南敷設1.01km至黃忠間隔。線路路徑在附圖4路徑示意圖上為:AB+BK+KM段。2、電纜敷設方式本項目電纜線路主要沿電纜隧道、電纜淺溝、電纜排管敷設,其中電纜淺溝規模BHmmBHmm角形排列方式布置在排管下兩層孔內;電纜隧道規模分別為B×H=2.3m×2.1m、B×H=2.3m×2.7m,電纜采用水平排列方式布置在托臂支架上。電纜采用水平蛇形布置于電纜通道內,電纜中心間距200mm。二、本項目新建電纜線路與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電纜線路共通道情況本次新建110kV電纜線路與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電纜線路共通道敷設情況如下表所示:表2-2本項目新建電纜線路與其它電纜線路共用通道情況線路工程敷設方式線路名稱電壓等級回路數運行情況共用通道情況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依托武侯大道排管敷設(B×H=2.3m×2.1m,110kV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線路1回本次新建不與其他線路共用通道依托武侯大道電纜隧道敷設(B×H=2.3m×2.1m,附110kV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線路1回本次新建不與其他線路共用通道依托智遠大道電纜隧道敷設(B×H=2.3m×2.1m,附110kV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線路1回本次新建不與其他線路共用通道依托黃忠大道進站電纜隧道(雙倉隧道,B×H=2.3m×2.7m,110kV黃忠大道~核桃村線路1回本次新建4回220kV110kV黃忠大道~鐵佛線路1回本次新建23110kV黃忠大道~潮音線路1回本次新建線路共用通道110kV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線路1回本次新建220kV武侯~黃忠大220kV1回黃忠大道變電站擬建線路220kV武侯~黃忠大220kV1回黃忠大道變電站擬建線路核桃村~鐵佛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依托智遠大道電纜隧道敷設(雙倉隧道,m110kV黃忠大道~核桃村線路1回本次新建3回220kV線路共用通道110kV黃忠大道~鐵佛線路1回本次新建110kV黃忠大道~潮音線路1回本次新建220kV武侯~黃忠大220kV1回黃忠大道變電站擬建線路220kV武侯~黃忠大II220kV1回黃忠大道變電站擬建線路依托擬建電纜排管BH=1.6m×1.8m,附110kV黃忠大道~潮音線路1回本次新建3回線路共用通道110kV黃忠大道~鐵佛線路1回本次新建110kV核佛線1回110kV核佛線遷改工程擬建線路黃忠大道~潮工程新建電纜排管(3×3孔Φ150,B×H=0.95m×0.8m,附110kV黃忠大道~潮音線路1回本次新建不與其他線路共用通道依托原侯潮里支線電力排管(4×4孔Φ150排管,m110kV黃忠大道~潮音線路1回本次新建4回線路共用通道110kV侯潮里支線1回0kV武侯~潮音I回線路1回110kV武侯~潮音II回線路1回三、電纜線路與管道、道路及構筑物等之間允許最小距離本項目電纜線路與其他電纜、管道、道路及構筑物等間允許最小距離見下表。表2-3電纜線路與其他電纜、管道、道路及構筑物等之間允許最小距離設備平行交叉標準要求本次設計標準要求本次設計2410kV以上電纜之間0.250.30.5不同部門使用的電纜0.50.5電纜與熱力管溝2.02.50.5電纜與油管(燃氣管)0.5電纜與其他管道0.50.5電纜與建筑物基礎0.66.0~20——電纜與道路邊1.0~2.0——電纜與排水溝1.0~2.0——電纜與樹木主干0.7——與1kV以上架空桿塔基礎4.04.0~6.5——本項目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電纜線路在沿原有排管穿越武侯越220kV侯塘一二線19#~20#(同塔雙回架空線路),鉆越點處架空線高23m,具體見附圖2。本項目黃忠大道~潮音110kV線路工程電纜線路在智遠大道交叉口鉆越110kV核佛線、候佛線7#~8#(同塔雙回架空線路),鉆越點處架空線高25m,具體見附圖3。根據上表可知,本項目與架空線路交叉間距均滿足《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 (GB50217-2018)要求。四、現場布置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110kV線路新建電纜路徑長約1.2km,采用單回敷設;黃忠大道~潮音110kV線路新建電纜路徑長約1.3km,采用單回敷設;核桃村~鐵佛π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核新建電纜路徑長2×1.1km,采用雙回敷設。按照每隔500m布置1個電纜堆放場及電纜敷設施工臨時占地,1個電纜堆放場及電纜敷設施工臨時占地約100m2,本項目①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設置2個電纜堆放場及電纜敷設施工臨時占地約200m2。②核桃村~鐵佛π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設置2個電纜堆放場及電纜敷設施工臨時占地約200m2。該線路新建40m排管開挖臨時占地約400m2。③核桃村~鐵佛π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設置2個電纜堆放場及電纜敷設施工臨時占地約200m2。本項目線路施工臨時占地面積約1000m2,占地類型為既有道路人行道或綠化帶。2、生態環境保護設施布置25本項目在施工結束后對電纜堆放場及電纜敷設施工臨時占地采用跡地恢復。新建排管開挖臨時堆場覆蓋防塵網,排管開挖開挖臨時占地周圍設置施工場地圍欄,施工結束后對臨時占地采用跡地恢復。五、工程占地情況本項目新建110kV線路工程占地面積統計情況見表2-4。表2-4本項目占地面積統計表工程名稱建設用地(人行道、綠化帶)侯潮里支線改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臨時占地電纜堆放場及電纜敷設施工臨時占地200核桃村~鐵佛π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臨時占地電纜排管開挖400電纜堆放場及電纜敷設施工臨時占地200核桃村~鐵佛π入黃忠大道110kV線路工程臨時占地電纜堆放場及電纜敷設施工臨時占地200合計1000一、施工工序本工程依托擬建、已建的電纜隧道、排管、淺溝敷設4.66km,施工工序為電纜敷設。本次新建電纜排管0.04km,施工期主要施工工序為材料運輸,電纜排管開挖和電纜敷設。本項目涉及潮音變電站間隔更換施工工序主要為電纜拆除、電纜敷設。(1)電纜排管開挖本次新建電纜排管0.04km,其余利用已建或擬建電纜通道敷設。電纜排管采用明挖施工方式,施工工序為測量放線→土方開挖→基礎墊層鋪設→墊層混凝土澆筑→止水帶安裝→側壁內立模安裝→頂板模板安裝→通風孔安全孔施工→淺溝內部抹灰及支架安裝→電纜敷設→土石方回填→地面恢復。按明挖開槽方式施工。現澆混凝土標(2)電纜敷設電纜敷設前搭建放線支架,要求平穩、牢固可靠,并安裝井口滑車;布置敷設機具,一般每20m布置一臺電纜輸送機,在電纜溝內轉彎、上下坡等處加設輸送機及滑車,機具準備完畢后進行調試;電纜尾端固定在電纜盤上,將電纜導入滑車和電纜輸送機,利用輸送機牽引力敷設電纜;電纜位置就位后,利用金具進行固定。二、施工周期和人員配置輸電線路施工周期約需3個月,每天最多安排施工人員20人。26本項目輸電線路采用電纜敷設,改接點接點正好位于依托的電纜通道附近,方便本項目電纜敷設,減小了施工期環境影響;電纜線路大部分依托已建或擬建電纜隧道敷設,減小了運營期電磁環境影響。綜上本項目線路路徑已是最優方案,無比選方案。27三、生態環境現狀、敏感目標及評價標準生態環境現狀一、項目所在區域生態系統特征及生態功能區劃1、環境功能區域(1)主體功能區劃《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將四川省國土空間分為以下主體功能區:按開發方式,分為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和禁止開發區域;按開發內容,分為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按層級,分為國家和省級兩個層面。本項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區中心城區,所在區域屬于《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劃定的國家級重點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是有一定經濟基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集聚人口和經濟的條件較好,從而應該重點進行工業化城鎮化開發的城市化地區。因此,本項目建設選址與《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相符合。(2)生態功能區劃根據《四川省生態功能區劃》,本項目評價區屬于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生態區(I)-盆中丘陵農林復合生態亞區(I-2)-沱江中下游城鎮-農業生態功能區(I-2-5)。本生態功能區主導生態功能為農業生態功能的維持與提高,輔助功能為水土流失預防與監督、面源污染、礦山污染控制。本項目所在地不在禁止開發區和重點保護區內,作為基礎設施建設,該項目的實施有利于投資環境,促進城市發展,符合《四川省生態功能區劃》對區域的生態功能定位。(3)環境空氣功能區根據成都市環境空氣功能區劃,本項目所在區域屬于環境空氣二類區。(4)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執行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Ⅲ類水域標準。(5)聲環境功能區劃本工程位于成都市武侯區,根據《成都市武侯區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成武府發[2020]13號),本項目110kV潮音變電站廠界、220kV黃忠大道變電站110kV出線側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武侯大道兩側40m范圍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28生態環境現狀(GB3096-2008)4a類標準(晝間:70dB(A),夜間:55dB(A)),其余區域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晝間:60dB(A),夜間:50dB(A))。2、生態敏感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網站公布的《全國自然保護區名錄》、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網站公布的《四川省自然保護區名錄》、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公布的《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公布四川省林業地方級自然保護區名錄的通知》(川辦函[2013]109號)等資料核實,本項目不涉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世界自然遺產等區域。根據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制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成府發[2021]8號)核實,本項目不在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綜上所述,本項目不涉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世界自然遺產、生態保護紅線等區域。二、生態環境現狀本項目沿線為城市建成區,根據現場踏勘,沿線主要為綠化帶和道路,主要植被為人工種植的綠化植被,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年)》和《全國古樹名木普查建檔技術規定》,經現場調查期間核實,在評價區域內未發現珍稀瀕危及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和古樹名木。本項目沿線為城市建成區,人類活動頻繁,根據現有文獻及現場踏勘和詢問,本項目沿線野生動物主要有獸類、鳥類和爬行類,獸類有田鼠、中華山蝠、褐家鼠等,鳥類有家燕、山麻雀等,爬行類有烏梢蛇、北草蜥等。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1年第3號)、《四川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及《四川省新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經現場調查期間核實,在評價區域內未發現珍稀瀕危及國家重點的保護野生動物,也不涉及鳥類遷徙通道。29生態環境現狀三、環境空氣質量現狀本項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區,根據《2020年成都市生態環境質量公報》公布數據,2020年成都市全市環境空氣質優良天數287天成都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0天,同比減少7天;優良天數比例為76.5%,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其中,全年空氣質量優102天,良178天,輕度污染74天,中度污染10天,2天重度污染。全市SO2年均值同比下降5.9%;PM2.5年均值為41μg/m3,同比下降4.7%;CO日均值的第95百分位上升5.6%。項目所在區域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區項目所在區域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區域達標判斷結果如下表。表3-1區域空氣質量達標判斷結果污染物評價指標現狀濃度(μg/m3)標準值(μg/m3)達標情況SO2年平均濃度660達標NO23740達標PM106470達標PM2.54135不達標CO4000達標O3不達標由以上可知,項目所在評價區域為不達標區,PM2.5和O3均超標。本工程建成投運后不產生大氣污染物,大氣環境不制約本工程的建設。2、成都市環境空氣限期達標規劃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編制了《成都市環境空氣限期達標規劃》。根據《成都市空氣質量達標規劃(2018-2027年)》可知,成都市將采取:①優化城市空間布局與產業結構、②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比重、③深化工業源大氣污染防治、④推進重點行業VOCs污染防治、⑤強化移動源污染治理、⑥加強揚塵污染整治、⑦全面推進其他面源污染治理、⑧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⑨強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⑩加強環保能力30生態環境現狀建設等措施。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成都市到2027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全面改善,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穩定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氣。綜上,本次對區域電磁環境和聲環境進行現狀實測及評價;區域水環境現狀引用成都市人民政府發布的《2020成都環境質量公報》信息;生態環境現狀引用資料簡單分析。四、地表水環境質量根據2020年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2020年成都環境質量公報》中調查結論:2020年,成都市地表水水質總體呈優,108個地表水斷面中(飲用水斷面李家巖水庫5.4%;Ⅳ類水質斷面5個,占4.6%;無Ⅴ類水質斷面。五、電磁環境(一)環境現狀監測點位布置與合理性分析2022年03月31日,四川省核工業輻射測試防護院(四川省核應急技術支持中心)對本項目所在地的電磁環境進行了現狀監測。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HJ24-2020)結合本項目特點,本項目電磁環境現狀布點采取以下原則:●在已建潮音110kV變電站四周、擬建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出線側圍墻外5m處均勻布點以了解變電站周圍電磁環境影響。●本工程擬建線路長度<100km,在電纜線路上方測4個電磁環境現狀監測點。●在鉆越已有架空線路處布設監測點位,以了解電磁環境現狀。2、監測布點合理性分析(1)改接點處本次在核桃村~鐵佛π接點鐵佛側起點,核桃村~鐵佛π接點核桃村側起點,侯潮里支線改接點處分別布設了1個監測點(7#、8#、14#監測點),以了解改接點處電磁環境現狀。31生態環境現狀(2)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出線側、潮音110kV變電站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為擬建變電站,站址周圍無其它既有電磁環境影響因素,故本次在擬建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出線側布設了1個監測點(11#監測點),代表擬建變電站電磁環境現狀。潮音110kV變電站為已建變電站,本次在潮音110kV變電站東北側、西北側、西南側、東南側站界四周各布設了1個監測點(1#~4#監測點),代表潮音110kV變電站電磁環境現狀。(3)電纜通道本次在已建110kV侯潮里支線電纜線路管廊上方、已建智遠大道電纜隧道上方、擬建進站電纜隧道上方、已建武侯大道電纜隧道上方各布設了1個監測點(5#、9#、10#、12#監測點),以了解依托的電力通道上方電磁環境現狀。(4)電纜鉆越架空線路處本次在電纜鉆越110kV核佛線(7#~8#)桿塔間塔中連線東北側邊導線投影點處布設了1個監測點(6#監測點),電纜鉆越220kV侯塘一線(19#~20#)桿塔間塔中連線西南側邊導線弧垂最低處下方地面投影點處布設了1個監測點(13#監測點),以了解依電纜鉆越點處的電磁環境現狀。本工程選取的現狀監測點能反映既有工程電磁環境現狀水平,本評價所布設的監測點滿足HJ24-2020中相關要求,能夠很好地反映本工程涉及變電站、輸電線路沿線電磁環境現狀水平,監測點位具有代表性,并且布設合理。-2。監測報告見附件8,監測布點見附圖7。表3-2成都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配套工程監測布點一覽表編號測點位置監測內容備注1110kV潮音變電站東北側圍墻外5m已建變電站2110kV潮音變電站西北側圍墻外5m3110kV潮音變電站西南側圍墻外5m4110kV潮音變電站東南側圍墻外5m5本工程擬建110kV電纜段線路(依托已建110kV侯潮里支線電力排管)上方金地威新武侯科創園西側空地處已建110kV侯潮里支線電纜線路管廊上方32生態環境現狀6擬建110kV潮音~黃忠大道線路鉆越110kV核佛線(7#~8#)桿塔間塔中連線東北側邊導線投影點鉆越處7本工程擬建110kV線路π接110kV核佛線鐵佛側起點處/8本工程擬建110kV線路π接110kV核佛線核桃村側起點處/9本工程擬建110kV電纜段線路(依托已建智遠大道電纜隧道)上方雙鳳苑西側空地處已建智遠大道電纜隧道上方本工程擬建110kV電纜段線路(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側擬建電纜隧道1上方)上方空地擬建進站電纜隧道上方本工程擬建110kV電纜段線路(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側擬建電纜隧道2上方)上方空地擬建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出線側本工程擬建110kV電纜段線路(依托已建武侯大道電纜隧道上方,且隧道內無輸電線路)上方武侯大道處已建武侯大道電纜隧道上方220kV侯塘一線(19#~20#)桿塔間塔中連線西南側邊導線弧垂最低處下方地面投影點鉆越處110kV侯潮里支線改接點下方改接處(二)現狀監測與監測規范合理性分析變電站站界四周電磁環境監測點位布設在圍墻外5m、高1.5m處;鉆越點處電磁環境監測在導線對地投影點,地面1.5m高處,監測1次。監測工頻電場強度時,監測人員與監測探頭距離不小于2.5m,監測探頭與固定物體的距離不小于1m;監測工頻磁感應強度時,監測探頭用1個小的電介質手柄支撐,使其位置在監測值最大方向。符合《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HJ681-2013)規范。(三)與本項目有關的已投運輸變電設施監測期間工況2022年03月31日,監測時,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及本工程110kV線路尚未開工建設,潮音110kV變電站、已建110kV侯潮里支線電纜線路管廊(含三條已運行線路,110kV侯潮一二線、110kV侯潮支線)正常運行。工況如下表所示:表3-3與本項目有關的已投運線路監測期間運行工況名稱運行工況電壓(kV)電流(A)有功(MW)無功(MVar)kV變1#主變09.2212#主變903#主變4020-8110kV侯潮一線-2233110kV侯潮二線90-20110kV侯潮里支線362(四)監測依據表3-4監測儀器一覽表監測因子監測方法監測儀器工頻電磁場《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681-2013)儀器名稱:電磁輻射分析儀儀器型號:NBM550/EHP-50F儀器編號:F-0031/100WY70712檢出下限:0.005V/m;0.3nT電場強度:校準單位: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證書編號:J202202089155-0018校準日期:2022年02月18日有效日期:2023年02月17日磁感應強度:校準單位: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證書編號:J202202089155-0010校準日期:2022年02月25日有效日期:2023年02月24日(五)質量保證本次監測單位為四川省核工業輻射測試防護院(四川省核應急技術支持中心),該單位具有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證書(證書號:160021181133),并在允許范圍內開展監測工作和出具有效的監測報告,保證了監測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HJ標準》(GB3096-2008)制定監測方案及實施細則;(2)嚴格按照監測單位《質保手冊》、《作業指導書》開展現場工作;(3)監測儀器每年經計量部門檢定,每次測量前、后均檢查儀器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4)監測人員經考核并持有合格證書上崗;(5)監測時獲取足夠的數據量,以保證監測結果的統計學精度。監測中異常數據34以及監測結果的數據處理按照統計學原則處理;(6)建立完整的文件資料。儀器校準(測試)證書、監測方案、監測布點圖、測量原始數據、統計處理程序等全部保留,以備復查;(7)監測報告嚴格實行三級審核制度,經過校對、校核,最后由技術負責人審定。(六)監測點及監測期間自然環境條件監測日期:2022年03月31日環境溫度:14℃~16℃;環境濕度:66%~73%;天氣狀況:陰;風速:<0.8m/s~2.1m/s;測點已避開較高的建筑物、樹木,監測地點相對空曠,監測高度為距地面1.5m。(七)電磁環境現狀監測與評價(詳見專項報告)本次監測的14個點位的工頻電場強度范圍在0.119V/m至85.28V/m之間,最大值出現在擬建110kV潮音~黃忠大道線路鉆越110kV核佛線(7#~8#)桿塔間塔中連線東北側邊導線投影點,均小于《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電場強度公眾曝露控制限值4000V/m。2.工頻磁感應強度本次監測的14個點位的工頻磁感應強度強度范圍在0.0106μT至0.9545μT之間,最大值出現在本工程擬建110kV電纜段線路(依托已建110kV侯潮里支線電力排管)上方金地威新武侯科創園西側空地處(即已建110kV侯潮里支線電纜線路管廊上方),均小于《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眾曝露區100μT的評價限值。六、聲環境現狀2022年03月31日,四川省核工業輻射測試防護院(四川省核應急技術支持中心)對本項目所在地的聲環境進行了現狀監測。(一)環境現狀監測點位布置與合理性分析本項目評價范圍內無噪聲環境敏感目標,因此本項目布點原則為:●在潮音110kV變電站廠界四周、擬建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出線側圍墻35外1m處布設廠界噪聲監測點。●在鉆越架空線路下方1m處布設噪聲監測點。●在電纜通道上方布設了2個噪聲監測點。2、合理性分析在擬建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出線側布設監測點,能夠反映本項目建設前的聲環境現狀;在已運行的潮音110kV變電站四周布設監測點,能夠反映已運行變電站站界的聲環境現狀;在擬建110kV潮音~黃忠大道線路鉆越110kV核佛線(7#~8#)桿塔間塔中連線東北側邊導線投影點、擬建電纜線路鉆越220kV侯塘一線(19#~20#)桿塔間塔中連線西南側邊導線弧垂最低處下方地面投影點設監測點能夠反映本項目建設前架空線路線下的聲環境現狀;電纜線路不評價噪聲,為了解本項目區域噪聲背景值,因此在電纜通道上方布設了聲環境監測點。本評價所布設的監測點滿足HJ24-2020和HJ2.4-2021中相關要求,能夠很好地反映本工程變電站及擬建線路的聲環境現狀水平,監測點位布設合理。(二)現狀監測與監測規范合理性分析變電站廠界噪聲監測點位于圍墻外1m,地面1.2m高處,晝夜各監測1次,聲環境監測點位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規范。其余監測點位位于地面1.2m高處,晝夜各監測1次,聲環境監測點位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三)監測依據表3-5監測儀器一覽表監測因子監測方法監測儀器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儀器名稱:多功能聲級計儀器型號:AWA6228+儀器編號:00304010分辨率:0.1dB(A)檢定單位:成都市計量檢定測試院證書編號:強第22007611702號檢定日期:2022年01月19日有效日期:2023年01月18日36儀器名稱:聲校準器儀器型號:AWA6221A儀器編號:1002013聲壓級:94.0dB(A)檢定單位: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證書編號:檢定字第202109004984號檢定日期:2021年09月26日有效日期:2022年09月25日(四)監測頻率(五)聲環境現狀監測與評價本項目聲環境現狀監測結果見下表:表3-6本項目聲環境現狀監測結果測點位置測量時間測量結果(dB(A))執行標準(dB(A))達標情況1110kV潮音變電站東北側圍墻外1m2022.03.31晝間59晝間60達標2022.03.31夜間47夜間50達標2110kV潮音變電站西北側圍墻外1m2022.03.31晝間57晝間60達標2022.03.31夜間45夜間50達標3110kV潮音變電站西南側圍墻外1m2022.03.31晝間56晝間60達標2022.03.31夜間46夜間50達標4110kV潮音變電站東南側圍墻外1m2022.03.31晝間54晝間60達標2022.03.31夜間45夜間50達標5忠大道線路鉆越110kV核佛線7#~8#桿塔間塔中連線東北側邊導線投影點2022.03.31晝間56晝間60達標2022.03.31夜間48夜間50達標6本工程擬建110kV電纜段線路(依托已建智遠大道電纜隧道)上方雙鳳苑西側空地處2022.03.31晝間50晝間60達標2022.03.31夜間44夜間50達標7本工程擬建110kV電纜段線路(黃忠大道220kV變電站110kV側擬建電纜2022.03.31晝間45晝間60達標2022.03.31夜間41夜間50達標37隧道2上方)上方空地8本工程擬建110kV電纜段線路(依托已建武侯大道電纜隧輸電線路)上方武侯大道處2022.03.31晝間65晝間70達標2022.03.31夜間54夜間55達標9220kV侯塘一線19#~20#桿塔間塔中連線西南側邊導線弧垂最低處下方地面投影點2022.03.31晝間63晝間70達標2022.03.31夜間53夜間55達標110kV潮音變電站四周廠界(1#~4#)、擬建黃忠大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