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的改革1點 優秀獎_第1頁
俄國的改革1點 優秀獎_第2頁
俄國的改革1點 優秀獎_第3頁
俄國的改革1點 優秀獎_第4頁
俄國的改革1點 優秀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到19世紀中期,已有哪些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通過什么方式?英國、美國、法國等自下而上的資產階級革命希特勒與拿破侖迷之巧合!小兵開始當起,都達到權力最高峰希特勒任國家元首時間:1945-1933=12年,拿破侖稱帝時間:1815-1804=11年一個領導德國打敗法國,一個領導法國打敗德國都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歐洲,成為歐洲霸主人生轉折:都進攻俄國,失敗彼得大帝

德拉羅虛油畫1838年

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普京將一幅彼得大帝的畫像掛在辦公室里。在歷史名城圣彼得堡誕生300周年慶祝活動上,普京總統飽含深情的說:“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原因在于300年前彼得大帝進行了一場成功的改革,使默默無聞的俄國躋身歐洲強國行列,取得了對歐洲事務的發言權。在這幅著名的肖像畫中,面相暴烈的彼得一手持劍、一手拿著世界地圖,顯然這位君主擁有和需要的就是這兩項——世界眼光和鐵血手腕。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的歷史貢獻?他的改革在歷史上產生了什么影響?第2課俄國的改革亞歷山大二世1861年農奴制改革彼得一世改革9世紀晚期:13世紀上半葉:16世紀:1713年:1917年:俄國的歷史沿革東斯拉夫人建立基輔羅斯(第一個國家)基輔羅斯被蒙古人征服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率領其他公國脫離蒙古統治,使俄國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強化了沙皇的專制權力。羅曼諾夫王朝,彼得一世在位期間達到鼎盛,進入帝國時期十月革命爆發,俄羅斯帝國滅亡俄羅斯帝國:占亞歐大陸面積42%占整個地球面積1/22占地球陸地面積1/6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1)在沙皇的專制統治下,俄國盛行農奴制,封閉落后。(2)農業和手工工場使用農奴勞動,工商業的發展極其緩慢。2、時間:3、領導人物:4、目的:18世紀初彼得一世改變俄國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彼得一世政治上

軍事上經濟上文化教育上社會習俗彼得大帝

18世紀初,沙皇彼得一世決心改變俄國的落后面貌,實現富國強兵。他發出向西方學習的號召,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的改革措施有什么作用?學習西方文明——措施5、內容:(1)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了沙皇的專制權力。(政治)(2)創建了一支紀律嚴明的新式常備軍,要求貴族必須到軍隊或行政機構為國家服務,按功勞和才能提拔人才;(軍事)(3)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經濟)(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學生,創辦科學家,開辦學校,創辦報紙;(文教)(5)提倡西方的禮節服飾與生活方式。(社會生活)積極:(1)通過改革,俄國一躍成為歐洲軍事強國,為對外擴張準備了條件(新首都:圣彼得堡)。(2)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局限:農奴制進一步強化,后來成為俄國社會發展的障礙。封建帝國6、影響:一、彼得一世改革(6)彼得一世的擴張及營建新都:1700年-1721年,俄國打敗瑞典,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并在這個過程中,營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彼得大帝因其對俄國的卓越貢獻被參政院封為“全俄羅斯大帝”和“祖國之父”,被恩格斯譽為“真正的偉人”。一、彼得一世改革材料:19世紀中期俄國與西方經濟比較國別人均收入(盧布)鐵產量(萬噸)鐵路長度(千米)

制度俄國71261606封建農奴制英國32338514603君主立憲制法國150

1089160民主共和制德國17540.210065君主立憲制英美法等歐美各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開始工業革命,進行殖民擴張,實力迅速上漲。二、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

“大家好,我叫尤里,現在是1861年的俄國。我是安德烈公爵家的農奴,整個俄國90%以上的人口都是像我這樣的農奴。我們窮苦,一年到頭也無法給自己買點商品。公爵老爺掙到錢之后又購買了大量的土地和農奴。我們夜以繼日工作卻依舊貧困潦倒,想要另謀生路又無法自由選擇。家里已經斷糧了,而公爵依然把我們當奴隸一樣對待。周邊農奴起義的頻率不斷提高,看來我也得為了全家的生存做些什么了!”1、根本原因:農奴制制約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市場資金勞動力工場主(資本家)的煩惱郁悶!工場里人手總是不夠;產品銷售也不好,農奴太窮了,他們買不起……唉,都是那討厭的農奴制.

年代農民起義1801年~1810年

83次1811年~1820年

124次1821年~1830年

156次1831年~1840年

143次1841年~1850年

351次1850年~1861年

591次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列賓繪)二、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克里米亞戰爭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充分暴露了農奴制俄國的腐朽性(對外)1853-1856對外戰爭的失利“克里米亞戰爭的特點就是一個采用原始生產形式的民族對幾個擁有現代生產的民族進行絕望的搏斗。”——恩格斯資本主義工業文明封建農奴制度(俄國PK

英國、法國、土耳其)英國的鐵甲艦俄國的帆船克里米亞戰爭失敗——激化了社會矛盾(1853—1856年,俄VS土、英、法)封建農奴制度資本主義工業文明

恩格斯在談到這次戰爭時寫道:“克里米亞戰爭的特點就是一個采用原始生產形式的民族對幾個擁有現代生產的民族進行絕望的搏斗。”

年代農民起義1801年~1810年

83次1811年~1820年

124次1821年~1830年

156次1831年~1840年

143次1841年~1850年

351次1850年~1861年

591次1.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2.改革性質:二、廢除農奴制(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二、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封建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克里木戰爭慘敗,俄國國內社會矛盾激化亞歷山大二世

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農民。

--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農民暴動問題: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目的:挽救統治危機,鞏固貴族統治1.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2.改革性質:二、廢除農奴制(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沙皇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二、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封建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克里木戰爭慘敗,俄國國際地位下降,國內矛盾激化

亞歷山大二世在俄國國務會議最后審查改革方案時說:

“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改革的目的:改革的實施者:改革的前提:挽救統治危機,鞏固貴族地主統治。代表貴族地主利益的沙皇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2、開始:

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亞歷山大二世貴族宣讀“解放”農奴的法令1861年改革后俄國工人數量變化表時間(年)1865年1890年1898年數量(人)38.1萬162萬300萬——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內容1: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和廣闊的市場二、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3.改革措施:19世紀60-70年代俄國機器制造業統計表時間企業數(家)工人數(人)產值(千盧布)1860年991160079541879年1874200051937——劉祖熙

《改革與革命──俄國現代化研究》內容2: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份土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二、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3.改革措施:3、內容:

(1)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2)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所出的價錢高出當時的地價。資本主義發展的四個要素:雄厚的資本、自由的勞動力、廣闊的市場、豐富的原料。自由的勞動力雄厚的資本性質:沙皇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1861~1881年間,布匹的生產增加了兩倍,織布工廠排擠了手工織布業。**1860~1890年,生鐵的產量由2,050萬普特增至5,660萬普特;鋼產量由1,250萬普特增至5,2000萬普特;煤的產量由1,800萬普特增至36,700萬普特。**1866年俄國的工廠不到3千,1903年已近9千個**1865~1895年,俄國的鐵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農業資本主義經濟發展……**19C末俄國基本完成工業革命二、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農奴制廢除后的農民沙皇陛下仁慈,讓我獲得了自由,但是為了得到份地養活全家,我變賣了家里所有能賣的東西才交清了贖金,現在家里窮的就剩下幾面墻可以依靠了!實際上是對農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奪。農民“解放”的實質:

按改革法的規定:農民為了獲得一塊份地和宅旁園地,須向地主繳納高于低價2-3倍的贖金,其中25%左右交現金,其余要在49年內連本帶息還清。據統計,到1910年農民還清貸款時,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奪農民20億盧布的贖金。農奴制廢除后的農民“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如何理解列寧:“農民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奪得一干二凈了。”答:俄國廢除農奴制之后,農民為了購買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變得一貧如洗。他們有可能成為靠出賣勞動力維持生活的人。二、廢除農奴制2、時間及改革者: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3、改革內容:①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可以改變身份,自由轉換職業;②農奴在獲得解放的同時,可以獲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須出錢贖買。4、改革的意義:1)積極:①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②改革廢除了農奴制度,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了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封建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原因:2)局限性:農奴制的殘余仍然存在,影響著俄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改革是強國之路。適時的改革推動社會發展。改革要順應歷史潮流。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感悟互學探究彼得一世改革和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有哪些相同點?①兩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進行的;②改革的對內作用相似,都從不同方面推動了俄國社會的進步;③改革的對外影響相似,都增強了俄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俄國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背景時間、領導人目的內容小結意義廢除農奴制原因開始意義俄國農奴制盛行,封閉落后,工商業的發展極其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