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講礦床工業指標及傳統儲量計算方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二、 礦產資源儲量計算的原理和一般過程 1\o"CurrentDocument"三、 礦床工業指標的確定 2\o"CurrentDocument"(一) 礦床工業指標的概念和內容 2\o"CurrentDocument"(二) 確定工業指標的依據 4\o"CurrentDocument"四、 礦體圈定 7\o"CurrentDocument"(一) 礦體邊界線種類 7\o"CurrentDocument"(二) 礦體邊界線的圈定方法 7\o"CurrentDocument"五、 儲量計算基本參數的確定 10\o"CurrentDocument"(一) 礦體面積的測定 11\o"CurrentDocument"(二) 礦體平均厚度的確定 11\o"CurrentDocument"(三) 礦石平均體重的測定 11\o"CurrentDocument"(四) 礦石平均品位的計算 12\o"CurrentDocument"(一) 地質塊段法 14\o"CurrentDocument"(二) 開采塊段法 16\o"CurrentDocument"(三) 斷面法 16、礦產資源儲量計算的原理和一般過程自然界產出的礦體大多數是形態復雜和礦化不均一的,無論用哪種方法計算礦產儲量,其計算結果與實際儲量間總存在著誤差,只是誤差的性質和大小可能不同而已。我們的任務只是在于根據礦床(體)地質特征及其工程控制和地質研究程度,結合實際需要,找到既簡便易行,又誤差較小能滿足要求的儲量計算方法。儲量計算的基本原理就是人們把自然界客觀存在的形態復雜的礦體分割轉變為體積與之大體相等、礦化相對均一的形態簡單的幾何體,運用恰當的數學方法,求得儲量計算所需的各種參數,最后計算出礦產(礦石或金屬)儲量來。儲量計算的一般過程是:(1) 確定礦床工業指標。(2) 圈定礦體邊界或劃分資源/儲量計算塊段。(3) 根據選擇的計算方法,測算求得相應的資源儲量計算參數:礦體(或礦段)面積S,平均厚度M,礦石平均體重孑,平均品位巴,等等。(4) 計算礦體或礦塊的體積V和礦石資源量/儲量Q:或金屬量P:p=QD(5)統計計算各礦體或塊段的資源量/儲量之和,即得礦床的總資源量/儲量。三、礦床工業指標的確定(―)礦床工業指標的概念和內容1礦床工業指標的概念概念:礦床工業指標,簡稱工業指標,它是指在現行的技術經濟條件下,工業部門對礦石原料質量和礦床開采條件所提出的要求,即衡量礦體能否為工業開采利用的規定標準。意義:它常被用于圈定礦體和計算資源儲量所依據的標準。也是評價礦床工業價值、確定可采范圍的重要依據。工業指標的高低取決于礦床地質構造特征、礦產資源方針、經濟政策和礦石采、選、冶的技術水平等。反過來,礦床工業指標直接影響著所圈定礦體的形態復雜程度、規模大小、儲量的多少、采出礦石質量的高低及對礦床地質特征、成礦規律的正確認識,進而影響到確定礦床開采范圍,生產規模、采礦方案和選礦工藝,開采中的損失與貧化率、選礦回收率等技術參數的確定;最終影響到礦山生產經營的技術經濟效果、礦產資源的回收利用程度和礦山服務年限等。工業指標是地質與技術經濟聯合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2工業指標內容礦床工業指標的內容很多,構成一個復雜的工業指標體系。大體上可分為礦石質量和開采技術條件兩部分或歸納為如下三類:第一類:與礦石質量有關的,如邊界品位,最低工業(可采)品位,有害雜質最大允許含量,有用伴生組分的最低綜合品位,礦石自然類型和工業品級的劃分標準,出礦品位或入選品位等;第二類:與地質體厚度有關的,如最小可采厚度、夾石剔除厚度或夾石最大允許厚度等;第三類:其他的,如一些綜合指標:最低工業米百分率(或工業米克噸值)、含礦系數;還有個別礦種所需規定的特殊標準,如鉻鐵礦的鉻鐵比,鋁土礦的硅鋁比,煤礦的揮發分、灰分、發熱量,耐火材料礦產的耐火度、灼減量,與采礦條件有關的采剝比、開采深度等。最重要、最常用的幾項工業指標是:(1) 邊界品位指在圈定礦體時,對單個樣品有用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作為區分礦與非礦的分界標準。它直接影響著礦體形態的復雜程度、礦石平均品位的高低、礦石與金屬儲量的多少。它一般界于尾礦品位與最低工業品位之間。(2) 最低工業品位或稱為最低可采品位,是指工業可采礦體、塊段或單個工程中有用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限,亦即礦物原料回收價值與所付出費用平衡、利潤率為零的有用組分平均含量。它是劃分礦石品級,區分工業礦體(地段)與非工業礦體(地段)的分界標準之一。它直接關系到工業礦體邊界特征和儲量的多少。它常高于邊界品位,在圈定礦體時,往往與邊界品位聯合使用。(3) 最低可采厚度它是指在一定技術經濟條件下,對具有開采價值礦體(礦層、礦脈等)的最小厚度(真厚度)要求,原是區分能利用儲量與暫不能利用儲量的標準之一。(4) 夾石剔除厚度是指礦體內可以圈出并在開采時可以剔除的夾石(非工業礦石)的最低厚度標準。若夾石小于此指標,則不予剔除而和礦石一樣對待;否則,此夾石應單獨圈定處理:留于原地不予開采,或選別開采(分采、分運),計算儲量時,則不能參與計算。(5) 有害雜質最大允許含量它是指塊段或單個工程中對礦產品質量或加工過程起不良影響的有害組分的最大允許含量要求。(6) 最低工業米百分率它是對礦體厚度(米)與品位(%)乘積要求的綜合指標。當品位值為克/噸(貴金屬)時,稱為最低工業米克噸值。它只用于圈定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而品位遠高于最低工業品位的薄而富礦體(礦脈、礦層):當其厚度與平均品位乘積等于或大于此指標時,則圈為工業可采礦體。所計算儲量為表內儲量,否則劃入表外儲量。(7) 含礦系數是指各工業可采部分與相應整個礦床或礦體、礦段、塊段的體積比,時常用其面積比(面含礦系數)或長度比(線含礦系數)代替。當有用組分分布極不均勻,夾石(層)太發育,不能確定工業礦體可靠邊界的含礦帶時,為除去無礦部分、提高儲量計算精度,用其作校正系數參與儲量計算。其指標根據最佳采礦方法下的選別開采和經濟合理性確定(前蘇聯)。(8) 剝采比或稱剝離系數,是指露天開采時需剝離的廢石量(上覆巖層、夾石)與開采的礦石量之比值的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指標。一般規定其上限(即合理剝采比),大于此指標者,則不宜露天開采,應考慮地下開采。共(伴)生組分綜合利用指標與主有用組分共(伴)生的,具有綜合利用工業價值的其他有用組分的最低含量標準。確定工業指標的依據礦床工業指標依礦床勘查階段的時間序列構成如下系統:普查階段的參考性工業指標f詳查階段為礦山規劃的暫定工業指標f地質勘探階段由勘探、礦山設計和基建生產部門共同制定的計劃工業指標f礦山生產初期經試生產驗證核實的實際生產正式工業指標f礦山生產發展過程中,由礦山企業計劃、礦山地質和采選冶生產部門,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往往重新研究修訂的擴大工業指標。根據勘查程度高低確定的這一工業指標系統,反映著隨勘查程度的提高,工業指標也在逐漸趨向于合理可靠和切實可行。在礦產預查、普查、詳查階段,資源量與儲量計算可參照《礦產工業要求參考標準》中的一般標準確定。例如,銅礦床一般工業指標及伴生有益組分評價參考指標如表4-7-4及表4-7-5所列。表4-7-4銅礦床工業指標一般要求表項目硫化礦石氧化礦石坑米露米邊界品位(%)最低工業品位(%)礦床平均品位(%)最小可采厚度(m)1?22?41夾石剔除厚度(m)2?44?82表4-7-5銅礦床伴生有益組分評價參考表—1元糸PbZnMoCoWO3SnNiSBiAuAgCd、Se、Te、Ga、Ge、Re、In、Tl含量(%)1/tlg/t確定最佳工業指標是政策性強、經濟性強、時間性強,且往往因具體情況而變化,技術復雜的一項綜合性工作。所依據的基礎資料包括:國家有關礦產開發的方針政策,礦床地質構造資料,礦石最佳采、選、冶技術方案及工藝試驗資料,近期與長遠的市場需求,各礦產品方案及經濟核算資料等。因工業指標的數值隨礦種不同、礦床地質特征及上述資料的影響作用不同而不同,并應具有動態的性質,故具體礦床的工業指標應具體制訂。只有依據當時的實際資料,經過地質技術經濟的綜合對比論證后,才能獲得最佳的礦床工業指標。(三)綜合品位指標的確定在貫徹執行綜合勘探、綜合評價、綜合利用礦產資源方針時,對具有工業利用價值,具有一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伴生組分的綜合性礦石,其綜合品位就是主要有用組分(標準組分)品位與伴生有用組分含量等價折算為主組分品位后的總和。公式為:冷=色+}Kt”久伴fl=i式中’%—以主組分表示的綜合品味(%人口壬一主組分品味d禺彈一第i今伴生有用組分含量心一第i個伴生有用組分的換笫系數〔或稱等值系數人其中的V值有以F求法豪價格法孑_£侔P侔0主式中’疔斗勿一主爼分與伴生組分的選礦回收率<%);備卩碎一主組分與佯生組分的粘礦價格(元/噸A0掙尸彈一生組分與徉生組分的特礦品味d產值法(3)贏利法K-E昶伴戸主卩伴也牡主0伴$主式中二E主、E悸一主組分與伴生組分的采礦回收率<%>;聳、%—主31分與伴生組分的單位產品贏利(元/噸){即怕格城去生產成本之差值九綜合品位同樣應分為邊界綜合品位和最低工業綜合品位指標,用以圈定同位或異體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礦體的合理邊界線。四、礦體圈定一)礦體邊界線種類(1) 零點邊界線礦體尖滅點的連線。一般情況下,它與礦體自然邊界(礦體與圍巖界線明顯)或外邊界線一致,表示各礦體大致分布范圍。(2) 可采邊界線是指符合當前工業技術條件探明的可供開采利用的礦體(礦塊或塊段)邊界線。(3) 內邊界線連接邊緣見礦工程所形成的邊界線,表示由勘探工程實際控制的那部分礦體分布范圍。(4) 外邊界線用外推法確定的礦體邊界線,表示礦體的可能分布范圍;它與內邊界線間的儲量可靠程度要低于內邊界線范圍內的儲量。(5) 資源儲量類別邊界線以資源儲量分類標準圈定,表示不同類別資源儲量分布范圍的邊界線。(6) 自然(工業)類型邊界線以礦石自然(工業)類型劃分標準確定的邊界線。(7) 工業品級邊界線在能分采礦石工業類型邊界線內,以工業品級劃分標準確定的邊界線。(二)礦體邊界線的圈定方法概念:礦體圈定即在儲量計算圖上把礦體空間形態位置,即礦體邊界線確定下來的工作。礦體圈定思路:礦體邊界線的圈定一般是在勘探線剖面圖、中段地質平面圖或礦體投影圖上,利用工程原始編錄和礦產取樣資料,根據確定的工業指標,結合礦床(體)地質構造特征、勘探工程分布及其見礦情況,全面考慮進行的。礦體圈定步驟:先確定單個工程礦體各種邊界線(基點)位置;然后,將相鄰工程上對應邊界點相連接,完成勘探剖面上的礦體邊界圈定;再對礦體邊緣兩相鄰工程(剖面)和全部工程所控制的礦體各種邊界線的適當連接和圈定。1單個工程中礦體邊界線的圈定(動畫演示)(1) 當礦體與圍巖分界線清楚,有用組分分布相對均勻時,即礦體邊界線與自然邊界線相一致,肉眼易于辨認,則礦體邊界基點位置與礦體產狀,均可利用探礦工程或自然露頭在剖面上的直接觀察和測量確定之。(2) 當礦體與圍巖界線不清楚,即呈漸變過渡關系時,只能根據化學取樣結果,利用現行工業指標確定礦體邊界基點位置。具體步驟為:根據截穿礦體的單個工程中連續(分段)取樣結果,首先將等于或大于邊界品位的樣品分布地段,暫全部圈為礦體,礦體與頂、底板分界位置即礦體外邊界線基點。計算圈定礦體(邊界基點)內全部樣品的平均品位和厚度值。計算結果若大于或等于最低工業品位,而且真厚度也不小于最低可采厚度指標時,則應劃為工業礦體;通過該基點的邊界線為可采邊界線。若計算結果低于最低工業品位,或真厚度也小于最低可采厚度,該圈定界線范圍內礦體為非工業礦體。當礦體厚度小于最低可采厚度,但品位較高,其厚度與品位乘積達到米百分值(米/克噸值)指標時,可圈為礦體。當以邊界品位圈定礦體范圍內的平均品位低于最低工業品位,而厚度大于最小可采厚度時,則可從靠近礦體頂、底板處去掉幾個品位較低的樣品,再進行計算;若計算結果達到最低工業品位要求,厚度亦滿足最小可采厚度要求,則這時圈定的礦體為工業可采礦體,該邊界線為可采邊界線;若計算結果仍低于最低工業品位,或厚度低于最小可采厚度時,則其仍為非工業礦體。若礦體一側或兩側為厚大且成片分布的低品位礦時,應單獨圈出。在圈定礦體內,品位低于邊界品位的樣品,當其厚度小于夾石剔除厚度不能分采時,則不必圈出,仍作工業礦石對待;否則,必須圈出作夾石處理,不能參加平均品位和礦體厚度計算。2兩相鄰工程及全部工程中礦體邊界線的圈定在儲量計算圖上,在完成單個工程中礦體邊界線基點確定以后,沿礦體走向和傾斜方向上,礦體邊界線的圈定常用以下方法完成。1) 直接法當相鄰兩工程均穿過符合工業指標要求的礦體邊界基點,且地質條件又允許時;或由于礦體與圍巖界線清楚,由工程地質編錄直接測繪了邊界基點位置,則相對應基點用直線連接,即得相應的礦體邊界線。2) 插入法
當相鄰兩見礦工程一個穿過符合工業指標要求的礦體,另一個工程所見為非工業礦化(低于工業指標要求)時,可采邊界線(基點)在兩個工程之間,可用內插法求得。插入方法視具體情況而定:當兩工程間有破壞礦體的后期地質構造(如斷層、巖脈)劃隔開來,造成兩工程所見礦化陡然變化時,即以該地質構造界面線劃開(地質法)。當它們呈漸變規律時,如圖4-7-2所示,A、B分別為低于、高于工業指標mC(代表最低工業品位或最小可采厚度)等的兩相鄰工程平面位置,已知其標志值為mA、mB,且mAVmCVmB,所求符合工業指標要求的可采邊界線基點C的位置,可用以下內插法求得:(1)計算內插法圖4-7-2(a)所示:(2)作圖內插法圖4-7-2(b)所示,圖中AD=mC-mABE=mB-mC(3)平行線內插法圖4-7-2(c)所示,可移動透明方格紙,使紙上的一組等距平行線代表的礦體標志(品位、厚度或米百分值)值分別與A、B位置的對應值相同,則A、B線與最低工業指標(如0.5)之交點即C點位置。圖4-7-2兩工程間插入法(a)—計算內插法;(b)—作圖內插法;(c)—平行線內插法3)有限推斷法即在邊緣見礦工程與未見礦工程之間劃出礦體邊界線的方法。方法:首先確定礦體尖滅點的位置:可采用形態的自然趨勢尖滅法,或視具體情況,采用工程間距的1/2、1/3、2/3、1/4、3/4等幾何方法,或采用平均尖滅角法。其次將礦體尖滅點與見礦工程中礦體頂、底板界線點直線相連,得礦體零點邊界線;或采用1/4、1/3平推法確定礦體外邊界線。然后再以最小可采厚度與最低工業品位內插求得可采邊界線。4) 無限推斷法若礦體邊緣見礦工程以外沒有工程控制,則此時礦體邊界基點的確定方法為無限推斷法。無限推斷法主要是根據礦床地質特征、已揭露礦體部分的規模、礦體變化規律和物化探資料,或采用地質法,或形態的自然趨勢尖滅法,或幾何法圈定礦體。當礦體特征參數(品位、厚度等)變化無規律可循時,則常以正常工程間距1/2(中點法)或1/4、1/3平推法推斷礦體零點邊界線;然后,用內插法圈定可采邊界線。要求:深部礦體無限外推,應視礦體穩定程度和周圍控制程度而定,最大外推距離不得超過勘查網度的工程間距。注意:在此必須指出,在圈定礦體邊界時,絕不可簡單機械地連接礦體,必須首先詳細分析礦床地質構造條件、控礦因素、礦化特征、礦體空間賦存規律及成礦后的構造活動、巖漿活動、次生變化等對礦體邊界的影響,即正確的地質認識是正確圈定礦體邊界的基礎。此外,往往還需要劃分出各類塊段(儲量類別、礦石類型與品級、地質與開采地段等)。既應考慮開采方式、方法及其對礦床勘探程度的要求,根據勘查工程控制程度圈定并劃分礦產資源量/儲量類型,再結合經濟意義、可行性研究程度詳細劃分并標定其各類型編碼,還應同時注意所有圖件間的對比分析和相互間的統一,盡量避免和減少因礦體圈定的不正確,給計算儲量帶來的地質誤差。儲量計算礦體邊界線一般以直線圈定,不允許工程間推斷部分礦體的厚度大于相鄰見礦工程控制的實際厚度值,就是為了“保險”,即增加儲量計算結果的可靠程度、減少負面誤差。在充分掌握礦體的形態特征時,也可用自然曲線連接。五、儲量計算基本參數的確定儲量計算基本參數:礦體面積、礦體平均厚度、礦石的平均體重和平均品位,有時還包括礦石濕度和含礦系數等。一)礦體面積的測定面積測定載體:礦體面積的測定是在各類儲量計算圖紙,如勘探線剖面圖、中段地質平面圖、礦體水平投影圖或礦體縱投影圖等圖紙上進行。面積測定方法:常用求積儀法、透明方格紙法和幾何圖形法,較少采用質量類比法、曲線儀法、坐標計算法等。在測定面積時,除了要求圖紙的質量(精度)符合要求外,為減少測定的技術誤差,用求積儀或透明方格紙法規定時,均應要求認真地測定三2次,相對誤差值在W2%時,再求得其面積平均值參加儲量計算。幾何圖形法要求圖形盡可能簡單,圖件比例尺視礦體規模而定,一般為1:1000。(二)礦體平均厚度的確定礦體的厚度是根據礦體自然露頭、工程揭露的礦體厚度測量和地質編錄資料量取“線”上礦體厚度值。根據所選擇的儲量計算方法,是采用礦體(或礦塊)的平均真厚度,還是平均鉛垂厚度或平均水平厚度計算礦體體積,根據需要進行測定統計計算或需適當的變換處理。礦體斷面或礦段(礦塊)平均厚度的計算:當礦體厚度變化較小,厚度測量工程點(線或面)分布均勻;或厚度測量點(線或面)密度大、數量很多;或礦體厚度變化無規律,測量點分布也不均勻時,均可采用算術平均法計算。當礦體厚度變化較大,并有規律的情況下,而厚度測量點分布又不均勻時,通常以其影響長度或面積為權,運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平均厚度。當礦體厚度變化很大,而遇到異常的特大厚度時,應先進行處理,然后再求平均厚度。(三) 礦石平均體重的測定礦石體重的測定分為大體重法(全巷法)與實驗室的小體重法(封蠟法,又稱假密度法)兩種。致密塊狀礦石采集小體重樣即可。小體重法求礦石平均體重需要測定樣品的數量多(>30塊),且須以大體重法進行檢查校正。裂隙較發育的塊狀礦石,或松散礦石,均需采大體重樣,然而,由于工作量大、成本高,故每種礦石類型或品級一般只作2?3個。當礦石濕度較大(>3%)時,應將礦石平均體重值據濕度進行校正。(四)礦石平均品位的計算礦石平均品位的計算程序:先計算單個工程(線)的平均品位,再計算由若干工程控制的面平均品位;最后計算礦塊(或礦體)的體平均品位和全礦區(礦床)的總平均品位。傳統的平均品位計算方法分為算術平均法和加權平均法兩種。一般均采用算術平均法計算其平均品位。當某些樣品品位所代表的試樣長度、質量、礦體厚度、控制長度或礦石體重、斷面面積等不相等,且有相關關系時,常采用以相應參數(一個)或幾個參數(>2個)乘積為權的加權平均法求其平均品位;當有特高品位存在時,應先處理特高品位,再求平均品位。有人認為,加權法求平均品位僅是一種形式(尤其是對脈狀礦體)。求單個工程的線平均品位采用加權法,當樣長不等時是必須的;而沿走向求塊段平均品位時,就不宜用加權法,反而是算術平均法計算結果更接近其真實平均品位值。例如,當品位與厚度有相關(線性)關系時,得到下式:(7=—G亠一G「3'式中:塊段實際平均品垃;q—決平均呂位:cr—塊gtm權平均品阻由此式并經驗證得知,當礦體厚度與礦石品位呈正相關時,算術平均品位比實際平均品位值低,加權平均品位比實際平均品位值要高;當二者呈負相關時,結果正好相反;且無論哪種情況加權平均品位的誤差都是算術平均品位誤差的兩倍。故當品位與厚度有相關關系,且不需十分精確地按上式求塊段平均品位時,用算術平均法將比用加權平均法有利得多,既簡便些又準確些。(五)特高品位的確定和處理在計算礦石平均品位時,偶爾出現的個別樣品的品位大大超過一般樣品的品位,人們稱之為特高品位。該樣品被稱為特高樣品,或“風暴”樣品(前蘇聯)。有時,有害組分也有類似現象,應與特高樣品品位一樣對待。如若特高品位不經處理直接參加平均品位計算,尤其當樣品數目不多時,勢必會大大提高其平均品位值,即嚴重影響平均品位及金屬儲量計算結果的代表性和準確性,給開采設計和儲量管理造成不良后果。處理:?首先必須查明產生特高品位的原因,若確系存在產生特高樣品的地質現象(礦化局部富集),不是因取樣產生的誤差時,方可慎重地進行適當處理。?經調查研究(如二次取樣、二次內檢分析)發現是因布樣、采樣、樣品加工、化驗分析過程中產生的錯誤,則必須進行改正、重新做過,該樣品原品位值作廢,不能作為特高品位對待。1特高品位的確定樣品品位究竟高到什么程度才算特高品位?目前尚無統一的標準和確定方法。有人應用經驗類比法,有人應用概率統計計算法進行確定。一般情況下,人們常是根據礦床類型與礦石品位變化特點,如有色金屬礦床,將品位值高于礦體(床)平均品位6?8倍者為特高品位。當礦體品位變化系數大時,取上限值,反之,取下限值。也可參考對比表4-7-6所列特高品位最低界限資料進行確定。表4-7-6特高品位最低界限參考表礦床類型品位變化系數(%)特咼品位咼出一般品位的倍數品位分布很均勻的沉積礦床<202?3品位分布很均勻的沉積和變質礦床20?404?5品位分布不均勻的大部分有色金屬礦床40?1008?10品位分布很不均勻的有色、稀有、貴金屬礦床100?15012?15品位分布極不均勻的稀有、貴金屬、放射性兀素礦床>150>152特高品位的處理方法特高品位的處理方法很多,地質工作者的意見也不大統一。實際工作中,特高品位的一般處理方法有:1)特高品位不參加平均品位計算,即剔除法;(2)用包括特高品位在內的工程或塊段的平均品位來代替特高品位參加計算;(3)用與特高品位相鄰兩個樣品的平均品位值來代替特高品位;(4)用特高品位與相鄰兩樣品品位的平均值來代替特高品位;(5)用該礦床一般樣品的最高品位或用特高品位的下限值來代替特高品位。以上(2)、(4)的代替法,是國內較常用的特高品位處理方法。若特高品位呈有規律分布,且可以圈出高品位帶時,則可將高品位帶單獨圈出,分別計算儲量,不再進行特高品位處理,也是一種實事求是的作法。六、資源量與儲量計算方法儲量(包括資源量,下同)計算方法的種類很多,有幾何法(包括算術平均法、地質塊段法、開采塊段法、斷面法、等高線法、線儲量法、三角形法、最近地區法/多角形法),統計分析法(包括距離加權法、克里格法),以及Sn?/+.Di法'等^等o一)地質塊段法計算步驟:首先,在礦體投影圖上,把礦體劃分為需要計算儲量的各種地質塊段,如根據勘探控制程度劃分的儲量類別塊段,根據地質特點和開采條件劃分的礦石自然(工業)類型或工業品級塊段或被構造線、河流、交通線等分割成的塊段等;然后,主要用算術平均法求得各塊段儲量計算基本參數,進而計算各塊段的體積和儲量;所有的塊段儲量累加求和即整個礦體(或礦床)的總儲量。地質塊段法儲量計算參數表格式如表4-7-7所列。表4-7-7地質塊段法儲量計算表塊段編號資源儲量級別塊段面積(m2)平均厚度(m)塊段體積(m3)礦石體重(t/m3)礦石儲量(資源量)平均品位(%)金屬儲量(t)備注12345678910
需要指出,塊段面積是在投影圖上測定。一般來講,當用塊段礦體平均真厚度計算體積時,塊段礦體的真實面積S需用其投影面積S'及礦體平均傾斜面與投影面間的夾角a進行校正。S= cosa塊段體積対: V=SM式中;冠—塊段礦體平均(真)厚度"塊段礦石儲量Q対; Q=廠戸式中:石一塊段礦石平均體重。塊段金屬儲量F為: P=QC式中2廳一塊段平均品味。在下述情況下,可采用投影面積參加塊段礦體的體積計算:①急傾斜礦體,儲量計算在礦體垂直縱投影圖上進行,可用投影面積與塊段礦體平均水平(假)厚度的乘積求得塊段礦體體積。(d(d>圖4-7-3在礦體垂直投影圖上劃分開采塊段(a)、(b)—垂直平面縱投影圖;(c)、(d)—立體圖1—礦體塊段投影;2—礦體斷面及取樣位置②水平或緩傾斜礦體,在水平投影圖上測定塊段礦體的投影面積后,可用其與塊段礦體的平均鉛垂(假)厚度的乘積求得塊段礦體體積。優點:適用性強。地質塊段法適用于任何產狀、形態的礦體,它具有不需另作復雜圖件、計算方法簡單的優點,并能根據需要劃分塊段,所以廣泛使用。當勘探工程分布不規則,或用斷面法不能正確反映剖面間礦體的體積變化時,或厚度、品位變化不大的層狀或脈狀礦體,一般均可用地質塊段法計算資源量和缺點:誤差較大。當工程控制不足,數量少,即對礦體產狀、形態、內部構造、礦石質量等控制嚴重不足時,其地質塊段劃分的根據較少,計算結果也類同其他方法誤差較大。二)開采塊段法開采塊段主要是按探、采坑道工程的分布來劃分的,如圖4-19所示。可以為坑道四面、三面或兩面包圍形成矩形、三角形塊段;也可為坑道和鉆孔聯合構成規則或不甚規則塊段。同時,劃分開采塊段時,應與采礦方法規定的礦塊構成參數相一致,與儲量類別相適應。該法的儲量計算過程和要求與地質塊段法基本相同。適用條件:適用于以坑道工程系統控制的地下開采礦體,尤其是開采脈狀、薄層狀礦體的生產礦山使用最廣。由于其制圖容易、計算簡單,能按礦體的控制程度和采礦生產準備程度分別圈定礦體,符合礦山生產設計及儲量管理的要求所以生產礦山常采用。但因為開采塊段法對工程(主要為坑道)控制要求嚴格,故常與地質塊段法結合使用。一般在開拓水平以上采用開采塊段法或斷面法,以下(深部)用地質塊段法計算儲量。(三)斷面法定義:礦體被一系列勘探斷面分為若干個礦段或稱塊段,先計算各斷面上礦體面積,再計算各個礦段的體積和儲量,然后將各個塊段儲量相加即得礦體的總儲量,這種儲量計算方法稱為斷面法或剖面法。根據斷面間的空間位置關系分為水平斷面法和垂直斷面法,凡是用勘探(線)網法進行勘探的礦床,都可采用垂直斷面法;對于按一定間距,以穿脈沿脈坑道及坑內水平鉆孔為主勘探的礦床,一般采用水平斷面法計算礦床資源量和儲量。根據斷面間的關系分為平行斷面法和不平行斷面法。1平行斷面法無論是垂直平行斷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歌廳轉讓協議書范本
- 商務演出服務合同協議
- 正規租用合同協議模板
- 模板租賃銷售合同協議
- 員工社保補償合同協議
- 2025注冊會計師聘用合同范本
- 2025規范版本的學校食堂餐飲服務合同
- 模具承攬合同協議格式
- 正規底商出租合同協議
- 商業用地分租合同協議
- 橋梁水下結構內部缺陷超聲波檢測基于技術
- 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雪亮工程)運維服務方案純方案
- 中藥代茶飲白義萍課件
- 2024年河北普通高等學校對口招生考試數學試題
- 視屏號認證授權書
- 《場站商務管理》課件
- 涉密項目管理流程培訓
- 2024年水產技術養殖服務合同范本
- 廣告設計師三級理論知識鑒定要素細目表
- 遼寧省協作校2024-2025學年高二英語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 JBT 12530.1-2015 塑料焊縫無損檢測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