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給排水畢業設計說明書_第1頁
暖通、給排水畢業設計說明書_第2頁
暖通、給排水畢業設計說明書_第3頁
暖通、給排水畢業設計說明書_第4頁
暖通、給排水畢業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本設計為北京市某職工宿舍樓暖通、給排水設計,擬設計合理的中央空調系統。本設計針對該醫院的功能以及該地氣象條件及空調、通風要求參考有關文獻資料在充分考慮室內環境的舒適性、運行管理上的方便性等基礎上對空調、通風系統進行系統規劃、設計計算和設備選型。首先計算各房間負荷;然后,是方案的選擇確定和部分設備的選擇,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可以滿足不同功能房間的要求,根據不同使用時間段人員活動情況的不同要求進行控制;之后,對各個分區系統進行設計計算其中包括風管、水管管徑的確定、水力計算、水力平衡等最后根據設計計算的結果選擇各種所需的設備并且繪制風管、水管的平面圖、系統圖以及各種設備的大樣圖。本設計的第二部分為給排水及消防設計,市政給水管網常年提供的資用水頭為0.25MPa,室內給水系統擬采用直接給水方式。排水系統采用污、廢水合流制,底層單獨排放,排水立管設伸頂通氣管,污水直接排向市政污水管網。消防系統為消火栓給水系統,其中消火栓系統采用水泵水箱聯合供水。(中文摘要約300漢字)關鍵詞:AbstractThedesignofNeiMengHuaxiaHospitaloftheair-conditioning,ventilationdesignandwatersupplyanddrainagedesignThecompositeflooragainstthefunctionalrequirementsandcharacteristics,aswellastotheweatherconditionsandair-conditioning,ventilation,referencetotheliteratureontheflooroftheintegratedairconditioningandventilationsystemforsystemplanning,designandselectionofequipment.Inaword,itcanprovidesuitableandhealthyenvironmentforofficers,visitorsandsoon.Basedontheplanninganddesigningofthespecifiedfunctionsandarchitecturallayoutofthebuilding,theairconditioningsystemshouldbeefficientinenergy,comfortofindoorenvironmentandconvenienceofoperationandmanagement.Firstcalculatetheroomload;endofcoldcalculation,Next,theprogramistoidentifyandselectsomeoftheequipmentchoices.Afterthevariousdistrictsystemdesign,includingduct,pipediameterdetermination,hydrauliccalculation,Hydraulicbalance,accordingtothefinalresultsofdesignandcalculationofthevariousoptionsandequipmentneededformappingduct,pipeplan,Systemmapsandvariousequipmentlikethemap.Theairconditioningandventilationsystemsdesignedtoachievetheeconomic,comfortable,convenientandpracticalaspossibleandmeettherequirementsofenergy-savingThemunicipalwatersupplypipingcansprovide0.25Mpahead.Thewatersupplysystemisappliedbyverticaldivisionblock.Thedrainagesystemisaninterflowsystemofsewerageandwastewater.Waterofthefirstfloordrainsseparately,theuprightdrainingpipesareequippedwiththeventilatingpipes,andthenthesewerageisdrainstothemunicipalwastepipenetwork.Thefiresystemincludesthefirehydrantsystemandautomaticsprinklersystem.Theroofdrainagesystemisanoutsidedrainagesystem.目錄TOC\o"1-3"\h\z\uHYPERLINK\l"_Toc357861759"摘要 PAGEREF_Toc357861759\hIHYPERLINKAbstract?PAGEREF_Toc357861760\hIIHYPERLINK\l"_Toc357861761"第一章設計概況?PAGEREF_Toc357861761\h1HYPERLINK\l"_Toc357861762"1.1工程概況 PAGEREF_Toc357861762\h1HYPERLINK1.2建筑資料 PAGEREF_Toc357861763\h1HYPERLINK1.2.2外墻 PAGEREF_Toc357861764\h1HYPERLINK\l"_Toc357861765"1.2.2屋頂 PAGEREF_Toc357861765\h1HYPERLINK1.2.4照明、設備?PAGEREF_Toc357861767\h2HYPERLINK\l"_Toc357861768"1.2.5空調使用時間 PAGEREF_Toc357861768\h2HYPERLINK第二章空調系統設計及計算 PAGEREF_Toc357861770\h2HYPERLINK\l"_Toc357861771"2.1負荷的概念?PAGEREF_Toc357861771\h2HYPERLINK\l"_Toc357861772"2.2負荷計算 PAGEREF_Toc357861772\h3HYPERLINK\l"_Toc357861773"2.2.1屋頂的負荷 PAGEREF_Toc357861773\h3HYPERLINK2.2.2外墻瞬變傳熱引起的負荷 PAGEREF_Toc357861774\h32.2.3外玻璃窗逐時傳熱形成的負荷?PAGEREF_Toc357861775\h3HYPERLINK\l"_Toc357861776"2.2.4透過玻璃窗的日射得熱形成的負荷?PAGEREF_Toc357861776\h4HYPERLINK2.2.7設備散熱形成的負荷?PAGEREF_Toc357861778\h6HYPERLINK\l"_Toc357861779"2.3濕負荷計算?PAGEREF_Toc357861779\h6HYPERLINK\l"_Toc357861780"2.4新風負荷計算 PAGEREF_Toc357861780\h6HYPERLINK\l"_Toc357861781"2.5空調水系統方案 PAGEREF_Toc357861781\h8HYPERLINK2.6空調風系統方案?PAGEREF_Toc357861782\h9HYPERLINK\l"_Toc357861783"2.7空氣處理方案 PAGEREF_Toc357861783\h11HYPERLINK\l"_Toc357861784"2.8氣流組織方案 PAGEREF_Toc357861784\h12HYPERLINK\l"_Toc357861785"2.9送風量的計算 PAGEREF_Toc357861785\h12HYPERLINK\l"_Toc357861786"2.9.1送風量的計算公式 PAGEREF_Toc357861786\h12HYPERLINK\l"_Toc357861787"2.9.2送風量的計算過程及結果 PAGEREF_Toc357861787\h13HYPERLINK2.10風機盤管的選型 PAGEREF_Toc357861788\h14HYPERLINK\l"_Toc357861789"2.11氣流組織計算 PAGEREF_Toc357861789\h15HYPERLINK\l"_Toc357861790"2.12風管水力計算概述 PAGEREF_Toc357861790\h16HYPERLINK2.13確定風管尺寸 PAGEREF_Toc357861791\h17HYPERLINK2.14風管阻力計算 PAGEREF_Toc357861792\h17HYPERLINK\l"_Toc357861793"2.14.1沿程阻力 PAGEREF_Toc357861793\h17HYPERLINK\l"_Toc357861794"2.14.2局部阻力?PAGEREF_Toc357861794\h18HYPERLINK\l"_Toc357861795"2.15風管阻力的校核 PAGEREF_Toc357861795\h19HYPERLINK\l"_Toc357861796"2.16風管水力計算步驟?PAGEREF_Toc357861796\h19HYPERLINK2.17水管管徑的確定 PAGEREF_Toc357861797\h19HYPERLINK2.18水管阻力計算 PAGEREF_Toc357861798\h20_Toc357861800"2.18.2局部水頭損失 PAGEREF_Toc357861800\h20HYPERLINK2.21衛生間機械排風?PAGEREF_Toc357861803\h21HYPERLINK\l"_Toc357861804"第三章給水系統設計及計算 PAGEREF_Toc357861804\h22HYPERLINK3.2給水系統的組成 PAGEREF_Toc357861806\h22HYPERLINK3.4給水系統的設計計算 PAGEREF_Toc357861808\h23HYPERLINK\l"_Toc357861809"3.5排水系統的選擇 PAGEREF_Toc357861809\h25HYPERLINK\l"_Toc357861810"3.6排水管道的布置及原則?PAGEREF_Toc357861810\h25HYPERLINK\l"_Toc357861811"3.7排水系統的計算 PAGEREF_Toc357861811\h26HYPERLINK\l"_Toc357861812"3.7.1計算管段的設計秒流量?PAGEREF_Toc357861812\h26HYPERLINK\l"_Toc357861813"3.7.2通氣管的設置 PAGEREF_Toc357861813\h26HYPERLINK3.8管材、附件和檢查井?PAGEREF_Toc357861814\h27HYPERLINK3.9.1引入管?PAGEREF_Toc357861816\h28HYPERLINK\l"_Toc357861817"3.9.2管網?PAGEREF_Toc357861817\h28HYPERLINK\l"_Toc357861818"3.10消火栓滅火系統計算?PAGEREF_Toc357861818\h29HYPERLINK\l"_Toc357861819"3.10.1消防水箱選用?PAGEREF_Toc357861819\h31_Toc357861821"3.11滅火器選擇?PAGEREF_Toc357861821\h32HYPERLINK3.1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PAGEREF_Toc357861822\h33HYPERLINK\l"_Toc357861823"3.12.1設計原則?PAGEREF_Toc357861823\h33HYPERLINK3.12.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PAGEREF_Toc357861824\h33HYPERLINK3.12.3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計算?PAGEREF_Toc357861825\h33第四章結論?PAGEREF_Toc357861826\h38HYPERLINK參考文獻 PAGEREF_Toc357861827\h39HYPERLINK謝辭 7861828\h40HYPERLINK\l"_Toc357861829"注釋 PAGEREF_Toc357861829\h41HYPERLINK附錄 PAGEREF_Toc357861830\h42第一章設計概況1.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北京市某宿舍樓中央空調及給排水、消防設計。主體部分共7層,每層層高2.9m,總建筑面積為5740m2。1.2建筑資料1.2.2外墻構造:160mm現澆混凝土+20mm水泥砂漿抹灰+80mm保溫層(水泥膨脹珍球巖)+水泥砂漿抹灰加油漆;導熱熱阻:0.57*K/W;傳熱系數:0.23W/℃;質量:534kg/;熱容量:478kJ/℃;屬Ⅱ類墻;淺色外墻,吸收系數修正值=0.94;外表面傳熱系數=18.6W/(℃);外表面傳熱系數修正值=1。1.2.2屋頂外表層5mm厚白色卵石層+保護薄膜+80mm聚苯板保溫層+防水層+15mm厚水泥砂漿找平層+30mm厚輕集料混凝土找坡層+150mm厚鋼筋混凝土屋面板;導熱熱阻:0.51*K/W;傳熱系數:0.22W/℃;質量:385kg/;熱容量:323kJ/℃;屬Ⅲ類屋頂;淺色屋頂,吸收系數修正值=0.88;外表面換熱系數修正值=1。1.2.3玻璃玻璃為5mm厚雙層鋼窗;窗玻璃的遮陽系數:=0.86;窗內遮陽設施的遮陽系數:=0.60;玻璃窗有效面積系數:=0.75;外玻璃窗換熱系數=3.01W/℃;根據《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93中規定:本工程各朝向的窗墻面積比,北向不大于0.2;東西向不大于0.25;南向不大于0.35。1.2.4照明、設備由建筑電氣公司提供,照明設備為暗裝熒光燈,鎮流器設置在頂棚內,熒光燈罩無通風孔,功率為11w/m2。電器設備的功率密度為:普通病房20w/m2;高檔病房及辦公室1w/m2;會議室5w/m2;走廊0w/m2;其他設備間5w/m2.1.2.5空調使用時間醫院空調每天使用10小時,即8:00~18:00。1.3地理條件及氣象參數地點:呼和浩特緯度:北緯40°51’經度:東經110°46’大氣壓力:冬季——90090Pa夏季——88940Pa室外計算干球溫度:冬季:空調-22℃,通風-13℃;夏季:空調29.9℃通風20.8℃室外計算相對濕度:冬季:56%夏季:64%第二章空調系統設計及計算2.1負荷的概念為連續保持空調房間恒溫、恒濕,在某一時刻需向房間供應的冷量稱為冷負荷;為維持室內相對濕度恒定需從房間去除的濕量稱為濕負荷。房間冷、濕負荷也是確定空調系統送風量及各種設備容量的依據。主要冷負荷由以下幾種:1.外墻及屋面瞬變傳熱引起的冷負荷;2.玻璃窗瞬變傳熱引起的冷負荷;3.透過玻璃窗的日射得熱引起的冷負荷;4.人體散熱引起的冷負荷;5.照明散熱量;6.設備散熱量;2.2負荷計算2.2.1屋頂的負荷由《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續表3.2.8-4查得Ⅲ型屋頂的冷負荷計算溫度逐時值,即可按式(2-1)和式(2-2)算出屋頂逐時冷負荷。(2-1)(2-2)式中:—外墻或屋頂瞬變傳熱形成的逐時冷負荷(W);A—外墻和屋頂的傳熱面積();K—外墻或屋面的傳熱系數〔;—夏季空氣調節室內計算溫度();—夏季空氣調節室內計算溫度();—以北京地區的氣象條件為依據計算出的外墻和屋頂冷負荷極端溫度的逐時值();—不同類型構造外墻和屋頂的地點修正值();2.2.2外墻瞬變傳熱引起的負荷由《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查得Ⅱ型墻冷負荷計算溫度逐時值,按式(2-1)和式(2-2)計算外墻的瞬變傳熱冷負荷。2.2.3外玻璃窗逐時傳熱形成的負荷由《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查得玻璃窗冷負荷的計算溫度的逐時值,根據式(2-3)計算。(2-3)式中:—外墻或屋頂瞬變傳熱形成的逐時冷負荷(W);—玻璃窗的傳熱系數的修正值;—外玻璃窗傳熱系數〔〕;—窗口面積,㎡;—外玻璃窗冷負荷計算溫度的逐時值;—夏季空氣調節室內計算溫度();—玻璃窗的地點修正值。2.2.4透過玻璃窗的日射得熱形成的負荷由《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查得雙層鋼窗有效面積系數,故窗的有效面積。由原始資料可知玻璃窗的遮陽系數,窗內遮陽設施的遮陽系數,于是綜合遮陽系數。再由《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中查得緯度45°時各向日射得熱因數最大值。因呼和浩特地區處在北緯40°51’以北,屬于北區,故由表3.2.10-11查得北區有內遮陽的玻璃窗冷負荷系數逐時值。根據式(2-4)計算逐時進入玻璃窗日射得熱引起的冷負荷:(2-4)2.2.5人員散熱引起的負荷醫院屬于極輕勞動。查《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可知室溫26時,成年男子每人散發的顯熱和潛熱量為61W和73W,群集系數取。根據在室內的總小時數為10小時,查得人體顯熱散熱冷負荷系數逐時值。根據式(2-5)計算人體顯熱散熱引起的冷負荷:(2-5)式中:—人體顯熱散熱形式的冷負荷(W);—不同室溫和勞動性質成年男子顯熱散熱量(W);n—室內全部人數;—群集系數;—人體顯熱散熱冷負荷系數。根據式(2-6)計算人體潛熱散熱引起的冷負荷:(2-6)式中:—人體顯熱散熱形式的冷負荷(W);—不同室溫和勞動性質成年男子潛熱散熱量(W)。2.2.6照明散熱形成的負荷由設計原始資料可知照明負荷為,根據室內照明開燈時間為8:00~18:00,開燈時數為10小時,由《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查得照明散熱冷負荷系數,按式(2-7)計算照明散熱形成的冷負荷:(2-7)式中:—照明設備散熱形成的逐時冷負荷(W);N—照明設備所需功率(W);n1—鎮流器消耗功率系數,明裝時,n1=1.2,暗裝時,n1=1.0;n2—燈罩隔熱系數,燈罩有通風孔時,n2=0.5—0.6;無通風孔時,n2=0.6—0.8;—照明散熱冷負荷系數;2.2.7設備散熱形成的負荷查《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得設備和用具顯熱散熱冷負荷系數,此時設備和用具顯熱形成的冷負荷可按式(2-8)計算:(2-8)式中:——空調區電器設備的散熱量,W;A——空調區面積,;——電器設備的功率密度,w/㎡.2.3濕負荷計算由《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動力》查得醫院屬輕度勞動,當室溫為26℃時,每人散發的小時散濕量為109g/h,群集系數φ=0.93。故人體散濕量可按式(2-9)計算:(2-9)式中:—人體散濕量,Kg/h;—群集系數;—計算時刻空調區內的總人數;g—成年男子的小時散濕量(g/h)。2.4新風負荷計算設計室內空氣參數:相對濕度50%,溫度26;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34.8,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相對濕度為73%,夏季室外干空氣密度為1.15。由焓濕圖查得室外焓值,室內焓值。夏季新風冷負荷按式(2-10)計算:(2-10)式中:——夏季新風冷負荷,Kw;Mo——新風量(Kg/s);ho——室外空氣的焓值,kJ/kg;hR——室內空氣的焓值,kJ/kg。2.5空調水系統方案表2-1冷水系統優缺點類型特征優點缺點閉式管路系統不與大氣相接觸,僅在系統最高點設置膨脹水箱與設備的腐蝕機會少;不需克服靜水壓力,水泵壓力、功率均低。系統簡單與蓄熱水池連接比較復雜開式管路系統與大氣相通與蓄熱水池連接比較簡單易腐蝕,輸送能耗大異程式供回水干管中的水流方向相反;經過每一管路的長度不相等不需設回程管,管道長度較短,管路簡單,初投資稍低水量分配,調度較難,水力平衡較麻煩兩管制供熱、供冷合用同一管路系統管路系統簡單,初投資省無法同時滿足供熱、供冷的要求單式泵冷、熱源側與負荷側合用一組循環水泵系統簡單,初投資省不能調節水泵流量,難以節省輸送能耗,不能適應供水分區壓降較懸殊的情況復式泵冷、熱源側與負荷側分別配備循環水泵可以實現水泵變流量,能節省輸送能耗,能適應供水分區不同壓降,系統總壓力低系統較復雜,初投資較高變水量系統中的供回水溫度保持定值,負荷變化時,通過改變供水量的變化來適應輸送能耗隨負荷的減少而降低,配管設計,可以考慮同時使用系數,管徑相應減少,水泵容量、電耗相應減少系統較復雜,必須配備自控設備本建筑同時考慮到節能與管道內清潔等問題,因而采用了閉式系統,不與大氣相接觸,僅在系統最高點設置膨脹水箱,這樣不僅使管路不易產生污垢和腐蝕,不需要克服系統靜水壓頭,且水泵耗電較小。水系統均設為水平異程式。因該建筑是大面積、空調全年運行的房間,所以采用變流量系統;因兩管制方式簡單且初投資少,因而采用了兩管制系統。風機盤管供回水管上均設有調節閥,在制冷機房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間設置壓差控制器,起旁通之效,依據負荷的變化靈活的調節。為防止管網因雜質和積垢而造成水路堵塞影響使用,在制冷機組、水泵回水管上加電子水處理儀和除垢器.2.6空調風系統方案表2-2全空氣系統與空氣-水系統方案比較比較項目全空氣系統空氣-水系統設備布置與機房1.空調與制冷設備可以集中布置在機房2.機房面積較大層高較高3.有時可以布置在屋頂或安設在車間柱間平臺上1.只需要新風空調機房、機房面積小2.風機盤管可以設在空調機房內風管系統1.空調送回風管系統復雜、布置困難2.支風管和風口較多時不易均衡調節風量1.

放室內時不接送、回風管2.當和新風系統聯合使用時,新風管較小節能與經濟性1.可以根據室外氣象參數的變化和室內負荷變化實現全年多工況節能運行調節,充分利用室外新風減少與避免冷熱抵消,減少冷凍機運行時間2.對熱濕負荷變化不一致或室內參數不同的多房間不經濟1.靈活性大、節能效果好,可根據各室負荷情況自我調節2.盤管冬夏兼用,內避容易結垢,降低傳熱效率使用壽命使用壽命長使用壽命較長安裝設備與風管的安裝工作量大周期長安裝投產較快,介于集中式空調系統與單元式空調器之間維護運行空調與制冷設備集中安設在機房便于管理和維護布置分散維護管理不方便,水系統布置復雜、易漏水溫濕度控制可以嚴格地控制室內溫度和室內相對濕度對室內溫度要求嚴格時難于滿足空氣過濾與凈化可以采用初效、中效和高效過濾器,滿足室內空氣清潔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噴水室時水與空氣直接接觸易受污染,須常換水過濾性能差,室內清潔度要求較高時難于滿足消聲與隔振可以有效地采取消防和隔振措施必須采用低噪聲風機才能保證室內要求風管互相串通空調房間之間有風管連通,使各房間互相污染,當發生火災時會通過風管迅速蔓延各空調房間之間不會互相污染表2-3風機盤管+新風系統的特點優點1.布置靈活,可以和集中處理的新風系統聯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2.各空調房間互不干擾,可以獨立地調節室溫,并可隨時根據需要開停機組,節省運行費用,靈活性大,節能效果好3.與集中式空調相比不需回風管道,節約建筑空間4.機組部件多為裝配式、定型化、規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戶選擇和安裝5.只需新風空調機房,機房面積小6.使用季節長7.各房間之間不會互相污染缺點1.對機組制作要求高,則維修工作量很大2.機組剩余壓頭小室內氣流分布受限制3.分散布置敷設各中管線較麻煩,維修管理不方便4.無法實現全年多工況節能運行調節5.水系統復雜,易漏水6.過濾性能差適用性適用于旅館、公寓、醫院、辦公樓等高層多層的建筑物中,需要增設空調的小面積多房間建筑室溫需要進行個別調節的場合續表2-4供給方式示意圖特點適用范圍單設新風系統,獨立供給室內圖3-3圖3-31.單設新風機組,可隨室外氣象變化進行調節,保證室內濕度與新風量要求2.投資大3.占有空間多4.新風口盡量緊靠風機盤管,為佳要求衛生條件嚴格和舒適的房間,目前最常采用此方式單設新風系統供給風機盤管圖3-4圖3-41.單設新風機組,可隨室外氣象變化進行調節,保證室內濕度與新風量要求2.投資大3.新風送至風機盤管,與回風混合后進入室內,加大了風機風量,增加噪聲要求衛生條件嚴格的房間,目前較少采用此種方式本設計為辦公樓的空調系統設計,系統的選定應注意檔次和安全的要求,按負擔室內空調負荷所用的介質來分類可選擇四種系統——全空氣系統、空氣—水系統、全水系統、冷劑系統。空氣—水系統分為再熱系統和誘導器系統并用、全新風系統和風機盤管機組系統并用;全水系統即為風機盤管機組系統,全部由水負擔室內空調負荷,在注重室內空氣品質的現代化建筑內一般不單獨采用,而是與新風系統聯合運用。對于較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內部的空氣品質級別要求較高,全水系統和冷劑系統只能消除室內的余熱和余濕,不能起到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作用,所以全水系統和冷劑系統在本次的建筑空調設計時不宜采用。終上所述,擬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風機盤管的新風供給方式用單設新風機組,獨立供給室內。2.7空氣處理方案風機盤管加新風系統的空氣處理方式有:(1)新風處理到室內狀態的等焓線,不承擔室內冷負荷,新風單獨送入室內,但是新回風的混合狀態點很難確定,可能會室內相對濕度過高,太高就不能滿足舒適的要求了。(2)新風處理到室內狀態的等含濕量線,新風機組承擔部分室內冷負荷,新風的這種處理方案的優點是:a.盤管表面干燥,無霉菌滋生條件,衛生條件好;b.制冷系數高,能效底;缺點是c.冷凍水系統比較復雜d.信風系統的冷卻設備因負荷增加而需要加大規格e.風機盤管可能出現不希望的濕工況。(3)新風處理到焓值小于室內狀態點焓值,新風機組不僅承擔新風冷負荷,還承擔部分室內顯熱冷負荷和全部潛熱冷負荷,風機盤管僅承擔一部分室內顯熱冷負荷,可實現等濕冷卻,可改善室內衛生和防止水患。(4)新風處理到室內狀態的等溫線風機盤管承擔的負荷很大,特別是濕負荷很大,造成衛生問題和水患。(5)新風處理到室內狀態的等焓線,并與室內狀態點直接混合進入風機盤管處理,這種方式室內風口布置均勻,施工方便,美化環境。風機盤管處理的風量比其它方式大,不易選型。內蒙華夏醫院的風機盤管的新風供給方式,決定采用將新風處理到室內狀態的等焓線,不承擔室內冷負荷的方案。2.8氣流組織方案此辦公樓的風機盤管均選用臥式暗裝在吊頂內,其主要優點是不占用房間的有效空間,冷凍水的配管與其連接和凝結水的排出都比較方便。送風均采用頂送風(散流器平送,頂棚回風)。頂棚上的回風口遠離散流器,排風口布置在通道。該送風方式能使氣流分布均勻,流動暢通,不會出現死角和很大的吹風感。2.9送風量的計算2.9.1送風量的計算公式人體散濕量:(2-11)式中:—人體散濕量,kg/s;—群集系數;—計算時刻空調區內的總人數;g—1名成年男子每小時散濕量,g/h。濕負荷:=(kg/s);熱濕比:(kJ/kg)(2-12)送風量:(kg/s)(2-13)式中:——送風量,kg/s;——室內冷負荷,kw;——分別為室內狀態點和送風狀態點的焓值,kJ/kg;2.9.2送風量的計算過程及結果以1001(牙科照相)的送風量計算為例根據余熱=1.745KW,余濕,畫熱濕比線:=13822,取送風溫差為6℃,空氣處理方案過程線如圖3-5所示,圖2-1空氣處理焓濕圖夏季室內狀態點的參數:室內溫度26,相對濕度64%,送風狀態點點的焓值=54.1干空氣,總送風量,新風量的確定:查《空調工程》知辦公室每人新風量為30~50m3/h,由此確定的新風量:根據圖解法:(2-14)確定點的位置,干空氣,回風量:,盤管負擔的冷量為…2.10風機盤管的選型以1001(牙科照相)為例,冷量Q=1.745kw,新風量G=200m3/h,當風量和冷量不匹配時以滿足冷量為優先,然后校核風量。決定選用FP-34風機盤管機組1臺,高速運行的風量為340m3/h,水流量為390kg/h,機組的全冷和顯冷量均能滿足要求,并且還有一部分富裕量。備注:1.風量是當機外余壓為0Pa時的值。2.冷量:進水溫度7℃,出水溫度12℃,室外溫度35℃;熱量:進水溫度45℃,出水溫度40℃,室外溫度7℃。3.在實際使用中冷熱量應考慮機組安裝后系統管絡,水泵,閥門,污垢等損失6%左右4.工廠標準產品,每個模塊進出水都為DN25內螺紋活結,水泵統連接參考安裝圖。5.噪聲值dBA是根據ARI測定條件(ARISTANDARD260)測得在消聲室內的聲量。6.風機盤管安全要求符合ZBJ72018的規定。2.11氣流組織計算(1)布置散流器。以1001(牙科照相)為例,L=3.55m,B=3.15m,H=4.2m,對空調區域進行劃分,整個房間劃分為1個小區域,所以散流器的數量為n=1。(2)選用方形散流器,總送風量為540,假定喉部風速為3,則單個散流器需要的喉部面積為:(2-16)選用喉部尺寸為160×120mm的圓形散流器,則喉部的實際風速為:=540/3600/0.16/0.12=2.89(2-17)散流器實際出口面積約為喉部面積的90%,則散流器的有效流通面積:(2-18)散流器出口的風速為:(2-19)(3)計算射程:=2.24m(2-20)散流器中心到區域邊緣距離為1.8m,根據要求,散流器的射程應為散流器中心到房間或區域邊緣距離的75%,所需最小射程為:。因為2.24m大于1.35m,因此射程滿足要求。(4)計算室內平均風速0.166(2-21)夏季工況送風,則室內平均風速為0.166×1.2=0.2;基本滿足舒適性空調夏季室內風速不應大于0.3的要求;校驗核心溫度衰減:0.82(2-22)滿足舒適性空調溫度波動范圍的要求。2.12風管水力計算概述送、回風管管徑的確定都是用假定流速法計算得到的。按照經濟技術要求先假定風管內空氣的流速,再根據風管的風量確定風管的斷面尺寸和阻力,然后對各支路的壓力損失進行調整,使其在一定范圍內達到平衡。計算步驟:(1)根據建筑物的平面圖,確定通風機和各種空氣處理設備的位置;劃分空調區域,布置最合理的送風和回風管線。(2)確定每個空調區域,不同空調房間的送風口、回風口的型式、位置、個數和風量。(3)根據以上資料繪制風管系統的草圖(管道走向示意圖);圖中應對各管段進行編號,并標明各管段的長度和風量。為簡化起見,以兩管件間的中心線長度作為計算長度,忽略其間附件(如三通、彎頭、變徑管等)的長度。(4)選擇風管內合適的風速。風速高,風管截面小,材料消耗少,投資費用省,但系統阻力增加,動力消耗大,運行費用增加。反之風速低,阻力小,動力消耗少,但風管截面大,占用建筑空間多,投資費用增加。通常對鋼風管和塑料風管,干管的風速為6~14m/s,支管風速為2~8m/s;對于磚砌或混凝土風管,干管風速為4~12m/s,支管風速為2~6m/s。本設計取主干管風速7m/s,支管風速3m/s。(5)根據各管段的風量和選定的流速,確定各管段的截面尺寸。截面尺寸圓整時,應盡可能地采用標準風管。(6)根據確定的風管截面尺寸,計算各管段的實際流速、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應注意的是,和熱水管網計算一樣,計算從風管系統中最不利的環路開始。最不利的環路阻力就是風管系統的總阻力。(7)對并聯管段進行阻力平衡。如果各支管之間的阻力不平衡,則需改變風管尺寸,重新計算。各并聯支管之間的計算壓力損失差值應小于15%。對于難于平衡的支管系統,可在該支管上加裝調節閥,利用閥門開啟的大小來平衡各支管的阻力。2.13確定風管尺寸風量和風速都已經確定,風管的尺寸可以根據式(2-23)計算:(2-23)式中:L——風管的風量,m3/h;a、b——矩形風管的長和寬,m;V——風管的風速,m/s。風管當量直徑用下式計算:(2-24)主送風管道:(2-25)查得管道的標準尺寸,再確定主送風管內的風速V:(2-26)2.14風管阻力計算2.14.1沿程阻力(1)沿程阻力主要是發生在流動的空氣與風道內壁之間,計算公式是:(2-27)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數;De-風道當量直徑,m;V-風道內空氣平均流速,m/s;ρ-空氣密度,kg/m3。(2)一般情況下空調空氣流動都在紊流過渡區,摩擦阻力系數λ主要用下面超越方程式進行迭代計算:(2-28)式中:K—風道的粗糙度,mm,取0.15mm;De-風管的當量直徑,m;Re-雷諾數。(3)矩形的當量直徑De由下式計算:(2-29)式中:a,b-為矩形風道的邊長,m。(4)沿程阻力則為:(2-30)式中:--比摩阻,Pa/m;L—管段長度,m。2.14.2局部阻力在風道系統中總是要安裝一些特別的管件用以調節風管內的風速或調整風管內的風壓、流量、流動方向等。典型的管件如彎頭、三通、變徑管、調節閥、風口等。這些管件的引起的局部阻力按下式計算:(2-31)式中:ξ-局部阻力系數;v-與ξ相對應的斷面空氣流速,m/s;ρ-空氣密度,kg/m3。風管的材料全部選用鍍鋅鋼板(K=0.15)制作。2.15風管阻力的校核按照分支節點阻力平衡的原則確定并聯管路(或支風管)的斷面尺寸后,要求兩分支管的阻力不平衡率:對一般通風系統,應小于15%,除塵系統應小于10%。當并聯管路阻力差超過上述規定的要求時,可采用下列方法調整阻力使其平衡。(1)調整支管管徑。通過改變支管管徑來改變支管的阻力,達到阻力平衡。(2)增大風量。當兩支管的阻力相差不大時,例如,在20%以內,可以不改變支管管徑,將阻力小的那段支管的流量適當加大以達到阻力平衡。(3)增加支管局部壓力損失。通過改變閥門開度,或者增加閥門個數來調節管道阻力,是最常用的一種增加局部阻力的方法。由于本設計支管路很多,用前兩種方法調節阻力平衡相當麻煩且設計的時間不夠多,因此本設計采用增加支管局部壓力損失的方法,也就是通過閥門調節使阻力在一定范圍內達到平衡。2.16風管水力計算步驟(1)繪制一層風管布置平面圖,對管路進行編號,如下圖所示;(2)選取管段1-3-5-7-9-11-13-15-17-19-20-21為最不利環路,選取管段1-2為最有利環路,進行水力計算;(3)先假定流速,選擇標準尺寸,然后確定實際流速,主管道最大允許風速為7m/s,支管最大允許風速為3.0m/s;(4)計算各管段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最后校核阻力。2.17水管管徑的確定采用假定流速法,根據管道允許流速,確定管道面積,查找對應標準管徑,再求出管內實際流速。計算公式:(2-32)式中:qg——計算管段的設計秒流量,m3/s;d——計算管段的管徑,m;v——管段中的流速,m/s。2.18水管阻力計算2.18.1沿程水頭損失計算公式:(2-33)式中:hy——管段的沿程水頭損失,kPa;i——單位長度的沿程水頭損失,kPa/m;L——管段長度,m.2.18.2局部水頭損失由于在實際工程中給水管網的局部水頭損失,一般不作詳細計算,可按管網沿程水頭損失的百分數采用,生活、生產、消防共用給水管網為20%。2.19水管水力計算步驟(1)繪制水管布置系統圖,對管路進行編號;(2)選取最不利環路和最有利環路,進行水力計算;(3)根據管內允許流速,假定流速,選擇標準尺寸,然后確定實際流速;(4)計算各管段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計算過程中,將局部阻力按占沿程阻力20%計算,最后校核阻力。2.20冷凝水管設計由于各種空調設備如風機盤管機組等在運行的過程中產生的冷凝水,必須及時予以排走。冷凝水的管路設計,應注意以下各要點:(1)風機盤管凝結水盤的進水坡度不應小于0.01。其它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應保持不小于0.003的坡度,且不允許有積水部位;(2)當冷凝水盤位于機組內的負壓區段時,凝水盤的出口處必須設置水封,水封的高度應比凝水盤處的負壓(相當于水柱高度)大50%左右。(3)冷凝水管道宜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或鍍鋅鋼管,不宜采用焊接鋼管。(4)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產生結露,必須進行防結露驗算。當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時,一般可以不進行防結露的保溫和隔汽處理;而采用鍍鋅鋼管時應設保溫層。(5)設計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時,必須認真考慮定期沖洗的可能性,并應設計安排必要的設施。(6)冷凝水管的公稱直徑DN(mm),應根據冷凝水的流量計算確定。本設計的冷凝水管采用聚乙烯塑料管,可以不加防止二次結露的保溫層;醫院所有房間的風機盤管的冷凝水管管徑均為DN20;新風機組冷凝水管管徑均為DN32,每層所有冷凝水匯集后排放至衛生間地漏,且就近排放。?第三章給水系統設計及計算3.1給水方式的選擇首先估算該建筑物所需壓力,初步確定給水方案,該設計室外管網壓力為0.28Ma,初步選擇分區供水方案。醫院總四層,采用市政水壓供水。衛生器具的選擇及管道的布置根據05s1進行衛生器具的選擇,衛生器具選好以后進行管道的布置,根據手冊及P151頁作為參考,確定配水點之間的距離、管道之間的距離以及管道與墻壁之間的距離,還有給水管道的標高。市政給水管網常年可提供的資用壓頭為0.28MPa,建筑高度15.6m,市政水壓能夠滿足建筑內部用水要求。3.2給水系統的組成建筑給水系統由下列幾個部分組成:引入管,接戶管,水表節點,入戶管,管道系統,給水附件。其中管道系統由干管、立管、支管組成。給水附件指給水管路上裝設的各種水龍頭及相應的閘閥、止回閥等。3.3給水管道布置與安裝1.給水管道的布置應考慮安全供水、水質不被污染、管道不被破壞、生產不受影響和設備便于維護檢修等因素。2.給水管道的布置,不妨礙生產操作、交通運輸和建筑物的使用。不應布置在遇水會引起燃燒、爆炸或損壞的設備上方。如配電室、配電設備、儀器儀表上方。3.給水管道不得穿越設備基礎、風道、煙道櫥窗、櫥柜、木裝修等,不允許穿大小便槽。當立管位于小便槽端部<=0.5m時應有建筑隔斷措施。不得敷設在排水溝內,不得穿越伸縮縫沉降縫。如必須穿過時應采取以下措施,如預留鋼套管、采用可屈撓配件、上方留有足夠沉降量等。4.管道布置時應力求長度最短,盡可能呈直線走向,并與墻、梁、柱平行敷設。給水干管應盡量靠近用水量最大設備處或不允許間斷處供水,以保證供水可靠,并減少管道傳輸流量,使大口徑管道長度最短。5.給水管道可明設或暗設。暗設時,給水管應敷設與吊頂、技術層、管溝和豎井內。衛生設備支管可敷設在墻內。暗裝時應考慮管道及附件的安裝、檢修可能性,如吊頂預留活動檢修口,豎井留檢修門。6.給水管與其他管道共架或同溝敷設時,給水管應敷設在排水管、冷凍水管上面或熱水管,蒸汽管下面。7.給水管道穿過地下室外墻或構筑物墻壁時,應采用防水套管。穿過承重墻或基礎,應預留洞口并留足沉降量。8.給水管宜設計成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9.有結露可能的地方,應采取防結露措施,如吊頂內,衛生間內和一些可能受到水影響的設備上方等處。有肯能冰凍的地方,應考慮防凍措施。10.給水引入管,應從建筑物用水量最大處引入,當建筑物內衛生用具布置比較均勻時,應在建筑物中央部分引入,以縮短管網向不利點的輸水長度,減少管網的水頭損失。當建筑物不允許間斷供水或室內消火栓總數在10個以上時,引入管要設置兩條或兩條以上,并應由城市管網不同側引入,在室內將管道連成環狀或貫通狀雙向供水。11.管道在空間敷設時,應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證施工方便和供水安全。給水鋼立管一般每層安裝一個管卡,當層高大于5m時,則每層須安裝兩個。3.4給水系統的設計計算一.選擇最不利管線,列表進行水力計算:正確選擇設計秒流量的公式:(1)概率法:住宅生活給水管道設計秒流量計算公式為:q=0.2×U×Ng(3-1)利用同時給水百分數計算:用水時間集中,用水設備使用集中的建筑,如公共浴室等(2)平方根法:用水時間長,用水設備使用不集中的建筑,如集體宿舍等。根據建筑物本身特性,選擇平方根法計算設計秒流量。設計秒流量公式為:=0.2(3-2)式中——計算管段的生活設計秒流量,L/s;——計算管段的衛生器具當量總數;——根據建筑物用途確定設計秒流量的系數,取1.5。二.按流量變化處為節點,從最不利配水點開始,進行節點編號,將計算管路劃分成計算管段,并標注各管段的長度,列表進行給水系統水力計算。水力計算的方法和步驟:首先,根據建筑平面圖和初定的給水方式繪制給水管道平面布置圖及軸側圖,列水力計算表,以便將每步計算結果填入表內,使計算有條不紊的進行。(1)根據軸測圖選擇最不利配水點,確定計算管路。若在軸測圖中難判定最不利配水點,則應同時選擇幾條計算管路,分別計算各管路所需壓力,其最大值方為建筑內給水系統所需的壓力。(2)以流量變化處為節點,從最不利配水點開始進行節點編號,將計算管路劃分成計算管段,并標出兩節點間計算管段的長度。根據建筑的性質選用設計秒流量公式,計算各管段的設計秒流量。進行給水管網的水力計算。在確定各計算管段的管徑后,對采用下行上給式布置的給水系統,應計算水表和計算管路的水頭損失,求出給水系統所需壓力H,并校核初定給水方式。若初定為外網直接給水方式,當室外給水管網水壓H0>=H時,原方案可行;H略大于H0時,可適當增大部分管段的管徑,以減少管道系統的水頭損失,來滿足H0>=H的條件;若H>H0很多,則應修正原方案,在給水系統中增設升壓設備。對采用設水箱上行下給式布置的給水系統,則應按下式校核水箱的安裝高度:水箱的設置高度應滿足以下條件:h>=H2+H1,式中h-水箱最低水位至最不利配水點位置高度所需的靜水壓,kpaH2-水箱出水口至最不利配水點計算管路的總水頭損失,kpaH4-最不利配水點的流出水頭,kpa若水箱的安裝高度不能滿足供水要求,可采取提高水箱高度、放大管徑、設增壓設備或選用其他供水方式來解決。確定非計算管段的管徑對設置升壓、貯水設備的給水系統,還應對其設備進行選擇計算。此工程為一六層辦公樓,屬于公共建筑,計算生活給水設計秒流量時選用如下公式:=0.2建筑物內給水管道流速工程設計中可采用下列數值:接衛生器具的配水支管一般采用0.6~1.0m/s;橫向配水管,若管徑超過25mm,宜采用0.8~1.2mm;環形管、干管和立管宜采用1.0~1.8m/s。流速控制在允許范圍內,查表可得管徑DN和單位長度沿程水頭損失i,由公式hi=iL計算出管路的沿程水頭損失hi,將計算結果列入表中。所以計算管路的水頭損失為H2=Hi+Hj=(5.79+1.74)kpa=7.53kpa計算水表的水頭損失:水表的水頭損失可按下式計算:Hd=Qg2/Kb式中:Hd–水表的水頭損失,kpaQg-計算管段的設計秒流量,m3/hKb-水表的特性系數,一般由生產商提供,也可按下式計算旋翼式水表:Kb=Qmax2/100螺翼式水表:Kb=Qmax2/10Qmax-水表的最大流量,m3/h要滿足建筑內給水系統各配水點單位時間內使用時所需的水量,給水系統的水壓就應保證最不利配水具有足夠的流出水頭,其計算公式如下:H=H1+H2+H3+H4式中:H-建筑內給水系統所需水壓,kpaH1-引入管至最不利配水點位置高度所要求的靜水壓,kpaH2-引入管起點至最不利配水點的給水管路即計算管路的沿程與局部水頭損失之和,kpaH3-水流通過水表時的水頭損失,kpaH4-最不利配水點的流出水頭,kpa所以,計算給水系統所需水壓H為H=H1+H2+H3+H4=14.4×10+7.53+20.25+20=191.78kpa<280kpa滿足要求。注:水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水表應安裝在便于檢修和讀數,不受暴曬、不凍結、不受污染和機械損傷的地方。水表不應承受由管子和管件引起的過度應力,必要時,水表應裝在底座或支架上,以及在水表前加裝柔性接頭。此外,水表的上游和下游應適當的固緊,以保證在一側拆開或卸下水表時,不致由于水的沖擊使設施零件移動。避免接近水表處流量截面的突然變化,螺翼式水表前與閥門之間應有8~10倍水表直徑的直線長度。螺翼式水表應有不小于300mm的直管段。水流方向應與水表的標注方向一致。水表前應裝設檢修閥門,且宜設過濾器。特殊附件的局部阻力:管道過濾器水頭損失一般宜取0.01Mpa。管道倒流防止器水頭損失一般宜取0.025~0.04Mpa。比例式減壓閥閥后動水壓宜按閥后靜水壓的80%~90%選用。3.5排水系統的選擇根據污廢水的性質,確定是合流還是分流。該工程采用污廢合流制度。污廢水排水系統通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排水系統的正常使用,按系統通氣方式,建筑內部污廢水排水系統分為單立管排水系統、雙立管排水系統和三立管排水系統。本工程采用有伸頂通氣管的普通單立管排水系統。3.6排水管道的布置及原則1.具體布置形式見平面圖。排水暢通,水力條件好:支管不宜太長、少拐彎,衛生器具不宜接的太多。立管宜靠墻,靠排水量大的衛生器具,便于維修,保證排水管道不受破壞等。保證設有排水管道的房間或場所正常使用。2.應按規范規定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如鑄鐵排水立管上檢查口之間的距離不宜大于10m,塑料排水立管宜每六層設置一個檢查口。但在建筑物最底層和設有衛生器具的二層以上建筑物的最高層,應設置檢查口。檢查口應在地面以上1.0m,并高于該層衛生器具上邊緣0.15m。3.在水流偏轉角大于45度的排水橫管上,應設檢查口或清掃口。當排水立管底部或排出管上的清掃口至室外檢查井中心的距離大于下表值時,應在排出管上設清掃口。表3-1排水立管或排出管上的清掃口至室外檢查井的最大允許長度管徑/mm5075100100以上最大長度/m101215204.室外排水管道的連接在下列情況下應采用檢查井:(1)在管道轉彎和連接支管處(2)在管道的管徑、坡度改變處3.7排水系統的計算3.7.1計算管段的設計秒流量依建筑物的類型,選擇相應的排水設計秒流量的公式,求出計算管段的設計秒流量。注:地漏上接有洗衣機或其他設備時,地漏要算入當量;所計算出的設計秒流量不得大于計算管段所有衛生器具排水量的累加值;不得小于計算管段排水量最大的一個衛生器具的排水流量;根據該建筑的性質,選擇排水設計秒流量公式qmax為計算管段所接納的衛生器具排水量的最大值。Np為計算管段衛生器具當量總和計算步驟如下:1)橫支管計算按以上公式計算排水設計秒流量,其中α取2.5,衛生器具當量和排水流量查表選用,計算出各管段設計秒流量后查表,確定管徑和坡度。計算結果見下表2)立管計算1根立管接納的排水當量總數為:Np=13.5×6=81立管最下部管段排水設計秒流量:Qp=0.12×2.5×81?+1.5=4.2L/S查附錄,選用管徑DN=100mm,因設計秒流量4.2L/S,小于表中排水塑料管最大允許排水流量5.4L/S,所以不需要設專用通氣立管。3)立管底部和排出管的計算立管底部和排出管,取DN=100mm,查表,管道坡度取標準坡度0.026,充滿度為0.5時,允許最大流量6.61L/S,流速為3.7.2通氣管的設置伸頂通氣管:可同污水管管徑,寒冷地區頂下0.3米專用通氣管:查表確定,但當通氣立管長度大于50米時,管徑應與排水立管相同。共用通氣立管:以最大一根排水立管查表確定,但≮其余任何排水管管徑通氣支管:連接4個及4個以上衛生器具且長度大于12米或連接6個及6個以上的大便器,應設環形通氣管,對衛生和安靜要求較高的建筑物宜設器具通氣管,≮0.01結合通氣管(或H管件):最低橫支管以下應裝設,不宜小于通氣立管的管徑。專用通氣立管中結合通氣管每隔2層設一個;主通氣立管每隔8~10層設一個;三通氣系統時,可隔層分別與污廢水立管相連。根據該建筑物的性質,只設置伸頂通氣立管可同污水管管徑,寒冷地區頂下0.3米3.8管材、附件和檢查井1、本工程建筑內部排水管道采用目前在建筑內部廣泛使用的硬聚氯乙烯排水塑料管(簡稱UPVC管)及管件,彈性密封膠圈連接。UPVC排水塑料管具有重量輕、不結垢、不腐蝕、外壁光滑、容易切割、便以安裝、可制成各種顏色、投資省和節能的優點。2、在生活排水管道上,應按下列規定設置檢查口和清掃口:1)在建筑物最低層和設有衛生器具的二層以上建筑物的最高層應設置檢查口,其余部分隔層設置檢查口,當立管水平拐彎或有乙字管時,在該層立管拐彎處和乙字管的上部應設檢查口。2)在連接四個及四個以上的大便器的塑料排水橫管上宜設置清掃口。3)在水流偏轉角大于45°的排水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3、在排水管道上設置清掃口,應符合下列規定:1)在排水橫管上設清掃口,宜將清掃口設置在樓板或地坪上,且與地面相平。排水橫管起點的清掃口與其端部相垂直的墻面的距離不得小于0.15m。2)排水管起點設置堵頭代替清掃口時,堵頭與墻面應有不小于0.4m的距離。3)在管徑小于100mm的排水管道上設置清掃口,其尺寸應與管道同徑;管徑等于或大于100mm的排水管道上設置清掃口,應采用100mm直徑清掃口。4)硬聚氯乙烯管道上設置的清掃口應與管道同質。5)排水橫管連接清掃口的連接管管件應與清掃口同徑,并采用45°斜三通和45°彎頭或由2個45°彎頭組合的管件。4、在排水管上設置檢查口應符合下列規定:1)立管上設置檢查口,應在地(樓)面以上1.0m,并應高于該層衛生器具上邊緣0.15m。2)埋地橫管上設置檢查口時,檢查口應設在磚砌的井內。3)立管上檢查口檢查蓋應面向便于檢查清掃的方位;橫干管上的檢查口應垂直向上。5、室外排水管道的連接在下列情況下應采用檢查井:1)在管道轉彎和連接支管處;2)在管道的管徑、坡度改變3.9消防系統3.9.1引入管引入管自消防水源引水進入室內消防給水管網。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環狀管網的進水管和區域高壓或臨時高壓給水系統引入管的數量不應少于兩條。引入管宜從建筑物的不同方向引入,如果有困難,可以接到豎管的兩側。若兩條引入管接到兩根豎管之間時,則應該在兩進水管間設分隔閥,平時常開,故障、檢修時關閉。多層建筑7~9層的單元住宅和不超過8戶的通廊式住宅的室內消防給水管道可為枝狀,引入管可采用一條。當管徑小于DN100時采用非鍍鋅鋼管,管徑大于或等于DN100時采用給水鑄鐵管。3.9.2管網消防給水管網向室內消火栓提供滿足水量、壓力要求的消防用水。建筑物性質不同,對室內消火栓給水管網的布置要求也不相同。1.高層民用和工業建筑的室內消火栓給水管網應布置成環狀。而多層建筑的室內消火栓給水管網也可本身成環,也可與室外消防管共同構成環狀管網。2.人防工程、汽車庫、修車庫、多層民用建筑、工業建筑的室內消火栓總數不超過10個,并且室內消防用水量小于15L/S時,室內消火栓給水管網可布置成枝狀,否則應布置成環狀。3.多層建筑中超過6層的塔式和通廊式住宅、超過5層或體積超過10000m34.高層建筑消防豎管的布置應保證同層相鄰兩個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能同時到達被保護范圍內的任何部位。按通過的流量計算確定每根消防豎管的直徑,但其直徑不應小于DN100.5.為保證供水安全,多層建筑室內消防給水管網宜與生活、生產給水系統分開設置,高層建筑室內消防給水管網應與生活、生產給水系統分開獨立設置,并應布置成環狀,保證供水干管和每條消防豎管都能做到雙向供水。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亦應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分開設置,有困難時可合用消防泵,但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報警閥前必須分開。6.環狀室內消防給水系統應設置閥門將管網分成若干獨立管段,高層建筑應保證在維修管理時關閉停用的豎管不超過1根,當豎管超過4根時可關閉不相鄰的兩根豎管;高層建筑的裙房及多層建筑因檢修關閉閥門而停止使用的消火栓在同層中不應超過5個;高層工業建筑應保證檢修管道時閥門關閉的豎管不超過1條,若管網超過三條豎管時,可關閉兩條;每條豎管的頂部和管道上翻部位均應設置自動放氣閥。閥門經常開啟,并應有明顯的啟閉標志。7.消防豎管不應通過危險區域,應設在防止機械破壞和火災破壞的地方,如封閉樓梯間和消防電梯前室內。3.10消火栓滅火系統計算消防立管考慮兩股水柱作用,但是考慮本建筑人數<10000人,消防用水量為10L/S,故考慮四股水柱作用,采用DN100橫管和立管。計算原理參照《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2003》,《建筑給水排水工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基本計算公式1、最不利點消火栓流量:(3-3)式中:qxh--水槍噴嘴射出流量(L/s)(依據規范需要與水槍的額定流量進行比較,取較大值)B--水槍水流特性系數Hq--水槍噴嘴造成一定長度的充實水柱所需水壓(mH2O)2、最不利點消火栓壓力:(3-4)式中:Hxh--消火栓栓口的最低水壓(0.010MPa)hd--消防水帶的水頭損失(0.01MPa)hq--水槍噴嘴造成一定長度的充實水柱所需水壓(0.01MPa)Ad--水帶的比阻Ld--水帶的長度(m)qxh--水槍噴嘴射出流量(L/s)B-水槍水流特性系數Hsk--消火栓栓口水頭損失,宜取0.02Mpa3、次不利點消火栓壓力:(3-5)式中:H層高--消火栓間隔的樓層高(m)Hf+j--兩個消火栓之間的沿程、局部水頭損失(m)4、次不利點消火栓流量:(3-6)(依據規范需要與水槍的額定流量進行比較,取較大值)5、流速V:(3-7)式中:qxh--管段流量L/sDj--管道的計算內徑(m)6、水力坡降:(3-8)式中:i--每米管道的水頭損失(mH20/m)V--管道內水的平均流速(m/s)Dj--管道的計算內徑(m)7、沿程水頭損失:(3-9)式中:L--管段長度m8、局部損失(采用當量長度法):(當量)(3-10)式中:L(當量)--管段當量長度,單位m(《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附錄C)計算參數:水龍帶材料:麻織水龍帶長度:20m水龍帶直徑:65mm水槍噴嘴口徑:19mm充實水柱長度:10m管段名稱起點壓力mH2O管道流量L/s管長m當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