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采食量_第1頁
動物的采食量_第2頁
動物的采食量_第3頁
動物的采食量_第4頁
動物的采食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學習并掌握采食量的概念,影響采食量因素及實際生產中調節采食量的措施。目的要求第2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內容第二節采食量的調節

第三節影響采食量的因素第一節采食量的概念和意義第3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第一節采食量的概念和意義一、采食量的概念二、采食量的衡量三、采食量的意義第4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1.隨意采食量(VoluntaryFeedIntake,VFI)指單個動物或動物群體在自由接觸飼料的條件下,一定時間內采食飼料的重量。VFI是動物在自然條件下采食行為的反映,是動物的本能。一、采食量的概念

采食量通常是指動物在24h內采食飼料的重量。有隨意采食量和實際采食量之分。第5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指在實際生產中,正常健康的動物在一定時間內,實際采食飼料的總量。3.規定采食量

指動物飼養標準或動物營養需要中所規定的采食量的定額。一、采食量的概念2.實際采食量第6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采食量的概念4.三者的區別和聯系三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VFI是動物本能,一般隨動物日齡或體重的增加而增加;規定FI是一個定額。VFI與實際FI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取決于動物自由接觸飼料的程度和方式;第7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2.用能量的攝入量來表示二、采食量的衡量1.用采食飼料的重量來表示通常用24小時內采食飼料的重量來表示。但因飼料干物質和營養濃度不同,故采食量相同,并不意味著攝入的養分數量相同。將影響采食的各種因素與能量的攝入量建立回歸公式,可以預測采食量。如:NRC(1998)建立了預測不同階段豬采食量的公式。第8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⑴影響動物的生產水平和飼料轉化率;⑵采食量過低,不能滿足最低生長需要,使生產效率急劇下降,即維持的營養需要占營養物質需要的比例過大;三、采食量的意義1.采食量是影響動物生產效率的重要因素第9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采食量的意義⑶如果動物采食過高,則會引起:動物產品質量下降,脂肪沉積過多,單位成本的商品效益下降。會引起泌乳動物停止泌乳,懷孕母畜死胎增多,產蛋雞產蛋率下降。體組成發生改變,主要增重是脂肪,降低飼料的轉化率。第10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3.采食量是合理利用飼料資源的依據4.采食量是合理組織生產的依據三、采食量的意義2.采食量是配制動物飼料的基礎第11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不同動物采食量調節機制比較

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第二節采食量的調節一、采食量的神經調節第12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調節采食量的關鍵,使動物產生饑餓感和飽感,調節食欲的大小,控制采食量。一、采食量的神經調節采食量的調節主要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其他器官通過神經-體液的反饋作用參與采食量的調節。1.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nervoussysterm,CNS)的作用第13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采食量的神經調節饑餓(hunger):指動物在一段時間內未采食而消化道內食物已排空時的生理狀態。食欲(appetite):是指動物想吃食的愿望。飽(satiety):指動物采食后,消化道已充滿食物時的生理狀態。第14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⑴脊椎動物的下丘腦是調節采食量的重要部位。⑵飽中樞:抑制攝食的中樞,飽中樞興奮時,餓中樞受到抑制,動物產生飽感,采食停止。⑶餓中樞:刺激攝食的中樞部位,餓中樞興時,動物的食欲旺盛,刺激采食量。⑷飽中樞和餓中樞交互作用,共同調節動物的采食。一、采食量的神經調節2.CNS的部位第15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1、化學靜態理論(Chemostatictheory)或化學調節

消化道食糜成分和吸收的養分通過其濃度的變化,參與采食量的調節。調控采食量的化學因素有:葡萄糖、揮發性脂肪酸、氨基酸、礦物元素、游離脂肪酸、滲透壓、pH值、激素等。其中葡萄糖和揮發性脂肪酸是最重要的因素。第16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血液葡萄糖與采食量呈負相關。

“血糖穩衡理論”(MayerJ.1953)

對于單胃動物,動靜脈血糖濃度之差是調控動物采食量的主要因素。下丘腦存在葡萄糖受體,飽中樞和餓中樞通過胰島素分泌見解參與血糖的調節。(1)血糖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第17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1)反芻動物,血液揮發性脂肪酸參與采食量的調節;2)乙酸和丙酸可直接或間接參與采食量的調節;3)VFA可影響瘤胃液的滲透壓和pH。(2)揮發性脂肪酸(VFA)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第18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1)胃腸緊張度最重要的物理特性,是確定每次采食量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動物胃腸道中存在壓力受體,能夠感受緊張度變化。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2、物理調節通過胃腸道緊張度、體內溫度變化等來調節采食量,其中,胃腸道緊張度最重要。第19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2)體內溫度變化熱穩衡理論體內溫度升高,采食量下降;體內溫度降低,采食量提高。第20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3

、脂肪穩衡理論KennedyG.C(1953)提出用來解釋采食量的長期調節機制。脂肪穩衡理論認為,動物采食是為了保持體內有一定量的脂肪儲備,若動物體脂處于虧損狀態,則動物的采食量趨于提高,以彌補體內脂肪的損失。采食量的長期調節取決于動物體內的能量儲備,與能量儲備相關的物質則可能作為反饋信號影響CNS活動,從而控制采食量。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第21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1)胰島素作用:胰島素能促進體內脂肪的儲存,抑制儲存脂肪的水解。效應:注射的部位不同,其對采食量的調節效應不同。外周注射胰島素,可刺激動物提高采食量。在中樞神經系統注射胰島素,使采食量下降。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

參與調節的主要因素:胰島素、腎上腺素能物質、萊普汀(leptin)。第22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2)腎上腺素能物質

向下丘腦注射-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可提高動物的采食量。

注射-腎上腺素時,小劑量可提高采食量,大劑量則會降低采食量。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第23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3)萊普汀(leptin)肥胖基因(ob)的表達產物,又名瘦蛋白,或瘦素。具有激素作用,是調節體內脂肪的儲存的關鍵因素。血液中leptin的濃度與體內脂肪儲備有較好的一致性。leptin的分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第24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CNS時間飼料食靡養分儲備色香味質地胃腸道機械受體化學受體血液中肝臟后腦機體脂肪組織肌肉組織圖1采食量的反饋調節采食消化代謝注:表示隨著采食飼料到養分二、調節采食量的其他途徑第25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三、不同動物采食量調節機制比較2.不同點豬:化學調節為主;禽:化學調節為主,依能而食;反芻動物:能量濃度低物理調節為主;能量濃度高化學調節為主。1.共同點豬、禽和反芻動物的采食量調控都由中樞神經統一控制,控制機制沒有本質的差異,都很復雜,受多種機制控制,某個單一的或幾種機制都難以解釋采食量調節的全過程。第26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四、環境因素

第三節影響采食量的因素

一、動物因素

二、飼糧因素

三、飼喂技術第27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⑴采食量是一個低遺傳力性狀:豬遺傳力n=0.3;⑵不同的動物,其采食習性不同:雞早、晚采食較多;豬主要在白天采食;草食家畜白天、晚上都采食。一、動物因素1、遺傳因素第28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一、動物因素2、生理階段動物的生理階段對采食量的影響機理既與物理調節有關,也與化學調節(主要是激素分泌的影響)有關。3、健康狀況患病和處于亞臨床感染的動物常表現出食欲下降。第29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

動物過度疲勞,采食量也會下降。5、感覺系統感覺系統是調節采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聽覺——魚;味覺——豬;視覺——雞。6、學習利用動物的喜好,后天培養,改變其采食行為。一、動物因素4、疲勞程度第30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飼料的形式,硬度,顏色等雞料,粉碎過細,采食大幅度下降,必須是粗粒;飼料中若粗纖維過高,木質素含量高,豬和反芻動物都會大幅度降低采食量。

二、飼糧因素1、物理性狀第31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⑴定義:一種飼料或飼糧的滋味、香味和質地特性的總和,是動物在覓食、定位和采食過程中動物視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等感覺器官對飼料或飼糧的綜合反應。其通過影響動物的食欲來影響采食量。⑵對慢性咀嚼動物影響特別大,豬,反芻動物比較敏感。

二、飼糧因素2、適口性第32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⑶飼料的滋味包括甜、酸、鮮和苦四種基本味。許多動物均喜好甜味;豬特別喜愛甜味;雞怕酸,不怕苦。⑷飼料的香味來自許多揮發性物質

二、飼糧因素第33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⑸提高飼糧適口性的措施:選擇適當的原料防止飼料氧化酸敗:抗氧化劑防止飼料霉變:防霉劑添加風味劑甜味劑:蔗糖、糊精、果糖和乳糖;香味劑:乳香味、香草味等。

二、飼糧因素第34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⑴飼糧能量濃度是影響采食量的重要因素恒溫動物要保持能量的平衡,即:采食能量=散失能量+產品能量家禽具有較強的依能而食的本領能量含量高,都會不同程度降低采食量,如果能量濃度下降,可適當地提高采食量。

二、飼糧因素3、能量濃度第35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生產中要保持飼糧中能量濃度適宜,以保證動物能量需要,而且飼糧中其它養分與能量的比例要適宜;通過控制能量濃度來實現對采食量的控制,進而控制動物生產性能。防止動物生長過快,可加入含能量低的飼料;熱應激時,動物FI下降,可適當添加脂肪,提高能量濃度。

二、飼糧因素⑵能量濃度對于采食量和飼料轉化率的意義第36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⑴蛋白質蛋白質缺乏會引起采食量下降;蛋白質過高,也會降低采食量。⑵氨基酸飼糧氨基酸的含量和平衡情況,都會影響動物的采食量;氨基酸對采食量影響可能是直接的,即氨基酸直接作用于CNS;

二、飼糧因素4、飼糧蛋白質和氨基酸水平第37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氨基酸對采食量影響也可能是間接的,通過形成神經遞質來實現。5、脂肪對于反芻動物,飼糧的脂肪含量高,會干擾瘤胃的正常功能,大大降低采食量。6、中性洗滌纖維

NDF含量和消化率是影響反芻動物采食量的重要因素。

二、飼糧因素第38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⑴任何礦物元素的缺乏,都會造成采食量的下降。⑵鈣能調節大鼠和蛋雞的采食量。⑶維生素過多或缺乏,都會造成采食量下降.

二、飼糧因素7、礦物元素和維生素第39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⑴飼糧中加入少量的抗菌素,可提高動物采食量的7%-15%;⑵大量添加尿素會降低采食量;⑶風味劑。

二、飼糧因素8、飼料添加劑第40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⑴水是影響采食量的重要因素。飲水得到保證,采食量才能達到最大;⑵飲水的清潔衛生。2、飼料形態⑴對單胃動物,顆粒料可提高其采食量;⑵對反芻動物,粗飼料磨碎或制粒,可增加采食量。三、飼喂技術1、飲水第41頁,課件共46頁,創作于2023年2月⑶魚類攝食要求飼糧顆粒必須與魚體大小相適應。飼料的形態可采用干料(粉料、顆粒料)和濕料:干料:優點是省工,易于掌握喂食,能促進唾液分泌;缺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