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信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80000噸/a鉛酸蓄電池回收綜合利用技改(異地搬遷)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PAGEII/NUMPAGES36目錄第1章建設項目的地點及相關背景 11.1建設項目地點及背景 11.1.1建設項目地點 11.1.2建設背景 11.2工程概況 21.2.1項目基本情況 21.2.2工程組成 21.2.3生產工藝 31.2.4與法律法規、政策、規劃和規劃環評的相符性等 5第2章建設項目周圍環境概況 72.1建設項目所在地的環境現狀 72.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范圍 7第3章環境影響預測及主要控制措施 93.1搬遷前建設項目概況 93.1.1建設方案 93.1.2污染物排放情況 103.2搬遷后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情況 103.2.1污染源分布情況 103.2.2廢氣污染源 113.2.3廢水污染源 133.2.4固體廢物 143.4.5噪聲 153.4.6項目搬遷后污染物排放情況 163.4.7項目搬遷前后污染物排放變化情況 163.3項目評價范圍內環境保護目標 173.4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 193.3.1施工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93.3.2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203.5污染防治措施及達標排放情況 213.6環境風險分析預測結果、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 243.6.1環境風險分析預測結果 243.6.2風險防范措施 243.6.3風險應急預案 243.7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263.7.1環保治理投資費用分析 263.7.2環境效益分析 263.8環境管理和監測計劃 263.8.1環境管理 263.8.2環境監測計劃 273.8.3定期監測制度 29第4章公眾參與 304.1公眾參與調查 304.1.1調查對象 304.1.2調查方式 304.2公眾參與調查結果 314.3公眾參與調查意見反饋和采納 32第5章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335.1結論 335.2建議 33第6章聯系方式 356.1承擔評價工作的環評機構名稱及聯系方式 356.2建設單位名稱及聯系方式 35PAGE7/34建設項目的地點及相關背景1.1建設項目地點及背景1.1.1建設項目地點江西省信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80000噸/年鉛酸蓄電池回收綜合利用技改(異地搬遷)項目位于信豐縣大唐工業園鉛回收和鉛蓄電池組團內,廠區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5°00′46.1",北緯25°18′38.5",項目占地面積約100畝。1.1.2建設背景江西信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原擬在信豐縣工業園建設年處理8萬噸鉛酸電池回收綜合利用項目,原生產工藝中有電解鉛工藝、無脫硫工藝,其它工藝與本技改項目一致,本項目取消原產品方案中的電解鉛和鉛鎘合金,江西省環境保護廳于2007年11月對該項目環評報告進行了批復(見贛環督字〔2007〕352號)。該項目于2011年9月建成拆解車間、熔煉車間、合金車間及配套工程(廢水處理系統、循環水池、煙道冷卻+湍球塔洗滌系統等),未建設全自動廢鉛酸蓄電池破碎分離系統、電解車間及配套設施;由于廠址周邊環境敏感點搬遷問題尚未得到徹底解決,防護距離不能滿足《鉛鋅行業準入條件》等相關法規、政策的要求,未經環保驗收,江西信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現擬在信豐縣大唐工業園異地搬遷重新選址建設本項目。1.2工程概況1.2.1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名稱:鉛酸電池回收綜合利用技改(異地搬遷)項目;(2)建設單位:江西信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3)建設性質:技改(異地搬遷);(4)擬建地點:本項目擬建在信豐縣大唐工業園鉛回收和鉛蓄電池組團內,地理坐標:東經115°00′46.1",北緯25°18′38.5"。(5)建設規模和產品方案:項目將征地100畝,拆解廢鉛酸電池80000t/a(主要為干荷式、全密封免維護起動型鉛酸蓄電池)。生產54700t/a再生合金鉛生產線,包括拆解車間、粗煉車間、精煉車間和合金車間,取消技改前的電解鉛生產線和鉛鎘合金產品。項目最終產品為合金鉛54700t(鉛鈣合金占37%、鉛錫合金占60%、鉛銻合金占3%,各產品產量隨市場調節,其中鉛銻合金產量較小,直至停產),副產品十水硫酸鈉11188.4t(工業級)和塑料碎粒7998t。(6)建設周期和投資:項目計劃2013年9月開工建設,2014年11月投入試生產。本項目投資總額為108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880萬元,占總投資的8.24%。1.2.2工程組成項目工程組成表1和表2。表1主體工程及產品方案序號車間名稱產品名稱技改后設計能力t/a技改前設計建設能力t/a備注1拆解與脫硫車間廢鉛、廢塑料等80000800002粗煉車間粗鉛65000650003精煉車間精鉛55000550004合金車間合金鉛5500011000技改前產品方案為合金鉛和電解鉛,總產能為56000t/a(見環評報告表2.1-1),技改后產品只生產合金鉛,產能較技改前減少1000t/a5電解車間電解鉛45000表2公用及輔助工程類別建設名稱設計能力備注貯運工程原料倉庫成品倉庫焦炭堆場成品堆場廢鉛蓄電池8×104t/a焦炭6063t/a合金鉛54700t/a各種輔助材料約12000t/a焦炭6063t/a,其中用于燃料4000t/a,用于熔劑2063t/a汽車運輸約18×104t/a公用工程給水總新水量501300m3/a,生活用水6000m排水生產區、生活區廢水分區處理,并實行清污分流,生產廢水零排放。生活污水排放3690t/a供電500kVA變壓器2臺用電487×104kWh/a環保工程除塵、脫硫3套水處理2套工業廢水中和、絮凝、沉淀,生活污水生化一體化處理消音器等8臺套綠化8000應急事故池(含事故水收集和初期雨水)容積1100m3(事故水收集400m3+初期雨水兼消防廢水收集池廢渣臨時專用貯存場占地500m儲存時間60天按要求建設,防腐、防滲等1.2.3生產工藝拆解破碎工序廢蓄電池由卡車運至原料庫儲存,廢鉛蓄電池首先經過穿孔機打孔,放出電解液,流至盛酸容器,用來中和鉛泥脫硫后硫酸鈉溶液中殘余的碳酸鈉;放空電解液后的廢鉛蓄電池送至電瓶拆解機切割分選,廢蓄電池被拆解成碎片,經過自動分揀出廢塑料和連接頭等。項目在消化和吸收當前世界上先進的CX系統關鍵技術及設備制造技術基礎上,選用先進的成套破碎分選設備,先將廢鉛酸蓄電池破碎,然后對電池各組分分離。破碎后的物料特性為:鉛金屬(重、粒度大),鉛膏(重、粒度小),隔板紙(石棉、輕、粒度小),PP(輕、粒度大),為了保證分選物的質量,首先采用篩分的原理,將鉛膏分離,然后采用重力分選的原理將鉛金屬和PP等分離。從倉庫至車間設有廢酸收集系統,將儲存過程中和進破碎機前的所有廢硫酸收集(濃度約為15-20%)。破碎分選系統的能力達到8萬t/a。對于PP塑料,將采用物理清洗,清洗廢水宜在生產設備內處理并循環利用;廢PP從分選槽中取出清洗后進入料倉,PP料經分揀、清洗、甩干后包裝外售,環境影響主要為噪聲。粗煉工序簡述經拆解分離出的板柵等,用裝載車送到粗煉車間的再生鉛高效節能熔煉爐內冶煉,加熱至800℃經過脫硫的鉛泥與焦炭、鐵屑、碳酸鈉和高效節能爐產生的熔渣,按照一定配料比進熔煉爐,加熱熔化并發生反應,再生鉛高效節能熔煉爐是在密閉負壓狀態下進行,其加料和排料端均設有通風罩,收集廢氣進入除塵系統進行處理。熔煉產生的鉛塵、燃料煙氣經過強制冷卻煙道重力除塵、布袋收塵器、湍球塔脫硫除塵后經50m煙囪高空排放。精煉生產工序簡述火法精煉首先進行堿法精煉除銻。將粗鉛在熔煉鍋中熱至550~600℃,加入硝酸鈉和氫氧化鈉進行堿性精煉,其原理是利用強氧化劑NaNO3在高溫下分解放出的活性氧,使鉛中的雜質氧化,雜質氧化物再與加入的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不溶于鉛液的鈉鹽,浮在鉛液表面,浮在鉛液表面的固態渣撈出,其含Sb、Sn等有價金屬,返熔煉爐還原熔煉。鉛液降溫至320~350℃,加入適量紅磷除銅,除銅渣外售處理。除雜后的鉛液雜質含量極低,采用水冷鑄錠,質量達到精鉛標準,外售。合金鉛生產工藝簡述在合金鉛冶煉過程中,選擇鋁作為鉛鈣合金熔煉過程的覆蓋劑是較合適的。鋁的比重比鉛輕,能在合金熔體表面形成富氧化鋁的表面膜,該表面膜可防止熔融金屬Pb3Ca與空氣接觸,可防止含Pb氣體的揮發。廢氣排放與再生鉛(精鉛)冶煉系統共一根排氣煙囪。以熔煉出來的鉛按還原的基礎再加以配比(錫、鋁、銻、鈣等,鋁為合金鉛輔料)制成多元合金。合金爐等煙氣經過煙道+布袋收塵后達標排放。鉛膏脫硫轉化系統鉛泥的主要成分為PbSO4、PbO、PbO2,因硫酸鉛分解溫度較高,且分解產物PbS用鐵置換也需在較高的溫度下進行,因此冶煉溫度一般在1300-1400℃下得到金屬鉛。此時鉛大量揮發,金屬回收率低,PbSO4分解產生的二氧化硫對大氣會造成環境污染,同時冶煉能耗大。本項目采用碳酸鈉可以將鉛泥中的硫酸鉛轉化為碳酸鉛,PbCO3在300℃下即可分解為PbO,PbO在800℃本項目采用濕法脫硫技術,將收集的稀硫酸直接用碳酸鈉中和,得到硫酸鈉;在鉛膏中加入碳酸鈉將其中的硫酸鉛轉化為碳酸鉛,收集的硫酸轉化為硫酸鈉,使鉛膏中的硫含量從5%降到0.5%,脫硫率達到90%。隔板處理1.2.4與法律法規、政策、規劃和規劃環評的相符性等1.本項目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中鼓勵類,符合國家相關政策。信豐縣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以信發改函字〔2012〕20號文同意本項目開展前期工作。2.項目廠址位于信豐縣大唐工業園鉛回收和鉛蓄電池組團內,符合基地規劃相關要求,信豐縣規劃局同意本項目選址;廠址周邊1000m衛生防護距離內無居民集中區以及療養地、醫院,食品、藥品、電子等對環境條件要求高的企業,符合《鉛鋅行業準入條件》、《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和《關于加強高能耗高排放項目準入管理實施意見的通知》(贛府廳發〔2008〕58號)相關規定,項目選址可行。3.項目廠區功能分區明確,人流、物流順暢,工藝流程布置基本合理,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廠區布局滿足工藝、運輸和環境保護等國家現行規范的要求,總圖布置較為合理。4.項目生產原料為廢鉛酸蓄電池,為廢物綜合利用項目;采用成套設備拆解、回收整只廢鉛酸蓄電池,鉛膏熔煉前采用了預處理脫硫工藝,采用的工藝與設備較先進,鉛金屬回收率可達99.64%,生產廢水經處理后全部回用;噸產品新鮮水用量為0.40m3、能耗為109.25kg標煤、電耗為90kW·5.采取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后,項目生產廢水全部回用,生活污水、廢氣及設備噪聲分別經治理后,均可達到國家有關排放標準的要求,固體廢物均可得到綜合利用和妥善處置。6.項目建成達產后,主要污染物COD、NH3-N、SO2、NOx、鉛塵排放量分別為0.37t/a、0.06t/a、25.92t/a、25.34t/a和0.1867t/a,均可滿足贛州市環保局總量控制指標要求,并獲得省環保廳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處確認。7.公眾參與調查統計結果表明,大多數的被調查者贊同該項目建設,無人反對;多數被調查者認為項目建設有利于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要求建設單位強化環境管理,采取措施加強企業污染源的治理,做到達標排放,減少對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建設項目周圍環境概況2.1建設項目所在地的環境現狀贛州市環境監測站于2012年1月對項目所在區域各環境要素進行了質量現狀監測。(1)在擬建廠址處及周邊的馬石、坪石村、下背嶺、五湖逕、石禾場和金田高共設置6個環境空氣現狀測點,監測結果表明,各測點環境空氣中SO2(未檢出)、NO2、TSP、PM10等指標均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要求;硫酸霧(未檢出)指標滿足《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最高允許濃度限值要求;鉛指標(未檢出)滿足《大氣中鉛及其無機化合物的衛生標準》(GB7355-87)要求。(2)在項目廢水入古陂河處上游500m至下游5000m范圍內共設置4個地表水環境現狀測點,監測結果表明,各測點水質中硫酸鹽、總磷、鉛、Cd、等指標均可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要求,其中。(3)在擬建廠址周邊的馬石、下背嶺和庵下共設置3個地下水環境現狀測點,監測結果表明,各測點水質中pH、高錳酸鹽指數、NH3-N、鋅、錳、鉛、硫酸鹽等指標均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標準要求,其中銅、鎳未檢出。(4)在擬建項目所在地北側50m和東側800m處共設置2個土壤環境現狀測點,監測結果表明,各測點土質呈弱酸性,各測點鋅、砷、銅、鉛、鎘、汞、總鉻等指標均滿足《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二級標準要求。(5)在廠界四周共設置四個聲環境現狀監測點,監測結果表明,各測點晝、夜間等效連續A聲級值均能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標準要求。(6)建設用地內現有陸域由人工植被、灌木等組成,主要植被為人工種植的松木為主,以及野生的一年生雜草群落、多年生高稈雜草群落。2.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范圍(1)大氣環境:根據區域地形、主導風向、周邊敏感點分布、環境空氣評價等級、環境風險評價等級和工程大氣污染物排放源特征,確定本項目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以煙氣排氣筒(高50m)為中心,直徑5km的圓范圍。(2)地表水:本工程生活污水經預處理后經污水渠排至古陂河,古陂河為Ⅲ類水體,地表水環境評價范圍主要是污水入古陂河口上游500m至排口下游50(3)噪聲評價范圍為廠界及廠界外200m(4)風險評價范圍為距離源點3km范圍。(5)生態環境評價范圍:因周邊無需保護的生態環境目標,生態環境評價范圍確定為項目征地范圍內及外延1km范圍。PAGE10/34江西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南昌市江大南路280號環境影響預測及主要控制措施3.1搬遷前建設項目概況江西信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于2007年擬于信豐縣工業園建設54710t/a再生鉛精煉、合金鉛和電解鉛生產線(包括拆解車間、粗煉車間、精煉車間和電解車間。項目最終產品為合金鉛10500t,電解鉛44710t,塑料碎粒8600t),項目以廢舊鉛酸蓄電池為原料;江西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編制了《江西信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80000t/a鉛酸電池回收綜合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信豐縣人民政府承諾1km范圍內居民在項目投產前搬遷到位,江西省環保廳以贛環督字〔2007〕352號文(2007年11月)予以批復同意建設。2011年8月企業54710t/a再生鉛精煉、合金鉛等生產線工程設備已安裝到位,2011年9月企業提出申請環保竣工驗收,由于1km范圍內居民拆遷未到位,不能滿足《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要求,贛州市環保局未同意該企業環保竣工驗收的申請要求,企業決定異地搬遷建設。以下內容根據《江西信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80000t/a鉛酸電池回收綜合利用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及贛環督字〔2007〕352號批復文件:3.1.1建設方案表3主體工程及設計方案序號車間名稱產品名稱設計能力t/a1煤氣發生爐車間煤氣2拆解車間廢鉛、廢塑料等800003粗煉車間粗鉛650004精煉車間精鉛550005合金車間合金鉛110006電解車間電解鉛45000表4公用及輔助工程類別建設名稱設計能力備注貯運工程原料倉庫煤棚成品堆場廢鉛蓄電池8×104t/a煤12300t/a成品鉛55210t/a各種輔助材料約11000t/a煤12300t/a,其中用于燃料10300t/a,用于熔劑2300t/a汽車運輸約22×104t/a公用工程給水總新水量14400m3/a,生活用水6排水生產廢水零排放生活污水4800t/a供電1500kVA變壓器1臺用電487×104kWh/a環保工程煤氣發生爐1套自帶除塵、脫硫裝置除塵、脫硫3套水處理2套工業廢水中和、絮凝、沉淀,生活污水地埋式生化處理消音器等3臺套綠化8000廢渣臨時專用貯存場500m2,容積儲存時間20天按要求建設,防滲等3.1.2污染物排放情況項目建成后,污染物排放總量分析見表5。表5項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析類別污染物名稱產生量(t/a)削減量(t/a)排放量(t/a)備注廢氣廢氣量(1047110071100SO288.0444.0244.02煙塵50555031.523.5鉛煙塵114.41113.840.57鉛煙塵0.25無組織排放廢水廢水量(1040.480.48CODCr1.200.720.48SS0.720.380.34NH3-N0.120.050.07BOD50.570.470.10固廢煤氣發生爐灰渣283728370含鉛廢渣11523115230除塵器收集的煙塵5031.55031.50陽極泥9609600污泥262026200煤氣發生爐焦油72772703.2搬遷后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情況3.2.1污染源分布情況廢氣類:主要是熔煉、精煉和合金工序,設備產生的煙氣,主要污染物有煙塵、SO2、NOX和鉛塵等;廢水類:車間生活和地面沖洗產生的廢水、脫硫廢水、除塵廢水、設備冷卻水、生活污水;固體廢物:高效節能爐和熔鉛鍋產生的廢渣、煙氣凈化系統收集的煙塵、中和渣、廢水處理污泥和污泥等;噪聲:各種鼓風機、引風機、泵等噪聲設備。3.2.2廢氣污染源(1)有組織廢氣排放情況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組織廢氣主要為高效節能熔煉爐煙氣、精煉爐煙氣、合金爐煙氣和焦炭磨粉廢氣,主要污染物為煙塵、SO2和Pb塵及,污染物產生、排放情況見表3.4-1。高效節能熔煉爐煙氣溫度800℃經余熱鍋爐回收余熱后,與合金熔煉爐和精煉爐煙氣、焦炭磨粉廢氣一并采用1套長煙道冷卻重力除塵+布袋除塵+三級湍球塔(加入石灰水脫硫)凈化裝置處理,同時對各爐窯加料口、出渣口、出鉛口設置大功率集氣罩,收集的環境煙氣分別與熔煉、精煉、合金煙氣合并處理;達標排放的煙氣經一根50m高,出口直徑1.0m煙囪高空排放,排放煙氣溫度約70℃,整個系統煙塵去除效率達99.7%以上(其中沉降室除塵15%、布袋除塵器99.0%、湍球塔80%),SO2去除效率達75%以上,NOX去除效率達25%左右。本次環評分別以煙塵、鉛塵、SO2和NOX去除率分別為99%、99.66%、70%和20%計算。焦炭磨粉本次評價煙塵、鉛類比安徽省太和縣環宇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再生精鉛冶煉項目驗收監測數據,預計項目廢氣排放情況見表6。(3)無組織廢氣排放情況在工藝設計、工程設計時,盡量避免造成無組織排放。生產車間(包括粗煉車間、精煉車間、合金車間、拆解與脫硫車間)、廢鉛酸蓄電池暫存庫實行密閉微負壓設計,其產生硫酸霧、粉塵等污染物,粗煉車間、精煉車間送布袋除塵系統處理;拆解與脫硫車間、廢鉛酸蓄電池暫存庫產生的無組織廢氣。江西信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80000噸/a鉛酸蓄電池回收綜合利用技改(異地搬遷)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PAGE11/34江西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南昌市江大南路280號表6全廠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狀況污染源名稱煙氣量(Nm3/h)污染物名稱產生狀況治理措施排放狀況排放標準濃度(mg/Nm3)產生量(t/a)濃度(mg/Nm3)排放量(t/a)總量控制指標(t/a)濃度(mg/Nm3)G1+G2高效節能爐熔煉煙氣18000(4臺爐合計,含環境集煙氣量)煙塵2500324高效節能熔煉爐煙氣經余熱鍋爐回收余熱后,與合金熔煉爐和精煉爐煙氣、焦炭磨粉廢氣一并采用1套長煙道冷卻重力除塵+布袋除塵+三級湍球塔(加入石灰水脫硫)凈化裝置處理后經一根50m高煙囪高空排放,出口直徑1.0m,排放煙氣溫度約70鉛塵30038.88SO240051.84NOX12015.56G3精煉爐煙氣10000(2臺爐合計,含環境集煙氣量)煙塵100072.0鉛塵1027.344SO230021.6NOX1208.64G4合金爐12000(3臺爐合計,含環境集煙氣量)煙塵90077.76鉛塵1008.64SO215012.96NOX806.91G5焦炭磨粉500TSP10003.6不進行余熱鍋爐熱交換,其余與上相同G1+G2+G3+G4+G5煙氣混合后40500(29160×104)煙塵477.36去除率(%)9916.3834.7765鉛塵54.86499.660.6400.18670.18671SO286.47088.925.9226.52200NOX31.112085.424.8925.5500無組織排放鉛塵0.0680.006*H2SO4霧0.05注:①無組織排放(為熔煉爐、精煉鍋和合金鉛鍋等生產過程產生,采用環集收集處置后旁漏)廠界監控濃度;②G1、G2、G3和G4的煙氣量含環境集煙氣量。江西信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80000噸/a鉛酸蓄電池回收綜合利用技改(異地搬遷)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PAGE35/34鉛塵無組織排放量主要根據粗煉、精煉和合金過程中的加料和出渣、澆鑄過程敞開時間來確定,粗煉、精煉和合金過程約每8小時一爐。各種爐加料時間約10分鐘,出渣、澆鑄過程約30分鐘,則粗煉、精煉和合金過程占全過程時間約8.3%。在爐窯加料口、出渣口、出鉛槽上方設置大功率集氣罩,收集率為95%~99%(考慮車間為負壓、取高值為98.5%),則鉛塵無組織排放量=(38.88+7.344+8.64)×8.3%×1.5%=0.068t/a。廠界鉛塵濃度類比安徽太和縣長江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6萬t再生鉛冶煉項目,根據2008年3月安徽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環監測〔2008〕15號)的廠界無組織鉛塵的監測結果,鉛塵濃度最大值在0.261μg/m3~0.330μg/m3,其鉛塵濃度最大值低于《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相應限值(鉛及其化合物6μg/m3)。本項目年產約5.5萬t再生鉛,本項目環保措施與該企業基本一致,而產量是安徽該企業的50%,預計本項目廠界的鉛塵濃度將低于《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相應限值。此外,在蓄電池拆解時會產生一定的硫酸霧,但由于硫酸濃度低,又是在常溫下操作的,產生量比較小,根據調查與類比,對于8萬t蓄電池拆解項目,無組織硫酸霧產生量約為0.05t/a。3.2.3廢水污染源項目生產廢水主要有車間生活和地面沖洗水、脫硫工序產生的母液,等。車間生活和地面沖洗廢水15m3/d,粉碎分選系統產生的廢水300m3/d,脫硫母液84m3/d,辦公區生活污水12.3m3/d;此外,考慮到冶煉區場地一般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煙塵存在,為防止降雨形成的初期雨水(夾帶有煙塵)排放產生的環境影響,參考冶煉工廠的通常做法,本項目設置了1、車間生活和地面沖洗水車間生活(洗手、淋浴和洗衣廢水)和地面沖洗水(共15m3/d,其中地面沖洗水5m3/d、車間生活10m3/d)是含有一定Pb的酸性廢水,廢水污染物初始濃度為pH2~6、SS350mg/L、Pb15~30mg/L,經中和沉淀處理后濃度分別為pH7、SS50mg/L、Pb0.3mg/L。2、粉碎分選廢水蓄電池粉碎分選系統產生的廢水約300m3/d,主要成分是H2SO4、3、脫硫母液根據蓄電池中成分分析,15%的稀硫酸產生量6400t/a(含水5440t/a,加上中和生成水176t/a,水量約5616t/a),中和用碳酸鈉2645t/a;鉛膏脫硫后生成的絕干硫酸鈉母液約3543t,考慮帶的10個結晶水,總量約為8035t/a(配置碳酸鈉溶液的水可用蒸發冷凝水,因此未計入),需要蒸發的水量(5616t/a)經真空多效蒸發器進行蒸發濃縮獲得硫酸鈉(副產品),由于硫酸鈉帶有結晶水,每天需要蒸發的水量約13.72t。4、爐渣水淬廢水水淬渣浮選廢水產生量1000t/d,設置專門的沉淀池,沉淀后循環使用,不外排。5、煙氣脫硫除塵廢水煙氣脫硫除塵廢水(600m36、辦公區生活污水辦公區生活污水排放量12.3m3/d,主要污染物為CODCr、BOD5和SS,初始產生濃度分別為CODCr200mg/L、BOD5120mg/L、NH3-N25mg/L和SS150mg/L,生活污水采用生化一體化處理達標排放,COD、NH3-N排放濃度分別為100mg/L和15mg/L。生活污水CODCr排放量=12.3×100×300=0.37t/a,NH3-N排放量=12.3×157、雨水收集措施本項目占地100畝,以生產區占地面積計算(約占70畝),按15mm的初期降雨量計算得初期降雨量=70畝×666.7m2/畝×15mm=700m3,因此設一個本項目生產廢水經處理后回用零排放,水污染源產生及排放情況見表7。表7建設項目水污染源排放狀況廢水來源排放量(t/a)污染物名稱處理前(mg/L)處理方法處理后(mg/L)排放去向生產廢水0COD20~60鉛酸廢水綜合處理裝置20回用SS40050Pb15~300.3生活污水3690CODCr200生化處理設施100經污水渠排入古陂河SS15070氨氮2515BOD5120203.2.4固體廢物=1\*GB3①高效節能爐和精煉爐產生的廢渣高效節能爐爐渣產生量12588.8t/a(HW31),其主要成分為Pb1.54%、S0.73%、FeO20~30%、SiO228~35%、CaO15~18%,精煉爐產生的銅渣量530t/a(HW31),其主要成分為Pb1.23%、S0.5%、Cu4%、FeO15%、SiO220%、CaO24%,送有危廢資質單位綜合利用或處置。=2\*GB3②精煉過程浮在鉛液表面的固態渣561t/a(HW31),其含Sb、Sn等有價金屬,返熔煉爐還原熔煉。=3\*GB3③煙氣凈化系統收集的煙塵495.31t/a(HW31),含鉛量較高(13.42%左右),回高效節能爐利用。=4\*GB3④湍球塔凈化煙氣產生的中和渣130t/a(HW31),主要成分是硫酸鈣、亞硫酸鈣、氧化鈣,另外含有少量的鉛塵(0.65t/a),含量為0.5%,送有危廢資質單位綜合利用或處置。=5\*GB3⑤廢水處理污泥20t/a(HW31),主要成分為硫酸鈣、氧化鈣,另外含有少量的鉛(2.1%),送有資質的危險廢物處置部門處置。⑥含鉛廢舊勞保用品(HW49)1.0t/a,屬危險廢物,送有危廢資質單位綜合利用或處置。⑦生活垃圾和污泥產生量約36t/a。⑧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和有色金屬工業固體廢物分類名錄,高效節能爐渣、湍球塔凈化煙氣的中和渣、銅渣、煙氣凈化系統收集的煙塵、廢水處理污泥為危險廢物。項目固廢產生量14362.11t/a,產生與處置情況見表8。表8項目固體廢物產生情況序號名稱產生量(t/a)主要成分1高效節能爐爐渣(HW31)12588.8危險廢物,送有危廢資質單位綜合利用或處置2除塵系統收塵灰(HW31)495.31危險廢物,PbO,返回高效節能爐冶煉工序3煙氣處理中和渣(HW31)130危險廢物,送有危廢資質單位綜合利用或處置4水處理污泥(HW31)20危險廢物,送有危廢資質單位綜合利用或處置5精煉浮渣(HW31)561危險廢物,Sb、Sn等,返回高效節能爐冶煉工序6精煉銅渣(HW31)530危險廢物,PbO,送有危廢資質單位綜合利用或處置7含鉛廢舊勞保用品(HW49)1.0危險廢物,送有危廢資質單位綜合利用或處置8生活垃圾和污泥36環衛部門經收集后送市垃圾填埋場處理9合計=SUM(ABOVE)14362.11其中:危險廢物143噪聲正常生產期間風機產生一定的噪聲,其聲級在80~95dB(A)之間,見表9。表9主要噪聲源及其源強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臺、套)聲功率級dB(A)位置和車間隔聲情況預測聲功率級dB(A)1拆解分選切割機組195拆解車間,封閉負壓752高效節能熔煉爐580粗煉車間,封閉負壓603精煉爐380精煉車間,封閉負壓604合金爐480合金車間,封閉負壓605風機885室內,封閉較好706循環水泵285室內,封閉較好707離心式復合磨焦炭噴粉機185粗煉車間內,封閉負壓653.4.6項目搬遷后污染物排放情況項目搬遷后污染物排放情況見表10。表10項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析類別污染物名稱產生量(t/a)削減量(t/a)排放量(t/a)備注廢氣廢氣量29160×1029160×10SO286.460.4825.92NOX31.116.2224.89煙塵477.36472.594.77鉛煙塵54.86454.67730.1867鉛煙塵0.068無組織排放廢水廢水量(1040.370.37CODCr0.740.370.37SS0.550.290.26NH3-N0.090.030.06BOD50.440.370.07固廢高效節能爐爐渣12588.812588.80(HW31)除塵系統收塵灰495.31495.310(HW31)煙氣處理中和渣1301300(HW31)水處理污泥20200(HW31)精煉浮渣561561(HW31)精煉銅渣5305300(HW31)含鉛廢舊勞保用品1.01.00生活垃圾和污泥3636合計=SUM(ABOVE)14362.11=SUM(ABOVE)143項目搬遷前后污染物排放變化情況項目搬遷前后污染物排放變化情況見表11。表11項目搬遷前后污染物排放變化情況一覽表類別污染物名稱搬遷前(t/a)搬遷后(t/a)增減量(t/a)備注廢氣廢氣量71100×1029160×10-41940×10SO244.0225.92-18.1NOX24.89技改前未計算煙塵14.784.77-10.01鉛煙塵0.570.1867-0.3833鉛煙塵0.250.068-0.182無組織排放廢水廢水量(1040.480.37-0.11CODCr0.480.37-0.11SS0.340.340NH3-N0.070.06-0.01BOD50.100.100固廢總計=SUM(ABOVE)23710.22=SUM(ABOVE)14362.110說明其中危廢=SUM(ABOVE)20873.22其中危廢14326.11從表11可知,項目搬遷后廢氣污染物排放均有減少,廢水排放相應減少,固廢產生、處理量均減少。3.3項目評價范圍內環境保護目標項目廠址位于信豐縣大唐工業園,評價范圍內無名勝古跡、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和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根據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規劃、環境功能區劃及環境敏感目標的分布情況,距廠界3000m范圍內的主要環境敏感目標見表12和圖3。工業園桃江排口下游最近生活飲用水取水口為下游50km處的贛縣王母渡鎮水廠取水口(取水規模表12評價區內主要環境敏感點環境要素名稱方位距廠界距離(m)規模環境功能備注空氣要素1正邦養豬場NEE1012種豬1700頭/年出欄仔豬38000頭GB3095-1996二類2馬石NE1037.817人/5戶3野塘NEE170050人/12戶4竹連塘E280048人/11戶5下河E210068人/14戶6石禾場EES2600320人/71戶7五湖涇S186376人/22戶8白仔塘S180084人/21戶9窩里S260090人/26戶10清河村(烏仙下)WSS2300856人214戶11打仔坑SSW103110人/3戶12大屋下SW2100209人/60戶13坪石村SW2700大于150戶14下背嶺WWS1123.3144人/39戶15石口W280074人/19戶16水西坑EN2500158人/42戶17陳屋EN2100120人/31戶18芹菜ENN2000249人/63戶19茶寮下ENN2400215人/58戶20照塘N2400197人/51戶21下車ENN2500241人/62戶22大圳口ENN2600267人/74戶23土圍高EN2200300人/87戶24天子地EN270095人/25戶25店下EN260070人/18戶26小甲背EEN2100124人/33戶27長排嶺EN250050人/13戶聲環境廠界1GB3096-20083類水環境古陂河(桃江支流)E1600GB3838-2002Ⅲ類贛江水系3.4環境影響預測及評價3.3.1施工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3.3.1本工程施工期大氣污染源主要有管網工程和污水處理廠主體建筑施工及車輛運輸所產生的粉塵和揚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建筑材料(白灰、水泥、砂子、石子、磚等)的搬運及堆放;(2)土方填挖及現場堆放;(3)混凝土攪拌;(4)施工材料的堆放及清理;(5)施工期運輸車輛運行。抑制揚塵的一個簡潔有效的措施是灑水。如果在施工期內對車輛行駛的路面實施灑水抑塵,每天灑水4~5次,可使揚塵減少70%左右。表13為施工場地灑水抑塵的試驗結果。由該表數據可看出對施工場地實施每天灑水4~5次進行抑塵,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揚塵,并可將揚塵污染距離縮小到20~50m范圍。表13施工場地灑水抑塵試驗結果單位:mg/m3距離5m20m50m100mTSP小時平均濃度不灑水10.142.891.150.86灑水2.011.400.670.60施工揚塵的另一種重要產生方式是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和土石方作業,該揚塵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程度主要取決于施工方式、工程量、材料堆放及風力等因素,其中風力因素影響最大。尤其是在前期基礎部分施工,大量土石方作業,在氣候條件不利的情況下,會產生大量揚塵,污染周圍環境,對施工及附近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施工揚塵對環境空氣的影響具有局部性、流動性、短時性等特點,只對區域局部范圍造成污染,并隨著建設期不同、施工地點的不斷變更而移動,在短期內對項目所在地周圍會造成一定不良影響。因此,在施工期應對運輸的道路及施工工地不定期灑水,并加強施工管理,采用商品混凝土建房。運輸車輛應完好,不應裝載過滿,要采取加蓋蓬布、密閉措施,車箱表層灰渣應噴水加濕并平整壓實,運輸道路應注意清掃,適當定時沖洗,以便最大程度減少揚塵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3.3.1施工期產生的廢水主要包括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其中生產廢水主要是尾水段管網、工地開挖產生的泥漿水、施工機械設備的冷卻和洗滌用水、施工現場清洗及混凝土養護產生的廢水等,這部分廢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施工期產生的生活污水含有一定量的有機物、細菌和病原體。這些污水若不妥善處理會對工地周圍水環境及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另外,雨季作業場地的地面徑流水,含有大量的泥土和高濃度的懸浮物。因此,要求施工單位在施工現場設置臨時集水池、沉砂池等臨時性污水簡易處理設施,對施工廢水、生活污水進行處理,達標后外排。采取以上措施后,能有效地控制對水體的污染,預計建設期對水環境的影響較小。隨著建設期的結束,該類污染將隨之不復存在。3.3.1本工程施工期主要噪聲源有:管網工程和污水處理廠基建使用的運輸車和各種施工機械如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壓實機械(碾)、卡車、焊接機和攪拌機等噪聲源。據調查,一些施工機械的噪聲強度可達85~100dB(A)。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機械又往往同時作業,噪聲源輻射量的相互疊加,聲級值將更高,輻射范圍也更大。晝間施工時,如不進行打樁作業,作業噪聲超標范圍在100m以內,若有打樁作業,打樁噪聲超標范圍達600m。夜間禁止打樁作業,對其它設備作業而言,300m外才能達到施工作業噪聲極限值。由于廠區周圍300m內無居民以及噪聲敏感目標,工程施工時,作業噪聲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另外,施工期需大量的土石方、原材料,往來運輸車流量增加,交通噪聲亦隨之突然增加,特別是施工地區將對周邊環境產生一定影響。施工單位應合理安排好施工時間和施工場所,高噪聲作業區應遠離聲環境敏感區,在聲環境敏感目標附近設置臨時隔聲屏,以減少噪聲的影響。3.3.1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是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棄土、疏挖出的底泥及施工人員生活垃圾。施工期間建筑工地會產生大量余泥、渣土、地表開挖的余泥、施工剩余廢物料等。如不妥善處理,則會污染環境。在運輸過程中,車輛如不注意清潔運輸,沿途撒漏泥土,污染沿街公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時清運處理,會腐爛變質、滋生蚊蟲、傳染疾病,從而對周圍環境和作業人員健康帶來不利影響。3.3.2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1)環境空氣影響評價結論本項目最大占標率為:2.33%(污染物鉛塵,下風向447m處),占標率10%的最遠距離D10%:0m(所有篩選點的占標率均低于10%),最大占標率Pmax<10%。衛生防護距離:計算確定衛生防護距離為1000m。(2)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本項目生活污水量與古陂河枯水期流量之比小于1:4.4×106,污染物無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物的增加量微小,對地表水環境影響很小。(3)聲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本項目為降低產噪設備噪聲源強值,減輕噪聲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影響,根據噪聲源的聲頻特征及廠址周圍外環境現狀,在廠區總圖布局上采取靜鬧分區,并對噪聲源分別采取減振、隔聲、消音、降噪等措施,對周圍聲環境影響較小,預測結果表明,項目投產后廠界噪聲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3類標準的要求。(4)固體廢物對環境影響評價結論(5)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結論項目建設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要求,對化學品倉庫和槽罐區、固廢臨時儲存區地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并鋪設2mm厚HDPE膜防滲,四周設置地溝收集滲水和跑冒滴漏,對廢水處理系統的地下式收集池、沉淀池等采取防腐、防滲措施,確保液態廢物不滲入地下,防止污水向地下水擴散,通過以上措施,地下水的影響是可避免的。(6)風險分析本建設項目生產工藝比較成熟,3.5污染防治措施及達標排放情況1.廢氣防治措施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組織廢氣主要為高效節能熔煉爐煙氣、精煉爐煙氣、合金爐煙氣和焦炭磨粉廢氣;無組織廢氣主要為拆解與脫硫車間、廢鉛酸蓄電池暫存過程中無組織排放的酸霧和為完全捕集的煙塵(含鉛塵)。高效節能熔煉爐煙氣經余熱鍋爐回收余熱后,與合金熔煉爐和精煉爐煙氣、焦炭磨粉廢氣一并采用1套長煙道冷卻重力除塵+布袋除塵+三級湍球塔(加入石灰水脫硫)凈化裝置處理,同時對各爐窯加料口、出渣口、出鉛口設置大功率集氣罩,收集的環境煙氣分別與熔煉、精煉、合金煙氣合并處理,煙塵去除效率可達99%、鉛塵去除效率可達99.66%、脫硫效率可達70%及脫氮效率可達20%,凈化后煙氣經一根50m高煙囪外排;外排煙氣中煙塵、鉛塵、SO2及NOx排放濃度分別為16.38mg/m3、0.64mg/m3、88.9mg/m3和85.4mg/m3,尾氣中各污染物排放濃度均能滿足《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01)中相應排放標準(處理能力≥2500kg/h)的限值要求。熔煉車間、精煉車間及合金熔煉車間均保持封閉、負壓狀態下運行;同時,加強拆解與脫硫車間的通風換氣;并加強日常管理、綠化等措施來降低無組織廢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確保煙塵、鉛塵、硫酸霧廠界濃度可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按照《再生鉛行業準入條件》的要求,在煙囪口設置在線監測設備,監測因子為煙氣排放量、SO2、NOX、煙塵排放濃度和排放量。項目建成達產后,主要大氣污染物有組織排放量分別為:煙塵4.78t/a、鉛塵0.1867t/a、SO225.92t/a、NOx24.89t/a;無組織排放量分別為:鉛塵0.068t/a、硫酸霧0.05t/a。2.廢水防治措施項目廢水有粉碎分選廢水(約300m3/d)、車間生產人員盥洗和地面沖洗廢水(約12m3/d)、脫硫母液(約84m3/d)、煙氣脫硫除塵廢水(600m3/d)、初期雨水(約粉碎分選廢水采用中和+絮凝沉淀工藝處理回用于分選工序;車間生產人員盥洗和地面沖洗廢水、初期雨水經中和+絮凝沉淀處理后,一并回用于爐渣水淬;煙氣脫硫除塵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加石灰水循環使用;脫硫母液采取蒸發、結晶處理,冷凝水回用于鉛膏脫硫工序碳酸鈉溶液配置。項目生產廢水經處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采用生化工藝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后,經工業園污水管網外排至古陂河。項目建成達產后,外排生活污水量為0.37萬m3/d,廢水中COD、NH3-N排放量分別為0.37t/a和0.06t/a。3.噪聲防治措施項目高噪聲設備主要有分解分選機、空壓機、水泵、引風機及鼓風機等,其噪聲值在80dB(A)~95dB(A)之間。通過采取選用低噪設備、廠房為封閉設計,對高噪聲設備采取消聲、減振、設置隔聲操作間以及加強廠區內綠化等措施,控制項目生產設備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廠界晝、夜間噪聲值可控制在《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范圍內。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項目產生的固廢包括:煙氣收塵灰(495.3t/a,HW31)、熔煉渣(12588.8t/a,HW31)、精煉渣(561t/a,HW31)、精煉除銅渣(530t/a,HW31)、煙氣脫硫中和渣(130t/a,HW31)、生產廢水處理污泥(20t/a,HW31)及廢勞保用品(1t/a,HW49)等危險廢物;員工生活垃圾(36t/a)。除塵系統收集的煙塵、精煉渣返回熔煉爐再利用;熔煉渣、精煉除銅渣、煙氣脫硫中和渣、生產廢水處理污泥及廢勞保用品均送有資質單位綜合利用或處置;生活垃圾定期交由環衛部門清運。在廠區北側設置1座危險廢物暫存庫,占地面積約500m2(按20天固廢產生量設計);在廠區東北部設置1座廢鉛酸蓄電池暫存庫,占地面積約1000m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為防止建設項目廢水、物料下滲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對各生產車間、危廢暫存庫、廢電池存儲庫地面及地溝采取防腐蝕、防滲漏設計;污水處理回用管網架空布設,廢水收集處理系統的管道、收集池、處理池、事故及初期雨水收集池等設施均采取防腐蝕、防滲漏設計;同時加強日常環境管理,確保防護及防滲設施完好,防止物料及污水滲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時,在廠區設置3處地下水監控井,加強日常環境管理,一旦出現地下水污染問題,應立刻查找滲漏源,并采取有效補漏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6.設置防護距離據《鉛鋅行業準入條件》,本項目防護距離為1000m。距項目廠界最近的敏感點為東北面約1012m外為正邦養豬場,項目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無居民區、學校等環境敏感目標。3.6環境風險分析預測結果、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3.6.1環境風險分析預測結果由報告書分析可知,本項目的生產場所及貯存場所不構成重大危險源。3.6.2風險防范措施項目主要環境風險為氫氧化鈉、廢電解液等危險化學品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發生泄露,以及生產廢水、含鉛廢氣事故排放引發的風險。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本項目儲存及使用單元均不構成重大危險源,為防止各類化學危險品泄漏,設備及管道保持密封。在廠區北部設1座事故應急池(1100m33.6.3風險應急預案(1)總則為了預防、控制危險廢物擴散的風險,高效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減輕環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財產損失,迅速恢復正常的生產,制定本預案。(2)應急策劃①基本情況項目原料屬含鉛危險廢物,一般采用汽車運輸。②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及后果可能發生運輸、貯存和使用過程擴散事故,對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環境空氣可能造成嚴重影響。③應急措施貯存區應設置廠房存放設施、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要求進行廠房防腐、防滲設計;運輸過程風險應急措施,一旦發生事故,應立即通知當地公安和環保部門,進行搶救,防止事故擴散;生產過程風險應急措施,一旦發生事故排放,立即停產檢修。(3)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介入前,負責組織對事故發展態勢進行初步控制。指揮中心介入后,在統一指揮、調動下,組織人員作為主要救援力量之一參與救援。(4)應急響應①報警程序一旦發生故障,或出現事故征兆時,當班人員應立即向領導和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警;指揮中心值班人員接警后,記錄好報告人的姓名與單位、報告時間、事故簡況、接報人等情況,隨即向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總指揮匯報。②應急預案的啟動接警后,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成員和專家組根據事故狀態,及時、準確地做出判斷,符合廠級應急救援預案啟動條件的,由總指揮發布事故應急救援令,啟動預案,并報告當地政府事故災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③現場應急救援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a)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包括各工作組組長)第一時間趕到現場;b)專家組第一時間趕到現場;c)迅速召開現場救援會議,會議成員包括指揮部人員、專家組、事故單位負責人等,在簡要聽取事故單位負責人對有關事故情況、救援方案、救援進展的匯報后,即刻研究改進救援措施,制定救援方案,加快救援進度。(5)保障措施①技術保障由從事運輸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經驗,以及安全環保管理人員組成專家組,為現場事故救援提供技術指導;建立、完善事故應急救援的有關技術檔案。②資金保障根據應急救援的需要和現場儲備物資的損耗情況,及時向供銷、機動、安全等部門申報采購、更新計劃,計劃科、財務科等部門從資金上予以保證。緊急情況下缺多少補多少,確保應急救援需要。③通訊保障建立通訊系統定期檢查、維護制度,保證應急救援通訊系統時刻處于良好的狀態。生產調度科要加強24小時的值班,確保應急救援通訊暢通。安全環保科與廠辦建立應急救援機構和人員(含專家組)通訊錄。④交通保障保持一定數量安全系數高、性能好的車輛,確保處于良好狀態,并制定駕駛員的應急準備措施,以保證應急救援的運輸需要。保衛部制定交通管制方案和線路規劃。3.7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3.7.1環保治理投資費用分析根據對該項目的工程分析,本項目建成投產后,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噪聲和固體廢物等污染物會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環保措施,以保證建設工程對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滿足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要求。經對本項目擬采取的環保措施進行估算,本項目用于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約890萬元,占工程總投資的8.24%左右。根據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及污染防治措施分析,上述環保設施的建成與投入運行,可以滿足本項目廢水、廢氣、噪聲等達標排放、污染物總量控制及清潔生產的要求,并可以保證企業有良好的生產環境。3.7.2環境效益分析本工程實施環保治理后,煙塵削減量472.59t/a,SO2削減量60.48t/a,NOX削減量6.22t/a,鉛塵削減量54.6773t/a,具有明顯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3.8環境管理和監測計劃3.8.1環境管理3.8.1項目建成后,應按省、市環保局的要求,加強對企業的環境管理,建立健全本項目的環保監督、管理制度和環境監測計劃。企業內部應建立相應的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測機構,可以配備專業環保管理人員1-2名,其建制可歸于安全環保科。環境管理機構對企業的各類環保設施負有檢查、監督運行的職責;環境監測機構負責完成企業的污水、廢氣以及噪聲等污染源的日常監測工作。3.8.11、施工期環境管理要求(1)本工程各項環保設施的設計、施工計劃等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進行,并將工程設計和施工計劃報送環保主管部門審查,同時施工過程中應進行環境監理;(2)本工程竣工驗收時必須提交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報告,經驗收合格并發放合格證,才可以投入使用,進行正式的運轉。2、運行期環境管理要求(1)加強環境監測工作,對工藝廢氣排放口要定期進行監測,要有詳細的記錄。(2)企業會同相關環保部門對項目所在地環境空氣質量、地下水、土壤和周圍人群健康定期進行監測,并備案。一旦出現明顯惡化或生態系統不良情況應及時查明原因并進行補救。(3)企業要制定完善的環保規章制度和重金屬污染環境應急預案,定期開展環境應急培訓和演練。鉛蓄電池及再生鉛企業要進一步規范物料堆放場、廢渣場、排污口的管理,安裝鉛在線監測設施并與當地環保部門聯網建立鉛污染物的日監測制度,每月向當地環保部門報告。(5)實施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各級環保部門應建立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制度,鉛蓄電池及再生鉛企業應每年向社會發布企業年度環境報告,公布鉛污染物排放和環境管理等情況。3.8.2環境監測計劃本項目必須按有關要求設置排污口。A、工程建成后,工藝廢氣排氣筒均應設置永久采樣、監測的采樣口和采樣監測平臺,并在排氣筒附近地面醒目處設置環保圖形標志牌。另外,項目工藝廢氣排口應安裝自動連續監測設備,且所安裝的監測設備必須經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質量檢測機構的考核認可。污染源監測設施一經安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動,確需改動的必須報原批準安裝的環境保護局批準。已安裝的自動連續監測設施應將監測設備與當地環境保護局監測網直接聯網,將監測結果直報環境管理部門。B、廢水處理污泥、爐渣等各項固體廢物,處置前應當有防揚散、防流失、防滲等措施,貯存(堆放)處進出路口應設置標志牌。(1)污染源監測污染源監測計劃見表14。表14污染源監測計劃一覽表污染源類別污染源名稱監測位置監測項目監測周期廢氣熔煉爐、精煉爐煙氣合金廢氣煙囪監測孔煙塵、SO2和鉛塵濃度、煙氣量、煙溫安裝自動監測設備煙氣黑度每季抽查1次廢水廠區總排放口pH、CODCr、NH3-N、Pb、Zn、SS每6月1次噪聲車間高噪聲設備距設備或車間1m處等效A聲級每年1次,85dB(A)以上的設備噪聲第一次徹底查清,以后只測治理和增加設備的噪聲。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熔煉爐渣、煙氣凈化中和渣、熔煉渣、煙氣凈化收集的煙塵、污水處理站污泥定期監測各固廢的成分,每年抽查一次。建立固體廢物轉運檔案。(2)廠區無組織廢氣及地下水監控計劃。①廠區無組織廢氣監控計劃監控對象:熔煉車間的煙氣。監控點設置:根據監測時的風向和風速,在熔煉車間的上風向設置1個對照點,在其下風向廠界10m處布設1個監控點,詳細布置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參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附錄C確定。監測項目:鉛塵、SO2。②廠區地下水監控計劃在廠區四周設置3個地下水監控點,監視廠區廢水、酸液、渣的收集、貯存和防滲設施的滲漏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補救,點位見附圖三。監測項目:pH、Pb。監測頻率:每季1次。(3)周圍環境監測①監測內容主要測定周邊環境空氣中SO2、NO2和鉛塵濃度、古陂河水質、廠區及周邊地下水、土壤等。②監測點(斷面)的設置為使將來的監測結果與本次評價的現狀監測結果有較好的對照性,各環境質量監測點(斷面)的選擇原則上以本次評價中環境質量現狀監測所確定的內容為基礎,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調整和增減。③監測頻率環境空氣、地表水和地下水每年測2次(夏季和冬季各1次),土壤每年測1次。為減輕企業的負擔和減少環境監測設備的投資,這部分監測任務可根據實際情況與周圍的其它企業合作,共同委托當地的環保監測機構承擔。(4)人群健康調查①調查對象和調查因子企業工人2人和企業周邊2km范圍內的居民約6人,調查因子為血鉛和其它常規項目檢查。②調查頻率投產前一次,投產后每年一次。(5)周邊生態環境調查①調查對象和調查因子企業周邊2km范圍內。②調查頻率投產前一次,投產后每年一次。3.8.3定期監測制度鑒于項目的特殊性,建議單位應對周圍村莊公眾以及所有職工定期進行血鉛和尿鉛調查。同時對地下水、土壤和農作物(主要是水稻)進行定期監測。監測點位及監測因子見表15,并建議建設單位對周圍林地進行租種,以防止發生糾紛。表15環境質量監測方案監測類型監測項目監測頻次監測點位監測單位土壤pH、鉻、砷、銅、鋅、鉛、鎘、汞、鎳2次/年廠界外周邊土壤2監控點,為上、下風向1.5km各一處,見附圖五贛州市環境監測站環境空氣Pb、SO2、TSP2次/年廠界下風向監控地下水pH、高錳酸鹽指數、氟化物、Cu、Pb、Zn、Ni、As和氨氮2次/年馬石監控點農作物鉻、砷、銅、鋅、鉛、鎘、汞、鎳1次/年廠界外周邊農作物2監控點,為馬石和下背嶺處,見附圖五有相關資質部門公眾參與4.1公眾參與調查4.1.1調查對象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本次公眾參與的對象為工程所涉及的范圍內,尤其是工程周圍的居民群體敏感點。調查對象均年滿18周歲,并包括不同年齡段及不同階層、職業、性別及年齡的公眾,盡可能做到從各個方面獲取不同的反映情況。現場調查過程中,采用問卷調查、個人訪談和公示等形式,向被調查者發放公眾參與調查表,同時向被調查者簡要介紹本項目建設內容和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由被調查者按自己意愿填寫表格或反映意見。該調查工作由建設單位進行,環評單位協助完成。4.1.2調查方式本次在進行公眾參與調查過程中,采取發放問卷調查表(共進行二次,第一次為2011年11月,第二次為2013年3月)、現場隨機訪問及村莊張貼(第一次公示,2011年12月15日)、信豐縣人民政府網第二次公示(/Item/4500.aspx,2012年4月10日)相結合的方式。該調查工作由企業進行,信豐縣古陂鎮協助完成。圖4第一次信息公告圖5第二次信息公告4.2公眾參與調查結果在訪談與調查過程中,本評價單位發放和回收有效表格65份,調查表整理統計結果見表16。表16環評問卷調查結果統計表序號主要調查內容意見2011年12月2013年3月合計人數比例(%)人數比例(%)人數比例(%)1該工程建設是否有利于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利681003010098100不利00000不知道000002您對該工程周圍環境現狀是否滿意滿意6798.52996.79698.0不滿意0000不知道11.513.322.03您認為該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因素是(可多選)環境空氣5885.31653.37475.5地表水2130.92583.34646.9固體廢物1116.21653.32727.6噪聲1217.61756.72929.6生態環境2435.31136.73434.74您認為該工程采取環保措施后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影響程度嚴重22.90022.0較大811.826.71010.2一般2333.81756.74040.8較小1927.99302828.6不清楚68.826.788.25建議采取何種措施彌補環境影響污染治理5986.821708081.6經濟補償811.8723.31515.3其它710.326.799.26對擬采取減緩環境影響環保措施的態度支持6697.1301009698.0不支持000000無所謂11.50011.07從環保角度出發,您對該工程持何種態度支持5986.82686.78586.7有條件支持11.5413.355.1無所謂811.70088.2反對000000表16調查統計結果顯示:①在“該項目是否有利于當地經濟發展”中,認為有利于的占了100%;②在“您對該工程周圍環境現狀是否滿意”中,滿意的占了98.0%,不知道的占2.0%;③在“你認為該工程對環境的影響因素是”中,是環境空氣的有75.5%,地表水的有46.9%,固體廢物的有27.6%,噪聲的有29.6%和生態環境的有34.7%,說明公眾認為環境空氣和地表水影響是主要的;④在“您認為該工程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影響程度”中,2.0%的人認為嚴重,10.2%的人認為較大,40.8%的人認為一般,28.6%的人認為較小,還有8.2%的人認為不清楚;⑤在“建議采取何種措施彌補環境影響”中,81.6%的人認為需采取污染治理,15.3%的人認為可采取經濟補償,9.2%人認為可采取其它方式進行補償;⑥在“對擬采取減緩環境影響環保措施的態度”中,98.0%的人表示支持,1.0%的人表示無所謂;⑦在“從環保角度出發,您對該工程何種態度”中,表示的支持的公眾占86.7%,無所謂的公眾占8.2%,有條件支持5人占5.1%,主要為征地款需如期到位。4.3公眾參與調查意見反饋和采納公眾調查中無人反對,有條件支持占5.1%,要求征地款如期到位。企業對公眾建議十分重視,對于要求征地款如期到位的意見,表示予以采納并將反應到相關部門。環境影響評價結論5.1結論該項目通過回收加工,年綜合回收廢鉛酸蓄電池8萬t,能很好地減少因零星回收、拆解和冶煉造成的環境污染。項目生產過程采取先進的技術工藝和完善的環保設施,能做到達標排放,通過廢舊金屬的回收,可大大減少因在礦物提煉金屬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項目選址于信豐縣大唐工業園鉛回收和鉛蓄電池組團內,1km范圍內無環境敏感點;項目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工藝技術先進,分析預測表明建設項目投產后不會對區域現狀造成明顯影響;但本項目建設對周圍環境存在一定的污染,在本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認真落實環評中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嚴格執行“三同時”,加強管理,嚴格控制其“三廢”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在此條件下,從環保的角度分析,本項目是可行的。5.2建議(1)項目基礎資料均由建設單位提供,并對其準確性負責。建設單位未來如需增加本報告書所涉及之外的污染源或對其功能進行調整,則應按要求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重新進行申報,并按污染控制目標采取相應的污染治理措施。(2)項目衛生防護距離(1000m)范圍內不得新建學校、居民點及食品、藥品企業等環境敏感目標;按照報告書環境監測計劃定期進行對員工及周邊居民進行人群健康調查。(3)建設單位應加強“三廢”治理,做到達標排放,嚴防事故外排,一旦發生事故,應立即停產;對危險廢物收集和暫存進行嚴格管理,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加強氫氧化鈉、廢電解液氯等危險化學品在貯運和使用過程中的管理,制定事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材礦山的資源動態監管系統考核試卷
- Module7漢堡法寫父母職業工作時間【知識提要】五年級英語下冊寫作突破專項訓練(外研版三起)
- 電視制式轉換技術考核試卷
- 電感器磁芯結構設計優化考核試卷
- 茅臺學院《優化理論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體育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選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校初三下期摸底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南菁高級中學2025年下學期初三期中語文試題卷含解析
- 西藏林芝市第二小學2025屆六年級數學小升初摸底考試含解析
- 西南石油大學《醫學生物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國電子產品租賃行業市場占有率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 工程師評審代辦合同協議
- 小班健康活動:我會吃魚
- 專利代理師考試題庫含答案2024
- 珠寶并購策略優化-全面剖析
- DB12 T1230-2023 政務信息資源共享 總體框架
- 管道拆除專項施工方案
- 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實驗高中-雙休背后: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高三家長會【課件】
- AI時代職業院校財會類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 GB/Z 27021.13-2025合格評定管理體系審核認證機構要求第13部分:合規管理體系審核與認證能力要求
- 湖南省長沙市四大名校2024-2025學年高三2月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