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生物高考復習課件階段評估檢測(三)_第1頁
2019生物高考復習課件階段評估檢測(三)_第2頁
2019生物高考復習課件階段評估檢測(三)_第3頁
2019生物高考復習課件階段評估檢測(三)_第4頁
2019生物高考復習課件階段評估檢測(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溫馨提示:

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節合適的觀看

比例,答案解析附后。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

階段評估檢測(三)

(第五、六單元)

(60分鐘100分)

一、選擇題(共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

1.孟德爾驗證“分離定律”假說的證據是()

A.親本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

B.雜合子自交產生3:1的性狀分離比

C.兩對相對性狀雜合子產生配子時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D.雜合子與隱性親本雜交后代發生1:1的性狀分離比

【解析】選D。孟德爾驗證“分離定律”巧妙地設計了測交實驗,后代中性狀分

離比接近1:1,實驗結果驗證了他的假說。

2.(2018?鐵嶺模擬)下列關于等位基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等位基因均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控制生物的相對性狀

B.交叉互換實質是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換了等位基因的片段

C.等位基因的分離可以發生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D.兩個等位基因的本質區別在于脫氧核甘酸的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均不同

【解析】選C。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如果發生交叉互換,等位

基因也可位于一對姐妹染色單體上,A錯誤;交叉互換實質是同源染色體的非姐

妹染色單體之間交換了等位基因的片段,B錯誤;等位基因的分離可以發生于減

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確;兩個等位基因的本質區別在

于脫氧核甘酸的數目和排列順序均不同,D錯誤。

3.人們發現在灰色銀狐中有一種變種,在灰色背景上出現白色的斑點,十分漂

亮,稱白斑銀狐。讓白斑銀狐自由交配,后代的白斑銀狐:灰色銀狐=2:1。下

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銀狐體色白斑對灰色為顯性

B.可以利用測交的方法獲得純種白斑銀狐

C.控制白斑的基因純合時胚胎致死

D.白斑性狀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

【解析】選B。白斑銀狐自由交配,子代出現灰色銀狐,則白斑為顯性,灰色為

隱性。但是白斑銀狐個體自由交配,子代出現了2:1的性狀分離比,說明顯性

純合致死,不可能獲得純種白斑銀狐。

4.關于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和摩爾根證實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果蠅

雜交實驗,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中涉及的性狀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B.兩實驗都采用了統計學方法來分析實驗數據

C.兩實驗均采用了“假說一演繹”的研究方法

D.兩實驗都進行了正反交實驗獲得F”并自交獲得Fz

【解析】選D。實驗中涉及的性狀均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A正確;孟德爾豌豆

雜交實驗和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都采用了統計學方法分析實驗數據,B正確;兩

實驗均采用了“假說一演繹”的研究方法,C正確;兩實驗都設計了如測交實驗

來驗證其假說,D錯誤。

5.下圖是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圖。3號和4號為正常的異卵李生兄弟,兄弟倆基因

型均為AA的概率是(

12

□O正常男女

■?患病男女

A.0B.1/9C.1/3D.1/16

【解析】選B。由1號和2號生出5號女患者,可以推知該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隱

性遺傳病,1號和2號均為雜合子(Aa),由于3號和4號為異卵攣生,且均正常,

則基因型均可能是1/3AA或2/3Aa,故兄弟倆基因型均為AA的概率是

l/3Xl/3=l/9,B正確。

6.(2018?河南豫南聯考)下列有關遺傳規律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Dd個體產生的含D的雌配子與含d雄配子數目比為1:1

B.若兩對相對性狀遺傳都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則此兩對相對性狀遺傳一定符合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C.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重新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D.若雜交后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則一定為常染色體遺傳

【解析】選C。Dd個體產生的含D的雌配子比含d雄配子數目少,A錯誤;兩對

基因遵循基因分離定律,但不一定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B錯誤;位于非同源

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其分離和重新組合是

互不干擾的,C正確;若雜交后代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也可能是伴X染色

體遺傳(如『X"與XW雜交),D錯誤。

7.(2018?長沙模擬)白粒玉米自交系與黃粒玉米自交系進行雜交,所得B全是

黃粒玉米,B自交所結果穗上同時出現了黃色子粒和白色子粒。對Fz出現兩種

顏色不同子粒的下列解釋中,錯誤的是()

A.由于迪是雜合子,其后代發生了性狀分離

B.Fi能產生兩種雄配子和兩種雌配子,受精作用后產生三種基因型、兩種表現型

的后代

C.B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分離,受精作用完成后兩隱性基因純合而出現白色子粒

性狀

D.玉米的黃色對白色為顯性,B在形成配子時發生了基因重組,因而產生了白色

子粒性狀

【解析】選D。白粒玉米自交系與黃粒玉米自交系進行雜交,所得B全是黃粒玉

米,說明黃粒是顯性性狀,典自交所結果穗上同時出現了黃色子粒和白色子粒,

即出現了性狀分離,說明艮中黃粒玉米是雜合子,A正確。雜合子的日能產生

兩種雄配子和兩種雌配子,受精作用后產生三種基因型、兩種表現型的后代,B

正確。B黃粒玉米含有白粒玉米的隱性基因,減數分裂時等位基因分離,受精作

用完成后兩隱性基因純合而出現白色子粒性狀,因而出現了兩種不同顏色的子

粒,C正確。一對性狀無法發生基因重組,D錯誤。

8.有兩個純種的小麥品種:一個抗倒伏(d)但易感銹病(r),另一個易倒伏(D)但

能抗銹病(R)。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讓它們進行雜交得到迪再進行自交,

Fz中出現了既抗倒伏又抗銹病的新品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33

A.Fz中出現的既抗倒伏又抗銹病的新品種都能穩定遺傳

B.Fi產生的雌雄配子數量相等,結合的概率相同

C.桂中出現的既抗倒伏又抗銹病的新品種占9/16

D.F2中易倒伏與抗倒伏的比例為3:1,抗銹病與易感銹病的比例為3:1

【解析】選DoF,中出現的既抗倒伏又抗銹病的新品種基因型有ddRR和ddRr兩

種,其中純合子能穩定遺傳,雜合子將發生性狀分離;艮產生的雌雄配子的結合

是隨機的,結合概率相同,但通常雄配子數量比雌配子數量多;F?中易倒伏抗銹

病(D_R_):抗倒伏抗銹病(ddR_):易倒伏易感銹?。―_rr):抗倒伏易感銹病

(ddrr)=9:3:3:1,出現的既抗倒伏又抗銹病的新品種占3/16,其中易倒伏與

抗倒伏、抗銹病與易感銹病的比例均為3:1。

9.將純合的灰色小鼠與棕色小鼠雜交,日全部表現為灰色。K個體間相互交配,

Fz表現型及比例為灰色:黃色:黑色:棕色=9:3:3:1。若M、N為控制相關代

謝途徑的顯性基因,據此推測最合理的代謝途徑是()

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34

棕色叢黃色]乂.黃色口

N)灰色卜棕色

黑色也灰色一^黑色」

AB

黑色■棕色?一~――-棕色一I

N|黃色卜灰色

黃L旦灰色黑色,

CD

【解析】選A。純合的灰色小鼠與棕色小鼠雜交,E全部表現為灰色,&個體間

相互交配,Fz表現型及比例為灰色:黃色:黑色:棕色=9:3:3:1,由此可知,

灰色是雙顯基因控制的,棕色是隱性基因控制的,黃色、黑色分別是由單顯基

因控制的,與A項所示代謝途徑相符。

10.等位基因A和a位于X、Y染色體同源區段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xa,

其祖父和外祖父的基因型均是X^A,祖母和外祖母的基因型均是Xf,不考慮基

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35|()

A.可以確定該女孩的基因a一個必然來自祖母

B.可以確定該女孩的基因a一個必然來自祖父

C.可以確定該女孩的基因a一個必然來自外祖母

D.可以確定該女孩的基因a一個必然來自外祖父

【解析】選A。女孩的基因型是X笊a,因此父親和母親中一定含有基因X1由于

祖父基因型是X,',因此父親的基因型一定為蜉丫人,其基因犬一定來自祖母;由

于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Y',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因此母親的基因型為了“°或

XT,所以母親的基因X??赡軄碜酝庾婺富蛲庾娓?。由以上分析可知,可以確定

該女孩的基因a一個必然來自祖母,另一個基因a來自外祖母或外祖父,A正確。

11.(2018?哈爾濱模擬)蘆筍雄株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雌株的性染色體組成為

XX,研究人員對蘆筍的X和Y染色體進行了研究,發現有S和K兩段特殊序列

只存在于Y染色體上(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36

s序列K序列性別基因

勿勿勿E——瀏I」

Y染色體的DNA

A.分析某蘆筍種子的染色體發現含有S和K兩段特殊序列,則該種子應為雄性

種子

B.基因在染色體上是摩爾根及其合作者通過研究果蠅的眼色遺傳而提出的假說

C.X染色體與Y染色體為同源染色體,兩者形態有差別,且不存在同源區段

D.S序列與K序列的堿基排列順序不同,故兩序列的堿基種類也不同

【解析】選A。S和K兩段特殊序列只存在于Y染色體上,若分析某蘆筍種子的

染色體發現含有S和K兩段特殊序列,則其含有Y染色體,說明該種子應為雄

性種子,A正確;基因在染色體上是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的,B錯誤;X染

色體與Y染色體為同源染色體,兩者形態有差別,但存在同源區段,C錯誤;S

序列與K序列的堿基排列順序不同,但兩序列的堿基種類相同,都含有A、C、G、

T四種,D錯誤。

12.(2018?郴州模擬)某種家鼠中的短尾類型相交,子代中總是出現2/3的短尾

(T)和1/3的正常尾(t),短尾類型與正常尾類型相交,子代中短尾與正常尾各

占一半。與此相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37|()

A.短尾與正常尾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B.該種類的家鼠中的短尾均為雜合子

C.就短尾基因T的致死作用看,T基因是顯性純合致死

D.短尾類型相交時的性狀分離比不是3:1,原因是雌雄配子的結合不是隨機的

【解析】選D。根據題意分析可知,短尾鼠與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與短尾

比例相同,符合孟德爾的測交實驗,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A正確;短尾類型相

交,子代中總是出現2/3的短尾(T_)和1/3的正常尾(tt),如果親本有純合子,

則后代不會出現性狀分離,所以該實驗中親本短尾基因型全為Tt,它們之間雜

交的后代基因型比例理論上應為TT:Tt:tt=l:2:1,又因為雜交結果是短

尾:正常尾=2:1,可以推出不能存活的鼠的基因型為TT,則家鼠中的短尾均為

雜合子,B正確;就短尾基因T的致死作用看,T基因是顯性純合致死,C正確;

短尾類型相交時的性狀分離比不是3:1,原因是TT死亡,而雌雄配子的結合是

隨機的,D錯誤。

13.(2018?貴陽模擬)下列關于D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轉錄的產物就是mRNA

B.導致性狀改變的基因突變不一定能遺傳給子代

C.某堿基在DNA單鏈中所占比例與在雙鏈中所占比例相同

D.某個含100個堿基對的特定基因其堿基對的排列方式有4期種

【解析】選B。RNA是DNA轉錄的產物,mRNA是產物之一,A錯誤;體細胞中的

基因突變,一般不遺傳給后代,B正確;一種堿基在單鏈中的比例一般與雙鏈中

的比例不同,C錯誤;100個堿基對組成的DNA序列最多有41()°種,含100個堿

基對的特定基因的排列順序是特定的,D錯誤。

14.如圖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部分實驗過程,S型菌有莢膜

且具有毒性,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敗血癥,R型菌無莢膜也無毒性。相關說

法錯誤的是()

A.與R型菌混合前必須將S型菌慢慢冷卻

B.無毒的R型菌轉化為有毒的S型菌屬于基因重組

C.該轉化實驗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D.S型菌的DNA能抵抗機體的免疫系統,從而引發疾病

【解析】選D。與R型菌混合前必須將S型菌慢慢冷卻,以防止高溫殺死R型菌;

S型菌的DNA進入R型菌,使R型菌有毒性,實際上就是外源基因整合到受體

DNA上并得以表達,這屬于基因重組;該轉化實驗不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由

于S型菌有莢膜,進入吞噬細胞后,受莢膜的保護,能抵抗吞噬細胞的吞噬和

消化,從而迅速增殖、擴散,引起機體發生疾病。

15.噬菌體是一類細菌病毒。下列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相關敘述中不正確

的是()

A.該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B.侵染過程的“合成”階段,噬菌體DNA作為模板,而原料、ATP、酶、場所等

條件均由細菌提供

C.為確認是何種物質注入細菌體內,可用*、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

D.若用32P對噬菌體雙鏈DNA進行標記,再轉入培養有細菌的普通培養基中讓其

連續復制n次,則含32P的DNA應占子代DNA總數的1/2自

【解析】選A。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用32p、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的DNA和

蛋白質,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但不能證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A錯誤;噬

菌體侵染細菌時是將DNA注入細菌細胞內,以噬菌體的DNA為模板,利用細菌

提供的原料來合成噬菌體的DNA及蛋白質,B正確;為確認是何種物質注入細菌

體內,可用Mp、35s分別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外殼,分別侵染未標記的細

菌,看能否產生同樣的噬菌體后代,C正確;DNA具有半保留復制的特點,所以

用32P標記噬菌體雙鏈DNA,讓其連續復制n次后,含32P的DNA應占子代DNA總

數的1/2自,D正確。

16.(2018?婁底模擬)下列關于DNA結構及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的特異性由堿基的數目及空間結構決定

B.DNA分子中一個磷酸可與兩個核糖相連

C.DNA分子的兩條鏈均作為復制時的模板

D.DNA分子復制時解旋酶與DNA聚合酶不能同時發揮作用

【解析】選C。DNA的特異性是由堿基的特定排列順序決定的,A錯誤;DNA分

子中的五碳糖是脫氧核糖,B錯誤;DNA復制時是以DNA分子的兩條鏈作為模板,

C正確;DNA分子復制時是邊解旋邊復制,所以解旋酶:與DNA聚合酶同時發揮作

用,D錯誤。

17.如圖表示藍藻DNA上遺傳信息、密碼子、反密碼子間的對應關系。請判斷下

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38|()

uA

l-AAU

l-yTC酪氨酸

以①鏈為G

yGC

模板’

AU

hTUA天冬氨酸

hA3

A

(基因)(②)(③)

A.分析題圖可知①是B,完成此過程的場所是細胞核

B.除圖中所示的兩種RNA之外,RNA還包括tRNA

C.圖中翻譯過程需要在核糖體上進行

D.能夠轉運氨基酸的③的種類有64種

【解析】選C。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從圖中②的堿基組成可以確定B鏈是

轉錄模板,藍藻是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RNA包括rnRNA(圖中②)、tRNA(圖中

③)和rRNA(核糖體RNA);圖中翻譯過程在核糖體上進行。圖中③是tRNA,能夠

轉運氨基酸,其種類有61種。

18.(2018?石家莊模擬)二倍體植物細胞內的一條染色體上有M基因和R基因,

它們編碼各自蛋白質的前3個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圖,起始密碼子均為AUG。下

列敘述正確的是()

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39

基因M基因R

a鏈:ATGGTCTCC……/--TACATCGAT

IIIIIIIIIIIIIIIIII

b鏈:TACCAGAGG…?必/z…ATGTAGCTA

A.基因M在該二倍體植物細胞中數目最多時可有兩個

B.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隨a、b鏈的分開而分離

C.基因M和基因R轉錄時都以b鏈為模板合成mRNA

D.若箭頭處的堿基突變為T,則對應密碼子一定改變

【解析】選D。當該二倍體植物為純合子時,基因M在該二倍體植物細胞中數目

最多時可有4個(例如有絲分裂后期),A錯誤;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隨同

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而不是隨著a、b鏈的分開而分離,B錯誤;起始密碼

子均為AUG,則基因M以b鏈為模板合成mRNA,而基因R以a鏈為模板合成mRNA,

C錯誤;若箭頭處的堿基突變為T,對應mRNA上堿基為A,則密碼子一定改變,

D正確。

19.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名美國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研究生物

鐘運行的分子機制方面的成就。這些科學家以果蠅為研究對象,分離出一個能

夠控制生物節律的基因,它可以編碼一種在夜間積聚、在白天分解的蛋白質,

這種蛋白質在細胞中的數量變化就引起了細胞生物節律的晝夜變化。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40|()

A.生物節律性現象體現了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

B.節律性蛋白在白天可能由溶酶體中合成的蛋白質水解

C.該現象體現了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性狀

D.果蠅在編碼節律性蛋白時和人共用一套密碼子

【解析】選B。本題以諾貝爾獎為背景,考查基因表達、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溶

酶體的相關知識。A項,生物節律性現象體現了遺傳信息的表達(轉錄、翻譯)

過程,正確。B項,溶酶體中的酶是由核糖體合成的,錯誤。C項,根據題干信

息:這種蛋白質在細胞中的數量變化就引起了細胞生物節律的晝夜變化,說明

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結構直接控制性狀,正確。D項,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碼子,

正確。

20.(2018?長沙模擬)下面的甲、乙圖示為真核細胞內兩種物質的合成過程,下

列敘述正確的是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411)

起點酶起點

A.甲、乙所示過程通過半保留方式進行,合成的產物是雙鏈核酸分子

B.甲所示過程在細胞核內進行,乙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C.DNA分子解旋時,甲所示過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個細胞周期中,甲所示過程在每個起點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解析】選D。由題圖可知,甲是DNA分子的復制過程,產物是雙鏈DNA分子,

乙是轉錄過程,產物是單鏈RNA,A錯誤;真核細胞中,DNA分子的復制和轉錄

的場所主要是細胞核,B錯誤;DNA分子解旋時,甲所示過程需要解旋酶,乙所

示過程不需要解旋酶,C錯誤;一個細胞周期中,甲所示過程在每個起點只起始

一次,乙可起始多次,D正確。

21.脊髓灰質炎病毒含有一種單股正鏈RNA,該RNA能作為mRNA翻譯早期蛋白質,

如RNA聚合酶等。下列有關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世紀金榜導學號

14120542|()

A.該病毒生命活動場所、所需的酶均由宿主細胞提供

B.該病毒為RNA病毒,其遺傳物質中含有密碼子

C.該病毒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上合成多肽鏈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D.該病毒的mRNA在翻譯過程中存在T與A配對

【解析】選B。根據題干信息“該RNA能作為mRNA翻譯早期蛋白質,如RNA聚

合酶等”可知,該病毒所需的酶不都是由宿主細胞提供,A錯誤;脊髓灰質炎病

毒含有一種單股正鏈RNA,由此可知該病毒為RNA病毒,該RNA能作為mRNA翻

譯早期蛋白質,而密碼子在mRNA上,因此該病毒的遺傳物質中含有密碼子,B

正確;RNA聚合酶催化的是轉錄過程,而核糖體上進行的是翻譯過程,不需要

RNA聚合酶的催化,C錯誤;該病毒的mRNA在翻譯過程中存在U與A配對,不

存在T與A配對,D錯誤。

22.(2018?鄭州模擬)某植物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

皺粒種子(r)為顯性。某人用該植物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作為親本進行雜交,發

現后代(E)出現4種類型,其比例分別為:黃色圓粒:綠色圓粒:黃色皺粒:綠

色皺粒=3:3:1:lo去掉花瓣,讓R中黃色圓粒植株相互授粉,Fz的性狀分離

比是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43|()

A.24:8:3:1B.25:5:5:1

C.15:5:3:1D.9:3:3:1

【解析】選A。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進行雜交的后代中,圓粒:皺粒=3:1,說

明親本的基因組成為Rr和Rr;黃色:綠色=1:1,說明親本的基因組成為Yy和

yy0雜交后代Fi中,分別是黃色圓粒(IYyRR、2YyRr)、黃色皺粒(IYyrr)、綠色

圓粒(IyyRR、2yyRr)和綠色皺粒(lyyrr),數量比為3:1:3:1。去掉花瓣,讓

B中黃色圓粒植株(IYyRR、2YyRr)相互授粉,則Y的基因頻率為1/2,y的基因

頻率為1/2,R的基因頻率為2/3,r的基因頻率為1/3,則yy的基因型頻率

=l/2Xl/2=l/4,Y_的基因型頻率=3/4,rr的基因型頻率=1/3*1/3=1/9,

R_的基因型頻率=8/9,因此Fz的表現型及其性狀分離比是黃圓Y_R_:綠圓

yyR_:黃皺Y_rr:綠皺yyrr=3/4X8/9:1/4X8/9:3/4X1/9:1/4X1/9

=24/36:8/36:3/36:1/36=24:8:3:10

23.(2018?衡水模擬)棉鈴蟲是嚴重危害棉花的一種害蟲??蒲泄ぷ髡甙l現了毒

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劑基因D,兩種基因均可導致棉鈴蟲死亡,現將B和

D基因同時導入棉花的一條染色體上獲得抗蟲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

研究者獲得了多個基因型為AaBD的短果枝抗蟲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件(不

考慮減數分裂時的交叉互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世紀金榜導學號

141205441()

A.若件中短果枝抗蟲:長果枝不抗蟲=3:1,則B、D基因與A基因位于同一條

染色體上

B.若Fi中長果枝不抗蟲植株比例為1/16,則B產生配子的基因型為AB、AD、aB、

aD

C.若件表現型比例為9:3:3:1,則果枝基因和抗蟲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

色體上

D.若F,中短果枝抗蟲:短果枝不抗蟲:長果枝抗蟲=2:1:1,則B配子的基因

型為A和aBD

【解析】選B。若B、D基因與A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則AaBD產生的配子

為ABD和a且比例為1:1,后代短果枝抗蟲與長果枝不抗蟲的比例為3:1,A

正確;根據題意,B、D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而且不考慮減數分裂時的交

叉互換,則產生配子時B、D不分開,B錯誤;若抗蟲基因與果枝基因分別位于

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AaBD產生的配子為A、a、aBD、ABD,后代的表現型及比

例為短果枝抗蟲:短果枝不抗蟲:長果枝抗蟲:長果枝不抗蟲=9:3:3:1,C

正確;若B、D基因與a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AaBD產生的配子為A和aBD,

F)中短果枝抗蟲:短果枝不抗蟲:長果枝抗蟲=2:1:1,D正確。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4分)

24.(12分)(2018?汕頭模擬)雞的羽毛顏色受一對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顯性

基因存在時能合成色素;小腿長度受另一對等位基因C和c控制,這兩對基因

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

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45

⑴讓雌雄藍羽雞交配,后代藍羽、黑羽和白羽的比例總是2:1:1。那么,藍

羽的基因型是,若讓黑羽和白羽雜交,理論上說,后代表現型是

(2)多次讓雌雄短腿雞交配,后代中總是出現1/3的正常腿。合理的解釋是,在

該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而基因型為時在胚

胎時期死亡。

(3)黑羽短腿雄雞的基因型是,讓其與藍羽短腿雌雞雜交,B的表現

型有種,其中表現為黑羽短腿雄雞的比例是;在B中,B基因的

頻率是0

【解析】(1)雌雄藍羽雞交配,后代發生性狀分離,可知藍羽親本是雜合子,基

因型為Bb,所以二者交配后代的基因型是BB:Bb:bb=1:2:1,又因為B控制

色素合成,因此后代中黑羽的基因型是BB,白羽的基因型是bb,黑羽與白羽雜

交,雜交后代都是藍羽。

⑵雌雄短腿雞交配,后代短腿:正常腿=2:1,說明短腿對正常腿是顯性性狀,

且親本短腿的基因型是Cc、Cc,二者雜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應是CC:Cc:

cc=1:2:1,多次實驗cc的比例占1/3,說明CC胚胎致死。

(3)根據上述分析可知,黑羽的基因型是BB,由⑵可知,短腿CC胚胎致死,因

此黑羽短腿雄雞的基因型是BBCc,藍羽短腿雌雞的基因型是BbCc,兩對等位基

因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因此可以將其化解成兩個分離定律,BBXBbT黑羽:

藍羽=1:1,CcXCcT由于CC胚胎致死,因此短腿:正常腿二2:1,因此E的表

現型是2X2=4種;黑羽短腿雄雞的比例是1/6;由于子一代中BB:Bb=1:1,

因此B的基因頻率是3/4。

答案:(1)Bb(全為)藍羽

⑵短腿CC(3)BBCc41/63/4

25.(14分)(2018?玉林模擬)為探究田鼠的某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科研人員用

患病的田鼠和正常田鼠做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世紀

金榜導學號14120546

F2的表現

親本件的表現型

型及比例

雜交組合一:一只患雌性全正常

雌雄鼠都正常,雌雄

病雄鼠與一只正常雌雄鼠中,正常鼠:患病

鼠隨機交配

鼠雜交鼠=15:1

雜交組合二:一只正雌性全正常

雌雄鼠都正常,雌雄

常雄鼠與一只正常雌雄鼠中,正常鼠:患病

鼠隨機交配

鼠雜交鼠=15:1

(1)對上述雜交實驗結果合理的解釋:

①患病性狀只在(填“雌”或“雄”)性田鼠中表現。

②該遺傳病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個體的基因型中

含有個顯性基因即表現為正常。

(2)依據上述解釋,雜交組合二的親本基因型為(用A、a和B、

b表示)。

(3)請從E和F2中選擇田鼠,設計簡便的實驗驗證上述解釋:

實驗方案:。

支持該解釋的預期結果:。

【解析】分析雜交組合一:一只患病雄鼠與一只正常雌鼠雜交,子一代雌雄鼠

都正常,說明正常是顯性性狀,患病是隱性性狀,雌雄鼠隨機交配,子二代雌

性全正常,雄性中正常鼠:患病鼠=15:1,說明該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

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患病只在雄鼠中表現,

基因型A_B_、A_bb、aaB_個體都正常,aabb個體患病。分析雜交組合二:一只

正常雄鼠與一只正常雌鼠雜交,子一代雌雄鼠都正常,雌雄鼠隨機交配,子二

代雌性全正常,雄性中正常鼠:患病鼠:15:1,說明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

體上,且患病只在雄鼠中表現,基因型A_B_、A_bb、aaB_個體都正常,aabb個

體患病。

⑴①由分析可知,患病性狀只在雄鼠中表現。②該遺傳病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

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只要個體的基因型中含有一個顯性基因即表現為正常。

⑵由于該病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子二代雄鼠中正常鼠:

患病鼠=15:1,因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親本正常鼠的基因型組合是AABB

Xaabb或者AAbbXaaBB,如果是AABBXaabb,則AABB為雄鼠,aabb為雌鼠;

如果是AAbbXaaBB,二者性別不受基因型限制。

(3)F2中患病雄鼠的基因型是aabb,E的基因型是AaBb,二者雜交相當于測交實

驗,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雌鼠都表現

正常,雄鼠正常:患病=3:10

答案:(1)①雄②一

⑵AABB(2)和aabb(帛)或AAbb和aaBB

⑶讓F2中的患病雄鼠與Fi中的正常雌鼠交配,繁殖多次,統計后代的表現型子

代中正常田鼠與患病田鼠的比例接近7:1(或子代中的雌鼠都正常,雄鼠中患

?。赫?1:3)

【加固訓練】

(2018?黃山模擬)豚鼠毛的顏色由兩對等位基因(E和e,F和f)控制,其中一

對等位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另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顏色的深度,豚鼠毛的顏色

與基因型的對應關系如表所示:

基因型E_ffE_FfE_FF或ee_

豚鼠

黑色灰色白色

毛顏色

某課題小組用一只基因型為EeFf的雄性灰毛豚鼠探究這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

上的位置,進行了以下實驗,請補充完整并進行相應預測。

⑴實驗假設: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有以下3種類型。

(2)實驗方法:,觀察并統計其子代豚鼠毛的顏色和比例。

(3)可能的實驗結果(不考慮交叉互換)及相應結論:

①若子代豚鼠表現為,

則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符合圖中第一種類型;

②若子代豚鼠表現為,

則兩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符合圖中第二種類型;

③若子代豚鼠表現為,

則兩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符合圖中第三種類型。(請在C圖中標出基因

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解析】(2)判斷豚鼠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需用測交法,故讓該只基因型為

EeFf的雄性灰毛豚鼠與多只隱性純合雌性白毛豚鼠進行測交。

(3)若基因的位置是第一種類型,則這兩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測交

后代有4種基因型,即EeFf、Eeff、eeFf和eeff,表現型為灰毛:黑毛:白毛

=1:1:2;若基因的位置是第二種類型,該個體可產生EF和ef兩種配子,測

交后代為EeFf(灰毛):eeff(白毛)=1:1;第三種類型如答案圖所示,該個體可

產生Ef和eF兩種配子,測交后代為Eeff(黑毛):eeFf(白毛)=1:10

答案:(2)讓該只基因型為EeFf的雄性灰毛豚鼠與多只隱性純合雌性白毛豚鼠

進行測交

(3)①灰毛:黑毛:白毛二1:1:2

②灰毛:白毛=1:1

③黑毛:白毛=1:1

如圖:

第三種類型

C

26.(16分)果蠅的卷曲翅(A)對正常翅(a)為顯性,現有表中四種果蠅若干只可選

作親本進行雜交實驗。|世紀金榜導學號14120547

序號甲a丙T

正常正常

表現型卷曲翅6卷曲翅早

翅金翅帛

(1)若表中四種果蠅均為純合子(XAY、X'Y視為純合子),要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

定基因A、a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染色體上,可設計如下實驗:

選用序號為親本進行雜交,如果子代雌、雄果蠅性狀分別為,

則基因A、a位于X染色體上。

(2)若不確定表中四種果蠅是否為純合子,但已確定A、a基因在常染色體上,

為進一步探究該基因是否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象(胚胎致死),可設計如下實驗:

選取甲和乙作親本雜交,如果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則

存在顯性純合致死,否則不存在。

(3)若已確定A、a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存在顯性純合致死現象,選用卷曲翅

果蠅中的白眼(犬胎與紅眼兇丫)雜交,B中卷曲翅白眼果蠅的基因型是

,正常翅紅眼果蠅占B的比例為o

(4)某基因型為乂嘆5的果蠅受精卵,第一次有絲分裂形成的兩個子細胞一個正常,

另一個丟失了一條X染色體,導致該受精卵發育成一個左側軀體正常而右側軀

體為雄性(X0型為雄性)的嵌合體,則該嵌合體果蠅右眼的眼色為o

【解析】(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