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23年陜西省安康市國家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測試卷一(含答案)_第1頁
備考2023年陜西省安康市國家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測試卷一(含答案)_第2頁
備考2023年陜西省安康市國家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測試卷一(含答案)_第3頁
備考2023年陜西省安康市國家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測試卷一(含答案)_第4頁
備考2023年陜西省安康市國家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測試卷一(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備考2023年陜西省安康市國家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測試卷一(含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10題)1.

38

根據我國現行憲法,有權改變或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的國家機關是()

2.第

5

甲公司通過劃撥方式取得了國有土地使用權,在該土地上建成了一棟房屋,并將該房屋出租給乙公司,每月得租金1萬元。后被土地管理部門發現。下列選項是對甲公司的行為和取得的租金收入進行恰當處置的方式為()。

3.第

5

對于社會主義立法的最高依據理解錯誤的是()

A.黨的政策B.憲法C.中共中央決議D.社會主義道德

4.2018年6月20日電,吉林、江蘇、山東3個省,河北省石家莊等50個地級市、天津市武清區等150個縣(市、區)為2018年農村()制度改革試點單位。

A.宅基地B.土地承包權C.集體產權D.不動產權

5.根據現行《公司法》,下列有關有限公司的表述哪個是錯誤的()

A.股東可以用土地使用權出資

B.—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必須一次足額繳納,且注冊資本的數額為10萬

C.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發生人格或財產混同時,股東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D.公司成立日期為公司營業執照簽發的日期

6.8月27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二次審議。此次個稅法修改最大的亮點是()。

A.開啟了從分類稅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改革

B.免征額為每月5000元

C.增加專項附加扣除

D.最高檔稅率為45%

7.因氟利昂會(),故含氟冰箱被淘汰。A.傷害人的神經系統B.耗能C.破壞臭氧層D.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8.第

3

“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人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表明()。

9.日前,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發文,明確到()要實現農村貧困人口醫保制度全覆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覆蓋率達到100%。

A.2020年B.2025年C.2030年D.2035年

10.下列關于“法治”與“法制”區別的表述,錯誤的是()。

A.法制是相對于非法律性質的社會規范而言的,法治則是相對于人治而言的

B.法治往往與民主、人權相關聯,而法制既可與民主、人權也可與專制、特權相聯系

C.法制主要解決有法可依的問題,法治則主要解決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

D.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條件,法治是法制的實現和保障

二、多選題(10題)11.下列罪名屬于貪污賄賂罪的有()。

A.挪用公款罪B.徇私舞弊罪C.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D.玩忽職守罪

12.第

33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思想的繼續發展突出表現在()。

13.第

31

下列哪些機關或機構具有制定規章的權力?()

14.治安調解應當具備的條件是()。

A.引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原因必須是民間糾紛

B.可以調解的治安案件的范圍僅限于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情節較輕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

C.至少有一方當事人有意愿接受調解處理的意思表示

D.必須在公安機關的主持下進行

15.監察機關對下列哪些人員進行監察?

A.體育局局長B.國有企業總經理C.人民法院副院長D.監察專員

16.

67

貨幣的職能包括()。

17.第

41

我國行政執行行為最基本形式包括()。

A.行政征收

B.行政處罰

C.行政強制

D.行政獎

18.對某縣政府通過《規定》設定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某縣政府有權設定行政許可,但設定程序違法

B.某縣政府無權設定行政許可

C.某縣政府無權設定罰款處罰,但可以設定通報批評的處罰

D.某縣政府無權設定撤換企業負責人的處罰

19.中國古代的哲學家公孫龍提出的“白馬非馬”的命題,其錯誤是割裂了事物的()。

A.一般和個別的關系B.共性和個性的關系C.整體和部分的關系D.普遍和特殊的關系

20.下列關于我國法律效力問題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三、4.案例分析題(3題)21.某機關職員田某和胡某是夫妻關系。該機關主管張某因態度粗暴、工作方法簡單,與同事關系緊張。一日,因新職員田某的一點小過錯,張某即對其當眾訓斥,因以前張某曾追求過田某之妻胡某而沒有結果,田某認為這是張某借機報復。從此,田某對張某懷恨在心,并消極怠工,上班經常遲到。田某越是消極怠工,張某越是對其當眾訓斥,而田某愈發認為張是故意刁難自己,同自己故意過不去。某年某月,張某因經濟問題被立案審查,田某以為時機已到,為把張某徹底搞垮、搞臭,遂與妻子胡某商量,捏造張某犯罪事實:某年某月某日,張某把田之妻胡某騙至宿舍中強行奸淫。周密計劃后,田某,胡某遂向有關機關告發了張某。

問:田某、胡某的行為構成了什么罪?

22.1987年5月,某縣縣委向縣人大常委會黨組發出免去一位同志的鄉鎮企業局局長職務和任命另一位同志擔任該職務的通知。在縣人大常委會還沒有討論這兩位同志的任免事項時,縣政府就發出了任命擬免去鄉鎮企業局局長職務的同志為縣農委委員的通知,縣委一位負責同志也找擬任鄉鎮企業局局長職務的同志談話,讓他離職就任。對于這種不按法定程序任命干部的作法,縣人大常委會及時向縣委提出了意見。縣委常委會專門召開會議,進行討論。隨后,縣委與縣政府分別撤銷了原來發出的通知。問:縣委和縣政府違反了憲法和法律的哪些有關規定?

23.1997年12月8日,李某因毆打他人受到縣公局罰款100元的行政處罰,并被裁決賠償受害人醫療費504元。李某在接到縣公安局送達的行政處罰裁決后,既未申請復議,又不履行裁決義務。為此,縣公安局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36條規定,于1998年1月5日以李某拒不執行處罰裁決為由對其作出行政拘留15天的治安處罰。李某未交保證金,亦未提供擔保人,縣公安局于1998年1月10日對李某執行拘留。李某當即向市公安局申請復議,認為是公安局對他作出的第一次行政處罰過重,第二次拘留程序不合法,要求復議機關改變第一次處罰,減少罰款數額;撤銷第二次拘留處罰。問:(1)市公安局對李某的復議請求(即改變第一次處罰,減少罰款數額)應否受理?李某能否就第一次行政處罰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2)縣公安局對李某又處以行政拘留是否合法?市公安局應做出何種復議決定?

四、5.公文改錯題(0題)24.他所以取得這樣優異的成果,是因為他長期地進行辛勤勞動。

五、1.單項選擇題(0題)25.馬克思主義有三個組成部分,其中不包括()。

A.辯證唯物主義B.科學社會主義C.馬克思主義哲學D.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六、4.案例分析題(0題)26.為慶祝某市建市30周年,該市政府要求市政府辦公室做好有關工作。為此,市政府辦公室以自己的名義發布了有關市容衛生、文明禮貌和清理整頓秩序的通告,要求全市各行各業各單位和全體市民切實遵守執行。

問題:該通告行為合法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

1.C根據《憲法》第89條第(十四)項的規定,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據此,選項C應選。

2.C

3.B\r\n法的創制過程,實際上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民主討論、民主決策的過程。在我國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都必須堅持群眾路線,認真聽取群眾意見,但這不等于實行“群眾立法”,法的創制是國家機關的專有活動。故ACD正確,B項錯誤。

4.C

5.B《公司法》第27條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選項A正確;新修正的《公司法》取消了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的限制,故選項B說法錯誤;《公司法》第63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于股東自己的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C選項正確。《公司法》第7條規定,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給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選項D正確。故本題答案選B。

6.A

7.C地球上已出現很多臭氧層空洞,有些空洞面積已超過非洲面積。臭氧空洞的形成與氟利昂有關。由于氟利昂破壞大氣臭氧層,已被限制使用。故需C。

8.D

9.A

10.D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條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點和歸宿,D項表述錯誤。所以該題選D。

11.AC解析:貪污賄賂犯罪包括以下罪名:①貪污罪;②挪用公款罪;③受賄罪;④行賄罪;⑤向單位行賄罪;⑥介紹賄賂罪;⑦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⑧隱瞞境外存款罪;⑨集體私分國有資產罪。故選AC。

12.ACDB不是解放戰爭時期提出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提出的

13.BD

14.ABD治安調解。\n答題解析:《治安管理處罰法》第9條規定,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n《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154條規定,公安機關調解處理案件,應當首先查明事實,收集證據,并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時的原則,注重教育和疏導,化解矛盾。

15.ABCD

16.ABCD貨幣的職能也就是貨幣在人們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這樣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故選ABCD。

17.BCA、D兩項不屬于我國行政執行行為最基本形式。

18.BD根據《行政許可法》與《行政處罰法》規定,縣政府無權設定行政許可,也無權設定撤換企業負責人的處罰,此規定無效。故選BD。

\n

19.ABD\r\n“白馬非馬”論明顯將個別性、特別性夸大化,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它將一般和個別、共性和個性、普遍和特殊割裂開來。所以正確答案為ABD。

20.CD

21.田某、胡某的行為構成了誣告陷害罪。誣告陷害罪是指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處分捏造事實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他人有罪的行為本罪的特點是:(1)犯罪對象是特定他人如果捏造犯罪事實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作虛假告發但沒有指向任何具體的人則不構成犯罪。(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假借司法機關以達到誣陷之目的的行為。這種行為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捏造犯罪事實;二是向有關國家機關或單位作虛假告發。二者缺一不可。行為人如果捏造的不是犯罪事實雖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之目的也不構成犯罪。(3)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特定的他人受到刑事處分的目的。但事實上被誣陷人是否受到刑事處分不影響本罪成立。如果行為人并無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的目的只是意圖損壞他人名譽或使其受紀律處分不構成本罪。認定本罪須注意其與報復陷害罪的區別所謂報復陷害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行為。兩罪的主要區別有:(1)犯罪對象的范圍不同前者可以是任何人無身份限制;后者的對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2)犯罪的行為方式不同報復陷害罪必須是利用職務、濫用職權進行報復陷害;誣告陷害的行為是否利用職權對構成犯罪與否沒有影響;(3)犯罪故意的內容不同報復陷害罪的行為人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并非限于讓被害人受到刑事處罰;誣告陷害罪行為人在主觀上必須具有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處分的目的;(4)犯罪主體不同報復陷害罪的主體必須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誣告陷害罪是一般主體。結合本案來看被告人雖然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客觀上也實施了誣告陷害的行為但是關鍵在于被告人沒有濫用職權的行為而且張某也不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或舉報人。所以被告人構成了誣告陷害罪。田某、胡某的行為構成了誣告陷害罪。誣告陷害罪是指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處分,捏造事實,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告發他人有罪的行為,本罪的特點是:\r\n(1)犯罪對象是特定他人,如果捏造犯罪事實向國家機關或有關單位作虛假告發,但沒有指向任何具體的人,則不構成犯罪。\r\n(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假借司法機關以達到誣陷之目的的行為。這種行為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捏造犯罪事實;二是向有關國家機關或單位作虛假告發。二者缺一不可。行為人如果捏造的不是犯罪事實,雖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之目的,也不構成犯罪。\r\n(3)本罪在主觀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特定的他人受到刑事處分的目的。但事實上被誣陷人是否受到刑事處分,不影響本罪成立。如果行為人并無使他人受到刑事處罰的目的,只是意圖損壞他人名譽或使其受紀律處分,不構成本罪。認定本罪,須注意其與報復陷害罪的區別,所謂報復陷害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行為。\r\n兩罪的主要區別有:\r\n(1)犯罪對象的范圍不同,前者可以是任何人,無身份限制;后者的對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r\n(2)犯罪的行為方式不同,報復陷害罪必須是利用職務、濫用職權,進行報復陷害;誣告陷害的行為,是否利用職權,對構成犯罪與否,沒有影響;\r\n(3)犯罪故意的內容不同,報復陷害罪的行為人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并非限于讓被害人受到刑事處罰;誣告陷害罪,行為人在主觀上必須具有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處分的目的;\r\n(4)犯罪主體不同,報復陷害罪的主體必須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誣告陷害罪是一般主體。結合本案來看,被告人雖然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客觀上也實施了誣告陷害的行為,但是關鍵在于被告人沒有濫用職權的行為,而且張某也不是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或舉報人。所以,被告人構成了誣告陷害罪。

22.我國憲法有關條款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決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按照憲法和地方組織法的規定對縣鄉鎮企業局局長職務的任免應由縣人大常委會履行法定手續。縣委和縣政府違反了上述憲法規定因而是非法的、無效的任免應予撤銷。我國憲法有關條款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決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按照憲法和地方組織法的規定,對縣鄉鎮企業局局長職務的任免,應由縣人大常委會履行法定手續。縣委和縣政府違反了上述憲法規定,因而是非法的、無效的任免,應予撤銷。

23.(1)市公安局對李某的第一項復議請求不應受理因為李某已喪失對縣公安局行政罰款的復議申請權。根據行政復議的有關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向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應當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15日內提出。本案中李某在1997年12月8日接到縣公安局對他作出的罰款的行政處罰后到1999年1月10日才提出復議請求顯然已經超過復議申請期限因此市公安局不應再受理他的第一項復議請求。同時李某也喪失了對該處罰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2)縣公安局對李某又處以行政拘留是合法的市公安局應做出維持的復議決定。(1)市公安局對李某的第一項復議請求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