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氣候變化對傳染病傳播的影響
【摘要】近些年來,世界范圍內的傳染病分布區的擴展趨勢引人關注,人們往往將原因歸于抗生素類藥品的廣泛使用所導致的細菌抗藥性、第三世界國家貧窮導致的營養不良和世界范圍內空前規模的人口流動等因素。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常常被人們忽視,那就是全球氣候變暖這一誘因。積極發展疾病預防戰略,減少氣候變化對傳染病傳播的可能影響,是當前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學任務。
關鍵字:氣候變化;傳染病;疾病控制
氣候和氣象與人體健康有著密切聯系.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醫書《黃帝內經》中就有:“蒼天之氣,清靜則志意治……春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肋,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癥,冬善病痹厥”等記載.可見,我國古代人很早就認識到天氣變化對疾病的影響.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氣象與人類健康之間關系的研究已更加深入.各種氣象因素,諸如氣溫、氣濕、氣流、降雨、降雪和刮風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人類健康.這是由于氣象因素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作用于人體各種感受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從而改變人體內各系統、各器官的功能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一、氣候變化的概況
氣候變化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全球變暖趨勢,另一個是較大的天氣可變性。從19世紀末,全球變暖的趨勢已得到很多資料的證明。許多氣候學家對于伴隨著這種趨勢出現的極端干熱天氣和洪水現像已經描述得非常生動,其實這就是大規模天氣可變性的反映。據美國國家氣候數據中心的統計顯示,從70年代以來,極端天氣事件在美國、澳大利亞和蘇聯地區有所增加。
極端天氣事件,如干旱、洪水、風暴和森林大火,都直接導致死亡和傷害,而且破壞人類心臟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率上升。洪水浸泡土地,添滿了很多水坑和水溝,致使菌類生長增多,并為傳播疾病的昆蟲提供了新的繁殖場所。洪水還可通過擴散垃圾和污水而污染潔凈水源,垃圾可以傳播致腹泄的微生物。
熱浪對人和野生動物都是不利的。許多有關氣候變化的研究都關注較強大的熱浪。在1995年夏季,全世界從印度到美國的熱浪肆虐導致死亡人數有所上升。在芝加哥地區,幾百人死于無法忍耐的熱浪。同年,南美洲哥倫比亞6月的一次熱浪和8月的一場50年一遇的大暴雨導致了一系列蚊子傳播的登革熱和委內瑞拉馬類腦炎的流行,以及有毒藻類的大量繁衍。新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小組的報告認為:極端天氣的發生頻率很可能增加,結果會使與酷熱有關的城市中心的死亡率增加近一倍。
漫長的干旱結束后,昆蟲和囓齒類數量因食物充足和繁殖地增多而迅速增加。在整個美國、拉丁美洲各國、南非、印度和歐洲各國,禍害田間作物和傳播疾病和囓齒類的數量正在增加。氣候可變性改變了土地利用類型,伐木增加了囓齒類的食物來源,并使囓齒類的天敵數量減少。
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導致許多地區囓齒類極其猖獗。這樣的結果在美國西南部已得到證實。1993年春季的大雨過后,囓齒類的數量增加了10倍,而且一種新的致命的疾病––漢塔病毒肺部綜合征(hantaviruspulmonarysyndrome)出現了。大約130人得了這種病毒性疾病,其中一多半人死去。究其原因,是這次雨季之前的較長時間干旱使囓齒類天敵數量減少,如貓頭鷹、狼和蛇等。與此同時,大雨使蝗蟲和松子的數量大大增加,這正好為傳播漢塔病毒肺部綜合征的拉布拉多白足鼠創造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大氣層中有多種溫室效應氣體(例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氟氯化物等)。當短波長的太陽射線進入大氣層時,大約三分之一的射線直接反射回空間,另外一小部分被水蒸氣、云層和顆粒物吸收,但大多數被地表面吸收,然后以長波射線的形式輻射回大氣層[1]。由于大氣層中的溫室效應氣體具有吸收長波射線(輻射熱)的特性,因而這些氣體就像溫室中的玻璃罩一樣,使得地球保持相對恒溫(目前平均氣溫是15℃),若大氣層中沒有這些氣體,地表面氣溫將會降至零下18℃。溫室效應氣體主要有兩大來源:①自然界:也就是來自生物、自然環境(例如沼澤地)和自然災害(例如森林火災);②人類活動:也就是來自使用燃料(例如石油、天然氣和煤),森林砍伐和工農業生產等。自從工業革命(1750~1800年)以來,大氣層中溫室效應氣體明顯增加,這主要是由于工農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燃料使用的逐漸增加和對森林破壞的日益加重。舉例來說,工業革命前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是278mg.m-3,現已升至358mg.m-3(上升%),根據南極冰核記錄,從16萬年前到現在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一直與全球氣溫密切相關。聯合國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最近指出:人類活動造成大量溫室效應氣體逸入大氣層,這將會加速全球變暖的趨勢,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變化幅度為1℃~℃)。在大多數地區的不同季節,夜間氣溫的上升要比白天明顯。對有些國家來說(即南緯45°至北緯45°之間),氣溫變暖的同時將伴隨著降雨的增加。但在另一些國家(例如非洲北部),降雨量將減少。這就預示著在有些國家,風暴洪水將更加頻繁,而在另一些國家,干旱將更加嚴重更加持久。此外,全球變暖將使極地冰川融化和使海水熱膨脹,從而導致海平面上升。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預計到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50cm,這將會直接影響有些沿海地區(特別一些島嶼)的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
二、氣候變化對常見傳染病傳播的影響
全球氣候變化將影響蟲媒傳染病的傳播,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改變蟲媒的地區分布,增加蟲媒繁殖速度與侵襲力和縮短病原體的外潛伏期。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的蟲媒傳染病包括瘧疾、血吸蟲病、登革熱和其它蟲媒病毒性疾病。
1、瘧疾
瘧疾是全球流行最嚴重的蟲媒傳染病。全世界有1/20的人口患有瘧疾,每年有3億5000萬新病例,約200萬人死于該病。瘧疾在有些地區原已被消滅或控制,但現呈復發之勢,這主要是由于瘧原蟲和傳播瘧疾的蚊蟲已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氣候因素(如溫度和濕度)直接影響瘧疾的傳播,由于瘧原蟲一般在16℃以下難以存活,所以瘧疾分布有地區性。溫度可
直接影響瘧原蟲的生長和蚊蟲的生命周期。充沛的雨量有利于蚊蟲的滋生,適宜的氣候條件可加強蚊蟲的侵襲力。1987年,瘧疾在盧旺達大流行,主要是由于氣溫(尤其是最低氣溫)升高和連續下雨。計算機模型預測到2100年,世界人口受瘧疾影響的比例將可能由現在45%增至60%,即每年將新增病例5000萬~8000萬。
2、血吸蟲病
現場和實驗資料表明,氣溫可影響血吸蟲和釘螺的生長發育、繁殖和死亡,并可影響人群和疫水的接觸情況。一般在低氣溫時(9℃以下),血吸蟲感染不會發生,但感染機率隨氣溫升高而增加,氣溫在24℃~27℃時,血吸蟲感染率可達最高。但氣溫過高時(39℃或以上),可造成釘螺死亡,血吸蟲感染率反而下降。此外,釘螺分布還受到降雨量的影響。最近據數學模型預測,到2050年,由氣候變化而增加的血吸蟲病例數可高達500萬。
3、登革熱和其它蟲媒傳染病
全世界有五百多種蟲媒病毒,其中一百多種可引起人類疾病,在適當情況下,蟲媒病毒可引起相關疾病的爆發流行。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的蟲媒病毒病包括登革熱、病毒性腦炎和黃熱病。
每年全球有25萬到50萬登革熱病例,若不及時治療,病死率高達40%~50%,但若及時地補液治療,病死率將顯著下降。目前,登革熱主要分布在一些熱帶地區,但隨著全球趨暖,登革熱分布范圍可能擴大(傳播登革熱病毒的蚊蟲易被霜凍和持續低溫天氣殺死)。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氣溫是影響登革熱傳播的重要因素,當氣溫升高時,病毒在蚊蟲體內的潛伏期縮短,蚊蟲叮咬人群的頻率加快。此外,傳播登革熱病毒的蚊蟲分布區域也可能擴大。
4、腦炎
蚊子可以傳播腦炎病毒。流行性腦炎的暴發與高于30℃氣溫的時間長短有極強的相關性,特別是在夏季干旱之后濕潤的深冬季節。在美國,全球變暖的結果使得腦炎發生更頻繁、更靠北,甚至到達加拿大。目前在美國南部,最普通的腦炎––圣路易斯腦炎病毒可通過幾種鳥類傳播,如麻雀、鴿子和烏鴉。1980年以來,圣路易斯腦炎已在佛羅里達州、密蘇里州、新奧爾良州等7個州中出現。
5、霍亂和副霍亂:自1817年至今,世界性霍亂大流行計8次,前6次起源于印度,病原體為古典型霍亂弧菌,主要局限于亞洲。第7次霍亂大流行于1961年起源于印尼的蘇拉威西島,位于該島的ELTor型霍亂(亦稱為副霍亂),逐漸蔓延擴大到亞洲大部分國家以及中東、非洲和歐洲等國家。第8次大流行起源于非洲,然后逐漸蔓延到南美洲。目前,一種新的毒力更強的O139型霍亂弧菌正從南亞蔓延到東歐等國。氣候變化(諸如氣溫升高,降雨量增加,更頻繁的洪水,風暴和海平面上升等)和環境惡化(如在難民營里)可引起霍亂爆發流行。最近,霍亂流行的生態學觀點越來越受到科學界的重視,即自然生態系統的失衡與霍亂大流行有關。現已知海洋浮游植物為霍亂(或副霍亂)弧菌提供了棲息場所。當海水溫度上升或呈富營養化時(如沿海城市向海洋排污過多),海洋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如海藻泛濫造成“赤潮”)。這將有利于霍亂和其它疾病(如貝類海產品中毒)的爆發流行。1991年10月,赤潮在智利引起三百多例貝類海產品中毒,造成11人死亡,并同時在拉美國家引起霍亂流行。
四、氣候變化對其它傳染病的影響
污染的食物能傳播疾病,食物在其制作、儲藏、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均可能被污染。食品被污染大致有三種類型:①食品本身帶有病原體(如豬肉帶有旋毛蟲);②食品在制作時被病原體污染(如污染的冰淇淋、涼拌菜);③食品在儲藏、運輸和銷售過程中被污染(各種傳染病如痢疾、甲型肝炎等病原體均可通過病人、病原攜帶者或蚊蟲污染食品)。氣候變化對以上污染過程可能造成影響,因此,全球趨暖將可能增加經食物傳播疾病的發生。例如,1982~1991年,英國經食物傳播疾病的發病率與平均氣溫密切相關,而且這種相關尚有閾值,即平均氣溫高于℃時,這種相關關系才存在。因此,預測到2050年,英國的經食物傳播疾病將增加5%~20%。此外,其它一些傳染病(如腎綜合征出血熱和鉤蟲病)的傳播也可能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五、結束語
從上述可以看出,氣候變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7-2數字系統設計方法和步驟
- 焦作新材料職業學院《服裝展示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半期聯考英語試題含答案
- 上海興偉學院《文案創作與活動策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嘉興學院《現代化學實驗與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當代長篇小說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蘭州工業學院《口才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濟南職業學院《偏微分方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質量監測(三)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英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12J003《室外工程圖集》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
- 檔案學概論-馮惠玲-筆記
- 2024至2030年中國桌上游戲(桌游)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尾礦庫基本知識
- 財會實操-體育館的賬務處理分錄
- 雙匯冷鏈物流-2
- 2024年安徽中考歷史試卷試題答案解析及備考指導課件
- 2024急救培訓心肺復蘇課件
- 人文關懷護理課件
- 2024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