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癱患者肢體功能位護理課件_第1頁
偏癱患者肢體功能位護理課件_第2頁
偏癱患者肢體功能位護理課件_第3頁
偏癱患者肢體功能位護理課件_第4頁
偏癱患者肢體功能位護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偏癱患者肢體功能位護理病人的仰臥睡姿要點:1.床鋪必須盡量平整2.頭位要固定于枕頭上,不要靈活能動3.雙側肩關節:固定于枕頭上5.偏癱側上肢:固定于枕頭上和軀干呈90度角伸直;肘、腕、指關節盡量伸直6.偏癱側臀部:固定于枕頭上;偏癱側上肢也放同一枕頭上(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病人的偏癱側側臥睡姿要點:1.床鋪必須盡量平整2.頭位要固定3.軀干略為后仰,背后和頭部放一枕頭固定4.偏癱側肩關節:向前平伸內旋5.偏癱側上肢:和軀干呈90度角,在床鋪邊放一小臺子,手完全放上;肘關節盡量伸直,手掌向上6.偏癱側下肢:膝關節略為彎曲,臀部伸直7.健側上肢:放在身上或枕頭上8.健側下肢:保持踏步姿勢,放枕頭上;膝關節和踝關節略為屈曲(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病人的健側側臥睡姿

要點:1.床鋪必須盡量平整2.頭位要固定,和軀干呈直線3.軀干略為前傾4.偏癱側肩關節:向前平伸5.偏癱側上肢:放枕頭上,和軀干呈100度角6.偏癱側下肢:膝關節、臀部略為彎曲;腿腳放枕頭上7.健側上肢:病人怎么舒適怎么睡8.健側下肢:膝關節、臀部伸直

(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病人的患側翻身要點:1.床鋪必須盡量平整2.病人屈膝平躺;足跟緊著床鋪3.方法:一手將膝關節向下托,另一手翻轉骨盆,接著就著枕頭移動肩關節,使病人翻轉(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病人的健側翻身(1)要點:1.偏癱側膝關節屈曲2.病人雙手緊貼一起3.方法:同時翻轉肩和臀部,病人按圖3側臥(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病人的健側翻身(2)要點:1.病人雙手緊貼一起2.方法:同時翻轉臀部和足底以引導偏癱側(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盡量使用患側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動作治療者用一只手固定踝關節,另一只手協助患者踝關節做背屈、外翻(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治療者一手控制患足,保持足背屈、外旋,另一手控制膝部偏癱側上肢:放枕頭上,和軀干呈100度角目的:誘發、促進上肢的主動運動偏癱側上肢:放枕頭上,和軀干呈100度角訓練的目的是恢復其功能性活動如翻轉撲克牌、翻書等訓練(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三、髖關節內收、外展的控制訓練患者取仰臥位,治療者站在患側六、手指與腕關節痙攣的抑制患者取俯臥位,治療者站在患側目的:促進運動、恢復功能目的:訓練下肢的控制能力并將五指及腕關節均置于伸展位患者取坐位,治療者立于病人的患側與以保護和輔助頭位要固定,和軀干呈直線偏癱后不容易獲得代償上肢的康復訓練人體的上肢以靈活協調和技能性運動為主偏癱后不容易獲得代償恢復比下肢差目的:促進運動、恢復功能一、雙手上舉訓練患者雙手叉握、患側拇指在上、掌心相對取仰臥位或坐位,健手帶動患手上舉過頭作用:恢復肩胛帶、肩、肘、手各關節的解剖關系緩解肩痛及上肢水腫誘發上肢的運動功能二、上提肩胛骨訓練

患者取坐位

上臂自然下垂

用力向上聳肩并保持2—3秒,然后放松三、上肢負重訓練患者取坐位肩關節輕度外展、外旋、肘伸展,手指伸展支撐于健側將重心逐漸移向患側,維持數秒再恢復原位重復進行訓練注意:初期需治療者協助伸肘中期可向長軸方向加壓后期可進行肘關節的屈伸運動以促進肘關節的運動控制能力

四、治療球訓練患者取坐位,治療者立于病人的患側與以保護和輔助病人雙手交叉放在球上,將球向前、后、左、右推當患側上肢有獨立活動能力后,可單用患肢推球目的:誘發、促進上肢的主動運動五、上肢屈肌痙攣的抑制患肢屈肌協同運動階段時,屈肌痙攣明顯治療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另一手握住上臂,緩慢柔和地將患肢的肘伸直,使患肢處于伸展狀態然后,一手控制患肢使肩關節外展、外旋、腕背曲、手指伸展,持續數秒,另一手輕拍或快擦上臂伸肌,刺激伸肘。六、手指與腕關節痙攣的抑制(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治療者托住患者患足使其處于背屈位,并向頭側運動(即屈膝)因患手功能恢復困難,如患手是利手(如右利者右手癱瘓)應將手的功能進行交換,如可訓練左手進餐、寫字等。偏癱側上肢:放枕頭上,和軀干呈100度角對于腦卒中患者來講:神經內科是救人命,康復科治人病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訓練用滾筒九、伸髖、屈膝、背屈踝訓練患腿屈膝垂于床邊,伸髖將重心逐漸移向患側,維持數秒再恢復原位下肢屈伸的范圍、角度從大到小五、下肢屈曲、伸展的控制訓練病人的健側側臥睡姿患者雙手叉握,有健側帶動患側向前方滾動滾筒,促進上肢的伸展運動十、手的抓握與松開訓練偏癱側下肢:膝關節、臀部略為彎曲;治療者一手托住患足,患者屈膝并將患肢放到床下(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囑患者主動屈曲并緩慢伸展膝關節腳掌下墊支撐板使踝關節背曲六、手指與腕關節痙攣的抑制治療者一手握住患手四指另一手握住患手拇指并將五指及腕關節均置于伸展位七、活動伸展的上肢目的:誘發、促進上肢的主動運動病人取仰臥位,肘伸展治療者輔助患肢上舉、外展、內收或旋轉上肢活動范圍由小到大隨著主動性的增加,減少輔助量八、肘屈伸控制訓練目的:自主屈伸肘關節病人取仰臥位,肩屈曲,矚病人用患手夠位于前方的治療者,在回夠自己的對側肩,并多次重復此動作在肘屈伸能力提高后,囑病人在任意角度停住并保持數秒,目的訓練上肢的空間控制能力九、前臂運動訓練前臂的運動為旋前、旋后,對前臂進行關節松動及相應關節活動后,在患者有一定自主運動的前提下,,可進一步誘導、加強前臂的運動性如翻轉撲克牌、翻書等訓練十、手的抓握與松開訓練前提:患手指已能活動且出現分離運動后,才能練習手的抓握及控制能力過早訓練此動作可加重手指的集團屈曲,應特別注意抓握的器具應選擇直徑較大的杯子、球開始,再慢慢過度到鉛筆、火柴棍等練習抓握的同時,注意練習抓握后的松開訓練治療者從患手中拉出握住的刷子可刺激屈曲、伸展病人取仰臥位,肩屈曲,矚病人用患手夠位于前方的治療者,在回夠自己的對側肩,并多次重復此動作患者取坐位,治療者立于病人的患側與以保護和輔助治療者托住患者患足使其處于背屈位,并向頭側運動(即屈膝)治療者用一只手固定踝關節,另一只手協助患者踝關節做背屈、外翻在髖伸展的狀態下,由治療者協助患者將患腳抬至床面治療者用一只手固定踝關節,另一只手協助患者踝關節做背屈、外翻方法:同時翻轉肩和臀部,病人按圖3側臥治療者用一只手固定踝關節,另一只手協助患者踝關節做背屈、外翻治療者從患手中拉出握住的刷子可刺激屈曲、伸展誘發上肢的運動功能熟練練習木釘盤后可練習鐵棍插盤盡量使用患側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動作囑患者抬起臀部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方法:同時翻轉臀部和足底以引導偏癱側隨著主動性的增加,減少輔助量盡量使用患側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動作取仰臥位或坐位,健手帶動患手上舉過頭目的: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改善協調性,促進運動水平的提高當患者能獨立完成后,可改為患側下肢獨立支撐方法:同時翻轉臀部和足底以引導偏癱側健側下肢:保持踏步姿勢,放枕頭上;膝關節和踝關節略為屈曲九、伸髖、屈膝、背屈踝訓練(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盡量使用患側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動作注意:初期需治療者協助伸肘目的:促進運動、恢復功能囑患者抬起臀部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從粗木釘開始,逐漸過度到細木釘患者取仰臥位,治療者站在患側治療者輔助患肢上舉、外展、內收或旋轉上肢頭位要固定于枕頭上,不要靈活能動隨著主動性的增加,減少輔助量控制能力前臂的運動為旋前、旋后,對前臂進行關節松動及相應關節活動后,在患者有一定自主運動的前提下,,可進一步誘導、加強前臂的運動性目的:改善關節活動度和手眼協調性,提高運動和控制能力和運動水平偏癱側上肢:和軀干呈90度角,在床鋪邊放一小臺子,手完全放上;肘關節盡量伸直,手掌向上(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目的:訓練下肢的控制能力偏癱側上肢:和軀干呈90度角,在床鋪邊放一小臺子,手完全放上;肘關節盡量伸直,手掌向上分指板可用合適的石膏模型代替剛開始時患者自己難以完成,治療者可給一定力量的協助加大難度時將木釘翻轉插至另一木釘盤上十一、滾筒訓練目的:改善關節活動范圍,誘發促進上肢的運動功能患者取坐位,桌上置一訓練用滾筒患者雙手叉握,有健側帶動患側向前方滾動滾筒,促進上肢的伸展運動十二、木釘盤訓練目的:改善關節活動度和手眼協調性,提高運動和控制能力和運動水平從粗木釘開始,逐漸過度到細木釘患者取坐位,雙手叉握,由健手協助患手抓起木釘,移至另一處放下加大難度時將木釘翻轉插至另一木釘盤上加大難度由患手獨立完成應反復訓練,每天訓練30min以上十三、鐵棍插盤訓練目的:訓練手指的精細動作,改善協調性,促進運動水平的提高熟練練習木釘盤后可練習鐵棍插盤方法同類似與木釘盤,因鐵棍更細更適合精細動作的練習十四、分指板目的:矯正手指姿勢,防止攣縮變形、抑制攣縮將手指放在指槽內用固定帶固定好手指和手掌分指板可用合適的石膏模型代替使用不受時間限制十五、冰水刺激目的:反射性的抑制手指和手腕屈肌的痙攣將患手放于冰水中,浸泡約3秒可反復3次,間隔數秒十六、患側上肢的管理因為多數患肢的機能恢復至較低水平時,患者或家屬的訓練不再強化,易導致功能的下降,所以要求:患肢的體位擺放功能位避免肩關節的拉傷患手手指分開、手心向上盡量使用患側上肢、患手完成可行的動作十七、利手交換盡可能用患手完成力所能及的動作,恢復患手的最大功能,不要廢棄患手因患手功能恢復困難,如患手是利手(如右利者右手癱瘓)應將手的功能進行交換,如可訓練左手進餐、寫字等。癱瘓下肢的康復訓練下肢的主要功能是支撐體重和行走下肢癱瘓可造成行走困難訓練的目的是恢復其功能性活動一、良肢位的擺放髖關節下墊枕,使髖關節保持內收膝關節外側墊枕使膝關節保持內收膝關節下墊枕,使膝關節微屈曲腳掌下墊支撐板使踝關節背曲二、誘發髖關節內收此項訓練適用與偏癱早期患者屈仰臥位,雙髖、膝關節于屈曲位時,增加健側內收運動的阻力,誘發髖關節內收取仰臥位或坐位,健手帶動患手上舉過頭病人取仰臥位,肩屈曲,矚病人用患手夠位于前方的治療者,在回夠自己的對側肩,并多次重復此動作下肢屈伸的范圍、角度從大到小從粗木釘開始,逐漸過度到細木釘(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抓握的器具應選擇直徑較大的杯子、球開始,再慢慢過度到鉛筆、火柴棍等(圖中陰影代表偏癱側)九、伸髖、屈膝、背屈踝訓練病人取仰臥位,肩屈曲,矚病人用患手夠位于前方的治療者,在回夠自己的對側肩,并多次重復此動作目的:誘發、促進上肢的主動運動誘發上肢的運動功能六、手指與腕關節痙攣的抑制方法:一手將膝關節向下托,另一手翻轉骨盆,接著就著枕頭移動肩關節,使病人翻轉注意:初期需治療者協助伸肘目的:誘發、促進上肢的主動運動五、下肢屈曲、伸展的控制訓練方法:同時翻轉肩和臀部,病人按圖3側臥目的:促進運動、恢復功能訓練的目的是恢復其功能性活動控制能力加大難度時將木釘翻轉插至另一木釘盤上治療者托住患者患足使其處于背屈位,并向頭側運動(即屈膝)三、髖關節內收、外展的控制訓練目的:促進髖內收、外展運動,提高控制力患者屈仰臥位,雙膝屈曲,健側下肢保持中立位患側下肢在內收外展時保持不同的角度,進行髖關節內收、外展的控制訓練四、髖關節伸展的控制訓練

(搭橋運動)目的:促進髖關節的伸展,對下部軀干及骨盆的控制有良好的作用患者取仰臥位,屈雙膝,雙腳撐于床面囑患者抬起臀部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四、髖關節伸展的控制訓練

(搭橋運動)治療者站在患者的患側,一手把住患者的膝關節,另一只手刺激臀部,促進患側髖關節伸展當患者能獨立完成后,可改為患側下肢獨立支撐當患肢獨立完成后,可將健側下肢搭在患肢上,增加重量,增加難度五、下肢屈曲、伸展的控制訓練目的:訓練下肢的控制能力患者取仰臥位,治療者站在患側治療者一手控制患足,保持足背屈、外旋,另一手控制膝部囑患者主動屈曲并緩慢伸展膝關節剛開始時患者自己難以完成,治療者可給一定力量的協助下肢屈伸的范圍、角度從大到小六、膝屈曲訓練患者取俯臥位,治療者站在患側治療者一手握住患者踝部輔助屈膝,另一手壓住患者臀部防止代償,做屈膝練習七、踝背屈訓練患者取仰臥位,治療者站在患側患腳支撐在床上治療者用一只手固定踝關節,另一只手協助患者踝關節做背屈、外翻八、屈髖、屈膝訓練患者仰臥位,治療者站在患側治療者一手托住患足,患者屈膝并將患肢放到床下在髖伸展的狀態下,由治療者協助患者將患腳抬至床面九、伸髖、屈膝、背屈踝訓練患者仰臥位,治療者站在患側患腿屈膝垂于床邊,伸髖治療者托住患者患足使其處于背屈位,并向頭側運動(即屈膝)協助患者在伸髖狀態下繼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