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鹽城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學模擬題分題型分層
匯編-07質量守恒定律分析
一、單選題
1.(2020?江蘇鹽城???级#┫聢D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M-—+審
ABCD
A.反應中的B、C的質量比為16:9
B.參加反應的A、B的分子個數比為1:1
C.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D.物質A是由離子構成的
2.(2020?江蘇鹽城?校考一模)下列圖示可表示某個化學反應的過程,則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X)+9----->O+勿多?-氫原子
笏氧原子
甲乙丙丁O-氟原子
A.反應前后分子、原子個數都不變
B.該反應中各物質都為化合物
C.該反應也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D.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3.(2020?江蘇鹽城???级#┙昭胍晥蟮溃嚎茖W家成功研制出一種合成甲醇的新工
藝,其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氫原子
O氧原子
綾碳原子
A.反應前后共有4種分子
B.反應前后氧元素化合價沒有改變
C.反應前后原子、分子數目不變
D.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分子個數比為1:2
4.(2020?江蘇鹽城?統考二模)為實現二氧化碳的綠色利用,科學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劑
設計了如下轉化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轉化過程中原子個數變多B,固碳酶在反應前后化學性質變化
C.X的化學式為CH2D.該過程實現了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化
5.(2020.江蘇鹽城.統考一模)下列實驗操作、現象或變化、結論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選
實驗操作現象或變化結論
項
將無色氣體通入裝有
A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黑色固體變紅
無色氣體一定為H2
時間后,加熱
取少量井水,加入適量肥
B產生大量浮渣井水為硬水
皂水,振蕩
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硫在空氣中燃燒生成
把硫在空氣中點燃,再伸
C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出SO2,在氧氣中燃燒生
進充滿氧氣的集氣瓶里
藍紫色火焰成SO2
稱量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D質量減少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前后質量
A.AB.BC.CD.D
6.(2020?江蘇鹽城?統考一模)下圖為汽車尾氣處理所涉及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圖注:?表示碳原子
o表示氮原子
o表示氧原子
A.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B.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沒有增減
C.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1D.該反應能減少有害氣體排放
試卷第2頁,共8頁
7.(2020?江蘇鹽城?校聯考一模)下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
確的是
800~900to
+x8注:。一氫原子
催化劑
<-氧原子
甲乙丙丁軟碳原子
A.該反應一定屬于置換反應
B.反應中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2:7
C.反應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價均發生了改變
D.圖示中x的數值為3
8.(2021?江蘇鹽城?校考一模)2018年10月,我國科學家成功合成新型復合光催化劑,
實現了太陽能人工光合成燃料,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一氫原子
?一氧原子
一碳原子
B.反應前后各原子的數目發生了變化
C.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1:1
D.該反應體現了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有機物
9.(2021?江蘇鹽城???既#┈F有4.8g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Mg、MgO、Mg(OH)2
中的兩種或三種。使固體混合物全部溶解,恰好消耗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100g,
則混合物的成分不可能是
A.Mg、Mg(OH)2B.Mg、MgOC.MgO、Mg(OH)2D.Mg、MgO、
Mg(OH)2
10.(2021?江蘇鹽城?統考三模)如圖是某密閉容器中物質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下列
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變化I中的“一定條件''可能是升溫
B.變化H中的可能會使雨水pH<5.6
c.變化i和變化n前后原子種類都不變
D.變化I是物理變化,變化n中硫元素化合價不變
11.(2021?江蘇鹽城?統考三模)現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20g,其中氧元素的
質量分數為64%。先使該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
沉淀的質量為
A.100gB.80gC.60gD.40g
12.(2021?江蘇鹽城?統考二模)構建化學基本觀念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列對化學基本
觀念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元素觀: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微粒觀:保持氧氣化學質的最小微粒是氧氣分子
C.變化觀: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生成氫氣和氧氣
D.守恒觀:24g鎂和32g氧氣反應,生成56g氧化鎂
13.(2021?江蘇鹽城?統考二模)氨催化氧化是工業制硝酸(HNO3)的主要反應之一,
該反應原理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據圖分析可得到的結論是
O-氫原子
?一氧原子
卷一氮原子
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反應前后共有三種氧化物
C.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發生改變D.生成的丙與丁的分子個數比為2:3
14.(2021?江蘇鹽城?統考二模)下列涉及學科觀點的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微粒觀:過氧化氫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B.轉化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
C.結構觀:金剛石和石墨中性質差異原因是碳原子結構不同
D.守恒觀:1g氫氣和1g氧氣完全反應后生成2g水
15.(2021?江蘇鹽城?校聯考二模)對于化學反應A+B=C+D,下列說法正確的
A.A與B的質量比一定等于C與D的質量比
B.若C、D是鹽和水,則該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C.若B是酸溶液,則C和D一定有一種是水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則該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16.(2021?江蘇鹽城?統考二模)在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
件下充分混合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試卷第4頁,共8頁
48%
甲乙丙丁
反應前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該反應中丙和丁的質量比為9:8
C.丁一定是化合物,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質量之和
17.(2021.江蘇鹽城.統考一模)科學家最新發現,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將樹木纖
維素轉變成超級儲能裝置。如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O-氫原子
殄一氮原子
。一碳原子
反應前反應后
A.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
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均保持不變
C.參加反應的X、Y兩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3:4
D.W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5%
18.(2021?江蘇鹽城?校考三模)以甲為原料轉化成丙的微觀過程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O氫原子
出、催化維催化劑⑥氧原子
轉化①.墨^轉化②'
氮原子
甲乙丙T
A.轉化①中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發生改變
B.轉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個數之比為1:1
c.乙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丁
D.轉化①、②中氮元素的化合價都發生變化
19.(2021?江蘇鹽城?統考一模)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銀白色固體表面有紫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淺綠色變成藍
色
B.大理石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白色固體逐漸減少至消失,固體表面有氣泡冒出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銀白色固體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冒白煙,生成白
色固體
D.電解水:兩電極上均有氣泡冒出,一段時間后正極與負極的氣體體積比為2:1
20.(2022?江蘇鹽城???既#┙陙碛腥颂岢隽死锰幚砗蟮暮Kㄖ饕煞质锹然?/p>
鈉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廢氣,該方法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SOM回收)
處理后
的海水
NaCl(L品)
A.圖中反應①屬于分解反應,反應④屬于復分解反應
B.反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
C.反應③中,反應前后分子數目沒有變化
D.將5gSO2溶于95g水形成溶液,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5%
21.(2022?江蘇鹽城???寄M預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燒
B.“為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在不停地作有規則運動
C.10g水受熱形成10g水蒸氣,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D.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混合物
22.(2022?江蘇鹽城???级#┙冢覈茖W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
在液態錫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氫設備,該設備發生反應的微觀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不正確的是
注:
。氫原子
?碳原子
A.參加反應的CH4與生成的H2質量比為1:2
B.反應前后液態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C.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
液態錫
D.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E^=C+2H2
試卷第6頁,共8頁
23.(2022.江蘇鹽城?校考模擬預測)構建化學基本觀念是學好化學的基礎,下列對化學
基本觀念的認識錯誤的是
A.元素觀: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
B.微粒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因為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
C.守恒觀:碳在空氣中燃燒后質量變小了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高溫
D.變化觀:高爐煉鐵過程中發生的反應有C+CO,-2CO
24.(2022?江蘇鹽城???寄M預測)取24.8g過氧化銀(AgzCh)在真空條件下加熱至
固體質量不再發生變化,產生3.2gO2,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圖中各點對應
固體均為純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Y過程中,固體中銀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減小
B.Y點對應的固體中銀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7:4
C.Z—W過程中產生的氧氣質量為2.4g
AA
D.ZTW過程中發生的反應為2AgzO=4Ag+O2T
25.(2022?江蘇鹽城???既#┖暧^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對下
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夏天汽車輪胎爆炸——輪胎內氣體分子變大
C.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質量總和不變——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不改變
D.氯化鈉溶液能導電——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動的離子
26.(2022?江蘇鹽城?校考一模)碳酸氫鈉(NaHCCh)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常用于制作
糕點、饅頭的發泡劑。某同學為探究發酵粉樣品中NaHCCh的質量分數,他取樣品20.0g,
進行如下實驗探究:
假設樣品中除NaHCCh之外的其他成分加熱不發生變化,也不與鹽酸反應,直接進入固
體B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加熱產生CO?的質量為3.1g
B.固體A中含有Na2cO3的質量為7.5g
C.蒸發結晶得到的固體B中含有剩余的HC1
D.原發酵粉樣品中的NaHCCh的質量分數為84.0%
27.(2022?江蘇鹽城???既#┫铝袌D象與對應的敘述相符合的是
f原子總數
化學反應中,原子總數隨時間的變化
0時間
A0:質量g
有MlQ;
/無MnOz
R用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時間S
.溶液pH
C.7^^---
向NaOH溶液中不斷加水
°水的體積
4H:質量/g
一
D.///等質量的鐵片、鋁片分別與足量且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反應
°時間,S
試卷第8頁,共8頁
參考答案:
1.C
【分析】由圖可知,該反應是氨氣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
一定條件
程式為:4NH3+3O2=^^2N2+6H2Oc
【詳解】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中的B、C的質量比為:(16x6):(14x4)=12:7,不
符合題意;
B、參加反應的A、B的分子個數比為為4:3,不符合題意;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及由圖可知,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符合題意;
D、物質A是氨氣,氨氣由氨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C
【詳解】由反應的微粒的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氟氣與水反應生成了氟化氫和氧氣,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為:2F2+2H2O=4HF+O2;
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發生了變化、原子個數不變,故A錯誤;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的物質都有單質和化合物,故B錯誤;
C、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故C正確;
D、該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了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
不是復分解反應,故D錯誤。
故選C。
【點睛】本題屬于微觀示意圖的考查,解答本題比較簡便的方法是:根據微觀示意圖寫出反
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意義分析解答。
3.D
細菌
【分析】由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H4+02一密件2cH3OH。
【詳解】A、由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共有三種分子,故A錯誤;
B、該反應有單質(氧氣)參加反應,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不
為0,反應前后氧元素化合價一定發生了改變,故B錯誤;
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反應前后原子數目不變、分子數目發生了變化,故C錯誤;
D、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分子個數比為1:2,故D正確。
答案第1頁,共10頁
故選D。
4.D
【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不符合題意;
B、固碳酶屬于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不符合題意;
C、由圖可知,每個X分子由2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構成,故X的化學式為:C2H4,不符
合題意;
D、二氧化碳是無機物,C2H4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故該過程實現了無機物向有機物的轉
化,符合題意。
故選D。
5.B
【詳解】A、能夠與氧化銅反應使固體由黑色變為紅色的氣體不僅是氫氣,一氧化碳氣體也
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觀察到的現象也是固體由黑變紅,選項錯誤;
B、硬水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遇到肥皂水會產生較多的浮渣,選項正確;
C、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并不能說明反應后生成了二
氧化硫,因為二氧化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題目中沒有說明是否出現了刺激性氣味,
所以無法證明反應后生成了二氧化硫,選項錯誤;
D、鎂與氧氣發生燃燒生成氧化鎂,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鎂和氧氣的質量和,
所以鎂條在空氣中燃燒也遵循質量守恒定律,選項錯誤,故選B。
6.C
【詳解】A、任何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故正確;
B、任何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變,正確;
C、該反應的方程式為2N0+2co=N2+2CO2,故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2,故錯誤;
D、該反應將有害氣體CO、NO轉化為空氣的重要成分,能減少有害氣體排放,正確。故選
Co
7.D
800~900℃
【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H2OCO+3H2,,
催化劑
【詳解】A、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
該反應的兩種反應物都是化合物,A錯誤;
B、反應中甲、丙兩物質的質量比為16:28=4:7,B錯誤;
答案第2頁,共10頁
C、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未發生了改變,c錯誤;
D、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x為3,D正確。故選D。
8.D
【詳解】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丁表示氧氣,氧
氣屬于單質,此選項錯誤;
B、反應前后各原子的數目不變,此選項錯誤;
光昭
C、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H2O,:盒,CH4+2O2參加反應
催化劑
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1:2,此選項錯誤;
D、該反應體現了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有機物,此選項正確。
故選D。
【點睛】能從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中獲取正確的化學信息是解答此題的關犍。
9.B
【詳解】Mg、MgO、Mg(OH)2都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MgCE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稀鹽酸中氯離子的質量等于MgCb中氯離子的質量,氯離子的質量為:
355
7.3%xl00gx^-xl00%=7.1g;
36.5
24
則MgCL中鎂元素的質量為:7.1gx—xl00%=2.4g;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MgCb中鎂元素的質量等于固體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所以4.8g固
體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分數為:警■xlOO%=50%;
4.8g
24
Mg單質中鎂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MgO中鎂元素的質量分數為:—X100%=60%;
24
Mg(OH)2中鎂元素的質量分數為:—xlOO%=41.4%
580
故選B。
【點睛】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各種元素的質量相等進行分析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10.D
【詳解】A、由題圖可以看出,變化只是分子的間隔和排列方式發生了改變,沒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物理變化,變化中的“一定條件”可能是升高溫度,故A項正確;
B、根據題圖可知,為二氧化硫分子,二氧化硫極易溶于水且和水反應,可能會使雨水
答案第3頁,共10頁
pH<5.6,故選項B正確;
C、根據題圖可知,變化1屬于物理變化,只是分子的間隔和排列方式發生了改變,原子種
類沒有發生變化;變化II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
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故C項正確;
D、變化II中三氧化硫變為了二氧化硫,硫元素化合價由+6價變為了+4價,硫元素化合價
發生了改變,故選項D錯誤。
故選:D。
11.C
【詳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20g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4%,可推出碳元素
的質量為:20gx(1-64%)=7.2g,根據一氧化碳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將
原來的二氧化碳和新生成的二氧化碳都通入石灰水中得到碳酸鈣沉淀和水,由碳元素守恒,
所以碳酸鈣中的碳元素都來自于一開始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鈣中碳元素的質量
12
為7.2g,碳酸鈣的質量為7.2g+(而x100%)=60g。
故選:C?
12.D
【詳解】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不符合題意;
B、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氧氣分子,不符合題意;
C、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生成氫氣和氧氣,不符合題意;
2Mg+O,點燃2MgO
D、鎂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在此反應中鎂、氧氣和氧化鎂的
4o32oil
質量比為48:32:80,則24g鎂32g氧氣反應,氧氣過量,最多能與16g氧氣完全反應,
生成40g氧化鎂,符合題意。故選D。
13.D
【分析】根據微觀示意圖可知,物質甲是NH3,物質乙是。2,物質丙是NO,物質丁是H2O,
一定條件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5O]-'、4NO+6HQ。
【詳解】A、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該
反應的生成物是兩種化合物,不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此選項錯誤;
B、氧化物是指某一化合物組成中只含兩種元素,且其中一種一定為氧元素。該反應中只涉
答案第4頁,共10頁
及到NO和HzO兩種氧化物,此選項錯誤;
C、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均不變,此選項錯誤;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與丁的分子個數比為:4:6=2:3,此選項正確。
故選D。
14.B
【詳解】A、微粒觀:過氧化氫是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的,錯誤;
B、轉化觀: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
碳,因此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正確;
C、結構觀:金剛石和石墨中性質差異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結構不同,錯誤;
2H2+O2
D、守恒觀:
43236
%y2g
4:x=32:y=36:2
解得x=0.22g,產1.78g
因此0.22g氫氣和1.78g氧氣完全反應后生成2g水,故錯誤。
15.B
【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的C與D的質量,
說法錯誤;
B、產物是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等,說法
正確;
C、若B是酸溶液,則C和D不一定有一種是水,如硝酸銀與稀鹽酸的反應產物是氯化銀
和硝酸產物中無水生成,說法錯誤;
D、復分解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雖然都是化合物,但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的反應不
一定是復分解反應,如: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等,說法錯誤;
故選:Bo
16.B
【解析】反應后,甲的質量增加,甲是生成物,乙的質量不變,乙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
不參與反應的雜質,丙的質量增加,丙是生成物,丁的質量減小,丁是反應物。
【詳解】A、甲、丙是生成物,丁是反應物,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
答案第5頁,共10頁
不符合題意;
B、該反應中丙和丁的質量比為:(41%-25%):(48%-30%)=8:9,符合題意;
C、甲、丙是生成物,丁是反應物,故丁一定是化合物,乙的質量不變,乙可能是催化劑,
不符合題意;
D、甲、丙是生成物,丁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質量之和,不
符合題意。
故選B。
17.A
【分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碳和氨氣在催化劑和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氮
催化劑
氣和甲烷,該反應的方程式是:3C+4NH,^=2N2+3CH4O
局溫
【詳解】A、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
應,屬于置換反應,符合題意;
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均保持不變,不符合題意;
C、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X、Y兩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3:4,不符合題意;
12
D、由圖示可知,W為甲烷,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f/100%=75%,不符合題意。
12+1x4
故選Ao
【點睛】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
總和
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其他物質的過程,在化學反應
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
18.D
催化劑
【分析】由圖可知,轉化①的化學方程式為:N2+3H2—=2NH,,轉化②的化學方程式
催化劑
為:4NH,+5O24NO+6H.O。
【詳解】A、由圖可知,轉化①中分子的種類發生了改變,原子的種類不變,不符合題意;
B、轉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個數之比為:4:6=2:3,不符合題意:
C、乙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xl00%?17.6%,丁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答案第6頁,共10頁
2
—xlOO%?ll.l%,故乙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丁,不符合題意;
18
D、轉化①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由0轉化為-3,轉化②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由-3價轉化為+2價,
化合價都發生了變化,符合題意。
故選D。
相對原子質量x原子個數
【點睛】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xlOO%
相對分子質量
19.C
【詳解】A、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銀白色固體表面有紫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變為
淺綠色,A錯誤;
B、大理石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白色固體逐漸減少,固體表面有氣泡冒出,B錯誤;
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銀白色固體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冒白煙,生成白色
固體,C正確;
D、電解水:兩電極上均有氣泡冒出,一段時間后正極與負極的氣體體積比為1:2,D錯誤;
故選C。
【點睛】易錯點:在描述實驗現象時,只描述眼睛觀察到的,不要帶有結論性的描述。
20.C
通電小本
【詳解】A、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程式:2NaCl+2H,O—H,r+Cl2^+2NaOH,不屬于分
解反應,由流程圖可知,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NaHSO,+HCl=NaCl+H2O+SO2T,屬于
復分解反應,故選項錯誤;
B、二氧化硫、亞硫酸氫鈉中硫元素的化合價都是+4價,沒有發生變化,故選項錯誤;
占燃
C、反應③Hz+Ch^ZHCl中,反應前后分子數目都是兩個,故選項正確;
D、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將5gSO2溶于95g水,所得溶液的溶質是亞硫酸,溶
質質量大于5g,所以溶質質量分數大于5%,故選項錯誤。
故選C。
21.D
【詳解】A、燃燒的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燃燒必須
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故A錯誤;
B、“為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在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故B錯誤;
答案第7頁,共10頁
C、水受熱變成水蒸氣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來解
釋,故c錯誤;
D、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有水和過氧化氫等,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
能是混合物,例如水和過氧化氫的混合物,故D正確;
故選D。
22.A
【詳解】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在液態錫催化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碳,該反應方程式
A、參加反應的CH4與生成的H2質量比為:16:4=4:1,故A錯誤;
B、由題意可知,以液態金屬錫為媒介,助力甲烷裂解,液態錫作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
液態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故B正確;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變,故C正確;
液態錫
D、該反應方程式為:CH4^=C+2H2,故D正確:
故選A。
23.C
【詳解】A、各種各樣的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正確;
B、分子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構成不同,故
化學性質不同,正確;
C、碳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剩余固體質量變小了,反應為化學變化,遵循質
量守恒定律,錯誤;
D、高爐煉鐵過程中發生了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反應,可獲得還原劑
高溫
一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CC>2=2CO,正確。
故選C。
24.D
【詳解】A、由題意可知,X-Y過程中,釋放出氧氣,固體質量減小,根據質量守恒定律,
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固體中銀元素的質量不變,故固體中銀元素的質量
分數逐漸增大,不符合題意;
答案第8頁,共10頁
B、24.8g過氧化銀中銀元素的質量為:24.8gx—^xl(X)%=21.6g,氧元素的質量為:
24.8g-21.6g=3.2g,XTY過程中,釋放出氧氣的質量為:24.8g-23.2g=1.6g,故Y點對應的
固體中銀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6g:1.6g=27:2,不符合題意;
C、X-Y過程中,釋放出氧氣的質量為1.6g,共產生3.2g氧氣,故Z-W過程中產生的氧
氣質量為:3.2g-1.6g=1.6g,不符合題意;
D、Z點對應物質中,銀元素的質量為21.6g,氧元素的質量為1.6g,設該物質的化學式為: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圓測試卷及答案
- 五年級上冊pep英語試卷及答案
- 拍賣標的展示協議
- 《電氣保護系統安裝指導》課件
- 醫學生社會責任教育
- 精神疾病康復護理體驗
- 樹立踐行環保護膚理念
- 人性化醫護服務在老年醫療的實踐
- 以技術創新守護患者信息安全的成功案例研究
- 《安全演練》課件
- GA/T 850-2021城市道路路內停車位設置規范
- 《食品包裝學(第三版)》教學PPT課件整套電子講義
- 焊縫質量檢驗標準匯總
- 單代號網絡圖和雙代號網絡圖(習題)
- 小學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4篇(一)
- 教學改革項目立項評審指標體系參考
- 2023年貴州省遵義市中考數學試卷及答案(word版)
- 訂單評審記錄表
- 第二章導體周圍的靜電場
- 光電子學(第三章2)
- CIE-31-76-小工具完整版-V1.0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