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法制安全教育_第1頁
學生法制安全教育_第2頁
學生法制安全教育_第3頁
學生法制安全教育_第4頁
學生法制安全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學生法制安全教育第1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青少年違法犯罪環境污染吸毒販毒(艾滋病)當今世界三大社會公害是什么?第2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我國青少年犯罪現狀當前,我國青少年犯罪現狀相當嚴峻,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十一五”期間青年發展狀況和“十二五”期間青年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稱,“十一五”期間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來還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由于發育年齡提前和頻繁接受暴力文化影響等原因,近年來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危害社會的行為逐漸增多。“十二五”期間,中國青少年人口總量由低谷開始爬升進入一個穩步上升期,而目前中國整體犯罪率,包括青少年犯罪率都處于上升狀態,因此未來青少年犯罪總量將進一步增加。第3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對青少年加強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語出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青少年是一個民族的希望,用法律來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用教育來預防青少年犯罪,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宋慶齡曾經說過,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但少年兒童的教育不能等待。因此,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預防違法犯罪,對青少年進行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對整個社會而言就顯得更加迫切和需要。第4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一類(初中、高中、職校)1.2104年5月北京奶昔村少年暴力事件拍成視頻,在網上流傳,白巖松在《新聞1+1》節目特別做了一期節目2.2014年6月,河北張家口市蔚縣柏樹鄉柏樹村11名學生"閑來無事找人打著玩兒"打死8歲男童第5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016年-2017年校園暴力事件延安吳起縣中學發生了一起校園暴力事件,6名高二女生持刀威逼5名學妹脫光衣服集體猥褻。6名涉案女生現已被當地警方刑拘。北京中關村二小一名學生家長在文中稱,孩子長期遭到同班兩名同學的霸凌,11月24日更是被兩人用廁所垃圾筐扣頭。事發后,孩子出現失眠、易怒、恐懼上學等癥狀,經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

第6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湖南女生在不到100秒視頻中被掌摑32次

2016年4月22日晚,有網友在qq、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上發布一段視頻,視頻內容為數名女生掌摑一名女生。在不到100秒的視頻中,女生被掌摑32次,其間一直沒有反抗。

重慶彭水一初中生被同學持刀捅死

2016年4月28日13時許,桑柘中學學生沈某(男,14歲)與同校學生趙某(男,15歲)在校內因同學間糾紛發生爭執。爭執中,沈某持刀刺中趙某胸部,趙某經送桑柘衛生院搶救無效死亡。

女生找男生說話遭掌摑被逼說自己是狐貍精

2016年5月14日雯雯在濟南歷城區某中學讀初二,成績優異、性格爽朗。劉女士覺得女兒表現異常,再三追問之下,女兒痛哭流涕,才說出自己的遭遇。大概在半個月前,雯雯因為跟同班一個男同學多說了一會兒話,就被該男生的女友喊來倆同伴扇了耳光。

第7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校園,本該是一方美麗,文明的地方。然而,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人們不無憂慮地發現,原本應該用美好、純真等詞來形容的花季少年,卻越來越多地與暴力、喋血、行兇、殺人、炫耀等詞聯系在一起。

今天,擺在教育者、家長、社會面前的,是個讓人無法輕松的話題---花季如何遠離暴力?第8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讓暴力遠離校園一、認識校園暴力

1.校園暴力的含義

2.校園暴力的表現

3.校園暴力的產生4.校園暴力的危害二、根除校園暴力,建設和諧校園

1.拒絕校園施暴,學生應該怎么做?

2.學生怎樣防范校園暴力第9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認識校園暴力1.校園暴力的含義:這里所說的校園暴力,特指發生在學校及其周邊地區,由同學或校外人員針對學生生理或心理實施的、達到一定傷害程度的侵害行為。主要包括語言暴力,行為暴力,心理暴力。第10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校園暴力的表現1、語言暴力。語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辱罵、威脅性語言、起侮辱性外號,造謠、污蔑等一系列對學生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

2、行為暴力。行為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園兇殺、打架斗毆、搶東西、強索錢財、毀壞物品等一系列對學生身體及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行為暴力中的打架斗毆在校園暴力現象中最為普遍。受害者有可能導致反社會人格的形成。對施暴者可能導致成人后走上犯罪的道路,這些人很難獲得社會的認可,社會歸屬感長期得不到滿足。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對學生的精神造成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第11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校園暴力的產生究竟是什么引起校園暴力?第12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學生身心方面的原因1.處于青春期,瑣事產生(身體方面)

這一時期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總體情感豐富,強烈,易沖動,不穩定。常表現為情緒興奮度高、情緒緊張、情緒容易沖動,情緒不穩定,欠成熟,容易波動失控。看問題片面、主觀、偏激。同時,這一時期的學生還愛以模仿為途徑,對周圍的一切新鮮事物進行模仿,包括對影視、游戲中的暴力行為進行模仿,以此尋求滿足和刺激。如果遇到不滿和矛盾時,也容易激動,暴怒,呈現激情狀態,以某種偏激行為表現出來。男生比女生明顯。第13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因瑣事不和起殺機”并不孤立:近年的校園殺人案動機皆是所謂“瑣事”2004年的馬加爵案,起因就是他和同學打牌時發生爭執;1997年北大鉈投毒案是因為王某與朋友關系趨冷,便起殺心;2007年的中國礦大的鉈投毒則是因為常某對三名同學心生不滿便向其投毒;2012年年底的安徽醫科大學圖書館砍殺案也是如此;剛剛發生在南航的案件起因則是被害人蔣某敲門打擾了袁某玩游戲···第14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復旦投毒案2013年4月1日,愚人節,復旦大學研究生林森浩投毒至舍友黃洋死亡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殺人罪被判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維持原判:因故意殺人罪被判死刑。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殺人罪被依法執行死刑第二類第15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16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991年盧剛劉燁和美國人合拍《暗物質》2004年

馬加爵2010年藥家鑫2010曾世杰第17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特點

1、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2、犯罪主體年齡結構趨于低齡化3、低學歷團體犯罪成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高學歷者單獨犯罪4、違法犯罪的恥辱感日趨淡化

5、青少年犯罪者的明確的目的性6、青少年犯罪主要表現為搶劫、故意殺人、盜竊、綁架等故意犯罪,很少為過失犯罪,犯罪時不計后果,手段殘忍,社會危害大。第18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北大朱令案清華劉海洋低學歷者犯罪,社會和家庭問題更突出高學歷者犯罪,心理問題更關鍵青少年犯罪社會影響大,對個人、對家庭的影響也是巨大的第19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有錢沒錢,自信最重要。林森浩、馬加爵、曾世杰,學習成績優異、但是家庭貧窮。共同特點:都認為自己長得丑。2、競爭的社會,比較敏感、愛猜疑嫉妒心理:盧剛、林森浩。3、都比較內向,不擅長與人交往。4、對待就業的壓力,要學會正確選擇專業。5、不正確的消費方式,造成了攀比心理。自己存在問題第20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不良交往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會開始選擇和同齡人交往并融入群體里面,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不再是學生的模仿對象,為了在群體里面占有一席之地,學生往往會選擇被同化。而未成年人的思想往往很不成熟,如果受到不良挑撥和唆使,很容易就會實施暴力行為造成不良后果。第21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法律意識淡薄在很大程度上,實施暴力行為的學生大多法律意識十分淡薄,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實施這種行為會引發什么樣的后果和責任,不知道打人也是違法的。4、受害者忍氣吞聲或以暴制暴受到暴力侵害的學生,會分成兩種情況,一是忍氣吞聲,而恰恰是這種忍氣吞聲,更助長施暴者的囂張氣焰,還有另外一種就是以暴制暴,“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種則會造成新的校園暴力。第22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家庭的原因

絕大多數家庭只有1-2個孩子,多數被家長過分溺愛,易造成自我為中心,做人做事不懂得謙讓,不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部分學生家庭成員間關系冷漠、較為緊張,學生心理缺乏安全感,壓力大,容易產生過激行為;留守學生的家庭成員相處時間和機會較少,和父母情感溝通較缺乏,遇到困難不能得到父母的有效幫助;一些家庭父母缺少文化,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當,要么簡單粗暴,要么放任自流,不利于初中生學習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和行為;還有的家長忙于工作,疏于對孩子的關注,親子間沒有情感的交流與期待,使得一些學生變的自暴自棄。第23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社會的原因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在新舊經濟體制轉化過程中,違反社會規范的色情文化、拜金文化、暴力文化、幫伙文化(“亞文化”)乘機滋生。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宣揚色情淫穢、兇殺綁架、犯罪團伙的影視作品屢禁不止。極端利己的價值觀、哥們義氣的友誼觀、及時享樂的人生觀、不勞而獲的幸福觀、稱雄圖霸的英雄觀等被當作人生真諦宣揚,加上中學生較強的模仿能力,這些因素成為了校園初中學生暴力行為的重要催化劑。第24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4.校園暴力的危害

不管是施暴者還是受害者,他們都像是遭遇了一場災難一樣很痛苦,很難過。

首先,那些受害的學生很可憐。他們天性懦弱一些,身體單薄一些。由于擔心告訴老師被報復,遇到麻煩第一反映是去找人說和、私了,及少數還想躲起來,有麻煩也不敢和老師、父母及時溝通。被傷害后,身體受傷帶給了他們痛苦;有的回想被打的場面,心靈痛苦;看到父母難過、擔心的模樣讓他們很傷心;有的學生還要承受被父母責罵、怪怨的痛苦;少數學生還有擔心再被報復的痛苦;他們往往不是差生,學習被影響也帶給他們痛苦。第25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其次,施暴的學生也是害人又害己。這類學生往往個性較強,喜歡爭強好勝,遇事要么沖動,不考慮后果,即使想到了后果,又懷著僥幸心理,以為事后大不了挨老師一頓批或挨家長一頓打;要么不信任老師,擔心把矛盾告訴老師,老師只會批評一下對方,讓自己不滿意;要么不信任家長,擔心告訴家長后,家長有可能不理解,還會罵自己。基于這些原因,他們決定自己解決,采取了暴力方式傷害了對方。但事后很少有學生產生報復對方痛快的感覺,繼而帶來的同樣是一系列的痛苦:

一是很害怕,害怕老師、家長知道,害怕被打的同學出什么問題,害怕被打的對方報復自己,害怕承擔打架的后果等。

二是很痛苦。暴力事件中也受了些傷,由于主要是自己的錯,不敢提自己有傷,只能默默忍受傷痛。事情被老師家長知曉后,家長打罵的痛苦,老師批評的痛苦,同學嘲笑的痛苦,被責罰、處分的痛苦,后悔、自責的痛苦等也讓他們身心疲憊不堪,內心承受很大的壓力。

三是很擔心。如果被打的同學受傷嚴重,很可能驚動派出所,自己將被警察抓起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26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再次,對學校帶來其他方面的影響

將一塊石頭投進平靜的池塘中,石頭在它投入的那個地方產生的影響最大。暴力事件的影響也會像水波那樣向周圍擴散,影響到其他的群體或個人。暴力發生的時候,旁觀者可能迫于同伴尤其是施暴者的壓力而集體“失語”。受欺負者的朋友可能怕遭到施暴者的報復,而不敢幫助被欺負者,不敢告訴老師。自己也因為不能勇敢的站出來幫助自己的同學而產生愧疚感和無能感。暴力事件發生后,如果學校或教師缺乏必要的干預措施,旁觀者會觀察到欺負者通過對他人的欺負而獲得一種支配感、控制權是一種優勢,他們以后也很可能會采取這種暴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或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自信感或自我價值感。這種“冷漠”將導致麻木冷漠風氣的蔓延,正義感和責任感的喪失,趨炎附勢風氣的盛行,惡勢力的猖狂,欺壓弱勢成為常態,最終造成校園暴力事件頻頻發生的大環境。因此,學校發生了暴力行為,學校的學習生活環境同時就被污染了,這種被污染的環境會讓其他的學生缺乏一種基本的安全感,整個學校的管理也將受到影響,嚴重的還會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第27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校園暴力的沉重代價第28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校園暴力就像一個老虎,讓人不寒而栗第29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預防校園暴力,構建和諧校園構建和諧社會首先就要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但在我們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因為種種原因產生摩擦和糾紛,所以,處理人際的關系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如何處理這些摩擦和糾紛。拒絕校園施暴,學生應該怎么做?第30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學會正確處理同學間的矛盾

一個人不可能與世隔絕的過一輩子,必然要和人接觸,要生活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在與人交往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像你的父母那樣,對你寵讓、遷就,總會發生摩擦、沖撞,尤其現在不少同學自我意識較重,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支配下發生矛盾在所難免。因此,切不可與同學間稍有不愉快就委屈得了不得,不再和同學接觸,把自己封閉起來,或者去激化矛盾。同學間發生矛盾,往往是因為一些學習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小事,有時就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小磕碰、一次小接觸,或一個道聽途說,許多時候還是誤會造成的。俗話說的好:時間長了,哪有勺子不碰鍋沿的。那么面對這些矛盾,如何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呢?第31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對于當事人而言如果同學間發生了矛盾,首先要冷靜下來,想一想矛盾發生的前因后果,看一看這里邊有沒有誤會,可以找其他同學了解一下,或直接找這位同學平心靜氣地談談,也許兩個人的疙瘩一下就解開了,那時你會發現化解矛盾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啊!具體而言:(一)學會心理換位在人際交流上具有這樣一種心理特征:他們一方面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但同時又很少主動地去理解別人,在對待老師方面,這一心理特征表現得尤為突出。作為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平時應該指導學生學會理解他人,而在處理師生關系問題上,學生應該學會理解老師,其具體的做法是“心理換位”,把自己當作老師,學著用老師的觀點去分析看待問題,從老師的工作性質、工作目標出發,來理解老師這樣做的理由,這樣,許多矛盾便會被化解、消散了。我們應懂得,人生在世,各種矛盾沖突也是難免的,涉及原則性的矛盾沖突,當然應該爭出個是非來。但在非原則性的矛盾沖突發生后,即便是自已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饒人,如果因為自已有理就去“據理力爭”,不愿退讓,其結果必然是讓對方、或讓周圍其他人難以接受。解決矛盾沖突的過程應本著“有理也要有禮”的原則;若在矛盾沖突中自己是無理的一方,那更應該主動認錯,多陪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導雙方心理換位,設身處地進行體驗和思考,這樣有助于理解對方,減少誤會。這樣我們就會認識自身欠缺,主動與他人協作,在更高層次上恢復心理平衡。第32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用理智戰勝情感的沖動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幾乎每個同學都會說,在你和你的同學發生了爭執時,不要一時昏了頭腦,不吵個臉紅脖子粗決不罷休,或許在你退一步之后,這場爭吵便停止了。不要認為在這個過程中自己讓一步就是畏懼,是退縮,是沒有本事的表現,相反,就在你忍讓的那一時刻起,你周圍的人會對你的行為發出無聲的贊嘆:你是一個不拘小節,心胸開闊的人。

矛盾發展到僵持的時候,不妨通過正確的途徑,尋求老師、家長、學校的幫助。通過幫助,使得矛盾的雙方從危機的邊緣走向合作的、伙伴的境地,這正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退一步,海闊天高”。第33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三)心平氣和的與其交談

矛盾發展到一觸即發的時候,矛盾的雙方要保持克制,想盡千方百計的辦法來挽救僵局。克制是一種自我控制和調控的心理行為,只有像人類這樣的高級動物才擁有這樣的品質。

遏制矛盾進一步深化的處理辦法就是靜下心來與其交談,可能在你先心平氣和之后對方也不好意思在爭吵下去,也會轉“仇敵”為友好,與你聊起來。或許在這其中你和對方還會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呢!不打不相識嘛!

當發生矛盾時,矛盾的雙方要保持冷靜。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就是這個道理,冷靜是處理矛盾的最佳方式。冷靜會使人們變得理智,冷靜會化解一切矛盾的煙云,從而使人們成功度過矛盾的危機,從矛盾之中解脫出來。

當然,靜下心來分析矛盾產生的過程是不可少的。只有搞清了錯誤在誰,才能有針對性地化解矛盾。

第34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如果錯在自己,要敢于承認,勇于道歉,取得對方的諒解。這樣做不是“沒面子”,而是在掙回面子。你可以大方地過去,誠懇地說:“我想過了,那件事錯全在我,我真誠地向你道歉,假如你能接受我的道歉,我會很感激你的,我想我們會成為好朋友的。”

如果錯在對方,也沒必要非要扭著勁等對方來道歉,你應該大度一點。你想想看,同學之間與其每天這樣別別扭扭地在一起學習生活,倒不如化解矛盾,每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在一起學習生活。

你也可以私下里找到他談談:“同學一場,那是緣分。同學關系是現在社會上最純潔的人際關系,我們將來走向社會,誰都會遇到困難的,說不定我們會成為互相幫助的朋友呢,到那時我們在回憶起現在鬧的這點小別扭是不是很可笑的呢?”我想,他一定會認同你的看法,會和你握手言和的。相信精誠所至,對方也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是都礙著面子,誰也不愿意第一個道歉罷了。誰要搶先大度了一點,是不是會很讓對方佩服你呢?第35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二、對于旁觀者或者知情人而言

對于旁觀者和知情人,我們應盡量去對雙方進行勸說、阻止,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在勸說基礎上,再通過有效的途徑,及時地把事情告訴班主任、老師或者領導,這樣有利于事情早點得到妥善的處理與解決,而不能隱瞞事實,甚至包庇某方,使事情變得激化,這樣就激化了雙方的矛盾,其實你是在放縱他們的行為,可能釀成嚴重的后果。

同學們,解決矛盾的方法還有許多,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摸索和實踐。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只有當我們一個個地去解決它的時候,我們的素質也將一步步地提高;當我們的素質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將進入到一個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會。同時,愿我們珍惜彼此之間的友誼,別讓“哥們兒義氣”害了自己,只有同學間做到正確相處,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只要我們遇事多從自身找原因,就會少一些抱怨;而當我們付出時,我們的心里就永遠不會失去平衡。我們就會永遠快樂地生活在集體里。

第36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學生怎樣防范校園暴力(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①與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②避免自己成為施暴者的目標。我們平時不要隨身攜帶太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不要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學校僻靜的角落、廁所或樓道拐角都是校園暴力的多發地帶,我們在這些地方活動時尤其要注意,最好結伴而行。③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多留意身邊發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從校園同學間的交流中得到。為了保障我們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對我們打擊報復,我們可以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的形式匿名報告。預防暴力重于應對暴力,而這一切需要我們共同參與。

第37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2)應對暴力,臨危不亂①遭受語言暴力時的自救應對語言暴力,我們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淡然處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無畏回應。四是告訴老師。五是告知家長。六是法律維權。②遭受行為暴力時的自救如果被攻擊者毆打,我們該怎么辦?一是找機會逃跑。二是大聲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動作給自己尋找逃跑的機會。四是求饒。求饒不是懦弱的表現,是減少傷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擊者截斷,那么應雙手抱頭,盡力保護頭部,尤其是太陽穴和后腦。

在人身和財產雙重危險時,應以人身安全為重,舍財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傷害。第38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3)及時報告,以法維權由于校園暴力事件的隨機性,許多同學對其產生了恐懼和焦慮。一些同學不敢把事情告訴家長和老師,更不敢報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證,成為“沉默的羔羊”。忍氣吞聲往往會導致新的暴力事件的發生。

自己或發現他人遭遇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向家長、老師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應對暴力,我們必須增強五個意識: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識。違法行為是不受法律保護的。第二要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識。在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切記不能蠻干。第四要有見義勇為、見義智為、見義巧為的意識。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對他人實施救助。第五要有強烈的報告意識和證據意識。及時上報并注意搜集證據,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出示。第39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江歌遇害案的思考2016年11月3日凌晨,在日本讀研的24歲青島女孩江歌,在東京租住的公寓門前被殘忍殺害。兇手是江歌室友劉鑫的前男友陳世鋒。案發前兩個月,和男友分手后,劉鑫不堪其騷擾又無處可去,被江歌好心收留。案發當天,江歌接到劉鑫的電話,希望她能來車站接自己回家。善良的江歌不顧夜深天寒,孤身在車站等了兩個小時接上劉鑫。并且還買了劉鑫最愛吃的餛飩拎著回到住處。兩人回到住所時,卻發現劉鑫的前男友陳世鋒已找上門來。為了保護劉鑫,江歌讓她先進屋,自己則留在門外試圖阻止陳世鋒。結果,被陳連捅十余刀。第40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我們一定要記住:當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時不輕言放棄,當他人的生命安全遭遇困境需要幫助時,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盡自己所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2017年12月第41頁,講稿共50頁,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校園安全口訣校園暴力可以防,方法掌握要適當,求助師長來幫助,結伴走路有保障。外出活動不要怕,結伴而行正氣大,手機要在手中拿,膽大心細巧籌劃。女孩交友要謹慎,不貪便宜和謊言。第42頁,講稿共50頁,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