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梅圣俞詩集序學習內容一二四三了解歐陽修、梅圣俞生平理解“窮而后工”文論觀點內涵理解“窮而后工”貫穿全文的特點多角度、多手法闡述梅堯臣“詩工”的行文特點一.歐陽修、梅圣俞生平歐陽修生平:
(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親以荻桿畫地教他識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進士,先后在中央和地方任職,歷任知制誥、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但多次被貶,又多次起用。神宗熙寧四年(1071),以太子少師的身分辭職,歸于穎州(今安徽阜陽)。次年卒,謚文忠。梅圣俞生平:
梅堯臣(1002~1060)
北宋詩人。字圣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世稱宛陵先生。少時應進士不第,歷任州縣官屬。中年后賜同進士出身,授國子監直講,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梅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并稱“梅歐”或“蘇梅”。其早期詩歌創作,曾受西昆詩派影響,后詩風變化,強調《詩經》、《離騷》的傳統,反對浮艷空泛。藝術上,注重詩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點,主張“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所作多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詩風平淡含蓄,語言樸素自然,形象清切新穎。他對宋代詩風的轉變影響很大,深受崇敬。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遺》1卷,《附錄》1卷,有《四部叢刊》本。共存詩2800多首。二、“窮而后工”的內涵
文中,作者歐陽修重點強調詩人之窮與詩之工的因果關系,前者決定后者。詩人之“窮”主要指其不能施理想抱負于社會政治,而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因此卻造成了“詩工”的條件:一是可以自由地觀照大自然的美,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和認識;二是能更有利于深入社會人生,了解普通民眾的苦悶憤懣,把握生活的本質并蓄積、激發自已的“憂思感憤”之情;而且愈窮則生活感受愈豐富,體驗愈深入,憤怨愈濃厚,因此可以“寫人情之難言”,產生優秀感人的作品。這類作品呢,往往具有較高的社會意義與審美價值。故曰“窮而后工”。
三、“窮而后工”貫穿全文的特點:
窮而后工1.理論闡發
2.梅之遭遇
3.梅詩結集
否定俗論闡明正理
其人之窮
其詩之工
愈窮愈工
其人窮卒其詩留傳
三、“窮而后工”貫穿全文的特點
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于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云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郁積,其興于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后工也。
緊扣“窮”“工”二字闡發了“窮而后工”的文學創作理論
予友梅圣俞,少以蔭補為吏,累舉進士,輒抑于有司,困于州縣,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猶從辟書,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奮見于事業。
述生平,突出“窮”
其家宛陵,幼習于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既長,學乎六經仁義之說,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茍說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樂于詩而發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詩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薦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嘗見而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雖知之深,亦不果薦也。
評其詩,突出“工”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宋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為窮者之詩,乃徒發于蟲魚物類,羈愁感嘆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可不惜哉!
嘆其才高而不得用于世,集“窮”“工”于一身
第二段小結:是以梅圣俞為例,用事實證明了“窮而后工”的道理。
圣俞詩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謝景初,懼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陽至于吳興以來所作,次為十卷。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師,余既哭而銘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遺稿千余篇,并舊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為一十五卷。嗚呼!吾于圣俞詩論之詳矣,故不復云。
第三段和第四段是交待梅圣俞詩集的搜集、整理、編次、作序過程。這是“序”應有的內容。從中亦可看出歐陽修對梅圣俞其人、其詩的愛重,從側面烘托梅詩之工??偨Y:
以“窮而后工”旨意統領全文。文章一開頭就從理論上闡發“窮而后工”的創作思想,從而形成一個高屋建瓴的主旨,并始終扣住“窮”、“工”二字,將序中應有的其他內容都貫穿起來,這是頗具匠心的。第二段寫梅圣俞的生平和創作,寫生平著眼“窮”,寫創作著眼“工”,因窮而后工,可謂首段說理的實例演繹。第三、四段雖然是寫詩集的成書過程,但其間處處流露著作者對梅圣俞其人其詩的愛重,可以看作是對梅詩之工的側面襯托。其中有贊美,有喟嘆:贊美的指向還是其詩之“工”,喟嘆的指向還是其人之“窮”。而且作者行文的好處在于:雖欲緊扣“窮工”,卻并不急切、黏滯;雖是寫成書過程,卻又總是不忘記“窮工”。這就是不即不離、從容不迫的大家手筆。四、多角度、多手法闡述梅“詩之工”的行文特點“其家宛陵,幼習于詩,自為童子,出語已驚其長老。”
自幼出語驚人“既長,學乎六經仁義之說,其為文章,簡古純粹,不求茍說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詩而已。”
以文美襯詩工“然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圣俞”
時人推崇“昔王文康公嘗見而嘆曰:“二百年無此作矣!”
宰相王文康公的贊嘆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為雅、頌,以歌詠大宋之功德,薦之清廟,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豈不偉歟!”
用作者自己的感嘆贊美(虛寫之筆)“予嘗嗜圣俞詩,而患不能盡得之,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輒序而藏之?!弊髡咦约簩γ吩姷南矏畚?、行文起伏跌宕,長于變化
這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一是說理先設對立面。作者本可一上來就正面展開對“窮而后工”的論說,但那樣就會過于平板。于是作者第一句就揭出“詩人少達而多窮”的世俗流行觀點,然后通過辨析這一觀點的不確切,順勢展開論說,從而很自然地得出“窮而后工”、“愈窮愈工”的結論。二是多角度多手法地證明論點。為了突出梅詩之“工”,作者先說他自幼出語驚人,這是鋪墊手法;次說他的文章“簡古純粹”,但人們卻只知其詩,這是以文之美來襯托詩之工;再說“時無賢愚,語詩者必求之圣俞”,這是借公眾的推崇來贊揚梅詩之工;接著又寫到王文康公對梅詩的贊嘆,這是借名人名言來旁證;最后還通過作者自己對梅詩的熱愛來側面烘托梅詩之工。三是虛實并舉,大起大落寫感慨。文章在寫完梅詩之工后,有感而發,順勢而帶出感慨。為了充分表達這感慨,作者先通過虛設,寫其若能“幸得用于朝廷”,則必將功德宏偉,這是大起大揚;后文突轉,通過實寫,嘆其終不得志,久而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代物流管理中的供應鏈管理模式考點
- 服務業工會的職責與員工權益保護
- 致胡老師的一封信550字15篇范文
- 安康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參觀記400字10篇
- 如何制定有效的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 拍賣會小學生敘事作文600字小學作文11篇
- 小學2025年度安全教育工作計劃
- 高三數學復習課堂互動與反饋計劃
- 腹水穿刺后護理
- 詳盡在職員工身份證明(5篇)
- 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示范文本)
- GB/T 7159-1987電氣技術中的文字符號制訂通則
- GB/T 3934-2003普通螺紋量規技術條件
- 尿動力學檢查操作指南2023版
- 行政事業單位無形資產管理辦法模板
- 2023年上海高考語文試卷+答案
-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條件檢查表
- 煤化工工藝學教材課件匯總完整版ppt全套課件最全教學教程整本書電子教案全書教案課件合集
- 銀行全國科技周活動宣傳總結
- SCL-90量表詳細
- 公路工程項目環境保護措施及其可行性論證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